攻打高句麗!
在以楚天秀,李靖,虛行之為首的文武三人團,仔細對著黃海的海圖和高句麗的地形圖對照一番,專門製作了相應的沙盤,進行兵棋推演。
“不行,甬東距離高句麗幾乎有一千多海裏,而且全是海陸,行船時不靠陸地,縱然隻是商人乘船行商,都有傷亡過半的風險,更何況是行軍打仗?若是稍有閃失,哪怕隻是一陣大風,都會有存亡之憂!此乃兵家行險取死之道!”
李靖的確配上他在後世的名聲,戰略上的眼光絕非尋常人可比。
若論虛行之在內政和後勤方麵的能力,的確堪稱是國士無雙,但在軍事方麵,他雖然也能率兵大戰,大約也有名將的水準,但若是跟李靖比起來,卻還要差上了一籌。
但是讓楚天秀有些尷尬的是,在李靖依照著楚天秀提供的沙盤和地圖,仔細揣摩水路和地勢之後,卻直接來了脾氣,幾乎完全否則了楚天秀的水陸進攻方案,認為他這完全是取死之道。
“這我清楚,所以我才會打算先拿下新羅以南的耽羅國,姑且在此地屯儲兵馬,暫且休整一番,然後在動兵襲擾高句麗!”
若是李靖說話委婉一些,那麽楚天秀也還會客氣一點,但是他平日裏的性情還好,一提到軍事卻變得性爆如雷,楚天秀也就不慣著他,直接直接沙盤,回聲吼道。
耽羅島便是後世濟州島的古稱。
這裏乃是朝鮮半島附近的最大島嶼,往南與朝鮮半島相望,幅員四百餘裏,山川遼闊,土地肥美,盛產柑橘和馬匹,號稱是“家家桔柚,處處驊騾”,也是一個繁榮之國。
這無疑是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國家,軍事力量要比夷州上的土著部落還要弱上一些,隻要楚天秀率兵攻打,很容易就能將其一股而下,然後便可以將其為跳板,從海陸攻打高句麗。
“天秀你所言的確不差,但你可曾仔細思量過?耽羅國乃是百濟的屬國,而百濟當代國王扶餘璋又是一個的雄主,縱然是高句麗也忌憚三分,他豈能咽下這口氣?莫非我軍攻打高句麗之前,先得跟百濟打上一場?”
李靖的眼神炯炯有力,毫無示弱的看向楚天秀,右手指著沙盤上麵的百濟國,毫不客氣地說道。
兵者,生死存亡之大事也。
任何一個優秀的統帥,幾乎都會盡量控製戰爭的規模,減少意外的發生,甚至在戰爭開始之際,就已經想到了戰爭結束的情形。
自古以來,除了蒙古成吉思汗等極少數戰爭瘋子,就算是拿破侖,希特勒這樣的戰爭狂人,也都會盡量控製戰爭的節奏,以免把仗越打約大,越打越爛,最終完全不可收拾。
“那你說,我當如何應對?難不成你是希望從夷州出兵南上,先從東瀛那裏撕下一塊土地,然後以其為跳板,直擊高句麗的背部!”
楚天秀沒好氣的用目光死死地盯著他,冷笑著說道。
這話說的,其實隻是純粹的氣話,百濟國的扶餘璋不好惹,那麽如今東瀛國就好惹嗎?那也算是一個東亞地區的大國。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他心裏麵想的,卻是李靖可能是想從江陰揮兵北上,先跟海陵的李子通掰掰腕子之後,繼續才能夠海陸起兵北上,直接拿下堪稱中原一角的東萊郡,將那個地方當成是自己的大本營,從那裏攻打高句麗。
若是從軍事的角度來講,那的確是最好的一個方案,天時地利人和都具備,即是隋煬帝楊廣三征高句麗的海路進攻路線,也是後世李世民三平高句麗時的海陸路線,可以說是海陸進攻高句麗的最優路線了。
但是這個辦法從軍事上講是一個好辦法,但是從政治的角度來講,那卻完全不是了。
楚天秀為什麽要攻打高句麗?
除了他當時腦袋的確有點昏了頭之外,他最大的目的是借此收攬人心,積累人望,為了他起兵發隋做準備。
若是非得起兵發隋再攻打高句麗,那何不等再繼續等一等,等他把李閥的李二給解決了,將天下一統之後再動手,那豈不是更加合理?
但是讓楚天秀沒有想到的是,李靖竟然緩緩點頭了:
“沒錯,以我之見,若是能先從東瀛手裏搶下這裏,以其為跳板,直擊高句麗東海岸,乃是最理想的抉擇。”
這——
楚天秀真的感到有些愕然。若說他的進攻策略還僅僅是存在風險的話,那麽李靖的意見就等於是讓楚天秀未跟高句麗之前,先跟東瀛國打上一仗,先從東瀛國中撕下一塊領土再說!
這就有點離譜了!
若是憑心而論,楚天秀自然願意依照李靖的建議去做,給如今的東瀛國放放血,割割地,完全有益他的身心健康。
但問題是,打仗哪有這麽打的?
他要打的是高句麗,而不是更遠一些的東瀛。盡管如今的東瀛肯定要比高句麗好對付的多,但也好歹是一個“國家”,就算楚天秀牟足了力氣,真的能將東瀛國收拾了,可到了那個時候,怕是黃花菜都涼了。
李靖似乎看出了楚天秀眼中不解,便指著東瀛最北部的一個小島說道:“我的想法其實簡單,從夷州出發,先下琉球,在下這裏,然後占據這座離百濟,高句麗不過百裏之遙的小島為基地,那我軍便是進可攻,退可守,免去了大半的麻煩。。”
楚天秀看到李靖用手指的位置,立即便認了出來——
這不就是對馬島!
預征服高麗,先破對馬。預擊破東瀛,亦要拿下對馬。
高麗和東瀛之前的愛恨情仇,楚天秀隱隱是聽過的,知曉這裏的確是一個關鍵所在,兩個國家為了這個小地方,幾乎爭鬥了近千年,便可知道這其中的厲害。李靖他能一眼看重這個地方,的確稱得上厲害。
但是——
正當楚天秀以跟李靖方才的回答類似的理由,反問一下李靖一下之後,去聽到另一邊的虛行之忽然撫掌大笑:
“妙哉,李將軍不愧是主公盛讚的智將。若非李將軍提醒,我倒忽視了這個地方。沒錯,有此憑依之後,那我軍也有陸地島嶼可依,不再是原本的無根之萍了。”
在以楚天秀,李靖,虛行之為首的文武三人團,仔細對著黃海的海圖和高句麗的地形圖對照一番,專門製作了相應的沙盤,進行兵棋推演。
“不行,甬東距離高句麗幾乎有一千多海裏,而且全是海陸,行船時不靠陸地,縱然隻是商人乘船行商,都有傷亡過半的風險,更何況是行軍打仗?若是稍有閃失,哪怕隻是一陣大風,都會有存亡之憂!此乃兵家行險取死之道!”
李靖的確配上他在後世的名聲,戰略上的眼光絕非尋常人可比。
若論虛行之在內政和後勤方麵的能力,的確堪稱是國士無雙,但在軍事方麵,他雖然也能率兵大戰,大約也有名將的水準,但若是跟李靖比起來,卻還要差上了一籌。
但是讓楚天秀有些尷尬的是,在李靖依照著楚天秀提供的沙盤和地圖,仔細揣摩水路和地勢之後,卻直接來了脾氣,幾乎完全否則了楚天秀的水陸進攻方案,認為他這完全是取死之道。
“這我清楚,所以我才會打算先拿下新羅以南的耽羅國,姑且在此地屯儲兵馬,暫且休整一番,然後在動兵襲擾高句麗!”
若是李靖說話委婉一些,那麽楚天秀也還會客氣一點,但是他平日裏的性情還好,一提到軍事卻變得性爆如雷,楚天秀也就不慣著他,直接直接沙盤,回聲吼道。
耽羅島便是後世濟州島的古稱。
這裏乃是朝鮮半島附近的最大島嶼,往南與朝鮮半島相望,幅員四百餘裏,山川遼闊,土地肥美,盛產柑橘和馬匹,號稱是“家家桔柚,處處驊騾”,也是一個繁榮之國。
這無疑是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國家,軍事力量要比夷州上的土著部落還要弱上一些,隻要楚天秀率兵攻打,很容易就能將其一股而下,然後便可以將其為跳板,從海陸攻打高句麗。
“天秀你所言的確不差,但你可曾仔細思量過?耽羅國乃是百濟的屬國,而百濟當代國王扶餘璋又是一個的雄主,縱然是高句麗也忌憚三分,他豈能咽下這口氣?莫非我軍攻打高句麗之前,先得跟百濟打上一場?”
李靖的眼神炯炯有力,毫無示弱的看向楚天秀,右手指著沙盤上麵的百濟國,毫不客氣地說道。
兵者,生死存亡之大事也。
任何一個優秀的統帥,幾乎都會盡量控製戰爭的規模,減少意外的發生,甚至在戰爭開始之際,就已經想到了戰爭結束的情形。
自古以來,除了蒙古成吉思汗等極少數戰爭瘋子,就算是拿破侖,希特勒這樣的戰爭狂人,也都會盡量控製戰爭的節奏,以免把仗越打約大,越打越爛,最終完全不可收拾。
“那你說,我當如何應對?難不成你是希望從夷州出兵南上,先從東瀛那裏撕下一塊土地,然後以其為跳板,直擊高句麗的背部!”
楚天秀沒好氣的用目光死死地盯著他,冷笑著說道。
這話說的,其實隻是純粹的氣話,百濟國的扶餘璋不好惹,那麽如今東瀛國就好惹嗎?那也算是一個東亞地區的大國。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他心裏麵想的,卻是李靖可能是想從江陰揮兵北上,先跟海陵的李子通掰掰腕子之後,繼續才能夠海陸起兵北上,直接拿下堪稱中原一角的東萊郡,將那個地方當成是自己的大本營,從那裏攻打高句麗。
若是從軍事的角度來講,那的確是最好的一個方案,天時地利人和都具備,即是隋煬帝楊廣三征高句麗的海路進攻路線,也是後世李世民三平高句麗時的海陸路線,可以說是海陸進攻高句麗的最優路線了。
但是這個辦法從軍事上講是一個好辦法,但是從政治的角度來講,那卻完全不是了。
楚天秀為什麽要攻打高句麗?
除了他當時腦袋的確有點昏了頭之外,他最大的目的是借此收攬人心,積累人望,為了他起兵發隋做準備。
若是非得起兵發隋再攻打高句麗,那何不等再繼續等一等,等他把李閥的李二給解決了,將天下一統之後再動手,那豈不是更加合理?
但是讓楚天秀沒有想到的是,李靖竟然緩緩點頭了:
“沒錯,以我之見,若是能先從東瀛手裏搶下這裏,以其為跳板,直擊高句麗東海岸,乃是最理想的抉擇。”
這——
楚天秀真的感到有些愕然。若說他的進攻策略還僅僅是存在風險的話,那麽李靖的意見就等於是讓楚天秀未跟高句麗之前,先跟東瀛國打上一仗,先從東瀛國中撕下一塊領土再說!
這就有點離譜了!
若是憑心而論,楚天秀自然願意依照李靖的建議去做,給如今的東瀛國放放血,割割地,完全有益他的身心健康。
但問題是,打仗哪有這麽打的?
他要打的是高句麗,而不是更遠一些的東瀛。盡管如今的東瀛肯定要比高句麗好對付的多,但也好歹是一個“國家”,就算楚天秀牟足了力氣,真的能將東瀛國收拾了,可到了那個時候,怕是黃花菜都涼了。
李靖似乎看出了楚天秀眼中不解,便指著東瀛最北部的一個小島說道:“我的想法其實簡單,從夷州出發,先下琉球,在下這裏,然後占據這座離百濟,高句麗不過百裏之遙的小島為基地,那我軍便是進可攻,退可守,免去了大半的麻煩。。”
楚天秀看到李靖用手指的位置,立即便認了出來——
這不就是對馬島!
預征服高麗,先破對馬。預擊破東瀛,亦要拿下對馬。
高麗和東瀛之前的愛恨情仇,楚天秀隱隱是聽過的,知曉這裏的確是一個關鍵所在,兩個國家為了這個小地方,幾乎爭鬥了近千年,便可知道這其中的厲害。李靖他能一眼看重這個地方,的確稱得上厲害。
但是——
正當楚天秀以跟李靖方才的回答類似的理由,反問一下李靖一下之後,去聽到另一邊的虛行之忽然撫掌大笑:
“妙哉,李將軍不愧是主公盛讚的智將。若非李將軍提醒,我倒忽視了這個地方。沒錯,有此憑依之後,那我軍也有陸地島嶼可依,不再是原本的無根之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