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反擊深海的行動,亞聯北部戰線共出動了十七位將領,124支艦隊,七百多名艦娘。
這個規模,大概是袁毅所駐守的無名鎮守府一百多倍的兵力。
不過將心比心的說,北線軍團所要麵對的壓力確實要比其他地方重的多,亞聯周圍一共有17巢穴,西麵3個,南麵4個,東麵和北麵卻各五個。
尤其是北部的海域跟幅原廣闊的太平洋相比,實在是太狹窄,五個巢穴中有三個就是擠在一塊的,距離人類居住海島也都隻是東部太平洋的一半,可想而知,這裏戰鬥有多麽的艱難——你想躲都沒地方躲,也沒那個縱深讓你玩計謀引怪拉怪什麽的。
可以說,北部戰線是所有戰區中向人類腹地退的最深的一條線,它足足從外海向裏退了400海裏的距離,但也隻有這樣,它才有足夠的空間來和咄咄逼人的棲艦們一較長短。
按照原定的計劃,北部戰線是打算集聚精英,在龍門灣和棲艦大部隊一決勝負的,因為北部戰線指揮部之前已經收到了偵察部隊確切的報告,發現有大量的深海囤積在龍門灣這個地方。
這並不奇怪,自從那些特殊的變異型深海出現之後,那些原本頭腦簡單的異獸型深海就開始懂得了匯成一股勢力之後再向人類的海岸線發起進攻,讓這場原本隻需按部就班的戰爭一下子變得棘手了許多。
這並不是單體的戰力有了什麽變化,而是因為數量上的累積產生的質變。
說句難聽的,北部戰線的這次行動其實多半屬於無奈,要再繼續這麽消極的防守下去,等到敵人的大軍成型,那麽十來萬的棲艦指不定一波就能把人類的防線給推平了,到時候前線一跨,棲艦軍隊深入亞聯腹地,那人類估計就離的滅亡不遠了。
所以這場戰鬥許勝不許敗。
負責統籌這場戰鬥的指揮官是名聲和威望都極高的波拿巴上將,這點是毫無爭議的。隻不過老頭子的年紀到門了,雖然年輕的時候怎樣怎樣的,現在讓他再隨軍出征,肯定是受不了海上顛簸的,所以他隻負責製定戰略,真正作為臨陣指揮的是派斯賓鎮守府的雷霄中將。
雷霄是波拿巴嫡傳的弟子之一,是個年過四十不苟言笑的中年。他擔任指揮這個位置本身實力和分量都夠,不過有個致命的缺點,這家夥性格非常的刻板,屬於典型墨守成規的教條衛士。
他來做指揮必然會有產生兩種情況,一是他絕不會違背他老師波拿巴上將的戰術方針,二他的應變能力不足。
在他看來,此次北方戰線所要麵對的敵人,依舊是那些毫無章法隻有數量優勢的變異型深海。雖然那張撲克臉表情並未外露,但他的言談舉止卻不加掩飾地透露出對敵方的輕蔑。
他的理論依據是,自古以來,猛獸都要比人類更善戰,但是人類卻可以用陷阱,槍炮,圍獵的方式輕鬆地獵殺它們,如今的深海也不外如是。
這個說法你也不能說他是錯的,但是得有個大前提,那就是猛獸還是隻懂得用牙齒爪子撕咬的野獸,可用智商欺之,但如果猛獸懂得用腦子來的話,究竟誰是獵手誰是獵物那可說不定了。
沒有把握清楚這點的雷霄中將注定會吃虧,而且會是吃一個讓他仕途從此一蹶不振的大虧。那就是他派出去的先頭進攻部隊全都被早有圖謀的深海艦隊伏擊了,而且,戰爭中還出現了和袁毅他們遇見過相同的巨獸型深海。
這玩意究竟有多麽的難搞這裏就不再複述了,因為它本身行動遲緩,至今還沒有在北邊亮過像,所以一直采取消極防守的北部戰線大多還沒跟這玩意打過交道,可現在一旦碰上之後,他們終於知道什麽叫做“螳臂擋車”,“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了。
最可怕的是龍門灣這個峽灣地勢非常複雜,三麵環圍隻露一口。按照原本商議的,波拿巴上將和雷霄中將本是打算憑借著對這裏的地勢“封門”,將這些棲艦來個一網打盡的。
但是現在,當他們的艦隊深入了之後,才發現這裏早就不是他們印象中的龍門灣了,周邊的深海棲艦像是井噴一般地湧了出來,待得後路被切斷了之後,人們才發現自己是捅了馬蜂窩,想跑也跑不了了。
原本想要一擊必勝,結果讓人家給包餃子一鍋端了,真是不可謂不諷刺。
前線的消息傳回,中軍立即炸開了鍋,雖然他們總體力量還在,但是投入的先鋒為六名將領24支艦隊,136名艦娘全部被困死在裏麵了。
現在怎麽辦,到底救還是不救?
剩下的將領包括雷霄中將在內展開了激烈的辯論,七嘴八舌卻誰也說服不了誰。
因為——
要是畏首畏尾不救的話,難免讓全體將士寒心,而且前鋒部隊數量可一點都不少,任其被消耗的話誰也說不過去,可是要去救的話,萬一不成功反把自己也搭進去了怎麽辦?那可就不是損失一百艦娘的問題了,而是北部戰線潰敗直接危及到後方防線的問題了。
可以說,這無論怎麽選擇,北部防線的海軍都要大出血了。
且不論雷霄中將現在是如何頭疼的,讓我們看回到戰鬥膠著的龍門灣。
海風呼嘯,炮聲如雷。
作為這次戰鬥十七名將領之一的楊玥少將,原本是被欽點了擔任中軍的,但是楊玥早就不耐煩了北線婆婆媽媽的戰略,而不屑和林謝輝之流竊功自保的家夥待在一塊,所以領了這份出任前陣先鋒的任務。
不過前麵說過了楊玥膽大心細,她願這麽幹,其實還是因為北淮河鎮守府和這邊就差幾海裏,她對這裏的地形非常了解,然而現在仍舊栽了,隻能說是時運不濟,萬萬沒想到。
“楊玥少將,咱們趕緊收縮陣型等待救援吧。”一個跟楊玥穿著同樣海軍軍服,但軍銜上卻比她略微差了一頭的男軍官諫言道。
他會提出這個建議不奇怪,因為現在四麵八方都是敵人,艦娘們的壓力很大了,試想一下,當你一個人如果置身於敵陣之中,被人包圍,那就難免會雙拳不敵四手左支右絀了,可如果跟同伴肩並肩收縮成一個圈的話,那無疑會輕鬆許多,至少在同伴還活著的時候,你隻需注意自己的前麵,而不必擔心背後的子彈了。
所以說與其這樣各自為戰的強撐,不如趁早收縮陣型,讓防守更為緊密一些,那就能夠撐的更久一些。
但是楊玥卻用冷淡的聲音一口回絕了:“不行,絕對不能退,都給我頂上去,納爾遜,羅德尼,給你們一刻鍾的時間,不管你們兩個用什麽辦法,務必給我在東麵打開一個缺口。”
那個剛才提意見的將領一看楊玥不鳥他,除了揮袖憤而離開也沒什麽別的辦法,事實上他也確實沒哪裏能去,隻能跳上自己所屬的人工艦眼不見為淨——要是他能夠走得掉早就走了,何必要來征求楊玥的意見。
但是大家都知道,這裏上百名艦娘,楊玥的部隊是最強的,光是納爾遜和羅德尼兩個頂著big7名聲的艦娘,就足以一騎當千了,眼下的時局還真不得不依附她們。
看到那名建言的軍官憤然離場,秘書艦列克星敦勸道:“少將其實可以跟他們好好說明的。”
“沒那閑工夫。”楊玥鼻孔裏冷哼一聲,但眼睛裏卻同樣是泛著憂慮的光幕:“這些個蠢貨還妄想著會有救援,老娘要同意他收縮,那才真的是自己找死了。你去跟劉夏和其他幾個笨蛋說,在突擊部隊打開通道以前,一定要給我頂住。誰要掉鏈子了,那麽大夥一塊玩蛋!”(未完待續。)
這個規模,大概是袁毅所駐守的無名鎮守府一百多倍的兵力。
不過將心比心的說,北線軍團所要麵對的壓力確實要比其他地方重的多,亞聯周圍一共有17巢穴,西麵3個,南麵4個,東麵和北麵卻各五個。
尤其是北部的海域跟幅原廣闊的太平洋相比,實在是太狹窄,五個巢穴中有三個就是擠在一塊的,距離人類居住海島也都隻是東部太平洋的一半,可想而知,這裏戰鬥有多麽的艱難——你想躲都沒地方躲,也沒那個縱深讓你玩計謀引怪拉怪什麽的。
可以說,北部戰線是所有戰區中向人類腹地退的最深的一條線,它足足從外海向裏退了400海裏的距離,但也隻有這樣,它才有足夠的空間來和咄咄逼人的棲艦們一較長短。
按照原定的計劃,北部戰線是打算集聚精英,在龍門灣和棲艦大部隊一決勝負的,因為北部戰線指揮部之前已經收到了偵察部隊確切的報告,發現有大量的深海囤積在龍門灣這個地方。
這並不奇怪,自從那些特殊的變異型深海出現之後,那些原本頭腦簡單的異獸型深海就開始懂得了匯成一股勢力之後再向人類的海岸線發起進攻,讓這場原本隻需按部就班的戰爭一下子變得棘手了許多。
這並不是單體的戰力有了什麽變化,而是因為數量上的累積產生的質變。
說句難聽的,北部戰線的這次行動其實多半屬於無奈,要再繼續這麽消極的防守下去,等到敵人的大軍成型,那麽十來萬的棲艦指不定一波就能把人類的防線給推平了,到時候前線一跨,棲艦軍隊深入亞聯腹地,那人類估計就離的滅亡不遠了。
所以這場戰鬥許勝不許敗。
負責統籌這場戰鬥的指揮官是名聲和威望都極高的波拿巴上將,這點是毫無爭議的。隻不過老頭子的年紀到門了,雖然年輕的時候怎樣怎樣的,現在讓他再隨軍出征,肯定是受不了海上顛簸的,所以他隻負責製定戰略,真正作為臨陣指揮的是派斯賓鎮守府的雷霄中將。
雷霄是波拿巴嫡傳的弟子之一,是個年過四十不苟言笑的中年。他擔任指揮這個位置本身實力和分量都夠,不過有個致命的缺點,這家夥性格非常的刻板,屬於典型墨守成規的教條衛士。
他來做指揮必然會有產生兩種情況,一是他絕不會違背他老師波拿巴上將的戰術方針,二他的應變能力不足。
在他看來,此次北方戰線所要麵對的敵人,依舊是那些毫無章法隻有數量優勢的變異型深海。雖然那張撲克臉表情並未外露,但他的言談舉止卻不加掩飾地透露出對敵方的輕蔑。
他的理論依據是,自古以來,猛獸都要比人類更善戰,但是人類卻可以用陷阱,槍炮,圍獵的方式輕鬆地獵殺它們,如今的深海也不外如是。
這個說法你也不能說他是錯的,但是得有個大前提,那就是猛獸還是隻懂得用牙齒爪子撕咬的野獸,可用智商欺之,但如果猛獸懂得用腦子來的話,究竟誰是獵手誰是獵物那可說不定了。
沒有把握清楚這點的雷霄中將注定會吃虧,而且會是吃一個讓他仕途從此一蹶不振的大虧。那就是他派出去的先頭進攻部隊全都被早有圖謀的深海艦隊伏擊了,而且,戰爭中還出現了和袁毅他們遇見過相同的巨獸型深海。
這玩意究竟有多麽的難搞這裏就不再複述了,因為它本身行動遲緩,至今還沒有在北邊亮過像,所以一直采取消極防守的北部戰線大多還沒跟這玩意打過交道,可現在一旦碰上之後,他們終於知道什麽叫做“螳臂擋車”,“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了。
最可怕的是龍門灣這個峽灣地勢非常複雜,三麵環圍隻露一口。按照原本商議的,波拿巴上將和雷霄中將本是打算憑借著對這裏的地勢“封門”,將這些棲艦來個一網打盡的。
但是現在,當他們的艦隊深入了之後,才發現這裏早就不是他們印象中的龍門灣了,周邊的深海棲艦像是井噴一般地湧了出來,待得後路被切斷了之後,人們才發現自己是捅了馬蜂窩,想跑也跑不了了。
原本想要一擊必勝,結果讓人家給包餃子一鍋端了,真是不可謂不諷刺。
前線的消息傳回,中軍立即炸開了鍋,雖然他們總體力量還在,但是投入的先鋒為六名將領24支艦隊,136名艦娘全部被困死在裏麵了。
現在怎麽辦,到底救還是不救?
剩下的將領包括雷霄中將在內展開了激烈的辯論,七嘴八舌卻誰也說服不了誰。
因為——
要是畏首畏尾不救的話,難免讓全體將士寒心,而且前鋒部隊數量可一點都不少,任其被消耗的話誰也說不過去,可是要去救的話,萬一不成功反把自己也搭進去了怎麽辦?那可就不是損失一百艦娘的問題了,而是北部戰線潰敗直接危及到後方防線的問題了。
可以說,這無論怎麽選擇,北部防線的海軍都要大出血了。
且不論雷霄中將現在是如何頭疼的,讓我們看回到戰鬥膠著的龍門灣。
海風呼嘯,炮聲如雷。
作為這次戰鬥十七名將領之一的楊玥少將,原本是被欽點了擔任中軍的,但是楊玥早就不耐煩了北線婆婆媽媽的戰略,而不屑和林謝輝之流竊功自保的家夥待在一塊,所以領了這份出任前陣先鋒的任務。
不過前麵說過了楊玥膽大心細,她願這麽幹,其實還是因為北淮河鎮守府和這邊就差幾海裏,她對這裏的地形非常了解,然而現在仍舊栽了,隻能說是時運不濟,萬萬沒想到。
“楊玥少將,咱們趕緊收縮陣型等待救援吧。”一個跟楊玥穿著同樣海軍軍服,但軍銜上卻比她略微差了一頭的男軍官諫言道。
他會提出這個建議不奇怪,因為現在四麵八方都是敵人,艦娘們的壓力很大了,試想一下,當你一個人如果置身於敵陣之中,被人包圍,那就難免會雙拳不敵四手左支右絀了,可如果跟同伴肩並肩收縮成一個圈的話,那無疑會輕鬆許多,至少在同伴還活著的時候,你隻需注意自己的前麵,而不必擔心背後的子彈了。
所以說與其這樣各自為戰的強撐,不如趁早收縮陣型,讓防守更為緊密一些,那就能夠撐的更久一些。
但是楊玥卻用冷淡的聲音一口回絕了:“不行,絕對不能退,都給我頂上去,納爾遜,羅德尼,給你們一刻鍾的時間,不管你們兩個用什麽辦法,務必給我在東麵打開一個缺口。”
那個剛才提意見的將領一看楊玥不鳥他,除了揮袖憤而離開也沒什麽別的辦法,事實上他也確實沒哪裏能去,隻能跳上自己所屬的人工艦眼不見為淨——要是他能夠走得掉早就走了,何必要來征求楊玥的意見。
但是大家都知道,這裏上百名艦娘,楊玥的部隊是最強的,光是納爾遜和羅德尼兩個頂著big7名聲的艦娘,就足以一騎當千了,眼下的時局還真不得不依附她們。
看到那名建言的軍官憤然離場,秘書艦列克星敦勸道:“少將其實可以跟他們好好說明的。”
“沒那閑工夫。”楊玥鼻孔裏冷哼一聲,但眼睛裏卻同樣是泛著憂慮的光幕:“這些個蠢貨還妄想著會有救援,老娘要同意他收縮,那才真的是自己找死了。你去跟劉夏和其他幾個笨蛋說,在突擊部隊打開通道以前,一定要給我頂住。誰要掉鏈子了,那麽大夥一塊玩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