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各有因果
蜀中劍門關,將軍府裏那幾間四個不靠的議事廳裏,統領韓柱石背著手擰著眉,在三間連通的議事廳裏來來回回的踱。
議事廳外,跟了韓柱石將近三十年的幕僚荀先生急步進來。
韓統領忙頓住步,看著荀先生邁進門檻,迎上兩步問道:“送走了?”
“走了,我又留了一遍,讓他歇上一個時辰,吃了中午飯再走,他都不肯。”荀先生先站住答了話。
“坐下說話,大郎,給先生倒杯茶。”韓統領一邊示意荀先生坐,一邊吩咐站在旁邊的大兒子韓英傑。
韓大郎忙倒了杯茶捧給荀先生。
荀先生喝了茶,看向坐在上首的韓統領。
“你說!”韓統領還是緊擰著眉,示意荀先生。
“二公子這想法,咱們料到了。”荀先生聲音很輕。
“料到是料到了,可……唉!”韓統領猛拍了下桌子,煩躁的歎了口氣。
他是料到了二公子的想法和態度,可他沒料到二公子把這事交待到他頭上了,這劍門關一過,後麵就是蜀中萬裏沃野,他這裏該是最後一關,要交待,也該交待給前麵無數險峻之處,可二公子竟然把他當成了最前鋒!
“這也是二公子對將軍的信任。”荀先生一句話沒說完,就露出苦笑,“先想想好處,這確實是二公子對將軍的信任。”
背著手站在旁邊的韓大郎瞥著荀先生,嘴角往下扯了扯。
“唉,這事該怎麽辦?你有什麽想法沒有?”韓統領煩惱無比。
“等他們到了劍門關,肯定來不及了,這事兒,越早越好。”荀先生擰著眉頭。
插一句,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可以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他們現在到哪兒了?”韓統領看著兒子問道。
“昨天遞過來的信兒,說是還有五天能到漢中,他們走得慢。”韓大郎欠身答話。
“寧縣到廣元那一段,最為險峻。”韓統領看著荀先生,擰眉道。
“先生覺得,咱們真跟中原打起來,有幾分勝算?”韓大郎看著荀先生,插話道。
“這不是你該多管多問的。”韓統領沉著臉教訓兒子。
“阿爹不是常常教導我:不能隻盯著眼前局部,要看大勢看大局,先生也是這麽說。”
韓大郎委婉的頂了句。
韓統領是個疼孩子的,尤其疼愛這個頗為出色的大兒子。
“那邊那位太子放出來的那話,是威懾,可那一對兒夫妻真要死在了蜀地,這話,就是讓蜀中上下沒了退路,隻能上下一心,背水一戰。
我和你阿爹議過好些回,真要是這樣,蜀中就占了地利和人和兩樣,該能和五五之數。
這是一,其二,那對兒夫妻真要死在了蜀地,丞相不提,就是大公子,也隻能背水一戰,如果大公子能親身走一趟大理,和大理聯手,那就又能多出至少兩成勝算。
真到那時候,大公子也隻能竭盡全力,為蜀中打算,若是能再往北進,取下關中,打通往北通路,那時候,別說蜀中,就這天下,也能爭一爭了。”
“櫟城外,安家軍突現,北邊部族潰退,隻怕要入了霍義山的口袋,就算不被斬草除根,沒有三五十年,也難恢複元氣,這是春天那一戰後,您和阿爹議論的話,這會兒看,也確實如此。”
韓大郎從荀先生看向他阿爹。
“還有,丞相年紀大了,又一直病著,撐不了幾年了,大公子在家如出家,二公子一家誌大才疏,丞相真要是沒了,蜀中立刻就要亂相叢生,這也是您和阿爹擔心議論過多少回的。
真要起了內亂,蜀中怎麽辦?咱們怎麽辦?”
韓大郎直視著他爹,荀先生擰著眉頭,也看向韓統領。
韓統領臉色陰沉,垂著眼一言不發。
“當初阿爹要往二公子那邊靠,我就不知道阿爹是怎麽想的。
現在,更不知道阿爹是怎麽想的,蜀中歸附中原這事兒,丞相算是居中,大公子一力促成,隻有二公子一家舍不得,他們舍不得有情可原,阿爹有什麽舍不得的?
阿爹又不是蜀中主帥,一員戰將而已,真要歸附了中原,不過和大家一樣,歸到幾位安將軍手下,北上征戰,有什麽不好?
阿爹幹嘛非要絕了自己的路,也絕了蜀中所有人的路?”
韓大郎說的氣兒上來了,他實在想不通。
“咳!”荀先生用力咳了一聲,看向韓統領,苦笑道:“我跟大郎說說吧。”
韓統領抬頭看了眼荀先生,長歎了口氣,點了下頭。
“這是二十年前的舊事了,那時候,我和你阿爹駐守濠州,那邊皇上有個弟弟,同父同母的嫡親弟弟,叫寧強,帶兵攻打濠州,被強弓手射死在了濠州城下。
寧強當時剛剛成親,留了個遺腹女,就是封了秦國公主的那位。
寧家雖說得了天下,可寧氏一族人丁死亡極多,唉,就是慘烈兩個字,這一代,男的隻活了那位太子,女的,隻有這位秦國公主。”
荀先生長歎了口氣。
韓大郎兩根眉毛抬出了一額頭抬頭紋,“這怎麽了?戰場之上,死於兩軍對陣,這又不是私仇,別說是阿爹守城他攻城,就是算是阿爹親手殺死了他,那也是戰場之上,記恨這個,那不成了笑話兒了?
真要這麽算,蜀中和中原,蜀中和蜀中,中原和中原,人人都找那個親手殺死自己親人的人,那得多少人有殺父殺子殺兄殺弟之仇?
這簡單直荒唐!
那位皇上和太子,不是這樣的糊塗人!”
“那位皇子和太子不是,可寧強那個媳婦是,還有她閨女,那位秦國公主,她們是。”
荀先生看著韓大郎。
“這事兒,你阿爹跟我,和你的想法一樣,兩軍對陣,各為其主,有輸有贏有死有活,各安天命。
最初,你阿爹從來沒把這事兒放心上過,都差不多忘了,可有一回,常年來往京城和成都府做生意的邵大掌櫃,特意找我說了幾句閑話。
邵大掌櫃說:這閑話是他媳婦在玲瓏坊聽到的,說是那位秦國公主放過話,等朝廷打下蜀中,她必定要誅盡韓氏一族,雞犬不留,替她父親報仇。
這是閑話,不能聽說一句就當了真,可這事兒,必定不是空穴來風。
我和你阿爹說了,就打發了幾個穩妥管事,改換姓名和來曆,悄悄去了京城,在京城呆了小一年,找機會探聽這件事。
幾位老管事都是親耳聽到,親眼看到,寧強那個媳婦,在大相國寺上香發誓,要殺了你父親,滅了韓氏九族,要一排人頭祭奠寧強。”
“這簡直……”韓大郎一臉哭笑不得,“就是婦人,也不能這麽無知!這又不是私仇,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要是這麽算,他們寧家欠的人命最多!
這是無知婦人,那邊皇上和太子肯定不會這樣,但凡有點兒心眼的,都不會這樣想!
先生跟個無知婦人較真,真是。”
“先生不是跟無知婦人較真,我和先生擔心的,是人心。”
韓統領連歎了幾口氣。
“你還小,不知道人心之惡。寧強那個媳婦,不管無知不無知,她都是皇上唯一的弟弟的未亡人,皇上和太子都待她極厚。
她那個閨女,跟她一脈相承,可她閨女才不過二十出頭,是他們寧家這一代僅有的兩個孩子之一,尊貴得很呢。
這會兒她們不能怎麽著咱們,巴結她們的人也不能怎麽著咱們,可真要是歸附了中原,她們都不用怎麽著咱們,隻要把這份恨意流露出來,就有的是想要巴結她們的人,使盡手段,打擊構陷咱們。
別說咱們無援無靠,就是根基深厚,也經不起這樣的啃咬,小人難防。
咱們韓家隻怕連三年兩年都撐不過去,就真要雞犬無存了。”
韓大郎臉色發白,呆怔了半天,垂下了頭。
他阿爹這些話,並不是危言聳聽,世情如此。
“都是過去的事了,”
荀先生帶著絲絲苦笑,這件事不但是久遠的過去的事兒了,還是已經釘死了的。
“將軍,咱們還是接著議正事吧。”
“不能等他們到劍門關。”韓統領走到上首坐下,渾身疲憊。
“嗯,這事兒,很久之前,我就想過,棉縣是個好地方。”荀先生上身微傾,最後一句,下意識的壓低了聲音。
“那片湖?”韓統領反應很快。
“嗯,今年春夏雨水可不少,我讓人去看過了,那湖,現在滿得很。
從那對夫妻啟程到現在,這些天,咱們天天都有探報,他們從來沒在城裏住宿過,都是在城外,安營的時候居多,住驛站的時候略少。
棉縣城外,連那座驛站在內,都是好地方。”
“要把那湖決開?那……”韓大郎一句話沒說完,硬生生咽了回去。
湖水下泄,雖說慘了些,可確實是個極好的辦法,事後也好說話,天災麽,今年春夏雨水那麽多。
“這事兒,照我看,交待給欒家最好,正好,欒家老宅就在漢中,漢中望族,人手也罷,別的也罷,都便當得很呢。”
荀先生接著道。
“嗯!”韓統領露出絲絲笑意,他也是這麽想的。
韓大郎悶聲聽著,心情不怎麽好。
欒家是商戶,有錢沒人,他爹駐守劍門關第二年,欒家拐了好幾個彎搭上荀先生,又搭上他們家,去年又送了個閨女到二公子妻舅黃參議身邊做了小妾,他一向瞧不上欒家,可這會兒,卻覺得欒家十分可憐。
“我親自走一趟,這事兒不容有失,再說,欒家一門商戶,看到現在,也是個隻會做生意的,這事兒,要是沒人指點,隻怕他們辦不成。”
荀先生接著低低道。
韓統領沉默片刻,無奈道:“也隻能先生走這一趟了,先生多加小心,一要顧全自己,二來,別露出行蹤。”
“將軍放心。”荀先生笑著站起來,“這事兒宜早不宜遲,我這就回去收拾收拾,下午就動身。”
“好。”韓統領站起來,往外送荀先生。
韓大郎垂頭跟在後麵,跟著送到院門口,站在他爹身後,看著荀先生走遠了,長揖送走他爹,垂著頭往府裏回去。
韓大郎媳婦鮑大奶奶正在挑小銀錁的式樣,快過中秋了,這些年日子一天比一天過得好,這過年過節的講究越來越多了不說,往來放賞,給小孩子見麵禮這些,也都是小銀錁子了,各家這小銀錁子的式樣,也講究的不得了,要吉利,還要時興。
看到韓大郎進來,鮑大奶奶吩咐丫頭沏了茶,看著韓大郎笑道:
“你過來幫我看看,今年這式樣多的不得了。
這些都是京城那邊過來的時新樣兒,你瞧瞧好看不?
你看看這一對兒,這是一對兒一對兒打出來送人的,說是為了賀榮安王妃和榮安王爺大婚的時候,特意做出來的式樣,你瞧瞧,精致的不得了,真是好看。”
韓大郎歪在榻上,看著愉快的挑著銀錁子式樣的鮑大奶奶,隻想歎氣。
鮑大奶奶是個利落人,很快挑好了幾個樣式,定了數量,淨了手過來,看著神情鬱鬱的韓大郎,忙關切道:“怎麽啦?出什麽事了?”
“沒什麽。”韓大郎悶聲答了句,片刻,看著鮑大奶奶皺眉道:“你弟弟說要避到成都府,啟程了沒有?”
鮑大奶奶一個怔神,隨即斜了眼韓大郎道:“當初要避,現在還避什麽?那位王妃和王爺,不是都快到漢中了?”
“嗯,在漢中府也好。”韓大郎垂眼喝茶。
“沒在漢中府,在棉縣的莊子裏呢,昨天不是剛送來幾車山貨,我記得跟你說過。還有阿娘,也在棉縣莊子裏,說要過了中秋再回漢中。”
鮑大奶奶說著話,欠身端了碟子栗子糕過來。
“這是用昨天送來的栗子做的,知道你喜歡吃栗子,幾車山貨裏,就栗子最多。”
韓大郎看著放到他麵前的栗子糕,呆了片刻,抬眼看向鮑大奶奶道:“你打發個妥當人,去一趟棉縣,讓你阿娘,還有你弟弟一家,趕緊回漢中,越快越好。”
“嗯?”鮑大奶奶莫名其妙,“出什麽事了?幹嘛要回漢中,還越快越好,怎麽了?”
“你別管怎麽了,讓他們趕緊回去就行了。”韓大郎擰過頭不看鮑大奶奶了。
“你得把話說清楚,我才好掂量著深淺把事兒辦好。
你這這麽沒頭沒腦的一句話,你讓我怎麽知道深淺?難不成,你還信不過我?”
鮑大奶奶有點兒不高興了。
韓大郎看著她,片刻,揮手屏退了屋裏的丫頭婆子,和鮑大奶奶低低說了要決開棉縣大湖的事兒。
鮑大奶奶聽的目瞪口呆。
“那得淹死多少……你上回不是說,就這麽太太平平的兩家合一家,挺好,這怎麽……”
鮑大奶奶驚的話都說不利落了。
“都是沒辦法。”韓大郎垂著頭,把寧強死在濠州那事兒說了,連聲歎氣,“……咱們命不好,碰到了兩個無知婦人,隻能……唉。”
“將心比心,這要是你,不管他怎麽說,什麽各為其主,不是私仇什麽的,你還是死在他手裏,對不對?換了我,我也恨,我才不管那麽多,唉,我知道了,我讓董嬤嬤走一趟,這就收拾收拾啟程,唉。”
鮑大奶奶歎著氣,叫了丫頭進來,吩咐趕緊請她的奶娘董嬤嬤過來。
蜀中劍門關,將軍府裏那幾間四個不靠的議事廳裏,統領韓柱石背著手擰著眉,在三間連通的議事廳裏來來回回的踱。
議事廳外,跟了韓柱石將近三十年的幕僚荀先生急步進來。
韓統領忙頓住步,看著荀先生邁進門檻,迎上兩步問道:“送走了?”
“走了,我又留了一遍,讓他歇上一個時辰,吃了中午飯再走,他都不肯。”荀先生先站住答了話。
“坐下說話,大郎,給先生倒杯茶。”韓統領一邊示意荀先生坐,一邊吩咐站在旁邊的大兒子韓英傑。
韓大郎忙倒了杯茶捧給荀先生。
荀先生喝了茶,看向坐在上首的韓統領。
“你說!”韓統領還是緊擰著眉,示意荀先生。
“二公子這想法,咱們料到了。”荀先生聲音很輕。
“料到是料到了,可……唉!”韓統領猛拍了下桌子,煩躁的歎了口氣。
他是料到了二公子的想法和態度,可他沒料到二公子把這事交待到他頭上了,這劍門關一過,後麵就是蜀中萬裏沃野,他這裏該是最後一關,要交待,也該交待給前麵無數險峻之處,可二公子竟然把他當成了最前鋒!
“這也是二公子對將軍的信任。”荀先生一句話沒說完,就露出苦笑,“先想想好處,這確實是二公子對將軍的信任。”
背著手站在旁邊的韓大郎瞥著荀先生,嘴角往下扯了扯。
“唉,這事該怎麽辦?你有什麽想法沒有?”韓統領煩惱無比。
“等他們到了劍門關,肯定來不及了,這事兒,越早越好。”荀先生擰著眉頭。
插一句,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可以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他們現在到哪兒了?”韓統領看著兒子問道。
“昨天遞過來的信兒,說是還有五天能到漢中,他們走得慢。”韓大郎欠身答話。
“寧縣到廣元那一段,最為險峻。”韓統領看著荀先生,擰眉道。
“先生覺得,咱們真跟中原打起來,有幾分勝算?”韓大郎看著荀先生,插話道。
“這不是你該多管多問的。”韓統領沉著臉教訓兒子。
“阿爹不是常常教導我:不能隻盯著眼前局部,要看大勢看大局,先生也是這麽說。”
韓大郎委婉的頂了句。
韓統領是個疼孩子的,尤其疼愛這個頗為出色的大兒子。
“那邊那位太子放出來的那話,是威懾,可那一對兒夫妻真要死在了蜀地,這話,就是讓蜀中上下沒了退路,隻能上下一心,背水一戰。
我和你阿爹議過好些回,真要是這樣,蜀中就占了地利和人和兩樣,該能和五五之數。
這是一,其二,那對兒夫妻真要死在了蜀地,丞相不提,就是大公子,也隻能背水一戰,如果大公子能親身走一趟大理,和大理聯手,那就又能多出至少兩成勝算。
真到那時候,大公子也隻能竭盡全力,為蜀中打算,若是能再往北進,取下關中,打通往北通路,那時候,別說蜀中,就這天下,也能爭一爭了。”
“櫟城外,安家軍突現,北邊部族潰退,隻怕要入了霍義山的口袋,就算不被斬草除根,沒有三五十年,也難恢複元氣,這是春天那一戰後,您和阿爹議論的話,這會兒看,也確實如此。”
韓大郎從荀先生看向他阿爹。
“還有,丞相年紀大了,又一直病著,撐不了幾年了,大公子在家如出家,二公子一家誌大才疏,丞相真要是沒了,蜀中立刻就要亂相叢生,這也是您和阿爹擔心議論過多少回的。
真要起了內亂,蜀中怎麽辦?咱們怎麽辦?”
韓大郎直視著他爹,荀先生擰著眉頭,也看向韓統領。
韓統領臉色陰沉,垂著眼一言不發。
“當初阿爹要往二公子那邊靠,我就不知道阿爹是怎麽想的。
現在,更不知道阿爹是怎麽想的,蜀中歸附中原這事兒,丞相算是居中,大公子一力促成,隻有二公子一家舍不得,他們舍不得有情可原,阿爹有什麽舍不得的?
阿爹又不是蜀中主帥,一員戰將而已,真要歸附了中原,不過和大家一樣,歸到幾位安將軍手下,北上征戰,有什麽不好?
阿爹幹嘛非要絕了自己的路,也絕了蜀中所有人的路?”
韓大郎說的氣兒上來了,他實在想不通。
“咳!”荀先生用力咳了一聲,看向韓統領,苦笑道:“我跟大郎說說吧。”
韓統領抬頭看了眼荀先生,長歎了口氣,點了下頭。
“這是二十年前的舊事了,那時候,我和你阿爹駐守濠州,那邊皇上有個弟弟,同父同母的嫡親弟弟,叫寧強,帶兵攻打濠州,被強弓手射死在了濠州城下。
寧強當時剛剛成親,留了個遺腹女,就是封了秦國公主的那位。
寧家雖說得了天下,可寧氏一族人丁死亡極多,唉,就是慘烈兩個字,這一代,男的隻活了那位太子,女的,隻有這位秦國公主。”
荀先生長歎了口氣。
韓大郎兩根眉毛抬出了一額頭抬頭紋,“這怎麽了?戰場之上,死於兩軍對陣,這又不是私仇,別說是阿爹守城他攻城,就是算是阿爹親手殺死了他,那也是戰場之上,記恨這個,那不成了笑話兒了?
真要這麽算,蜀中和中原,蜀中和蜀中,中原和中原,人人都找那個親手殺死自己親人的人,那得多少人有殺父殺子殺兄殺弟之仇?
這簡單直荒唐!
那位皇上和太子,不是這樣的糊塗人!”
“那位皇子和太子不是,可寧強那個媳婦是,還有她閨女,那位秦國公主,她們是。”
荀先生看著韓大郎。
“這事兒,你阿爹跟我,和你的想法一樣,兩軍對陣,各為其主,有輸有贏有死有活,各安天命。
最初,你阿爹從來沒把這事兒放心上過,都差不多忘了,可有一回,常年來往京城和成都府做生意的邵大掌櫃,特意找我說了幾句閑話。
邵大掌櫃說:這閑話是他媳婦在玲瓏坊聽到的,說是那位秦國公主放過話,等朝廷打下蜀中,她必定要誅盡韓氏一族,雞犬不留,替她父親報仇。
這是閑話,不能聽說一句就當了真,可這事兒,必定不是空穴來風。
我和你阿爹說了,就打發了幾個穩妥管事,改換姓名和來曆,悄悄去了京城,在京城呆了小一年,找機會探聽這件事。
幾位老管事都是親耳聽到,親眼看到,寧強那個媳婦,在大相國寺上香發誓,要殺了你父親,滅了韓氏九族,要一排人頭祭奠寧強。”
“這簡直……”韓大郎一臉哭笑不得,“就是婦人,也不能這麽無知!這又不是私仇,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要是這麽算,他們寧家欠的人命最多!
這是無知婦人,那邊皇上和太子肯定不會這樣,但凡有點兒心眼的,都不會這樣想!
先生跟個無知婦人較真,真是。”
“先生不是跟無知婦人較真,我和先生擔心的,是人心。”
韓統領連歎了幾口氣。
“你還小,不知道人心之惡。寧強那個媳婦,不管無知不無知,她都是皇上唯一的弟弟的未亡人,皇上和太子都待她極厚。
她那個閨女,跟她一脈相承,可她閨女才不過二十出頭,是他們寧家這一代僅有的兩個孩子之一,尊貴得很呢。
這會兒她們不能怎麽著咱們,巴結她們的人也不能怎麽著咱們,可真要是歸附了中原,她們都不用怎麽著咱們,隻要把這份恨意流露出來,就有的是想要巴結她們的人,使盡手段,打擊構陷咱們。
別說咱們無援無靠,就是根基深厚,也經不起這樣的啃咬,小人難防。
咱們韓家隻怕連三年兩年都撐不過去,就真要雞犬無存了。”
韓大郎臉色發白,呆怔了半天,垂下了頭。
他阿爹這些話,並不是危言聳聽,世情如此。
“都是過去的事了,”
荀先生帶著絲絲苦笑,這件事不但是久遠的過去的事兒了,還是已經釘死了的。
“將軍,咱們還是接著議正事吧。”
“不能等他們到劍門關。”韓統領走到上首坐下,渾身疲憊。
“嗯,這事兒,很久之前,我就想過,棉縣是個好地方。”荀先生上身微傾,最後一句,下意識的壓低了聲音。
“那片湖?”韓統領反應很快。
“嗯,今年春夏雨水可不少,我讓人去看過了,那湖,現在滿得很。
從那對夫妻啟程到現在,這些天,咱們天天都有探報,他們從來沒在城裏住宿過,都是在城外,安營的時候居多,住驛站的時候略少。
棉縣城外,連那座驛站在內,都是好地方。”
“要把那湖決開?那……”韓大郎一句話沒說完,硬生生咽了回去。
湖水下泄,雖說慘了些,可確實是個極好的辦法,事後也好說話,天災麽,今年春夏雨水那麽多。
“這事兒,照我看,交待給欒家最好,正好,欒家老宅就在漢中,漢中望族,人手也罷,別的也罷,都便當得很呢。”
荀先生接著道。
“嗯!”韓統領露出絲絲笑意,他也是這麽想的。
韓大郎悶聲聽著,心情不怎麽好。
欒家是商戶,有錢沒人,他爹駐守劍門關第二年,欒家拐了好幾個彎搭上荀先生,又搭上他們家,去年又送了個閨女到二公子妻舅黃參議身邊做了小妾,他一向瞧不上欒家,可這會兒,卻覺得欒家十分可憐。
“我親自走一趟,這事兒不容有失,再說,欒家一門商戶,看到現在,也是個隻會做生意的,這事兒,要是沒人指點,隻怕他們辦不成。”
荀先生接著低低道。
韓統領沉默片刻,無奈道:“也隻能先生走這一趟了,先生多加小心,一要顧全自己,二來,別露出行蹤。”
“將軍放心。”荀先生笑著站起來,“這事兒宜早不宜遲,我這就回去收拾收拾,下午就動身。”
“好。”韓統領站起來,往外送荀先生。
韓大郎垂頭跟在後麵,跟著送到院門口,站在他爹身後,看著荀先生走遠了,長揖送走他爹,垂著頭往府裏回去。
韓大郎媳婦鮑大奶奶正在挑小銀錁的式樣,快過中秋了,這些年日子一天比一天過得好,這過年過節的講究越來越多了不說,往來放賞,給小孩子見麵禮這些,也都是小銀錁子了,各家這小銀錁子的式樣,也講究的不得了,要吉利,還要時興。
看到韓大郎進來,鮑大奶奶吩咐丫頭沏了茶,看著韓大郎笑道:
“你過來幫我看看,今年這式樣多的不得了。
這些都是京城那邊過來的時新樣兒,你瞧瞧好看不?
你看看這一對兒,這是一對兒一對兒打出來送人的,說是為了賀榮安王妃和榮安王爺大婚的時候,特意做出來的式樣,你瞧瞧,精致的不得了,真是好看。”
韓大郎歪在榻上,看著愉快的挑著銀錁子式樣的鮑大奶奶,隻想歎氣。
鮑大奶奶是個利落人,很快挑好了幾個樣式,定了數量,淨了手過來,看著神情鬱鬱的韓大郎,忙關切道:“怎麽啦?出什麽事了?”
“沒什麽。”韓大郎悶聲答了句,片刻,看著鮑大奶奶皺眉道:“你弟弟說要避到成都府,啟程了沒有?”
鮑大奶奶一個怔神,隨即斜了眼韓大郎道:“當初要避,現在還避什麽?那位王妃和王爺,不是都快到漢中了?”
“嗯,在漢中府也好。”韓大郎垂眼喝茶。
“沒在漢中府,在棉縣的莊子裏呢,昨天不是剛送來幾車山貨,我記得跟你說過。還有阿娘,也在棉縣莊子裏,說要過了中秋再回漢中。”
鮑大奶奶說著話,欠身端了碟子栗子糕過來。
“這是用昨天送來的栗子做的,知道你喜歡吃栗子,幾車山貨裏,就栗子最多。”
韓大郎看著放到他麵前的栗子糕,呆了片刻,抬眼看向鮑大奶奶道:“你打發個妥當人,去一趟棉縣,讓你阿娘,還有你弟弟一家,趕緊回漢中,越快越好。”
“嗯?”鮑大奶奶莫名其妙,“出什麽事了?幹嘛要回漢中,還越快越好,怎麽了?”
“你別管怎麽了,讓他們趕緊回去就行了。”韓大郎擰過頭不看鮑大奶奶了。
“你得把話說清楚,我才好掂量著深淺把事兒辦好。
你這這麽沒頭沒腦的一句話,你讓我怎麽知道深淺?難不成,你還信不過我?”
鮑大奶奶有點兒不高興了。
韓大郎看著她,片刻,揮手屏退了屋裏的丫頭婆子,和鮑大奶奶低低說了要決開棉縣大湖的事兒。
鮑大奶奶聽的目瞪口呆。
“那得淹死多少……你上回不是說,就這麽太太平平的兩家合一家,挺好,這怎麽……”
鮑大奶奶驚的話都說不利落了。
“都是沒辦法。”韓大郎垂著頭,把寧強死在濠州那事兒說了,連聲歎氣,“……咱們命不好,碰到了兩個無知婦人,隻能……唉。”
“將心比心,這要是你,不管他怎麽說,什麽各為其主,不是私仇什麽的,你還是死在他手裏,對不對?換了我,我也恨,我才不管那麽多,唉,我知道了,我讓董嬤嬤走一趟,這就收拾收拾啟程,唉。”
鮑大奶奶歎著氣,叫了丫頭進來,吩咐趕緊請她的奶娘董嬤嬤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