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董節仙師再次來訪,告知孫迢嶢各門派/部落答應了孫家提出的條件,也會再給孫家六個仙門蒙學的名額,但每五年才能勻出一個,同時還分給了孫家三個靈石礦監管名額。這對孫家而言是意外之喜——靈石礦一般是招募凡人進行開采,仙門隻派出一些監管人員。靈石礦和地球上的煤礦不同,是一種可再生性的資源。隻要靈石礦源不被破壞,且每年的開采量在總儲量的百分之二以下,靈石礦就能緩慢恢複。


    確定了諾爾城為遷居目的地後,孫家開始緊鑼密鼓地進行遷居的準備工作。整個昊國的版圖看上去像是一個斜度不明顯的圓台的豎切麵,呈現了上(北)寬下(南)窄的形狀。岩蒙草原相當於是昊國的北大門,過了岩蒙草原繼續向北就是極北冰原了。岩蒙草原東西跨度極長,有八九萬裏的樣子,寬度也有三萬多裏。諾爾城和卓資城一樣處於岩蒙草原的南部邊緣,卓資城位於岩蒙草原的西南角,而諾爾城接近岩蒙草原中部,兩城相距有三萬裏之遙。孫家決定半個月後搬遷,各房就開始盤點店鋪,裝箱物品,售賣宅院、農莊。


    這日突然有皇帝使者駕臨孫則家。那使臣宣讀了皇帝賜封孫迢嶢為男爵,並封地千畝的旨意。隻是男爵爵位前沒有冠名,封地也沒有說具體地點,似乎這旨意還在等著以後添加具體信息。


    宣旨完畢,使臣坐下敘話,介紹說大皇子在前年入了仙門蒙學,讓二皇子羨慕不已,也期望自己能去仙門蒙學讀書。孫迢嶢父子就明白了皇帝賞賜孫家的真正目的——為二皇子要一個仙門蒙學的名額。


    孫迢嶢自然不敢拒絕皇帝的要求,將一個名額獻了出來。那使臣接過名額令牌就要起身回京複旨,同時對孫迢嶢說:“孫爵爺既然要搬家去諾爾城。本官回京向官家奏明後,就會將爵位冠名和封地地點確定下來。”


    孫則不由對這位皇帝生出幾分好感。看樣子皇帝也看出孫家的困境,知道孫家也許會離開卓資城,就留給孫家一個自主選擇封地地點的機會。孫則知道不出意外,自己就會和二皇子成為同窗,便請那使者帶了兩件卓資城特產給二皇子,其中一個是雲紋瑪瑙雕刻的平安墜,另一個是用草原特產的雪芨草編製的小馬。


    見皇室都如此重視到仙門蒙學讀書的機會,孫則就向小舅等人打聽了仙門蒙學的一些信息。仙門蒙學的師長是仙門長老會從全國各地延請的名師,它的學製並不是普通蒙學的三年,而是六年。仙門蒙學的書庫更是收集了天下之庫還要齊全。


    仙門蒙學一年招收三百學童,其中二百三四十人是仙門子弟。大昊俗世二十多億的人口,每年不過能分到五六十個仙門蒙學就學名額。這就學名額家中隻要有適齡孩童都可申請,接受仙門的評審。名額的分配不論身份高低貴賤,隻根據個人的軍功、政績等各類功績,或根據家族的民望風評而定。(.好看的小說)如果沒有孫迢嶢發現靈石礦一事,孫家得到仙門蒙學就學名額簡直就是一種奢望。


    對孫則能去仙門蒙學讀書,蘇俊卿很是羨慕,他提到學童進入仙門蒙學就意味著以後的人生有了保障。仙門蒙學每屆三百人,經六年的學習後,有一半以上能通過仙門選拔。這和仙門弟子本身資質好,能修習仙術的人的比例要遠遠高於塵俗中人有關;但也和仙門蒙學教習比《長春訣》更高深,更厲害的仙家功法有關。未能通過仙門選拔的學童一般也能通過皇家考試而進國子監或者禦林兵營深造,從而謀得一個出身。


    相比於仙門蒙學有一半以上學童能通過仙門選拔,昊國普通蒙學每年四千多萬學子參加仙門考核,但隻有一千餘人能通過選拔。從這些信息,孫則估計昊國普通人中產生仙師的比例接近三萬分之一。


    隨後的十數天孫家一片紛亂,孫迢嶢忙於和諸多朋友告別,孫則被接到外祖父母家小住了數日。為進入蒙學做準備,孫則還將安平當年的課本要了過來。它們分別是《蒙言》、《數術》、《大昊史記》、《山河錄》、和《長春訣》。孫則除了讀前四本書外,也開始暗暗修煉《長春訣》。


    在孫家各房忙於搬遷時,吳強和高雲二人返回真言山領罪——他二人沒能爭取到孫家的份額,真言宗的老祖們要心疼一陣的。高雲暗恨孫家的選擇,但他知道這些日子其他宗門正緊盯了真言宗,想要對孫家做些什麽很是不易,所以隻是讓人打聽清楚孫家搬家的地點,以便以後有機會報複,出一口心頭惡氣。


    孫家搬遷前,皇帝的特使再一次來訪,他帶來了孫迢嶢的封號——謙平縣男,同時告知孫迢嶢的千畝賜田就在諾爾城百裏外,對孫家而言很是方便。


    經過十餘日的安排收拾,孫家各房總算是處理完了一應事情。孫則家的仆從中,荃伯在孫家最久,他的兩個兒子也在孫家的藥鋪做事,所以決定了和孫家一同走,加上嵐、靄姐妹和安平一家人,共有二十餘個人隨孫則家遷移。孫家其他幾房各有三四十人不等遷往諾爾城,整個的遷移隊伍有近二百人。


    搬遷當日,董節等十餘位仙師蒞臨,幫助孫家搬遷,在搬遷收拾物品時,孫則第一次見到了儲物袋。那是一種巴掌大小的袋子,由某種毛皮製成,上麵不知是繡還是刻著一些紋理線條。冷思月告訴孫則那是一個黃階的輕載符陣,它能將重量轉化百分之一左右。這種低級儲物袋儲物重量限製在五千斤以內,體積的限製為兩丈立方。


    三萬多裏的遷居距離,自然不可能走陸路。而是經傳送陣交通。大昊行政單位與地球中國的明清時代類似,但隻分了行省、府和縣三級。整個大昊共有百省,各省下轄十餘府,每府下又領十餘到數十縣不等。卓資縣隸屬於岩蒙左行省巴林府,諾爾縣隸屬於岩蒙右行省熙林府。除了各大門派之間以及一些重點城池之間有著直通的傳送陣外,大昊的仙師府傳送陣係統是中央皇城連接各行省首府,行省首府連接下屬府城,府城再連接下屬縣城。由此孫家這次傳送之旅是從卓資城開始,經曆了巴林府城,岩蒙左行省省府所在的綏遠城,岩蒙右行省省府所在的歸化城,以及熙林府城四個節點,最後才到了諾爾城。


    傳送之前,仙師給每個人發下了一個符篆,施加到身上後用來增強身體強度,抵抗傳送時的牽扯力。在傳送陣開動後,孫則看到前方空間出現了一道淡藍色光鋪築的隧洞,而後不到一刻鍾這個隧洞就帶了大家到了幾千裏外的目的地。雖然除了施加了符篆,但孫則在傳送中還是感到了一種撕裂感。


    據冷思月講人妖兩族之間的遠程傳送陣動輒有十萬裏遠,凡人和煉氣弟子哪怕是有符咒附身也是無法承受遠程傳送帶來的破壞力量的。隻有到了元嬰境界以上才能僅憑肉身之力抵抗遠距離傳送之力,像她這樣的金丹真人超過五萬裏的傳送也是需要用法寶保護的。她的介紹讓孫則明白了這個世界的修煉境界中包含煉氣,金丹和元嬰期。根據以前讀過的書,孫則猜測在煉氣和金丹間還應該有一個築基境界。


    到達諾爾城後孫家眾人又是數天忙碌才將一切安頓好,又過了將近一個月,各家的買賣重新開張,這時離孫則前往仙門蒙學讀書已經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棋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竹著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竹著書並收藏棋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