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一共向英國發射了1.5萬枚v1火箭,和三千枚v2火箭。


    英國沒有爆炸的v係列火箭有數十枚之多,所以v2火箭對於南部非洲來說根本沒秘密,更不用說那些殘次品和半成品。


    這不是馮·布勞恩的問題。


    德國給馮·布勞恩的支持有限,在這種情況下,馮·布勞恩你能把v係列火箭研究到這種程度已經很不容易了。


    南部非洲可以給馮·布勞恩更大力度的支持,前提是先把馮·布勞恩救出來再說。


    “三個村莊裏的德軍加起來隻有一個連隊,帶隊的穆勒上校黨衛軍出身,他是個很殘暴的人,前幾天有幾名德軍試圖逃跑,被穆勒上校下令槍決。”比利想起當時的場麵,渾身顫抖。


    俄羅斯軍隊攻入德國本土之後,佩內明德基地的研究人員也被組織起來,每天接受四個小時的巷戰訓練。


    在那之前,戰爭都和研究員們沒什麽關係,他們唯一的任務是改進v係列火箭。


    離開佩內明德基地之後,研究員們一路逃亡,並沒有遭遇盟軍,對於戰爭缺乏足夠多的了解。


    所以當穆勒上校槍決逃兵的時候,給研究員們帶來的震懾是很真實的。


    “那我們得小心點,不能驚動守衛——”馬爾利少校馬上改變計劃,如此大張旗鼓進山,肯定會驚動德國人。


    “我知道一條小路,可以直接抵達教授所在的村莊。”


    那就好辦了。


    馬爾利讓所有人下車,精心挑選了數十名作戰人員,抄小路隱蔽進山,準備利用夜色前往馮·布勞恩所在的村莊。


    隻要找到馮·布勞恩,那麽任務就完成了一大半。


    至於那位穆勒上校。


    馬爾利根本沒放在心上。


    黨衛隊最初是小胡子的私人衛隊,二戰爆發前主要作戰力量隻有四個團。


    二戰爆發後,黨衛隊快速擴張,最高峰時有39個師,近百萬人,其中包括16個裝甲師和摩步師,戰爭後期為了彌補德軍人手不足的窘境,開始吸收外籍作戰人員。


    和戰鬥力相比,黨衛軍的思想受小胡子影響更大,作戰意誌較頑強,抵抗也更徹底。


    有意思的是,跟德國人相比,黨衛軍裏的外籍軍人思想更頑固,作戰也更勇敢。


    佩內明德基地作為德國最重要的研發基地之一,負責安全工作的黨衛軍,全部是由德國人組成,這也是有人主動逃跑的原因。


    確定了黨衛軍的身份後,馬爾利就沒把守軍放在心上。


    黨衛軍用作儀仗隊確實挺唬人的。


    戰鬥力嘛——


    反正跟南部非洲野戰部隊完全沒法比。


    馬爾利和比利等待天黑的時候,馮·布勞恩內心忐忑不安。


    今天科學家們沒有來到馮·布勞恩的房間裏聽新聞,瓦爾特和穆勒來找馮·布勞恩,討論接下來的計劃。


    研發團隊來阿爾卑斯山不是滑雪度假的,而是來工作的,按照之前的計劃,研發團隊要在阿爾卑斯山繼續對v係列火箭進行研究。


    計劃趕不上變化,研發團隊在哈茨山進行精簡,連資料都全部埋在哈茨山的煤礦裏,這也導致研究工作根本無法進行。


    “等形勢穩定下來再說吧,現在研究人員們也沒有心情工作。”馮·布勞恩拖延時間,拖著拖著第三帝國就不存在了,到時候自然也就沒人管他們這些百無一用的書生。


    聰明人都知道,這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會遭到比上一次世界大戰更嚴厲的製裁,到時候火箭這東西還有什麽用呢?


    研究火箭是一個及其專業的工作,這些科學家們絕大部分都已經年過五十,大半輩子都在研究火箭,讓他們改行也不太現實,換句話說戰爭結束後他們都要失業。


    “博士,我們還沒有失敗,應該繼續工作。”穆勒上校臉色難看,他這話自己聽著都心虛。


    馮·布勞恩舉起自己打著石膏的胳膊示意,臉上帶著苦笑。


    你看我胳膊斷成這樣,就算想工作也動不了。


    “工作的事情以後再說,現在更重要的問題是,我們攜帶的物資即將耗盡——”瓦爾特愁眉苦臉,讓人幹活,總得先讓人吃飽吧。


    研發團隊進山的時候,並沒有攜帶多少生活物資,大幾百人吃喝拉撒,讓瓦爾特幾乎愁白了頭。


    這邊的山民也不富裕,山裏麵土地稀少,山民多半依靠放牧為生,日子過的緊巴巴,勉強維持。


    依靠從山民家裏收購生活物資,研發團隊還能支持一段時間。


    等山民家裏的牲畜也消耗殆盡,到時候大家都得去山裏挖老鼠。


    “實在不行,我們可以對人員進行再一次精簡——”穆勒上校心狠手辣。


    上一次精簡,是把不重要的人員都仍在哈茨山,讓他們自生自滅。


    現在研發團隊已經進入阿爾卑斯山,精簡的話怎麽減?


    想起穆勒前幾天槍決逃兵那一幕,馮·布勞恩心驚膽戰。


    “不,我們絕不能那樣做。”馮·布勞恩態度堅決。


    “你是在開玩笑嗎?”瓦爾特也皺眉,他也不會允許穆勒將槍口對準研究人員。


    穆勒槍決逃兵是小胡子的命令,在他的權力範圍內。


    瓦爾特才是佩內明德基地的主任,他雖然還有一個身份是德國炮兵中將,終究還是文職人員。


    “當然不是,所有背叛國家的人都得死!”穆勒已經瘋了,他不僅自己想殉國,還想拉著所有人一起殉。


    “我絕對不同意你這麽做,我們可以發動所有人尋找物資,想盡所有辦法渡過難關。”瓦爾特沒瘋,還算有理智。


    “你們不是有槍嗎?可以用槍去打獵啊——”馮·布勞恩不滿穆勒上校的殘暴。


    軍人的飯量,肯定比科研人員大,消耗的物資也更多。


    穆勒手下那些黨衛軍,以前不說養尊處優,也是高高在上,讓他們自力更生是不可能的。


    “不可能,我們的彈藥有限。”穆勒不想浪費彈藥,槍沒了子彈就是燒火棍。


    “那你們的彈藥準備什麽時候用呢?”馮·布勞恩和瓦爾特立場一致,這給了馮·布勞恩一些底氣。


    穆勒獰笑不說話。


    如果盟軍找過來,那黨衛軍多半是打不過的。


    所以黨衛軍的武器,多半是用來對付研究人員的。


    想明白了這一點,馮·布勞恩對穆勒再也不抱任何期待。穆勒任務繁重,天黑之前還要檢查防務,早早離開。


    瓦爾特沒走,可也沒心情說話,他和馮·布勞恩心情都很沉重。


    “待在這裏就是等死,我們得想想辦法。”馮·布勞恩希望能得到瓦爾特的支持。


    如果有瓦爾特的支持,那麽馮·布勞恩就有信心頂住穆勒,等到盟軍的支援。


    “現在能有什麽辦法呢——”瓦爾特臉色灰敗,他跟馮·布勞恩還是不太一樣,不到走投無路,瓦爾特不會主動投降。


    當然殉國這種事,瓦爾特也是不太願意的。


    馮·布勞恩還沒說話,院外突然傳來密集的腳步聲。


    穆勒去而複返,氣勢洶洶的帶著幾名荷槍實彈的黨衛軍士兵。


    “你們的人少了一個!”穆勒粗暴推開房門,直接逼問馮·布勞恩:“凱斯·比利去了哪兒?”


    “我的胳膊還需要動一次手術,比利去幫我約醫生。”馮·布勞恩早有預桉。


    馮·布勞恩的傷勢嚴重,肩部和胳膊都有粉碎性骨折,一次手術不能完全康複,還需要進行第二次手術。


    “為什麽不報告?”穆勒厲聲喝問,他絕不允許任何人主動脫離視線。


    現在到處都兵荒馬亂的,山外到處都是盟軍,比利要是去找醫生那還好說,萬一去找盟軍了呢?


    “我和醫生約好了的,這事你知道啊——”馮·布勞恩故作驚訝。


    這事穆勒確實知道,醫生還是穆勒幫馮·布勞恩找的呢。


    “為什麽不讓我的人去找醫生?”穆勒大吼,他敏銳的感覺到,事情沒這麽簡單。


    按照規定這種事是要上報,然後交給穆勒的手下去處理。


    這也很有必要,畢竟阿爾卑斯山區也不是那麽安全,孤身一個人在野外,萬一遭到野獸襲擊,那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黨衛軍就算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應對危險的能力,總比整天鑽在實驗室裏的科學家好一些。


    “報告給你的人有用嗎?我可無法命令高貴的黨衛軍。”馮·布勞恩趁機陰陽怪氣。


    “很好,派人去找他,把他給我帶回來!”穆勒怒視馮·布勞恩,等把人抓回來,穆勒會讓馮·布勞恩好看。


    馮·布勞恩表麵強硬,心理慌得很。


    比利如果找到盟軍還好。


    萬一出了意外,那馮·布勞恩可以沒有逃走的機會了。


    穆勒撂完狠話帶人離開,沒忘記在馮·布勞恩門前留兩名衛兵。


    這就是軟禁的意思了。


    之前考慮到馮·布勞恩有傷在身,穆勒並沒有對馮·布勞恩進行特別保護。


    “冷靜,多加小心——”瓦爾特好像意識到什麽,臨走的時候對馮·布勞恩小心囑咐。


    馮·布勞恩不說話,他現在唯一能做的是祈禱。


    馬爾利還是很有效率的,入夜之後率領精心挑選的遠征軍士兵,沿小路向馮·布勞恩所在的村莊前進,一路上並沒有遇到什麽意外。


    這也正常。


    不是穆勒麻痹大意,實在是荒郊野嶺的,盟軍跟本看不上這些窮鄉僻壤,所以穆勒的壓力都來自研發團隊內部,外部壓力確實是不大。


    嚴格說起來,野獸的威脅,都比盟軍大。


    所以黨衛軍的槍口是對內的,跟本不對外。


    長途奔襲這種事,對南部非洲遠征軍來說是家常便飯,野戰部隊的武裝越野隻是開胃菜,即便部隊已經實現了機械化,也沒有放鬆這方麵的訓練。


    戰爭歸根到底還是人,武器裝備再先進,官兵的基本素質還是要保證,南部非洲不僅擅長火力洗地,武器裝備不占優勢的情況下,也能打得有聲有色。


    幾十人的小分隊,目標也不大,出發不到二十分鍾,意外還是有了。


    不是遠征軍的問題,而是比利。


    在研究團隊裏,比利作為年輕人,身體素質算是比較好的。


    但是跟終日在泥水裏摸爬滾打的遠征軍官兵來說,比利的身體素質還是有差距。


    看著癱坐在地上大喘氣的比利,馬爾利眉頭緊皺。


    這年輕人身體素質不行啊,太差了!


    遠征軍官兵還是全副武裝,一套裝備下來三四十公斤,個個都是負重行軍。


    比利可還是輕裝上陣呢。


    “喝點水吧,慢慢喝,別著急——”馬爾利就算心急也得忍著,沒有比利帶路,馬爾利他們在山裏也是沒頭蒼蠅。


    “走吧,我可以的——”比利喝了兩口水,又趁機喘了幾口氣,撐著地站起來。


    再次出發,這一次速度就慢了很多。


    一個小時後,在比利的引導下,馬爾利和突擊隊員們終於來到馮·布勞恩所在的村莊。


    村莊不大,十幾棟房屋散布在一個山坡上,旁邊停著六輛卡車,卡車是黨衛軍的臨時住所。


    要說穆勒對研發團隊的成員們還是不錯的,至少沒有讓科學家們擠卡車。


    當然這也更有利於穆勒以更快的速度集結部隊。


    “教授住在最中心的那棟房子裏,過去的時候得小心,有狗——”比利謹慎,這裏的狗不是軍犬,就是常見的看家犬。


    不過現在看家犬能發揮多大作用不好說,因為現在村莊裏的陌生人太多了,如果聽到什麽動靜就示警,那估計得叫一夜。


    “你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接下來的工作交給我。”馬爾利臉上居然戴著夜視儀。


    德國雖然也有夜視儀,不過數量稀少,至少穆勒的手下沒有裝備。


    馬爾利這邊的夜視儀幾乎人手一個,尤其幾名精確射手,裝備的夜視儀是最新型號,視野更好,更清晰。


    上麵說武器裝備不重要其實也不對,當差距大到這種程度上,那就是妥妥的碾壓局,根本沒懸念。


    馬爾利仔細觀察了半天,整個村莊似乎隻有六名哨兵,並且一個流動哨都沒有。


    這也真夠懈怠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南非當警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鯰魚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鯰魚頭並收藏重生南非當警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