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戴維意外的是,那幾個被捆著的家夥並不是逃走的非洲裔礦工,而是持有正規證件的英國記者。
“我們在搜捕礦工的時候遇到這幾個家夥,他們是從剛果共和國過來的,還雇傭有向導和保鏢,我們在表明了身份之後,有個保鏢向我們開了一槍,然後我們就把向導和保鏢全部幹掉,把人帶了回來。”巡邏隊的隊長肩膀上包紮的繃帶,估計是在剛才的槍戰中受了傷。
戴維不說話,低頭翻看巡邏隊隊長帶回來的證件,是《每日郵報》的記者,兩個文字編輯,一個攝影記者。
“有沒有照相機?”戴維問巡邏隊隊長,既然有攝影記者,那多半也應該有照相機。
“有,不過交火的時候掉到河裏了——”巡邏隊隊長不知道《每日郵報》和《泰晤士報》的關係,戴維是知道的。
《每日郵報》和《泰晤士報》一樣,都是泰晤士新聞集團的下屬單位,隻不過《泰晤士報》是一家麵向整個英聯邦的報紙,《每日郵報》則是側重於英國本土。
“我們是《每日郵報》的記者,《每日郵報》也是勳爵的產業,你們不能這樣對待我們——”一個被五花大綁的大胡子記者扯著嗓子喊,他穿著方格襯衣,工裝褲,作戰靴,從服裝上看確實是很有南部非洲風格。
“上帝,我快死了,你們就不能把我們放開嗎?我們保證不會逃走——”一個戴眼鏡的記者哀嚎,他的身體有點瘦弱,褲子上還在向外滲著血,估計也是在剛才的衝突中受傷。
“把人送去醫療所好好照顧,不要讓他們死了。”戴維頭大,雖然《每日郵報》和上加丹加聯合礦業有限公司沒有從屬關係,但是總要念及幾分香火情。
回過頭來戴維拿著證件去找特倫斯,這種事還是要特倫斯拿主意。
“《每日郵報》的記者,為什麽要從剛果共和國過來——還有,他們難道不應該去洛城或者愛德華港這樣的大城市嗎?來我們這裏幹什麽?”特倫斯也一頭霧水,雖然南部非洲的報紙也一向以公正客觀標榜,但是這個公正客觀是有立場,有選擇的。
大部分時候,以《泰晤士報》為首的南部非洲報刊雜誌在報道的時候確實是能做到“公正、客觀”,畢竟南部非洲這些年發展的非常好,經濟蒸蒸日上,國民安居樂業,聯邦各級政府還算負責,沒什麽好吐槽的。
但是《泰晤士報》從來不刊登有關非洲裔的報道,也不評價聯邦政府對非洲裔的管理,上加丹加聯合礦業有限公司位於剛果共和國境內,南部非洲的報紙甚至從來都沒有提到過上加丹加聯合礦業有限公司的名字。
“盡快把人治好,然後把他們送走,不要給我們惹麻煩。”特倫斯不想造成太大影響,既然把人打傷了,那就要給人個說法。
就在距離辦公室不遠的醫務室裏,受傷的記者正在接受醫生肖恩的包紮。
肖恩去年剛從約翰內斯堡醫學院畢業,參加過世界大戰,獲得了一枚勇士勳章,世界大戰結束後以中尉軍銜退役,來到上加丹加聯合礦業有限公司工作。
特倫斯管理的這個礦區,隻有肖恩一名正式醫生和三名隻接受過簡單培訓的護士,現在三名護士正在處理那些從12礦洞中搶救出來的傷員,所以肖恩不得不親自動手。
上加丹加聯合礦業有限公司對工作人員和礦工的區別待遇非常明顯,礦工們都在走廊上接受治療,連進入醫務室的資格都沒有,三個隻接受了簡單培訓的護士,也肯定不能有效的對傷者進行處理,所以坐在醫務室裏,能很清楚的聽到走廊上傳過來的鬼哭狼嚎。
“這是怎麽了?為什麽有這麽多人受傷?”記者嘛,新聞敏銳度都滿格,受傷的記者也不免好奇。
“礦洞塌方——”肖恩隨口答,手上的速度一點也不慢。
其實傷勢並不嚴重,簡單的貫穿傷,伴隨著輕微的肌肉撕裂,簡單的縫合包紮後,休息幾天就能生龍活虎。
“傷亡情況很嚴重?”記者追問。
“現在還不清楚,亨利正帶著人處理——”肖恩搖頭歎息,畢竟是塌方,怎麽可能不嚴重:“——好在礦洞裏人數並不多,隻有一百多人。”
一百多——
記者臉上勃然變色,頓時心驚肉跳,傷口裏又開始往外滲血。
“別激動,這裏是加丹加,不是尼亞薩蘭——”肖恩並不認為一百多有多嚴重,現在的礦場雖然已經開始使用大型機械,但是安全問題並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解決的方法也不是沒有,和南部非洲境內的工礦企業一樣加強安全措施就可以有效減少意外的發生,但是加強安全措施就會導致成本上升,所以就連法瓦爾特境內的鐵礦都做不到,加丹加這邊就不用說了。
現在的南部非洲,也就隻有約翰內斯堡的金礦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安全措施,這還是在礦業聯盟三令五申的前提下,加丹加這邊就算了,既沒有礦業聯盟的監督,也沒有剛果共和國的要求,安全方麵基本全靠企業自律。
而自律這種東西又是最不靠譜的。
起碼對於白人來說是不靠譜的。
“這樣的情況經常發生嗎?”記者看似隨口問。
“也不是經常,但是一兩個月總是會發生一次。”肖恩沒有多解釋,上加丹加聯合礦業有限公司六個礦場,礦洞加起來數百個,單個礦場發生問題的幾率並不高,但是總量加起來基數就很大。
“好了,最近這幾天主意休息,一個星期後拆線——”肖恩速度快,已經完成了對傷口的處理。
抱著手臂的記者走出醫務室,走廊上躺滿了受傷的礦工,很多礦工肢體明顯不自然的變形,更多礦工頭破血流奄奄一息。
記者還想多看幾眼,就被安保人員送到員工宿舍休息。
這幾天的特倫斯和戴維確實是比較忙,上加丹加聯合礦業有限公司對工人的管理雖然簡單粗暴,但是畢竟和以前的比利時人不一樣,不會動不動就草菅人命,基本的人性和理智還是有。
塌方發生後,特倫斯第一時間組織救援,也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予礦工有效的治療,這要是換成其他礦業公司,多半會直接放棄救援,但是特倫斯沒有那麽做。
救援工作還是比較困難的,一直到五天後,救援工作才基本結束,23人死亡,69人受傷,其中41人傷勢嚴重,對於礦難來說,這個結果還不錯。
這時候特倫斯才想起來那幾個記者,然後特倫斯才知道,這幾個記者已經在前一天離開礦場不知去向。
“不知去向?為什麽不知道?”特倫斯生氣,他自己都沒有注意到,其實內心更多的是擔心。
“他們是《每日郵報》的記者,又不是敵人,我們又不可能天天關著他們,我這幾天在忙著抓那些逃走的工人,天知道他們去了哪兒。”戴維也沒想到那幾個記者居然不告而別,加丹加這種地方,不告而別的危險性還是比較大。
“隨便他們吧,希望他們能平安無事——”特倫斯沒有時間去找人,國防部派來的安全官即將抵達礦場,這才是礦場這兩天的頭等大事。
特倫斯和戴維都以為這件事已經平息,甚至都沒有把情況上報,結果一個星期後,英國本土的《倫敦晚報》突然刊登了一則關於上加丹加聯合礦業有限公司的報道。
報道內容對於上加丹加聯合礦業有限公司非常不利,在報道中,上加丹加聯合礦業有限公司被描述成比利奧波德二世更加殘暴的殖民者,對上加丹加聯合礦業有限公司的礦工進行殘酷壓榨。
特倫斯負責的礦場發生的事故,成為整個報道的重點。
在報道中,150名礦工全部死亡,礦場管理層不僅沒有對礦工實施救援,而且還刻意封鎖消息,打傷了前去采訪的記者。
報道並沒有直接說明上加丹加聯合礦業有限公司和南部非洲的關係,但是使用了一些具有明顯導向性的描述,讓看到報道的人,不由自主的將上加丹加聯合礦業有限公司和南部非洲聯係起來。
特倫斯和戴維並不知道這些事,《倫敦晚報》在倫敦對沒有多少影響力,對於剛果共和國更是毫無存在感。
但是《倫敦晚報》的這則報道,卻馬上成為英國國會攻擊南部非洲的借口。
就在《倫敦晚報》刊登這則報道的第二天,就有國會議員以這篇報道為理由,要求英國政府加強對南部非洲的管理。
理由是不能因為南部非洲的行為,影響到大英帝國的國家榮譽。
這個理由有點牽強,但是在國會中馬上就得到了大多數共鳴。
南部非洲在世界大戰中表現太出色了,以至於大英帝國已經無法承受失去南部非洲帶來的損失,所以議員們才會要求加強對南部非洲的管理。
至於英國政府還有沒有這個能力,他們才不管呢。
“我們在搜捕礦工的時候遇到這幾個家夥,他們是從剛果共和國過來的,還雇傭有向導和保鏢,我們在表明了身份之後,有個保鏢向我們開了一槍,然後我們就把向導和保鏢全部幹掉,把人帶了回來。”巡邏隊的隊長肩膀上包紮的繃帶,估計是在剛才的槍戰中受了傷。
戴維不說話,低頭翻看巡邏隊隊長帶回來的證件,是《每日郵報》的記者,兩個文字編輯,一個攝影記者。
“有沒有照相機?”戴維問巡邏隊隊長,既然有攝影記者,那多半也應該有照相機。
“有,不過交火的時候掉到河裏了——”巡邏隊隊長不知道《每日郵報》和《泰晤士報》的關係,戴維是知道的。
《每日郵報》和《泰晤士報》一樣,都是泰晤士新聞集團的下屬單位,隻不過《泰晤士報》是一家麵向整個英聯邦的報紙,《每日郵報》則是側重於英國本土。
“我們是《每日郵報》的記者,《每日郵報》也是勳爵的產業,你們不能這樣對待我們——”一個被五花大綁的大胡子記者扯著嗓子喊,他穿著方格襯衣,工裝褲,作戰靴,從服裝上看確實是很有南部非洲風格。
“上帝,我快死了,你們就不能把我們放開嗎?我們保證不會逃走——”一個戴眼鏡的記者哀嚎,他的身體有點瘦弱,褲子上還在向外滲著血,估計也是在剛才的衝突中受傷。
“把人送去醫療所好好照顧,不要讓他們死了。”戴維頭大,雖然《每日郵報》和上加丹加聯合礦業有限公司沒有從屬關係,但是總要念及幾分香火情。
回過頭來戴維拿著證件去找特倫斯,這種事還是要特倫斯拿主意。
“《每日郵報》的記者,為什麽要從剛果共和國過來——還有,他們難道不應該去洛城或者愛德華港這樣的大城市嗎?來我們這裏幹什麽?”特倫斯也一頭霧水,雖然南部非洲的報紙也一向以公正客觀標榜,但是這個公正客觀是有立場,有選擇的。
大部分時候,以《泰晤士報》為首的南部非洲報刊雜誌在報道的時候確實是能做到“公正、客觀”,畢竟南部非洲這些年發展的非常好,經濟蒸蒸日上,國民安居樂業,聯邦各級政府還算負責,沒什麽好吐槽的。
但是《泰晤士報》從來不刊登有關非洲裔的報道,也不評價聯邦政府對非洲裔的管理,上加丹加聯合礦業有限公司位於剛果共和國境內,南部非洲的報紙甚至從來都沒有提到過上加丹加聯合礦業有限公司的名字。
“盡快把人治好,然後把他們送走,不要給我們惹麻煩。”特倫斯不想造成太大影響,既然把人打傷了,那就要給人個說法。
就在距離辦公室不遠的醫務室裏,受傷的記者正在接受醫生肖恩的包紮。
肖恩去年剛從約翰內斯堡醫學院畢業,參加過世界大戰,獲得了一枚勇士勳章,世界大戰結束後以中尉軍銜退役,來到上加丹加聯合礦業有限公司工作。
特倫斯管理的這個礦區,隻有肖恩一名正式醫生和三名隻接受過簡單培訓的護士,現在三名護士正在處理那些從12礦洞中搶救出來的傷員,所以肖恩不得不親自動手。
上加丹加聯合礦業有限公司對工作人員和礦工的區別待遇非常明顯,礦工們都在走廊上接受治療,連進入醫務室的資格都沒有,三個隻接受了簡單培訓的護士,也肯定不能有效的對傷者進行處理,所以坐在醫務室裏,能很清楚的聽到走廊上傳過來的鬼哭狼嚎。
“這是怎麽了?為什麽有這麽多人受傷?”記者嘛,新聞敏銳度都滿格,受傷的記者也不免好奇。
“礦洞塌方——”肖恩隨口答,手上的速度一點也不慢。
其實傷勢並不嚴重,簡單的貫穿傷,伴隨著輕微的肌肉撕裂,簡單的縫合包紮後,休息幾天就能生龍活虎。
“傷亡情況很嚴重?”記者追問。
“現在還不清楚,亨利正帶著人處理——”肖恩搖頭歎息,畢竟是塌方,怎麽可能不嚴重:“——好在礦洞裏人數並不多,隻有一百多人。”
一百多——
記者臉上勃然變色,頓時心驚肉跳,傷口裏又開始往外滲血。
“別激動,這裏是加丹加,不是尼亞薩蘭——”肖恩並不認為一百多有多嚴重,現在的礦場雖然已經開始使用大型機械,但是安全問題並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解決的方法也不是沒有,和南部非洲境內的工礦企業一樣加強安全措施就可以有效減少意外的發生,但是加強安全措施就會導致成本上升,所以就連法瓦爾特境內的鐵礦都做不到,加丹加這邊就不用說了。
現在的南部非洲,也就隻有約翰內斯堡的金礦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安全措施,這還是在礦業聯盟三令五申的前提下,加丹加這邊就算了,既沒有礦業聯盟的監督,也沒有剛果共和國的要求,安全方麵基本全靠企業自律。
而自律這種東西又是最不靠譜的。
起碼對於白人來說是不靠譜的。
“這樣的情況經常發生嗎?”記者看似隨口問。
“也不是經常,但是一兩個月總是會發生一次。”肖恩沒有多解釋,上加丹加聯合礦業有限公司六個礦場,礦洞加起來數百個,單個礦場發生問題的幾率並不高,但是總量加起來基數就很大。
“好了,最近這幾天主意休息,一個星期後拆線——”肖恩速度快,已經完成了對傷口的處理。
抱著手臂的記者走出醫務室,走廊上躺滿了受傷的礦工,很多礦工肢體明顯不自然的變形,更多礦工頭破血流奄奄一息。
記者還想多看幾眼,就被安保人員送到員工宿舍休息。
這幾天的特倫斯和戴維確實是比較忙,上加丹加聯合礦業有限公司對工人的管理雖然簡單粗暴,但是畢竟和以前的比利時人不一樣,不會動不動就草菅人命,基本的人性和理智還是有。
塌方發生後,特倫斯第一時間組織救援,也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予礦工有效的治療,這要是換成其他礦業公司,多半會直接放棄救援,但是特倫斯沒有那麽做。
救援工作還是比較困難的,一直到五天後,救援工作才基本結束,23人死亡,69人受傷,其中41人傷勢嚴重,對於礦難來說,這個結果還不錯。
這時候特倫斯才想起來那幾個記者,然後特倫斯才知道,這幾個記者已經在前一天離開礦場不知去向。
“不知去向?為什麽不知道?”特倫斯生氣,他自己都沒有注意到,其實內心更多的是擔心。
“他們是《每日郵報》的記者,又不是敵人,我們又不可能天天關著他們,我這幾天在忙著抓那些逃走的工人,天知道他們去了哪兒。”戴維也沒想到那幾個記者居然不告而別,加丹加這種地方,不告而別的危險性還是比較大。
“隨便他們吧,希望他們能平安無事——”特倫斯沒有時間去找人,國防部派來的安全官即將抵達礦場,這才是礦場這兩天的頭等大事。
特倫斯和戴維都以為這件事已經平息,甚至都沒有把情況上報,結果一個星期後,英國本土的《倫敦晚報》突然刊登了一則關於上加丹加聯合礦業有限公司的報道。
報道內容對於上加丹加聯合礦業有限公司非常不利,在報道中,上加丹加聯合礦業有限公司被描述成比利奧波德二世更加殘暴的殖民者,對上加丹加聯合礦業有限公司的礦工進行殘酷壓榨。
特倫斯負責的礦場發生的事故,成為整個報道的重點。
在報道中,150名礦工全部死亡,礦場管理層不僅沒有對礦工實施救援,而且還刻意封鎖消息,打傷了前去采訪的記者。
報道並沒有直接說明上加丹加聯合礦業有限公司和南部非洲的關係,但是使用了一些具有明顯導向性的描述,讓看到報道的人,不由自主的將上加丹加聯合礦業有限公司和南部非洲聯係起來。
特倫斯和戴維並不知道這些事,《倫敦晚報》在倫敦對沒有多少影響力,對於剛果共和國更是毫無存在感。
但是《倫敦晚報》的這則報道,卻馬上成為英國國會攻擊南部非洲的借口。
就在《倫敦晚報》刊登這則報道的第二天,就有國會議員以這篇報道為理由,要求英國政府加強對南部非洲的管理。
理由是不能因為南部非洲的行為,影響到大英帝國的國家榮譽。
這個理由有點牽強,但是在國會中馬上就得到了大多數共鳴。
南部非洲在世界大戰中表現太出色了,以至於大英帝國已經無法承受失去南部非洲帶來的損失,所以議員們才會要求加強對南部非洲的管理。
至於英國政府還有沒有這個能力,他們才不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