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亞第一師的進攻成功引起弗裏斯納上將的注意,弗裏斯納上將將原本配屬給佩斯的一個黨衛軍步兵師調到布達加強防守。


    這並不是亞瑟想要的,亞瑟因此命令陳蒼暫停進攻。


    隻是暫停進攻還不夠,如果可以,亞瑟甚至想把部隊全部調回,不再和俄羅斯軍隊進行任何形式的合作。


    亞瑟對俄羅斯軍隊的不信任,源於俄羅斯對華沙起義軍的冷漠處理。


    德國和俄羅斯瓜分波蘭之後,波蘭在倫敦成立流亡政府,並且組織了一支流亡軍隊加入盟軍,這支軍隊的規模雖然不大,但是在希臘、北非,以及法國作戰期間表現出色,屢立戰功。


    遵照卡薩布蘭卡會議的精神,波蘭在戰後將收複所有國土,重新獲得獨立地位。


    於是問題就來了。


    即便波蘭是盟國成員,俄羅斯也並不想將占領的波蘭領土還給波蘭人,在德黑蘭會議和聖彼得堡會議期間,盟國領導人多次就波蘭問題進行討論,可惜沒有達成任何協議。


    波蘭流亡政府雖然在倫敦,但是並沒有放棄國內,在流亡政府總理米科拉尹奇克和波蘭國內軍總司令博爾的領導下,波蘭國內組建了總人數達40萬的“家鄉軍”。


    小胡子夏天遇刺後,米科拉尹奇克判斷失誤,認為德國已經窮途末路,為了避免更多國土被俄羅斯占領,米科拉尹奇克命令博爾發動起義,至少搶在俄羅斯軍隊之前解放華沙,這樣波蘭流亡政府就可以在戰後恢複行使權力,和俄羅斯支持組建的波蘭民族解放委員會相抗衡。


    波蘭民族解放委員會是今年七月底在大胡子的支持下成立的,委員會成立之後,和俄羅斯簽署協議,決定以1919年協約國劃定的“寇鬆線”來確定波蘭東部邊界。


    “寇鬆線”又是一筆曆史遺留債務。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協約國決定重建波蘭,最初是以民族邊界線作為波蘭東部邊界,這條線沿布格河劃分波俄邊界,在北部把比亞韋斯托克地區劃入波蘭版圖。


    1920年7月11日,新生的俄羅斯政權擊退波蘭幹涉軍時,寇鬆代表英國政府建議俄羅斯以這條界線為停火線舉行和平談判,在斯帕舉行的國際會議上,波蘭和俄羅斯雙方承認以寇鬆線為邊界。


    按理說協議達成,這件事就告一段落。


    可是在隨後,當波軍轉入反攻後,波蘭政府又拒絕承認寇鬆線,這也是俄羅斯和德國共同瓜分波蘭的基礎之一。


    既然波蘭政府都不承認寇鬆線,那麽俄羅斯也同樣沒理由接受寇鬆線的約束。


    現在波蘭人再一次承認寇鬆線,不得不說,波蘭人的思維確實是挺靈活的。


    8月1號,波蘭“家鄉軍”在博爾的領導下發動起義,一度控製華沙大部分市區。


    德軍沒有米科拉尹奇克想象中的那麽脆弱,米科拉尹奇克在起義之前,認為隻需要兩到三天就可以徹底控製華沙,繼而在波蘭全境發動起義,以達到收複全部國土的目的。


    波蘭“家鄉軍”也沒有米科拉尹奇克認為的那麽強大,參與華沙起義的“家鄉軍”總兵力隻有不到5萬人,而且嚴重缺乏武器和訓練,他們的彈藥隻夠使用七到十天。


    為了給“家鄉軍”提供足夠的支持,英國準備對華沙進行空投,不過英國本土的機場距離華沙太遠,而且中間隔著德國,危險性太高,所以溫斯頓希望大胡子能開放一些俄羅斯控製的機場,以供英國空軍使用。


    俄羅斯在華沙周圍控製多個機場,最近的一個機場距離華沙隻需要20分鍾。


    這個在溫斯頓看來及其合理的要求,被大胡子果斷拒絕。


    大胡子不僅拒絕提供機場,而且還以軍隊連續作戰多月需要休整為理由,命令已經攻至維斯瓦河東岸的俄羅斯軍隊停止進攻。


    過了維斯瓦河,就是華沙。


    隻有一河之隔,卻成為俄羅斯軍隊無法逾越的天塹。


    南部非洲遠征軍在橫渡多瑙河的時候速度緩慢,那是困難確實多。


    俄羅斯軍隊純粹是不想為華沙義軍提供任何支援,華沙起義軍為了更快解放華沙,故意給德軍留出撤離的通道,甚至連橋梁這樣關鍵的交通要道都沒有破壞。


    南部非洲過多瑙河是沒橋,隻能用拖船。


    俄羅斯軍隊是有橋,但我就不用,因為我累了需要休息。


    德國人的反應速度很快,華沙警備區司令賴納·施塔格爾中將第一時間向德國國內求援,此時因為戰事不利,德軍在華沙的大部分駐軍都被抽調往前線,華沙德軍隻剩下黨衛軍的一個團,和德軍控製下的一個俄羅斯團。


    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參謀長克雷布斯在接到求援電報後,命令第9集團軍司令福爾曼將包括赫爾曼·戈林師在內的三個黨衛軍武裝師派往華沙支援,華沙起義軍壓力空前。


    從8月1號開始,溫斯頓多次請求大胡子開放機場,均遭到大胡子拒絕。


    米科拉尹奇克甚至親自前往俄羅斯麵見大胡子,依然沒能得到大胡子的同意。


    到八月底,華沙起義軍依然在戰鬥,隻不過戰鬥的方式已經從地麵建築轉移到下水道,德軍和起義軍在齊腰深的汙水裏殊死搏殺,小胡子對華沙開始感到厭煩,命令德軍徹底將華沙抹平。


    接到命令後的德軍對華沙進行有組織的搶劫和破壞,黃金和珠寶等等任何有價值的財物被搶走,無法運走的全部燒毀或者炸毀,華沙城內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建築物被夷為平地。


    為了避免起義軍扇動平民,德軍勒令華沙居民離開華沙前往德國,不願意離開的平民紛紛被槍殺,街道上隨處可見婦女和兒童的屍體。


    至9月底,華沙起義軍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他們沒有彈藥,沒有藥品,甚至連糧食都開始短缺。


    俄羅斯人依然按兵不動,沒有對華沙提供任何形式上的支援,米科拉尹奇克開始對英國感到絕望。


    米科拉尹奇克對德國的誤判,其中很大一部分因素在於英國給米科拉尹奇克提供的情報過於片麵,再加上英國承諾,會竭盡所能向華沙起義軍提供支援,所以米科拉尹奇克才決定在八月份發動起義。


    英國人沒有兌現承諾,把責任全部推給俄羅斯。


    美國承諾的空降兵也沒有出現,五萬華沙義軍單獨麵對近十萬德軍的瘋狂圍剿,損失異常慘重,超過1.8萬起義軍死亡,華沙平民的死亡數量達到20萬。


    10月中旬,起義軍指揮官科莫羅夫斯基給米科拉尹奇克發電報,稱如果還等不到援助,那麽起義軍將向德軍投降。


    米科拉尹奇克給科莫羅夫斯基回電,希望科莫羅夫斯基能指揮義軍從維瓦斯河方向突圍,河對岸就是俄羅斯軍隊。


    科莫羅夫斯基拒絕從維瓦斯河方向突圍,寧願向德軍投降,也不向俄羅斯人祈求保護。


    事實上此時科莫羅夫斯基已經失去對義軍的控製,城內的起義軍成分複雜,被德軍分割成三部分,德軍使用重型武器對義軍進行圍剿,義軍的情緒非常糟糕,原因是缺乏食物補給和武器,指揮也很差。


    很多起義軍之前從來沒有當過兵,指揮官帶的標誌也五花八門了,義軍成員主要是25歲以下的年輕人,生活經驗豐富的年長者幾乎找不到,而知識分子大部分都逃走了,盟軍截獲的德軍情報表明,義軍內部最近爆發了傳染病,人員遭受重大損失。


    盟軍居然要通過德軍情報,才能掌握華沙的消息,可見情況已經糟糕到了什麽程度。


    即便如此,科莫羅夫斯基也並沒有放棄,他還在等待俄羅斯軍隊的進攻,同時波蘭流亡政府派出的軍隊,也正在向華沙靠近,可惜他們都是遠水不解近渴,俄羅斯人就像失去行動能力一樣按兵不動,波蘭軍隊也因為缺乏支援攻擊乏力,無力攻破德軍防線。


    幾乎就在東線盟軍向布達佩斯發起第二次進攻的同時,波蘭起義軍向德軍投降,持續三個月的起義以最令人悲痛的形勢結束。


    亞瑟無法接受俄羅斯軍隊在華沙起義過程中的冷漠。


    同樣無法接受英國為了遏製俄羅斯的擴張,扇動華沙居民起義,之後又毫無作為的表現。


    英國真願意支援華沙的話,有的是辦法。


    不列顛空戰之後,英國基本上控製了英吉利海峽的製空權。


    如果在華沙起義的是英軍,那麽溫斯頓就算派航母過去,也有能力對華沙進行空中補給。


    華沙人明顯不值得溫斯頓派出航空母艦去冒險,於是在被俄羅斯拋棄之後,再次被英國拋棄。


    俄羅斯人如果是冷漠。


    那麽英國政府的行為隻能用冷酷來形容。


    “所以,我們的盟友就是這麽一群貨色,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眼睜睜看著盟友去死,無動於衷,麻木不仁——”亞瑟知道華沙起義的結果之後,莫名痛心。


    “所以我們才要強大自己,無論如何,不能讓華沙的悲劇在南部非洲的國土上上演。”恰好路過塞浦路斯,正在亞瑟府上做客的約翰·塞西爾·羅德斯感歎,他是小斯的長子,未來羅德斯家族的掌門人。


    世界大戰爆發前,約翰遵照小斯的吩咐,一直在羅德西亞工作,守護羅德斯家族最大的財富來源。


    世界大戰爆發後,約翰擔任物資管理委員會主席,負責對歐洲的援助工作。


    目前歐洲的重建工作已經開始,物資管理委員會深度參與歐洲的重建工作,約翰這半年多一直在法國和意大利兩地奔波,非常辛苦。


    也正是因為親眼目睹了法國和意大利兩國的現狀,約翰才對南部非洲的強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華沙已經完了,對於英國和俄羅斯來說都已經失去意義,我們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戰略緩衝地,未來德國將成為對抗俄羅斯的前沿陣地。”麥克·托蘭最近壓力很大,就在一個星期前,英國將本土艦隊的大部分主力戰艦調往太平洋地區,重建太平洋艦隊,其中包括兩艘英國最新銳的戰列艦“豪”號和“英王喬治五世”號。


    有意思的是,太平洋艦隊的司令部沒在太平洋,而是在獅城,為此皇家海軍又爆發了新一輪關於樟宜海軍基地的爭議。


    英國皇家海軍當年花了五億英鎊修建樟宜海軍基地,最後以一千萬蘭特的價格甩賣給南部非洲海軍,讓南部非洲海軍撿了個大便宜。


    現在歐洲這邊大局已定,英國政府迫不及待重返遠東。


    這時候英國政府才發現,遠東戰場已經徹底被南部非洲和美國主導,英國連個合適的契入點都沒有,太平洋艦隊的規模雖然龐大,可是卻沒有一個可以容納所有太平洋艦隊戰艦的母港。


    南部非洲海軍在接手樟宜海軍基地之後,樟宜海軍基地幾經擴張,現在已經成為整個東亞地區條件最優秀的軍港,這讓皇家海軍每每提及樟宜海軍基地就痛心疾首。


    英國政府組建太平洋艦隊的同時,也在努力增強地中海艦隊的實力。


    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政府就停止建造新的戰列艦,直到今年四月,英國海軍才提出了一份新的造艦計劃,其中包括四艘戰列艦和16艘航空母艦。


    不考慮近年物價飛漲的因素,即便以世界大戰爆發前的物價來衡量,四艘戰列艦和16艘航空母艦的造價也遠超百億英鎊,這是英國政府絕對無法承受的。


    皇家海軍之所以提出這麽一個不切實際的造艦計劃,和美國瘋狂擴張的海軍實力有很大關係。


    世界大戰爆發前,美國隻有8艘航空母艦,其中還包括兩艘再建的“約克城”。


    世界大戰爆發後,美國開始瘋狂建造護航航母,速度最快的時候,以一個星期一艘護航航母的速度下水。


    這讓皇家海軍感受到巨大的壓力,短短四年間,美國的航空母艦數量已經增加到一百艘以上,所以皇家海軍才被迫提出這個誇張的造艦計劃,以應對美國海軍帶來的壓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南非當警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鯰魚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鯰魚頭並收藏重生南非當警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