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能製造出更好的火槍,好的鋼材是必不可少的,雖然秦軒將煉鋼的一些所知的知識告訴了石大匠,但是具體什麽時候可以生產出合格的鋼材,這個目前還是一個未知數。
石大匠現在一心撲在火槍的製造上麵,至少在鑄造間,每一爐子融化的銅都是他親手操作或者指揮,就是如此,澆鑄出的殘次槍管還是出現。
這個是沒有辦法的,沒有車床,隻能采用這個最原始的辦法來鑄造,澆鑄一個實心的銅棍容易,空心的銅管那個是很難的事情了,澆鑄出來不能有裂紋,不能有沙眼,完了還要打磨、試射,這樣才能是合格的槍管。
“你說的防雨這個,的確是要考慮進來,在戰場上,如果是這種火槍遇到雨天,那麽很有可能這個火槍就是一個燒火棍,還有你設計這個槍栓,裝填子彈的部位厚度不夠的話,會不會射擊幾次就會出現裂紋,這樣的話會不會影響火槍的構造?”
“是的,這個也要考慮進去,如果可以,不妨將裝填子彈的槍栓前部改成可以拆卸的方式,備用一些這個部件,就算有問題,隨時可以更換,不過隻要兩者結合的比較緊密的話,這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比較小”
其實最麻煩的不是怕它會裂,最主要的問題是青銅的熱縮冷張的原理,射擊幾槍後槍管發熱,就會出現間隙,這樣就難保裝子彈的部位會不會炸裂。
“結合緊密這個問題我會嚴格要求的,這點你放心”
“石老伯有沒有發現青銅的一個問題,那就是青銅的一個特性熱縮冷張”
“熱縮冷張?這是什麽?”
“就是青銅在受熱後,會縮小,如果你把它放在冰中凍,它會漲大,當然這個是咱們的眼睛難以看出來的細微差別,青銅的這個性質你可以在火槍管發熱時發現,一樣大小的鉛彈會越來越難裝入槍管,等槍管冷涼了以後,同一枚鉛彈又會很容易裝進去”
“啊,這個我搞了一輩子都沒發現這個問題,如果真是這樣,那麽這個會不會對槍有影響?”
“肯定會,青銅的槍管之所以會出現炸膛,多數是因為這個原因,一旦槍管發熱,鉛彈和槍管結合的就越緊密,如果過熱,那麽鉛彈就會卡在槍膛裏,那麽這個結果就是炸膛,而熟鐵、生鐵和青銅這個特性恰恰相反,是熱.脹冷縮,但是目前的鐵還達不到製作槍管的要求,所以在這一點上,老伯需要考慮進去”
“那這個怎麽解決?製作一隻槍不容易,萬一多射擊幾次,那炸膛了槍報廢了不說,有可能傷到士兵,那可是罪過大了”
“不過老伯也不用擔心,這個也是可以解決的”
“靜遠有什麽好辦法?”
“這個說起來也簡單,那就是將射擊後槍管變熱時,換用小小一點的鉛彈,雖然在做子彈時麻煩一些,但是至少可以保證火槍不炸膛”
這個方法雖然有點避實就虛,但是這也是一個比較好的解決辦法,其實青銅槍管的炸膛多數與熱縮冷張鉛彈卡在裏麵射不出去有關係,隻要解決這個問題,炸膛的事情就會少很多。
鋼製的槍管是熱.脹冷縮,槍管發熱後口徑變大,子彈打出去沒有準頭,和青銅的剛好相反,秦軒記得前世時在那裏看到過一個介紹,明朝時使用青銅炮,打上幾炮後,鉛彈就需要士兵用大錘敲進炮管裏,這就是青銅的熱縮冷張的特性造成的。
而古代的人不太理解這個特性,很容易造成青銅的槍炮炸膛,其實隻要改用小號的鉛彈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鉛彈能順利的出膛,不被卡住,就沒有任何問題。
“靜遠觀察的可是細致入微了,這樣一點的細節都能覺察,難怪乎可以造出這麽精巧的火槍,鉛彈的問題很好解決,無非是要求士兵攜帶兩種子彈而已,這個沒有問題”
其實解決這個問題還有一個簡單的方法,那就是全部使用小顆粒的鉛彈,但是目前的火藥威力有限,小顆粒的鉛彈殺傷力也就小,不如一顆大鉛彈威力大。
“老伯,你在鑄造火槍時,不一定要按照圖紙來,覺得哪裏可以改進或著需要改進的,隻要是不影響槍的威力,都可以大膽的改進,使用火槍要求是簡單、方便、快捷,從這幾點你可以好好思考一下”
這個時代的工匠,多數是按照你給出的設計來,自主改進和研發的能力比較弱,但是不代表他們沒有這方麵的能力,隻是現有的製度限製了他們去自由的想象,養成了循規蹈矩的習慣而已。
“好,有你這句話就行,我叫手下這幫小崽子們都參與進來,大家一起想辦法,看看能不能將火槍改進的更方便一些”
其目前火槍最主要的問題是解決底火問題,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了,那麽火槍的改進將會有大大的空間,雖然沒有彈簧,但是目前也不是造不出彈簧,隻是比較費事而已。
目前大唐的鋼產量很少,多數由熟鐵加熱後鍛打而來,主要用於刀劍等兵器上,秦軒和石老伯談了很多這方麵的知識,特別是需要怎麽樣才能煉出好的鋼材來。
石老伯很是高興,將秦軒所說的熟鐵加熱後拉伸變成鐵絲,如何通過碳加鋼,並且通過淬火、油得到含碳量比較高的高碳鋼,使用高碳鋼製作鑽孔切削工具或者造彈簧,以及用生鐵鑄造一些耐磨車軸等等。
這些說起來簡單,但是造起來難度很大,需要不停的試驗,但是有了這樣一個目標,早晚都可以再出好的切削鑽工具來,這樣以後加工螺絲,甚至鑽槍膛都不是問題。
能生產出高碳鋼來,那麽以後火槍的膛線問題也就有可能解決了,雖然很費事,但是至少有了膛線,射程和殺傷力就會增加,這個在戰場上是很有用的一項技術。
秦軒也不保留,將自己知道關於鋼鐵這方麵的知識通通告訴了石老伯,而且囑咐他以後再試驗這些東西時,一定要將試驗的每一步不管對錯,都記錄下來,整理成書。
這些是很重要的東西,不然這些寶貴的經驗很可能就會失傳,在古代很多的工藝都是因為通過口口相傳或者師徒相傳而丟失了。
以後隨著蒙學的普及,普通百姓的孩子都可以上學識字了,這些有文字記錄的技術就更加寶貴了,在以前沒有文字記錄,是因為工匠們多數不識字,自己沒法記錄,叫識字的人記錄,又怕自己的手藝被別人學去,就是這樣的原因是很多東西失傳了。
“老伯,不管以後做什麽,都將這些用白話記錄下來,不要怕自己的手藝被別人學去,當你的弟子滿天下的時候,你應該感到開心,當然涉及到一些保密的東西,比如火槍的製造這些手藝,也需要寫下來,但是這個技術暫時不外傳,保存好你的手稿即可,隻要有這些東西流傳下來,老伯以後一定會名垂青史的”
這些大匠絕對是目前大唐的國寶級人物,隻是他們的地位十分低下,特別是那些自以為高高在上士子們的眼裏,而百姓則是對工匠們比較尊敬,因為工匠們可以給他們帶來生活的必須用品和農業工具。
“這個倒是沒想過,工匠也隻是能混口飯吃,怎麽可以名垂青史,那是士子們有機會露臉的地方,我們這些工匠可不敢去想,不過你能將這些告訴我,我也會盡最大的努力將這些傳承下去,這一點請你放心”
“老伯,火槍的事情,在等他們可以熟練掌握鑄造火槍後,希望老伯能多花點時間在煉镔鐵上,如果能熟練的掌握這項技術,以後大唐可能會出現不需要人推馬拉就能跑的車,不需要人力劃槳就可以再水中行駛的大鐵船,這些都需要老伯這樣的工匠們去努力”
“靜遠,不需要馬拉的車?鐵船,這怎麽可能?”
“老伯,我可是沒有說笑,隻要你能煉出好的镔鐵來,這一切都會實現的,知道我的家鄉人們都是靠什麽出遠門嗎?”
“靠馬匹,還能靠什麽?要不就靠雙腿”
“哈哈,老伯說笑了,靠馬匹我還問你幹什麽,我的家鄉人們出行都是靠不用馬拉人推的大鐵車、大鐵船,而且跑的要比馬快的多,拉的東西也比馬多得多了”
“啊,靜遠你不是說笑吧,這鐵車我相信,不用馬拉它怎麽跑?那鐵船就更不可能了,鐵船見到水還不沉下去,怎麽可能能在水裏跑?”
“哈哈,你是想當然了,木船為什麽在水裏拉那麽多東西不會沉”
“那是應為木頭就不沉水”
“哈哈,老伯此言差矣,木頭不沉水這個沒錯,但是不是因為木頭不沉水而船就可以不沉水,咱們做個最簡單的試驗,你看這個燒水的銅壺,你把它放在水裏看看會不會沉下去?,還有鐵鍋也可以試試”
石大匠立馬拿著它燒水的銅壺來到水缸前做試驗,,現在的銅壺壁很厚,放入水中一個翻滾就沉入了水裏,根本不能浮在水上麵。
“你看看,這個還不是鐵的,這不一下就沉了,不要說鐵船了“
“看我的”(未完待續)
石大匠現在一心撲在火槍的製造上麵,至少在鑄造間,每一爐子融化的銅都是他親手操作或者指揮,就是如此,澆鑄出的殘次槍管還是出現。
這個是沒有辦法的,沒有車床,隻能采用這個最原始的辦法來鑄造,澆鑄一個實心的銅棍容易,空心的銅管那個是很難的事情了,澆鑄出來不能有裂紋,不能有沙眼,完了還要打磨、試射,這樣才能是合格的槍管。
“你說的防雨這個,的確是要考慮進來,在戰場上,如果是這種火槍遇到雨天,那麽很有可能這個火槍就是一個燒火棍,還有你設計這個槍栓,裝填子彈的部位厚度不夠的話,會不會射擊幾次就會出現裂紋,這樣的話會不會影響火槍的構造?”
“是的,這個也要考慮進去,如果可以,不妨將裝填子彈的槍栓前部改成可以拆卸的方式,備用一些這個部件,就算有問題,隨時可以更換,不過隻要兩者結合的比較緊密的話,這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比較小”
其實最麻煩的不是怕它會裂,最主要的問題是青銅的熱縮冷張的原理,射擊幾槍後槍管發熱,就會出現間隙,這樣就難保裝子彈的部位會不會炸裂。
“結合緊密這個問題我會嚴格要求的,這點你放心”
“石老伯有沒有發現青銅的一個問題,那就是青銅的一個特性熱縮冷張”
“熱縮冷張?這是什麽?”
“就是青銅在受熱後,會縮小,如果你把它放在冰中凍,它會漲大,當然這個是咱們的眼睛難以看出來的細微差別,青銅的這個性質你可以在火槍管發熱時發現,一樣大小的鉛彈會越來越難裝入槍管,等槍管冷涼了以後,同一枚鉛彈又會很容易裝進去”
“啊,這個我搞了一輩子都沒發現這個問題,如果真是這樣,那麽這個會不會對槍有影響?”
“肯定會,青銅的槍管之所以會出現炸膛,多數是因為這個原因,一旦槍管發熱,鉛彈和槍管結合的就越緊密,如果過熱,那麽鉛彈就會卡在槍膛裏,那麽這個結果就是炸膛,而熟鐵、生鐵和青銅這個特性恰恰相反,是熱.脹冷縮,但是目前的鐵還達不到製作槍管的要求,所以在這一點上,老伯需要考慮進去”
“那這個怎麽解決?製作一隻槍不容易,萬一多射擊幾次,那炸膛了槍報廢了不說,有可能傷到士兵,那可是罪過大了”
“不過老伯也不用擔心,這個也是可以解決的”
“靜遠有什麽好辦法?”
“這個說起來也簡單,那就是將射擊後槍管變熱時,換用小小一點的鉛彈,雖然在做子彈時麻煩一些,但是至少可以保證火槍不炸膛”
這個方法雖然有點避實就虛,但是這也是一個比較好的解決辦法,其實青銅槍管的炸膛多數與熱縮冷張鉛彈卡在裏麵射不出去有關係,隻要解決這個問題,炸膛的事情就會少很多。
鋼製的槍管是熱.脹冷縮,槍管發熱後口徑變大,子彈打出去沒有準頭,和青銅的剛好相反,秦軒記得前世時在那裏看到過一個介紹,明朝時使用青銅炮,打上幾炮後,鉛彈就需要士兵用大錘敲進炮管裏,這就是青銅的熱縮冷張的特性造成的。
而古代的人不太理解這個特性,很容易造成青銅的槍炮炸膛,其實隻要改用小號的鉛彈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鉛彈能順利的出膛,不被卡住,就沒有任何問題。
“靜遠觀察的可是細致入微了,這樣一點的細節都能覺察,難怪乎可以造出這麽精巧的火槍,鉛彈的問題很好解決,無非是要求士兵攜帶兩種子彈而已,這個沒有問題”
其實解決這個問題還有一個簡單的方法,那就是全部使用小顆粒的鉛彈,但是目前的火藥威力有限,小顆粒的鉛彈殺傷力也就小,不如一顆大鉛彈威力大。
“老伯,你在鑄造火槍時,不一定要按照圖紙來,覺得哪裏可以改進或著需要改進的,隻要是不影響槍的威力,都可以大膽的改進,使用火槍要求是簡單、方便、快捷,從這幾點你可以好好思考一下”
這個時代的工匠,多數是按照你給出的設計來,自主改進和研發的能力比較弱,但是不代表他們沒有這方麵的能力,隻是現有的製度限製了他們去自由的想象,養成了循規蹈矩的習慣而已。
“好,有你這句話就行,我叫手下這幫小崽子們都參與進來,大家一起想辦法,看看能不能將火槍改進的更方便一些”
其目前火槍最主要的問題是解決底火問題,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了,那麽火槍的改進將會有大大的空間,雖然沒有彈簧,但是目前也不是造不出彈簧,隻是比較費事而已。
目前大唐的鋼產量很少,多數由熟鐵加熱後鍛打而來,主要用於刀劍等兵器上,秦軒和石老伯談了很多這方麵的知識,特別是需要怎麽樣才能煉出好的鋼材來。
石老伯很是高興,將秦軒所說的熟鐵加熱後拉伸變成鐵絲,如何通過碳加鋼,並且通過淬火、油得到含碳量比較高的高碳鋼,使用高碳鋼製作鑽孔切削工具或者造彈簧,以及用生鐵鑄造一些耐磨車軸等等。
這些說起來簡單,但是造起來難度很大,需要不停的試驗,但是有了這樣一個目標,早晚都可以再出好的切削鑽工具來,這樣以後加工螺絲,甚至鑽槍膛都不是問題。
能生產出高碳鋼來,那麽以後火槍的膛線問題也就有可能解決了,雖然很費事,但是至少有了膛線,射程和殺傷力就會增加,這個在戰場上是很有用的一項技術。
秦軒也不保留,將自己知道關於鋼鐵這方麵的知識通通告訴了石老伯,而且囑咐他以後再試驗這些東西時,一定要將試驗的每一步不管對錯,都記錄下來,整理成書。
這些是很重要的東西,不然這些寶貴的經驗很可能就會失傳,在古代很多的工藝都是因為通過口口相傳或者師徒相傳而丟失了。
以後隨著蒙學的普及,普通百姓的孩子都可以上學識字了,這些有文字記錄的技術就更加寶貴了,在以前沒有文字記錄,是因為工匠們多數不識字,自己沒法記錄,叫識字的人記錄,又怕自己的手藝被別人學去,就是這樣的原因是很多東西失傳了。
“老伯,不管以後做什麽,都將這些用白話記錄下來,不要怕自己的手藝被別人學去,當你的弟子滿天下的時候,你應該感到開心,當然涉及到一些保密的東西,比如火槍的製造這些手藝,也需要寫下來,但是這個技術暫時不外傳,保存好你的手稿即可,隻要有這些東西流傳下來,老伯以後一定會名垂青史的”
這些大匠絕對是目前大唐的國寶級人物,隻是他們的地位十分低下,特別是那些自以為高高在上士子們的眼裏,而百姓則是對工匠們比較尊敬,因為工匠們可以給他們帶來生活的必須用品和農業工具。
“這個倒是沒想過,工匠也隻是能混口飯吃,怎麽可以名垂青史,那是士子們有機會露臉的地方,我們這些工匠可不敢去想,不過你能將這些告訴我,我也會盡最大的努力將這些傳承下去,這一點請你放心”
“老伯,火槍的事情,在等他們可以熟練掌握鑄造火槍後,希望老伯能多花點時間在煉镔鐵上,如果能熟練的掌握這項技術,以後大唐可能會出現不需要人推馬拉就能跑的車,不需要人力劃槳就可以再水中行駛的大鐵船,這些都需要老伯這樣的工匠們去努力”
“靜遠,不需要馬拉的車?鐵船,這怎麽可能?”
“老伯,我可是沒有說笑,隻要你能煉出好的镔鐵來,這一切都會實現的,知道我的家鄉人們都是靠什麽出遠門嗎?”
“靠馬匹,還能靠什麽?要不就靠雙腿”
“哈哈,老伯說笑了,靠馬匹我還問你幹什麽,我的家鄉人們出行都是靠不用馬拉人推的大鐵車、大鐵船,而且跑的要比馬快的多,拉的東西也比馬多得多了”
“啊,靜遠你不是說笑吧,這鐵車我相信,不用馬拉它怎麽跑?那鐵船就更不可能了,鐵船見到水還不沉下去,怎麽可能能在水裏跑?”
“哈哈,你是想當然了,木船為什麽在水裏拉那麽多東西不會沉”
“那是應為木頭就不沉水”
“哈哈,老伯此言差矣,木頭不沉水這個沒錯,但是不是因為木頭不沉水而船就可以不沉水,咱們做個最簡單的試驗,你看這個燒水的銅壺,你把它放在水裏看看會不會沉下去?,還有鐵鍋也可以試試”
石大匠立馬拿著它燒水的銅壺來到水缸前做試驗,,現在的銅壺壁很厚,放入水中一個翻滾就沉入了水裏,根本不能浮在水上麵。
“你看看,這個還不是鐵的,這不一下就沉了,不要說鐵船了“
“看我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