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改呢?比如河邊卵石、樹上葉子、豆莢裏的豆子,它們天生就是那樣的。但它們又可以做成工藝品。做的過程,就要有所選擇。選擇了還要加工。比如蛋殼做成工藝品,那加工的過程便是創作的過程。你們不約而同選擇了高中時期給你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女孩兒來寫。


    這沒什麽不妥。這很好。少女如花,少年如詩,青春期的情愫如自譜的一首歌,一吟三歎地唱來,是值得寫的事。


    但你們是否加工了呢?生活中有些事,原本動人,感人,正如上品的雨花石,那是無須加工的。


    但你們經曆的那一種青春期的情愫,那一種和女孩兒之間的關係,還不能說是雨花石;而好比蛋殼,須以清漆增加光澤度,須著色,須畫上圖案,才可成為工藝品。


    你們幾乎是僅將經曆記錄了,隻不過記錄時注意了修辭而已。而那是不夠的,還缺細節、情節、典型性格的刻畫及典型語言的錘煉。比如你的《小薇》,在第二段,寫到“後來我們的感情升溫,每次見麵,卻又不能不背著大人們”雲雲。無論就經曆本身而言,還是就創作加工而言,以上一段文字中,該有著或可以想出多少新的細節、情節和情愫成分啊……寫出來了,以後的思念,才有意味。省略了,僅靠對第一麵的描寫,難以支撐後來那麽憂傷纏綿的思念……


    好比我在點評你的《小薇》時,舉到的“人麵桃花”的例子,設若詩人崔護,隻見了那農家少女一麵,再往,未遇,於是題詩,便決然構不成故事。一定是題詩之後,少女遺憾二次失緣,又有三次前往,少女的父親當麵說:“你害了我女兒了!”--於是奔入門中,才構成故事。小說即使不是項鏈,也起碼是用珠子串成的手鐲。見過一個珠子串成的手鐲嗎?那是戒指,是耳環。一篇正宗的小說,須有恰適其量的情節和細節。


    你的《小薇》,在情節和細節之量上,多乎哉?不多也。故不“恰適”也……


    以上寫給你的話,也是寫給同學大家的。


    《小薇》的構思,更接近詩。將詩轉變為小說,不僅是原有成分的溶解,還須添加新的成分。


    因為小說或散文這一類“杯”,是大於詩那一類“杯”的器皿……就以詩詞而論吧,讓我們來分析李清照因思夫而寫的《一剪梅》,詞曰:“……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你和某些同學的寫作,往往在“花自飄零水自流”處,便收筆了。或以為是含蓄,或因筆力不逮,文氣不能繼續下去,所以使人讀之,總覺一切不夠飽滿。看李清照,接下來又佳句迭出。她追求的是飽滿。“一種相思,兩處閑愁”,仍其意難盡,於是再補一句“此情無計可消除”,還難盡,於是又有了“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之千古名句。


    又比如她的《鳳凰台上憶吹簫》,詞曰:“……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已經“欲說還休”了,還是要繼續說,“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這就說窮道盡了嗎?未也,複加“休休”二字,仍自覺難罷難了,於是再寫“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直至最後“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離情別緒,寫到此種程度,任誰也不能再多添字了。此時,隻有此時,多一字,乃畫蛇添足。但少一字、少一句呢?那亦非恰到好處。


    或者你們會認為,詞牌要求了句數,不寫夠不成一首詞!錯矣。湊句數對李清照還不簡單容易嗎?她可以筆鋒一轉寫開去呀。但她偏不,一句句,一層深過一層,濃過一層,全寫的是那一個“情”字!因為她太明白“飽滿”的意義了。


    詩、詞這樣,小說散文同樣如此。這裏有一個“飽滿”與“含蓄”,濃淡相宜的問題。對寫作有一種誤解就是,以為“含蓄”便是“點到為止”,以為“飽滿”意味著鋪張。不然。


    有魅力的含蓄,就是“飽滿”的另一種表現方式,是高度凝練後的“飽滿”。好比多種維生素合成的維生素片,每日隻需一片,足夠了。但人不可以每日隻服維生素片而不食蔬果。同樣道理,含蓄在文學中不能代替“飽滿”,那就隻能以“史筆”寫作了。


    先有“飽滿”在心,後有含蓄在紙。心中無“飽滿”,紙上無含蓄可言。那不叫“含蓄”,是蒼白,是缺乏“原材料”。


    寥寥數字皆是情,詩句也。


    一個情節甚或一個細節,往往足以撐起一篇散文。但小說又不同,往往需二三情節,多個細節。為了“二三”,胸中要預想“五六七”,優選之;為了多個,寫前要有更多,反複掂量,留取最想留取的。


    同學們普遍存在的問題是--隻有一塊“石子”,便自命一個名,拿出來給人看。這不行。有了那一塊,為了將那一塊“搭配”得更好看,需再直接或間接地從記憶中、生活中去尋覓。


    總而言之,小裴若悟明白了個中道理,今後定會寫出極有詩意的散文和小說!


    我期待著……


    致俞德術同學


    德術:


    在我心目中,你是我們這個選修班上“背景”相當厚實的一名學子。


    “背景”一詞,是指你成長的那種家庭環境和農村環境。我絕不崇尚窮困。我是自窮困中長大的,深知窮困對於人類希望快樂的天性是多麽冷酷的剝奪。我和你一樣,從少年起便擔負著很大的家庭責任。我從你身上看到了那一種熟悉的責任感。對父母的,對弟弟妹妹的。你在給我的信中,曾寫到你認為自己在盡到那一切責任之前,甚至沒有理由和資格談情說愛,這一點像極了我。我32歲才遲遲結婚。倘我還不結婚,早已超過了結婚年齡的弟弟妹妹,便都將因我而繼續推遲婚事。所以你的那一種家庭責任感,我是特別理解的,也特別令我感動。我們選修班的同學,無論男生女生,都是有責任感的。隻不過與你所身負的那一份責任感有區別。比如有次我與一名女同學交談,她說--為了有朝一日回報父母之恩,要求自己必須刻苦學習,希望能獲得更高學曆,希望由此能在將來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收入高些,使父母過上較幸福的晚年……


    這也是一份責任感啊。也令我很感動。這一份責任感,成為學習動力,進而成為以後實現具體人生願望之動力,我以為是很符合人類美好本能的。我們的周研同學,有次我和她交談,才知她是貸款上的學。這是為了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呀。這種誌氣當然使我感動,使我欽佩。


    從前在中國,在大學,一談起責任感,便是應為國家怎樣,應為民族怎樣,應為社會主義怎樣。從前和現在,有沒有不計小責任--對父母、對家庭的責任,隻心裝著某種大責任--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的人呢?可以肯定地回答,有的。他們都是些高尚的可敬的人。比如現在日夜奮鬥在抗擊“非典”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們,便都是為了大家,為了別人,而不顧小家利益的可敬的高尚的人們。


    但依我想來,時代畢竟不同以往了。無論個人的能力多強,也是難以造福全社會的。全社會的文明進步,那是要通過集體的、集團的優勢整合的能力來推動的。而在一般情況下,一個人的責任感,也許正是通過其與家庭成員的關係,與某一集體其他成員的關係逐漸形成的。我不相信一個對至親者比如父母兄弟姐妹都少有責任感的人,在集體中會對其他成員有什麽奉獻精神。我更不相信,如果一個人對集團中的其他成員毫無相互責任感和溫愛之心,他會是一個對國家對民族對社會的大責任義不容辭的人。當然,個別的事例是有的,我們這裏談的是普遍。上一堂課,坐在我身旁的錦州女孩咳嗽不止,甚至跑了出去,而我們的晨暉同學立刻奔去表示關心。這個細節也使我感動啊,並給我留下深的印象。晨暉的這一舉動,使我們選修班這個集體,體現出了一種溫暖。幾乎你們平時一切良好的表現,隻要我看在眼裏,心中都會感動,並且由此更愛你們……


    德術,在給你的信中,為什麽說了這麽多別人呢?這乃因為,我特別重視一個人有無親情責任感這一點。從前我們不重視這一點。那是不對的。親情責任感體現在你身上最為強烈。你與其他同學不同,你不是獨生子女,你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你不打算考研了,除了為父母著想,也是為了早日參加工作,能供妹妹上學。毫無疑問,你還有一個願望,早日用自己的工資為家裏蓋一間像樣的房子!關於你的家鄉及你的家,已有同學去過了,我們也從你一切的寫作中了解了。我想,我們應感激你通過你的寫作,使我們了解了發展中的中國的另一部分現實。它在減少,但還令人遺憾不安地存在著。了解這點,對每一個中國人尤其大學生很重要!因為,你們中如果有人以後有了為社會多做貢獻的能力,那也許將是和大學時期的這些了解有關的。在今天,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都肯把自己窮困的家境寫出來給人看的。原因不言自明。而你有勇氣寫出來,並且你寫得滿紙真情。故,老師對你的特別關注,未嚐不包含著敬意。我想,我們大家都會這樣相信--倘我們的俞德術稍有能力,是不會拒絕為自己窮困的家鄉做一份貢獻的。倘他以後成為富人,一定會為家鄉蓋起小學和中學的。你對自己親人的責任感,使包含老師在內的我們大家對親人的責任感,在以後的某一天可能升華為一種更具內涵的責任感。


    下邊就該談到你的《父親》了。


    《上海文學》的編輯來信認為,《父親》不像小說,像散文。而作為散文,又太長。


    這位編輯是我的朋友。她說得對不對呢?也不見得全對。因為當年我的《父親》也差不多是類似的寫法,發表後獲了全國短篇小說獎。魯迅先生的《孔乙己》,也是被視為短篇小說經典的。不以所謂故事來構成,以寫人物為初衷,這樣的小說,古今中外範本很多。但我這位編輯朋友的話,又有很對的地方。那就是,作為一份刊物,都是分了欄目的。既有小說欄目,也有散文欄目。兩個欄目每期並存,對所發作品,自然便會有文本特點的要求。也就是說,要求發在小說欄目的作品,其小說特征應是鮮明的。而以這一點來看《父親》,它的小說特征,就不如《少年與郵差》、《午夜》和《天意》鮮明。我在談到《午夜》時,為什麽用了“正宗”二字來評說呢?因為它小說之文本特征鮮明。還有你的《少年與郵差》和同江的《天意》,它們之小說文本特征鮮明於何處呢?那就是--不但有情節,而且情節有轉折。有轉折就有起伏。恕我省略跌宕二字。其實《午夜》是有跌宕的。小說中人物之一駕車撞人了,於是傾家蕩產,這是情節;他的朋友在午夜重蹈覆轍,這是同樣情節陡然轉到了另一個人物身上;作為朋友的人物勸其幹脆將傷者軋死,後者起初怕受天譴,但終於那麽做了,情節在這個過程中起伏之,跌宕之;又有了後來知道軋死的是自己妻子的情節,以及最後殺了自己朋友再自殺留下一樁謎團重重的疑案的情節,可謂一波三折。同江的《天意》,也有這一特征。《父親》,考大學這一件事,構成了情節。第一年落榜,是謂轉折;第二年遲遲未收到通知,是謂對轉折的進一步鋪墊。然而,鋪向哪裏了呢?如果鋪墊出了另一新的情節,那麽將有跌宕出現。但沒有,一接到入學通知,小說全部起伏的因素,宣告平息。於是隻剩下了一家人以及讀者對外出的弟弟的思念,結尾弟弟也回來了……


    你寫的更是生活。但作為小說而言,接到大學通知書,一直到入了大學,到寫這一篇小說時為止,弟弟仍杳無音訊,索性以懸念結尾,或便像小說了。小說應“高於生活”這一句話,也可以理解為--小說為了保持其文本的特征,當對生活進行“改造”。“改造”得如何,即創作性也。


    我曾講過,小說是需要技巧和經驗的。這是它不同於散文的方麵。但我仍認為,《父親》寫得很好。


    普遍而言,同學們對小說的文本特點還都不太善於駕馭。這沒什麽。我以為。誰都不要因此妄自菲薄。大家進步都很快。


    若提筆想寫時,掂量來掂量去,素材不足以構成小說的話,不必非寫小說。


    我給你們講小說,其實主要是培養你們另一種思維方法。而你們不必拿小說難為自己。


    你的第二篇作品,應交我看看。你的那一篇《我的初戀情敵是我的弟弟》,我當時曾在課堂上說,沒什麽值得改的價值。現在想來,武斷了。其實也可以改,而且能改好。


    它的基本內容無非如此:少年暗戀上了村裏一個比自己大幾歲的少女。這是人間常態,許多人都有此經曆;孰料,自己的弟弟也愛上了那少女。兄弟倆因暗戀相互猜忌、嫉妒,但畢竟是手足,於是還暗中相讓,而少女渾然不知……若幹年後,少女嫁走了,小村對於兄弟倆更沒了美好的色彩……再若幹年……嫁作他人婦的少女回村了兩次,然已失去當年少女時的水靈,憔悴如中年女人,那是被窮愁的生活改變的。已是大學學子的“我”,應與當年的戀人有短暫接觸,那種情形、對話,你自己去想象。


    該注意的有幾點,第一,她對“我”兄弟二人對她的暗戀,始終渾然不知。正因為這樣,成了大學學子的“我”又見她時,她或許會因為已婚了,便完全以長輩的口吻跟“我”說話了吧!第二,弟弟年齡太小,對她的暗戀,當純粹是兒童式的,半懂不懂,朦朦朧朧,卻又因是弟弟,便理所當然地認為哥哥什麽事都該讓著自己。第三,兄弟間的矛盾、衝突、和好以後,仍有一次同時見到她的情形,要寫出一方渾然不知,而兄弟倆心照不宣的情況之下,三人間的微妙對話、神情、細節。第四,再見到被生活改變了的她時,弟弟內心的情愫波動,似應強烈於哥哥。我想,結尾應該是這樣:長大了的弟弟,獨自號啕大哭;而身為大學學子的哥哥,不知如何安慰。村子到那時隻剩下了老弱病殘,年輕男女都到外地去了……


    對你,這次就寫這些吧!相信你能改好那一篇……


    致楊蒙蒙同學


    蒙蒙:(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恰同學少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梁曉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梁曉聲並收藏恰同學少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