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道視線在空中撞了撞,李世民眼神坦蕩,而李善微微垂下眼簾,移開視線。


    有的事情是不需要說出口的。


    前年長樂坡初見,李善就給李世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後房玄齡、杜如晦陸續在李世民麵前舉薦,而李善在山東戰事中為秦王一脈立下大功。


    但是,李善始終沒有正式、公開的投入秦王麾下,甚至不惜以科舉入仕來模糊政治立場。而李世民也沒有刻意懷柔籠絡。


    究其原因,就在於一門雙相的河東裴氏。


    在自身分量不夠的前提下,李善很難確定,李世民會做出什麽樣的選擇……而李世民也有同樣的遲疑。


    所以,李世民在會麵之初,就在等李善提起河東裴氏,提起依附東宮的裴寂,提起兼任太子詹事的裴世矩,提起一個多月前投入天策府的裴懷節。


    但李善始終閉口不提。


    長篇大論的送上重禮之後,李世民終於下定決心,選擇麵前的少年郎,而不是垂垂老矣的裴世矩。


    麵前的少年郎決心依附,又腹藏良謀,頗有手段,李世民自然是要施恩……就算屬下忠心,寡恩終會眾叛親離。


    所以,“任爾擇之”是一個許諾。


    他日登基, 許你李懷仁有處置李德武、裴世矩甚至河東裴氏西眷房的權力。


    一個被父親拋棄的兒子,一個搶走了父親的世家……還有比這更有效果的施恩手段嗎?


    屋內安靜了片刻, 李世民主動換了個話題, “代州即前隋雁門郡, 乃河東門戶,雖如今馬邑來投, 但雁門仍是重鎮,懷仁此去,肩負重擔。”


    “突厥或會卷土重來。”李善淡然道:“但在下任代縣令, 上有代州總管,又有禦邊名將劉世讓,更有左武衛大將軍李高遷……”


    李世民眉頭一皺,打斷道:“懷仁此次赴任, 當攜文吏隨行。”


    看李善有點懵懂,李世民搖頭道:“前隋文皇年間設代州總管府,大業年間撤總管府,改為雁門郡。”


    “本朝初立, 劉武周據馬邑攻雁門, 直到武德四年,孤領軍滅之,方設代州總管府, 下轄五縣,兼管代州、蔚州、忻州。”


    李善倒吸一口涼氣,如此說來, 管轄三州, 代州總管是個非常重要的位置。


    “去歲突厥破雁門, 侵擾河東道,朝議撤代州總管府。”李世民解釋道:“但如今馬邑來投, 代州當穩, 父親有意重建代州總管府。”


    頓了頓, 李世民補充道:“劉世讓或有希翼。”


    在確定赴任代縣令之後,淩敬打探相關消息和人物, 其中李善最關注的就是劉使然。


    雖然此人曾任並州總管, 但實際上最著名的幾戰都是在代州境內打的……如今起複, 雖隻是崞縣令,但兼代州司馬, 劍指代州總管, 倒也合適。


    遲疑了下, 李世民又道:“高滿政其人雖是劉武周舊部,但舉城而降,理應不會複叛。”


    李善點頭道:“聽淩伯提過,高滿政盡殺馬邑突厥兵,斬苑君璋一子。”


    “不錯。”李世民輕聲道:“左武衛大將軍李高遷乃父親晉陽老臣,常伴左右。”


    “武德二年,太子平祝山海之亂,武德四年,太子出鎮蒲州以備突厥,李高遷均在其麾下聽命。”


    <a id="wzsy" href="http://www.fqxsw.org">fqxsw.org</a>


    這句話的意思很明顯,武德二年,李世民滅劉武周,武德四年,李世民掃蕩中原……這兩戰李高遷都沒有參加,而在太子麾下,說明這位左武衛大將軍乃是東宮嫡係。


    李善有點頭痛,要知道李高遷如今率軍鎮守雁門,就在代縣境內。


    琢磨了下,李善試探問:“劉世讓其人?”


    李世民搖了搖頭,示意劉世讓並非秦王一脈。


    “劉世讓此人性情飛揚,與襄邑王叔頗有冤仇,乃至削爵。”李世民歎道:“懷仁此去,需謹慎應對。”


    李善真是要撓頭了,襄邑郡王李神符如今任並州總管,這也是個管轄數州的職位,隱隱比可能複設的代州總管更高一層。


    而襄邑郡王李神符是淮安郡王李神通的弟弟,後者一向和李世民親近……但與李神符有仇的劉世讓卻很有可能成為自己的頂頭上司。


    “若突厥大舉來犯,馬邑恐難持久。”李世民一邊想一邊說:“若事不可為, 懷仁可南撤至太原府,孤會去信襄邑王叔。”


    “而且突厥南下,父親當使孤、太子、三胡率軍以備……當然了, 孤必往河東。”


    說到這, 李世民的笑容有點苦澀,因為突厥南侵,河東一向是最主要的戰場,關內道隻會以偏師侵擾。


    去年大戰,李世民就被趕去河東麵對突厥十數萬主力,而太子率大軍對陣竄入關內道的數千偏師……後者得勝歸朝,得李淵盛讚。


    李善歎了口氣,臉上也帶上幾絲苦澀,“若突厥大舉來犯,棄城逃竄,他日有何麵目歸京?”


    “保有用之身,以待來日。”李世民握住李善的手,加重了語氣,“孤等你回來!”


    雖然也知道這個時代握手禮隻是代表親近,並沒有其他意思,但李善還是覺得有點不自在,露出個極為勉強的笑容。


    看著李善離去的背影,李世民陷入了長久的深思,今日一見,讓他大有收獲,也終將這個名聲鵲起的英才徹底的攬入麾下,但他也察覺到了李善的謹慎。


    這個少年郎平日溫文儒雅,關鍵時刻言辭鋒銳,但並不冒失,很有分寸,甚至謹慎……因為今日從頭到尾,李世民刻意沒有提起平陽公主,而李善也沒有提起。


    太子力勸平陽回朝,繼陳國公掌北衙禁軍,看似是順理成章,但實則針對天策府……父親未必有這個心思,但太子顯然是防著兵變,因為平陽隻會忠於父親。


    李世民在心裏揣測,李善今日避談平陽,會不會心中有所猜疑?


    就在程咬金、張士貴被羅藝揮鞭當日,長孫無忌私下進言,殿下應當機立斷……這是隱晦的勸說李世民兵變。


    而李世民不置可否,隻囑咐妻兄禁言。


    李世民的思緒越飄越遠,如今天策府內群情洶洶,多有義憤填膺,但如今父親打壓,東宮步步進逼……


    雖李世民軍功蓋世,在軍中的威望無人能及,但在長安卻無領兵之權,天策府在京兵力是以其與將領親衛名義召入長安,不過數百人而已。


    雖然隻不過數百人,但之前並不把多達兩千的長林軍放在眼中……但如今不同了,因為羅藝攜親衛入京。


    想到這兒,李世民嘴角掛起一絲冷笑。


    羅藝,你給孤等著!


    來而不往非禮也!


    第三百三十五章 密會(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初唐從上吊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狂風徐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狂風徐徐並收藏穿越初唐從上吊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