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之道,有無兼並,防劫於不睹不聞之地,用功於無色無聲之中,不為因果所欺,不為業力所瞞,看的明,識的透,如此方能萬劫不磨,永恒不滅。
鎮元子雖然號稱地仙之祖,卻不是鴻鈞玄教正宗,門下得道的全真也不過幾十人,上沒有聖人護持,下沒有根基信仰,氣數一盡,無人可救,隻落個神魂俱滅的下場,從此消失在天地間,再無複活的可能。
鎮元子既死,籠罩在太一頂上,一量劫之煞氣為之一消,烈日金陽照虛空,自高天青雲中透射而落,烈烈普照,山中返魂樹花開遍,一派生機。
太一收了法寶,玄奘與沙僧,還有白龍馬站在太一身後,幾人都是作聲不得,呆呆的看著太上老君與元始天尊的動作,太上老君把太極圖罩住白鼎山,元始天尊搖動盤古幡,此兩件無上靈寶使出,不要說此山是通天教主神通結合天地量劫之力而成,就是混沌虛空,也要被劈開,隻聽一聲響,這山已經顯了原型,一口大銅鼎。
幾人飛落了地麵,元始天尊對太一說道:“師弟,借你鬥戰勝佛化身一用。”
太一臉色大變,知道元始天尊這是要用他化身中的那顆功德舍利。把分落在南贍部洲各處地九州鼎收來此地,用神通強行打開鼎蓋。把功德舍利收走,煉成闡、人二教的先天功德,此舉無疑是在殺他,要讓他白忙碌一個量劫,卻無所收獲,太一怎能答應?但若不答應,元始天尊強行奪取,莫非他還有本事阻止不成?
正無計可施。便就在此時,半空梵音大作,西方光明湧出,顯化八萬四千色,金蓮萬朵,懸空而來,漫空景象一變。阿彌陀佛與準提道人足踏祥雲。背後跟著小乘佛教大小十幾佛陀,霎時而至,落在太上老君與元始天尊麵前。
太一大喜,急忙搶起地書與人參果樹,拉著玄奘,來至西方二聖背後,這才安心。
準提道人接過了太一手中地七寶妙樹,阿彌陀把手一指,飛出一朵三品金蓮。碎散的金蓮花瓣紛紛匯聚,一聲響,便成了一朵十二品金蓮,阿彌陀收了起來,西方二聖與盤古二清對峙。道:“二位道兄。稽首了。”
太上老君在牛背上,元始天尊在沉香輦上。各自欠身了,準提道人迫不及待,把七寶妙樹不停刷動,七寶光華閃爍不停,盤古二清都有些不悅,準提道人故作不知,笑道:“當初封神台下定西遊,借我西方三藏真經以演道,有為無為,修性修命,無不具備,一一顯化在八十一難中,須由蒼穹與太一兩人,一立一破,才能完成量劫大業,如今二位怎地插手?莫非要如封神量劫裏,學通天教主那般出爾反爾不成?須知聖人之上,還有老師鴻鈞,二位不見通天教主之下場呼?”
說罷,準提道人哈哈大笑,碧遊宮中,正在與蒼穹一起觀看此間情節的通天教主,麵無表情,須發皆向外飄舞,虛空嗦嗦細響,一股詭異的威壓便充塞在碧遊宮內,蒼穹苦笑著,把玄黃氣運轉到極限,抵禦著這股能毀天滅的的聖人之怒。
場中,盤古二清卻毫不動怒,太上老君大笑,道:“你西方教有蓮花化身,清淨無為,我東道門有太極八卦,五行變化,各不相同,你怎知我道門玄機!莫要再來挑撥,落個小人稱號。”
元始天尊也大笑,道:“天地為我所開,我道門即為正宗,為爾等教宗之長,此乃天數,爾等妄想借天地之力謀逆,無疑是要我左手,打我右手,豈不可笑,怎能成功?”
阿彌陀念一聲佛號,道:“阿彌陀佛!仙、佛一脈源流,乃三教一家之理,得授真者,在道修之為仙,在釋修之為佛,本無差別,何必互相謗毀!”
準提道人冷笑,道:“天地為盤古所開,卻不代表天地為盤古一脈所有,否則鴻鈞老師怎會讓太一掌管天庭?第一量劫祖巫之下場如何?第二量劫截教的下場又如何?況且你盤古三清不過是元神所化,還有那盤古真身,卻在蒼穹身上,盤古一體四人,離心離德,怎有資格統治天地信仰?如今太一複活,與爾盤古肉身搏鬥天地,豈不就是天數?正可從中見得天地是否為盤古所有。”
太一若是取勝,盤古肉身落敗,盤古三清丟了臉麵,再要統治三界,怎能讓人信服,道門做不成天地正宗,佛教就有機會取而代之,與妖教合作,打壓道門,長久之後,就算說天地是西方二聖開辟,眾生愚昧,未必就不會相信,須知“謊言說了一百遍,就成了真理”。
元始天尊大笑道:“太一師弟本來也是玄門正宗,偏你西方教不安穩,引誘得他墜落,才使得你西方旁門活躍,有大興之景象,為同門之誼,吾等豈能束手旁觀,隻需順應天數,把爾等趕回西方,解放了太一身份,天地依舊是我盤古所有。”
準提道人大怒,道:“天尊口口聲聲拿住盤古不放,隻會吃老本,現今盤古分化,二位是否有本事把我等趕走,還需手下見過高低才知道。”
太上老君這才開口,大笑道:“早該如此,若非看在爾等也為先天聖人份上,吾豈會任爾等解說至此,道如淵海,豈在口言!你賣弄口舌,挑撥,辱罵我等,實在討厭,吃我一拐再說。老君說罷。將青牛催動,隻見青牛四足祥光白霧。紫氣紅雲,馱著老君騰騰而起,飛至準提道人麵前,老君一拐使出,往準提劈麵落下,準提忙將七寶妙樹架住,退到了阿彌陀身旁。
“便是一打二,你二人也不是我對手。”太上老君大笑。把太極圖抖開,五色毫光照耀天地,老君提了韁繩,把青牛飛上金橋,橫拐而立。
“大言不慚。”都是先天聖人,這下就是阿彌陀,也忍耐不住了。西方二聖一前一後。都躍上了金橋,把太上老君夾在中間,準提道人把七寶妙樹往太上老君就打,老君招架住,阿彌陀咳嗽了一聲,口裏吐出一朵十二品金蓮,從半空往老君頂上罩落下來。
老君雙拳難敵眾手,忙把玄功運轉,一聲響。頭頂虛空化開,顯出一尊天地玄黃玲瓏塔,玄黃氣四垂,光霞萬道,十二品金蓮怎能接近!
有玲瓏塔在頂上。太上老君先就立了不敗之地。縱然阿彌陀、準提之流,也不能破壞。當下老君抖擻精神,摧動青牛,來去自如,把太上扁拐揮舞,指東打西,把西方二聖,視若無物,何等地悠然自得!
太極圖能定地水火風,三聖爭鬥,餘波都被化了去,毫不波及三界,否則,聖人全力施展,此刻三界就要崩潰了。
西方二聖麵目無光,對視一眼,隻見阿彌陀把手一拍頭頂,顯了三光舍利,射定玲瓏塔,又把十二品金蓮擋在胸前,旦有老君扁拐打來,阿彌陀都承受了住,準提道人把身子搖動,頂上顯了一尊菩提金身,迎著玄黃氣,欺進到了老君身前,七寶妙樹左右開弓,雖打不到老君身上,卻也顯得有攻有守,不落下風。
玲瓏塔隻能用於防守,太極圖雖然有加攻減傷地屬性,但對先天聖人卻沒有多大效果,老君有這兩件至寶在身,雖然不敗,在攻擊上卻沒有太大地超越,要擊敗西方二聖,卻是無望,各自互相奈何不得,局麵一時僵持了下來。
元始天尊看在眼裏,大笑道:“西方旁門之法,吾等見識過矣,不過如此,待吾結束爾等念頭,趁早回去西方罷了。”就坐沉香輦,飛進了場中。
西方二聖,好不容易取得局麵,見元始天尊下場,準提道人早有準備,把菩提金身往天尊撲來,天尊將盤古幡一搖,一道混沌氣流轟出,砰的一聲響,菩提金身就被炸得粉碎。
那準提道人,卻毫不驚訝,一個變化,與阿彌陀換了位置,他把七寶妙樹護住臉麵,扛住了太上老君的扁拐。元始天尊把盤古幡搖動,都打向了阿彌陀,阿彌陀用三光舍利迎接,三顆舍利,接了盤古幡三招,盡皆破碎。
隨後,元始天尊再搖盤古幡,阿彌陀與準提道人又換回了位置,此時準提的菩提金身,已經再度聚起,西方蓮花之術,菩提大法,果然神奇非常,與道門五行變化不相上下。
元始天尊攻擊第一,聖人也抵擋不住,太上老君防禦第一,無物可破,兩人聯手,雖然天下無敵,但運轉之間,畢竟有了差別,西方二聖,用這種自殘之法,將二清分割開,雖然被打得灰頭灰臉,畢竟還能堅持,使得二清不能奪取九州鼎。
九州鼎不失,隻要太一能夠取勝,量劫功德依舊要按照原來的定數來分配,隻是太一自己得到的功德,少了許多而已,那時候卻與西方二聖無關了。
“吾若不出手,量劫之後,太一未必能夠斬三屍,屆時混沌鍾完整,三清與西方二聖都會起貪念,吾卻獨力難支,妖教難以複興,罷了,拚卻舍棄臉麵,也要讓二清吃個大虧,好叫他們知道,縱有太極圖、盤古幡、玲瓏塔在手,也不是絕對。”
女媧宮中,女媧娘娘也在觀看著這場戰鬥,西方二聖舍命搏鬥,所為是何,她怎能不知,隻是場景中,看似西方二聖能夠支持下去,但盤古二清,卻還沒有出了全力,太上老君若是用了一氣化三清,元始天尊若是祭起慶雲金燈,勝負立馬能決。
“不就是在防備我嘛,不過,吾之神通,豈是爾等能夠防備地!”女媧冷笑道,自言自語著,把粉紅繡球抱在懷裏,使了聖人神通,將繡球拋下,漫天紅霞中,一粒流星往元始天尊轟擊而下。
“天妖之法,即便成聖,也隻有這手段,吾豈能不防備。”元始天尊不敢怠慢,祭起一畝慶雲,懸處空中,顯了金燈萬盞,五色毫光大放,裹住了繡球,禁製發動,一層層消去繡球地威力,那繡球落了進去,就再也出不來。
隻是元始天尊略一分神,卻被準提道人欺進到了身邊,如影隨形,盤古幡有些長度,竟打不到準提身上,七寶妙樹刷起,準提全力拚搏,天尊忙把三寶玉如意使出,卻還是有些狼狽。
突聽地半空仙樂,異香襲來,虛空化開,落下了妖族聖人,女媧娘娘,太一忙來見麵,女媧匆忙說道:“把山河社稷圖與我,那尊功德舍利金身也留下,爾即刻去把皇城中的道徒都殺死,就能完成量劫第八十一難,然後立刻去擊殺蒼穹,以此斬三屍,完成混沌鍾,再來襄助我等,取得最後勝利。”
太一聽了,立刻明白三聖打算,不再多說,把鬥戰勝佛放出,留下山河社稷圖,隻把人參果樹與地書凝練了真靈,就化虹往皇城殺去。
西方二聖見得女媧終於出現,就命小乘佛教,觀世音等人,道:“爾等也下去,襄助太一完成量劫八十一難,以我西方大法轉化皇城屬性,將南贍部洲都煉成佛國,有無量功德。”
觀世音等佛陀,轟然應道,或踏金蓮,或駕祥雲,或起遁光,隨著太一而去。
等人都離開了,準提道人把手一指,一道七彩光飛出,半途分化兩股,一股罩定了旋轉,一股罩定了沙僧,一聲響,兩人都被殺死,煉成了兩顆功德舍利,隻一點真靈落入輪回,等待投胎轉世的機會。
女媧把山河社稷圖卷起,裹住了鬥戰勝佛,一抖而開,一陣風起,落下了一顆功德舍利。
“今日讓爾等見識我功德之法。”女媧大呼道,帶著三顆功德舍利,飛到了空中,把手虛空一抓,分散在南贍部洲的九州鼎,全部出現在了眼前。
鎮元子雖然號稱地仙之祖,卻不是鴻鈞玄教正宗,門下得道的全真也不過幾十人,上沒有聖人護持,下沒有根基信仰,氣數一盡,無人可救,隻落個神魂俱滅的下場,從此消失在天地間,再無複活的可能。
鎮元子既死,籠罩在太一頂上,一量劫之煞氣為之一消,烈日金陽照虛空,自高天青雲中透射而落,烈烈普照,山中返魂樹花開遍,一派生機。
太一收了法寶,玄奘與沙僧,還有白龍馬站在太一身後,幾人都是作聲不得,呆呆的看著太上老君與元始天尊的動作,太上老君把太極圖罩住白鼎山,元始天尊搖動盤古幡,此兩件無上靈寶使出,不要說此山是通天教主神通結合天地量劫之力而成,就是混沌虛空,也要被劈開,隻聽一聲響,這山已經顯了原型,一口大銅鼎。
幾人飛落了地麵,元始天尊對太一說道:“師弟,借你鬥戰勝佛化身一用。”
太一臉色大變,知道元始天尊這是要用他化身中的那顆功德舍利。把分落在南贍部洲各處地九州鼎收來此地,用神通強行打開鼎蓋。把功德舍利收走,煉成闡、人二教的先天功德,此舉無疑是在殺他,要讓他白忙碌一個量劫,卻無所收獲,太一怎能答應?但若不答應,元始天尊強行奪取,莫非他還有本事阻止不成?
正無計可施。便就在此時,半空梵音大作,西方光明湧出,顯化八萬四千色,金蓮萬朵,懸空而來,漫空景象一變。阿彌陀佛與準提道人足踏祥雲。背後跟著小乘佛教大小十幾佛陀,霎時而至,落在太上老君與元始天尊麵前。
太一大喜,急忙搶起地書與人參果樹,拉著玄奘,來至西方二聖背後,這才安心。
準提道人接過了太一手中地七寶妙樹,阿彌陀把手一指,飛出一朵三品金蓮。碎散的金蓮花瓣紛紛匯聚,一聲響,便成了一朵十二品金蓮,阿彌陀收了起來,西方二聖與盤古二清對峙。道:“二位道兄。稽首了。”
太上老君在牛背上,元始天尊在沉香輦上。各自欠身了,準提道人迫不及待,把七寶妙樹不停刷動,七寶光華閃爍不停,盤古二清都有些不悅,準提道人故作不知,笑道:“當初封神台下定西遊,借我西方三藏真經以演道,有為無為,修性修命,無不具備,一一顯化在八十一難中,須由蒼穹與太一兩人,一立一破,才能完成量劫大業,如今二位怎地插手?莫非要如封神量劫裏,學通天教主那般出爾反爾不成?須知聖人之上,還有老師鴻鈞,二位不見通天教主之下場呼?”
說罷,準提道人哈哈大笑,碧遊宮中,正在與蒼穹一起觀看此間情節的通天教主,麵無表情,須發皆向外飄舞,虛空嗦嗦細響,一股詭異的威壓便充塞在碧遊宮內,蒼穹苦笑著,把玄黃氣運轉到極限,抵禦著這股能毀天滅的的聖人之怒。
場中,盤古二清卻毫不動怒,太上老君大笑,道:“你西方教有蓮花化身,清淨無為,我東道門有太極八卦,五行變化,各不相同,你怎知我道門玄機!莫要再來挑撥,落個小人稱號。”
元始天尊也大笑,道:“天地為我所開,我道門即為正宗,為爾等教宗之長,此乃天數,爾等妄想借天地之力謀逆,無疑是要我左手,打我右手,豈不可笑,怎能成功?”
阿彌陀念一聲佛號,道:“阿彌陀佛!仙、佛一脈源流,乃三教一家之理,得授真者,在道修之為仙,在釋修之為佛,本無差別,何必互相謗毀!”
準提道人冷笑,道:“天地為盤古所開,卻不代表天地為盤古一脈所有,否則鴻鈞老師怎會讓太一掌管天庭?第一量劫祖巫之下場如何?第二量劫截教的下場又如何?況且你盤古三清不過是元神所化,還有那盤古真身,卻在蒼穹身上,盤古一體四人,離心離德,怎有資格統治天地信仰?如今太一複活,與爾盤古肉身搏鬥天地,豈不就是天數?正可從中見得天地是否為盤古所有。”
太一若是取勝,盤古肉身落敗,盤古三清丟了臉麵,再要統治三界,怎能讓人信服,道門做不成天地正宗,佛教就有機會取而代之,與妖教合作,打壓道門,長久之後,就算說天地是西方二聖開辟,眾生愚昧,未必就不會相信,須知“謊言說了一百遍,就成了真理”。
元始天尊大笑道:“太一師弟本來也是玄門正宗,偏你西方教不安穩,引誘得他墜落,才使得你西方旁門活躍,有大興之景象,為同門之誼,吾等豈能束手旁觀,隻需順應天數,把爾等趕回西方,解放了太一身份,天地依舊是我盤古所有。”
準提道人大怒,道:“天尊口口聲聲拿住盤古不放,隻會吃老本,現今盤古分化,二位是否有本事把我等趕走,還需手下見過高低才知道。”
太上老君這才開口,大笑道:“早該如此,若非看在爾等也為先天聖人份上,吾豈會任爾等解說至此,道如淵海,豈在口言!你賣弄口舌,挑撥,辱罵我等,實在討厭,吃我一拐再說。老君說罷。將青牛催動,隻見青牛四足祥光白霧。紫氣紅雲,馱著老君騰騰而起,飛至準提道人麵前,老君一拐使出,往準提劈麵落下,準提忙將七寶妙樹架住,退到了阿彌陀身旁。
“便是一打二,你二人也不是我對手。”太上老君大笑。把太極圖抖開,五色毫光照耀天地,老君提了韁繩,把青牛飛上金橋,橫拐而立。
“大言不慚。”都是先天聖人,這下就是阿彌陀,也忍耐不住了。西方二聖一前一後。都躍上了金橋,把太上老君夾在中間,準提道人把七寶妙樹往太上老君就打,老君招架住,阿彌陀咳嗽了一聲,口裏吐出一朵十二品金蓮,從半空往老君頂上罩落下來。
老君雙拳難敵眾手,忙把玄功運轉,一聲響。頭頂虛空化開,顯出一尊天地玄黃玲瓏塔,玄黃氣四垂,光霞萬道,十二品金蓮怎能接近!
有玲瓏塔在頂上。太上老君先就立了不敗之地。縱然阿彌陀、準提之流,也不能破壞。當下老君抖擻精神,摧動青牛,來去自如,把太上扁拐揮舞,指東打西,把西方二聖,視若無物,何等地悠然自得!
太極圖能定地水火風,三聖爭鬥,餘波都被化了去,毫不波及三界,否則,聖人全力施展,此刻三界就要崩潰了。
西方二聖麵目無光,對視一眼,隻見阿彌陀把手一拍頭頂,顯了三光舍利,射定玲瓏塔,又把十二品金蓮擋在胸前,旦有老君扁拐打來,阿彌陀都承受了住,準提道人把身子搖動,頂上顯了一尊菩提金身,迎著玄黃氣,欺進到了老君身前,七寶妙樹左右開弓,雖打不到老君身上,卻也顯得有攻有守,不落下風。
玲瓏塔隻能用於防守,太極圖雖然有加攻減傷地屬性,但對先天聖人卻沒有多大效果,老君有這兩件至寶在身,雖然不敗,在攻擊上卻沒有太大地超越,要擊敗西方二聖,卻是無望,各自互相奈何不得,局麵一時僵持了下來。
元始天尊看在眼裏,大笑道:“西方旁門之法,吾等見識過矣,不過如此,待吾結束爾等念頭,趁早回去西方罷了。”就坐沉香輦,飛進了場中。
西方二聖,好不容易取得局麵,見元始天尊下場,準提道人早有準備,把菩提金身往天尊撲來,天尊將盤古幡一搖,一道混沌氣流轟出,砰的一聲響,菩提金身就被炸得粉碎。
那準提道人,卻毫不驚訝,一個變化,與阿彌陀換了位置,他把七寶妙樹護住臉麵,扛住了太上老君的扁拐。元始天尊把盤古幡搖動,都打向了阿彌陀,阿彌陀用三光舍利迎接,三顆舍利,接了盤古幡三招,盡皆破碎。
隨後,元始天尊再搖盤古幡,阿彌陀與準提道人又換回了位置,此時準提的菩提金身,已經再度聚起,西方蓮花之術,菩提大法,果然神奇非常,與道門五行變化不相上下。
元始天尊攻擊第一,聖人也抵擋不住,太上老君防禦第一,無物可破,兩人聯手,雖然天下無敵,但運轉之間,畢竟有了差別,西方二聖,用這種自殘之法,將二清分割開,雖然被打得灰頭灰臉,畢竟還能堅持,使得二清不能奪取九州鼎。
九州鼎不失,隻要太一能夠取勝,量劫功德依舊要按照原來的定數來分配,隻是太一自己得到的功德,少了許多而已,那時候卻與西方二聖無關了。
“吾若不出手,量劫之後,太一未必能夠斬三屍,屆時混沌鍾完整,三清與西方二聖都會起貪念,吾卻獨力難支,妖教難以複興,罷了,拚卻舍棄臉麵,也要讓二清吃個大虧,好叫他們知道,縱有太極圖、盤古幡、玲瓏塔在手,也不是絕對。”
女媧宮中,女媧娘娘也在觀看著這場戰鬥,西方二聖舍命搏鬥,所為是何,她怎能不知,隻是場景中,看似西方二聖能夠支持下去,但盤古二清,卻還沒有出了全力,太上老君若是用了一氣化三清,元始天尊若是祭起慶雲金燈,勝負立馬能決。
“不就是在防備我嘛,不過,吾之神通,豈是爾等能夠防備地!”女媧冷笑道,自言自語著,把粉紅繡球抱在懷裏,使了聖人神通,將繡球拋下,漫天紅霞中,一粒流星往元始天尊轟擊而下。
“天妖之法,即便成聖,也隻有這手段,吾豈能不防備。”元始天尊不敢怠慢,祭起一畝慶雲,懸處空中,顯了金燈萬盞,五色毫光大放,裹住了繡球,禁製發動,一層層消去繡球地威力,那繡球落了進去,就再也出不來。
隻是元始天尊略一分神,卻被準提道人欺進到了身邊,如影隨形,盤古幡有些長度,竟打不到準提身上,七寶妙樹刷起,準提全力拚搏,天尊忙把三寶玉如意使出,卻還是有些狼狽。
突聽地半空仙樂,異香襲來,虛空化開,落下了妖族聖人,女媧娘娘,太一忙來見麵,女媧匆忙說道:“把山河社稷圖與我,那尊功德舍利金身也留下,爾即刻去把皇城中的道徒都殺死,就能完成量劫第八十一難,然後立刻去擊殺蒼穹,以此斬三屍,完成混沌鍾,再來襄助我等,取得最後勝利。”
太一聽了,立刻明白三聖打算,不再多說,把鬥戰勝佛放出,留下山河社稷圖,隻把人參果樹與地書凝練了真靈,就化虹往皇城殺去。
西方二聖見得女媧終於出現,就命小乘佛教,觀世音等人,道:“爾等也下去,襄助太一完成量劫八十一難,以我西方大法轉化皇城屬性,將南贍部洲都煉成佛國,有無量功德。”
觀世音等佛陀,轟然應道,或踏金蓮,或駕祥雲,或起遁光,隨著太一而去。
等人都離開了,準提道人把手一指,一道七彩光飛出,半途分化兩股,一股罩定了旋轉,一股罩定了沙僧,一聲響,兩人都被殺死,煉成了兩顆功德舍利,隻一點真靈落入輪回,等待投胎轉世的機會。
女媧把山河社稷圖卷起,裹住了鬥戰勝佛,一抖而開,一陣風起,落下了一顆功德舍利。
“今日讓爾等見識我功德之法。”女媧大呼道,帶著三顆功德舍利,飛到了空中,把手虛空一抓,分散在南贍部洲的九州鼎,全部出現在了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