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太後駕崩
周陽緊跟在景帝身後,趕去長信宮。
一路上,景帝雙眉緊鎖,不言不語,心事重重,周陽看在眼裏,不祥的預感更加強烈。
很快來到長信宮,直奔竇太後的寢殿。遠遠就聞到一股濃烈的『藥』味,周陽心頭一跳:“難道太後快不行了?”
竇太後是一個不錯的長輩,對周陽很是關懷與疼愛,打從內心把周陽當作親人,這讓周陽對竇太後很是感激。一想到這種可能,周陽的心不由得揪緊了。
“母後,母後!”
館陶公主焦急的聲音遠遠傳來,周陽更加肯定了。
竇太後若是不行了,那就是國喪。按照古禮,國喪期間是不能征伐的,怪不得景帝不要周陽提對匈奴用兵一事。
眼下,漢朝南方的威脅已經解除,正是對匈奴用兵的良機,若是三年後再用兵,那是錯失良機。可是,景帝已經下定決心了,再說也沒用,匈奴還真是好運,竇太後竟然救了匈奴一劫。
“母後,母後!”
景帝急惶惶的,朝著寢殿衝了進去。周陽加快腳步,跟著進去。
一進寢殿,隻見館陶公主、阿嬌、王美人、南宮公主、劉彘他們都在,個個一臉的愁容。
南宮公主看見周陽進來,俏臉上一喜,緊接著就是愁容滿麵,衝周陽淡淡一笑。
竇太後躺在榻上,一張臉蒼白如紙,沒有一點血『色』。整個人瘦削了許多,隻有一隻狗那般大。更嚴重的是,死氣沉沉,沒有生氣。
人瘦不要緊,隻要有生氣就好辦。一旦沒有了生氣,再胖也是沒有用。
周陽瞧在眼裏,不由得暗歎一聲,這才半年沒有見麵,竇太後就成這樣了,這變化也太大了。
轉念一想,這也在情理之中。梁王是竇太後的愛子,竇太後不得不下令處死他,這對她來說,是莫大的打擊,讓她心疼,讓她心碎,倍加折磨,身子越來越差。
“母後,母後!”景帝撲了上去,緊握著竇太後皮包骨的枯手,眼淚再也忍不住,滾了下來。
“啟兒。”竇太後枯瘦的左手在景帝頭上輕輕撫動,顫抖不停。
“參見太後!”周陽上前見禮。
“是周陽呀?”竇太後精神一振,精神頭稍稍好轉,支撐著要坐起來,慌得景帝忙扶起她:“母後,你這是要做什麽?”
“周陽,過來!來!”竇太後在景帝的攙扶下,坐了起來,右手朝周陽伸出。周陽握著她的右手,一陣冰涼傳來,竟是沒有一點熱氣,跟握住冰塊沒區別。
“姥姥,你躺著。”周陽扶著竇太後。
“不!”竇太後左手伸出道:“南宮,來,握著姥姥的手。”
“姥姥!”南宮公主伸出如玉般的素手,緊握著竇太後的左手,一臉的擔憂。
“老身強撐著一口氣沒有走,就是放心不下南宮。”竇太後喘息不已,把周陽和南宮公主的手疊在一起,雙手緊攥著:“周陽,南宮是個苦命人,你要好好待她!要好好待她!”
“姥姥,你放心。”周陽點頭,瞄著伊人。
南宮公主衝周陽淺淺一笑,一臉的嬌羞之『色』,一顆螓首不由自主的低下了。
“嗯!”竇太後微一點頭:“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話一說完,竇太後身子一軟,好象麵團一般,慌得一眾人急惶惶的喚著。
“呼呼!”竇太後呼吸急促,隨時可能斷氣。
阿嬌和南宮公主不住在她背上輕拍著,景帝、館陶公主急得直搓手。劉彘可憐巴巴的,卻是束手無策。
“傳倉公!”周陽忙道。
“不!”竇太後終於喘息過來,出聲阻止傳倉公:“皇上,老身這輩子沒什麽遺憾的。老身本是一宮女,蒙先帝不棄,母儀天下,生有兩子一女,兒女孝順,老身很滿足了。”
竇太後是在呂太後時期進入宮裏做宮女的。呂太後當政期間,為了攏絡諸侯王,下令從宮女中挑選有才德,容貌美麗的宮女,賜給諸侯王。
竇太後也在入選之列,她想去趙國,因為趙國離她的老家近,她入宮多年,一直惦記著兩個兄弟,尤其是弟弟竇少君更是日夜思念。
為了去趙國,竇太後找到管事太監,把事兒一說。管事太監很是感動,同意把她派到趙國去。去了趙國,就可以回故裏看看,與親人團聚,竇太後萬分歡喜。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管事的太監竟然把這事給忘了,把她給分到代王府裏。代王,就是後來的文帝。竇太後萬分不甘心,卻不得不去。來到了代王府裏,由於她做事勤快,更難得的是,她極有英氣,有主張,引起了文帝的注意。
後來,幾經周折,她就成了文帝的妃子。竇太後雖是女兒身,卻是巾幗不讓須眉,做事極有見地,越來越得寵,最後給立為皇後,成了中國曆史上著名的竇太後。
“呼呼!”竇太後才說了幾句話,就累得不行,呼呼直喘氣。
喘息一陣,略微好點,接著道:“老身這輩子隻有一件憾事,一件錯事。”
“母後,你說什麽呢?哪有什麽憾事,沒有錯事。”館陶公主忙著寬慰一句。
“丫頭,你別打岔。”竇太後氣喘不已,一句話說說停停,費時老長方才說完:“老身千不該,萬不該,要想做成兄終弟及,使得阿武有了覬覦之心,朝中不寧,家裏不和,骨肉相殘,這是老身的錯事。阿武!嗚嗚!”
說到這裏,眼圈一紅,再也忍不住了,嗚嗚的哭了起來。
梁王之所以一盯著皇位不放,就在於竇太後太過溺愛他,想搞兄終弟及,才有兵戎相見,骨肉相殘之事,竇太後不得不親自處死梁王。
這不僅是竇太後的恨事,亦是天家恨事,景帝、館陶公主長歎一聲。對梁王這個弟弟,他們的感情特別深。
阿嬌和南宮公主慌不迭的給竇太後擦眼淚,小聲相勸:“姥姥,你休要傷心。”
“外婆,你莫哭。你哭,人家都要哭了。”阿嬌眼圈兒通紅,話,一副楚楚可憐之態。
“好你個阿嬌,竟敢取笑外婆。”竇太後給她一說,竟然逗樂了,止住了哭聲:“老身千不該,萬不該,硬『逼』著中行說去了匈奴。中行說是個聰明人,在宮裏喜歡上跳下躥,老身看著不順眼,心想你喜歡上跳下躥,那就去匈奴跳吧。中行說不願去,還放出風聲,要是他去了匈奴,會做對不住大漢的事。當時,老身哪裏放在心上,硬『逼』著他去。沒成想,中行說真的成了大漢的心腹大患。這是老身的憾事,是老身親手給大漢樹了一個強大的敵人。”
中行說本是漢宮中的太監,因與竇太後不和,給竇太後硬『逼』去匈奴。當年,中行說放出狠話,說若是他去了匈奴,他就要對漢朝不利。可是,誰也不信他的話,包括文帝和竇太後,都沒有放在心上。心想,一個小小的太監,你能做出什麽事來?
誰也沒有想到的是,中行說去了匈奴之後,竟然真的教唆匈奴,擄掠邊關,為禍日烈。在中行說教唆以前,匈奴隻是在邊關擄掠,沒有進圖中原之心,更沒有滅亡漢朝的打算。僅僅是把漢朝當作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倉庫罷了。
中行說教唆之後,匈奴了解了漢朝的內情,胃口越來越大,不再滿足於在邊關擄掠,開始深入腹地,有了曆史上的“淩辱之恨”。尤其是伊稚斜當上單於後,對中行說更加信任,可以說是言聽計從,準備滅亡漢朝,進圖中原。
中行說之禍,可以說前所未有,愈演愈烈。說到底,就是竇太後造成的。
對此事,景帝曾經無數次暗中埋怨過。今日,竇太後親口說出來,景帝還得寬慰她:“母後,你別多想了。中行說這『奸』賊,十惡不赦……”
“皇上,休要為老身開脫。”竇太後擺手,阻止景帝往下說:“這是老身的憾事,老身一直沒說,並非老身不明白。周陽,周陽……”
緊緊攥著周陽的手,喘息著道:“你一定要活捉中行說,代老身向他致謙,就說老身當年不該把他『逼』去匈奴,是老身對不住他。”
“啊!”
所有人,包括周陽在內,忍不住驚呼出聲。誰也沒有想到,竇太後竟是說出這樣的話。
“母後,道什麽歉?”館陶公主寬慰道:“他愛做『奸』賊,天生的賊骨頭!”
“然後,當著中行說的麵,把他的九族給誅了!再把中行說給剮了!”竇太後最後沉聲道:“就算老身對不住他,他也不能不要祖宗,去做『奸』賊!”
漢朝怕過度刺激中行說,沒有對他的親戚下手。若是當著中行說的麵,處置他的親戚,那是對中行說莫大的打擊。
“姥姥放心,一定把他剮了!”周陽忙道。
“不,要先致歉!”竇太後聽出來了,周陽有敷衍她的意思。
“母後,你放心。”景帝接過話頭:“抓住中行說,朕親口向他致歉,再誅他九族,把他剮了。”
景帝知道竇太後的『性』格,她說一是說一,沒法更改。
竇太後給漢朝樹了如此強大的敵人,她心裏很難受。先致歉,再誅殺,這與她恩怨分明的『性』子相合。
“好!好!”竇太後一連說了幾個好字,頭一歪,暈了過去。
一眾人慌作一團,周陽忙叫人傳來倉公。倉公把脈之後,不住搖頭,歎息不已。
殿中一眾人靜默不言,竇太後來日無多了。
盡管不願意,盡管傷心,景帝不得安排起竇太後的後事了。
xxxxxx
張府。
“通兒,隨大父來。”張不疑很是慈祥,衝張通笑著招手。
“大父,這是要去哪裏?”張通有些不解,跟在張不疑身後。
“通兒,你為大父求情,免了大父的苦役,大父歡喜。”張不疑笑嗬嗬的,他做了十幾年的城旦舂,吃足了苦頭。張通第一次立功,就為他求情,張不疑心裏著實歡喜。
“大父,這是孫兒該做的。”
兩人進了屋,張不疑關上門,臉一肅,臉上的笑容陡然不見:“通兒,跪下!”
“跪下?”張通很是意外,大是不解,仍是依言跪了下來。
張不疑打開牆角的箱子,最出一束絹帛,展了開來。這是一幅畫,畫中一個身材瘦長的男子,麵目姣好賽過『婦』人,一襲白衣在身,飄然若仙,給人一種出塵之感。
“曾祖父?”張通一眼就認出來了,畫中人正是張良。
張良一生用計無數,計計雄奇,讓人讚歎,可是,他的長相卻不好說。太史公原本以為張良是一個身材高大,雄偉不凡的大丈夫。等到見了張良的畫像,大出意料,太史公絕對沒有想到的是,張良竟然妞好如一『婦』人,眉目如畫。
張不疑把張良的畫掛在牆上,跪下叩頭道:“不孝子張不疑參見阿父!阿父,孩兒不孝,妄圖行刺故楚內史,致使天威震怒,家道中落。孩兒思之,痛悔肝腸!阿父,通兒聰穎,『性』強力,生擒閩越王鄒郢,立下大功,請阿父在天之靈護佑通兒。”
“咚咚!”張不疑不住叩頭。
“通兒,自今日起,你就是張家之主!”張不疑叩完頭,站起身。
“啊!”張通大是意外,忙問道:“大父,這是為何?”
“通兒,這是阿父留下的導引術。”張不疑又取出一束絹帛:“阿父的兵法得自黃石祖師,這導引之術卻是得自一位高人。阿父有遺命,非張氏傑出子弟不得修煉,是以大父沒有傳你。如今,你立下大功,張氏複興有望,這導引術你勤加練習。”
張通接過絹帛,雙手不住抖動。
張良是一座豐碑,張氏子弟隻能仰視的存在,能得到他的遺物,張通激動難已。
“嗯!”張不疑把張通的激動模樣看在眼裏,不住點頭:“通兒,這導引之術,你擇一傑出子弟傳下去,切記,切記!”
“大父放心,通兒明白。”張通聽出來了,張不疑這話有些不對勁,問道:“大父,你何出此言?”
“數十年了,二弟一直不見蹤影,突然在長安出現,還把阿父的兵書給了你,你要勤加研讀,不要墮了阿父的名頭。”張不疑臉『色』慘然,話鋒一轉:“可是,二弟不見我。這些天,我們把長安都找遍了,卻是不見蹤影。大父這是要去找二弟,不論他在哪裏,都要找到他!”
“大父,家裏不能沒有你!”張通驚訝得一張嘴張得老大。
“通兒,若大父不去找他,他是不會與大父相見的。”張不疑搖搖頭,笑道:“知弟莫若兄,大父知道他的『性』子。隻要大父離家,他自會與大父相見。”
交待完家裏事,張疑帶上行頭,還有一把劍,飄然離去。
xxxxx
破虜侯府,周陽與李廣、程不識、公孫賀、公孫建、秦無悔他們圍坐在一起,一邊吃茶,一邊說話。
“大帥,我們今兒來,沒別的事,就一件事。”李廣快嘴,茶沒喝到三口,就忍不住了:“什麽時間打匈奴?”
“是呀!”程不識馬上附和:“以前,大漢沒有騎兵。如今,我們有了騎兵,有了陌刀,百越也收了,此時不打匈奴,更待休何時?”
“大帥,我們這就去見皇上。”公孫賀放下茶盅。
“再等等吧!”周陽苦惱的搖搖頭。打匈奴,正是時候,可是,偏偏在這節骨眼上,竇太後即將駕崩。依景帝的決心,一定會守古禮,三年不事征伐。
這也不能怪景帝,梁王是竇太後的心尖肉,竇太後還不得不處死梁王。景帝雖然沒有說,心裏一定在想,這是他對不住竇太後,若是不守古禮,那就是虧欠了竇太後。
景帝雖是一位明君,卻往往把情感帶入國事,這事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以景帝的『性』子,無論怎麽說,也不會出兵。
“等什麽呀?”李廣的聲調特別高。
“咣!”
他的話音剛落,未央宮傳出洪亮的鍾聲。
“喪鍾?”周陽眉頭一挑,暗道不妙。
“誰?”李廣他們驚訝不置。
“太後駕崩了!”周陽歎口氣。
“啊!”李廣他們直接石化了。竇太後生病之事,知道的人並不多,李廣他們才從百越回來,哪裏知道。
“進宮去吧!”周陽站起身,叫人弄來喪服,穿在身上。
李廣、程不識他們換了喪服,跟著周陽一道,進宮奔喪去了。
竇太後駕崩,就在這幾天,宮中早就在準備了,靈堂已經設好。周陽他們直奔靈堂。
一到靈堂,周陽嚇了一大跳,不由自主的停了下來,一雙眼睛直勾勾的看著前麵,連眼珠都不知道轉動。
“大帥,怎麽了?”李廣驚奇的問一句,緊接著就步了周陽的後塵,眼珠瞪出,嘴巴張大,胸口起伏:“啊!”
“啊!”驚呼聲響成一片,程不識、公孫賀、公孫建、秦無悔他們個個石化了。
周陽震驚的並不是竇太後駕崩,而是景帝的變化。此時的景帝,跪在竇太後靈前,一頭華發,臉『色』憔悴,容顏蒼老。景帝不過四十多歲的人,乍一看之下,竟是六七十歲了。
與景帝不過數日不見,景帝竟然蒼老了這麽多,一下子老了二十歲,周陽還真的有些難以置信。
景帝的身體本來就不好,一直強撐著。竇太後駕崩,他心神大受打擊,再也扛不住了,一下子就老了。
周陽他們好不容易清醒過來,忙去靈前行禮。
果不出周陽所料,景帝下旨,要為竇太後大『操』大辦喪事,要按照古禮,國喪三年,不事征伐。
“哎!”
旨意一下,李廣他們齊齊長歎,卻又無可奈何。
周陽緊跟在景帝身後,趕去長信宮。
一路上,景帝雙眉緊鎖,不言不語,心事重重,周陽看在眼裏,不祥的預感更加強烈。
很快來到長信宮,直奔竇太後的寢殿。遠遠就聞到一股濃烈的『藥』味,周陽心頭一跳:“難道太後快不行了?”
竇太後是一個不錯的長輩,對周陽很是關懷與疼愛,打從內心把周陽當作親人,這讓周陽對竇太後很是感激。一想到這種可能,周陽的心不由得揪緊了。
“母後,母後!”
館陶公主焦急的聲音遠遠傳來,周陽更加肯定了。
竇太後若是不行了,那就是國喪。按照古禮,國喪期間是不能征伐的,怪不得景帝不要周陽提對匈奴用兵一事。
眼下,漢朝南方的威脅已經解除,正是對匈奴用兵的良機,若是三年後再用兵,那是錯失良機。可是,景帝已經下定決心了,再說也沒用,匈奴還真是好運,竇太後竟然救了匈奴一劫。
“母後,母後!”
景帝急惶惶的,朝著寢殿衝了進去。周陽加快腳步,跟著進去。
一進寢殿,隻見館陶公主、阿嬌、王美人、南宮公主、劉彘他們都在,個個一臉的愁容。
南宮公主看見周陽進來,俏臉上一喜,緊接著就是愁容滿麵,衝周陽淡淡一笑。
竇太後躺在榻上,一張臉蒼白如紙,沒有一點血『色』。整個人瘦削了許多,隻有一隻狗那般大。更嚴重的是,死氣沉沉,沒有生氣。
人瘦不要緊,隻要有生氣就好辦。一旦沒有了生氣,再胖也是沒有用。
周陽瞧在眼裏,不由得暗歎一聲,這才半年沒有見麵,竇太後就成這樣了,這變化也太大了。
轉念一想,這也在情理之中。梁王是竇太後的愛子,竇太後不得不下令處死他,這對她來說,是莫大的打擊,讓她心疼,讓她心碎,倍加折磨,身子越來越差。
“母後,母後!”景帝撲了上去,緊握著竇太後皮包骨的枯手,眼淚再也忍不住,滾了下來。
“啟兒。”竇太後枯瘦的左手在景帝頭上輕輕撫動,顫抖不停。
“參見太後!”周陽上前見禮。
“是周陽呀?”竇太後精神一振,精神頭稍稍好轉,支撐著要坐起來,慌得景帝忙扶起她:“母後,你這是要做什麽?”
“周陽,過來!來!”竇太後在景帝的攙扶下,坐了起來,右手朝周陽伸出。周陽握著她的右手,一陣冰涼傳來,竟是沒有一點熱氣,跟握住冰塊沒區別。
“姥姥,你躺著。”周陽扶著竇太後。
“不!”竇太後左手伸出道:“南宮,來,握著姥姥的手。”
“姥姥!”南宮公主伸出如玉般的素手,緊握著竇太後的左手,一臉的擔憂。
“老身強撐著一口氣沒有走,就是放心不下南宮。”竇太後喘息不已,把周陽和南宮公主的手疊在一起,雙手緊攥著:“周陽,南宮是個苦命人,你要好好待她!要好好待她!”
“姥姥,你放心。”周陽點頭,瞄著伊人。
南宮公主衝周陽淺淺一笑,一臉的嬌羞之『色』,一顆螓首不由自主的低下了。
“嗯!”竇太後微一點頭:“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話一說完,竇太後身子一軟,好象麵團一般,慌得一眾人急惶惶的喚著。
“呼呼!”竇太後呼吸急促,隨時可能斷氣。
阿嬌和南宮公主不住在她背上輕拍著,景帝、館陶公主急得直搓手。劉彘可憐巴巴的,卻是束手無策。
“傳倉公!”周陽忙道。
“不!”竇太後終於喘息過來,出聲阻止傳倉公:“皇上,老身這輩子沒什麽遺憾的。老身本是一宮女,蒙先帝不棄,母儀天下,生有兩子一女,兒女孝順,老身很滿足了。”
竇太後是在呂太後時期進入宮裏做宮女的。呂太後當政期間,為了攏絡諸侯王,下令從宮女中挑選有才德,容貌美麗的宮女,賜給諸侯王。
竇太後也在入選之列,她想去趙國,因為趙國離她的老家近,她入宮多年,一直惦記著兩個兄弟,尤其是弟弟竇少君更是日夜思念。
為了去趙國,竇太後找到管事太監,把事兒一說。管事太監很是感動,同意把她派到趙國去。去了趙國,就可以回故裏看看,與親人團聚,竇太後萬分歡喜。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管事的太監竟然把這事給忘了,把她給分到代王府裏。代王,就是後來的文帝。竇太後萬分不甘心,卻不得不去。來到了代王府裏,由於她做事勤快,更難得的是,她極有英氣,有主張,引起了文帝的注意。
後來,幾經周折,她就成了文帝的妃子。竇太後雖是女兒身,卻是巾幗不讓須眉,做事極有見地,越來越得寵,最後給立為皇後,成了中國曆史上著名的竇太後。
“呼呼!”竇太後才說了幾句話,就累得不行,呼呼直喘氣。
喘息一陣,略微好點,接著道:“老身這輩子隻有一件憾事,一件錯事。”
“母後,你說什麽呢?哪有什麽憾事,沒有錯事。”館陶公主忙著寬慰一句。
“丫頭,你別打岔。”竇太後氣喘不已,一句話說說停停,費時老長方才說完:“老身千不該,萬不該,要想做成兄終弟及,使得阿武有了覬覦之心,朝中不寧,家裏不和,骨肉相殘,這是老身的錯事。阿武!嗚嗚!”
說到這裏,眼圈一紅,再也忍不住了,嗚嗚的哭了起來。
梁王之所以一盯著皇位不放,就在於竇太後太過溺愛他,想搞兄終弟及,才有兵戎相見,骨肉相殘之事,竇太後不得不親自處死梁王。
這不僅是竇太後的恨事,亦是天家恨事,景帝、館陶公主長歎一聲。對梁王這個弟弟,他們的感情特別深。
阿嬌和南宮公主慌不迭的給竇太後擦眼淚,小聲相勸:“姥姥,你休要傷心。”
“外婆,你莫哭。你哭,人家都要哭了。”阿嬌眼圈兒通紅,話,一副楚楚可憐之態。
“好你個阿嬌,竟敢取笑外婆。”竇太後給她一說,竟然逗樂了,止住了哭聲:“老身千不該,萬不該,硬『逼』著中行說去了匈奴。中行說是個聰明人,在宮裏喜歡上跳下躥,老身看著不順眼,心想你喜歡上跳下躥,那就去匈奴跳吧。中行說不願去,還放出風聲,要是他去了匈奴,會做對不住大漢的事。當時,老身哪裏放在心上,硬『逼』著他去。沒成想,中行說真的成了大漢的心腹大患。這是老身的憾事,是老身親手給大漢樹了一個強大的敵人。”
中行說本是漢宮中的太監,因與竇太後不和,給竇太後硬『逼』去匈奴。當年,中行說放出狠話,說若是他去了匈奴,他就要對漢朝不利。可是,誰也不信他的話,包括文帝和竇太後,都沒有放在心上。心想,一個小小的太監,你能做出什麽事來?
誰也沒有想到的是,中行說去了匈奴之後,竟然真的教唆匈奴,擄掠邊關,為禍日烈。在中行說教唆以前,匈奴隻是在邊關擄掠,沒有進圖中原之心,更沒有滅亡漢朝的打算。僅僅是把漢朝當作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倉庫罷了。
中行說教唆之後,匈奴了解了漢朝的內情,胃口越來越大,不再滿足於在邊關擄掠,開始深入腹地,有了曆史上的“淩辱之恨”。尤其是伊稚斜當上單於後,對中行說更加信任,可以說是言聽計從,準備滅亡漢朝,進圖中原。
中行說之禍,可以說前所未有,愈演愈烈。說到底,就是竇太後造成的。
對此事,景帝曾經無數次暗中埋怨過。今日,竇太後親口說出來,景帝還得寬慰她:“母後,你別多想了。中行說這『奸』賊,十惡不赦……”
“皇上,休要為老身開脫。”竇太後擺手,阻止景帝往下說:“這是老身的憾事,老身一直沒說,並非老身不明白。周陽,周陽……”
緊緊攥著周陽的手,喘息著道:“你一定要活捉中行說,代老身向他致謙,就說老身當年不該把他『逼』去匈奴,是老身對不住他。”
“啊!”
所有人,包括周陽在內,忍不住驚呼出聲。誰也沒有想到,竇太後竟是說出這樣的話。
“母後,道什麽歉?”館陶公主寬慰道:“他愛做『奸』賊,天生的賊骨頭!”
“然後,當著中行說的麵,把他的九族給誅了!再把中行說給剮了!”竇太後最後沉聲道:“就算老身對不住他,他也不能不要祖宗,去做『奸』賊!”
漢朝怕過度刺激中行說,沒有對他的親戚下手。若是當著中行說的麵,處置他的親戚,那是對中行說莫大的打擊。
“姥姥放心,一定把他剮了!”周陽忙道。
“不,要先致歉!”竇太後聽出來了,周陽有敷衍她的意思。
“母後,你放心。”景帝接過話頭:“抓住中行說,朕親口向他致歉,再誅他九族,把他剮了。”
景帝知道竇太後的『性』格,她說一是說一,沒法更改。
竇太後給漢朝樹了如此強大的敵人,她心裏很難受。先致歉,再誅殺,這與她恩怨分明的『性』子相合。
“好!好!”竇太後一連說了幾個好字,頭一歪,暈了過去。
一眾人慌作一團,周陽忙叫人傳來倉公。倉公把脈之後,不住搖頭,歎息不已。
殿中一眾人靜默不言,竇太後來日無多了。
盡管不願意,盡管傷心,景帝不得安排起竇太後的後事了。
xxxxxx
張府。
“通兒,隨大父來。”張不疑很是慈祥,衝張通笑著招手。
“大父,這是要去哪裏?”張通有些不解,跟在張不疑身後。
“通兒,你為大父求情,免了大父的苦役,大父歡喜。”張不疑笑嗬嗬的,他做了十幾年的城旦舂,吃足了苦頭。張通第一次立功,就為他求情,張不疑心裏著實歡喜。
“大父,這是孫兒該做的。”
兩人進了屋,張不疑關上門,臉一肅,臉上的笑容陡然不見:“通兒,跪下!”
“跪下?”張通很是意外,大是不解,仍是依言跪了下來。
張不疑打開牆角的箱子,最出一束絹帛,展了開來。這是一幅畫,畫中一個身材瘦長的男子,麵目姣好賽過『婦』人,一襲白衣在身,飄然若仙,給人一種出塵之感。
“曾祖父?”張通一眼就認出來了,畫中人正是張良。
張良一生用計無數,計計雄奇,讓人讚歎,可是,他的長相卻不好說。太史公原本以為張良是一個身材高大,雄偉不凡的大丈夫。等到見了張良的畫像,大出意料,太史公絕對沒有想到的是,張良竟然妞好如一『婦』人,眉目如畫。
張不疑把張良的畫掛在牆上,跪下叩頭道:“不孝子張不疑參見阿父!阿父,孩兒不孝,妄圖行刺故楚內史,致使天威震怒,家道中落。孩兒思之,痛悔肝腸!阿父,通兒聰穎,『性』強力,生擒閩越王鄒郢,立下大功,請阿父在天之靈護佑通兒。”
“咚咚!”張不疑不住叩頭。
“通兒,自今日起,你就是張家之主!”張不疑叩完頭,站起身。
“啊!”張通大是意外,忙問道:“大父,這是為何?”
“通兒,這是阿父留下的導引術。”張不疑又取出一束絹帛:“阿父的兵法得自黃石祖師,這導引之術卻是得自一位高人。阿父有遺命,非張氏傑出子弟不得修煉,是以大父沒有傳你。如今,你立下大功,張氏複興有望,這導引術你勤加練習。”
張通接過絹帛,雙手不住抖動。
張良是一座豐碑,張氏子弟隻能仰視的存在,能得到他的遺物,張通激動難已。
“嗯!”張不疑把張通的激動模樣看在眼裏,不住點頭:“通兒,這導引之術,你擇一傑出子弟傳下去,切記,切記!”
“大父放心,通兒明白。”張通聽出來了,張不疑這話有些不對勁,問道:“大父,你何出此言?”
“數十年了,二弟一直不見蹤影,突然在長安出現,還把阿父的兵書給了你,你要勤加研讀,不要墮了阿父的名頭。”張不疑臉『色』慘然,話鋒一轉:“可是,二弟不見我。這些天,我們把長安都找遍了,卻是不見蹤影。大父這是要去找二弟,不論他在哪裏,都要找到他!”
“大父,家裏不能沒有你!”張通驚訝得一張嘴張得老大。
“通兒,若大父不去找他,他是不會與大父相見的。”張不疑搖搖頭,笑道:“知弟莫若兄,大父知道他的『性』子。隻要大父離家,他自會與大父相見。”
交待完家裏事,張疑帶上行頭,還有一把劍,飄然離去。
xxxxx
破虜侯府,周陽與李廣、程不識、公孫賀、公孫建、秦無悔他們圍坐在一起,一邊吃茶,一邊說話。
“大帥,我們今兒來,沒別的事,就一件事。”李廣快嘴,茶沒喝到三口,就忍不住了:“什麽時間打匈奴?”
“是呀!”程不識馬上附和:“以前,大漢沒有騎兵。如今,我們有了騎兵,有了陌刀,百越也收了,此時不打匈奴,更待休何時?”
“大帥,我們這就去見皇上。”公孫賀放下茶盅。
“再等等吧!”周陽苦惱的搖搖頭。打匈奴,正是時候,可是,偏偏在這節骨眼上,竇太後即將駕崩。依景帝的決心,一定會守古禮,三年不事征伐。
這也不能怪景帝,梁王是竇太後的心尖肉,竇太後還不得不處死梁王。景帝雖然沒有說,心裏一定在想,這是他對不住竇太後,若是不守古禮,那就是虧欠了竇太後。
景帝雖是一位明君,卻往往把情感帶入國事,這事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以景帝的『性』子,無論怎麽說,也不會出兵。
“等什麽呀?”李廣的聲調特別高。
“咣!”
他的話音剛落,未央宮傳出洪亮的鍾聲。
“喪鍾?”周陽眉頭一挑,暗道不妙。
“誰?”李廣他們驚訝不置。
“太後駕崩了!”周陽歎口氣。
“啊!”李廣他們直接石化了。竇太後生病之事,知道的人並不多,李廣他們才從百越回來,哪裏知道。
“進宮去吧!”周陽站起身,叫人弄來喪服,穿在身上。
李廣、程不識他們換了喪服,跟著周陽一道,進宮奔喪去了。
竇太後駕崩,就在這幾天,宮中早就在準備了,靈堂已經設好。周陽他們直奔靈堂。
一到靈堂,周陽嚇了一大跳,不由自主的停了下來,一雙眼睛直勾勾的看著前麵,連眼珠都不知道轉動。
“大帥,怎麽了?”李廣驚奇的問一句,緊接著就步了周陽的後塵,眼珠瞪出,嘴巴張大,胸口起伏:“啊!”
“啊!”驚呼聲響成一片,程不識、公孫賀、公孫建、秦無悔他們個個石化了。
周陽震驚的並不是竇太後駕崩,而是景帝的變化。此時的景帝,跪在竇太後靈前,一頭華發,臉『色』憔悴,容顏蒼老。景帝不過四十多歲的人,乍一看之下,竟是六七十歲了。
與景帝不過數日不見,景帝竟然蒼老了這麽多,一下子老了二十歲,周陽還真的有些難以置信。
景帝的身體本來就不好,一直強撐著。竇太後駕崩,他心神大受打擊,再也扛不住了,一下子就老了。
周陽他們好不容易清醒過來,忙去靈前行禮。
果不出周陽所料,景帝下旨,要為竇太後大『操』大辦喪事,要按照古禮,國喪三年,不事征伐。
“哎!”
旨意一下,李廣他們齊齊長歎,卻又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