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姐,咱們去村子裏玩去吧。”小米早就換上了新衣服了,這村裏的孩子過年都愛穿新衣服,好多都是等吃團年飯的時候都穿上了,然後去村裏和別人去顯擺,有的還會比較。


    葉小橋說道:“我和娘他們要先回去洗頭洗澡,等弄好了,我再找你玩好不?”


    小米道:“好吧。那你要快點兒啊。”


    除夕,中午吃完團年飯,很多人家就要燒水,趁著白天還有日頭,天氣還不太冷,就洗頭洗澡。


    洗頭是可以在外麵洗,等洗澡的時候,就會燒兩個炭火盆放在邊上,葉柱給媳婦和娃子們把炭火盆給燒好了,葉小橋和葉小鳳就去洗澡去了。


    換了一身幹淨的衣服,真的感覺全身的汙垢都沒有了,特別的清爽。


    莊戶人家洗澡不像那大戶人家,還能天天洗,能七天洗一次都不錯了。夏天的時候當然可以,冬天就不成了,一來天氣冷,二來費柴火。


    吳氏用一個幹帕子給小鳳和小橋擦頭發,這要是不把水擦了,天氣冷,說不定就感冒了,過年的時候是忌諱生病的,不然這一年都不會順利。


    小橋洗完澡後就找小米去村裏玩了,其實也就是一群小屁孩在一起比誰撿的鞭炮多,小橋覺得挺沒有意思的,不過小米喜歡,就跟著一起了。


    小孩子的時間過的就是快,等幾個人扯完皮,又被自家的大人叫回去後,這晚上就到了,冬天的晚上就是短,今天因為要守歲,所以還是一大家子在一起,吃的是中午的剩菜。大人在一起說著閑話,小娃子們,也不算小了,最小的是老三葉田家的冬至,明天就四歲啦。


    弄到最後葉小橋都有些昏昏欲睡了,這守歲可真不是好挨的,等她聽見村子裏劈劈啪啪的鞭炮聲醒過來後,才知道子時已過,新的一年到了。


    葉柱等放完了鞭炮,就帶著妻子和孩子們回新家這邊了,這守歲隻要守過子時就好了。


    葉小橋聽著斷斷續續的鞭炮聲,說道:“要是以後能放煙花就好了!”葉家村大部分人家都沒有錢買煙花,頂多就是買三天新年的鞭炮,更有窮的,就隻買了團年飯的鞭炮了,因為這是一年的財運,不買還不行。


    立夏道:“會有的!”


    是啊,會有的!這一年分家,大家都有了盼頭,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初一起來給爹娘拜了年,收到了紅包,小橋他們都很高興,然後第一家自然要給爺和奶拜年,這是要磕頭的,不管咋說,新年第一天,大家都要高高興興的,郭氏也沒有再說啥難聽的話,麵上還有笑。就是沒有給紅包,說大家都大了,就不用給紅包了,葉小橋他們也不是在意那個紅包,隻要大家相安無事就好。


    吳氏和葉柱在家裏也招待了許多過來拜年的小輩,桌子上的盤子裏放著瓜子,花生,糖果等物,兩個人也大方,隻要看盤子裏東西少了,就有去裝滿,小娃子們在葉小橋家裏得了好東西,都會去炫耀,然後就有更多的小娃子過來了。


    習俗說越多的小娃子上你家,那就說明你家的人氣旺,今年就有好運氣,葉柱和吳氏都高興的合不攏嘴,絲毫沒有覺察出人家小娃子是因為這家裏有糖果才都來的。


    就算是那樣又如何?正因為你家的日子過的好了,所以才買的起糖果,所以人氣才旺啊。


    大人望種田,小孩望過年,這話不假,村裏的娃子們得了東西,就相互攀比誰得的東西好,誰得的東西多,還有小娃子兜裏裝滿了,回家放好了,就再去拜年,真的讓人很是覺得好笑啊。


    不過一年也就過年的時候,能這麽快活,誰家的大人也不會怪這些孩子們。


    初一街坊四鄰的拜年,初二就是有娘家的回娘家了,這天,大家都沒有不識眼色的去上房,因為葉大姑和葉二姑這一天是不回來的,以前沒有分家的時候,這一天,老爺子和郭氏臉色都不好,弄得大家也心情不好,就是提出來想回娘家,都會被說難聽的話。


    而郭氏,她現在兒女都這麽大了,娘家那邊,當初她成了寡婦的時候,關係都不好,也沒有給她出過頭,後來她改嫁,更是覺得她丟臉,加上葉家也不怎麽富裕,所以關係就更不好了。於是初二這一天,郭氏也沒有娘家可以回。


    自然對於要回娘家的兒媳婦沒有好臉色。


    老爺子更不用說了,本來有兩個閨女出嫁了,這裏是她們的娘家,可是也弄得不回來了。心裏的憋悶可以想像。


    如今好了,分家了,也不必還要跟匯報一樣說要回娘家了,直接帶上回娘家的禮就出發了,要不怎麽這兒媳婦都希望趕快分家呢?就是這一點兒都值了。


    等葉小橋一家子到了張家灣大舅家的時候,姥爺和姥姥特別高興,他們也是有難過的地方,大閨女也是不回來,跟他們老兩口有心結,這些年都是不來往。


    吳氏就盡量的不提這個事兒。


    大舅母張氏沒有回娘家,吳氏問道:“大嫂,你咋不會去呢?”


    張氏道:“嗬嗬,小山都要娶媳婦了,我就不會去了,你們過來了,也有人招待。”小舅母武氏是一早就回娘家了,大舅母張氏是怕吳氏回來了,兩個人都不在,不好,而且她這個年紀回不回娘家都無所謂了。畢竟小山都要娶媳婦了。


    所以吳氏是很喜歡回娘家的,爹娘疼,哥哥疼,就是嫂子也疼。


    大舅看葉柱帶的東西,說道:“來都來了,還帶什麽東西?以後不能這樣了啊。”


    葉柱道:“就這點東西,不值當啥。”


    大舅問立夏,“當家了一段時間,感覺咋樣?”


    立夏笑道:“大舅,我才當了這一段時間的家,就覺得這當家什麽都不容易,以後大舅多教教我。”


    “嗬嗬,大舅也沒有啥要教你的,這都是要靠過日子過起來的,平時眼光要放長遠一些,對人也呀熱情,當然,最要緊的是要護著自己家的人,不讓別人欺負上門了。”吳大舅說道,立夏認真的聽著。


    而立秋則是找到吳山,向他請教學問上的事兒,到了過年的時候,縣學也放假了,吳山也回來了,不過他放假回來,一直都沒有閑著,大家都知道他是秀才,就買了紅紙請他給寫對聯,這也是村裏人對他的尊重,畢竟不是誰都能成為秀才的,吳山對這些請求都不拒絕,不因為當了秀才就擺起譜來,所以吳山在張家灣這一代的名聲很好。


    小鳳和小橋都看他們兩個在寫寫畫畫,小鳳看了一陣覺得沒意思,她也是和小橋一起認字的,但是學了一段時間,實在是覺得沒意思,就勉勉強強的認了幾個字,會寫自己的名字了,就不跟著一起了,她還是覺得在外麵做事兒好,於是就剩小橋還跟著認字了。


    如今看小橋正看著這兩人又在說學問,小鳳覺得頭疼,直接就出去自己去玩兒了。吳山笑著對小橋說道:“小橋,聽立秋說,你也在認字?現在都認識多少字了?”


    小橋笑著說道:“認識了有好幾百個字了。表哥,你給我大哥拿的養魚的書很管用呢,我大哥就是看那本書,就把魚養起來了。”


    吳山也笑了,說道:“那等我在縣城裏書坊再找一找,有了那方麵的書,再讓人送過來。都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話果然不假。”


    “那表哥能不能多找一些農書?”


    吳山道:“行,立夏是應該多看看這方麵的書。”


    立秋道:“表哥,以後我有不懂的地方能不能找你問問?”


    “怎麽不能?盡管問,你先把不懂的地方都記下來,我每個月都能回來一次,到時候咱們見麵,我能解決哦都告訴你,不知道的,回去問問縣學裏的先生。”


    “嗬嗬,”立秋不好意思的笑了:“表哥,我問的東西,你肯定都懂。”


    “那也不一定,你別小看自己,有時候還真有我不懂的地方,你能想到呢。三人行必有我師,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這問題就不一樣。”


    小橋在一邊聽了,覺得很有意思,小山表哥可不是那種一旦覺得比你強,就處處高人一等,這樣的人就是不能中舉,也會有不錯的人生。


    呸呸呸,大過年的,想啥不中舉?也太晦氣了,小橋心裏呸了好幾口。


    等中午飯的時候,吳氏也帶著孩子們去張家灣各親戚那邊都去拜年了一遍,幾個孩子都被誇獎了,說是懂禮,說話也嘴甜,哪個當大人的不喜歡聽別人誇自己的娃子,吳氏也不例外,回來後,嘴角一直是翹的,而等他們回來,看見葉柱正在給嶽父家劈柴,小橋姥爺和姥娘都覺得這女婿雖然以前有些小毛病,盲目的聽自己爹的話,但是也真的是肯幹的人,對嶽父家也肯出力。


    現在分家了,而且又是立夏在當家了,這樣也挺好的。好日子就在前頭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橋流水人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好並收藏小橋流水人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