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謙之後,登台公演的便是路遙了。
他上了台,勉強一笑,和觀眾們打了個招呼後就開始了自己的表演。
上次抽簽的時候,路遙抽中的是評劇。
評劇的發展曆史比較短,是從清末才開始發展起來的,上個世紀二十年代才在東北大範圍流行。
比較出名的有《楊三姐告狀》《秦香蓮》還有《祥林嫂》等劇。
比起京劇、昆曲、黃梅戲這些曆史比較悠久的戲曲,評劇自身的底蘊確實不足。
但是因為評劇比起這些戲曲更加偏通俗化一些,拿音樂來舉例的話,京劇、昆劇這些傳統戲曲就像是古典音樂,而評劇就很偏流行了。
眾所周知,流行的肯定要比古典的更加容易受到大眾喜愛,評劇就被譽為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的劇種之一。
不過將評戲和流行音樂如何融合。
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
路遙在和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常雅涵進行了多次的探討,也親身感受了好幾初評劇表演,但是都沒什麽頭緒。
評劇的戲本,主要都是將一些比較能夠讓民眾憤慨的不公平之事改編成戲劇,大部分都是批判意味的。
這和音樂這個形式其實是相衝的,音樂很少有帶很深的批判色彩。
想來想去,路遙還是決定將評劇《秦香蓮》的劇本,改成一首歌。
秦香蓮的故事,其實很出名的。
提起秦香蓮,很多人可能會迷茫一些,但是說起陳世美,應該算是一個華夏人無人不知的渣男典範了吧?
《秦香蓮》講的就是才女秦香蓮和書生陳世美相愛結合,陰差陽錯之下,進京趕考的陳世美誤以為妻兒在洪災中身亡,娶了公主,其後秦香蓮千裏尋夫,引發一連串悲劇故事。
陳世美最後被斬於包拯龍頭鍘下的傳說,可是傳了上千年的。
路遙就是依據這個故事,改編出了一首中國風的歌曲,不過歌曲內容更多聚焦在了秦香蓮對陳世美的愛恨之中,這首歌大體主要還是在講愛情。
而評劇則被他融入到了間奏部分,讓常雅涵老師在兩段主歌和副歌之間,唱了幾段《秦香蓮》的唱段。
說實話,如果是在伯謙演出之前,路遙來這麽一手,大家可能還會覺得有點新意,挺有意思的。
但是在伯謙那段《霸王別姬》讓人印象深刻,記憶點猶新的唱段表演完之後,再看路遙的這段,就有些小家子氣了。
比起《霸王別姬》裏最後訣別哭相思帶來的驚豔感,以及伯謙將流行音樂與京劇結合的出色程度。
路遙的作品實在是太粗糙了,評劇唱段切入的也很生硬,和歌曲本身的歌詞之間沒有很好的銜接,顯得很突兀。
凡事都怕對比。
當路遙的演出結束後,現場的觀眾反響明顯沒伯謙好,甚至不少觀眾表情都非常平淡,連伸手鼓鼓掌的表麵功夫都懶得做。
這讓原本臉色就有些不好的路遙,臉色更加難看了。
見現場反應很平淡,周聽隻好連忙打開麥克風打圓場:“額...演出還是挺好的,但是表現出來的效果,可能沒有達到大家的預期。”
但是不是每一個評鑒人都這麽好說話的。
企鵝音樂集團的總監柯長秋黑著一張臉,毫不留情的就批判道:“單純的將戲曲元素插入到歌曲中,不一定就能產生好的化學反應,一首歌最重要的是整體感,一旦這種整體感被破壞了,那音樂的美就沒了。”
梅蘭十分認同的點點頭。
作為一位業內知名的製作人,她見過太多為了讓歌曲更有國風味道,就盲目的往音樂中加入戲腔元素的歌了。
雖然路遙這次並不是加戲腔,但是這樣粗暴的直接把《秦香蓮》的唱段插入到間奏中,與上下歌詞都沒什麽聯係,顯得就是為了要有評劇元素而生搬硬套的感覺。
反倒是如果這首歌沒有這段評劇,演出效果還會更好,因為路遙寫的這首《秦香蓮》還挺好聽的,詞也寫得不錯,將一個被丈夫拋棄,遠赴千裏尋夫又被趕出來的淒慘女子的那種悲情都表現出來了。
反倒是這段評劇有些畫蛇添足了。
幾位評鑒人都搖了搖頭。
果然,讓一位現代流行歌手,用兩周的時間就把古典戲曲與流行樂結合在一起,還能表現出1+1大於2的效果,是很難的一件事。
伯謙做得好,並不代表其他人也能做到。
在心裏,他們都偷偷將被伯謙拉高的評判標準又重新降低了下來。
撒老師立馬上台控場道:“感謝路遙和常雅涵老師帶來的精彩表演。”
“讓我們掌聲歡迎下一位國風傳唱人登場!”
穿著一件點綴著朵朵桃花的新式漢服,顏方休神態自若的走上了舞台。
“各位觀眾大家晚上好,我是國風傳唱人,顏方休。”
“一首《梁祝》,送給大家!”
《梁山伯與祝英台》,又是一個所有華夏人都耳熟能詳的著名愛情故事,堪稱華夏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清脆好聽的古箏聲響起,柔情蜜意的旋律,帶著一絲嬋娟的感覺。
顏方休舉著話筒,站在舞台中央,靜靜的唱起了歌。
這是一首很柔情的中國風歌曲,顏方休就像是一個畫外人,潺潺的將梁山伯與祝英台之間那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用音樂的形勢,娓娓道來。
歌至半途,伴奏旋律一變,著名的《梁祝》小提琴獨奏響起。
知名越劇表演藝術家江淑花舉著話筒走上了舞台。
她並沒有穿著越劇的戲服,也沒有唱什麽越劇唱段,隻是舉起一隻手半掩著臉龐,用越劇的戲腔,唱起了這首歌的副歌。
本身越劇就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音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唯美典雅,極具江南靈秀之氣。
越劇唱腔,再配上很抒情的,以梁祝故事為主體的中國風音樂,立馬就讓現場的觀眾代入到了音樂中那美好但是卻又有些悲情的愛情故事之中。
梁祝的故事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大小也有幾十種戲曲都編過梁祝的唱本。
但是,所有版本的結局,梁祝最終都是化蝶雙飛了。
這個故事的內核是一個悲劇。
而悲劇,總是最能打動人心的。
能夠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十有九悲。
一曲動人的《梁祝》唱畢,現場很多比較感情的女孩,眼眶都有些紅潤了,咬著嘴用力的拍掌。
<a href="http://m.fantuankanshu.com" id="wzsy">fantuankanshu.com</a>
為這一段流傳千年的感人愛情,現場的掌聲經久不息。
葉未央站在後台的備場區,與黃鐸對視一眼,兩人眼神中都帶有一些凝重。
今天的公演,大敵還真是不少啊!
下一個,就輪到他們上台競演了。
他們的演出,能不能獲得現場觀眾的喜愛與投票?
有些忐忑啊!
他上了台,勉強一笑,和觀眾們打了個招呼後就開始了自己的表演。
上次抽簽的時候,路遙抽中的是評劇。
評劇的發展曆史比較短,是從清末才開始發展起來的,上個世紀二十年代才在東北大範圍流行。
比較出名的有《楊三姐告狀》《秦香蓮》還有《祥林嫂》等劇。
比起京劇、昆曲、黃梅戲這些曆史比較悠久的戲曲,評劇自身的底蘊確實不足。
但是因為評劇比起這些戲曲更加偏通俗化一些,拿音樂來舉例的話,京劇、昆劇這些傳統戲曲就像是古典音樂,而評劇就很偏流行了。
眾所周知,流行的肯定要比古典的更加容易受到大眾喜愛,評劇就被譽為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的劇種之一。
不過將評戲和流行音樂如何融合。
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
路遙在和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常雅涵進行了多次的探討,也親身感受了好幾初評劇表演,但是都沒什麽頭緒。
評劇的戲本,主要都是將一些比較能夠讓民眾憤慨的不公平之事改編成戲劇,大部分都是批判意味的。
這和音樂這個形式其實是相衝的,音樂很少有帶很深的批判色彩。
想來想去,路遙還是決定將評劇《秦香蓮》的劇本,改成一首歌。
秦香蓮的故事,其實很出名的。
提起秦香蓮,很多人可能會迷茫一些,但是說起陳世美,應該算是一個華夏人無人不知的渣男典範了吧?
《秦香蓮》講的就是才女秦香蓮和書生陳世美相愛結合,陰差陽錯之下,進京趕考的陳世美誤以為妻兒在洪災中身亡,娶了公主,其後秦香蓮千裏尋夫,引發一連串悲劇故事。
陳世美最後被斬於包拯龍頭鍘下的傳說,可是傳了上千年的。
路遙就是依據這個故事,改編出了一首中國風的歌曲,不過歌曲內容更多聚焦在了秦香蓮對陳世美的愛恨之中,這首歌大體主要還是在講愛情。
而評劇則被他融入到了間奏部分,讓常雅涵老師在兩段主歌和副歌之間,唱了幾段《秦香蓮》的唱段。
說實話,如果是在伯謙演出之前,路遙來這麽一手,大家可能還會覺得有點新意,挺有意思的。
但是在伯謙那段《霸王別姬》讓人印象深刻,記憶點猶新的唱段表演完之後,再看路遙的這段,就有些小家子氣了。
比起《霸王別姬》裏最後訣別哭相思帶來的驚豔感,以及伯謙將流行音樂與京劇結合的出色程度。
路遙的作品實在是太粗糙了,評劇唱段切入的也很生硬,和歌曲本身的歌詞之間沒有很好的銜接,顯得很突兀。
凡事都怕對比。
當路遙的演出結束後,現場的觀眾反響明顯沒伯謙好,甚至不少觀眾表情都非常平淡,連伸手鼓鼓掌的表麵功夫都懶得做。
這讓原本臉色就有些不好的路遙,臉色更加難看了。
見現場反應很平淡,周聽隻好連忙打開麥克風打圓場:“額...演出還是挺好的,但是表現出來的效果,可能沒有達到大家的預期。”
但是不是每一個評鑒人都這麽好說話的。
企鵝音樂集團的總監柯長秋黑著一張臉,毫不留情的就批判道:“單純的將戲曲元素插入到歌曲中,不一定就能產生好的化學反應,一首歌最重要的是整體感,一旦這種整體感被破壞了,那音樂的美就沒了。”
梅蘭十分認同的點點頭。
作為一位業內知名的製作人,她見過太多為了讓歌曲更有國風味道,就盲目的往音樂中加入戲腔元素的歌了。
雖然路遙這次並不是加戲腔,但是這樣粗暴的直接把《秦香蓮》的唱段插入到間奏中,與上下歌詞都沒什麽聯係,顯得就是為了要有評劇元素而生搬硬套的感覺。
反倒是如果這首歌沒有這段評劇,演出效果還會更好,因為路遙寫的這首《秦香蓮》還挺好聽的,詞也寫得不錯,將一個被丈夫拋棄,遠赴千裏尋夫又被趕出來的淒慘女子的那種悲情都表現出來了。
反倒是這段評劇有些畫蛇添足了。
幾位評鑒人都搖了搖頭。
果然,讓一位現代流行歌手,用兩周的時間就把古典戲曲與流行樂結合在一起,還能表現出1+1大於2的效果,是很難的一件事。
伯謙做得好,並不代表其他人也能做到。
在心裏,他們都偷偷將被伯謙拉高的評判標準又重新降低了下來。
撒老師立馬上台控場道:“感謝路遙和常雅涵老師帶來的精彩表演。”
“讓我們掌聲歡迎下一位國風傳唱人登場!”
穿著一件點綴著朵朵桃花的新式漢服,顏方休神態自若的走上了舞台。
“各位觀眾大家晚上好,我是國風傳唱人,顏方休。”
“一首《梁祝》,送給大家!”
《梁山伯與祝英台》,又是一個所有華夏人都耳熟能詳的著名愛情故事,堪稱華夏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清脆好聽的古箏聲響起,柔情蜜意的旋律,帶著一絲嬋娟的感覺。
顏方休舉著話筒,站在舞台中央,靜靜的唱起了歌。
這是一首很柔情的中國風歌曲,顏方休就像是一個畫外人,潺潺的將梁山伯與祝英台之間那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用音樂的形勢,娓娓道來。
歌至半途,伴奏旋律一變,著名的《梁祝》小提琴獨奏響起。
知名越劇表演藝術家江淑花舉著話筒走上了舞台。
她並沒有穿著越劇的戲服,也沒有唱什麽越劇唱段,隻是舉起一隻手半掩著臉龐,用越劇的戲腔,唱起了這首歌的副歌。
本身越劇就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音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唯美典雅,極具江南靈秀之氣。
越劇唱腔,再配上很抒情的,以梁祝故事為主體的中國風音樂,立馬就讓現場的觀眾代入到了音樂中那美好但是卻又有些悲情的愛情故事之中。
梁祝的故事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大小也有幾十種戲曲都編過梁祝的唱本。
但是,所有版本的結局,梁祝最終都是化蝶雙飛了。
這個故事的內核是一個悲劇。
而悲劇,總是最能打動人心的。
能夠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十有九悲。
一曲動人的《梁祝》唱畢,現場很多比較感情的女孩,眼眶都有些紅潤了,咬著嘴用力的拍掌。
<a href="http://m.fantuankanshu.com" id="wzsy">fantuankanshu.com</a>
為這一段流傳千年的感人愛情,現場的掌聲經久不息。
葉未央站在後台的備場區,與黃鐸對視一眼,兩人眼神中都帶有一些凝重。
今天的公演,大敵還真是不少啊!
下一個,就輪到他們上台競演了。
他們的演出,能不能獲得現場觀眾的喜愛與投票?
有些忐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