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王曆753年9月25日,新皇蕭子秋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史稱廣陵帝。
和曆代皇帝不同的是,這一代起,皇帝的寶座失去了很多的權利,僅僅是聖龍帝國的象征而已。
相反其弟蕭劍秋在新皇登基之後,也被加封為輔政王,成了聖龍帝國中央政權的實際執行者。
對於這一點,由於在聖京協議中得到了大量的好處,即使是皇帝的嶽父皇甫嵩和師傅燕南天也沒有太大的意見。
失去了有力支持的皇帝也隻好暫時承認了現實。
作為慣例,在新皇登基之後,自然要召開盛大的宴會,招待文武百官和各國的使者。
在宴會開始之前,各國使者和聖龍的文物百官就在大殿裏互相談論著,希望從各種談話中了解對自己這一方有價值的消息。
當然和有結交價值的人物攀上關係也是這樣的場所必然會進行的活動之一。
雖然聖龍帝國已經猶如一艘觸礁的航船,正在逐步的沈沒,但是畢竟是千年古國,以泱泱大國自居,所以在新皇登基的時候,還是有無數的國家派出大使來祝賀。
東方島國安宇、周邊鄰國暹羅、安息、百濟,都派出了使者;為了對付北方強國呼蘭的威脅,印月、大陸諸公國和大食也都有代表出席。
令風雨感興趣的是西大陸也派出了使者。
那是一個老頭,一看就知道是久經官場的老官僚了。
呼蘭的實力實在太大,北方兵團已經經由哥薩克草原直逼西大陸與東大陸的分界線──所摩爾山,所以這一次前來顯然也是為了尋求盟友。
雖然聖龍離西大陸距離遙遠,但是由於聖龍剛剛|打贏了呼蘭,聲威正著,加上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一個權力遊戲的規則,所以這一次聖龍皇帝即位,居然是曆史上道賀國家最多的一次,一點也不遜於當年聖太宗被萬國共尊為天可汗的那一次。
跟隨那個老頭後麵的是一男兩女三個人。
男的長得非常高大,但是舉止優雅,腰上掛著一柄佩劍,全身盔甲,向人行禮是右手抱胸,鞠躬致意。
左邊是一個身穿黑色神官服的女孩,胸前掛著一個十字架,顯得十分文雅,可惜頭部被鬥蓬給遮住了。
右邊的女孩身穿魔法師袍,但是卻顯得十分活潑,一點都不象風雨以前所聽說過的魔法師的形象。
風雨一直對於西大陸著一塊遙遠的土壤很感興趣,所以花了很大的工夫研究他們的曆史。
在西大陸的國度裏,政權主要分為教會和國王的勢力。
早在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時期,就是教會的力量積蓄時期。
因為法蘭克王國追求統一,需要借助教會的力量。
矮子丕平幫助教會建立了教皇國,查理曼大帝借教會之因討伐異端,向外進行大量戰爭,教會成為了當時戰爭的借口。
而同時,教會的力量也開始發展,主要表現於經濟方麵:得到了大量來自於國王所賞賜的土地,使教會從信仰、思想機構轉變為一個擁有財富的組織,為其以後的強大奠定了經濟的基礎。
首先,教會開始論證教皇國的合法性,偽造“君士坦丁的贈禮”,確定了教皇國的神聖性,這一騙局直到文藝複興時期才為人所揭穿。
其次,教會也開始形成了世俗的統治機構,也就是為人熟知的教階製度:最高位者為教皇,主持梵蒂岡的內部事物;下來是紅衣主教,在很長時期內教皇一直由紅衣主教推舉產生,紅衣主教是教會的主要領導人;然後就是都主教、宗主教和大主教,他們都是大教區的領導人;最下曾的則是主教和神父,神父的權職範圍是教堂,且不能主持聖禮。
最後,教會開始編撰完整的神學和王權的理論體係,出現了著名的“雙劍(雙刃)理論”,即王權和神權都是由上帝授予教會的,然後再有教會賜予國王,教會成為了王權的中介者;並由此得出結論,王權可由教會收回。
作為教會的崇信者,產生了神官。
神官忠誠的侍奉大神,看守教堂,猶如東方的僧侶或者道士。
他們學習的是神聖係魔法,尤其見長的是治療術。
而魔法師同樣是與神締結條約的施法者,不過和神官不同,他們所受到的教廷的條約束縛相對較少,所係的魔法也以攻擊性為主。
一般貴族從武的話,如果不選擇騎士,那就選擇魔法師。
再加上魔法師威力很大,培養起來又很難,所以地位比較崇高。
但是也有例外,又一批極端的魔法師為尋求更強大的力量,而選擇了黑暗魔法係或者亡靈魔法係,則為人所唾棄和懼怕,隻好孤獨一身,生活在陰暗的角落裏。
另一方麵,關於國王由來一說,其普遍原則是神授與民選的結合促成,兩者缺一不可。
他們認為國王是具有神性的,所以才能在世間行使他的權利,因而能夠站無不勝,這種神性是整個王室家族共有的,所以此家族中成員都有成為國王的資格。
但這一神性一定要經過人民民選才能證明其神性,總的看來當時的國王均如此產生,克洛威就是在公民大會中被選出,而其祖先就是半人半神的墨洛克。
後來加洛林王朝取代克洛威王朝,為了證明其合法,所以和教皇結交,由教皇授予這一職位成為合法國王;同時教皇也從中得到好處,形成了以後的教皇國。
國王麾下的主要軍事力量,就是騎士。
騎士的培養已經必須從出生開始,是一個十分漫長的曆程:出生時便由父親監督實行洗禮,從小由乳母養到7歲,不可和家人同住。
7歲後,真正走上騎士的道路。
離開住處到一個高於自己家庭地位的貴族家族,開始學習成為騎士的必備知識,如養獵鷹、各種宗教知識和禮儀。
14歲起擔任貴族的貼身隨從,為禮儀性質,可從中學到很多經驗知識,直到21歲長大成人。
21歲時,必須經過一種特殊的儀式,才能脫離領主家庭成為自主獨立的騎士。
儀式很隆重,這種授封禮被認為是過去成年禮的延續或變形:在第一天中要進行沐浴和祈禱兩個儀式,為的是淨化肉體和靈魂。
第二天正式授封:接受戰馬,並舉行象征性的比賽,成為騎士的外在標誌。
此外騎士的愛情觀也有其獨特之處,可說是獨樹一幟。
當時的婚姻以財產為基礎,騎士們追求愛情,但對象都是貴婦人,且不以結婚為目的,這種觀念成為後期宣揚的主題,吟遊詩人用詩歌在各地歌唱,對以後的西大陸產生了很大影響。
而且這種愛情觀在當時具有一定的社會基礎。
最初教會和騎士階層雙方是對立的,因為騎士代表摧毀的一方,而基督教代表被摧毀的帝國;騎士十分尚武,以掠奪為特征,且掠奪目標常常直指教堂。
雙方在理論、實際上都衝突,基督教崇尚和平,騎士則以戰爭為樂。
導致兩者的結合主要是有以下兩個因素:第一,源於教會的世俗化。
因為得到了大量土地,使得教會成為西大陸最大的封建主,當時的一個小教會都可以擁有為數1000多個的莊園。
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利益,教會開始涉足世俗事物,從對國王的依附到對國王的支配,也使騎士保護的對象發生了轉移,騎士作為基督徒,不能侵犯教會,教會從與騎士對立的機構變為被騎士保護的機構。
第二點,則是騎士本身也發生了變化。
因為進入教會是當時貴族後代獲得社會地位的方法,所以騎士們從小就接受宗教教育,遵從上帝的教導來選擇合適的行為,從小培養對上帝的信仰;另外,騎士在戰爭時戰途凶險,遇到困難就往往祈求上帝的保佑;還有一部分騎士因為戰爭太過殘酷而轉向修道,另一部分大難不死的騎士則因為需要精神上的安慰,而絕對的信仰基督教。
因此,很多教會的行為準則成為了騎士的準則,騎士成為了上帝的戰士。
當時騎士的準則主要為以下幾點:做一個虔誠的基督徒。
之後,虔誠成為首要準則,信仰基督教既是品質,也是資格,對騎士有了規定和約束。
騎士的裝備也代表著教義,劍是十字教的象征,盾代表著保護教會的職責,雙刃劍則代表了正義的一麵和殺敵。
而且信仰上帝,騎士也必須有實際行動,為祈禱和懺悔罪行。
必須成為保護教會的衛士,世俗國家是上帝在人間的房間,國王是房間的代表,騎士保護國王既為保護上帝,從而轉化為保護教會的職責。
這時候,西大陸的這三個年輕人顯然和大食的一個武士起了衝突。
這個大食的武士大約三十多歲,留著胡須,頭上待著沙巾,腰裏挎著一把彎彎的腰刀。
大食和西大陸的矛盾由來已久。
大食文明影響廣大,是三大宗教之一的發源地;其文化在中世紀占優越地位,而且經濟也很發達,貿易和交易遠在當時的西大陸落後市場之前,同時也十分重視世俗文化的研究。
伊斯蘭教創始人為穆罕默德,出身貧窮,依靠經商致富後,開始常常到一個山洞中去思考問題。
四十歲時,聽到真主對他說教的內容,稱其為阿拉的使者。
於是他開始向周圍人傳教,從家人到朋友以及一些貧困者,但社會反響並不大。
後因涉及到許多社會問題,而受到當地大商人和貴族的壓製,由麥加城遷至郊區,在那裏開始繼續傳教,引起了另一城市人們的關注,雙方簽訂協議,將傳教中心轉移到了麥地那,開始建立一個一宗教為主的實體國家,並著手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措施。
大致有以下幾點:第一,建立崇拜場所清真寺,這所最初的清真寺就成為了以後所有清真寺的樣板:有院子,宣講台,並規定聚會進行儀式的日期為星期五,規定跪拜方向是克爾伯神廟,取代了當時的自然崇拜。
第二,提出“凡加入伊斯蘭教皆為兄弟”的口號。
第三,建立麥地那憲章:一致對外。
第四,建立軍隊,號召進行聖戰。
將戰爭作為神聖的義務。
起先是與麥加作戰的口號,後成為進攻其它地方的口號,推廣伊斯蘭教到各地。
穆罕默德在麥地那積蓄了八年的力量,建立了一支一萬多人的軍隊,親率軍隊進攻麥加。
在其攻克麥加後,實施了一係列的措施:以麥加為勝地,以克爾伯神廟中的隕石為神物。
他親自主持了第一次朝聖活動,為以後的朝聖立下了規矩;並在山上發表了“辭朝演說”,於第二年病逝於麥地那。
伊斯蘭教在創立中形成了係統的經典:古蘭經。
這部經典並非穆罕默德編寫,而是由不同的弟子記載穆罕默德的傳授內容匯編而成,因而也產生了不同的派別。
其主要內容包括兩部分:其一是在麥加期間傳授的內容,為麥加篇章;其二事故在麥地那期間傳授的內容,是為麥地那篇章。
這部經書規定了一個伊斯蘭教信徒最基本的教義:首先是信仰:必須信阿拉;信天使,就是介於真主和先知之間的媒介體;信經典,不僅僅是古蘭經,還包括舊、新約;新先知,服從曆代先知傳授的知識;信末日,相信末日審判說。
其次是實際的行動,也被稱為五功:第一是念證言,必須每天朗誦;第二是做禮拜,一天之中做五次,每逢星期五必須集中到清真寺去聚會;第三是齋戒,伊斯蘭曆法的九月,成年男女必須齋戒一個月(每天從日出到日落),之後還要重新舉行儀式就是開齋節。
第四是天課,就是付稅,也可以作為一種濟貧稅,規定一人一年中必須把多出的錢的smenhu%作為天課。
第五就是朝聖,凡教徒在一生中必須親自去麥加神廟朝拜至少一次,時間是每年12月的初七、初八、初九。
而伊斯蘭教與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點是:伊斯蘭教主張宗教和世俗並重,反對出家修行拋棄生活,因而沒有修道院和修士,反對禁欲和獨身主義。
這主要是因為大食商業發達,人們以經商為生;而宗教的產生必須順應當時的社會現實。
大食在伊斯蘭教創立之前,文化較為落後。
直到伊斯蘭教創立以後,才開始進入封建化,國家的形成時期。
而其周邊地區文化水平高,為了傳播信仰,就鼓勵信徒們學習寫字(如希伯來文、敘利亞文),並讓在戰爭中捕得的識字的俘虜,來教育大食兒童。
從此,教育和學術於大食開始發展,也與其領土擴張有關係;大食通過戰爭吞並了大量的文明地區,形成了多個文化中心。
學術上,首先是本土的文化中心。
在麥加和麥地那地區,是研究伊斯蘭教最初的學術中心,當地最為發達的是曆史學和聖訓學。
而在本土之外,首推巴比倫地區,當地財富聚集,學術發達(是古代文明帝國所在地),有著多種文化傳統的沈澱。
巴格達作為大食帝國的首都,文人學者大量匯聚,討論內容包括語言學、哲學、醫學。
其次是敘利亞和大馬士革,保存和收集了大量希臘哲學著作,由此開展翻譯工作,保留了大量的典籍。
然後是埃及,雖然當地的古文明因為外族入侵而至此斷絕,但也有現存的學術中心被繼承:亞曆山大裏亞;由馬其頓國王亞曆山大帝建設,隻要是建築和學術事業,學術設施發達。
大食帝國通過地域擴張,吸收了各民族的文化,使之成為了大食文化的一部分,對以後的西大陸影響重大。
在教育方麵,伊斯蘭教創立之前,大食地區沒有學校。
從穆罕默德開始,教育也開始起步。
一開始,以寺廟(清真寺)為主來建立學校,目的為習字念經典,但範圍狹窄。
大食帝國時期,有了書塾和小學出現,上課內容一古蘭經為主,並包括算術、語法和詩歌;學習方式為背誦,崇尚體罰製度,費用視教師個人經濟狀況而定。
日後清真寺數量眾多,教育普及教廣。
辦學特點為民間化,政府設有專門的辦學經費和統一辦學標準,學校設置課程和情況一切由學校自主,任何人都可進入學校就讀。
到了阿狄斯王朝時期,開始出現官辦教育機構,又是研究機構,吸收大量人才進行研究,有意識地培養了一批高層官員。
在一百多年前大食第一所高等學校──尼采米亞大學,獲得政府承認和資助,組織管理嚴厲,教師聘用須經過皇帝同意,且配備助學人員2~3名,學生有獎學金,食宿皆在學校,開課科目眾多。
它的製度和方式影響了日後西大陸的大學發展。
在圖書館事業方麵,大食的圖書館係統發達,新建設的和舊有的並寸。
如亞曆山大圖書館。
兩河流域每所學校均有圖書館,但也有在戰爭中典籍遭到破壞而圖書館卻保存了下來的情況。
並因此引發了數次的大規模翻譯運動,在曆史上,每位大食國王都曾主持過。
而且大食帝國的個人藏書也十分豐富,使社會上學術氣氛濃厚。
大食的文學,人們現在所能讀到的,主要有兩種形式:詩歌和散文故事。
詩歌是大食人的文學傳統,起源甚早,早於伊斯蘭教創立之前,大食詩歌已經進入了第一個繁榮時期。
當時的詩歌:長詩──格綏達和短詩──麥格圖阿。
由上下句組成,行尾押韻;內容為歌頌部落英雄、戰役經過、思念親人,或是描寫沙漠等的風光。
詩人在當時十分受人尊敬,成為部落代言人或精神領袖。
當時還有專門賽詩會,地點在克爾伯神廟,勝利者被稱為“懸詩詩人”。
當時著名的“懸詩詩人”為烏魯姆.蓋斯,其人性格好酒,寫了很多思念情人的詩歌。
而伊斯蘭教的出現打斷了詩歌創作的傳統,詩歌由此走向衰落期。
伊斯蘭教注重研究經典,使得世俗詩歌開始沒落。
直到帝國開始擴張,詩歌才重新有了恢複和繁榮期,內容以哲理性問題為主,反映人生享樂和厭世的兩種態度:享樂主義教導人們及時行樂,整天喝酒;厭世主義主要有勸世詩、教導詩,受了伊斯蘭宗教的影響,講述萬物必消之理,與世俗生活保持距離。
散文故事著名的文體為麥嘎麥(聚會之意)體,講述內容、出處,反映了社會生活方麵的豐富多彩;比較口語化,流傳很廣,對後人影響甚大。
代表作是《天方夜譚》(也就是《一千零一夜》):天方,指的的克爾伯神廟(天房),指稱大食;夜譚,指夜間講的故事。
其中收集了各地、各時期、各民族的現有傳說,加工整理而成,內容繁雜,以格言、語言、童話、戀愛、冒險、諺語為主,反映了當時廣大階層的各種普遍現象,以及對惡的憎恨,讚揚了高尚品質,表現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食的藝術,因為至今還有不能造塑像的教條,所以主要表現在建築上。
建築中又以清真寺為主要代表,其樣式規定於穆罕默德時期,開始較為簡單,但包含了三樣必備的東西:院子必須寬敞,有房頂,有宣講台。
隨著大食帝國的擴張,開始進入建造清真寺時期。
聖王曆691年,於耶路撒冷建造岩石清真寺,是為早期的盛名建築之一。
特點:呈八角形,有巨大的圓頂,繪有花草的瓷磚,並以經文為裝飾,被認識是保存至今的最古的大食建築。
聖王曆705年大馬士革清真寺(原為羅馬神廟)建成,長158米寬100米,正門為凱旋式拱門,兩旁為希臘圓柱,並有三座尖塔──是以後清真寺的典範。
至此,形成了清真寺的主要特色和功能:第一,有寬敞的大殿,且十分幹淨;兩旁有走廊,保證信徒可以保持幹淨進入大殿朝拜。
第二,大殿旁必須有宣禮塔和聖龕,以及沐浴室──以保證宗教生活的需要:進門要看到水。
第三,巍峨的建築和複雜的雕飾,主要是圖案,為了顯示大食帝國的威嚴和權利。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大帝國,卻因為西大陸的十字軍東征而元氣大傷。
這次東征以宗教為借口──為了統一基督教,合並之前分裂出去的東正教。
因為當時東西方勢力對比發生了重大變化:西大陸的西部已經是教會大一統的體製,教皇占有絕對的統治優勢;而東部拜占庭常年受大食人進攻,土地範圍大批縮小,因而也開始向西方求援。
這自然成為了西大陸進攻東方的最好借口,而西方要求兩教會的合並為一,也就是宗教動機,成為了人們的理論依據。
以此為契機,教皇出麵號召各個階層,形成一場浩浩蕩蕩的全西大陸的向東開拓運動。
事實上,東征同時也源於當時的社會問題:一,商品經濟的抬頭,標誌著商品在生活中占重要地位,而一直以來西大陸商品的發源地是東方;二,貨幣地租取代實物地租的出現,使得各階層的人們更迫切的希望能夠獲得大量貨幣,而東方以其神秘和財富吸引著眾人;三,經過幾個世紀的積累,西大陸開始出現了流浪者,這批流動階層因而更加的希望能夠獲得可以賴以生存的土地和財富;四,向外開拓,無疑是將當時西大陸的內部領主之間的私戰矛盾,引向了名義上的正義之戰;五,在以上各項基礎上,教皇所提出的物質**,以及免債、免罪等事項,愈發引發了當時對於東方的狂熱。
這場十字軍東征,不僅是一場狂熱的宗教運動,還有社會、經濟上的背景,而且這些因素日後所受到的影響遠遠大於宗教意義。
就某方麵而言,第一次東征確有其成果:攻占了耶路撒冷,並建立起一批十字軍國家,比如安條克、拉丁辛等國家,也維持了很長時間。
但同時,這也是極其血腥的戰爭,軍隊的搶劫、燒殺,完全背離宗教性質──以後的七次戰爭亦沒有任何改進,攻占拜占庭,所為的也僅僅是經濟上的目的而已。
但是如果單純的從曆史方麵來說,十字軍東征有其無法磨滅的影響:一,一係列的戰爭使得地中海通道重新暢通,大食和西大陸開始逐漸融合,雙方有了除戰爭以外的接觸:十字軍參與者親身感受到了東方的富庶,通過戰爭中的搶掠也攜帶大量的物品回到西大陸,刺激了人們對於東方的欲望,促進了西大陸的生產,出現大量偽造品。
而地中海通道的打開,使得地中海沿岸的城市,比如威尼斯、熱那亞受惠頗大。
於是這些城市均鼓勵人們參加十字軍,以獲得自己的商業利益,通過提供十字軍的裝備來獲利。
通過這一戰爭,威尼斯取代拜占庭獲得地中海的控製權,熱那亞則獲得了大量的建築以及拜占庭的市場,使地中海航線再度為舊基督教徒所掌控,帶動了西大陸其他城市的興起和發展,比如馬塞、巴塞羅那和佛羅倫薩等。
二,十字軍東征,毫無疑問的引起了西大陸社會本身的大變動:東西方從對立表現到相互融合──西方人的思維、生活方式開始東方化。
十字軍東征中發現所見的東方與所聞的有很大出入,並開始有人思考關於“異教徒”一說,懷疑教會宣傳的所謂東方人為惡魔一說,也開始向東方學習。
十字軍國家大部分都大食化,其中居民能說流利的大食語,改變自己的服飾並模仿東方的禮儀,學習東方處世態度,改變自我形象,與東方開始交往。
而十字軍占領聖城後,也允許大食人來此學習、朝拜,西方人則將其文化、思維帶回西方。
(以上皆參考了歐洲發展史、西大陸之演變等文章,鑒於風雨將遠征西方,我考慮再三,還是在這兒對西方世界和伊斯蘭世界作一個介紹。
──純粹出於作者的偷懶想法,免得在以後的篇章中零零碎碎的介紹了。
如果覺得本章枯燥,實在抱歉。
我有一個小小的願望,那就是和大家一起來進行沙盤推演,看看東、西方文明的對撞究竟會產生怎樣的結局?另外龍是中華的象征、民族的圖騰,我想正常情況下應該每一個炎黃子孫都不會對“龍”感到厭惡吧?至於有人提出本文太注重騎兵的重要性,雖然我不否認可以運用計謀消除騎兵的威力,但是無可否認在冷兵器時代騎兵確實是最強大的兵種之一,我在第三十七章中已提到,戰爭中將領謀略的重要性,但並不等於可以否認兵種本身所存在的威力,即使是現代戰爭中,機動兵力對戰爭勝負的影響也是有目共睹的。
至於文中的愛情方麵,似乎風雨目前並不濫情啊!我也沒有打算讓風雨來個一夫多妻製,這一點我已經有過聲明:我描寫的是梟雄,所以他的情感生活絕對是和利益息息相關的。
不過我覺得即使是寫一夫多妻製,也很符合時代背景,談不上什麽封建吧,西方的**就是不封建?不過也難怪,連“龍”都討厭的人,媚外也就可以理解了。
)nk"
和曆代皇帝不同的是,這一代起,皇帝的寶座失去了很多的權利,僅僅是聖龍帝國的象征而已。
相反其弟蕭劍秋在新皇登基之後,也被加封為輔政王,成了聖龍帝國中央政權的實際執行者。
對於這一點,由於在聖京協議中得到了大量的好處,即使是皇帝的嶽父皇甫嵩和師傅燕南天也沒有太大的意見。
失去了有力支持的皇帝也隻好暫時承認了現實。
作為慣例,在新皇登基之後,自然要召開盛大的宴會,招待文武百官和各國的使者。
在宴會開始之前,各國使者和聖龍的文物百官就在大殿裏互相談論著,希望從各種談話中了解對自己這一方有價值的消息。
當然和有結交價值的人物攀上關係也是這樣的場所必然會進行的活動之一。
雖然聖龍帝國已經猶如一艘觸礁的航船,正在逐步的沈沒,但是畢竟是千年古國,以泱泱大國自居,所以在新皇登基的時候,還是有無數的國家派出大使來祝賀。
東方島國安宇、周邊鄰國暹羅、安息、百濟,都派出了使者;為了對付北方強國呼蘭的威脅,印月、大陸諸公國和大食也都有代表出席。
令風雨感興趣的是西大陸也派出了使者。
那是一個老頭,一看就知道是久經官場的老官僚了。
呼蘭的實力實在太大,北方兵團已經經由哥薩克草原直逼西大陸與東大陸的分界線──所摩爾山,所以這一次前來顯然也是為了尋求盟友。
雖然聖龍離西大陸距離遙遠,但是由於聖龍剛剛|打贏了呼蘭,聲威正著,加上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一個權力遊戲的規則,所以這一次聖龍皇帝即位,居然是曆史上道賀國家最多的一次,一點也不遜於當年聖太宗被萬國共尊為天可汗的那一次。
跟隨那個老頭後麵的是一男兩女三個人。
男的長得非常高大,但是舉止優雅,腰上掛著一柄佩劍,全身盔甲,向人行禮是右手抱胸,鞠躬致意。
左邊是一個身穿黑色神官服的女孩,胸前掛著一個十字架,顯得十分文雅,可惜頭部被鬥蓬給遮住了。
右邊的女孩身穿魔法師袍,但是卻顯得十分活潑,一點都不象風雨以前所聽說過的魔法師的形象。
風雨一直對於西大陸著一塊遙遠的土壤很感興趣,所以花了很大的工夫研究他們的曆史。
在西大陸的國度裏,政權主要分為教會和國王的勢力。
早在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時期,就是教會的力量積蓄時期。
因為法蘭克王國追求統一,需要借助教會的力量。
矮子丕平幫助教會建立了教皇國,查理曼大帝借教會之因討伐異端,向外進行大量戰爭,教會成為了當時戰爭的借口。
而同時,教會的力量也開始發展,主要表現於經濟方麵:得到了大量來自於國王所賞賜的土地,使教會從信仰、思想機構轉變為一個擁有財富的組織,為其以後的強大奠定了經濟的基礎。
首先,教會開始論證教皇國的合法性,偽造“君士坦丁的贈禮”,確定了教皇國的神聖性,這一騙局直到文藝複興時期才為人所揭穿。
其次,教會也開始形成了世俗的統治機構,也就是為人熟知的教階製度:最高位者為教皇,主持梵蒂岡的內部事物;下來是紅衣主教,在很長時期內教皇一直由紅衣主教推舉產生,紅衣主教是教會的主要領導人;然後就是都主教、宗主教和大主教,他們都是大教區的領導人;最下曾的則是主教和神父,神父的權職範圍是教堂,且不能主持聖禮。
最後,教會開始編撰完整的神學和王權的理論體係,出現了著名的“雙劍(雙刃)理論”,即王權和神權都是由上帝授予教會的,然後再有教會賜予國王,教會成為了王權的中介者;並由此得出結論,王權可由教會收回。
作為教會的崇信者,產生了神官。
神官忠誠的侍奉大神,看守教堂,猶如東方的僧侶或者道士。
他們學習的是神聖係魔法,尤其見長的是治療術。
而魔法師同樣是與神締結條約的施法者,不過和神官不同,他們所受到的教廷的條約束縛相對較少,所係的魔法也以攻擊性為主。
一般貴族從武的話,如果不選擇騎士,那就選擇魔法師。
再加上魔法師威力很大,培養起來又很難,所以地位比較崇高。
但是也有例外,又一批極端的魔法師為尋求更強大的力量,而選擇了黑暗魔法係或者亡靈魔法係,則為人所唾棄和懼怕,隻好孤獨一身,生活在陰暗的角落裏。
另一方麵,關於國王由來一說,其普遍原則是神授與民選的結合促成,兩者缺一不可。
他們認為國王是具有神性的,所以才能在世間行使他的權利,因而能夠站無不勝,這種神性是整個王室家族共有的,所以此家族中成員都有成為國王的資格。
但這一神性一定要經過人民民選才能證明其神性,總的看來當時的國王均如此產生,克洛威就是在公民大會中被選出,而其祖先就是半人半神的墨洛克。
後來加洛林王朝取代克洛威王朝,為了證明其合法,所以和教皇結交,由教皇授予這一職位成為合法國王;同時教皇也從中得到好處,形成了以後的教皇國。
國王麾下的主要軍事力量,就是騎士。
騎士的培養已經必須從出生開始,是一個十分漫長的曆程:出生時便由父親監督實行洗禮,從小由乳母養到7歲,不可和家人同住。
7歲後,真正走上騎士的道路。
離開住處到一個高於自己家庭地位的貴族家族,開始學習成為騎士的必備知識,如養獵鷹、各種宗教知識和禮儀。
14歲起擔任貴族的貼身隨從,為禮儀性質,可從中學到很多經驗知識,直到21歲長大成人。
21歲時,必須經過一種特殊的儀式,才能脫離領主家庭成為自主獨立的騎士。
儀式很隆重,這種授封禮被認為是過去成年禮的延續或變形:在第一天中要進行沐浴和祈禱兩個儀式,為的是淨化肉體和靈魂。
第二天正式授封:接受戰馬,並舉行象征性的比賽,成為騎士的外在標誌。
此外騎士的愛情觀也有其獨特之處,可說是獨樹一幟。
當時的婚姻以財產為基礎,騎士們追求愛情,但對象都是貴婦人,且不以結婚為目的,這種觀念成為後期宣揚的主題,吟遊詩人用詩歌在各地歌唱,對以後的西大陸產生了很大影響。
而且這種愛情觀在當時具有一定的社會基礎。
最初教會和騎士階層雙方是對立的,因為騎士代表摧毀的一方,而基督教代表被摧毀的帝國;騎士十分尚武,以掠奪為特征,且掠奪目標常常直指教堂。
雙方在理論、實際上都衝突,基督教崇尚和平,騎士則以戰爭為樂。
導致兩者的結合主要是有以下兩個因素:第一,源於教會的世俗化。
因為得到了大量土地,使得教會成為西大陸最大的封建主,當時的一個小教會都可以擁有為數1000多個的莊園。
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利益,教會開始涉足世俗事物,從對國王的依附到對國王的支配,也使騎士保護的對象發生了轉移,騎士作為基督徒,不能侵犯教會,教會從與騎士對立的機構變為被騎士保護的機構。
第二點,則是騎士本身也發生了變化。
因為進入教會是當時貴族後代獲得社會地位的方法,所以騎士們從小就接受宗教教育,遵從上帝的教導來選擇合適的行為,從小培養對上帝的信仰;另外,騎士在戰爭時戰途凶險,遇到困難就往往祈求上帝的保佑;還有一部分騎士因為戰爭太過殘酷而轉向修道,另一部分大難不死的騎士則因為需要精神上的安慰,而絕對的信仰基督教。
因此,很多教會的行為準則成為了騎士的準則,騎士成為了上帝的戰士。
當時騎士的準則主要為以下幾點:做一個虔誠的基督徒。
之後,虔誠成為首要準則,信仰基督教既是品質,也是資格,對騎士有了規定和約束。
騎士的裝備也代表著教義,劍是十字教的象征,盾代表著保護教會的職責,雙刃劍則代表了正義的一麵和殺敵。
而且信仰上帝,騎士也必須有實際行動,為祈禱和懺悔罪行。
必須成為保護教會的衛士,世俗國家是上帝在人間的房間,國王是房間的代表,騎士保護國王既為保護上帝,從而轉化為保護教會的職責。
這時候,西大陸的這三個年輕人顯然和大食的一個武士起了衝突。
這個大食的武士大約三十多歲,留著胡須,頭上待著沙巾,腰裏挎著一把彎彎的腰刀。
大食和西大陸的矛盾由來已久。
大食文明影響廣大,是三大宗教之一的發源地;其文化在中世紀占優越地位,而且經濟也很發達,貿易和交易遠在當時的西大陸落後市場之前,同時也十分重視世俗文化的研究。
伊斯蘭教創始人為穆罕默德,出身貧窮,依靠經商致富後,開始常常到一個山洞中去思考問題。
四十歲時,聽到真主對他說教的內容,稱其為阿拉的使者。
於是他開始向周圍人傳教,從家人到朋友以及一些貧困者,但社會反響並不大。
後因涉及到許多社會問題,而受到當地大商人和貴族的壓製,由麥加城遷至郊區,在那裏開始繼續傳教,引起了另一城市人們的關注,雙方簽訂協議,將傳教中心轉移到了麥地那,開始建立一個一宗教為主的實體國家,並著手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措施。
大致有以下幾點:第一,建立崇拜場所清真寺,這所最初的清真寺就成為了以後所有清真寺的樣板:有院子,宣講台,並規定聚會進行儀式的日期為星期五,規定跪拜方向是克爾伯神廟,取代了當時的自然崇拜。
第二,提出“凡加入伊斯蘭教皆為兄弟”的口號。
第三,建立麥地那憲章:一致對外。
第四,建立軍隊,號召進行聖戰。
將戰爭作為神聖的義務。
起先是與麥加作戰的口號,後成為進攻其它地方的口號,推廣伊斯蘭教到各地。
穆罕默德在麥地那積蓄了八年的力量,建立了一支一萬多人的軍隊,親率軍隊進攻麥加。
在其攻克麥加後,實施了一係列的措施:以麥加為勝地,以克爾伯神廟中的隕石為神物。
他親自主持了第一次朝聖活動,為以後的朝聖立下了規矩;並在山上發表了“辭朝演說”,於第二年病逝於麥地那。
伊斯蘭教在創立中形成了係統的經典:古蘭經。
這部經典並非穆罕默德編寫,而是由不同的弟子記載穆罕默德的傳授內容匯編而成,因而也產生了不同的派別。
其主要內容包括兩部分:其一是在麥加期間傳授的內容,為麥加篇章;其二事故在麥地那期間傳授的內容,是為麥地那篇章。
這部經書規定了一個伊斯蘭教信徒最基本的教義:首先是信仰:必須信阿拉;信天使,就是介於真主和先知之間的媒介體;信經典,不僅僅是古蘭經,還包括舊、新約;新先知,服從曆代先知傳授的知識;信末日,相信末日審判說。
其次是實際的行動,也被稱為五功:第一是念證言,必須每天朗誦;第二是做禮拜,一天之中做五次,每逢星期五必須集中到清真寺去聚會;第三是齋戒,伊斯蘭曆法的九月,成年男女必須齋戒一個月(每天從日出到日落),之後還要重新舉行儀式就是開齋節。
第四是天課,就是付稅,也可以作為一種濟貧稅,規定一人一年中必須把多出的錢的smenhu%作為天課。
第五就是朝聖,凡教徒在一生中必須親自去麥加神廟朝拜至少一次,時間是每年12月的初七、初八、初九。
而伊斯蘭教與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點是:伊斯蘭教主張宗教和世俗並重,反對出家修行拋棄生活,因而沒有修道院和修士,反對禁欲和獨身主義。
這主要是因為大食商業發達,人們以經商為生;而宗教的產生必須順應當時的社會現實。
大食在伊斯蘭教創立之前,文化較為落後。
直到伊斯蘭教創立以後,才開始進入封建化,國家的形成時期。
而其周邊地區文化水平高,為了傳播信仰,就鼓勵信徒們學習寫字(如希伯來文、敘利亞文),並讓在戰爭中捕得的識字的俘虜,來教育大食兒童。
從此,教育和學術於大食開始發展,也與其領土擴張有關係;大食通過戰爭吞並了大量的文明地區,形成了多個文化中心。
學術上,首先是本土的文化中心。
在麥加和麥地那地區,是研究伊斯蘭教最初的學術中心,當地最為發達的是曆史學和聖訓學。
而在本土之外,首推巴比倫地區,當地財富聚集,學術發達(是古代文明帝國所在地),有著多種文化傳統的沈澱。
巴格達作為大食帝國的首都,文人學者大量匯聚,討論內容包括語言學、哲學、醫學。
其次是敘利亞和大馬士革,保存和收集了大量希臘哲學著作,由此開展翻譯工作,保留了大量的典籍。
然後是埃及,雖然當地的古文明因為外族入侵而至此斷絕,但也有現存的學術中心被繼承:亞曆山大裏亞;由馬其頓國王亞曆山大帝建設,隻要是建築和學術事業,學術設施發達。
大食帝國通過地域擴張,吸收了各民族的文化,使之成為了大食文化的一部分,對以後的西大陸影響重大。
在教育方麵,伊斯蘭教創立之前,大食地區沒有學校。
從穆罕默德開始,教育也開始起步。
一開始,以寺廟(清真寺)為主來建立學校,目的為習字念經典,但範圍狹窄。
大食帝國時期,有了書塾和小學出現,上課內容一古蘭經為主,並包括算術、語法和詩歌;學習方式為背誦,崇尚體罰製度,費用視教師個人經濟狀況而定。
日後清真寺數量眾多,教育普及教廣。
辦學特點為民間化,政府設有專門的辦學經費和統一辦學標準,學校設置課程和情況一切由學校自主,任何人都可進入學校就讀。
到了阿狄斯王朝時期,開始出現官辦教育機構,又是研究機構,吸收大量人才進行研究,有意識地培養了一批高層官員。
在一百多年前大食第一所高等學校──尼采米亞大學,獲得政府承認和資助,組織管理嚴厲,教師聘用須經過皇帝同意,且配備助學人員2~3名,學生有獎學金,食宿皆在學校,開課科目眾多。
它的製度和方式影響了日後西大陸的大學發展。
在圖書館事業方麵,大食的圖書館係統發達,新建設的和舊有的並寸。
如亞曆山大圖書館。
兩河流域每所學校均有圖書館,但也有在戰爭中典籍遭到破壞而圖書館卻保存了下來的情況。
並因此引發了數次的大規模翻譯運動,在曆史上,每位大食國王都曾主持過。
而且大食帝國的個人藏書也十分豐富,使社會上學術氣氛濃厚。
大食的文學,人們現在所能讀到的,主要有兩種形式:詩歌和散文故事。
詩歌是大食人的文學傳統,起源甚早,早於伊斯蘭教創立之前,大食詩歌已經進入了第一個繁榮時期。
當時的詩歌:長詩──格綏達和短詩──麥格圖阿。
由上下句組成,行尾押韻;內容為歌頌部落英雄、戰役經過、思念親人,或是描寫沙漠等的風光。
詩人在當時十分受人尊敬,成為部落代言人或精神領袖。
當時還有專門賽詩會,地點在克爾伯神廟,勝利者被稱為“懸詩詩人”。
當時著名的“懸詩詩人”為烏魯姆.蓋斯,其人性格好酒,寫了很多思念情人的詩歌。
而伊斯蘭教的出現打斷了詩歌創作的傳統,詩歌由此走向衰落期。
伊斯蘭教注重研究經典,使得世俗詩歌開始沒落。
直到帝國開始擴張,詩歌才重新有了恢複和繁榮期,內容以哲理性問題為主,反映人生享樂和厭世的兩種態度:享樂主義教導人們及時行樂,整天喝酒;厭世主義主要有勸世詩、教導詩,受了伊斯蘭宗教的影響,講述萬物必消之理,與世俗生活保持距離。
散文故事著名的文體為麥嘎麥(聚會之意)體,講述內容、出處,反映了社會生活方麵的豐富多彩;比較口語化,流傳很廣,對後人影響甚大。
代表作是《天方夜譚》(也就是《一千零一夜》):天方,指的的克爾伯神廟(天房),指稱大食;夜譚,指夜間講的故事。
其中收集了各地、各時期、各民族的現有傳說,加工整理而成,內容繁雜,以格言、語言、童話、戀愛、冒險、諺語為主,反映了當時廣大階層的各種普遍現象,以及對惡的憎恨,讚揚了高尚品質,表現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食的藝術,因為至今還有不能造塑像的教條,所以主要表現在建築上。
建築中又以清真寺為主要代表,其樣式規定於穆罕默德時期,開始較為簡單,但包含了三樣必備的東西:院子必須寬敞,有房頂,有宣講台。
隨著大食帝國的擴張,開始進入建造清真寺時期。
聖王曆691年,於耶路撒冷建造岩石清真寺,是為早期的盛名建築之一。
特點:呈八角形,有巨大的圓頂,繪有花草的瓷磚,並以經文為裝飾,被認識是保存至今的最古的大食建築。
聖王曆705年大馬士革清真寺(原為羅馬神廟)建成,長158米寬100米,正門為凱旋式拱門,兩旁為希臘圓柱,並有三座尖塔──是以後清真寺的典範。
至此,形成了清真寺的主要特色和功能:第一,有寬敞的大殿,且十分幹淨;兩旁有走廊,保證信徒可以保持幹淨進入大殿朝拜。
第二,大殿旁必須有宣禮塔和聖龕,以及沐浴室──以保證宗教生活的需要:進門要看到水。
第三,巍峨的建築和複雜的雕飾,主要是圖案,為了顯示大食帝國的威嚴和權利。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大帝國,卻因為西大陸的十字軍東征而元氣大傷。
這次東征以宗教為借口──為了統一基督教,合並之前分裂出去的東正教。
因為當時東西方勢力對比發生了重大變化:西大陸的西部已經是教會大一統的體製,教皇占有絕對的統治優勢;而東部拜占庭常年受大食人進攻,土地範圍大批縮小,因而也開始向西方求援。
這自然成為了西大陸進攻東方的最好借口,而西方要求兩教會的合並為一,也就是宗教動機,成為了人們的理論依據。
以此為契機,教皇出麵號召各個階層,形成一場浩浩蕩蕩的全西大陸的向東開拓運動。
事實上,東征同時也源於當時的社會問題:一,商品經濟的抬頭,標誌著商品在生活中占重要地位,而一直以來西大陸商品的發源地是東方;二,貨幣地租取代實物地租的出現,使得各階層的人們更迫切的希望能夠獲得大量貨幣,而東方以其神秘和財富吸引著眾人;三,經過幾個世紀的積累,西大陸開始出現了流浪者,這批流動階層因而更加的希望能夠獲得可以賴以生存的土地和財富;四,向外開拓,無疑是將當時西大陸的內部領主之間的私戰矛盾,引向了名義上的正義之戰;五,在以上各項基礎上,教皇所提出的物質**,以及免債、免罪等事項,愈發引發了當時對於東方的狂熱。
這場十字軍東征,不僅是一場狂熱的宗教運動,還有社會、經濟上的背景,而且這些因素日後所受到的影響遠遠大於宗教意義。
就某方麵而言,第一次東征確有其成果:攻占了耶路撒冷,並建立起一批十字軍國家,比如安條克、拉丁辛等國家,也維持了很長時間。
但同時,這也是極其血腥的戰爭,軍隊的搶劫、燒殺,完全背離宗教性質──以後的七次戰爭亦沒有任何改進,攻占拜占庭,所為的也僅僅是經濟上的目的而已。
但是如果單純的從曆史方麵來說,十字軍東征有其無法磨滅的影響:一,一係列的戰爭使得地中海通道重新暢通,大食和西大陸開始逐漸融合,雙方有了除戰爭以外的接觸:十字軍參與者親身感受到了東方的富庶,通過戰爭中的搶掠也攜帶大量的物品回到西大陸,刺激了人們對於東方的欲望,促進了西大陸的生產,出現大量偽造品。
而地中海通道的打開,使得地中海沿岸的城市,比如威尼斯、熱那亞受惠頗大。
於是這些城市均鼓勵人們參加十字軍,以獲得自己的商業利益,通過提供十字軍的裝備來獲利。
通過這一戰爭,威尼斯取代拜占庭獲得地中海的控製權,熱那亞則獲得了大量的建築以及拜占庭的市場,使地中海航線再度為舊基督教徒所掌控,帶動了西大陸其他城市的興起和發展,比如馬塞、巴塞羅那和佛羅倫薩等。
二,十字軍東征,毫無疑問的引起了西大陸社會本身的大變動:東西方從對立表現到相互融合──西方人的思維、生活方式開始東方化。
十字軍東征中發現所見的東方與所聞的有很大出入,並開始有人思考關於“異教徒”一說,懷疑教會宣傳的所謂東方人為惡魔一說,也開始向東方學習。
十字軍國家大部分都大食化,其中居民能說流利的大食語,改變自己的服飾並模仿東方的禮儀,學習東方處世態度,改變自我形象,與東方開始交往。
而十字軍占領聖城後,也允許大食人來此學習、朝拜,西方人則將其文化、思維帶回西方。
(以上皆參考了歐洲發展史、西大陸之演變等文章,鑒於風雨將遠征西方,我考慮再三,還是在這兒對西方世界和伊斯蘭世界作一個介紹。
──純粹出於作者的偷懶想法,免得在以後的篇章中零零碎碎的介紹了。
如果覺得本章枯燥,實在抱歉。
我有一個小小的願望,那就是和大家一起來進行沙盤推演,看看東、西方文明的對撞究竟會產生怎樣的結局?另外龍是中華的象征、民族的圖騰,我想正常情況下應該每一個炎黃子孫都不會對“龍”感到厭惡吧?至於有人提出本文太注重騎兵的重要性,雖然我不否認可以運用計謀消除騎兵的威力,但是無可否認在冷兵器時代騎兵確實是最強大的兵種之一,我在第三十七章中已提到,戰爭中將領謀略的重要性,但並不等於可以否認兵種本身所存在的威力,即使是現代戰爭中,機動兵力對戰爭勝負的影響也是有目共睹的。
至於文中的愛情方麵,似乎風雨目前並不濫情啊!我也沒有打算讓風雨來個一夫多妻製,這一點我已經有過聲明:我描寫的是梟雄,所以他的情感生活絕對是和利益息息相關的。
不過我覺得即使是寫一夫多妻製,也很符合時代背景,談不上什麽封建吧,西方的**就是不封建?不過也難怪,連“龍”都討厭的人,媚外也就可以理解了。
)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