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在難民營內走了一圈,管理得不錯,道路整潔,沒有他想象的泥濘肮髒,這可不是臨時抱佛腳能做得出來,這必須是一下雪就組織百姓掃雪,沒有積雪才不會泥濘。
茅廁也安排遠離生活區,家家戶戶都用上了火爐和煤餅。
“煤餅是哪裏來的?”陳慶指著煤餅好奇問道。
“是太原府支援的,支援了六千隻爐子和十幾萬斤煤餅,現在兩家合用一隻火爐。”
“你給他們說過了嗎?不能在大帳內用爐子,會中毒。”
“都說過了,反複說過,目前為止,沒有中毒的情況。”
陳慶點點頭,“很好,另外我想找幾個老者座談一下,聽聽他們的想法,煩請耶律知府安排一下吧!”
“卑職這就安排!”
不多時,大帳內來了五六名老者,其中一名中年男子便是劉大江,耶律乞顏覺得他頗有見地,便安排一起來坐談,不過又提醒了他,這時候不要談桉子之事,會適得其反。
“各位請坐!”
陳慶招呼眾人坐下,笑眯眯道:“請大家來就是隨便聊一聊,說說家常,再說說現在的困難,大家暢所欲言,不用拘束。”
一名老者舉手道:“殿下,小老兒姓常,是個種地的老農,我最關心的是春耕,之前聽說官府要安排我們去太原府,我建議能否早點出發,在春耕之前抵達太原,有土地可以耕種,不想耽誤了農時。”
“這個建議不錯!”
陳慶欣然對旁邊的耶律乞顏道:“耶律知府可以考慮這個建議。”
“卑職記住了,會立刻和太原府方麵商量。”
這時,另一名老者道:“請問殿下,官府安排我們去太原,是繼續住大帳,還是有房子可住?”
這也是難民們最關心的話題,由這個老者口中問出來了。
陳慶笑了笑道:“這裏麵會有一個誤解,大家可能都以為去太原府,就是安置在太原府治陽曲縣,實際上不是這麽回事,陽曲縣沒有多餘的空房,多餘的土地也不多,安排大家去太原府,其實是安置在太原府下麵的其他縣,比如清源、交城、榆次、太穀等等,有土地安置大家,也有大量空房子,大家完全可以在各縣安居樂業。”
眾老人交頭談話,陳慶看了看中年男子,見他幾次欲言又止,便笑道:“這位先生貴姓?”
中年男子連忙躬身道:“小民劉大江!”
陳慶笑道:“這個名字起得很大氣,你想說什麽?”
“小民的建議可能有點唐突。”
“但說無妨!”
“殿下是否知道大同城以北約百裏處,有兩片很大的湖泊,西北方向的湖泊叫做昂阿下水,東北一百五十裏外的湖泊叫做白水泊。”
陳慶點點頭,“我知道這兩座湖泊,你繼續說!”
劉大江又繼續道:“如果草原遊牧軍隊要攻打大同府,這兩座湖泊旁一定會出現專門養羊的部落,這個養羊的部落實際上就是敵軍的後勤補給,遊牧軍隊和我們一樣,也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果西軍能夠幹掉這兩個湖泊旁養羊的部落,那麽遊牧騎兵的南下襲擾就不會發生了。”
陳慶很驚訝,笑著問道:“如果我幹掉兩支養羊部落,但對方又派來新的部落來,怎麽辦?”
“一般不會,發動戰爭和後勤補給,關係到所有部落的利益,他們在冬天就談判商量好,要想再派新的補給,那又得所有人坐下重新商量,各種開價和利益分配又不同了,爭吵幾個月,等大家又重新妥協的時候,可能已經到秋天了,作戰時間就很短暫了。”
陳慶連連點頭,“說得很有道理,劉先生怎麽知道這些事情?”
“小民年輕時在草原呆了十幾年,參加過他們部落之間的戰爭,所以比較清楚他們作戰的一些特點。”
“很好!”
陳慶由衷誇讚,他最需要就是了解草原部落作戰的人。
陳慶又對旁邊老者笑道:“各位老丈還有什麽建議,不妨坦率說出來。”
........
劉大江是一個頗有頭腦的人,他二十歲時被擄去草原,在草原整整生活了十五年,在草原娶妻生子,後來妻兒先後病逝,他又回到了應州,在草原他有一段傳奇經曆,劉大江充分利用自己在草原的經驗,成功得到了雍王的重視。
座談會結束後,劉大江終於找到了機會,向陳慶述說了自己姐夫姚大郎的冤屈。
劉慶微微笑道:“這樣說起來,你就是姚鬆和姚梅的舅父?”
劉大江又驚又喜,“殿下見過他們了?”
“你的外甥女很有勇氣,背著兄長攔街告狀,我接了她的狀紙。”
“啊!”
劉大江著實驚訝,他急問道:“請問殿下,他們現在何處?”
“他們就在安平鎮上客棧內,姚鬆傷情比較嚴重,需要療傷,你可以去看看他們。”
“小民想去看看他們兄妹,請殿下恩準!”
陳慶點點頭,“你去吧!回來後,你去找副都統顏將軍,他手下缺一個向導官,我覺得你和很適合!”
劉大江心中感動無比,跪下磕頭道:“感謝殿下厚愛!”
陳慶命親兵取了二十兩銀子給他,又借給他一匹馬,劉大江騎馬向安平鎮奔去。
........
雍王的到來,折彥質其實是有點心虛的,主要是他兒子沒有按照規定向軍部備桉,他當然是擔心兒子會被送去京兆居住,雖然現在不會,但兩三歲以後呢?
而且幕僚李百齡也勸他,如果軍部不問,那就裝湖塗,不知道這條規定,等問起來再說,用不著主動報告軍部。
李百齡的勸說,讓折彥質深以為然,官場就是這樣,很多時候規矩是規矩,執行是執行,若不說破,有規矩也未必執行,說破了,不想執行也得執行。
可現在雍王來了,自己是說還是不說?
李百齡又勸他道:“若雍王殿下問起家裏情況,都督很自然告訴他,又生了個兒子,若他不問,都督何必要多事?”
李百齡長得又高又胖,濃眉深目,一個大鼻子,看外貌就儀表不俗,很有氣勢,折彥質也是因為李百齡的外表而用他為幕僚。
但李百齡把自己親家的女兒介紹給他為妾,竟給他生了一個大胖兒子,折彥質對李百齡刮目相看了,任命他為自己的首席幕僚。
他幾乎對李百齡的勸說都言聽計從,但今天李百齡的勸說,卻讓折彥質有點猶豫了。
茅廁也安排遠離生活區,家家戶戶都用上了火爐和煤餅。
“煤餅是哪裏來的?”陳慶指著煤餅好奇問道。
“是太原府支援的,支援了六千隻爐子和十幾萬斤煤餅,現在兩家合用一隻火爐。”
“你給他們說過了嗎?不能在大帳內用爐子,會中毒。”
“都說過了,反複說過,目前為止,沒有中毒的情況。”
陳慶點點頭,“很好,另外我想找幾個老者座談一下,聽聽他們的想法,煩請耶律知府安排一下吧!”
“卑職這就安排!”
不多時,大帳內來了五六名老者,其中一名中年男子便是劉大江,耶律乞顏覺得他頗有見地,便安排一起來坐談,不過又提醒了他,這時候不要談桉子之事,會適得其反。
“各位請坐!”
陳慶招呼眾人坐下,笑眯眯道:“請大家來就是隨便聊一聊,說說家常,再說說現在的困難,大家暢所欲言,不用拘束。”
一名老者舉手道:“殿下,小老兒姓常,是個種地的老農,我最關心的是春耕,之前聽說官府要安排我們去太原府,我建議能否早點出發,在春耕之前抵達太原,有土地可以耕種,不想耽誤了農時。”
“這個建議不錯!”
陳慶欣然對旁邊的耶律乞顏道:“耶律知府可以考慮這個建議。”
“卑職記住了,會立刻和太原府方麵商量。”
這時,另一名老者道:“請問殿下,官府安排我們去太原,是繼續住大帳,還是有房子可住?”
這也是難民們最關心的話題,由這個老者口中問出來了。
陳慶笑了笑道:“這裏麵會有一個誤解,大家可能都以為去太原府,就是安置在太原府治陽曲縣,實際上不是這麽回事,陽曲縣沒有多餘的空房,多餘的土地也不多,安排大家去太原府,其實是安置在太原府下麵的其他縣,比如清源、交城、榆次、太穀等等,有土地安置大家,也有大量空房子,大家完全可以在各縣安居樂業。”
眾老人交頭談話,陳慶看了看中年男子,見他幾次欲言又止,便笑道:“這位先生貴姓?”
中年男子連忙躬身道:“小民劉大江!”
陳慶笑道:“這個名字起得很大氣,你想說什麽?”
“小民的建議可能有點唐突。”
“但說無妨!”
“殿下是否知道大同城以北約百裏處,有兩片很大的湖泊,西北方向的湖泊叫做昂阿下水,東北一百五十裏外的湖泊叫做白水泊。”
陳慶點點頭,“我知道這兩座湖泊,你繼續說!”
劉大江又繼續道:“如果草原遊牧軍隊要攻打大同府,這兩座湖泊旁一定會出現專門養羊的部落,這個養羊的部落實際上就是敵軍的後勤補給,遊牧軍隊和我們一樣,也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果西軍能夠幹掉這兩個湖泊旁養羊的部落,那麽遊牧騎兵的南下襲擾就不會發生了。”
陳慶很驚訝,笑著問道:“如果我幹掉兩支養羊部落,但對方又派來新的部落來,怎麽辦?”
“一般不會,發動戰爭和後勤補給,關係到所有部落的利益,他們在冬天就談判商量好,要想再派新的補給,那又得所有人坐下重新商量,各種開價和利益分配又不同了,爭吵幾個月,等大家又重新妥協的時候,可能已經到秋天了,作戰時間就很短暫了。”
陳慶連連點頭,“說得很有道理,劉先生怎麽知道這些事情?”
“小民年輕時在草原呆了十幾年,參加過他們部落之間的戰爭,所以比較清楚他們作戰的一些特點。”
“很好!”
陳慶由衷誇讚,他最需要就是了解草原部落作戰的人。
陳慶又對旁邊老者笑道:“各位老丈還有什麽建議,不妨坦率說出來。”
........
劉大江是一個頗有頭腦的人,他二十歲時被擄去草原,在草原整整生活了十五年,在草原娶妻生子,後來妻兒先後病逝,他又回到了應州,在草原他有一段傳奇經曆,劉大江充分利用自己在草原的經驗,成功得到了雍王的重視。
座談會結束後,劉大江終於找到了機會,向陳慶述說了自己姐夫姚大郎的冤屈。
劉慶微微笑道:“這樣說起來,你就是姚鬆和姚梅的舅父?”
劉大江又驚又喜,“殿下見過他們了?”
“你的外甥女很有勇氣,背著兄長攔街告狀,我接了她的狀紙。”
“啊!”
劉大江著實驚訝,他急問道:“請問殿下,他們現在何處?”
“他們就在安平鎮上客棧內,姚鬆傷情比較嚴重,需要療傷,你可以去看看他們。”
“小民想去看看他們兄妹,請殿下恩準!”
陳慶點點頭,“你去吧!回來後,你去找副都統顏將軍,他手下缺一個向導官,我覺得你和很適合!”
劉大江心中感動無比,跪下磕頭道:“感謝殿下厚愛!”
陳慶命親兵取了二十兩銀子給他,又借給他一匹馬,劉大江騎馬向安平鎮奔去。
........
雍王的到來,折彥質其實是有點心虛的,主要是他兒子沒有按照規定向軍部備桉,他當然是擔心兒子會被送去京兆居住,雖然現在不會,但兩三歲以後呢?
而且幕僚李百齡也勸他,如果軍部不問,那就裝湖塗,不知道這條規定,等問起來再說,用不著主動報告軍部。
李百齡的勸說,讓折彥質深以為然,官場就是這樣,很多時候規矩是規矩,執行是執行,若不說破,有規矩也未必執行,說破了,不想執行也得執行。
可現在雍王來了,自己是說還是不說?
李百齡又勸他道:“若雍王殿下問起家裏情況,都督很自然告訴他,又生了個兒子,若他不問,都督何必要多事?”
李百齡長得又高又胖,濃眉深目,一個大鼻子,看外貌就儀表不俗,很有氣勢,折彥質也是因為李百齡的外表而用他為幕僚。
但李百齡把自己親家的女兒介紹給他為妾,竟給他生了一個大胖兒子,折彥質對李百齡刮目相看了,任命他為自己的首席幕僚。
他幾乎對李百齡的勸說都言聽計從,但今天李百齡的勸說,卻讓折彥質有點猶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