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逐漸形成的默契 二合一
二月十三日,鄧縣。
清晨,鄧典早早就起來,在自家屋宅的院子裏劈柴。
隨後不久,他的妻子荊氏也從夫婦倆的屋內走了出來,像往日那般燒水煮飯。
“阿蜚呢?”
鄧典詢問自己的妻子。
“還睡著哩。”
荊氏回了一句,旋即頗為擔憂地說道:“蜚兒才七歲,你當真要帶到一同上山狩獵麽?”
聽聞此言,鄧典笑著說道:“那有什麽?我當初六歲就跟著我爹上山狩獵了……”
荊氏聞言皺了皺眉,有些不喜的說道:“那是你,縱使我不許你帶他去,他還小,再過幾年吧。”
聽了這話,鄧典攤了攤手,笑著說道:“我有什麽法子?是咱們兒子纏著我定要帶他一起前去狩獵,我已經答應他了,總不能反悔了?我曾聽聞,信守承諾方為大丈夫……”
荊氏白了丈夫一眼,板著臉低聲說道:“總之我就是不許……”
鄧典聞言瞪了妻子一眼,不悅說道:“你這女人怎得……”
“我怎麽了?我心疼我兒子有錯了?”
“好好好……”
麵對著較真的妻子,鄧典很快就敗下陣來,笑著說道:“我去看看母親……”
“別給我打諢,無論如何都不許帶蜚兒去,鄧典,你聽清楚了沒?”
“好好……”疼愛妻子的鄧典服軟了。
鄧氏,在鄧縣是最古老的一支家族,畢竟是鄧國的後人,不過後來鄧國被楚國吞並,鄧氏一族崩解逃亡,大多都逃亡其他國家,唯獨寥寥幾支還留在鄧縣,搖身一變成為了楚人,其中就有鄧典的先祖。
鄧典這支鄧氏,傳承到這一代時,就隻剩下兄弟二人,長兄鄧戎被選中當了軍士,常年住在酈縣,隔三差五才回鄧縣,因此老家就隻剩下鄧典與妻兒,一同照顧著兄弟倆的老母親。
畢竟兄弟倆的父親死得早,母親年輕時獨立撫養兩個兒子落下了病根,以至於如今逐漸上了年紀,腿腳愈發不利索,需要有人時常照顧。
片刻後,鄧典將腿腳不利索的母親扶到堂屋,而此時荊氏也已經喚醒了兒子,繼而端著飯菜來到堂屋。
老人自然是最疼愛孫輩,鄧典的母親樊氏瞧見孫兒,布滿褶皺的老臉上滿是歡喜,連連招呼著孫兒到他懷中,好讓她能與其親近一番。
“祖母,今日爹要帶我到山上狩獵哩。”小家夥歡喜地說道。
樊氏聽了一愣,轉頭看向小兒子,臉上有些不喜,見此,荊氏趁機說道:“娘,您也評評理,蜚兒是不是還小?可你兒子定要帶著蜚兒到山裏去……”
一聽這話,樊氏也急了,畢竟山裏多的豺狼虎豹,萬一那些害人的野獸將她孫兒叼了跑,那該如何是好?
於是乎,婆媳二人一起數落鄧典,讓鄧典很是無奈,向兒子投以一個愛莫能助的神色。
鄧蜚也很失望,但小孩子天性,使他很快就忘卻了此事,待吃完早飯後就跑到院子裏玩耍,而鄧典則在妻子的幫助下,整理近幾日上山狩獵所需要的獵具。
不知過了多久,兒子在院子裏喊道:“父親,大伯來了。”
『大伯?』
鄧典愣了愣,趕忙走出屋子,旋即便見到院內有一個魁梧的男子正抱著他的兒子。
不是別人,正是他的兄長鄧戍。
“阿兄,你怎麽來了。”鄧典趕忙迎上前去。
“哈哈。”鄧戍逗了幾下侄子,繼而笑著說道:“大伯有要事與你父親說,待會再與你玩耍。”
說著,他給鄧典使了一個眼色。
愣了愣,鄧典跟著兄長走到了柴房那邊。
此時,就見鄧戍壓低聲音急切地對鄧典說道:“阿弟,你與弟媳速速收拾東西,秦軍打過來了……”
“秦、秦軍?”鄧典麵色大變,帶著幾分不安說道:“當真?”
“你還能有假?”鄧戍壓低聲音說道:“酈縣、穰縣,皆已被秦軍攻陷,我來的時候,秦軍正在攻打「皋滸」,下一個就輪到咱鄧縣,你快收拾收拾,我帶你們投奔方城。”
“方城?”鄧典聞言一愣,不解地說道:“方城不是被魏國占據了麽?為何不投奔樊城?”
鄧戍沒好氣地說道:“待咱鄧縣被秦軍攻陷,樊城就是下一個遭殃的,你以為秦軍會漏下樊城?方城雖被魏國占據,但新任的方城令蒙仲……唉,我跟你說不清楚,總之咱們隻要投奔方城,就能活命!”
鄧典點點頭,旋即又問道:“嫂子他們……”
“你嫂子已跟著鄉鄰一同投奔方城了,我特地趕來鄧縣,帶你們投奔方城。……快,晚了就會被秦軍堵住。”
“好、好。”
鄧典連連點頭,立刻將此事告知妻子荊氏,荊氏得知原委後亦是麵色大變,當即跟丈夫一同收拾東西。
而此時,鄧戍這才去拜見老母親。
母親樊氏對於自己大兒子的前來,亦感到十分歡喜,鄧戍也不敢透露實情,以免老人受驚,隻是連連使眼色叫鄧典、荊氏夫婦加緊收拾東西。
鄧戍、鄧典這一支鄧氏,早已沒落,與尋常平民也沒有什麽不同,除了在鄧縣有些田地外,家中也沒有什麽有價值的東西,充其量就是一些零碎的錢幣,夫婦倆收拾了這些錢幣,又帶上了家中的餘糧。
隨後,鄧典背起母親,而荊氏則帶著包裹,拉著兒子鄧蜚,在鄧戍的帶領下直奔北城門。
期間,老母親不解地問道:“戍兒,怎麽了這是,你兄弟倆背著為娘去哪呀?”
鄧戍不敢透露實情,笑著說道:“娘,兒子隻是帶你們搬到他處居住,沒事,您合上眼歇息一會。”
樊氏不明究竟,嘮叨道:“沒事搬到他處做什麽,家中還有田地……”
“娘您放心,待到了新城,咱家有數不清的田地。”鄧戍笑著安撫道。
然而沒想到,待等他們跑到北城門時,北城門卻已經施行了禁嚴,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秦軍已抵達了城外。
“怎麽來得這麽快?難道皋滸已經陷落了麽?”鄧典大吃一驚。
而此時,鄧戍亦是滿臉陰沉,暗自懊惱晚了一步,以至於還是被秦軍堵在了城內。
“到東城門去!”
想了想,鄧戍立刻帶著家中前往東城門,但遺憾的是,東城門那邊的守卒亦拒絕開啟城門放他們出城。
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東城門外亦有秦軍遊蕩。
見此,荊氏摟著兒子,一臉驚慌地對鄧戍說道:“這可怎麽辦,大伯?”
鄧戍皺著眉頭思索了片刻,壓低聲音說道:“眼下就隻有等了……”
說著,他帶著家人在東城門一帶的空地上歇息。
片刻後,城外忽然響起了震天的喊殺聲,儼然是秦軍已對鄧縣展開了進攻。
而鄧縣城內,也有越來越的縣民得知了秦軍攻打鄧縣的消息,收拾東西,拖家帶口湧到東城門這邊,想盡辦法迫使東城門的守卒開啟城門,使他們能逃出城池,逃往其他城邑。
東城門這邊,守城的軍卒中亦有本地的年輕人,見此情況紛紛違背主將的命令,擅自打開了城門,使圍聚在東城門一帶的鄉親能夠逃出城外。
而趁此機會,鄧戍、鄧典兄弟亦帶著家中,隨著人潮湧出了城外。
在順著人潮湧出城外後,鄧戍果然瞧見城外東郊有幾隊高舉「秦」字軍旗的士卒正在遊蕩,於是他立刻喝止了弟弟:“阿典,慢著!”
背著老母親的鄧典停下腳步,回過頭不解地問道:“怎麽,阿兄?”
隻見鄧戍盯著遠處的秦軍士卒,搖搖頭說道:“不行,現在還不能走!”
說著,他不由分說拉著弟弟與弟媳,一家人在城門外的牆根下藏了起來。
見此,鄧典不解問道:“阿兄,為何要藏起來?”
隻見鄧戍壓低聲音解釋道:“魏軍還沒到,對麵的秦軍毫無顧忌,此時若我等逃離,必然遭那些秦軍追殺……”
話音未落,遠處就響起了慘叫聲,麵色大變的鄧典站起身來轉頭一瞧,旋即便看到有秦軍的士卒在追趕屠殺那些逃出城外的縣民,同時在殺人之後,搶掠他們隨身攜帶的財物。
聽到那些慘叫聲,荊氏滿臉驚恐地抱住了自己的兒子,而耳朵不太好使的老母親樊氏,此刻倒是沒多少驚慌,她隻是奇怪於為何有那麽多人跑出城外。
唯獨鄧戍、鄧典兄弟二人,親眼目睹秦軍士卒對他鄧縣百姓的屠殺,那真是毫不留情的屠殺,鮮有鄧縣的百姓能夠從那些秦軍士卒手中逃脫,這使得那些原本已逃出一段距離的鄧縣百姓,又被迫折了回來。
“阿兄!”
鄧縣心中越來越著急,因為他發現,遠處的秦軍士卒正在向城牆這邊逼近。
而鄧戍亦看到了這一幕,咬牙說道:“實在不行就先回城內,總之,沒有魏軍在旁,絕對莫要逃離城池……”正說著,忽然他臉上露出幾許喜色,壓低聲音提醒道:“來了!魏軍來了!”
“……”
鄧典心中一驚,順著兄長的目光看去,隻見遠處徐徐馳來幾百名騎在馬背上的士卒,這些士卒高舉著「魏」、「方城」字樣的旗幟。
他問兄長道:“阿兄,那些騎在戰馬背上的士卒……”
“那是騎兵!”鄧戍打斷了弟弟的話,解釋道:“是魏國方城令蒙仲麾下的騎兵。”
鄧典點點頭,看著遠處徐徐而來的魏國騎兵片刻,又皺著眉頭問道:“怎麽才這麽點人?”
的確,相比較鄧縣東郊動輒三四千人的秦軍,那支魏軍的人數實在是少,粗略估計才兩三百人。
然而讓鄧典感到不解的是,明明那邊的秦軍數量有三四千人,但這些人在注意到魏軍騎兵的到來後,這些秦軍士卒紛紛向兩旁退散。
那些秦軍……畏懼那支魏軍?
這也不對!
雖然隔著頗遠,但鄧典仍能依稀聽到,那些秦軍士卒中或有人朝著魏軍到來的方向大罵。
可罵歸罵,那些秦軍還是對這支魏軍避而遠之。
而此時,那區區兩三百魏軍騎兵,亦在距離鄧縣城牆約兩百丈左右的位置停了下來,旋即,有幾名騎士翻身下馬,將兩支繪有「魏」、「方城」字樣的旗幟豎在地上,旋即佇馬不前。
“阿兄,魏軍這是什麽意思?”
鄧典問兄長道。
聽了這話,鄧戍還未來得及解釋,他們所在的人群當中就有人喊道:“大家快逃啊,隻要逃到那兩麵旗幟下,秦軍就不會再追殺我等!”
『唔?』
鄧戍有些意外地轉頭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
二月十三日,鄧縣。
清晨,鄧典早早就起來,在自家屋宅的院子裏劈柴。
隨後不久,他的妻子荊氏也從夫婦倆的屋內走了出來,像往日那般燒水煮飯。
“阿蜚呢?”
鄧典詢問自己的妻子。
“還睡著哩。”
荊氏回了一句,旋即頗為擔憂地說道:“蜚兒才七歲,你當真要帶到一同上山狩獵麽?”
聽聞此言,鄧典笑著說道:“那有什麽?我當初六歲就跟著我爹上山狩獵了……”
荊氏聞言皺了皺眉,有些不喜的說道:“那是你,縱使我不許你帶他去,他還小,再過幾年吧。”
聽了這話,鄧典攤了攤手,笑著說道:“我有什麽法子?是咱們兒子纏著我定要帶他一起前去狩獵,我已經答應他了,總不能反悔了?我曾聽聞,信守承諾方為大丈夫……”
荊氏白了丈夫一眼,板著臉低聲說道:“總之我就是不許……”
鄧典聞言瞪了妻子一眼,不悅說道:“你這女人怎得……”
“我怎麽了?我心疼我兒子有錯了?”
“好好好……”
麵對著較真的妻子,鄧典很快就敗下陣來,笑著說道:“我去看看母親……”
“別給我打諢,無論如何都不許帶蜚兒去,鄧典,你聽清楚了沒?”
“好好……”疼愛妻子的鄧典服軟了。
鄧氏,在鄧縣是最古老的一支家族,畢竟是鄧國的後人,不過後來鄧國被楚國吞並,鄧氏一族崩解逃亡,大多都逃亡其他國家,唯獨寥寥幾支還留在鄧縣,搖身一變成為了楚人,其中就有鄧典的先祖。
鄧典這支鄧氏,傳承到這一代時,就隻剩下兄弟二人,長兄鄧戎被選中當了軍士,常年住在酈縣,隔三差五才回鄧縣,因此老家就隻剩下鄧典與妻兒,一同照顧著兄弟倆的老母親。
畢竟兄弟倆的父親死得早,母親年輕時獨立撫養兩個兒子落下了病根,以至於如今逐漸上了年紀,腿腳愈發不利索,需要有人時常照顧。
片刻後,鄧典將腿腳不利索的母親扶到堂屋,而此時荊氏也已經喚醒了兒子,繼而端著飯菜來到堂屋。
老人自然是最疼愛孫輩,鄧典的母親樊氏瞧見孫兒,布滿褶皺的老臉上滿是歡喜,連連招呼著孫兒到他懷中,好讓她能與其親近一番。
“祖母,今日爹要帶我到山上狩獵哩。”小家夥歡喜地說道。
樊氏聽了一愣,轉頭看向小兒子,臉上有些不喜,見此,荊氏趁機說道:“娘,您也評評理,蜚兒是不是還小?可你兒子定要帶著蜚兒到山裏去……”
一聽這話,樊氏也急了,畢竟山裏多的豺狼虎豹,萬一那些害人的野獸將她孫兒叼了跑,那該如何是好?
於是乎,婆媳二人一起數落鄧典,讓鄧典很是無奈,向兒子投以一個愛莫能助的神色。
鄧蜚也很失望,但小孩子天性,使他很快就忘卻了此事,待吃完早飯後就跑到院子裏玩耍,而鄧典則在妻子的幫助下,整理近幾日上山狩獵所需要的獵具。
不知過了多久,兒子在院子裏喊道:“父親,大伯來了。”
『大伯?』
鄧典愣了愣,趕忙走出屋子,旋即便見到院內有一個魁梧的男子正抱著他的兒子。
不是別人,正是他的兄長鄧戍。
“阿兄,你怎麽來了。”鄧典趕忙迎上前去。
“哈哈。”鄧戍逗了幾下侄子,繼而笑著說道:“大伯有要事與你父親說,待會再與你玩耍。”
說著,他給鄧典使了一個眼色。
愣了愣,鄧典跟著兄長走到了柴房那邊。
此時,就見鄧戍壓低聲音急切地對鄧典說道:“阿弟,你與弟媳速速收拾東西,秦軍打過來了……”
“秦、秦軍?”鄧典麵色大變,帶著幾分不安說道:“當真?”
“你還能有假?”鄧戍壓低聲音說道:“酈縣、穰縣,皆已被秦軍攻陷,我來的時候,秦軍正在攻打「皋滸」,下一個就輪到咱鄧縣,你快收拾收拾,我帶你們投奔方城。”
“方城?”鄧典聞言一愣,不解地說道:“方城不是被魏國占據了麽?為何不投奔樊城?”
鄧戍沒好氣地說道:“待咱鄧縣被秦軍攻陷,樊城就是下一個遭殃的,你以為秦軍會漏下樊城?方城雖被魏國占據,但新任的方城令蒙仲……唉,我跟你說不清楚,總之咱們隻要投奔方城,就能活命!”
鄧典點點頭,旋即又問道:“嫂子他們……”
“你嫂子已跟著鄉鄰一同投奔方城了,我特地趕來鄧縣,帶你們投奔方城。……快,晚了就會被秦軍堵住。”
“好、好。”
鄧典連連點頭,立刻將此事告知妻子荊氏,荊氏得知原委後亦是麵色大變,當即跟丈夫一同收拾東西。
而此時,鄧戍這才去拜見老母親。
母親樊氏對於自己大兒子的前來,亦感到十分歡喜,鄧戍也不敢透露實情,以免老人受驚,隻是連連使眼色叫鄧典、荊氏夫婦加緊收拾東西。
鄧戍、鄧典這一支鄧氏,早已沒落,與尋常平民也沒有什麽不同,除了在鄧縣有些田地外,家中也沒有什麽有價值的東西,充其量就是一些零碎的錢幣,夫婦倆收拾了這些錢幣,又帶上了家中的餘糧。
隨後,鄧典背起母親,而荊氏則帶著包裹,拉著兒子鄧蜚,在鄧戍的帶領下直奔北城門。
期間,老母親不解地問道:“戍兒,怎麽了這是,你兄弟倆背著為娘去哪呀?”
鄧戍不敢透露實情,笑著說道:“娘,兒子隻是帶你們搬到他處居住,沒事,您合上眼歇息一會。”
樊氏不明究竟,嘮叨道:“沒事搬到他處做什麽,家中還有田地……”
“娘您放心,待到了新城,咱家有數不清的田地。”鄧戍笑著安撫道。
然而沒想到,待等他們跑到北城門時,北城門卻已經施行了禁嚴,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秦軍已抵達了城外。
“怎麽來得這麽快?難道皋滸已經陷落了麽?”鄧典大吃一驚。
而此時,鄧戍亦是滿臉陰沉,暗自懊惱晚了一步,以至於還是被秦軍堵在了城內。
“到東城門去!”
想了想,鄧戍立刻帶著家中前往東城門,但遺憾的是,東城門那邊的守卒亦拒絕開啟城門放他們出城。
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東城門外亦有秦軍遊蕩。
見此,荊氏摟著兒子,一臉驚慌地對鄧戍說道:“這可怎麽辦,大伯?”
鄧戍皺著眉頭思索了片刻,壓低聲音說道:“眼下就隻有等了……”
說著,他帶著家人在東城門一帶的空地上歇息。
片刻後,城外忽然響起了震天的喊殺聲,儼然是秦軍已對鄧縣展開了進攻。
而鄧縣城內,也有越來越的縣民得知了秦軍攻打鄧縣的消息,收拾東西,拖家帶口湧到東城門這邊,想盡辦法迫使東城門的守卒開啟城門,使他們能逃出城池,逃往其他城邑。
東城門這邊,守城的軍卒中亦有本地的年輕人,見此情況紛紛違背主將的命令,擅自打開了城門,使圍聚在東城門一帶的鄉親能夠逃出城外。
而趁此機會,鄧戍、鄧典兄弟亦帶著家中,隨著人潮湧出了城外。
在順著人潮湧出城外後,鄧戍果然瞧見城外東郊有幾隊高舉「秦」字軍旗的士卒正在遊蕩,於是他立刻喝止了弟弟:“阿典,慢著!”
背著老母親的鄧典停下腳步,回過頭不解地問道:“怎麽,阿兄?”
隻見鄧戍盯著遠處的秦軍士卒,搖搖頭說道:“不行,現在還不能走!”
說著,他不由分說拉著弟弟與弟媳,一家人在城門外的牆根下藏了起來。
見此,鄧典不解問道:“阿兄,為何要藏起來?”
隻見鄧戍壓低聲音解釋道:“魏軍還沒到,對麵的秦軍毫無顧忌,此時若我等逃離,必然遭那些秦軍追殺……”
話音未落,遠處就響起了慘叫聲,麵色大變的鄧典站起身來轉頭一瞧,旋即便看到有秦軍的士卒在追趕屠殺那些逃出城外的縣民,同時在殺人之後,搶掠他們隨身攜帶的財物。
聽到那些慘叫聲,荊氏滿臉驚恐地抱住了自己的兒子,而耳朵不太好使的老母親樊氏,此刻倒是沒多少驚慌,她隻是奇怪於為何有那麽多人跑出城外。
唯獨鄧戍、鄧典兄弟二人,親眼目睹秦軍士卒對他鄧縣百姓的屠殺,那真是毫不留情的屠殺,鮮有鄧縣的百姓能夠從那些秦軍士卒手中逃脫,這使得那些原本已逃出一段距離的鄧縣百姓,又被迫折了回來。
“阿兄!”
鄧縣心中越來越著急,因為他發現,遠處的秦軍士卒正在向城牆這邊逼近。
而鄧戍亦看到了這一幕,咬牙說道:“實在不行就先回城內,總之,沒有魏軍在旁,絕對莫要逃離城池……”正說著,忽然他臉上露出幾許喜色,壓低聲音提醒道:“來了!魏軍來了!”
“……”
鄧典心中一驚,順著兄長的目光看去,隻見遠處徐徐馳來幾百名騎在馬背上的士卒,這些士卒高舉著「魏」、「方城」字樣的旗幟。
他問兄長道:“阿兄,那些騎在戰馬背上的士卒……”
“那是騎兵!”鄧戍打斷了弟弟的話,解釋道:“是魏國方城令蒙仲麾下的騎兵。”
鄧典點點頭,看著遠處徐徐而來的魏國騎兵片刻,又皺著眉頭問道:“怎麽才這麽點人?”
的確,相比較鄧縣東郊動輒三四千人的秦軍,那支魏軍的人數實在是少,粗略估計才兩三百人。
然而讓鄧典感到不解的是,明明那邊的秦軍數量有三四千人,但這些人在注意到魏軍騎兵的到來後,這些秦軍士卒紛紛向兩旁退散。
那些秦軍……畏懼那支魏軍?
這也不對!
雖然隔著頗遠,但鄧典仍能依稀聽到,那些秦軍士卒中或有人朝著魏軍到來的方向大罵。
可罵歸罵,那些秦軍還是對這支魏軍避而遠之。
而此時,那區區兩三百魏軍騎兵,亦在距離鄧縣城牆約兩百丈左右的位置停了下來,旋即,有幾名騎士翻身下馬,將兩支繪有「魏」、「方城」字樣的旗幟豎在地上,旋即佇馬不前。
“阿兄,魏軍這是什麽意思?”
鄧典問兄長道。
聽了這話,鄧戍還未來得及解釋,他們所在的人群當中就有人喊道:“大家快逃啊,隻要逃到那兩麵旗幟下,秦軍就不會再追殺我等!”
『唔?』
鄧戍有些意外地轉頭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