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暫退 二合一
時間回溯到一刻時之前,即王齕軍與晉鄙軍剛剛交匯不久的時候,從前軍撤到中軍的蒙仲,轉移到了中軍附近一處地勢較高的土坡上,以便縱覽整個戰場,指揮全局。
旋即,他便看到了廉頗軍與韓足軍不約而同從側翼夾攻王齕軍的那一幕,且對此稍稍皺了皺眉。
怎麽說呢,他覺得殺出函穀關來的秦軍過於魯莽了,明明他聯軍方已很明顯地將主要戰鬥軍隊一字擺在前陣,可這支秦軍還是一往無前地衝了上來,難道對方不明白一字陣的後續便是兩翼包抄麽?
要知道這支秦軍的兵力並不多,撐死了五千人左右,何來的底氣強行突襲晉鄙、廉頗、韓足三人整整三萬人左右的防線?
『……到底想做什麽?』
抬頭瞥了眼遠方的函穀關,蒙仲微皺著眉頭徐徐吐了口氣。
他感覺有點猜不透對麵白起的想法。
按照常理,這支秦軍此刻殺出,明擺著就是為了摧毀他魏軍的投石車,但派出一支人數在五千左右的軍隊一股腦地衝上來,就想攪亂他聯軍陣前的三支萬人軍隊?你白起這是在小看誰呢?!
當然,話雖如此,但蒙仲絕不認為白起會小看他,就像他從不敢小瞧白起一樣,但這次白起這盲目、粗暴的出擊,著實有些讓他摸不著頭腦。
直到他看到廉頗與韓足二軍徐徐從兩側對這支秦軍展開攻勢,他這才有所醒悟:這支秦軍,莫非是個誘餌?
就當為此暗暗猜測之際,他忽見遠方的函穀關再次開啟城門,旋即,又有無數秦軍源源不斷地從關內湧出,以飛快的速度,仿佛兩柄尖刀似的,朝著廉頗、韓足二人的軍隊刺了過去。
這一刻蒙仲便明白了,最先殺出函穀關的秦軍,真的隻是一隻誘餌,目的就是為了誘使在他聯軍側翼的趙、韓兩軍,改變陣型去進攻那支作為誘餌的秦軍,為後續真正肩負突襲任務的秦軍創造有利的戰場條件。
『約五千人的軍隊,就這樣毫不留情地犧牲,隻為給己方創造有利的條件,白起……你還真的是一點都不曾改變。』
微微搖了搖頭,蒙仲心下暗暗想道。
他不是第一天認識白起,在他的印象中,白起就是這麽一個為勝利不擇手段的男人,心狠手辣的他會用強硬的手段脅迫他國平民來創造取勝的機會,同樣,也會為了勝利毫不猶豫地犧牲麾下的兵將,著實是詮注了什麽叫做慈不掌兵。
深吸一口氣,蒙仲沉聲下令道:“傳令,令廉頗、韓足二人徐徐後撤,重整軍勢。再令樂進、於應二人分兵頂替趙韓兩軍的位置,援助趙韓兩軍後撤……”
聽到這話,蒙仲這邊有近衛驚奇地問道:“郾君,這會兒便叫趙、韓兩軍後撤?在下鬥膽說一句,趙韓兩軍未必不能擋住那兩支秦軍援兵的攻勢。”
聽到近衛的疑問,蒙仲點點頭解釋道:“我也知道趙韓兩軍未必不能擋住那兩支秦軍的攻勢,但此刻趙韓兩軍士卒的注意力,恐怕還在那支作為誘餌的秦軍身上,恐怕有許多趙、韓兩軍的士卒都未曾注意到側翼即將遭到又一支秦軍的突襲,如此倉促應戰,趙韓兩軍的傷亡必定會很難看。……今日不過是首日對函穀關的試探,我的本意隻是試探試探對麵白起的應對之策,順便磨合磨合麾下三軍,沒必要為了與秦軍爭鋒相對,而使得趙韓兩軍出現巨大的傷亡。”
聽聞此言,眾近衛們麵麵相覷。
期間有一名蒙邑子弟出身的近衛小聲說道:“趙韓兩軍傷亡如何,與我等何幹?何必為了援助趙韓兩軍而派上我方城軍?”
蒙仲其實有聽到這句話,但他假裝沒有聽到。
或許這名近衛其實說得也沒錯,蒙仲作為魏國的將領,隻需看管好河東軍與方城軍即可,管趙、韓兩軍做什麽?
隻不過蒙仲覺得,既然廉頗、韓足二人以及他二人麾下的兵將眼下皆在他麾下聽用,聽從他的指示,那麽他也應當為這兩支軍隊負起責任,不能因為這兩支軍隊是別**隊便對他們的傷亡視若無睹,他覺得,這才是身為將領應履行的義務與職責——哪怕轉過年來,廉頗與韓足皆成為了敵對方,但是在今日,這二人以及他們麾下的士卒,是他蒙仲率下的兵將!
“去傳令吧。”
他淡淡吩咐道。
見蒙仲堅持如此,眾近衛也不敢再說什麽,當即便有幾人翻身上馬,代為傳達蒙仲的命令。
不得不說,蒙仲的這道命令非常及時,雖然因為戰場距離的關係,秦將孟軼、仲胥二人所率領的秦軍還是殺到了趙、韓兩軍麵前,且趁兩軍將注意力投注在王齕軍身上時,趁機突入二軍,致使趙、韓兩軍皆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混亂,但鑒於廉頗、韓足二人及時接到了蒙仲的後撤命令,且樂進、於應二將率領的方城軍亦及時上前支援,切斷了秦軍追擊趙韓兩軍的通道,因此總得來說,趙韓兩軍的損失倒也並不輕重,滿打滿算不過千餘人的傷亡而已。
隻是這樣一來,魏軍就承受了秦軍的所有攻勢,倘若公孫喜還活著,恐怕會因此把蒙仲罵地狗血淋頭——你把趙韓兩軍撤下去,叫我魏軍承受秦軍的全部攻勢,你到底在想什麽?!
當然,蒙仲有他仔細的打算。
廉頗、韓足二人麾下的士卒,蒙仲並不了解,但他方城軍,卻是一支很擅長防守、很擅長打陣地戰的軍隊,要不是晉鄙、廉頗、韓足三人在戰前紛紛主動請纓,事實上方城軍才是最適合部署在最前線的軍隊,因為這支魏軍當初在宛方之戰中深受秦軍的考驗。
這不,在趙韓兩軍徐徐後撤的情況下,方城軍以一個斜角迅速截住了秦軍,旋即,前排的方城軍紛紛舉起盾牌,以親密的陣型構築了一道鐵壁防禦。
縱使迎麵而來的秦軍們以混亂的陣型,毫無章法的攻勢頻繁戳刺方城軍手中的盾牌,方城軍亦一步不退,仿佛一塊紮根的磐石般。
“……方城軍。”
原本打算趁機追擊趙軍的秦將仲胥,此刻忽然停住了腳步,神色凝重地看著那支接替趙軍阻擋他秦軍的軍隊。
可能對於老一輩的秦人來說,齊國名將田章是他們揮之不去的噩夢,但對於仲胥這年紀的秦將而言,蒙仲才是最他們最敬畏的敵人。
從伊闕之戰到宛方之戰,倘若天底下還有一支軍隊讓他們感到忌憚,那麽便隻有蒙仲麾下的方城軍。
但似乎仲胥麾下的秦軍士卒們,毫不畏懼眼前那支突然出現的魏軍,照舊朝對方發動了攻勢。
趙軍也好、魏軍也罷,隻要是擋在他秦軍麵前的,皆是可殺的敵人!
“殺!”
在無數聲震耳欲聾的喊殺聲中,仲胥麾下的秦軍士卒們放棄追擊趙軍,朝著麵前的方城軍發動了凶猛的攻勢。
似乎秦軍的士氣,絲毫不曾受到方城軍的影響?
其實也難怪,畢竟在伊闕之戰與宛方之戰中,白起麾下的軍隊前後經曆了兩撥接近全軍覆沒的敗仗,兩次都是敗在蒙仲手中,兩次重新補充軍隊,可謂是鐵打的敵將、流水的秦卒。
但問題是,由於那時的秦軍老卒基本上都死光了,接替位置的新卒們根本不清楚他們這會兒正麵對著怎樣的敵人。
還別說,白起此刻麾下的這支軍隊,其軍中的士卒,因為他們去年討伐趙國時擊潰了趙將李躋、韓徐二人率領的軍隊,正士氣滿滿呢!
但遺憾的是,現實很殘酷,原以為可以一舉擊破對方的仲胥軍士卒,他們很快就意識到,他們此刻麵對的對手,那是幾乎不亞於魏武卒作戰能力的魏卒。
這不,明明前赴後繼地持續發動了一波悍不畏死的攻勢,但卻絲毫無法撼動對麵魏軍那用盾牌構築的防線,哪怕期間亦有方城軍的士卒犧牲戰死,這支魏軍的陣線亦是絲毫不退。
甚至於,在樂進的親自指揮下,整整齊齊排列的方城軍,竟然反過來向前推進,他們一手舉著盾,一手不停地戳刺著戈矛,艱難卻穩重地,一步一步向前推進。
“……”
遠處,趙將廉頗看到這一幕,神色不禁有些複雜。
他倒不是為了斷後而跟隨在麾下趙軍的最後,他隻是想援護方城軍——畢竟蒙仲這般看重他趙軍,他又豈能自顧自撤離戰場?
在後撤的那一會他便已打定主意,隻要方城軍稍有閃失,他便下令麾下軍隊支援方城軍。
他廉頗,絕非忘恩負義之輩。
但讓他有些意外的是,方城軍穩穩當當地擋住了秦軍的攻勢,而這支魏軍用來擋住秦軍的鐵壁式防禦戰法,恰恰正是去年陶邑之戰時,他被秦魏聯軍打地幾乎全軍覆沒的那套戰術。
甚至於,當時還害得趙希、許鈞二人麾下的軍隊亦損失慘重。
『作為敵人時,哪怕是對待故友麾下的軍隊,亦毫不留情;可作為友軍時,縱使是別**隊的士卒,亦不會無端端使其白白犧牲……這就是那位郾城君的原則麽?』
哂笑著搖了搖頭,廉頗深吸一口氣,對附近仍逗留在他身邊的趙卒下令道:“退!抓緊時間重整軍勢,再複與秦軍廝殺,莫要叫此間的魏人小瞧了我趙人!”
“喏!”
附近的趙卒振奮地喊道。
而與此同時,已與王齕順利匯兵的秦將晉鄺,亦注意到了兩翼的戰況。
他原以為孟軼、仲胥二人這次肯定能使趙韓兩軍陣腳大亂,卻不曾想,方城軍及時出現截斷了他秦軍追擊趙韓兩軍的道路,且在他秦軍麵前擺出了鐵壁防禦。
或許甚至連孟軼、仲胥這等蒙家軍的老對手亦不清楚那種鐵壁防禦的厲害,但晉鄺卻很清楚,畢竟去年在陶邑之戰時,蒙仲曾代替他指揮他麾下的秦軍——是的,對麵的敵軍主將,居然是曾經指揮過他秦軍作戰的“臨時主將”,關鍵是晉鄺當時還覺得蒙仲指揮地非常出色,給他的安心感受絲毫不亞於司馬錯親自指揮。
因此可想而知晉鄺此刻複雜的心情。
假如可以選擇的話,相信晉鄺更加願意在蒙仲的麾下作戰——雖說白起也很優秀,但關鍵是蒙仲在品德上更勝一籌啊。
而在晉鄺懷揣複雜心情的同時,他麾下軍中卻引發了小小的騷亂。
其原因是,他麾下的士卒們終於真切地看到了左右兩翼的敵軍,那支曾經在去年與他們並肩作戰過的魏**隊。
“方城軍?敵軍左右兩翼是方城軍?”
“什麽?方城軍?蒙將軍的軍隊?”
“吵什麽!咱們這次的敵人,就是魏將蒙仲,遇到方城軍有什麽好大驚小怪的?”
“可……居然是蒙將軍……”
看得出來,晉鄺麾下的軍卒中,尚有不少士卒並不清楚魏將蒙仲正是他們今日的敵軍主將,在聽到真相後驚駭莫名。
王齕顯然聽到了那些晉鄺軍士卒的議論,低聲詢問與他匯合的晉鄺道:“晉將軍,您麾下的士卒,似乎是在議論對麵的那位郾城君。”
“唔。”晉鄺亦不否認:“去年齊國討伐宋國時,我大秦與魏國皆派援軍增援宋國,當時還並未受封郾城君的蒙仲,曾指揮過我秦軍……”
魏將,指揮他秦軍?
王齕有些驚詫地張了張嘴。
但晉鄺顯然不想繼續這個話題,沉聲說道:“眼下不是說這事的時候,接下來,晉某將對對麵的魏軍發起突擊,請王將軍助我一臂之力。”
聽聞此言,王齕立刻神色一正,抱拳應道:“末將遵命!”
當即,晉鄺便下令麾下軍隊對迎麵的晉鄙軍展開更加凶猛的攻勢。
至於兩翼的方城軍……不是有孟軼、仲胥二人麽?他晉鄺才不想去碰方城軍那個硬茬。
由於晉鄺軍的加入,晉鄙軍的攻勢遭到了遏製,旋即晉鄺軍與王齕軍這兩支秦軍展開了反攻,一步一步地向前推進。
時間回溯到一刻時之前,即王齕軍與晉鄙軍剛剛交匯不久的時候,從前軍撤到中軍的蒙仲,轉移到了中軍附近一處地勢較高的土坡上,以便縱覽整個戰場,指揮全局。
旋即,他便看到了廉頗軍與韓足軍不約而同從側翼夾攻王齕軍的那一幕,且對此稍稍皺了皺眉。
怎麽說呢,他覺得殺出函穀關來的秦軍過於魯莽了,明明他聯軍方已很明顯地將主要戰鬥軍隊一字擺在前陣,可這支秦軍還是一往無前地衝了上來,難道對方不明白一字陣的後續便是兩翼包抄麽?
要知道這支秦軍的兵力並不多,撐死了五千人左右,何來的底氣強行突襲晉鄙、廉頗、韓足三人整整三萬人左右的防線?
『……到底想做什麽?』
抬頭瞥了眼遠方的函穀關,蒙仲微皺著眉頭徐徐吐了口氣。
他感覺有點猜不透對麵白起的想法。
按照常理,這支秦軍此刻殺出,明擺著就是為了摧毀他魏軍的投石車,但派出一支人數在五千左右的軍隊一股腦地衝上來,就想攪亂他聯軍陣前的三支萬人軍隊?你白起這是在小看誰呢?!
當然,話雖如此,但蒙仲絕不認為白起會小看他,就像他從不敢小瞧白起一樣,但這次白起這盲目、粗暴的出擊,著實有些讓他摸不著頭腦。
直到他看到廉頗與韓足二軍徐徐從兩側對這支秦軍展開攻勢,他這才有所醒悟:這支秦軍,莫非是個誘餌?
就當為此暗暗猜測之際,他忽見遠方的函穀關再次開啟城門,旋即,又有無數秦軍源源不斷地從關內湧出,以飛快的速度,仿佛兩柄尖刀似的,朝著廉頗、韓足二人的軍隊刺了過去。
這一刻蒙仲便明白了,最先殺出函穀關的秦軍,真的隻是一隻誘餌,目的就是為了誘使在他聯軍側翼的趙、韓兩軍,改變陣型去進攻那支作為誘餌的秦軍,為後續真正肩負突襲任務的秦軍創造有利的戰場條件。
『約五千人的軍隊,就這樣毫不留情地犧牲,隻為給己方創造有利的條件,白起……你還真的是一點都不曾改變。』
微微搖了搖頭,蒙仲心下暗暗想道。
他不是第一天認識白起,在他的印象中,白起就是這麽一個為勝利不擇手段的男人,心狠手辣的他會用強硬的手段脅迫他國平民來創造取勝的機會,同樣,也會為了勝利毫不猶豫地犧牲麾下的兵將,著實是詮注了什麽叫做慈不掌兵。
深吸一口氣,蒙仲沉聲下令道:“傳令,令廉頗、韓足二人徐徐後撤,重整軍勢。再令樂進、於應二人分兵頂替趙韓兩軍的位置,援助趙韓兩軍後撤……”
聽到這話,蒙仲這邊有近衛驚奇地問道:“郾君,這會兒便叫趙、韓兩軍後撤?在下鬥膽說一句,趙韓兩軍未必不能擋住那兩支秦軍援兵的攻勢。”
聽到近衛的疑問,蒙仲點點頭解釋道:“我也知道趙韓兩軍未必不能擋住那兩支秦軍的攻勢,但此刻趙韓兩軍士卒的注意力,恐怕還在那支作為誘餌的秦軍身上,恐怕有許多趙、韓兩軍的士卒都未曾注意到側翼即將遭到又一支秦軍的突襲,如此倉促應戰,趙韓兩軍的傷亡必定會很難看。……今日不過是首日對函穀關的試探,我的本意隻是試探試探對麵白起的應對之策,順便磨合磨合麾下三軍,沒必要為了與秦軍爭鋒相對,而使得趙韓兩軍出現巨大的傷亡。”
聽聞此言,眾近衛們麵麵相覷。
期間有一名蒙邑子弟出身的近衛小聲說道:“趙韓兩軍傷亡如何,與我等何幹?何必為了援助趙韓兩軍而派上我方城軍?”
蒙仲其實有聽到這句話,但他假裝沒有聽到。
或許這名近衛其實說得也沒錯,蒙仲作為魏國的將領,隻需看管好河東軍與方城軍即可,管趙、韓兩軍做什麽?
隻不過蒙仲覺得,既然廉頗、韓足二人以及他二人麾下的兵將眼下皆在他麾下聽用,聽從他的指示,那麽他也應當為這兩支軍隊負起責任,不能因為這兩支軍隊是別**隊便對他們的傷亡視若無睹,他覺得,這才是身為將領應履行的義務與職責——哪怕轉過年來,廉頗與韓足皆成為了敵對方,但是在今日,這二人以及他們麾下的士卒,是他蒙仲率下的兵將!
“去傳令吧。”
他淡淡吩咐道。
見蒙仲堅持如此,眾近衛也不敢再說什麽,當即便有幾人翻身上馬,代為傳達蒙仲的命令。
不得不說,蒙仲的這道命令非常及時,雖然因為戰場距離的關係,秦將孟軼、仲胥二人所率領的秦軍還是殺到了趙、韓兩軍麵前,且趁兩軍將注意力投注在王齕軍身上時,趁機突入二軍,致使趙、韓兩軍皆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混亂,但鑒於廉頗、韓足二人及時接到了蒙仲的後撤命令,且樂進、於應二將率領的方城軍亦及時上前支援,切斷了秦軍追擊趙韓兩軍的通道,因此總得來說,趙韓兩軍的損失倒也並不輕重,滿打滿算不過千餘人的傷亡而已。
隻是這樣一來,魏軍就承受了秦軍的所有攻勢,倘若公孫喜還活著,恐怕會因此把蒙仲罵地狗血淋頭——你把趙韓兩軍撤下去,叫我魏軍承受秦軍的全部攻勢,你到底在想什麽?!
當然,蒙仲有他仔細的打算。
廉頗、韓足二人麾下的士卒,蒙仲並不了解,但他方城軍,卻是一支很擅長防守、很擅長打陣地戰的軍隊,要不是晉鄙、廉頗、韓足三人在戰前紛紛主動請纓,事實上方城軍才是最適合部署在最前線的軍隊,因為這支魏軍當初在宛方之戰中深受秦軍的考驗。
這不,在趙韓兩軍徐徐後撤的情況下,方城軍以一個斜角迅速截住了秦軍,旋即,前排的方城軍紛紛舉起盾牌,以親密的陣型構築了一道鐵壁防禦。
縱使迎麵而來的秦軍們以混亂的陣型,毫無章法的攻勢頻繁戳刺方城軍手中的盾牌,方城軍亦一步不退,仿佛一塊紮根的磐石般。
“……方城軍。”
原本打算趁機追擊趙軍的秦將仲胥,此刻忽然停住了腳步,神色凝重地看著那支接替趙軍阻擋他秦軍的軍隊。
可能對於老一輩的秦人來說,齊國名將田章是他們揮之不去的噩夢,但對於仲胥這年紀的秦將而言,蒙仲才是最他們最敬畏的敵人。
從伊闕之戰到宛方之戰,倘若天底下還有一支軍隊讓他們感到忌憚,那麽便隻有蒙仲麾下的方城軍。
但似乎仲胥麾下的秦軍士卒們,毫不畏懼眼前那支突然出現的魏軍,照舊朝對方發動了攻勢。
趙軍也好、魏軍也罷,隻要是擋在他秦軍麵前的,皆是可殺的敵人!
“殺!”
在無數聲震耳欲聾的喊殺聲中,仲胥麾下的秦軍士卒們放棄追擊趙軍,朝著麵前的方城軍發動了凶猛的攻勢。
似乎秦軍的士氣,絲毫不曾受到方城軍的影響?
其實也難怪,畢竟在伊闕之戰與宛方之戰中,白起麾下的軍隊前後經曆了兩撥接近全軍覆沒的敗仗,兩次都是敗在蒙仲手中,兩次重新補充軍隊,可謂是鐵打的敵將、流水的秦卒。
但問題是,由於那時的秦軍老卒基本上都死光了,接替位置的新卒們根本不清楚他們這會兒正麵對著怎樣的敵人。
還別說,白起此刻麾下的這支軍隊,其軍中的士卒,因為他們去年討伐趙國時擊潰了趙將李躋、韓徐二人率領的軍隊,正士氣滿滿呢!
但遺憾的是,現實很殘酷,原以為可以一舉擊破對方的仲胥軍士卒,他們很快就意識到,他們此刻麵對的對手,那是幾乎不亞於魏武卒作戰能力的魏卒。
這不,明明前赴後繼地持續發動了一波悍不畏死的攻勢,但卻絲毫無法撼動對麵魏軍那用盾牌構築的防線,哪怕期間亦有方城軍的士卒犧牲戰死,這支魏軍的陣線亦是絲毫不退。
甚至於,在樂進的親自指揮下,整整齊齊排列的方城軍,竟然反過來向前推進,他們一手舉著盾,一手不停地戳刺著戈矛,艱難卻穩重地,一步一步向前推進。
“……”
遠處,趙將廉頗看到這一幕,神色不禁有些複雜。
他倒不是為了斷後而跟隨在麾下趙軍的最後,他隻是想援護方城軍——畢竟蒙仲這般看重他趙軍,他又豈能自顧自撤離戰場?
在後撤的那一會他便已打定主意,隻要方城軍稍有閃失,他便下令麾下軍隊支援方城軍。
他廉頗,絕非忘恩負義之輩。
但讓他有些意外的是,方城軍穩穩當當地擋住了秦軍的攻勢,而這支魏軍用來擋住秦軍的鐵壁式防禦戰法,恰恰正是去年陶邑之戰時,他被秦魏聯軍打地幾乎全軍覆沒的那套戰術。
甚至於,當時還害得趙希、許鈞二人麾下的軍隊亦損失慘重。
『作為敵人時,哪怕是對待故友麾下的軍隊,亦毫不留情;可作為友軍時,縱使是別**隊的士卒,亦不會無端端使其白白犧牲……這就是那位郾城君的原則麽?』
哂笑著搖了搖頭,廉頗深吸一口氣,對附近仍逗留在他身邊的趙卒下令道:“退!抓緊時間重整軍勢,再複與秦軍廝殺,莫要叫此間的魏人小瞧了我趙人!”
“喏!”
附近的趙卒振奮地喊道。
而與此同時,已與王齕順利匯兵的秦將晉鄺,亦注意到了兩翼的戰況。
他原以為孟軼、仲胥二人這次肯定能使趙韓兩軍陣腳大亂,卻不曾想,方城軍及時出現截斷了他秦軍追擊趙韓兩軍的道路,且在他秦軍麵前擺出了鐵壁防禦。
或許甚至連孟軼、仲胥這等蒙家軍的老對手亦不清楚那種鐵壁防禦的厲害,但晉鄺卻很清楚,畢竟去年在陶邑之戰時,蒙仲曾代替他指揮他麾下的秦軍——是的,對麵的敵軍主將,居然是曾經指揮過他秦軍作戰的“臨時主將”,關鍵是晉鄺當時還覺得蒙仲指揮地非常出色,給他的安心感受絲毫不亞於司馬錯親自指揮。
因此可想而知晉鄺此刻複雜的心情。
假如可以選擇的話,相信晉鄺更加願意在蒙仲的麾下作戰——雖說白起也很優秀,但關鍵是蒙仲在品德上更勝一籌啊。
而在晉鄺懷揣複雜心情的同時,他麾下軍中卻引發了小小的騷亂。
其原因是,他麾下的士卒們終於真切地看到了左右兩翼的敵軍,那支曾經在去年與他們並肩作戰過的魏**隊。
“方城軍?敵軍左右兩翼是方城軍?”
“什麽?方城軍?蒙將軍的軍隊?”
“吵什麽!咱們這次的敵人,就是魏將蒙仲,遇到方城軍有什麽好大驚小怪的?”
“可……居然是蒙將軍……”
看得出來,晉鄺麾下的軍卒中,尚有不少士卒並不清楚魏將蒙仲正是他們今日的敵軍主將,在聽到真相後驚駭莫名。
王齕顯然聽到了那些晉鄺軍士卒的議論,低聲詢問與他匯合的晉鄺道:“晉將軍,您麾下的士卒,似乎是在議論對麵的那位郾城君。”
“唔。”晉鄺亦不否認:“去年齊國討伐宋國時,我大秦與魏國皆派援軍增援宋國,當時還並未受封郾城君的蒙仲,曾指揮過我秦軍……”
魏將,指揮他秦軍?
王齕有些驚詫地張了張嘴。
但晉鄺顯然不想繼續這個話題,沉聲說道:“眼下不是說這事的時候,接下來,晉某將對對麵的魏軍發起突擊,請王將軍助我一臂之力。”
聽聞此言,王齕立刻神色一正,抱拳應道:“末將遵命!”
當即,晉鄺便下令麾下軍隊對迎麵的晉鄙軍展開更加凶猛的攻勢。
至於兩翼的方城軍……不是有孟軼、仲胥二人麽?他晉鄺才不想去碰方城軍那個硬茬。
由於晉鄺軍的加入,晉鄙軍的攻勢遭到了遏製,旋即晉鄺軍與王齕軍這兩支秦軍展開了反攻,一步一步地向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