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拜訪孟子
魏王遫八年十一月前後,宋國參與對齊國的瓜分,止步於莒城。
當然,這是目前出任宋國大司馬的蒙仲的考量,他認為,與其盲目地繼續吞並齊國的土地,不如以消化已攻取的土地為主,畢竟宋國截止目前為止已攻取了齊國五分之一的土地,相當於令宋國增加了超過四分之一的麵積,這已足夠讓宋國消化上好些年。
仔細想想,宋王偃這些年對外擴張所攻取的土地才有多少?還不及這次的一半,而這次宋國幾乎毫不費力地就得到了相當於宋王偃數年對外擴張約兩倍多的土地,這還有什麽不滿的呢?
但宋國的將領們,倒也不是人人都像蒙仲那般理智,比如戴不勝,他就多次勸說蒙仲帶領他們繼續北伐,至少要攻下莒城。
為何戴不勝如此重視莒城呢?
原來,此時的齊王田地因為五國聯軍討伐的關係,已經從臨淄逃到了莒城,也不曉得是覺得莒城能夠抵禦燕國與宋國的軍隊,還是準備繼續外逃。
而戴不勝的想法就是抓住齊王田地,讓他為這些年施加給宋國的戰爭付出代價。
麵對戴不勝的勸說,蒙仲問他道:“抓住了齊王田地,你打算怎麽辦?”
“當然是殺了他。”戴不勝毫不猶豫地說道。
聽聞此言,蒙仲微微笑了笑,忽然問道:“你知道楚懷王麽?”
戴不勝睜大眼睛:“我當然知道。”
蒙仲點點頭說道:“楚懷王本是一名昏君,先是被秦國的使者張儀所欺騙,以所謂的‘六百裏商於之地’斷絕了與齊國的邦交,還幾度派人公然羞辱齊王,徹底斷絕了與齊國的交情。隨後,又發動傾國之戰與秦國打仗,死了不計其數的楚人,導致楚人恨楚懷王入骨。可因為後來楚懷王在前赴秦國求和時拒絕割讓楚國的國土,因而客死他國,楚人反而淡忘了對楚懷王的恨意,轉而憎恨秦國。……今齊王田地,於內遭齊人憎恨,於外遭各國嫌棄,可若是這位昏君落到我宋國手中,且我宋國將其殺死,你覺得會不會再次發生類似楚懷王的故事呢?”
“這……”戴不勝麵露猶豫之色。
笑了笑,蒙仲又說道:“所以說,讓齊王田地活著吧,他活著,齊人隻會繼續憎恨他,將國家破碎的責任通通歸於這位昏君,但倘若這名昏君死在我宋國手中,齊人或就會將這份恨意轉向我宋國,繼而抗拒我宋國對琅琊郡的統治。”
戴不勝恍然大悟,於是不再提繼續攻打莒城,宋國的軍隊止步於鄅城一帶,不再繼續向北。
幾日後,宋國太子戴武從彭城來到了鄅城。
太子戴武的突然來到,讓蒙仲感到有些納悶,誤以為戴武也是不滿足於現如今所攻占的齊國土地,因此他向戴武解釋了一番原因。
沒想到戴武卻笑著說道:“戴武並非為此事而來。”
不是為了這事?
那是為什麽?
蒙仲十分驚訝。
於是戴武便對蒙仲說道:“戴武欲赴鄒國求見孟子,希望卿能與戴武同行。”
『原來如此。』
蒙仲頓時恍然大悟,感情太子戴武是希望他代為引薦——雖然以太子戴武的身份與名氣,定能得到孟子師徒的盛情接待,但倘若戴武的隊伍中有蒙仲在,相信氣氛更加融洽。
點點頭,蒙仲對戴武說道:“原本,我亦打算在冬季時拜訪孟子,既然太子有意,在下自然願意與太子同行。不過在此之前,太子應當出麵犒賞軍中的士卒,表彰他們的功勞。”
“那是自然。”太子戴武連連點頭。
於是乎,太子戴武出麵犒賞三軍,數萬宋國軍隊在鄅城歡慶,慶賀取得了重大的勝利。
犒軍之餘,蒙仲將軍中事務交給戴不勝,帶著太子戴武踏上了前往鄒國的旅程。
從鄅城到鄒國,隻需向西穿過魯國的國土——確切地說,是先要穿過費國,再穿過魯國,費國乃是魯國的附庸國,其國君乃是魯國當年的三桓之一,季氏。
在經過費邑時,費國的國君盛情接待了宋國太子戴武與宋國大司馬蒙仲,並且費國的君主還隱晦地指出,前些日子齊王田地派使者到魯、費兩國,懇求兩國收容,但魯國與費國都沒有接受。
費國這般著急地表明心跡,戴武與蒙仲當然明白其中的道理,這不,蒙仲也不說其他,當場就舉起酒樽笑道:“願魯費兩國與我宋國的邦交天長地久。”
這一句話,仿佛是讓費國的君臣們吃了定心丸,紛紛舉起酒樽迎合:“願三國邦交天長地久。”
次日,太子戴武親自向費國的國君告辭,表明此行的目的是拜訪孟子,很遺憾無法在費國久留,於是費國的君主便親自帶著十幾乘戰車相送,將戴武與蒙仲一行人送至國界。
離開費國,再穿過魯國的南部地區,便抵達了鄒國,鄒國的君主早已得到了消息,亦親自前來迎接,將戴武與蒙仲請到宮殿,又是設宴款待,又是表明心跡——原來,齊王田地同樣派人向鄒國懇求收容,但鄒國的君主同樣沒有答應這件事。
得知戴武與蒙仲準備去拜訪孟子,鄒國的君主出於好意,本欲派人告訴孟子以及他的弟子,但這件事被戴武與蒙仲婉言回絕了。
麵對孟子那樣的當代聖人,戴武怎麽敢擺什麽架子?
至於蒙仲就更不必多說,哪有讓老師提前等候弟子的道理?
然而鄒國的臣子中不乏有儒家弟子,這些儒家弟子們還是提前一步將此事送到了孟子的居住。
由於在費國與鄒國兩地耽擱了幾日,戴武與蒙仲一行人在十一月十四日,這才抵達孟子的居所。
此時大雪紛飛,天氣已十分寒冷。
可等到戴武與蒙仲來到孟子的居所時,諸儒家弟子們卻早已準備好了熱酒,以款待戴武與蒙仲二人。
尤其是蒙仲,作為儒家的‘小師弟’,他被諸師兄們圍住,紛紛向他詢問這些年所經曆的大陣仗,尤其是蒙仲在西河郡迫使秦國向魏國屈服這件事,著實令諸儒家弟子們感到驕傲。
誰說當代儒家弟子不成器?咱儒家前有田章,後有蒙仲,皆是跺跺腳就能令中原震動的名將,試問當代法家有幾人能相提並論?
些許寒暄之後,蒙仲問眾師兄道:“不知老師身體狀況如何?”
公孫醜搖搖頭說道:“並不樂觀。”
說著,他便向蒙仲解釋了孟子現如今的狀況。
孟子的身體狀況,主要原因還是年紀太大了,精力各方麵都逐漸衰退了,尤其是寒冷的冬季,因為身體虛弱,動不動就頭疼腦熱的,讓諸弟子心驚肉跳。
這不前些日子,孟子在不下雪的時候對諸弟子講解儒家經意,講完就又病倒了,嚇得諸弟子終日圍在病榻旁,連大氣都不敢喘。
聽到這些,蒙仲心中很不是滋味,慚愧說道:“孟師幫了我許許多多,我卻未能履行弟子的職責,實在是慚愧。”
公孫醜等人紛紛勸說。
他們都知道,並非蒙仲不敬老師,隻是這位小師弟近些年太忙了,援宋、伐秦、伐齊,一年到頭沒幾日消停,單單看這位小兄弟如今年至二十四尚未有子嗣,就知道這位小師弟忙碌到什麽程度。【作者:唔,就是這樣。】
得到諸師兄的諒解後,蒙仲拱手說道:“我想見見夫子,不知是否方便?”
公孫醜想了想說道:“我帶你去試試吧,夫子精神不佳,切莫大聲說話。”
蒙仲點點頭。
片刻後,公孫醜與諸儒家弟子領著蒙仲來到了孟子的臥居,當時蒙仲便看到孟子躺在床榻上,雙目半睜不睜。
看到這一幕,蒙仲皺起了眉頭。
要知道,孟子對他是很喜愛的,倘若得知他前來探望,此刻肯定會睜開眼睛與他說話,但此刻孟子的雙目卻是半睜不睜,這就說明這位老人眼下精力不繼,處於昏昏沉沉的狀態。
一位年近八旬的遲暮老人處於這個狀態,這可不是什麽好的征兆。
蒙仲與公孫醜對視了一眼,二人無聲地交流了一些,旋即,公孫醜輕輕走到孟子的床榻上,低聲徐徐說道:“夫子,蒙仲來探望您了。”
足足過了四五息的樣子,孟子的雙目這才逐漸睜開,略顯失焦地看向站在床榻一側的蒙仲,繼而雙目逐漸變得有神起來。
“阿仲……咳咳咳,來,扶老夫一把。”
在孟子的示意下,蒙仲趕緊上前,與公孫醜一同攙扶孟子,讓孟子能靠坐在床榻上。
此時,孟子拍拍床榻的邊沿,示意蒙仲坐下,旋即拍拍蒙仲的肩膀笑著說道:“你在西河的事,老夫……咳咳,老夫聽說了,出色,很出色!當今能令秦國妥協屈服的人,十分罕見,而其中……有你……咳咳咳。”
說著,他困惑問道:“說起來,你怎麽會來鄒國?”
蒙仲遂輕聲解釋道:“回夫子的話,我如今在宋國擔任大司馬,助宋國討伐齊國……”
“大司馬?”孟子困惑問道:“你不是在魏國仕官麽?怎麽會出任宋國的大司馬之職?”
蒙仲便解釋道:“因得知宋王與太子不和,弟子在結束西河之戰後,便立刻趕奔宋國……”
然而,孟子越聽臉上的困惑之色卻越濃:“宋王與太子不和?”
見此,蒙仲好奇問道:“夫子不知宋國最近發生的事”
孟子搖搖頭,轉頭看向公孫醜等諸弟子。
魏王遫八年十一月前後,宋國參與對齊國的瓜分,止步於莒城。
當然,這是目前出任宋國大司馬的蒙仲的考量,他認為,與其盲目地繼續吞並齊國的土地,不如以消化已攻取的土地為主,畢竟宋國截止目前為止已攻取了齊國五分之一的土地,相當於令宋國增加了超過四分之一的麵積,這已足夠讓宋國消化上好些年。
仔細想想,宋王偃這些年對外擴張所攻取的土地才有多少?還不及這次的一半,而這次宋國幾乎毫不費力地就得到了相當於宋王偃數年對外擴張約兩倍多的土地,這還有什麽不滿的呢?
但宋國的將領們,倒也不是人人都像蒙仲那般理智,比如戴不勝,他就多次勸說蒙仲帶領他們繼續北伐,至少要攻下莒城。
為何戴不勝如此重視莒城呢?
原來,此時的齊王田地因為五國聯軍討伐的關係,已經從臨淄逃到了莒城,也不曉得是覺得莒城能夠抵禦燕國與宋國的軍隊,還是準備繼續外逃。
而戴不勝的想法就是抓住齊王田地,讓他為這些年施加給宋國的戰爭付出代價。
麵對戴不勝的勸說,蒙仲問他道:“抓住了齊王田地,你打算怎麽辦?”
“當然是殺了他。”戴不勝毫不猶豫地說道。
聽聞此言,蒙仲微微笑了笑,忽然問道:“你知道楚懷王麽?”
戴不勝睜大眼睛:“我當然知道。”
蒙仲點點頭說道:“楚懷王本是一名昏君,先是被秦國的使者張儀所欺騙,以所謂的‘六百裏商於之地’斷絕了與齊國的邦交,還幾度派人公然羞辱齊王,徹底斷絕了與齊國的交情。隨後,又發動傾國之戰與秦國打仗,死了不計其數的楚人,導致楚人恨楚懷王入骨。可因為後來楚懷王在前赴秦國求和時拒絕割讓楚國的國土,因而客死他國,楚人反而淡忘了對楚懷王的恨意,轉而憎恨秦國。……今齊王田地,於內遭齊人憎恨,於外遭各國嫌棄,可若是這位昏君落到我宋國手中,且我宋國將其殺死,你覺得會不會再次發生類似楚懷王的故事呢?”
“這……”戴不勝麵露猶豫之色。
笑了笑,蒙仲又說道:“所以說,讓齊王田地活著吧,他活著,齊人隻會繼續憎恨他,將國家破碎的責任通通歸於這位昏君,但倘若這名昏君死在我宋國手中,齊人或就會將這份恨意轉向我宋國,繼而抗拒我宋國對琅琊郡的統治。”
戴不勝恍然大悟,於是不再提繼續攻打莒城,宋國的軍隊止步於鄅城一帶,不再繼續向北。
幾日後,宋國太子戴武從彭城來到了鄅城。
太子戴武的突然來到,讓蒙仲感到有些納悶,誤以為戴武也是不滿足於現如今所攻占的齊國土地,因此他向戴武解釋了一番原因。
沒想到戴武卻笑著說道:“戴武並非為此事而來。”
不是為了這事?
那是為什麽?
蒙仲十分驚訝。
於是戴武便對蒙仲說道:“戴武欲赴鄒國求見孟子,希望卿能與戴武同行。”
『原來如此。』
蒙仲頓時恍然大悟,感情太子戴武是希望他代為引薦——雖然以太子戴武的身份與名氣,定能得到孟子師徒的盛情接待,但倘若戴武的隊伍中有蒙仲在,相信氣氛更加融洽。
點點頭,蒙仲對戴武說道:“原本,我亦打算在冬季時拜訪孟子,既然太子有意,在下自然願意與太子同行。不過在此之前,太子應當出麵犒賞軍中的士卒,表彰他們的功勞。”
“那是自然。”太子戴武連連點頭。
於是乎,太子戴武出麵犒賞三軍,數萬宋國軍隊在鄅城歡慶,慶賀取得了重大的勝利。
犒軍之餘,蒙仲將軍中事務交給戴不勝,帶著太子戴武踏上了前往鄒國的旅程。
從鄅城到鄒國,隻需向西穿過魯國的國土——確切地說,是先要穿過費國,再穿過魯國,費國乃是魯國的附庸國,其國君乃是魯國當年的三桓之一,季氏。
在經過費邑時,費國的國君盛情接待了宋國太子戴武與宋國大司馬蒙仲,並且費國的君主還隱晦地指出,前些日子齊王田地派使者到魯、費兩國,懇求兩國收容,但魯國與費國都沒有接受。
費國這般著急地表明心跡,戴武與蒙仲當然明白其中的道理,這不,蒙仲也不說其他,當場就舉起酒樽笑道:“願魯費兩國與我宋國的邦交天長地久。”
這一句話,仿佛是讓費國的君臣們吃了定心丸,紛紛舉起酒樽迎合:“願三國邦交天長地久。”
次日,太子戴武親自向費國的國君告辭,表明此行的目的是拜訪孟子,很遺憾無法在費國久留,於是費國的君主便親自帶著十幾乘戰車相送,將戴武與蒙仲一行人送至國界。
離開費國,再穿過魯國的南部地區,便抵達了鄒國,鄒國的君主早已得到了消息,亦親自前來迎接,將戴武與蒙仲請到宮殿,又是設宴款待,又是表明心跡——原來,齊王田地同樣派人向鄒國懇求收容,但鄒國的君主同樣沒有答應這件事。
得知戴武與蒙仲準備去拜訪孟子,鄒國的君主出於好意,本欲派人告訴孟子以及他的弟子,但這件事被戴武與蒙仲婉言回絕了。
麵對孟子那樣的當代聖人,戴武怎麽敢擺什麽架子?
至於蒙仲就更不必多說,哪有讓老師提前等候弟子的道理?
然而鄒國的臣子中不乏有儒家弟子,這些儒家弟子們還是提前一步將此事送到了孟子的居住。
由於在費國與鄒國兩地耽擱了幾日,戴武與蒙仲一行人在十一月十四日,這才抵達孟子的居所。
此時大雪紛飛,天氣已十分寒冷。
可等到戴武與蒙仲來到孟子的居所時,諸儒家弟子們卻早已準備好了熱酒,以款待戴武與蒙仲二人。
尤其是蒙仲,作為儒家的‘小師弟’,他被諸師兄們圍住,紛紛向他詢問這些年所經曆的大陣仗,尤其是蒙仲在西河郡迫使秦國向魏國屈服這件事,著實令諸儒家弟子們感到驕傲。
誰說當代儒家弟子不成器?咱儒家前有田章,後有蒙仲,皆是跺跺腳就能令中原震動的名將,試問當代法家有幾人能相提並論?
些許寒暄之後,蒙仲問眾師兄道:“不知老師身體狀況如何?”
公孫醜搖搖頭說道:“並不樂觀。”
說著,他便向蒙仲解釋了孟子現如今的狀況。
孟子的身體狀況,主要原因還是年紀太大了,精力各方麵都逐漸衰退了,尤其是寒冷的冬季,因為身體虛弱,動不動就頭疼腦熱的,讓諸弟子心驚肉跳。
這不前些日子,孟子在不下雪的時候對諸弟子講解儒家經意,講完就又病倒了,嚇得諸弟子終日圍在病榻旁,連大氣都不敢喘。
聽到這些,蒙仲心中很不是滋味,慚愧說道:“孟師幫了我許許多多,我卻未能履行弟子的職責,實在是慚愧。”
公孫醜等人紛紛勸說。
他們都知道,並非蒙仲不敬老師,隻是這位小師弟近些年太忙了,援宋、伐秦、伐齊,一年到頭沒幾日消停,單單看這位小兄弟如今年至二十四尚未有子嗣,就知道這位小師弟忙碌到什麽程度。【作者:唔,就是這樣。】
得到諸師兄的諒解後,蒙仲拱手說道:“我想見見夫子,不知是否方便?”
公孫醜想了想說道:“我帶你去試試吧,夫子精神不佳,切莫大聲說話。”
蒙仲點點頭。
片刻後,公孫醜與諸儒家弟子領著蒙仲來到了孟子的臥居,當時蒙仲便看到孟子躺在床榻上,雙目半睜不睜。
看到這一幕,蒙仲皺起了眉頭。
要知道,孟子對他是很喜愛的,倘若得知他前來探望,此刻肯定會睜開眼睛與他說話,但此刻孟子的雙目卻是半睜不睜,這就說明這位老人眼下精力不繼,處於昏昏沉沉的狀態。
一位年近八旬的遲暮老人處於這個狀態,這可不是什麽好的征兆。
蒙仲與公孫醜對視了一眼,二人無聲地交流了一些,旋即,公孫醜輕輕走到孟子的床榻上,低聲徐徐說道:“夫子,蒙仲來探望您了。”
足足過了四五息的樣子,孟子的雙目這才逐漸睜開,略顯失焦地看向站在床榻一側的蒙仲,繼而雙目逐漸變得有神起來。
“阿仲……咳咳咳,來,扶老夫一把。”
在孟子的示意下,蒙仲趕緊上前,與公孫醜一同攙扶孟子,讓孟子能靠坐在床榻上。
此時,孟子拍拍床榻的邊沿,示意蒙仲坐下,旋即拍拍蒙仲的肩膀笑著說道:“你在西河的事,老夫……咳咳,老夫聽說了,出色,很出色!當今能令秦國妥協屈服的人,十分罕見,而其中……有你……咳咳咳。”
說著,他困惑問道:“說起來,你怎麽會來鄒國?”
蒙仲遂輕聲解釋道:“回夫子的話,我如今在宋國擔任大司馬,助宋國討伐齊國……”
“大司馬?”孟子困惑問道:“你不是在魏國仕官麽?怎麽會出任宋國的大司馬之職?”
蒙仲便解釋道:“因得知宋王與太子不和,弟子在結束西河之戰後,便立刻趕奔宋國……”
然而,孟子越聽臉上的困惑之色卻越濃:“宋王與太子不和?”
見此,蒙仲好奇問道:“夫子不知宋國最近發生的事”
孟子搖搖頭,轉頭看向公孫醜等諸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