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可能,沒有哪一個國家會同意簽署這樣的藩屬國條約的。”


    東王戈達拉非常肯定的說道。


    大明這邊製定出來的藩屬國條約實在是太苛刻了,而且都是提藩屬國這邊需要做的事情,很少有大明這邊對藩屬國需要盡的責任之類的。


    “大明皇帝陛下,這個藩屬國條約實在是太苛刻了,我們爪哇國是不會同意的。”


    有人立即就站出來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對,對,我們絕對不會同意~”


    “太苛刻了~”


    “大明雖然強大,但是這樣苛刻的條約,我們是絕對不會接受的。”


    有人開來頭,其他人也是跟著紛紛站立起來說道。


    “這藩屬國條約一旦簽訂了,以後真的是大明的附庸了。”


    後柏原天皇仔細的看完,心裏麵也是忍不住直搖頭。


    倭國雖然想要學習大明的強國之策,也願意向大明學習,這尊儒也好,學漢字也罷,甚至於改漢姓什麽都沒有問題。


    畢竟一直以來倭國就是在不斷的學習華夏文化,漢字在倭國也是官方的文字。


    可是這藩屬國條約,它不僅僅隻是這些內容,對於倭國來說,特別是有野心的倭國來,它就不能受到大明的控製。


    可是再想一想,現在的倭國似乎好像也是被大明給牢牢的控製在手中。


    出雲國和兵庫之津都有大明的大軍駐守,一旦有任何的風吹草動,大明都可以直接介入到倭國的事務當中。


    至於冊封君主,本身就已經是這樣了,早就簽署了條約,倭國的天皇都是需要經過大明天子冊封的,他這一次來大明就是向弘治皇帝討封的,基本上大明的天子也等同於倭國的最高君主。


    倭國好像沒有別的選擇。


    至於朝鮮國的大使樸元宗一條條仔細的看完,似乎好像一點都不苛刻,現在朝鮮和大明的關係不正是如此。


    朝鮮國王需要大明冊封,朝鮮國年年向大明進貢,大明的商人自由往來朝鮮,現在也有一些朝鮮的商人自由往來大明。


    朝鮮國用的漢字、尊的儒道,學習的就是華夏文明。


    “我們朝鮮國世代都是大明的藩屬國!”


    樸元宗果斷的站出來表態。


    你們不願意就算了,反正我朝鮮是一百個願意,一千個願意的。


    大明的腿怎麽粗,為什麽不牢牢的抱緊。


    大明的國力如此強盛,成為大明的藩屬國好處多多,這樣的大哥有什麽理由拒絕?


    華夏之文明如此的璀璨輝煌,為什麽不接受?


    反正朝鮮是果斷的選擇了,他們一直以來都是大明的藩屬國,而且時代都會是大明的藩屬國。


    “好~”


    弘治皇帝一直在看著這些人的神情。


    南洋那些國家大使的一切都看的清清楚楚。


    在這一刻,他終於真正的明白了劉晉所說的話了。


    南洋這些國家之所以派人來大明朝貢,純粹就是為了獲得大明的巨額回贈,它根本就不是誠心誠意的為了成為大明的藩屬國。


    一直以來也不過是大明人自相情願的認為這些國家是大明的藩屬國罷了。


    事實上這些國家從來都不承認這一點。


    他們隻不過是為了大明的好東西,絲綢、瓷器、布匹、茶葉等等,根本就不是為了要學習你華夏之文明。


    如果大明這邊不數倍回贈,看看這些國家還會來大明朝貢嗎?


    想都別想。


    這些國家可現實的很,沒有好處的事情,他們是不會來做的。


    現在大明的藩屬國條約一出,所有的一切都暴露無疑了。


    對於大明來說,真正的小弟也就隻有朝鮮了。


    安南和倭國的人此時此刻都在不斷的猶豫,猶豫著要不要簽了這個大明藩屬國協議。


    “尹勢忠貞,你說我們倭國要不要簽?”


    後柏原天皇看向尹勢忠貞,他代表的是幕府,現在的倭國幕府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這事情還是需要和他們好好商量的。


    “簽,為什麽不簽~”


    “現在的倭國和簽不簽這個協議有什麽區別。”


    尹勢忠貞幾乎不假思索的就回道。


    大明的強大讓他影響深刻,成為大明的藩屬國,未嚐不是一件好事,反正現在的倭國其實也是已經被大明給牢牢的控製住。


    “嗯~”


    後柏原天皇微微點頭,接著立即大聲的說道:“我們倭國願意世代成為大明的藩屬國~”uu書庫


    “好~”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高興的微微一笑。


    說到底,受華夏文明影響最深的還是朝鮮和倭國,至於安南,受到影響同樣也很大,但安南嘛,現在還不老實,野心有點大。


    朝鮮和倭國接連表態,其它國家的大使們則是依然不為所動。


    他們來大明的目的很簡單,一個是獲得大明豐厚的回贈,小小的發一筆財,其實就是希望通過這樣的形式,和大明搞好關係,這樣以後大明在南洋地區擴張的話,多少還是要給點情麵的。


    至於說成為大明的藩屬國,他們可沒有任何的興趣。


    以前大明總算是自己是藩屬國,看在好處的份上,也就無所謂了,反正也是大明人自娛自樂,對於他們隻有好處,沒有任何的壞處。


    大明遠離南洋,對他們來說也不會有什麽太大的影響和威懾。


    可是現在就不一樣了。


    如果簽署了這個藩屬國協議,他們就真的成為大明的藩屬國了,而且世代都是大明的藩屬國了。


    更為重要的是這以後什麽都要向大明學習,學習華夏文明,學習漢字,尊儒道,改漢姓等等,這些是他們絕對不能接受的。


    特別是對於南洋地區很多已經信奉ysl教的國家來說,這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本身就具有極強的排外性,現在要重新換血,整個國家上下都要劇烈的動蕩起來。


    他們隻是喜歡那個傻乎乎的大明,喜歡大明的瓷器、茶葉和絲綢,可沒有興趣來學習大明的方方麵麵。


    “大明皇帝陛下,我們遠道而來,辛辛苦苦來大明朝貢,難道你們就是這樣來對待我們這些國家的?”


    暹羅國的大使站出來非常不滿的說道。


    “我們大明哪裏對不住你了?”


    弘治皇帝一聽,沉著連問道。


    “這…”


    聽到弘治皇帝話,對方頓時無話可說了,大明好像從來就沒有做對不起他們的事情,他們來大明,從頭到尾大明這邊也是給予了極高的禮遇。


    “大明皇帝陛下,這樣的藩屬國協議是不對等的,我們暹羅國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對方想了想說道。


    “沒看到上麵的第一條了嗎?”


    “本著自願的原則,你們暹羅不同意就不要簽嘛,我們大明又沒有強迫你們簽。”


    弘治皇帝頓時就笑了。


    “可是…可是我們來朝貢,這貢品~”


    對方一聽,頓時又著急的說道。


    “不是我們大明的藩屬國,那就談不上朝貢了,我們大明不缺你們進貢的那點東西,你們帶回去吧。”


    弘治皇帝無所謂的說道。


    旁邊一同陪伴的內閣首輔劉健、李東陽、謝遷,以及張懋、佀鍾、劉大夏等人頓時就忍不住歎口氣。


    一切都已經非常的清楚了。


    正如劉晉所說的,這些國家根本就不是來朝貢的,其實就是來薅大明羊毛的。


    現在大明要和他們進一步確認關係了,一個個都不樂意了,不願意簽署藩屬國協議,偏偏又還想從大明這邊獲得好處。


    “帶回去?”


    暹羅的使臣頓時傻眼了,這辛辛苦苦的拉著貢品過來,大明這邊竟然不要了,讓自己帶回去。


    自己這回去該如何向暹羅國的國王交代?


    以往每次來大明朝貢,那可都是滿載而歸的。


    “大明皇帝陛下,我們蘇祿國願意誠心誠意的和大明時代休好,可是這藩屬國協議實在是太苛刻了,我們蘇祿國是沒有辦法答應下來的。”


    東王戈達拉站出來說道。


    “不簽也沒有關係的,大明和蘇祿國依然是友好往來的關係,不過嘛,這朝貢就免了,彼此友好往來的話,就不需要朝貢了。”


    弘治皇帝笑了笑回道。


    其實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大明這邊在對外關係方麵設立三個級別,一個是大明的藩屬國,簽署了協議,成為大明的藩屬國,以後就是大明最忠實、鐵杆的盟友了。


    其次就是一般友好往來的國家,比如蘇祿國、暹羅國這些,大家隻是有往來,以後就別假惺惺的來朝貢想要從我這裏騙取好處了。


    而且以後對我大明最好客氣一些,不要有什麽冒犯,否則大明是不會對你客氣的。


    第三類就是大明敵對的國家了,這樣的國家,大明是直接會向你開戰的。


    聽到弘治皇帝的話,東王戈達拉微微鬆口氣,至少來說和大明還是友好往來的國家,不至於成為大明的敵人,至於想要通過朝貢來從大明的這邊獲得好處怕是不行了。


    “我們呂宋願意成為大明的藩屬國~”


    這時一直跪在地上的呂宋國使臣跪在地上看著大明的藩屬國協議書,看完之後也是非常果斷直接的大聲喊出來。


    頓時大家一下子就齊刷刷的看了過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鎮海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華田園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華田園牛並收藏大明鎮海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