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這邊請~”


    有弘治皇帝的近衛提前就先來到了腸胃科這邊將所有的一切都已經安排好,弘治皇帝一到也是立即帶著弘治皇帝往張誌剛教授這邊走去。


    畢竟是皇帝,手下的人自然不會說讓弘治皇帝去排隊等待的,不管是用錢還是用權,總歸是不會讓弘治皇帝去等的。


    要不是便衣出行,按理那都是應該讓附屬醫院的大夫去宮中給弘治皇帝看病的。


    張誌剛的辦公室位置比較偏一些,也是比較清淨,一般來到張誌剛這裏的都是貴人或者是下麵這些大夫看不準的病。


    此時,伴隨著弘治皇帝一行人的到來,張誌剛辦公室的內外也都被弘治皇帝的近衛給圍住,這讓張誌剛也是疑惑,這來的到底是何方神聖。攫欝攫


    “張教授,我們老爺和幾個朋友一起來你這裏檢查下身體,此事還請一定要保密。”


    蕭敬提前來到張誌剛的麵前,一遝銀票塞到了張誌剛的手中,小聲的叮囑起來。


    “我明白,請貴人放心。”


    張誌剛鄭重的點點頭說道,這樣的事情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京城的貴人多,這給貴人看病最重要不是醫術,而是要守口如瓶,什麽事情可以說,什麽事情不能說,自己心裏麵要清楚。


    很快,弘治皇帝、張懋、劉健、李東陽、謝遷五人來到了張誌剛的辦公室,張誌剛也是提前出來迎接。


    非常熱情的將幾人迎接進去。


    張誌剛仔細的看了看弘治皇帝等人,目光一下子就鎖定在弘治皇帝的身上說道:“是這位貴人要來檢查身體的吧?”


    行醫多年,一個人的身體好不好,他是一眼都能夠看出來。


    眼前的弘治皇帝,消瘦無比,臉色無光,精神狀態很差,一看就知道是有病的人,而且還不是病了一天、兩天。


    “哈哈,是我,勞煩張教授了。”


    弘治皇帝笑了笑點點頭說道。


    “還請貴人坐下。”


    張誌剛微微點頭,示意弘治皇帝坐下。巘戅久讀m戅


    弘治皇帝按照張誌剛的吩咐,坐到了椅子上麵,伸出手,先開始把脈。


    張誌剛仔細的給弘治皇帝把脈,行醫多年,弘治皇帝這脈象一到手中,他立即就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很快,他放下診脈的手,想了想問道:“貴人是不是食欲不振,胃口不好?”


    “我的胃口確實是不好,每天也隻吃一小碗米飯。”


    弘治皇帝微微點頭說道。


    “不知道貴人貴庚?”


    張誌剛微微點頭,又繼續問道。


    “今年已經三十有三了。”


    弘治皇帝也是如實的回道。


    “什麽?”


    “才三十三?”


    張誌剛一聽,頓時就有些難以置信的看了看弘治皇帝。


    眼前的弘治皇帝無論如何看起來也不像是三十三歲的年紀,更像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老者,頭發斑白,皮膚無光,還起皺,還有這精氣神實在是太差了。


    “確實是三十三。”


    弘治皇帝再次說道。


    “你食欲不振、胃口不佳應該是有好幾年的時間了吧?”


    張誌剛微微點頭,又問道。


    “是有好幾年了,算下來差不多有七八年了。”


    弘治皇帝想了想回道。


    “我給你測下血壓來。”


    張誌剛拿出了血壓儀,正要準備給弘治皇帝測量血壓。


    “這是什麽?”


    旁邊一直緊張關心的蕭敬連忙問道。


    “這是血壓儀,專門用來測試一個人的血壓,血壓的高低也能夠診斷出一些東西來。”


    “這算是我們大明醫學院創辦人劉晉所發明的治療工具。”


    張誌剛解釋道。


    “測量血壓?”


    幾人一聽,微微有些疑惑,這大明醫學院還真是夠奇怪的,還有新的治病工具,不過弘治皇帝還是很配合,晚起袖子測量血壓。


    “貴人啊,您的血壓實在是太低了。”


    測量完弘治皇帝的血壓,張誌剛也是忍不住直搖頭說道。


    “這血壓高低有何影響?”


    弘治皇帝也是連忙問道。


    “所謂血壓,其實就是我們人體的心髒向全身供應血壓的力量,這個力量如果太弱了,那全身的血液供應就會不足。”


    “貴人是不是經常會頭暈目眩?”


    張誌剛解釋道,這是大明醫學院這邊新的一個研究項目,對血壓的研究也是初步具備了一些成果。


    “對,時常是會出現頭暈目眩的情況。”


    弘治皇帝點頭道。


    “貴人,能否勞煩您張開一下嘴巴,將舌頭伸出來。”


    張誌剛微微點頭,想了想又說道。


    “當然可以。”


    弘治皇帝見身邊的蕭敬要說話,先笑了笑開口說道。


    說完也是非常配合,在張誌剛的指引下,張開嘴,伸出舌頭。


    看到弘治皇帝的舌頭,張誌剛也是忍不住直搖頭,一般人的舌頭都是紅潤之色,而弘治皇帝的舌頭暗黑無光,呈青色。


    “貴人是不是走路一走多就會腹痛?”


    “是會有。”


    “這天氣一冷的時候,也會腹痛?”


    “對,對~”


    “腹痛的位置是不是右下這個位置?”


    張誌剛一邊問也是一邊摸了摸自己肚子上的位置問道。


    “沒錯,是這個問題。”


    弘治皇帝眼睛微微亮起,這大明醫學院的大夫還真是厲害啊,隻是看了幾下,這什麽都能夠知道。


    同時他的內心之中也是燃起了希望,這個張誌剛竟然能夠說出這些,那說明他應該知道是什麽疾病,如果知道的話,那就有希望可以治好。


    “張教授,不知道我家老爺這得了什麽病?”


    一旁的張懋實在是忍不住了,連忙著急的問道。


    “這是腸癰啊!”


    張誌剛想了想說道。攫欝攫


    “腸癰?”


    弘治皇帝、劉健、李東陽、謝遷等人一聽,頓時就齊聲的喊道。


    “對,這肯定是腸癰。”


    張誌剛非常肯定的說道,接著也是拿出了一張人體解剖圖指了指闌尾的位置說道:“在我們人體的腸胃當中,有這樣一節非常特殊的腸子,它並沒有任何的出口,一旦有糞石進入其中的話,時間一久,慢慢的就會形成腸癰。”


    “這腸癰分成兩種,一種是急性腸癰,在很短的時間內,如果不進行手術切除這一段腸子的話,必死無疑。”


    “還有一種就是像貴人這種慢性腸癰,持續的時間比較久,病稱長,時間一久,影響食欲和消化,導致消瘦、體重下降,另外還會有腹痛、脹痛、頭暈目眩等症狀。”


    張誌剛這邊解釋,旁邊眾人則是看著那張圖片仔細的聽著,這還是第一次看到人體的解剖圖,也是知道這人體腸子之中竟然還有這樣的一種特殊腸子。


    “可是為什麽我們家老爺去其它地方看病,其他的大夫都說我們家老爺是因為從小體弱多病,所以導致這胃口不好,身體消瘦的。”


    蕭敬聽完,想了想也是問道。


    “他們是不是還給你家老爺開了很多補身體的方子,天天人參湯喝個不停?”


    張誌剛笑了笑問道。


    “這?”


    聽到張誌剛的話,蕭敬頓時就忍不住微微張大了嘴巴,因為宮中的禦醫確實是如張誌剛所說的這樣,每次給弘治皇帝看病都是一樣的說詞,開一樣的方子,補身體,保養,人參湯等等之類。


    “這位貴人因為體內的腸癰,這身體已經到油盡燈枯的地步了,身體非常的虛弱了,恕我直言,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的話,頂多隻能夠再挺三四年的樣子。”


    張誌剛想了想也是直說道。


    “什麽?”


    “三四年。”


    弘治皇帝等人一聽,頓時一個個都嚇的不輕。巘戅啃書居戅


    “張教授,你確定?”


    張懋著急的問道。


    “這我可以非常肯定,腸癰我也已經不是一次兩次遇到了,和貴人一樣症狀的都已經遇到幾十個了。”


    “貴人這腸癰的時間已經很久了,身體其實已經非常的虛弱,虛不受補,縱然是吃再多的補藥和人參都沒有任何的作用。”


    “反而因為吃了這些補藥,進一步導致胃口變的更差,貴人所需要的並不是進補,而是要進食,隻有多吃米飯、麵條、蔬菜、水果這些,貴人的身體才能夠有所好轉。”


    “但是歸根結底來說,貴人還是要治好這個腸癰了,腸癰不治好,貴人又沒有胃口,即便是硬吃了東西下去,也是無法消化,反而更加的難受。”


    張誌剛非常肯定的說道,他已經可以肯定眼前的這個貴人是得了腸癰,同時也是感歎一聲的說道:“庸醫害人啊,貴人這病如果不是庸醫開那些補藥之類的,其實也不至於如此嚴重,慢性腸癰如果不轉成急性腸癰的話,隻要多運動,多吃飯,其實也不至於如此,還可以正常的生活。”


    “但是貴人這個身體本身就因為腸癰胃口不好,還大量的進補,這身體自然而然就受不了,這才三十三歲就已經這樣了。”


    鄭誌剛一邊說也是一邊直搖頭,三十三歲就已經這樣了,實在是讓人難以置信。


    “張教授,我們老爺,這病能治好嗎?”


    蕭敬連忙問道。


    “如果是以前,這病到了這地步已經沒辦法再治了,但是現在有了新的治療方法,那就是動手術切除那一節腸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鎮海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華田園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華田園牛並收藏大明鎮海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