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整個大明也是進入了繁忙的秋收之季。


    遼東,大明現在最為重要的產量區,整個遼東地區地廣人稀、土地極其的肥沃,又是大平原地區,非常適合發展農業。


    伴隨著大量移民遷移到遼東地區,也是讓遼東地區的農業迅速的發展起來。


    在弘治十四年的時候,遼東地區產出的糧食就已經可以大規模的外銷,到了弘治十五年,僅僅隻是遼東地區產出的糧食就足夠整個大明吃了。


    今年,弘治十六年,遼東地區再次迎來了大豐收。


    鐵嶺南山村,一片一望無際的原野上麵,李大毛開著自己家的蒸汽收割機在收割麥子,伴隨著陣陣的汽笛聲以及滾滾的黑鹽,蒸汽收割機所過之處,金黃的麥田被收割,留下一袋子、一袋子的麥子。


    “嗚嗚~”


    不遠處,幾台同樣的蒸汽收割機發出陣陣的汽笛聲,似乎在向李大毛這邊打招呼一樣。


    李大毛看了看,頓時就笑了笑,然後也是控製著蒸汽收割機發出陣陣的汽笛聲。


    遼東地區,因為其獨特的環境,這裏土地肥沃、到處都是平原,同時又地廣人稀,家家戶戶少則有幾百畝地,多的如李大毛,現在已經開墾出了幾千畝地。


    如此多的土地,如果僅僅隻是靠人力的話,肯定是很難耕種完的,故而遼東地區的農民都喜歡使用機械來耕種。


    蒸汽耕地機,蒸汽收割機,這兩種依靠蒸汽來提供動力生產的農業機械在遼東最受歡迎。


    南山村因為李大毛最新使用蒸汽收割機和蒸汽耕地機,大家都看到了這蒸汽收割機和蒸汽耕地機的好處和收益。


    故而整個南山村在弘治十六年,村民們足足買了十幾台蒸汽收割機和蒸汽耕地機,此時到了秋收的時候,南山村周圍的田野之中,蒸汽機收割機的汽笛聲就沒有停過。


    蒸汽收割機並不便宜,一台機器要一百多兩銀子,正常情況下,普通的老百姓是很難買得起。


    即便是遼東地區的這些農民們家家戶戶都算有錢人。


    受惠於移民政策,遼東的農民一直到現在都可以不用繳納糧稅,還處在免稅期內,家家戶戶又種了很多的糧食。


    單單是去年,大豐收的南山村村們賣糧食都賣了幾十兩銀子,但糧食也是收入的大頭,除開各種各樣的開支之外,剩下的也不是很多。


    想要買一百多兩銀子的蒸汽收割機,這顯然是想要幾年時間的。


    大家能夠買得起,主要還是得益於大明第一銀行提供的優惠貸款,在農業發展上麵給予支持。


    購買機械貸款的利息很低,還可以分期付款,在這些優惠的政策之下,這南山村的村們們也是紛紛的買起了蒸汽耕地機和蒸汽收割機。


    在這兩種機器的幫助下,南山村的村民們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就將南山村周圍所有的田地都給開墾出來,種上了糧食,家家戶戶都有上千畝的土地。


    “恐怕今年的糧價比去年還要更低!”


    大豐收本來應該是高興的日子,但是李大毛卻是高興不起來。


    一方麵是遼東地區的蒸汽機械多了起來,讓他的生意也是變的更不好做了。


    去年的時候,因為率先購買蒸汽收割機,他靠著給人收麥子都賺了很多銀子,短短兩個月就將買機器的錢賺回來。


    可是今年就不一樣了,蒸汽收割機多了,他能夠接到的活就更少了,而且價格也是更少了,因為你不幹,總有人回去幹的。


    另外一個方麵就是糧價的問題。


    今年遼東地區又迎來大豐收。


    這是一片極其肥沃的黑土地,降水又充沛,冬天的時候大雪多,病蟲害少,這都讓遼東地區的麥子產量高、質量好。


    農業機械的推廣,也是讓遼東地區今年開墾出來的田地遠超過以往的總和,據說最北的地方都已經開墾到了黑龍江邊上去了。


    本來遼東地區的移民,大多數都是聚集在遼河兩岸地區(後世遼寧省內),但隨著這兩年持續的遷移移民到遼東地區,移民也是不斷的往北遷移。


    進而逐漸的慢慢的擴展到了黑龍江流域這裏,在這裏開墾田地、種植小麥。


    大量的田地被開墾、種植,今年遼東地區的糧食產量肯定會迎來一次大增。


    糧食產量大增必然又會導致糧價持續下跌,去年的時候糧食價格就已經很低了,五石上好的遼東麥子才隻能夠賣一兩銀子。


    今年,恐怕糧食的價格還會更低。


    這也就是李大毛愁眉苦臉的原因了。


    如果是以前,李大毛


    還沒有移民來遼東的時候,這糧食大豐收的話-->>


    ,自然是值得高興的事情,因為這意味著自己一家人可以有更多的糧食吃了。


    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在遼東地區的移民,家家戶戶根本就不愁吃不愁穿,糧食多到根本就吃不完。


    大部分的糧食都需要用來出售,賣掉的,自己吃的糧食占比非常小。


    所以糧價就關係到了大家的收入。


    沒有辦法,現在的大明已經不是以前的大明了。


    以前的時候,大明也就是兩京十三省這點地盤,人口多,土地少,再加上土地兼並,土地大部分都集中在地主士紳的手中。


    這也就是導致了大家不得不依賴在土地上來生存,一年到尾辛辛苦苦的耕種,也不過是為了能夠吃幾頓飽飯。


    現如今就不一樣了,大明獲得的土地實在是太多了。


    南洋、澳洲、黃金洲、遼東、西域、河係、南雲省、草原等等,隨便一個地方都是廣袤而肥沃的沃野,再加上海外殖民地、藩國的發展,同樣也是吸引了大量的人口。


    持續的移民政策之下,這些地方都在逐漸的開發出來,最重要的一個表現就是年年大豐收。


    遼東產出的糧食足夠供應整個大明食用,西域、河係地區產出的糧食多到吃不完,用來大規模的發展畜牧業,馬匹、牛羊的價格也是連年下跌。


    澳洲這邊的畜牧業發展迅猛,現在已經紡織廠搬遷到了澳洲,在澳洲這邊用羊毛紡織布匹專門銷往歐洲。


    黃金洲這邊黃金熱潮依然非常的火爆,大量的人在這片土地上尋找黃金,夢想著一夜暴富。


    不過伴隨著大量移民的遷入,黃金洲這邊的農業也是發展迅猛,玉米、小麥的產量年年翻翻,這極大的促進了移民的遷移,至少來到黃金洲不用擔心餓肚子的問題。


    還有南洋這邊,種植園經濟一直非常火爆,種植園越來越多,傳統的甘蔗種植依然火爆,不過因為歐洲這邊對香料的需求非常旺盛,也是出現了一些專門種植香料的種植園。


    至於水稻,種植的麵積非常小,但產量卻是極高,不僅僅滿足了南洋地區越來越龐大的人口,而且還大量的返銷回大明,遠銷到海外的殖民地、藩國。


    幾乎各個地區的糧食都在大豐收,當然除了大明的陝西、山西、北直隸、河南、山東等地。


    這些地方因為大量人口的外遷,很多地方甚至於十不存一,像陝西的黃土高坡上麵,因為條件艱苦,一直以來都是朝廷外遷人口的重點區域。


    大量的人口遷移到各地去,他們生活幸福,自然而然就帶動了這些地區的人自發性的外遷,以至於人口大量的流失。


    人口大量流失所帶來的結果就是,這些地方的耕地大量的荒蕪下來,無人耕種,這糧食產量自然就會大幅度的下跌。


    很多地方的地主士紳們,甚至於連哭都沒有地方哭。


    以前人人搶著耕種的上好土地,到了現在竟然無人耕種,隻能夠看著不斷的荒蕪下去。


    人口大量外遷的地區,人口迅速的減少,糧食產量也在不斷的下降。


    這是朝廷移民政策所導致的,但也是朝廷想要看到的局麵。


    這些地區的自然條件實在是太惡劣了,除了幾塊平原地區條件還可以之外,其它地方其實已經無法再承受龐大的人口了。


    人口外遷,耕地荒蕪,土地荒蕪,山林得到休養,隻要長久的下去,自然環境就會慢慢的越變越好,逐漸的恢複。


    還有河南等地區,人口太多,人均耕地太少,很容易就產生人地矛盾,有個天災人禍就很容易出事。


    但伴隨著人口的大量外遷,河南這個地方的人口也是越來越少,以前地主老財的田地是大家強者種,現在是地主老財求著大家種都沒人去給他們種地。


    因為大家現在都是一門心思的往外麵走,去京津地區打工也好,移民去海外也好,去哪裏都比待在河南這裏給地主老財種田好。


    在同鄉、同村、親戚朋友的帶領下,大量的人口自發性的就遷移到了遼東、西域、河西、南洋等地,這也就導致了以往的產糧大省河南省的糧食產糧兩年下跌。


    至於北直隸,受移民的影響很小,北直隸這邊是受到了資本主義和殖民主義的深遠影響,大量的人進入工廠,前往海外。


    這也導致了北直隸的糧食產糧大跌,需要大量的進口糧食。


    這就是大明現在的情況,新獲得的領土這裏基本上都是糧食大豐收,而傳統的兩京十三省因為人口的大量外流,導致大量土地無人耕種,進而出現了糧食產糧大跌的情況。


    但這並沒有影響大明的糧食安全,因為兩京十三省糧食產糧是降低了,但是人口降低的幅度更大,對糧食的需求更小,即便是產糧大跌,這些地區的糧食依然過剩,再加上番薯、玉米、土豆的推廣,大明根本不愁吃的糧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鎮海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華田園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華田園牛並收藏大明鎮海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