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南區新城火車站的貴賓出口這裏,李東陽、劉晉和禮部尚書傅瀚帶著一些官員正在等待阿裏帕夏到來。
對方畢竟是奧斯曼帝國的大維齊爾,身份擺在哪裏,盡管奧斯曼帝國和大明的關係並不好,但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更何況這一次對方是帶著大訂單前來的,該有的尊重還是要的。
所以弘治皇帝這邊就派遣了李東、劉晉和傅瀚三人帶著一些官員前來火車站這裏迎接,也算是給足了這個阿裏帕夏麵子了。
“劉晉,這京城通往廣東廣州的火車,能不能從我們湖廣這邊過,這湖廣算是我們大明本土的中心區域,江西相對來說,還是要更偏一些,而且也是比較靠近京杭鐵路,這算不上有點重合了?”
李東陽小聲的和劉晉說道。
整個弘治十九年,大明四海升平,沒有什麽讓人煩惱的事情,朝堂之上的大臣們一個個為了修鐵路的事情也是爭的麵紅耳赤。
鐵路關係重大,對於沿途地區的經濟、交通都具有很強的帶動作用,朝廷在規劃修建鐵路,幾乎每條鐵路都要引起朝堂之上這些大臣們的爭論。
各個地方的大臣幾乎都想要鐵路經過自己的家鄉,朝堂上的大臣,地方的封疆大吏等等,幾乎都在為這事情爭吵。
連李東陽這個內閣閣老都免不了,最近大明又新出了一個新的鐵路規劃,計劃修建一條從大明京師通往廣東廣州貫通南北的鐵路動脈。
為了這條鐵路,朝堂之上的這些大臣們又再次爭了起來。
京城到廣州的鐵路,京廣鐵路,這可是貫通南北的重要鐵路動脈,誰都知道它的重要性,所以沿途的這些省份都想要爭一下,想要這條鐵路經過自己的家鄉。
這其中爭議最激烈的地方就是從湖廣下廣東呢,還是從江西下廣東,為此湖廣地區和江西地區的官員也是爭了幾個月,以至於遲遲都無法定下來。
可能有人就會說了,江西那個旮旯怎麽可能爭得過湖廣,放在後世,別說湖廣了,隨便一個省都可以吊打江西了,什麽東西都要繞著江西走。
但這是明朝中期,這個時期的江西可是牛的不行,有朝士半江西的說話,江西不僅僅出了大量的舉人,進士,而且朝堂之中的高級官員數量也是非常多。
相比之下湖廣地區出身的官員就遠不如江西籍的官員了,這李東陽是湖南籍的內閣大臣,自然而然的,這湖廣地區的官員就會找他,希望李東陽為自己的家鄉爭取一下。
“李公,這我可不好說什麽,替你們湖廣說話了,江西這邊的諸公又會有意見,替江西這邊說話了,你們湖廣的諸公又會有意見。”
“所以啊,此事還是讓陛下來聖裁吧。”
劉晉一聽,腦袋微微有些頭痛,為了這個事情啊,自己也是沒少被人煩過,找劉晉的人很多,大家都知道劉晉說話管用。
但這樣的事情,劉晉怎麽可能回去插嘴,這不管是從哪裏過,這鐵路都是要修的,對自己來說都是一樣的,沒必要去蹚渾水。
“劉晉,話可不能這樣說,這鐵路關係重大,自然是要慎重考慮,這走湖廣明顯比走江西好,你豈能看不出來。”
李東陽自然是不依不饒了,沒辦法,為了能夠退休之後榮歸故裏,這該爭的還是要爭。
“李公,奧斯曼帝國的宰相到了~”
劉晉才不會和李東陽就這個問題去扯,看了看時間,再看看出口這裏,一下子就看到了幾個老外,頓時就趕緊提醒道。
“你啊你~”
李東陽沒有辦法了,微微整理下自己的衣冠,帶著劉晉、傅瀚就往前去迎接阿裏帕夏和摩西一行人。
“在下李東陽,歡迎奧斯曼帝國宰相前來我們大明!”
一身緋紅衣袍的李東陽上前問好。
阿裏帕夏和摩西等人看到李東陽、劉晉、傅瀚的時候,還以為是什麽事情,但很快魯斯圖也是進行了翻譯,同時也是將李東陽的身份告訴了阿裏帕夏。
“大人,這位李東陽李大人,他是大明內閣的重要大臣,地位相當於我們奧斯曼的大維齊爾。”
“另外他身邊這位正是一直以來你都想要認識的大明吏部尚書劉晉,另外一位則是大明禮部尚書傅瀚,這大明總共有六部,每一部的尚書都位高權重,是大明真正的決策者。”
魯斯圖一般介紹也是一邊翻譯,同時也是重點強調了三人的身份和地位。
“非常感謝李大人、劉大人、傅大人前來迎接,實在是讓我受寵若驚。”
阿裏帕夏和摩西聽完之後,也是趕緊有禮的回應,同時也是仔細的打量三人。
李東陽和傅瀚都沒有太過留意,倒是劉晉讓他們感到意外,原本以為劉晉的年紀應該比較大,畢竟是高人子弟又身居高位,可是誰知道劉晉竟然如此的年輕。
“劉晉劉大人的大名,我早就如雷貫耳,隻是沒想到竟然如此的年輕。”
阿裏帕夏看著劉晉感歎道。
“哈哈,宰相大人過獎了。”
“宰相大人遠道而來,有失遠迎,還請恕罪,我們略備薄酒,為您接風洗塵,還請賞光。”
劉晉也在仔細的打量眼前的阿裏帕夏和摩西,阿裏帕夏的衣著打扮是典型的奧斯曼帝國風格,抱著頭巾,喜歡穿金戴銀,留著大胡子,至於摩西,他看起來更像是歐洲人,仔細想一想,立即就猜到了,這個摩西極有可能就是個猶太人。
很快,眾人乘坐豪華的四輪馬車離開火車站向著南區新城這裏的一家知名就酒樓而去。
劉晉和李東陽陪著阿裏帕夏乘坐同一輛四輪馬車,方便給他講解下京城這裏的一些東西。
四輪馬車在寬敞的水泥馬路上麵前進,車窗打開,阿裏帕夏好奇的看著京城的一切。
在來之前的時候,他就對京城這裏充滿了向往,很想到大明的京城來看看,看看這個強大帝國的都城。
阿裏帕夏看著眼前的一切,道路非常的寬敞,分成兩邊,每一邊都可以同時形勢七八輛四輪馬車,道路的中間和兩邊都栽種了大量的樹木,還劃分了很多的人行道,有些地方還建了天橋。
道路上麵的四輪馬車數量非常多,遠遠超過了在西安這邊所見到的四輪馬車,而且各種各樣奢華的四輪馬車隨處可見,拉車的馬兒,隨便一看都是上等的好馬,很多馬車甚至於同時用同一種顏色的馬來車。
馬車在寬敞的馬路上川流不息,兩邊的人行道上麵,同樣人流量非常大,行色匆匆,急急忙忙的大明人顯得非常忙碌。
稍微看遠一些,高樓大廈林立,玻璃窗戶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這些高樓比起西安這邊所看到的高樓還要更高,很多高樓甚至於有十幾層、二十層高,宛如巨人一般俯視大地,在樓下看過去的時候,仿佛直入雲霄一般。
這是最近才興起來的高樓,數量並不多,但京城南區新城這裏剛好有一些,這些高樓使用了升降梯,利用滑輪和人力來進行升降,因而在這邊新出現了一種職業,專門的拉升降梯的人。
再仔細的看看街道上的大明人,一個個衣著看起來都非常的不錯,而且給人一種時尚的感覺,完全不像河中、西域這些地方看到的大明人,看起來就要更加潮流、時尚。
特別是京城這裏的女孩子,一個個傳的花枝招展,又塗了胭脂水粉等等,看起來全部都像是貴族家庭出身的千金小姐一樣。
道路兩邊的商店非常多,而且基本上都是大玻璃窗戶的商戶,能夠看到裏麵的商品,看到裏麵熱鬧的銷售場麵。
眼前所有的一切都讓阿裏帕夏看的目不轉睛,以至於身邊坐著李東陽和劉晉的事情都忘了,甚至於都忘記了要和兩人聊一聊。
劉晉和李東陽對於京城這裏的一切自然是早已經習慣了,也就沒有什麽興趣看了,到時候都時不時看看眼前這個阿裏帕夏。
奧斯曼帝國的大維齊爾,一國宰相,這也是一個時代的風雲人物,也是人傑,是值得好好學習、學習,互相交流一番的。
特別是劉晉,看著眼前的大維齊爾,一下子就看到了他眼神之中的驚訝和震驚,這讓劉晉也是響起了一個人,一個後世的大能人。
“劉晉,你在想什麽呢?”
李東陽一下子就看出了劉晉似乎想些事情,笑了笑問道。
既然阿裏帕夏在忙著看外麵,自己可以和劉晉聊一聊,最好是能夠說服劉晉來幫自己湖廣這邊說說話,將這個京廣鐵路從湖廣地區過。
“看到奧斯曼帝國的宰相就讓我響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
劉晉回過神來,笑了笑說道。
“李鴻章?”
“我怎麽沒有聽過這個人的名字?”
“他是怎樣的一個人?”
李東陽一聽,這還是自己本家老李家的人啊,但仔細的想一想,自己似乎好像真的沒聽說。
“他啊,是一個大能力、大智慧之人,隻是可惜了生不逢時!”
對方畢竟是奧斯曼帝國的大維齊爾,身份擺在哪裏,盡管奧斯曼帝國和大明的關係並不好,但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更何況這一次對方是帶著大訂單前來的,該有的尊重還是要的。
所以弘治皇帝這邊就派遣了李東、劉晉和傅瀚三人帶著一些官員前來火車站這裏迎接,也算是給足了這個阿裏帕夏麵子了。
“劉晉,這京城通往廣東廣州的火車,能不能從我們湖廣這邊過,這湖廣算是我們大明本土的中心區域,江西相對來說,還是要更偏一些,而且也是比較靠近京杭鐵路,這算不上有點重合了?”
李東陽小聲的和劉晉說道。
整個弘治十九年,大明四海升平,沒有什麽讓人煩惱的事情,朝堂之上的大臣們一個個為了修鐵路的事情也是爭的麵紅耳赤。
鐵路關係重大,對於沿途地區的經濟、交通都具有很強的帶動作用,朝廷在規劃修建鐵路,幾乎每條鐵路都要引起朝堂之上這些大臣們的爭論。
各個地方的大臣幾乎都想要鐵路經過自己的家鄉,朝堂上的大臣,地方的封疆大吏等等,幾乎都在為這事情爭吵。
連李東陽這個內閣閣老都免不了,最近大明又新出了一個新的鐵路規劃,計劃修建一條從大明京師通往廣東廣州貫通南北的鐵路動脈。
為了這條鐵路,朝堂之上的這些大臣們又再次爭了起來。
京城到廣州的鐵路,京廣鐵路,這可是貫通南北的重要鐵路動脈,誰都知道它的重要性,所以沿途的這些省份都想要爭一下,想要這條鐵路經過自己的家鄉。
這其中爭議最激烈的地方就是從湖廣下廣東呢,還是從江西下廣東,為此湖廣地區和江西地區的官員也是爭了幾個月,以至於遲遲都無法定下來。
可能有人就會說了,江西那個旮旯怎麽可能爭得過湖廣,放在後世,別說湖廣了,隨便一個省都可以吊打江西了,什麽東西都要繞著江西走。
但這是明朝中期,這個時期的江西可是牛的不行,有朝士半江西的說話,江西不僅僅出了大量的舉人,進士,而且朝堂之中的高級官員數量也是非常多。
相比之下湖廣地區出身的官員就遠不如江西籍的官員了,這李東陽是湖南籍的內閣大臣,自然而然的,這湖廣地區的官員就會找他,希望李東陽為自己的家鄉爭取一下。
“李公,這我可不好說什麽,替你們湖廣說話了,江西這邊的諸公又會有意見,替江西這邊說話了,你們湖廣的諸公又會有意見。”
“所以啊,此事還是讓陛下來聖裁吧。”
劉晉一聽,腦袋微微有些頭痛,為了這個事情啊,自己也是沒少被人煩過,找劉晉的人很多,大家都知道劉晉說話管用。
但這樣的事情,劉晉怎麽可能回去插嘴,這不管是從哪裏過,這鐵路都是要修的,對自己來說都是一樣的,沒必要去蹚渾水。
“劉晉,話可不能這樣說,這鐵路關係重大,自然是要慎重考慮,這走湖廣明顯比走江西好,你豈能看不出來。”
李東陽自然是不依不饒了,沒辦法,為了能夠退休之後榮歸故裏,這該爭的還是要爭。
“李公,奧斯曼帝國的宰相到了~”
劉晉才不會和李東陽就這個問題去扯,看了看時間,再看看出口這裏,一下子就看到了幾個老外,頓時就趕緊提醒道。
“你啊你~”
李東陽沒有辦法了,微微整理下自己的衣冠,帶著劉晉、傅瀚就往前去迎接阿裏帕夏和摩西一行人。
“在下李東陽,歡迎奧斯曼帝國宰相前來我們大明!”
一身緋紅衣袍的李東陽上前問好。
阿裏帕夏和摩西等人看到李東陽、劉晉、傅瀚的時候,還以為是什麽事情,但很快魯斯圖也是進行了翻譯,同時也是將李東陽的身份告訴了阿裏帕夏。
“大人,這位李東陽李大人,他是大明內閣的重要大臣,地位相當於我們奧斯曼的大維齊爾。”
“另外他身邊這位正是一直以來你都想要認識的大明吏部尚書劉晉,另外一位則是大明禮部尚書傅瀚,這大明總共有六部,每一部的尚書都位高權重,是大明真正的決策者。”
魯斯圖一般介紹也是一邊翻譯,同時也是重點強調了三人的身份和地位。
“非常感謝李大人、劉大人、傅大人前來迎接,實在是讓我受寵若驚。”
阿裏帕夏和摩西聽完之後,也是趕緊有禮的回應,同時也是仔細的打量三人。
李東陽和傅瀚都沒有太過留意,倒是劉晉讓他們感到意外,原本以為劉晉的年紀應該比較大,畢竟是高人子弟又身居高位,可是誰知道劉晉竟然如此的年輕。
“劉晉劉大人的大名,我早就如雷貫耳,隻是沒想到竟然如此的年輕。”
阿裏帕夏看著劉晉感歎道。
“哈哈,宰相大人過獎了。”
“宰相大人遠道而來,有失遠迎,還請恕罪,我們略備薄酒,為您接風洗塵,還請賞光。”
劉晉也在仔細的打量眼前的阿裏帕夏和摩西,阿裏帕夏的衣著打扮是典型的奧斯曼帝國風格,抱著頭巾,喜歡穿金戴銀,留著大胡子,至於摩西,他看起來更像是歐洲人,仔細想一想,立即就猜到了,這個摩西極有可能就是個猶太人。
很快,眾人乘坐豪華的四輪馬車離開火車站向著南區新城這裏的一家知名就酒樓而去。
劉晉和李東陽陪著阿裏帕夏乘坐同一輛四輪馬車,方便給他講解下京城這裏的一些東西。
四輪馬車在寬敞的水泥馬路上麵前進,車窗打開,阿裏帕夏好奇的看著京城的一切。
在來之前的時候,他就對京城這裏充滿了向往,很想到大明的京城來看看,看看這個強大帝國的都城。
阿裏帕夏看著眼前的一切,道路非常的寬敞,分成兩邊,每一邊都可以同時形勢七八輛四輪馬車,道路的中間和兩邊都栽種了大量的樹木,還劃分了很多的人行道,有些地方還建了天橋。
道路上麵的四輪馬車數量非常多,遠遠超過了在西安這邊所見到的四輪馬車,而且各種各樣奢華的四輪馬車隨處可見,拉車的馬兒,隨便一看都是上等的好馬,很多馬車甚至於同時用同一種顏色的馬來車。
馬車在寬敞的馬路上川流不息,兩邊的人行道上麵,同樣人流量非常大,行色匆匆,急急忙忙的大明人顯得非常忙碌。
稍微看遠一些,高樓大廈林立,玻璃窗戶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這些高樓比起西安這邊所看到的高樓還要更高,很多高樓甚至於有十幾層、二十層高,宛如巨人一般俯視大地,在樓下看過去的時候,仿佛直入雲霄一般。
這是最近才興起來的高樓,數量並不多,但京城南區新城這裏剛好有一些,這些高樓使用了升降梯,利用滑輪和人力來進行升降,因而在這邊新出現了一種職業,專門的拉升降梯的人。
再仔細的看看街道上的大明人,一個個衣著看起來都非常的不錯,而且給人一種時尚的感覺,完全不像河中、西域這些地方看到的大明人,看起來就要更加潮流、時尚。
特別是京城這裏的女孩子,一個個傳的花枝招展,又塗了胭脂水粉等等,看起來全部都像是貴族家庭出身的千金小姐一樣。
道路兩邊的商店非常多,而且基本上都是大玻璃窗戶的商戶,能夠看到裏麵的商品,看到裏麵熱鬧的銷售場麵。
眼前所有的一切都讓阿裏帕夏看的目不轉睛,以至於身邊坐著李東陽和劉晉的事情都忘了,甚至於都忘記了要和兩人聊一聊。
劉晉和李東陽對於京城這裏的一切自然是早已經習慣了,也就沒有什麽興趣看了,到時候都時不時看看眼前這個阿裏帕夏。
奧斯曼帝國的大維齊爾,一國宰相,這也是一個時代的風雲人物,也是人傑,是值得好好學習、學習,互相交流一番的。
特別是劉晉,看著眼前的大維齊爾,一下子就看到了他眼神之中的驚訝和震驚,這讓劉晉也是響起了一個人,一個後世的大能人。
“劉晉,你在想什麽呢?”
李東陽一下子就看出了劉晉似乎想些事情,笑了笑問道。
既然阿裏帕夏在忙著看外麵,自己可以和劉晉聊一聊,最好是能夠說服劉晉來幫自己湖廣這邊說說話,將這個京廣鐵路從湖廣地區過。
“看到奧斯曼帝國的宰相就讓我響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
劉晉回過神來,笑了笑說道。
“李鴻章?”
“我怎麽沒有聽過這個人的名字?”
“他是怎樣的一個人?”
李東陽一聽,這還是自己本家老李家的人啊,但仔細的想一想,自己似乎好像真的沒聽說。
“他啊,是一個大能力、大智慧之人,隻是可惜了生不逢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