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房內,弘治皇帝看了看眼前的幾位重臣說道:“這長江大橋一事,大家怎麽看?”
剛剛早朝上麵,關於要不要修建長江大橋,大臣們也是爭論不休,主張修建的也有主張修建的道理。
長江天塹,嚴重的阻礙了長江南北之間的往來,修建長江大橋溝通南北,對於促進南北之間的往來非常具有幫助,而且現在鐵路都已經修到了南京,想要繼續往南修建的話,就必須要修建一座大橋。
反對修建長江大橋的大臣則是覺得風險太大,長江上修建大橋,這長江可不是小河、小溪的,河麵非常的寬,江水翻滾,想要在上麵修建大橋,難度非常大,而且施工極為不宜。
況且這大橋投資巨大,需要五千萬兩白銀,絕對可以算得上是世紀工程,要知道即將通航的埃及運河,它的總投資也不過兩千萬兩白銀而已,這造一座大橋卻是耗資五千萬兩白銀,這簡直就是用銀子來堆一座大橋出來。
這橋如果能夠建起來還好,如果一旦建不起來,或者是建起來之後很快有倒掉的話,如此龐大的財富砸進去,可都是打水漂了。
朝中反對的大臣很多,都覺得這個風險太大了,技術上存在太多難以攻克的難題了。
“陛下,臣以為修建此橋的風險實在是太大了,長江天險,江水又深、又急,河麵非常寬,修建此橋,可謂是前無古人。”
“況且所需資金實在是太大了,五千萬兩白銀,這可是一筆巨大的投入。”
劉健首先站出來,他是反對修建此橋的,覺得風險太大,投資太大。
“陛下,劉公所言有理,長江天險,非人力所能克服,長江大橋的修建風險太大了,這成功還好,一旦失敗的話,恐怕會遺臭萬年啊。”
李東陽也是跟著說道。
他們兩個對於修建長江大橋都是持保留意見的,這其中並不蘊含任何的黨派之見,純粹就是覺得這個投資大、風險大,難以修建。
“陛下,在長江上修建大橋,雖然是前無古人之事,但並不代表我們就真的無法在上麵修建大橋,也正因為以前從來沒有人在上麵修建過大橋,所以我們就更應該開曆史之先河。”
“當然,這能不能修,我們說了都不算,因為我們都不會造橋,也不懂造橋,在這方麵,臣以為還是應該多聽聽那些懂造橋、修橋的人來說一說,最好是能夠派遣一支考察團前往長江這邊進行詳細的考察和論證,進行相關的實驗,這樣才能夠得出準確的答案。”
“如果我們有技術可以修建此橋,那我們就應該勇於去開創新的時代,投資雖大,但於國於民都是有利的,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當然,如果確實是無法修建此橋,那我們還是應該謹慎出發,將這件事情交給後人去做。”
劉晉沉思一番也是站出來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能不能修,大家說了不算,因為大家都不是造橋的,不懂造橋的技術,別說是長江了,就是隨便一條河流,叫大家去修,大家也不知道該如何去修。
這事情,還是要讓專業的人員去做專業的事情。
聽到劉晉的話,眾人也是微微點頭。
劉晉說的話還是很有道理的,涉及到造橋、修路、挖隧道這些事情,大家是真的說了不算,還是要讓專業的人來說。
“招工部的工匠來問問?”
張懋想了想說道。
“不,我們應該去大明建築工程學院這邊走走、看看,和建築工程學院的教授們聊一聊、問一問,聽聽他們的意見。”
“工部的工匠,他們的造橋技術是遠不如建築工程學院的,現如今,我大明的公路、鐵路的建設,大部分都是建築工程學院的教授、學生們領隊完成的。”
劉晉搖搖頭提議道。
不能說工部的工匠技術就真的不行,而是工部的這些工匠,技術大多數都是祖傳下來的,盡管有很多精湛的技術。
但是在創新方麵是遠不如劉晉建立起來的諸多學院。
劉晉所創辦的諸多學院,參照的是後世的高等教育,所招收的學生又都是經過係統性基礎教育出來的學生。
他們所學的東西都非常的廣泛,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等等諸多學科都要學習,同時又要學習大明諸多傳統的技藝,兩者互相集合,這才有了現如今大明科技技術的突飛猛進,能夠不斷的研究出各種各樣的新機器出來。
造長江大橋可是一個係統性的工程,指望傳統的這些工匠,根本就不可能完成,還是要看建築工程學院的人。
“嗯~”
弘治皇帝微微點頭,他也是知道劉晉麾下這些學院的厲害,鐵路都能夠修建起來,一條鐵路的修建也是極其複雜的工程,一直以來也都是建築工程學院的教授、學生來完成的。
“去建築工程學院。”
……
大明建築工程學院坐落於京城南區新城這裏,和大明皇家理工學院、大明理工學院、大明化學院、大明機械學院等等諸多高校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片龐大的高校片區。
每一座學院的占地麵積都極大,投資浩大,校園環境極其的優美,每年都要招收大量的學生,為大明源源不斷的培養理工科人才,促進大明在科技與技術領域的迅猛發展。
弘治皇帝、劉健、李東陽、劉晉、張懋一行人身穿便服來到了大明建築工廠學院,行走在優美的校園之中,隨處可見大量的學子拿著書本在認真的學習。
這個時期和後世是完全不一樣的。
後世之人,很多人對於讀書根本就不上心,不用功,甚至於覺得讀書無用,大學生都在給小學生打工之類的。
這個時期就不一樣,一直以來讀書都是一件極其奢侈的事情,唯有真正有錢的家庭才能夠供應孩子讀書,一般的家庭根本就供應不起。
再者讀書人在這個時代享有超然的地位,縱然是一個秀才,也擁有諸多的特權,遠不是普通的老百姓能夠相比的。
一旦能夠考上舉人、高中進士的話,那就是真的一飛衝天,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了,尊貴非凡。
大家對於讀書人也是相當的敬佩,根本就沒有人會說讀書無用,也不可能會出現說舉人、秀才給泥腿子打工的事情。
所以劉晉創辦新學,給普通的貧寒子弟提供了讀書的機會,無論是這些孩子,還是孩子的父母以及身邊的人,所有人都會告訴你,要好好讀書,珍惜機會。
你要是不好好學,學校裏麵老師的戒尺會告訴你什麽叫嚴格,回到家裏麵,父母的混合雙打又會告訴你什麽叫恨鐵不成鋼。
再要是調皮搗蛋,學校直接將你開除出去,不想讀書就早點滾蛋,別浪費資源和時間。
所以這個時期的學生,讀書都是極其刻苦,每一個人都在拚命的學習,珍惜這難得的機會,不敢有所懈怠。
不僅僅是因為讀書的機會難得,學校的要求嚴格,家裏麵寄托了父母的希望,而且是因為讀好書之後,他們確實是能夠獲得一個好的未來。
劉晉所辦的新式教育,隻有小學、中學和高等院校三個級別,其中中學畢業考試的時候,如果考不上好的成績,那就沒有辦法進入劉晉所創辦的諸多高等院校之中繼續深造,隻能夠出來工作。
一般中學出來工作的時候僅僅隻有十幾歲的樣子,不過他們都讀書識字,又都會算數,還懂很多基本的常識,故而也是很受諸多工廠、作坊、商行的歡迎。
招進來,先跟著老師傅學兩年,到了差不多20歲左右的時候,基本上也都能夠獨當一麵了,成為工廠、作坊、商行等等之類的中流砥柱了。
真正厲害的還是能夠考進高等院校的這些學生,他們在這個沒有應試教育的年代裏麵,純粹就是靠著自己的天賦考進高等院校,可以說都是天才。
在這高等院校之中,他們繼續進行深造,同時也是肩負了研究的使命,研究科技與技術,一般他們出來的話,基本上都是大商行、大工廠、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等給搶走,一畢業,基本上都可以獲得很不錯的工作和待遇,生活是絕對不要犯愁的。
特別是這大明建築工程學院的學生,因為他們是專門研究建築工廠,現如今這大明在大搞基建,城市發展又極其的迅猛,對他們這些建築工廠的專業人才需求非常的旺盛。
你建房子需要他們這些人去設計、去把關吧,畢竟現在的大樓隨隨便便都好幾層,可不是以前的泥土房。
你修路建橋需要他們吧,沒有他們,你的路和橋就根本不可能修得好,有了他們這些專業的人才,不僅僅可以修的更好,還可以節省大量的銀子出來。
需要他們的地方實在是太大了,以至於建築學院的學生人還沒有畢業,往往就已經收到了很多的邀請,給出的待遇一個比一個好。
剛剛早朝上麵,關於要不要修建長江大橋,大臣們也是爭論不休,主張修建的也有主張修建的道理。
長江天塹,嚴重的阻礙了長江南北之間的往來,修建長江大橋溝通南北,對於促進南北之間的往來非常具有幫助,而且現在鐵路都已經修到了南京,想要繼續往南修建的話,就必須要修建一座大橋。
反對修建長江大橋的大臣則是覺得風險太大,長江上修建大橋,這長江可不是小河、小溪的,河麵非常的寬,江水翻滾,想要在上麵修建大橋,難度非常大,而且施工極為不宜。
況且這大橋投資巨大,需要五千萬兩白銀,絕對可以算得上是世紀工程,要知道即將通航的埃及運河,它的總投資也不過兩千萬兩白銀而已,這造一座大橋卻是耗資五千萬兩白銀,這簡直就是用銀子來堆一座大橋出來。
這橋如果能夠建起來還好,如果一旦建不起來,或者是建起來之後很快有倒掉的話,如此龐大的財富砸進去,可都是打水漂了。
朝中反對的大臣很多,都覺得這個風險太大了,技術上存在太多難以攻克的難題了。
“陛下,臣以為修建此橋的風險實在是太大了,長江天險,江水又深、又急,河麵非常寬,修建此橋,可謂是前無古人。”
“況且所需資金實在是太大了,五千萬兩白銀,這可是一筆巨大的投入。”
劉健首先站出來,他是反對修建此橋的,覺得風險太大,投資太大。
“陛下,劉公所言有理,長江天險,非人力所能克服,長江大橋的修建風險太大了,這成功還好,一旦失敗的話,恐怕會遺臭萬年啊。”
李東陽也是跟著說道。
他們兩個對於修建長江大橋都是持保留意見的,這其中並不蘊含任何的黨派之見,純粹就是覺得這個投資大、風險大,難以修建。
“陛下,在長江上修建大橋,雖然是前無古人之事,但並不代表我們就真的無法在上麵修建大橋,也正因為以前從來沒有人在上麵修建過大橋,所以我們就更應該開曆史之先河。”
“當然,這能不能修,我們說了都不算,因為我們都不會造橋,也不懂造橋,在這方麵,臣以為還是應該多聽聽那些懂造橋、修橋的人來說一說,最好是能夠派遣一支考察團前往長江這邊進行詳細的考察和論證,進行相關的實驗,這樣才能夠得出準確的答案。”
“如果我們有技術可以修建此橋,那我們就應該勇於去開創新的時代,投資雖大,但於國於民都是有利的,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當然,如果確實是無法修建此橋,那我們還是應該謹慎出發,將這件事情交給後人去做。”
劉晉沉思一番也是站出來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能不能修,大家說了不算,因為大家都不是造橋的,不懂造橋的技術,別說是長江了,就是隨便一條河流,叫大家去修,大家也不知道該如何去修。
這事情,還是要讓專業的人員去做專業的事情。
聽到劉晉的話,眾人也是微微點頭。
劉晉說的話還是很有道理的,涉及到造橋、修路、挖隧道這些事情,大家是真的說了不算,還是要讓專業的人來說。
“招工部的工匠來問問?”
張懋想了想說道。
“不,我們應該去大明建築工程學院這邊走走、看看,和建築工程學院的教授們聊一聊、問一問,聽聽他們的意見。”
“工部的工匠,他們的造橋技術是遠不如建築工程學院的,現如今,我大明的公路、鐵路的建設,大部分都是建築工程學院的教授、學生們領隊完成的。”
劉晉搖搖頭提議道。
不能說工部的工匠技術就真的不行,而是工部的這些工匠,技術大多數都是祖傳下來的,盡管有很多精湛的技術。
但是在創新方麵是遠不如劉晉建立起來的諸多學院。
劉晉所創辦的諸多學院,參照的是後世的高等教育,所招收的學生又都是經過係統性基礎教育出來的學生。
他們所學的東西都非常的廣泛,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等等諸多學科都要學習,同時又要學習大明諸多傳統的技藝,兩者互相集合,這才有了現如今大明科技技術的突飛猛進,能夠不斷的研究出各種各樣的新機器出來。
造長江大橋可是一個係統性的工程,指望傳統的這些工匠,根本就不可能完成,還是要看建築工程學院的人。
“嗯~”
弘治皇帝微微點頭,他也是知道劉晉麾下這些學院的厲害,鐵路都能夠修建起來,一條鐵路的修建也是極其複雜的工程,一直以來也都是建築工程學院的教授、學生來完成的。
“去建築工程學院。”
……
大明建築工程學院坐落於京城南區新城這裏,和大明皇家理工學院、大明理工學院、大明化學院、大明機械學院等等諸多高校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片龐大的高校片區。
每一座學院的占地麵積都極大,投資浩大,校園環境極其的優美,每年都要招收大量的學生,為大明源源不斷的培養理工科人才,促進大明在科技與技術領域的迅猛發展。
弘治皇帝、劉健、李東陽、劉晉、張懋一行人身穿便服來到了大明建築工廠學院,行走在優美的校園之中,隨處可見大量的學子拿著書本在認真的學習。
這個時期和後世是完全不一樣的。
後世之人,很多人對於讀書根本就不上心,不用功,甚至於覺得讀書無用,大學生都在給小學生打工之類的。
這個時期就不一樣,一直以來讀書都是一件極其奢侈的事情,唯有真正有錢的家庭才能夠供應孩子讀書,一般的家庭根本就供應不起。
再者讀書人在這個時代享有超然的地位,縱然是一個秀才,也擁有諸多的特權,遠不是普通的老百姓能夠相比的。
一旦能夠考上舉人、高中進士的話,那就是真的一飛衝天,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了,尊貴非凡。
大家對於讀書人也是相當的敬佩,根本就沒有人會說讀書無用,也不可能會出現說舉人、秀才給泥腿子打工的事情。
所以劉晉創辦新學,給普通的貧寒子弟提供了讀書的機會,無論是這些孩子,還是孩子的父母以及身邊的人,所有人都會告訴你,要好好讀書,珍惜機會。
你要是不好好學,學校裏麵老師的戒尺會告訴你什麽叫嚴格,回到家裏麵,父母的混合雙打又會告訴你什麽叫恨鐵不成鋼。
再要是調皮搗蛋,學校直接將你開除出去,不想讀書就早點滾蛋,別浪費資源和時間。
所以這個時期的學生,讀書都是極其刻苦,每一個人都在拚命的學習,珍惜這難得的機會,不敢有所懈怠。
不僅僅是因為讀書的機會難得,學校的要求嚴格,家裏麵寄托了父母的希望,而且是因為讀好書之後,他們確實是能夠獲得一個好的未來。
劉晉所辦的新式教育,隻有小學、中學和高等院校三個級別,其中中學畢業考試的時候,如果考不上好的成績,那就沒有辦法進入劉晉所創辦的諸多高等院校之中繼續深造,隻能夠出來工作。
一般中學出來工作的時候僅僅隻有十幾歲的樣子,不過他們都讀書識字,又都會算數,還懂很多基本的常識,故而也是很受諸多工廠、作坊、商行的歡迎。
招進來,先跟著老師傅學兩年,到了差不多20歲左右的時候,基本上也都能夠獨當一麵了,成為工廠、作坊、商行等等之類的中流砥柱了。
真正厲害的還是能夠考進高等院校的這些學生,他們在這個沒有應試教育的年代裏麵,純粹就是靠著自己的天賦考進高等院校,可以說都是天才。
在這高等院校之中,他們繼續進行深造,同時也是肩負了研究的使命,研究科技與技術,一般他們出來的話,基本上都是大商行、大工廠、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等給搶走,一畢業,基本上都可以獲得很不錯的工作和待遇,生活是絕對不要犯愁的。
特別是這大明建築工程學院的學生,因為他們是專門研究建築工廠,現如今這大明在大搞基建,城市發展又極其的迅猛,對他們這些建築工廠的專業人才需求非常的旺盛。
你建房子需要他們這些人去設計、去把關吧,畢竟現在的大樓隨隨便便都好幾層,可不是以前的泥土房。
你修路建橋需要他們吧,沒有他們,你的路和橋就根本不可能修得好,有了他們這些專業的人才,不僅僅可以修的更好,還可以節省大量的銀子出來。
需要他們的地方實在是太大了,以至於建築學院的學生人還沒有畢業,往往就已經收到了很多的邀請,給出的待遇一個比一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