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省莫城,莫城書院這裏,山長溫師良正在接見黑土省莫城這裏的幾位舉人,今年是弘治三十年,又到了三年一次的科舉大典。
黑土省作為新納入大明沒有太久的省份,天子這邊一般都是會有恩典,也就是說這黑土省的學子不管考的好不好,也必然會有人可以高中,可以金榜題名,以示朝廷對黑土省的恩典。
眼前的這幾個舉人,正是去年黑土省鄉試的佼佼者,有著極大的可能性在今年可以金榜題名。
一旦能夠金榜題名,那就鯉魚躍龍門了,舉人和進士可是有著巨大的差距。
舉人做官,那是需要等,等到朝廷這邊有空缺了,舉人才有機會去做官,而且剛剛開始的時候,舉人當官一般都是從八品的比芝麻還小的官做起,而且前途也是非常的渺茫,縱然是做一輩子的官,可能到七品知縣也就是到頂了。
這些年大明在不斷的對外擴張,有大量的新疆土納入大明的管轄,對官員的需求量也是大增,這也是讓很多的舉人獲得了做官的機會,並且不少一上任就當了知縣。
要是放在以前,舉人做官可是很難的事情,必須要有人、要有銀子開路,才能夠獲得一個位置,不然天下舉人一大堆,空缺出來的位置很少,哪裏能夠輪的上你?
但是進士就是不一樣了,會試金榜題名成為了進士,至少來說那都是從七品官員做起的,而且因為是進士,提拔、升遷的也快,以後成為知府、知州、布政使之類的也是有可能的。
如果在科舉考試當中名詞比較高,能夠進二甲排名中上的話,以後可就前途無量了,前內閣首輔劉健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科舉考試的時候名詞在二甲之中並不算高,但是留在了京城做官,後來還當了弘治皇帝的老師,跟著就一飛衝天了,當上了內閣首輔,官居一品。
如果在科技考試之中能夠位居二甲前列,這以後可就有希望成為朝中重臣了,能在翰林院裏麵修書編書什麽的,更是前途無量。
不僅僅起點高,而且升的也快,將來就是六部尚書侍郎、各地封疆大吏的人選了,甚至於成為內閣大臣也是很輕鬆的事情了。
如果你足夠有才,而且人也長的還可以的話,能夠進一甲,甚至於成為狀元的,當今內閣首輔劉晉就是最好的榜樣了。
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就從一介書生成為了天子的肱骨大臣,當今的內閣首輔,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所以對於眼前的幾個舉人,溫師良縱然是他們的老師,但也沒有絲毫老師的架子了,他們幾個人以後說不定就可以在大明官場上混的風生水起,大有一番作為呢。
“恩師,不知道你可否知道今年科舉考試的主考官會是誰?”
曾子英是移民到黑土省的移民,以前還是一個秀才,去年鄉試中舉,表現優異。
當然,他本身就是南直隸蘇州府人,和唐伯虎還是老鄉呢,移民到黑土省,也是有著科舉移民的心思在裏麵。
南直隸這邊想要考上舉人都太難、太難了。
本身南直隸的競爭就極其的激烈,這裏文人才子輩出,文風鼎盛,像祝枝山一連考了好幾次才中舉,文征明是考了一輩子,前後參加了9次鄉試都沒有中舉,你就可以知道南直隸的科舉考試是何等之難了。
用後世的高考來形容的話,這南直隸就是地獄級的難度,能夠在這裏考出來的,那基本上都是真正的才子、有著極高的才學造詣。
曾子英在南直隸的時候已經接連參加了幾次鄉試都屢次落榜,最後也是聽說移民到海外,參加海外省份的科舉考試可以很容易就中舉。
所以也是舉家移民到了黑土省,到了黑土省果真就如同傳聞的一樣,去年參加鄉試,輕輕鬆鬆就中舉了,而且還是黑土省的解元。
這以黑土省解元的身份前去參加會試的話,基本上不可能落榜的。
但他還是有野心的,想要考的更好,名次更前一些,這樣的話對將來的仕途更有利。
在大明官場已經形成了很多的默認規矩,比如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等等,這就足以說明科舉考試時名詞的重要性。
想要爬的高,那就要進翰林院,翰林院是大明朝廷的高級人才儲備地,裏麵升遷快,出來起點高,升的更快。
如果名詞靠後的話,被派到地方為官的話,這以後可就遠離權力中心了,想要升遷可就沒有那麽容易的事情了。
故而他現在也是非常關心這一次科舉考試的主考官,這主考官個人的喜好、人生經曆、政治主張等等可都是要下功夫去研究一番的。
到時候如果能夠寫一片符合他喜好和政治主張的文章出來,自然而然也就可以高中,並且名次也肯定不會太低的。
至於殿試,基本上也就是前麵一甲的三人是天子來定的,其它還是主考官來定的,天子可沒有那麽多時間去管這個事情。
“這個我也不知,目前來說極有可能是內閣大臣王守仁王公來主持本次的科舉考試。”
溫師良想了想說道:“內閣首輔劉晉劉公他可能性不大,佀鍾佀公的年事已高,身體不好,別說主持科舉考試了,連早朝都已經不能上了。”
“聽聞已經寫了請辭奏疏給天子,或許天子很快就會恩準他回鄉頤養天年了,這能夠主持的也就是王公了。”
“當然,或許天子有可能會讓六部尚書之中的吏部尚書韓文韓公或者是戶部尚書靳貴、禮部尚書毛紀、工部尚書楊一清等幾位尚書來主持。”
“現在京城都還沒有半點風聲出來嗎?”
孫天靜聽完也是皺著眉頭說道。
這朝中諸公,每一個可都是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政治主張,這如果不定下來的話,可就不好辦了,沒辦法事先準備了。
“這種事情怎麽可能會怎麽早就定下來呢,一般都是科舉考試前才會定下來。”
蔣熙搖搖頭說道:“當今朝中諸公,王公、韓公靳公或者是內閣首輔劉公都算是實幹派的官員,一直以來所主張的理念就是實幹興國,對外強硬。”
“至於楊公、毛公、蔣公等則是屬於傳統派官員,主張的治國理念是仁義道德治國。”
“我等到時候隻需要根據主考官來決定所寫文章的風格即可。”
“嗯~”
“蔣兄所言有理。”
孫天靜和曾子英也是連連點頭,唯獨一旁的陳彼得一直不怎麽發言。
曾子英、孫天靜、蔣熙三人都是從大明各省移民到黑土省的,是地地道道的大明人,陳彼得就不一樣了,他是這黑土省土生土長的斯拉夫人。
他家算是最早投降大明的貴族,他父親早看準了黑土省這邊發生的巨變,所以當年大明太子率軍橫掃黑土省的時候,大軍還沒有到就提前暗地裏投降大明。
不斷的為大明提供各種各樣的情報,籌集後勤補給之類的,也算是大明征服黑土省的一個功臣。
甚至於當年太子殿下打到莫斯科的時候,他父親還將自己的女兒送給了太子殿下,據說現在還已經給太子生了一個兒子。
得益於他父親的一番經營,他們家也是成為了黑土省這邊少數一些受到大明器重和保留的貴族。
陳彼得的父親現在在黑土省教化局工作,負責大明在黑土省普及大明文化,弘揚大明精神等實物。
簡單來說,大明在黑土省這裏推行全麵大明化、漢化的政策,為此也是單獨成了教化局,和移民局差不多,都直接歸屬黑土省布政使管轄,級別上是州府級別。
為此,陳彼得的父親也是率先改漢姓、取漢名,改成了陳姓,連陳彼得也是被送進了莫城這邊的書院,學習大明的語言、文字和文化。
這個陳彼得非常聰慧,學習能力極其的強大,短短幾年的學習,也是讓他迅速的一路過關斬將,在去年鄉試之中表現優異,考上了舉人。
這固然有黑土省這邊照顧本地斯拉夫人的恩典在裏麵,但陳彼得自身也是頗有文采,四書五經早已經爛熟於心,排名竟然也是極為靠前。
不過終究來說,時間還是太短了一些,對於大明官場、考場的一些規矩還是懂的太少,所以大家聊起這些事情來的時候,他也是隻聽不說,將聽到的這些內容牢記於心。
“諸位兄台,我們黑土省遠離大明京師,足足有萬裏之遙,而且火車還沒有修過來,所以我以為我們還是盡早啟程前往京城比較好一些。”
“早一些時日抵達京城,也是可以和同期的學子們多多交流、認識一番,這對於我們日後的仕途可是非常有幫助的。”
曾子英看看幾人,想了想也是提議道。
大明官場嘛,同期、同年、同窗、同門等等可是非常重要的關係,這三年一次的科舉考試,可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最好就是早點過去,多多的拜訪一些同鄉、同年、同期、同窗之類的,交流、交流,加深感情。
黑土省作為新納入大明沒有太久的省份,天子這邊一般都是會有恩典,也就是說這黑土省的學子不管考的好不好,也必然會有人可以高中,可以金榜題名,以示朝廷對黑土省的恩典。
眼前的這幾個舉人,正是去年黑土省鄉試的佼佼者,有著極大的可能性在今年可以金榜題名。
一旦能夠金榜題名,那就鯉魚躍龍門了,舉人和進士可是有著巨大的差距。
舉人做官,那是需要等,等到朝廷這邊有空缺了,舉人才有機會去做官,而且剛剛開始的時候,舉人當官一般都是從八品的比芝麻還小的官做起,而且前途也是非常的渺茫,縱然是做一輩子的官,可能到七品知縣也就是到頂了。
這些年大明在不斷的對外擴張,有大量的新疆土納入大明的管轄,對官員的需求量也是大增,這也是讓很多的舉人獲得了做官的機會,並且不少一上任就當了知縣。
要是放在以前,舉人做官可是很難的事情,必須要有人、要有銀子開路,才能夠獲得一個位置,不然天下舉人一大堆,空缺出來的位置很少,哪裏能夠輪的上你?
但是進士就是不一樣了,會試金榜題名成為了進士,至少來說那都是從七品官員做起的,而且因為是進士,提拔、升遷的也快,以後成為知府、知州、布政使之類的也是有可能的。
如果在科舉考試當中名詞比較高,能夠進二甲排名中上的話,以後可就前途無量了,前內閣首輔劉健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科舉考試的時候名詞在二甲之中並不算高,但是留在了京城做官,後來還當了弘治皇帝的老師,跟著就一飛衝天了,當上了內閣首輔,官居一品。
如果在科技考試之中能夠位居二甲前列,這以後可就有希望成為朝中重臣了,能在翰林院裏麵修書編書什麽的,更是前途無量。
不僅僅起點高,而且升的也快,將來就是六部尚書侍郎、各地封疆大吏的人選了,甚至於成為內閣大臣也是很輕鬆的事情了。
如果你足夠有才,而且人也長的還可以的話,能夠進一甲,甚至於成為狀元的,當今內閣首輔劉晉就是最好的榜樣了。
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就從一介書生成為了天子的肱骨大臣,當今的內閣首輔,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所以對於眼前的幾個舉人,溫師良縱然是他們的老師,但也沒有絲毫老師的架子了,他們幾個人以後說不定就可以在大明官場上混的風生水起,大有一番作為呢。
“恩師,不知道你可否知道今年科舉考試的主考官會是誰?”
曾子英是移民到黑土省的移民,以前還是一個秀才,去年鄉試中舉,表現優異。
當然,他本身就是南直隸蘇州府人,和唐伯虎還是老鄉呢,移民到黑土省,也是有著科舉移民的心思在裏麵。
南直隸這邊想要考上舉人都太難、太難了。
本身南直隸的競爭就極其的激烈,這裏文人才子輩出,文風鼎盛,像祝枝山一連考了好幾次才中舉,文征明是考了一輩子,前後參加了9次鄉試都沒有中舉,你就可以知道南直隸的科舉考試是何等之難了。
用後世的高考來形容的話,這南直隸就是地獄級的難度,能夠在這裏考出來的,那基本上都是真正的才子、有著極高的才學造詣。
曾子英在南直隸的時候已經接連參加了幾次鄉試都屢次落榜,最後也是聽說移民到海外,參加海外省份的科舉考試可以很容易就中舉。
所以也是舉家移民到了黑土省,到了黑土省果真就如同傳聞的一樣,去年參加鄉試,輕輕鬆鬆就中舉了,而且還是黑土省的解元。
這以黑土省解元的身份前去參加會試的話,基本上不可能落榜的。
但他還是有野心的,想要考的更好,名次更前一些,這樣的話對將來的仕途更有利。
在大明官場已經形成了很多的默認規矩,比如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等等,這就足以說明科舉考試時名詞的重要性。
想要爬的高,那就要進翰林院,翰林院是大明朝廷的高級人才儲備地,裏麵升遷快,出來起點高,升的更快。
如果名詞靠後的話,被派到地方為官的話,這以後可就遠離權力中心了,想要升遷可就沒有那麽容易的事情了。
故而他現在也是非常關心這一次科舉考試的主考官,這主考官個人的喜好、人生經曆、政治主張等等可都是要下功夫去研究一番的。
到時候如果能夠寫一片符合他喜好和政治主張的文章出來,自然而然也就可以高中,並且名次也肯定不會太低的。
至於殿試,基本上也就是前麵一甲的三人是天子來定的,其它還是主考官來定的,天子可沒有那麽多時間去管這個事情。
“這個我也不知,目前來說極有可能是內閣大臣王守仁王公來主持本次的科舉考試。”
溫師良想了想說道:“內閣首輔劉晉劉公他可能性不大,佀鍾佀公的年事已高,身體不好,別說主持科舉考試了,連早朝都已經不能上了。”
“聽聞已經寫了請辭奏疏給天子,或許天子很快就會恩準他回鄉頤養天年了,這能夠主持的也就是王公了。”
“當然,或許天子有可能會讓六部尚書之中的吏部尚書韓文韓公或者是戶部尚書靳貴、禮部尚書毛紀、工部尚書楊一清等幾位尚書來主持。”
“現在京城都還沒有半點風聲出來嗎?”
孫天靜聽完也是皺著眉頭說道。
這朝中諸公,每一個可都是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政治主張,這如果不定下來的話,可就不好辦了,沒辦法事先準備了。
“這種事情怎麽可能會怎麽早就定下來呢,一般都是科舉考試前才會定下來。”
蔣熙搖搖頭說道:“當今朝中諸公,王公、韓公靳公或者是內閣首輔劉公都算是實幹派的官員,一直以來所主張的理念就是實幹興國,對外強硬。”
“至於楊公、毛公、蔣公等則是屬於傳統派官員,主張的治國理念是仁義道德治國。”
“我等到時候隻需要根據主考官來決定所寫文章的風格即可。”
“嗯~”
“蔣兄所言有理。”
孫天靜和曾子英也是連連點頭,唯獨一旁的陳彼得一直不怎麽發言。
曾子英、孫天靜、蔣熙三人都是從大明各省移民到黑土省的,是地地道道的大明人,陳彼得就不一樣了,他是這黑土省土生土長的斯拉夫人。
他家算是最早投降大明的貴族,他父親早看準了黑土省這邊發生的巨變,所以當年大明太子率軍橫掃黑土省的時候,大軍還沒有到就提前暗地裏投降大明。
不斷的為大明提供各種各樣的情報,籌集後勤補給之類的,也算是大明征服黑土省的一個功臣。
甚至於當年太子殿下打到莫斯科的時候,他父親還將自己的女兒送給了太子殿下,據說現在還已經給太子生了一個兒子。
得益於他父親的一番經營,他們家也是成為了黑土省這邊少數一些受到大明器重和保留的貴族。
陳彼得的父親現在在黑土省教化局工作,負責大明在黑土省普及大明文化,弘揚大明精神等實物。
簡單來說,大明在黑土省這裏推行全麵大明化、漢化的政策,為此也是單獨成了教化局,和移民局差不多,都直接歸屬黑土省布政使管轄,級別上是州府級別。
為此,陳彼得的父親也是率先改漢姓、取漢名,改成了陳姓,連陳彼得也是被送進了莫城這邊的書院,學習大明的語言、文字和文化。
這個陳彼得非常聰慧,學習能力極其的強大,短短幾年的學習,也是讓他迅速的一路過關斬將,在去年鄉試之中表現優異,考上了舉人。
這固然有黑土省這邊照顧本地斯拉夫人的恩典在裏麵,但陳彼得自身也是頗有文采,四書五經早已經爛熟於心,排名竟然也是極為靠前。
不過終究來說,時間還是太短了一些,對於大明官場、考場的一些規矩還是懂的太少,所以大家聊起這些事情來的時候,他也是隻聽不說,將聽到的這些內容牢記於心。
“諸位兄台,我們黑土省遠離大明京師,足足有萬裏之遙,而且火車還沒有修過來,所以我以為我們還是盡早啟程前往京城比較好一些。”
“早一些時日抵達京城,也是可以和同期的學子們多多交流、認識一番,這對於我們日後的仕途可是非常有幫助的。”
曾子英看看幾人,想了想也是提議道。
大明官場嘛,同期、同年、同窗、同門等等可是非常重要的關係,這三年一次的科舉考試,可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最好就是早點過去,多多的拜訪一些同鄉、同年、同期、同窗之類的,交流、交流,加深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