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自古以來,都有這麽一句話,這句話說的極為準確,至少對於方衛國來說,這無疑就是事實,在過去的三天之中,他一直被關在這間四麵都是牆的屋子裏,在這期間他隔著房門問了門衛士兵無數次“憑什麽”。
可是那個衛兵卻是如雕塑一般,對他理也不理,足足三天,沒有任何人和他說話,沒有任何人理會他,沒有任何人和他說過一句話,當然也沒有任何人告訴他為什麽。
到了第四天,方衛國都快要瘋了,他摔了曾經一頓能吃五個的白麵饅頭,踢飛了裝滿菜的碟子,最後在鐵門上的小鐵窗被拉開時,不待門衛看清他,他就把手伸出去,指著門外的衛兵喊道。
“叫你們長官來,俺有話要說!快去!”
那衛兵卻是白了他一眼,然後嘩的再一次把小鐵門關上了,這一切隻讓方衛國氣得用腳猛踢鐵門,破口罵起來。
“艸你姥姥,憑什麽關老子,老子犯了那家的王法?”
不知不覺的,他從早上一直罵到晚上,仍然沒有人理會他,屋子裏一切可以破壞的東西,早被他毀了個幹淨,可任憑他怎麽摔、怎麽撕,怎麽喊,門外的衛兵依然是動都不動,吭都不吭。
對於這一切,衛兵可謂是早就習已為常了,原因很簡單,這是參謀部情報處正常的訊問程序,其目的在於借此消磨訊問對象的意誌,從而獲得情報,情報官會根據對象的表現,決定這種“沉默”的長短。
對於這一切,方衛國並不知道,終於他的嗓子啞了,眼睛紅了,腳也酸了,手也破了,人,自然也老實了,終於,他一頭紮在被撕碎的棉被上,望著房頂,好半天,才用幹澀的嗓子裏擠出一句話。
“有沒有人……給點水喝吧!”
屋外的士兵拉開小鐵門,向裏麵看了一眼,隨後就離開了,不一會,他拿著一個軍用水壺,從窗口扔給他,方衛國連忙接過喝了幾口,借著這個機會,他趴在窗邊對衛兵說道。
“兄弟,麻煩您找個管事的長官來,行不行?求求你,求求你……”
衛兵看了他一眼,依然是沒有說話,在他喝完水後,又一次關閉了鐵窗。
這一下,方衛國是徹底絕望了。
“我到底犯了什麽錯誤?我怎麽就想不起我犯過什麽錯誤呢?……”
接下來,方衛國自然是胡思亂想個沒完,想著想著,漸漸的也就睡著了……正睡的痛快時,迷迷糊糊的感覺有人在捅他,不情願的睜開眼睛,卻看到屋子裏進來兩個衛兵。
“要幹什麽?”
“和我們走,不許說話!”
黑暗之中,兩個恍恍惚惚的人影一左一右挾著他就向門外走去,方衛國用必的晃了晃昏昏沉沉的頭,可還是不清醒,直到被兩個人挾著穿過走廊上了樓梯,又轉了幾個彎,方才來到一個房間裏。
“請坐!”
一進屋,在方衛國剛剛清醒些許時,一個極其冷漠的聲音便傳入他的耳中,這時他才看到麵前放著一張椅子,而椅前有一張桌子,桌子後麵坐著一名上尉,上尉坐在椅上,看著他似乎是在笑。
“長官好!”
雖說是受了不白之冤,但在軍隊之中,士兵對於軍官從來都持有一種發自骨子裏的服從和尊敬,此時,一見到長官,他還是本能的立正敬禮,這是長時間訓練帶來的後果,也正因如此,軍官才會被稱之為軍隊中的靈魂。
看到方衛國的這種反應,上尉似乎明白了一些道理,明白為何俄國亂黨在軍隊動亂時,首先殺死那些“反動軍官”,甚至就是那些威望較高的高階軍士亦難免被殺死,他們的目的就是在於通過殺死軍官從而瓦解一支軍隊,並迅速完成對軍隊的掌控。
“坐吧!”
上尉的臉上擠出些笑,但聲音依然很冷淡。在方衛國坐下時,他看到那個上尉劃著火柴,然後點著一根煙。
“吸煙嗎?”
上尉站起向,繞過桌子朝前走一步,將煙盒的打開伸到方衛國的麵前。
“謝謝長官!”
四天沒有吸煙的方衛國連忙接過一根,上尉又主動給他點著香煙,上尉的表現,倒是讓方衛國的心情一鬆,原本壓抑在心下的不滿也散去些許。
“你叫方衛國是吧!”
“回長官……”
正欲站起身回答時,上尉按了下方衛國的肩膀。
“坐這回答吧,不用那麽正式,隻是找你了解一些情況,不要擔心。”
這時上尉的聲音不再像先前那麽冷淡,反而透著些許親近之意。
“是,是的長官。”
“陝西,米脂人。”
“……”
“米脂是個的好地方,陝西人都說,米脂出美女,李自成也是米脂人……”
接著方衛國聽到這位長官和他說道著米脂的東西,有一些,甚至就連他這個米脂人都不了解,這不禁讓他佩服起這位長官來。
“那一年服役的?”
突然,原本說道著米脂的上尉卻是隨口一問。
“帝國十一年!”
“哦,也算是老兵了……”
在接下來的卻問答中,吸著煙的方衛國並沒有注意到,上尉在和他說話時,始終觀察著他,觀察著他的麵部細節表情變化。
“按照你的報告,你目睹了俄國亂黨槍殺軍官?”
“是,是的長官。”
“嗯,你把你看到的一切和我說一下!不要有什麽遺漏!”
長官這麽命令,方衛國自然是極為詳細的把自己看到的一切都說了出來,沒有任何隱瞞,事實也不需要隱瞞什麽。
“……然後,我看到那些亂黨朝我這邊走過來,就拿起了槍,嗯,先給手槍上了膛,然後才給步槍上了刺刀,在上膛的時候,那些俄國人就走到界碑附近了!”
話時,上尉又為方衛國點燃一隻香煙,在方衛國吸煙時,他又極為隨意的說道。
“在報告中,你提到他們和你說了話,說了什麽?”
“回長官,……”
既然長官需要知道,方衛國很自然的回答了起來,偶爾想不起來時,上尉又讓他想想。
“仔細想想,不要有什麽遺漏!”
“……到來,俺排長就帶著人趕了過來,那個俄國人就走了,長官……”
說著,方衛國抬起頭來,看著長官問道。
“那……那個同誌是啥東西!”
“哦,這個,就像兄弟一樣,你是他們的同誌嗎?”
“和兄弟一樣?”
方衛國思索片刻,搖搖頭說道。
“他們是亂臣賊子的亂黨!”
“好了,你先下去吧!”
上尉的話音落下時,那兩個衛兵便走了進來,在方衛國依然還沒明白怎麽回事時,便把他拖出了門。
而一直坐在桌子上的上尉在整理片刻的思緒之後,又仔細看了幾遍記錄員記下的談話內容,在另一張紙上簽了一個字。
門,再一次打開了。
就在方衛國再一次入睡時,房門被打開了,與之前不同,這一次,燈亮了,那燈至少有兩百瓦,隻照得剛睡著的方衛國連忙用手擋著眼睛,這時他才看清,有人走了進來,依然還是那個衛兵。
“方衛國,好了,你可以出去了!”
“出去?”
還沒回過神來的方衛國看著這個衛兵,似乎有些弄不明白發生了什麽事情。
“怎麽,沒住夠?還想再呆幾天?”
原本不苟言笑的衛兵,這會卻和他開起了玩笑,一聽還想住幾天,方衛國連忙擺手說道。
“我這就走,這就走……”
可是,他並沒能立即離開,在他離開之前,被帶到了另一個房間,房間內站著人,是熟人,是那位上尉,一見到上尉,方衛國臉上便露出些憨笑。
“方衛國上等兵!”
“有!”
像是本能反應一樣,方衛國連忙立正,這時他才注意到這位上尉和之前不同——他戴著軍帽。
在他立正後,上尉拿出一張紙來,看了眼立正的方衛國念到。
“方衛國,男,20歲,陝西省米脂人,中華帝國皇家近衛陸軍邊防第17團三營五連上等兵,該士兵在保衛國境線中,忠實履行職責,不畏危險,英勇保衛國土不受侵犯,特記三等功一次,根據皇帝陛下所授予之權力,特晉升方衛國上等士為皇家近衛陸軍下士,另調皇家近衛陸軍第216步兵師……”
還沒等他念完,方衛國整個人就蒙了,他根本就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隻知道這是一份嘉獎令,他立下了軍功,而且還被晉升為陸軍下士,甚至還調到了陸軍野戰部隊,而不是“巡邏隊”。
“方衛國下士,恭喜你!”
“長,長官……”
上尉看著還沒回過神來的方衛國,在恭喜之後又補充道。
“你從來沒有來過這裏,能記住嗎?”
沒來過?
“是,是長官!”
“好了,這是調令和嘉獎令,你直接去新部隊任職,至於你的個人物品,等你到新部隊之後,會給你寄過去……”
望著剛剛晉升的方衛國下士遠去的背影,上尉點燃一根香煙,若有所思的思索一會後,又走到窗邊,抬起頭,朝著窗外的星空看去,最後他卻是發出一聲長歎,那長歎之中,似乎還有其它的意味。
“……根據,目前我們所掌握的情報來看,現在,在遠東地區,亦於多地發生暴亂,暴徒們在推翻了政權後,更建立並控製了新的地方政權,而在這一過程中,亦有大量的地方官員與其配合,同時,根據情報官員和邊防部隊的報告,在少數一些軍隊之中,亦出現同歐俄地區類似的叛亂,士兵在暴亂分子的鼓動下槍殺軍官,如果進一步發展的話,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俄羅斯很快將完全被暴亂的席卷……”
在哈爾濱的遠東國際飯店六樓的“皇家套房”內,一名軍官正恭敬的微微垂首,向站在窗邊的陛下作著匯報,這些情報都是第一戰區情報部門收集的。
第一戰區,這是沿襲自光複軍時代的軍區劃分,第一戰區實際上就是過去的關東地區,現在的東北地區,帝國初期之所以建立戰區製,其目的在於加強戰時管理以及平時的兵力動員、戰略防禦等各方麵的需要,但事實上,戰區製盡管一直存在著,可實際上,戰區卻不過隻是一個虛設機構,因為戰區司令長官在平時對部隊沒有管轄權,往往隻存在一個“戰區參謀班底”,隻有在戰爭爆發後,皇帝陛下方才會任命一位戰區司令長官,而參謀部亦會派出參謀班子進入戰區參謀部,如此戰區司令部方才具有部隊指揮權。
但是在過去的多年間,負責東北防務的第一戰區,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被削弱了,早先其是用於安置“義勇軍”預備役軍官的去往,後來隨著大量軍官的退役,使得這一機構早就成為虛設中的虛設,而直到兩年前,出於未來派出遠征軍的需要,第一戰區從一個“虛設機構”,搖身一變,成為全國最大的兵營集中地,超過一百個師,兩百餘萬軍隊雲集於此,在過去的兩年間,這些部隊在此接受最為嚴格的寒地作戰訓練,而其各類裝備亦在些接受檢驗,大量不適宜的武器裝備和個人裝備被淘汰,新式的防寒服裝、靴具隨之的裝備部隊,甚至就連同汽車亦加裝了各類新式的加熱設備,總之,經過兩年準備,這支規模龐大的部隊已經作好了在俄羅斯寒區作戰的準備。
而現在,陳默然之所以來到這裏,正是為了在最終的動員之前,來這支部隊視察,在鞏固軍心的同時,通過接觸這些官兵,告訴他們一個事實,皇帝永遠都是他們最值得信賴的人,同樣,對於他們,皇帝也是極為信任的。
當然,這一切,並不僅僅隻是表麵上的工作,而是一種例行的、常規姓的視察,同時,還要視察東北地區的工業準備,以確定在未來的戰爭中,東北地區的工業能否為戰爭提供充足的物資供應。
總之,這一次東北之行,遠比任何一次東北之行更為重要,可以說,這一次東北之行,根本就是一次戰前檢驗,隻不過外界對此全然不知,隻有極少數的一些軍官了解其間的內幕,就像正在作著匯報的陳佑國,與很多地區的情報軍官一樣,他出身於皇家衛隊,事實上,也就是皇宮侍衛官出身,對於中國而言,這或許是一種傳統,這些皇宮侍衛官往往都是軍校中最為出色的青年軍官,他們在畢業後,進入皇家衛隊服役兩年後,方才會進入的部隊,而隨後他們的軍官之路往往會更為順利,而在這些人中,隻有那些曾在皇帝身邊服役的,最出色的軍官才會進入參謀部情報部門,在接受一定的培訓之後,會成為某一地區的軍內情報軍官,隻有極少數的人知道,他們在負責搜集假想敵情報的同時,同樣也負責搜集軍隊內部情報。
“嗯,這已經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轉過身,陳默然的臉上露出和藹的笑容。
“怎麽樣?佐民,這些年,在哈爾濱一切都還習慣吧!你肯定是沒問題,你太太,要是沒記錯的話,她是浙江女大的高材生,當年你們的結婚的時候,皇後還送過一份賀禮!”
“回陛下,子嫻現在早都習慣這裏了,她現在是哈爾濱第三女中的老師……”
聽著陛下的詢問,陳佑國的心下一陣激動,他沒想到離開皇宮七年,陛下依然還記得他,不僅記得他,甚至還記得他的家人。
“佐民,過去人家都說這東北不過是關外苦寒之地,過去在滿清那會,更是有流放黑龍江的罪名,你是浙江人,你覺得東北如何?”
“回陛下,”
話聲一場,陳佑國卻是吐出一句話來。
“天下最沃之地,非東北莫屬,天下最闊之地非西伯利亞莫屬!”
接連兩句話,對於陳佑國來說,卻沒有任何迎逢之意,在哈爾濱的七年期間,他曾親自騎著馬考察了整個東北,不僅如此,他甚至還在剛到東北時,離開剛剛出世的兒子,以旅行家的身份,沿著整個西伯利亞鐵路,進行了一次“參謀旅行”,而那一次“參謀旅行”可謂是正是時機,因為俄羅斯於西伯利亞一帶沿線修建的要塞正是修建之中,在旅行中,他總是借助各種機會,接觸那些正在修建中的要塞,在曆時兩年的“參謀旅行”結束之後,他向參謀部遞交了一份多達一百二十萬字的旅行記要,那份旅行記要實際上卻是一份極為詳細的情報以及作戰綱要,可以說他是全中國最了解西伯利亞和那條鐵路大動脈的情報軍官,也正因如此,這次,陳默然來到哈爾濱後,才會指名讓他全程陪同。不僅僅是因為他是第一戰區的首席情報官,同樣也是最了解遠東和西伯利亞的軍官。
頗為讚同的點下頭,陳默然對陳佑國的這番見識倒是極為欣賞,在這個時代有多少人能夠意識到,西伯利亞,也許會在未來成為的帝國的生命所在呢?
沒有幾個人!
俄羅斯……希望當一切開始之後,俄羅斯就會成為一個曆史吧!
(未完待續)
自古以來,都有這麽一句話,這句話說的極為準確,至少對於方衛國來說,這無疑就是事實,在過去的三天之中,他一直被關在這間四麵都是牆的屋子裏,在這期間他隔著房門問了門衛士兵無數次“憑什麽”。
可是那個衛兵卻是如雕塑一般,對他理也不理,足足三天,沒有任何人和他說話,沒有任何人理會他,沒有任何人和他說過一句話,當然也沒有任何人告訴他為什麽。
到了第四天,方衛國都快要瘋了,他摔了曾經一頓能吃五個的白麵饅頭,踢飛了裝滿菜的碟子,最後在鐵門上的小鐵窗被拉開時,不待門衛看清他,他就把手伸出去,指著門外的衛兵喊道。
“叫你們長官來,俺有話要說!快去!”
那衛兵卻是白了他一眼,然後嘩的再一次把小鐵門關上了,這一切隻讓方衛國氣得用腳猛踢鐵門,破口罵起來。
“艸你姥姥,憑什麽關老子,老子犯了那家的王法?”
不知不覺的,他從早上一直罵到晚上,仍然沒有人理會他,屋子裏一切可以破壞的東西,早被他毀了個幹淨,可任憑他怎麽摔、怎麽撕,怎麽喊,門外的衛兵依然是動都不動,吭都不吭。
對於這一切,衛兵可謂是早就習已為常了,原因很簡單,這是參謀部情報處正常的訊問程序,其目的在於借此消磨訊問對象的意誌,從而獲得情報,情報官會根據對象的表現,決定這種“沉默”的長短。
對於這一切,方衛國並不知道,終於他的嗓子啞了,眼睛紅了,腳也酸了,手也破了,人,自然也老實了,終於,他一頭紮在被撕碎的棉被上,望著房頂,好半天,才用幹澀的嗓子裏擠出一句話。
“有沒有人……給點水喝吧!”
屋外的士兵拉開小鐵門,向裏麵看了一眼,隨後就離開了,不一會,他拿著一個軍用水壺,從窗口扔給他,方衛國連忙接過喝了幾口,借著這個機會,他趴在窗邊對衛兵說道。
“兄弟,麻煩您找個管事的長官來,行不行?求求你,求求你……”
衛兵看了他一眼,依然是沒有說話,在他喝完水後,又一次關閉了鐵窗。
這一下,方衛國是徹底絕望了。
“我到底犯了什麽錯誤?我怎麽就想不起我犯過什麽錯誤呢?……”
接下來,方衛國自然是胡思亂想個沒完,想著想著,漸漸的也就睡著了……正睡的痛快時,迷迷糊糊的感覺有人在捅他,不情願的睜開眼睛,卻看到屋子裏進來兩個衛兵。
“要幹什麽?”
“和我們走,不許說話!”
黑暗之中,兩個恍恍惚惚的人影一左一右挾著他就向門外走去,方衛國用必的晃了晃昏昏沉沉的頭,可還是不清醒,直到被兩個人挾著穿過走廊上了樓梯,又轉了幾個彎,方才來到一個房間裏。
“請坐!”
一進屋,在方衛國剛剛清醒些許時,一個極其冷漠的聲音便傳入他的耳中,這時他才看到麵前放著一張椅子,而椅前有一張桌子,桌子後麵坐著一名上尉,上尉坐在椅上,看著他似乎是在笑。
“長官好!”
雖說是受了不白之冤,但在軍隊之中,士兵對於軍官從來都持有一種發自骨子裏的服從和尊敬,此時,一見到長官,他還是本能的立正敬禮,這是長時間訓練帶來的後果,也正因如此,軍官才會被稱之為軍隊中的靈魂。
看到方衛國的這種反應,上尉似乎明白了一些道理,明白為何俄國亂黨在軍隊動亂時,首先殺死那些“反動軍官”,甚至就是那些威望較高的高階軍士亦難免被殺死,他們的目的就是在於通過殺死軍官從而瓦解一支軍隊,並迅速完成對軍隊的掌控。
“坐吧!”
上尉的臉上擠出些笑,但聲音依然很冷淡。在方衛國坐下時,他看到那個上尉劃著火柴,然後點著一根煙。
“吸煙嗎?”
上尉站起向,繞過桌子朝前走一步,將煙盒的打開伸到方衛國的麵前。
“謝謝長官!”
四天沒有吸煙的方衛國連忙接過一根,上尉又主動給他點著香煙,上尉的表現,倒是讓方衛國的心情一鬆,原本壓抑在心下的不滿也散去些許。
“你叫方衛國是吧!”
“回長官……”
正欲站起身回答時,上尉按了下方衛國的肩膀。
“坐這回答吧,不用那麽正式,隻是找你了解一些情況,不要擔心。”
這時上尉的聲音不再像先前那麽冷淡,反而透著些許親近之意。
“是,是的長官。”
“陝西,米脂人。”
“……”
“米脂是個的好地方,陝西人都說,米脂出美女,李自成也是米脂人……”
接著方衛國聽到這位長官和他說道著米脂的東西,有一些,甚至就連他這個米脂人都不了解,這不禁讓他佩服起這位長官來。
“那一年服役的?”
突然,原本說道著米脂的上尉卻是隨口一問。
“帝國十一年!”
“哦,也算是老兵了……”
在接下來的卻問答中,吸著煙的方衛國並沒有注意到,上尉在和他說話時,始終觀察著他,觀察著他的麵部細節表情變化。
“按照你的報告,你目睹了俄國亂黨槍殺軍官?”
“是,是的長官。”
“嗯,你把你看到的一切和我說一下!不要有什麽遺漏!”
長官這麽命令,方衛國自然是極為詳細的把自己看到的一切都說了出來,沒有任何隱瞞,事實也不需要隱瞞什麽。
“……然後,我看到那些亂黨朝我這邊走過來,就拿起了槍,嗯,先給手槍上了膛,然後才給步槍上了刺刀,在上膛的時候,那些俄國人就走到界碑附近了!”
話時,上尉又為方衛國點燃一隻香煙,在方衛國吸煙時,他又極為隨意的說道。
“在報告中,你提到他們和你說了話,說了什麽?”
“回長官,……”
既然長官需要知道,方衛國很自然的回答了起來,偶爾想不起來時,上尉又讓他想想。
“仔細想想,不要有什麽遺漏!”
“……到來,俺排長就帶著人趕了過來,那個俄國人就走了,長官……”
說著,方衛國抬起頭來,看著長官問道。
“那……那個同誌是啥東西!”
“哦,這個,就像兄弟一樣,你是他們的同誌嗎?”
“和兄弟一樣?”
方衛國思索片刻,搖搖頭說道。
“他們是亂臣賊子的亂黨!”
“好了,你先下去吧!”
上尉的話音落下時,那兩個衛兵便走了進來,在方衛國依然還沒明白怎麽回事時,便把他拖出了門。
而一直坐在桌子上的上尉在整理片刻的思緒之後,又仔細看了幾遍記錄員記下的談話內容,在另一張紙上簽了一個字。
門,再一次打開了。
就在方衛國再一次入睡時,房門被打開了,與之前不同,這一次,燈亮了,那燈至少有兩百瓦,隻照得剛睡著的方衛國連忙用手擋著眼睛,這時他才看清,有人走了進來,依然還是那個衛兵。
“方衛國,好了,你可以出去了!”
“出去?”
還沒回過神來的方衛國看著這個衛兵,似乎有些弄不明白發生了什麽事情。
“怎麽,沒住夠?還想再呆幾天?”
原本不苟言笑的衛兵,這會卻和他開起了玩笑,一聽還想住幾天,方衛國連忙擺手說道。
“我這就走,這就走……”
可是,他並沒能立即離開,在他離開之前,被帶到了另一個房間,房間內站著人,是熟人,是那位上尉,一見到上尉,方衛國臉上便露出些憨笑。
“方衛國上等兵!”
“有!”
像是本能反應一樣,方衛國連忙立正,這時他才注意到這位上尉和之前不同——他戴著軍帽。
在他立正後,上尉拿出一張紙來,看了眼立正的方衛國念到。
“方衛國,男,20歲,陝西省米脂人,中華帝國皇家近衛陸軍邊防第17團三營五連上等兵,該士兵在保衛國境線中,忠實履行職責,不畏危險,英勇保衛國土不受侵犯,特記三等功一次,根據皇帝陛下所授予之權力,特晉升方衛國上等士為皇家近衛陸軍下士,另調皇家近衛陸軍第216步兵師……”
還沒等他念完,方衛國整個人就蒙了,他根本就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隻知道這是一份嘉獎令,他立下了軍功,而且還被晉升為陸軍下士,甚至還調到了陸軍野戰部隊,而不是“巡邏隊”。
“方衛國下士,恭喜你!”
“長,長官……”
上尉看著還沒回過神來的方衛國,在恭喜之後又補充道。
“你從來沒有來過這裏,能記住嗎?”
沒來過?
“是,是長官!”
“好了,這是調令和嘉獎令,你直接去新部隊任職,至於你的個人物品,等你到新部隊之後,會給你寄過去……”
望著剛剛晉升的方衛國下士遠去的背影,上尉點燃一根香煙,若有所思的思索一會後,又走到窗邊,抬起頭,朝著窗外的星空看去,最後他卻是發出一聲長歎,那長歎之中,似乎還有其它的意味。
“……根據,目前我們所掌握的情報來看,現在,在遠東地區,亦於多地發生暴亂,暴徒們在推翻了政權後,更建立並控製了新的地方政權,而在這一過程中,亦有大量的地方官員與其配合,同時,根據情報官員和邊防部隊的報告,在少數一些軍隊之中,亦出現同歐俄地區類似的叛亂,士兵在暴亂分子的鼓動下槍殺軍官,如果進一步發展的話,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俄羅斯很快將完全被暴亂的席卷……”
在哈爾濱的遠東國際飯店六樓的“皇家套房”內,一名軍官正恭敬的微微垂首,向站在窗邊的陛下作著匯報,這些情報都是第一戰區情報部門收集的。
第一戰區,這是沿襲自光複軍時代的軍區劃分,第一戰區實際上就是過去的關東地區,現在的東北地區,帝國初期之所以建立戰區製,其目的在於加強戰時管理以及平時的兵力動員、戰略防禦等各方麵的需要,但事實上,戰區製盡管一直存在著,可實際上,戰區卻不過隻是一個虛設機構,因為戰區司令長官在平時對部隊沒有管轄權,往往隻存在一個“戰區參謀班底”,隻有在戰爭爆發後,皇帝陛下方才會任命一位戰區司令長官,而參謀部亦會派出參謀班子進入戰區參謀部,如此戰區司令部方才具有部隊指揮權。
但是在過去的多年間,負責東北防務的第一戰區,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被削弱了,早先其是用於安置“義勇軍”預備役軍官的去往,後來隨著大量軍官的退役,使得這一機構早就成為虛設中的虛設,而直到兩年前,出於未來派出遠征軍的需要,第一戰區從一個“虛設機構”,搖身一變,成為全國最大的兵營集中地,超過一百個師,兩百餘萬軍隊雲集於此,在過去的兩年間,這些部隊在此接受最為嚴格的寒地作戰訓練,而其各類裝備亦在些接受檢驗,大量不適宜的武器裝備和個人裝備被淘汰,新式的防寒服裝、靴具隨之的裝備部隊,甚至就連同汽車亦加裝了各類新式的加熱設備,總之,經過兩年準備,這支規模龐大的部隊已經作好了在俄羅斯寒區作戰的準備。
而現在,陳默然之所以來到這裏,正是為了在最終的動員之前,來這支部隊視察,在鞏固軍心的同時,通過接觸這些官兵,告訴他們一個事實,皇帝永遠都是他們最值得信賴的人,同樣,對於他們,皇帝也是極為信任的。
當然,這一切,並不僅僅隻是表麵上的工作,而是一種例行的、常規姓的視察,同時,還要視察東北地區的工業準備,以確定在未來的戰爭中,東北地區的工業能否為戰爭提供充足的物資供應。
總之,這一次東北之行,遠比任何一次東北之行更為重要,可以說,這一次東北之行,根本就是一次戰前檢驗,隻不過外界對此全然不知,隻有極少數的一些軍官了解其間的內幕,就像正在作著匯報的陳佑國,與很多地區的情報軍官一樣,他出身於皇家衛隊,事實上,也就是皇宮侍衛官出身,對於中國而言,這或許是一種傳統,這些皇宮侍衛官往往都是軍校中最為出色的青年軍官,他們在畢業後,進入皇家衛隊服役兩年後,方才會進入的部隊,而隨後他們的軍官之路往往會更為順利,而在這些人中,隻有那些曾在皇帝身邊服役的,最出色的軍官才會進入參謀部情報部門,在接受一定的培訓之後,會成為某一地區的軍內情報軍官,隻有極少數的人知道,他們在負責搜集假想敵情報的同時,同樣也負責搜集軍隊內部情報。
“嗯,這已經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轉過身,陳默然的臉上露出和藹的笑容。
“怎麽樣?佐民,這些年,在哈爾濱一切都還習慣吧!你肯定是沒問題,你太太,要是沒記錯的話,她是浙江女大的高材生,當年你們的結婚的時候,皇後還送過一份賀禮!”
“回陛下,子嫻現在早都習慣這裏了,她現在是哈爾濱第三女中的老師……”
聽著陛下的詢問,陳佑國的心下一陣激動,他沒想到離開皇宮七年,陛下依然還記得他,不僅記得他,甚至還記得他的家人。
“佐民,過去人家都說這東北不過是關外苦寒之地,過去在滿清那會,更是有流放黑龍江的罪名,你是浙江人,你覺得東北如何?”
“回陛下,”
話聲一場,陳佑國卻是吐出一句話來。
“天下最沃之地,非東北莫屬,天下最闊之地非西伯利亞莫屬!”
接連兩句話,對於陳佑國來說,卻沒有任何迎逢之意,在哈爾濱的七年期間,他曾親自騎著馬考察了整個東北,不僅如此,他甚至還在剛到東北時,離開剛剛出世的兒子,以旅行家的身份,沿著整個西伯利亞鐵路,進行了一次“參謀旅行”,而那一次“參謀旅行”可謂是正是時機,因為俄羅斯於西伯利亞一帶沿線修建的要塞正是修建之中,在旅行中,他總是借助各種機會,接觸那些正在修建中的要塞,在曆時兩年的“參謀旅行”結束之後,他向參謀部遞交了一份多達一百二十萬字的旅行記要,那份旅行記要實際上卻是一份極為詳細的情報以及作戰綱要,可以說他是全中國最了解西伯利亞和那條鐵路大動脈的情報軍官,也正因如此,這次,陳默然來到哈爾濱後,才會指名讓他全程陪同。不僅僅是因為他是第一戰區的首席情報官,同樣也是最了解遠東和西伯利亞的軍官。
頗為讚同的點下頭,陳默然對陳佑國的這番見識倒是極為欣賞,在這個時代有多少人能夠意識到,西伯利亞,也許會在未來成為的帝國的生命所在呢?
沒有幾個人!
俄羅斯……希望當一切開始之後,俄羅斯就會成為一個曆史吧!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