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德及其心理結構


    品德是道德品質的簡稱。是指個人遵守社會道德規範而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穩定特點,是穩定的道德行為需要與為滿足這種需要而掌握的穩定行為方式的統一體。


    (一)品德與道德


    道德與品德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道德是一定社會調整人與人之間、社會與個人之間關係行為規範的總和。道德起源於人類勞動,是人類所特有的一種社會現象。在人們共同的社會生活中,為了維持相互間的利益、協調彼此間的關係,保證社會生產與生活的正常進行,便要求並產生了由輿論的力量和內心驅使所支持的行為規範。人們不僅根據這些行為規範來評價他人的行動,同時也依據這些規範來支配自己的行動。當一個人按自己所處社會生活中的行為規範或行為準則去行動時,就會受到集體輿論的讚許,反之則會受到集體輿論的譴責,自己也會感到內疚和不安。而所有這些由輿論力量和內心驅使來支持的行為規範的總和便構成了道德的內容。


    道德是社會曆史發展的產物,隨著社會曆史的發展而改變,社會之外無所謂道德。而社會直到現在還是在階級對立中運動的,所以道德具有階級性,道德始終是一定階級的道德,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規範。


    道德不同於法律。法律雖然也是人們行為的一種規範,但法律規範是隨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由國家機關強製人們遵守的。而道德之所以能夠調節人們的行為,不是憑借強製的力量,而是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慣以及人們的內心信念來起作用。道德對人們的態度和行為雖然也可以起一定程度的製約作用,但這種道德輿論的壓力作用隻有通過人們內心信念才能發揮作用。


    道德品質是一種個體的心理現象。一個人的品德不但體現在他的某一時期、某一方麵,而且體現在他的一係列行為中,甚至體現在他的一生中,偶爾的道德行為不能看作是品德;品德不僅有外部的道德行為,還要有與之相應的內部道德行為需要,二者相統一才稱其為道德。


    品德與道德是密切聯係的,二者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係。


    從區別上看,首先道德屬於社會意識形態範疇,其產生、發展、變化服從於整個社會的發展規律,不以別人的存在或個別人是否具有社會道德為轉移,品德雖然也是社會現實在人腦中的反映,是在社會道德輿論的熏陶及家庭、學校道德教育的影響下形成的,但品德的形成與發展除了受社會條件製約之外,還要受個體心理發展的影響,因此品德將隨著個體的產生、成長、死亡而發生、發展以至消亡。其次,道德反應整個社會生活的要求,它的內容全麵而完整,而品德的內容隻占其中一個部分。再次,道德是倫理學、社會學研究的對象;品德則是心理學、教育學研究的對象。


    從聯係上看,首先,個人品德與社會道德都受社會發展的製約,隨時代的發展而變化。其次,個人品德是社會道德的組成部分,同時,品德的內容來源於社會道德,品德是在社會道德的影響下形成發展的,離開了道德就沒有品德而言。再次,社會道德又是通過個人品德而存在的,社會道德必然要表現為個人的品德,諸多個人的品德就構成影響社會道德的麵貌或風氣。


    (二)品德的心理結構


    研究道德品質的心理結構有助於人們了解品德的心理實質,為有效地培養道德品質提供科學的依據。由於道德品質的心理結構非常複雜,研究者們一般是先將道德品質劃分為基本的心理成分,並進一步探討這些心理成分之間的關係。


    迄今為止,人們在道德品質可分為哪些心理成分這一問題上,意見並不一致,但影響較大的看法是將其分為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誌和道德行為四種成分,這一觀點被稱為四因素說。對道德品質包括哪些心理成分的其他看法有:


    二因素說:認為道德品質由知和行所構成,即任何道德品質都包括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兩個因素。因此,道德教育中的基本矛盾是知和行間的矛盾,知和行統一是衡量道德的標準,要從知和行兩方麵人手才能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


    三因素說:認為道德品質由知、情、行構成,即除了知、行外,道德品質還包括道德情感。這一觀點認為,要培養兒童良好的道德品質,就應該從這三個方麵全麵培養、協調發展,並提出了在學校的德育工作中應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三因素說把道德意誌包括在道德行為的訓練之中。


    五因素說:在四因素基礎上應增加一個道德信念因素,它與四因素說無本質區別。


    品德是由多種心理成分共同構成的一個複雜整體。盡管至今對品德心理結構的組成部分,還沒有一個比較一致的看法,但其中的共同成分基本上可以歸納為: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誌和道德行為。


    1.道德認識


    道德認識是指對於行為規範及其意義的認識,是人的認識過程在品德上的表現。其中包括道德觀念、原則、信念與觀點的形成,以及運用這些觀念去分析道德情景,對人對事作出是非、善惡的道德判斷。也可以把道德認識看作是對於行為中是非、好壞、善惡及其意義的認識。


    道德認識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第一,道德思維發展水平,主要體現為道德認識的形式。道德認識,首先表現在道德認識、道德判斷或道德評價上,在一定意義上說,這也是人們道德思維發展水平的反映。道德思維的發展,也反映了品德無論在認識方麵的數量還是質量上,都存在一個從不知到已知、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過程。第二,道德觀念變化的程度,主要體現為道德認識的內容。道德認識也表現在各種道德規範的觀念,特別是道德是非觀念上。道德觀念的發展,正是主體對善惡、良心、榮譽、正直等道德規範的認識的變化。


    道德認識是品德的基礎,它對道德行為具有定向的意義,是行為的調節機構。人們有了一定的認識,就能分析和認識道德情境,依據一定的道德準則有選擇的接受外部影響,調節並確定行為的方向,同時,道德認識也是道德情感產生的依據,對同一事物或行為,人們的認識不同,就會產生各自不同的情感。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實現所引起的一種內心體驗,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產生的對某種道德義務的愛憎、喜惡等情感體驗。道德情感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麵:


    第一,道德情感的形式。根據道德情感產生的誘因、道德情感和道德認識的關係,可以把道德情感的形式分為三個層次:一是知覺的情緒體驗,它是由對某種情境的感知而引起的,對於道德規範的意識往往是不明確的。它的產生非常迅速突然,對道德行為具有迅速定向的作用,是對周圍輿論的態度的一種表現。二是與具體的道德形象聯係的情緒體驗,這種體驗是通過對某種道德形象的想象發生作用的,它生動、具體,常常給人以強烈的感染,成為產生道德行為的強大動力。直觀的形象也可以使人們更好地認識道德要求及其社會意義,擴大個人的道德經驗。三是倫理道德的情感體驗。這是一種以清楚地意識到道德觀念、道德理論為中介的情感,它具有較大的自覺性與概括性。在這種情感中,不僅概括著許多較具體的情感,而且還有個人感性的道德經驗同理性認識的結合,對道德要求及其意義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


    第二,道德情感的社會性內容,即道德情感可以表現在不同方麵,如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情感、責任感、義務感、榮譽感、自尊感等等。這些情感往往是相互聯係的,有時綜合地表現在一個人身上。它隨著道德認識、道德信念和世界觀的形成及發展而逐步形成並豐富起來。


    道德情感是個人道德行為的內部驅動力之一,當道德認識和道德情感成為經常推動個人產生道德行為的內部動力時,就成為道德動機,有了道德動機才能導致道德行為的產生。


    3.道德意誌


    道德意誌是一個人自覺地調節行為、克服困難、實現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過程。道德意誌對道德觀念起推動作用,它表現為在實現道德目標中控製行為的力量。


    人們在具有了道德認識與道德情感的條件下,是否會產生相應的道德行為往往取決於道德意誌。例如,認識到拿人家東西不對,也為此而感到羞愧,但還是抵擋不住一些好東西的**,從而出現了偷盜行為,這就是道德意誌薄弱的表現。堅強的道德意誌使人能夠抵禦現實中的各種**,不以外界環境為轉移,能堅定道德目標,並能夠克服困難,堅持道德行為,最終達到目標。


    4.道德行為


    道德行為是在一定道德意識支配之下所采取的各種行動。它是實現道德動機的手段,是道德認識和其他心理成分的外部標誌和具體表現。


    道德行為主要包括道德行為方式和道德行為習慣。道德行為方式是通過練習或實踐而掌握的道德行為技能,而道德行為習慣則是一種自動化的道德行為。


    道德行為是道德品質的重要標誌。看一個人的道德品質如何,不在於他的談吐是否動聽,而在於他的言行是否一致,他的道德行為是否具有一貫性。


    道德品質由上述四種心理成分所構成,它們相互製約、相互聯係,其中道德認識和道德情感居於核心地位。當道德觀念和道德情感成為穩定的、經常推動個人產生道德行為的內部動力時,它們就構成道德動機。這時個人已形成了道德需要,並能將其需要與一定的道德目標聯係起來。人們在完成特定的道德任務時,通常都是在道德動機的調控下,將某些必要的行為技能和習慣構成一定的行為模式,這些行為模式被稱之為道德行為方式。道德動機和道德行為方式是道德品質中的兩個構成部分,道德意誌使這二者加以溝通並得以實現。


    道德動機是道德品質的深層心理結構,它決定了道德品質的性質,如利己與利他就是性質相反的道德動機。道德動機也製約著道德行為方式的方向和水平,利他的動機會使人不計較個人的利益,當個人利益和他人利益衝突時,會放棄自己的利益,而利己的動機則會使人斤斤計較個人利益。道德行為方式是道德品質的表層心理結構,是道德品質的外部表現,是實現道德動機的手段。一定的道德動機與一定的道德行為方式之間建立起比較穩固的聯係。這就是道德品質的形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教育心理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羅屹峰 劉燕華編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羅屹峰 劉燕華編著並收藏教育心理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