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疆戰事尚未完全結束,中土人還在四處搜索新月殘兵的時候,觀風使傳出了新的諭令。


    仙君大人要求,中土所有真君級別的存在,必須於十日內來西疆神鹿山拜見觀風使。


    不來的後果是什麽,他沒有說,不過,誰又敢不來?


    除此之外,他要求年輕天子和所有親王,也來神鹿山拜見,同樣是在十日之內。


    沒錯,觀風使就是這麽牛,不亮出身份也就罷了,一旦擺明身份,天家也得乖乖來拜見。


    在仙使麵前,所謂天家,不過是一個運修頭目,代仙界管理一方天地而已,那天家的天字,僅僅是下界的天,玄青位麵的天。


    對於下界之人而言,覲見仙使,是第一要緊的事情,其他紅塵中的瑣事,都必須放下,哪怕是中土內戰之類的事情,也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仙使的話一傳出,頓時又是四方雲動。


    觀風使有令,大家都不敢不來,別說栗娘這種新紮的真君,要放棄鞏固境界的時機,就連青龍廟的護廟神獸,也駕雲從東方趕了過來。


    事實上,仙使現身的傳言,在前一陣,就小範圍地流傳開了,旁人或者感受不到,但是中土其他的真君,哪裏能感覺不到,西疆有天地大道的偉力在波動?


    所有真君的神念,都在西疆上空活動著,很快地,他們就弄清楚了事情經過,於是,才有了各地援兵奔赴西疆的壯舉——萬一能入了觀風使的法眼,那可就真的是雞犬升天了。


    不過,這些真君倒是沒做出其他什麽動作,不是他們不想做,而是不敢做,仙使大人沒發話,誰敢自作主張?


    能來西疆的真君,早就來了,當初沒來的,現在臨時趕來,反倒顯出自家的小氣和勢利,惹人恥笑不說,也容易在仙使麵前失分。


    但是眼下仙使相召,大家自然要急匆匆地往這邊趕。


    青龍廟的三名真君全到了,連廟都不看了,不過嶗山的玄女宮弟子趙欣欣表示,我可以代為看顧一二。


    一直到現在,永馨的身份依舊沒有幾個人知道,然而,誰也不傻,上界仙君下界來,隻聽她一人的吩咐,鞍前馬後地忙碌,從來沒有抱怨過什麽。


    那麽,她的身份簡單得了嗎?


    大部分人猜測,此人可能是仙君的轉世伴侶,更有人猜測,此女……沒準是更高的存在。


    總之,對她恭敬一點沒錯,所以青龍廟將防務委托給她,大隊弟子衝著西疆進發。


    這時候,他們再也不說鎮守東方之類的話了,仙使相召,誰敢在這個節骨眼上搗亂,將直接麵對上界人物的怒火!


    道宮和隱世家族的人來得很快,皇族來得也一點都不慢,年輕天子坐著他的九龍飛天琉璃輦,隻用了半天時間,就飛到了神鹿山腳下。


    山腳就是他下車步行的地方,皇輦再高貴,別想著壓觀風使一頭,平起平坐都是癡心妄想,更別說,觀風使此刻召集天子和皇族親王,肯定是有緣故的。


    斷了腿的秦王,比天家來得更早,他也不能不下王輦,甚至連上山,他都不敢讓人抬著走,而是著兩個真人架著他,一路走上去。


    親王裏來得最晚的是英王,他是鎮邊的親王,有一係列防務上的事宜要處理。


    雖然大家都清楚,觀風使相召,伊萬國就算再想打仗,也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尋死,但是既然他說,自己是為了軍情,大家也就隻能選擇相信。


    誰讓人家生了一個好女兒,跟觀風使關係密切呢?


    英王抵達神鹿山的時候,山腳下已經密密麻麻滿是人了,怕不有六七十萬人,除了道宮係統、隱世家族之外,坤帥也趕到了,她帶了兩萬精兵,維護此地的治安。


    說實在的,真沒人敢在這裏撒野,撇開觀風使的名頭不提,隻說山上起碼有數十名真君在,誰有膽子胡來?


    每一名真君,都是了不得的存在,更別說還有朱雀等超越真君的存在。


    英王趕來的當口,正好離帥也帶了一千貔貅衛趕來,他們是護衛天家的,不過事實上,他們連山都沒資格上,隻能在山腳紮營。


    即使是這樣,他們還是通過關係,打通了元家的門路,才搶到了一塊紮營的地方,否則起碼得紮營到五十裏之外。


    相較離帥,坤帥比較幸運,她的隊伍就在西疆,來得非常快,因為她還跟李永生照過不止一次麵,觀風使特準她上山議事。


    離帥就沒有這樣的待遇了,想他也是衛國老帥,還執掌天子的親兵,算是天子身邊的重臣,不過非常可惜,他跟李永生沒有見過麵,甚至連上山的資格都沒有。


    更令他鬱悶的是,禦馬監的寧致遠,區區一介閹豎,竟然得到了覲見仙使的機會。


    英王也無心聽他們嘮叨,客氣地打個招呼之後,就要帶著親衛登山。


    元家的修者直接將人攔住了,“仙使說了,每個親王,隻允許帶兩人登山。”


    英王愣了一愣,然後笑著點點頭,“諸位果然盡忠職守……我是東北來的英王。”


    說這話的時候,他一點架子都沒有,正是一代賢王的風範。


    不過攔住他的小司修很沒有眼色,很固執地表示,“天家也才帶了兩名隨從。”


    這話其實有點誇大,那些兩殿的真君,其實都可以算是天家的隨從。


    英王略略一錯愕,還是留下了親衛,隨身隻帶了一男一女兩名真人上山。


    在他們身後,還跟著一人,元家的兩名子弟才要阻攔,旁邊有人出聲發話,“那是柔然的顯達真君,已經被煉製為傀儡了,不算活人。”


    說話的這位,也是元家子弟,當初曾經跟李永生北上柔然和伊萬,識得顯達真君。


    山路上走了四五裏,英王來到了一處山穀,山穀不是很大,方圓也就二十餘裏,林木茂密,有幾百間房屋掩映其中。


    夠資格進入這裏的,真的不多,也就三十多名真君,以及二十多名親王,別看山腳下熱鬧,山穀中可是冷清得很。


    英王被接引到一個獨立的小院裏,領路的元家子弟表示,此地什麽都有,你們可以選擇歇息,也可以出去走動一下,應該能碰到不少熟人。


    明晚是截止日期,後天一大早,仙使會麵見大家。


    “小哥且慢,”英王喊住了要離開的元家子弟,“我是仙君素識,想麵見他一下,未知小哥可否通報一聲?”


    元家子弟猶豫一下,最終還是露出了一絲苦笑,“尊客莫要為難我們了,仙使要見誰,都是他自己指定的。”


    看著他離去的身影,英王眼中,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最後,還是化作了輕輕的一歎。


    當天晚上,有道宮四真君論道,允許其他人旁聽,但是不得插嘴。


    兩殿和隱世家族的真君全去了,這種交流機會真的很少。


    英王也去了,卻意外地發現,下麵靜聽的,還有九個親王。


    以這些親王的修為和見識,想要聽懂真君論道,恐怕是夠嗆。


    英王聽了一陣之後,發現自己也聽不懂,要知道,他的學識,在親王裏是數一數二的淵博。


    他四下看一看,走到一個老者身邊坐下,輕聲打個招呼,“見過成王叔。”


    此人就是光宗的弟弟,年紀最大的成王,而且成王沒有野心,是出了名的——事實上,他連封地都沒有,王府也簡陋得一塌糊塗。


    成王府上下加上仆役,不過就是百餘人,任何一個郡王府,都要比它大很多。


    英王心裏很確定,這個王叔是真的看破了皇族這點事,而不是有什麽別打算。


    成王見是他,微微點一下頭,又指一下論道的四名真君——咱們認真聽吧。


    你老人家聽得懂嗎?英王暗暗苦笑,他知道王叔在裝糊塗,於是低聲發問,“荊王和襄王都沒有來嗎?”


    “荊王出海了,據說是去尋訪仙山,”成王低聲回答,“他是被嚇破膽了,誰能想到,仙使就是雷穀的李掌櫃?”


    英王對此一點不奇怪,荊王應該比襄王更怕仙使,“襄王呢?”


    “你不知道?”成王怪怪地看他一眼,“襄王現在嶗山,天天跟你家小九論道,說是暫時不克分身……”


    英王聽得一愣,然後哭笑不得地搖搖頭,“他這個態度,實在有點不夠端正……他起碼得來,旁人才好幫他說話吧?”


    “誰知道他怎麽想的,”成王搖搖頭,“不聽仙使召集,反倒走小九的門路……他搞清楚誰是觀風使了嗎?”


    英王覺得,這話似乎有影射的意思,不過麵對族中長者,他不好計較,尤其在這種時候。


    於是他壓低聲音,再次發問,“仙使召集咱們趙家,是想做什麽?”


    “你都猜到了,還要問我?”成王似笑非笑地看他一眼,“肯定是要查中土內戰的責任,英王你這次機會不小。”


    “什麽機會啊,”英王忙不迭地一擺手,慌亂地發話,“我本來是走不開的,實在沒膽子抗拒仙使,才來走個過場。”


    “你不用試探我了,”成王幽幽地歎口氣,“有你家小九,你什麽得不到?你若是答應放襄王和荊王一馬,宗正院這裏,可以全力推薦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尋情仙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風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風笑並收藏尋情仙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