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離婚後,馬桂就有些神出鬼沒了。他白黑地把自己關在屋子裏,神神秘秘的,隻有吃飯或上茅房時才出門,鬼鬼祟祟的。
朝正閑聊時問父親,這是不是報應?張宙他?李才讓他吃飽飯沒事幹下下“六周”或“大炮轟小兵”。
馬宗不是晃到東家就是串到西家的,對馬桂不聞不問。馬宗老婆倒是又做了幾筆賀發的生意。在她找賀發時,賀發還自愛地說,“女兒不讓做這個,女兒不讓做這個。”當馬宗老婆掏出一把錢時,賀發馬上就顯出他治病救人的善良本性,又畫符又念經地忙了好幾回。但這也隻是說明他善良而已,治病救人還是要靠能耐的。
李朝正現在儼然是一個離經叛道的致富高手。村人不是在養雞、養豬上活躍思維,就是撿拾水晶、花石、石英上鍛煉智力,要不然就象孫仕一樣打磨水晶眼鏡挑戰極限,而李朝正則別出心裁的包起火車車皮販起了糧食。
與李朝正誌同道合的人仍是山東的會計呂敦文。兩人通過上次的流血事件,結下了生死的情誼。販賣糧食的事情算是一帆風順,大家總體上都保持著誠信有加,極個別上也沒有全盤忘記無奸不商。一道販子把成袋成袋的麥子、大米收集好,呂敦文就招呼人手把麥子往租運的汽車上搬,而李朝正就和一道販子躲在汽車駕駛室裏錢貨兩清。
第一次,大家太過憨愚。李朝正把麥子倒在打穀場上,再裝入火車拖運專用的麻袋時,發現麥子是麥子,大米是大米,一個個斤兩十足得讓人不好意思。第二次,大家就放鬆了許多。李朝正再倒裝進麻袋時,就發現糧食中間夾雜了許多小石頭、碎泥塊什麽的。
他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把它們全堆在打穀場的一角。以後幾次,大家就越來越象生意場上的人,裝運貨物之間還談談天說說地,彼此勾肩搭背的,錢貨兩清後,還手拉著手,意猶未盡樣。回來後,李朝正把那些意料之中的磚塊、鵝卵石什麽的悉數堆放在一起。
最後一次,大家已是相見恨晚,錢貨兩清後,李朝正夾著一道販指揮卡車馬不停蹄地趕回了打穀場。呂敦文指著那一堆小山樣的建築材料還沒說啥,一道販就已是冷汗直下。他顫抖著手給李朝正呂敦文點煙賠罪,又把最後一次的貨錢全退了回來。
小賺幾筆後,李朝正在村裏的名聲如日中天,隔三岔五的就有人向他請教賺錢秘決。李朝正沒有得意忘形,他盡可能多地根據對方的實際情況,結合自己投機倒把一年多的經驗,提出些切實可行的計劃或意見。
這天張歡進了李朝正的新房。新房鶴立雞群地矗立在新修的主路旁。果不出李朝正所料,房子蓋好沒多久,村部就招集群眾義務勞動修建了一條筆直的南北路。王本除了佩服李朝正有先見之明外,並沒有表現出有什麽後悔的意思。
一村之主,自家親叔的房子也不挨邊不靠路的,被數十家民房團團圍在中間,非但不覺閉塞,反而有天下舍我其誰的霸主姿態。李朝正的新房看似占了路邊,其實並沒有把守要道。大家請示匯報還是要穿巷走灣的找家裏叔叔。走的人多了,再小的路都是通天大道,走的人少了,再大的路都難掩寂寞淒涼。
那座醒目的房子,先在底下徹上半米寬的石基,再在石基上壘上一米多高四十公分厚的石牆,石牆之上才是傳統蓋房用的土坯。土坯是李朝正借了叫上陽正、思正、射正、四兄弟夯築的。屋頂鋪上當年新出的稻草,又別出心裁地在屋簷邊上加兩層紅瓦,既顯得洋氣又顯得闊氣。
“朝正哥。”張歡恭敬地叫道,“你能幫我給孫仕舅說個情,讓我學磨眼鏡不?”
別人都是來求朝正指點迷津,隻有張歡自作主張地來讓朝正說個人情。李朝正不禁抬頭看了看張歡。他明白,若不是因為以前酒壺的事情,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家夥,自個就屁顛屁顛跑去了,哪用得著來找自己。
幾年前,孫仕無意中得到一隻神奇的酒壺。酒壺神奇之處在於壺中的酒永遠也喝不盡,沒了就生,倒了就有。李朝正複員後也見過那隻酒壺,錫頭鐵腦灰不拉嘰的,和自己父親所用的酒壺並無二致。他問父親李才酒壺到底是怎麽回事。李才頗為惋惜地說,都怪張歡那個小王八蛋。
農村人有了好處都不會獨樂樂。孫仕有了寶貝,就讓老婆炒了幾下小菜,招集妹婿兄弟們來家小飲。孫仕拿著那個小酒壺給大家都倒上滿滿一杯,大家一飲而盡。兩圈下來後,親戚們都明白是怎麽回事了,但都知趣地閉口不談。他們知道,孫仕遇到了傳說中的聚寶盆。
聚寶盆並不一定以盆的形勢出現,或缸、或袋的,但無一而外的都是可盛放物品的器皿。碰到了傳說中的寶貝,並不能到處炫耀地聲張,而要自謙地享用,所謂悶聲發大財也。
妹婿兄弟們都異常感激孫仕,這是隻有絕對信任的人才可能得到的邀請,更因為大家前心後背餓了這麽多年,能有一次打牙祭的機會誰都不會錯過。饑荒之年,糧食可比親情珍貴得多,而孫仕的無私舉動又讓親情占了糧食的上風。
大家說說笑笑,杯來酒往地喝得高興。喝著,喝著,就壞事了,張歡來孫仕家找點不用的水晶碎片什麽的,好包裹起來放在枕頭底下給母親治偏頭痛。
孫仕看這個小小年紀就顯出過不務正業前兆的張歡,居然難得有一份孝心,就叫他也來喝上一杯。張歡一進屋就聞到了飯菜的香味,經孫仕這一邀請,連客氣一聲都沒有想起,把水晶碎片往磨盤上一放,尖腳就跑進了堂屋。孫仕忙叮囑他隻可埋頭吃飯,不可胡言亂語。張歡點頭的空隙已咽下了一塊炒雞蛋。
看著張歡吃沒有吃相,坐沒有坐相,孫仕感歎這個孩子餓壞了,孤兒寡母的不易啊。
張歡的父親張宙,雖然做得是斯文的生意,身體也不太好,但長得卻是五大三粗,一臉門神相,那性格更是豪爽得沒事就信口開河。在禍從口出的年代,馬宗為把弟的這個不良嗜好頭痛不已。
有一天,馬宗又看見張宙和一群村裏的懶漢閑人在一起唾沫星子亂噴。
馬宗過去聽了一下,把弟正在吹噓自己藝高人膽大,敢去老陵地喂死人。那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史無前例地大饑荒年代,活人尚且缺吃少穿,死人就更是席子一卷往老陵地一扔。在那些年,老陵地裏屍籍骨累,搬到新村沒多久的村民有一半餓死在那。
饑荒剛開始時,死的都是年老體弱的,每個人魂歸黃土時還能有口或薄或厚的棺材。賀發書記的主要任務就是搜集村上的青壯勞力抬屍挖墳,報酬是每人二兩黃豆。
到了後來,青壯勞力也開始成批地餓死時,就幹脆直接裹著往老陵地一扔。那幾年淒慘啊,家家有悲歌,戶戶有死人。後來村上有一位光棍去世時,連張卷席也沒有。賀發向他的鄰居借葦席一用,說是以後由村裏來還。那位和光棍多年交好的鄰居嘴巴一撇,過幾天我還要用呢。
在這場史無前例地大饑荒剛剛小荷初露時分,李才的母親已經敏銳地預感到了它的殘酷性、長期性。眼見家裏的餘糧越來越少,老太太當機立斷,在家幹吃飯的自己帶著大孫子朝正出去要飯,兒子媳婦和二孫子陽正在家留守,一家人分兩撥總要給李家留個後。
老太太臨走的那一天,李才和抱著陽正的媳婦一路把她們送到鐵路北。
“媽。”李才的鼻子酸酸的,“真走啊?還沒到那一步呢。”
“李才,你是大人。”老太太拄著根枯木棍,想伸手摸摸兒子的肩,夠不著就抓住兒子的手說:“你現在是一家之主,要照顧好媳婦。”
“媽。”媳婦的眼圈紅了。她抱著陽正,尖尖的小腳吃力地走了這麽遠。
“好媳婦。”老太太拉住媳婦的手“到這麵來,媽有些體己話和你說說。”說著,兩輩小腳女人往邊上走了走。李才輕輕抓住朝正的兩隻幼小肩頭,蹲下身子,“朝正,你長大了。在外麵要聽奶奶的話,照顧奶奶啊。”
“嗯。”七八歲的朝正點點頭,“大,你怎麽哭了啊?”
“沒哭,小孩別瞎說。”李才站起身,仰了下臉把剩下的眼淚生生地給逼了回去。他側頭看向媽媽和媳婦。
才剛過五十的媽媽已是滿頭白發,很幹淨整潔地往後梳去,在後腦結了個發紀。她右手拄著拐杖,左手拉著媳婦的手,在小聲說著什麽。媳婦一手抱著探頭探腦的陽正,一手緊握著媽媽的手,隻是一個勁地點頭。說著,說著,媳婦一把抱住了婆婆,“嗚嗚”地哭了起來。陽正也跟著哇了一聲。
李才轉過了身,不忍心再看下去。
“大,大。”朝正扯著李才的手,輕輕地問,“媽媽為什麽哭啊,是不是想和我們一起走親戚呢?”
“是啊,是啊。”李才眼望著前方,欺騙著兒子。可憐的孩子,還不知道自己是去逃命。
“朝正。”老太太笑眯眯地叫孫子“和你大你媽說再見,咱走親戚去。”
“好咧。俺大,俺媽,我走了啊。”朝正高興地應了一聲,攙扶著小腳的奶奶就要往北走去。
“媽,帶上吃的。”李才把背在身上的一隻包袱解了下來遞給媽媽。
“家裏人要緊,家裏人要緊。”老太太直直地擺手。
“媽,你不帶上,就別走了。”李才半是心疼半是賭氣地說。那包袱裏是全家一大半的口糧,李才連夜烙的煎餅。
“孩子。”老太太深情地望著眼前已為人父的兒子,眼裏的淚水再也忍不住,撲落落地滾了下來。
“媽。”“媽。”李才和媳婦一起哭了起來。
“好了,我要走了,你們回吧。”老太太接過包袱背著,猛地轉過了身。在東方冉冉升起的旭日中,老太太她那佝僂著的腰身漸漸凝重堅強了起來,幾根散逸的白發跟著灰褐色的衣角在春風中颯颯作響,她微側著牽起朝正的手,在金黃色的希望中緩慢地走動,卻豪放地向前。
“媽,兒子。”李才癱軟在地上。
朝正閑聊時問父親,這是不是報應?張宙他?李才讓他吃飽飯沒事幹下下“六周”或“大炮轟小兵”。
馬宗不是晃到東家就是串到西家的,對馬桂不聞不問。馬宗老婆倒是又做了幾筆賀發的生意。在她找賀發時,賀發還自愛地說,“女兒不讓做這個,女兒不讓做這個。”當馬宗老婆掏出一把錢時,賀發馬上就顯出他治病救人的善良本性,又畫符又念經地忙了好幾回。但這也隻是說明他善良而已,治病救人還是要靠能耐的。
李朝正現在儼然是一個離經叛道的致富高手。村人不是在養雞、養豬上活躍思維,就是撿拾水晶、花石、石英上鍛煉智力,要不然就象孫仕一樣打磨水晶眼鏡挑戰極限,而李朝正則別出心裁的包起火車車皮販起了糧食。
與李朝正誌同道合的人仍是山東的會計呂敦文。兩人通過上次的流血事件,結下了生死的情誼。販賣糧食的事情算是一帆風順,大家總體上都保持著誠信有加,極個別上也沒有全盤忘記無奸不商。一道販子把成袋成袋的麥子、大米收集好,呂敦文就招呼人手把麥子往租運的汽車上搬,而李朝正就和一道販子躲在汽車駕駛室裏錢貨兩清。
第一次,大家太過憨愚。李朝正把麥子倒在打穀場上,再裝入火車拖運專用的麻袋時,發現麥子是麥子,大米是大米,一個個斤兩十足得讓人不好意思。第二次,大家就放鬆了許多。李朝正再倒裝進麻袋時,就發現糧食中間夾雜了許多小石頭、碎泥塊什麽的。
他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把它們全堆在打穀場的一角。以後幾次,大家就越來越象生意場上的人,裝運貨物之間還談談天說說地,彼此勾肩搭背的,錢貨兩清後,還手拉著手,意猶未盡樣。回來後,李朝正把那些意料之中的磚塊、鵝卵石什麽的悉數堆放在一起。
最後一次,大家已是相見恨晚,錢貨兩清後,李朝正夾著一道販指揮卡車馬不停蹄地趕回了打穀場。呂敦文指著那一堆小山樣的建築材料還沒說啥,一道販就已是冷汗直下。他顫抖著手給李朝正呂敦文點煙賠罪,又把最後一次的貨錢全退了回來。
小賺幾筆後,李朝正在村裏的名聲如日中天,隔三岔五的就有人向他請教賺錢秘決。李朝正沒有得意忘形,他盡可能多地根據對方的實際情況,結合自己投機倒把一年多的經驗,提出些切實可行的計劃或意見。
這天張歡進了李朝正的新房。新房鶴立雞群地矗立在新修的主路旁。果不出李朝正所料,房子蓋好沒多久,村部就招集群眾義務勞動修建了一條筆直的南北路。王本除了佩服李朝正有先見之明外,並沒有表現出有什麽後悔的意思。
一村之主,自家親叔的房子也不挨邊不靠路的,被數十家民房團團圍在中間,非但不覺閉塞,反而有天下舍我其誰的霸主姿態。李朝正的新房看似占了路邊,其實並沒有把守要道。大家請示匯報還是要穿巷走灣的找家裏叔叔。走的人多了,再小的路都是通天大道,走的人少了,再大的路都難掩寂寞淒涼。
那座醒目的房子,先在底下徹上半米寬的石基,再在石基上壘上一米多高四十公分厚的石牆,石牆之上才是傳統蓋房用的土坯。土坯是李朝正借了叫上陽正、思正、射正、四兄弟夯築的。屋頂鋪上當年新出的稻草,又別出心裁地在屋簷邊上加兩層紅瓦,既顯得洋氣又顯得闊氣。
“朝正哥。”張歡恭敬地叫道,“你能幫我給孫仕舅說個情,讓我學磨眼鏡不?”
別人都是來求朝正指點迷津,隻有張歡自作主張地來讓朝正說個人情。李朝正不禁抬頭看了看張歡。他明白,若不是因為以前酒壺的事情,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家夥,自個就屁顛屁顛跑去了,哪用得著來找自己。
幾年前,孫仕無意中得到一隻神奇的酒壺。酒壺神奇之處在於壺中的酒永遠也喝不盡,沒了就生,倒了就有。李朝正複員後也見過那隻酒壺,錫頭鐵腦灰不拉嘰的,和自己父親所用的酒壺並無二致。他問父親李才酒壺到底是怎麽回事。李才頗為惋惜地說,都怪張歡那個小王八蛋。
農村人有了好處都不會獨樂樂。孫仕有了寶貝,就讓老婆炒了幾下小菜,招集妹婿兄弟們來家小飲。孫仕拿著那個小酒壺給大家都倒上滿滿一杯,大家一飲而盡。兩圈下來後,親戚們都明白是怎麽回事了,但都知趣地閉口不談。他們知道,孫仕遇到了傳說中的聚寶盆。
聚寶盆並不一定以盆的形勢出現,或缸、或袋的,但無一而外的都是可盛放物品的器皿。碰到了傳說中的寶貝,並不能到處炫耀地聲張,而要自謙地享用,所謂悶聲發大財也。
妹婿兄弟們都異常感激孫仕,這是隻有絕對信任的人才可能得到的邀請,更因為大家前心後背餓了這麽多年,能有一次打牙祭的機會誰都不會錯過。饑荒之年,糧食可比親情珍貴得多,而孫仕的無私舉動又讓親情占了糧食的上風。
大家說說笑笑,杯來酒往地喝得高興。喝著,喝著,就壞事了,張歡來孫仕家找點不用的水晶碎片什麽的,好包裹起來放在枕頭底下給母親治偏頭痛。
孫仕看這個小小年紀就顯出過不務正業前兆的張歡,居然難得有一份孝心,就叫他也來喝上一杯。張歡一進屋就聞到了飯菜的香味,經孫仕這一邀請,連客氣一聲都沒有想起,把水晶碎片往磨盤上一放,尖腳就跑進了堂屋。孫仕忙叮囑他隻可埋頭吃飯,不可胡言亂語。張歡點頭的空隙已咽下了一塊炒雞蛋。
看著張歡吃沒有吃相,坐沒有坐相,孫仕感歎這個孩子餓壞了,孤兒寡母的不易啊。
張歡的父親張宙,雖然做得是斯文的生意,身體也不太好,但長得卻是五大三粗,一臉門神相,那性格更是豪爽得沒事就信口開河。在禍從口出的年代,馬宗為把弟的這個不良嗜好頭痛不已。
有一天,馬宗又看見張宙和一群村裏的懶漢閑人在一起唾沫星子亂噴。
馬宗過去聽了一下,把弟正在吹噓自己藝高人膽大,敢去老陵地喂死人。那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史無前例地大饑荒年代,活人尚且缺吃少穿,死人就更是席子一卷往老陵地一扔。在那些年,老陵地裏屍籍骨累,搬到新村沒多久的村民有一半餓死在那。
饑荒剛開始時,死的都是年老體弱的,每個人魂歸黃土時還能有口或薄或厚的棺材。賀發書記的主要任務就是搜集村上的青壯勞力抬屍挖墳,報酬是每人二兩黃豆。
到了後來,青壯勞力也開始成批地餓死時,就幹脆直接裹著往老陵地一扔。那幾年淒慘啊,家家有悲歌,戶戶有死人。後來村上有一位光棍去世時,連張卷席也沒有。賀發向他的鄰居借葦席一用,說是以後由村裏來還。那位和光棍多年交好的鄰居嘴巴一撇,過幾天我還要用呢。
在這場史無前例地大饑荒剛剛小荷初露時分,李才的母親已經敏銳地預感到了它的殘酷性、長期性。眼見家裏的餘糧越來越少,老太太當機立斷,在家幹吃飯的自己帶著大孫子朝正出去要飯,兒子媳婦和二孫子陽正在家留守,一家人分兩撥總要給李家留個後。
老太太臨走的那一天,李才和抱著陽正的媳婦一路把她們送到鐵路北。
“媽。”李才的鼻子酸酸的,“真走啊?還沒到那一步呢。”
“李才,你是大人。”老太太拄著根枯木棍,想伸手摸摸兒子的肩,夠不著就抓住兒子的手說:“你現在是一家之主,要照顧好媳婦。”
“媽。”媳婦的眼圈紅了。她抱著陽正,尖尖的小腳吃力地走了這麽遠。
“好媳婦。”老太太拉住媳婦的手“到這麵來,媽有些體己話和你說說。”說著,兩輩小腳女人往邊上走了走。李才輕輕抓住朝正的兩隻幼小肩頭,蹲下身子,“朝正,你長大了。在外麵要聽奶奶的話,照顧奶奶啊。”
“嗯。”七八歲的朝正點點頭,“大,你怎麽哭了啊?”
“沒哭,小孩別瞎說。”李才站起身,仰了下臉把剩下的眼淚生生地給逼了回去。他側頭看向媽媽和媳婦。
才剛過五十的媽媽已是滿頭白發,很幹淨整潔地往後梳去,在後腦結了個發紀。她右手拄著拐杖,左手拉著媳婦的手,在小聲說著什麽。媳婦一手抱著探頭探腦的陽正,一手緊握著媽媽的手,隻是一個勁地點頭。說著,說著,媳婦一把抱住了婆婆,“嗚嗚”地哭了起來。陽正也跟著哇了一聲。
李才轉過了身,不忍心再看下去。
“大,大。”朝正扯著李才的手,輕輕地問,“媽媽為什麽哭啊,是不是想和我們一起走親戚呢?”
“是啊,是啊。”李才眼望著前方,欺騙著兒子。可憐的孩子,還不知道自己是去逃命。
“朝正。”老太太笑眯眯地叫孫子“和你大你媽說再見,咱走親戚去。”
“好咧。俺大,俺媽,我走了啊。”朝正高興地應了一聲,攙扶著小腳的奶奶就要往北走去。
“媽,帶上吃的。”李才把背在身上的一隻包袱解了下來遞給媽媽。
“家裏人要緊,家裏人要緊。”老太太直直地擺手。
“媽,你不帶上,就別走了。”李才半是心疼半是賭氣地說。那包袱裏是全家一大半的口糧,李才連夜烙的煎餅。
“孩子。”老太太深情地望著眼前已為人父的兒子,眼裏的淚水再也忍不住,撲落落地滾了下來。
“媽。”“媽。”李才和媳婦一起哭了起來。
“好了,我要走了,你們回吧。”老太太接過包袱背著,猛地轉過了身。在東方冉冉升起的旭日中,老太太她那佝僂著的腰身漸漸凝重堅強了起來,幾根散逸的白發跟著灰褐色的衣角在春風中颯颯作響,她微側著牽起朝正的手,在金黃色的希望中緩慢地走動,卻豪放地向前。
“媽,兒子。”李才癱軟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