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世界的陣法師,最初級的隻會布陣,也就是看貓畫虎,以模仿和學習為主,最終明悟這就是“陣”。而後漸漸了解“陣”的核心,結合天地,然後便明悟了什麽是“勢”。到了這一步,就可以算作陣法小成了。基本上不是太複雜的高等陣法,都可以布出。優秀者,更可以隨意更改,結合。
而後再有超出,便是將“陣勢”融入天地。到了這一步,非同級者,根本看不出陣法端倪。連陣法的蹤跡都找不到。自然就無從破陣。如此,便算大成。
最高境界,便是天下陣勢融入己身,自己便是陣法。舉手投足間,陣勢自出,從而進可攻,退可守。
到了這一步,就算修為很低,本身也是天下有數的頂尖人物。除非有人能夠力壓一片天地,否則絕無可能勝出。而隨著修為提高,己身能夠容納的天下增多,陣法威力也會相對增強。因此,在修真世界裏,沒有最強的法術和法器,但陣法師可以成就無敵之姿,卻是一個共識。
蘇杭的陣法水平,隻到了第二步,也就是明悟什麽是“勢”。他可以做到去更改一些低等中等法陣,哪怕互相結合,形成複合法陣也不在話下。但是,把陣法徹底融入天地。卻力有不逮。畢竟他修行時間太少,哪怕在密境中度過了很多年,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自身修為上。
煉器,煉丹,陣法,都隻是略懂幾分罷了。
風水的特性,本就是與天地相融,借天地之力,來完成一些訴求。如果能夠把風水學會,與陣法貫通,那麽提升至第三步,並不難!
不過,眼前的這些典籍。大多屬於基礎。偶爾有基本略微深奧的,在蘇杭看來,也是漏洞百出。
有時看的眼睛發亮,有時卻看的不住搖頭。古代風水師中,有真才實學,也有沽名釣譽。那些流傳下來的典籍,自然也魚目混珠,難以分辨好壞。
而他的舉動,都被攝像頭清楚拍攝下來。苗宏作為俞翰林的大弟子,對蘇杭的舉止最為關注。看到那個年輕人,拿著一本撼龍經,看著看著就搖起頭來,苗宏忍不住冷哼出聲。這時,一名風水協會的老風水師進入監控室,問:“怎麽樣,他的情況如何?”
“還算安份,沒有要逃走的跡象。”苗宏連忙回答說:“不過這家夥在房間裏亂翻,那些典籍,從最基礎的理論,到入門,再到深奧,他看的若有其事,好像真的能看懂一樣。尤其是幾本較為深奧的典籍,還時不時搖頭,好似不屑一顧。”
“哦?”老風水師盯著攝像頭看了看,剛巧見蘇杭搖著頭,把撼龍經放回原處,然後又拿起易經來看。
俞翰林沒死的時候。曾對蘇杭做出過評價,大家之才!並表明,蘇杭的風水術,比他更勝一籌,已經達到近乎返璞歸真的境界。如此境界,過於高深,哪怕風水協會的這些老風水師。也未必能達到。
一個年輕人,又何德何能?
所以,俞翰林的評價,沒幾個人會信。至於他所說的別墅區風水改動,眾人隻認為,這是蘇杭站在巨人肩膀,隻要有點獨特見解。自然能夠做到。
不過,對於蘇杭的風水術真實水平,還是有不少人感興趣的。就像眼前這位老風水師,名為台成禮。他和俞翰林曾拜同一人為師,算是同門師兄弟。見蘇杭這副模樣,台成禮想了想,然後轉身離開監控室。沒多久。他敲開了蘇杭的房門。
“小友住的如何?”台成禮客氣的問。
當然了,這隻是假客氣,否則的話,為什麽連點吃的都不拿?
蘇杭並不在意這些,以他的修為,哪怕幾個月不吃飯也餓不死。進門後,台成禮瞥了眼桌子上還沒翻完的易經,說:“翰林之前說過,小友對風水也有幾分了解,甚至不在他之下。”
蘇杭搖搖頭,說:“風水乃大道,在這方麵,我不及俞大師。”
這不是謙遜,論陣法,蘇杭比俞翰林高出一個檔次。但論風水,卻未必有俞翰林那麽精深。
“嗬嗬,是嗎?不知小友對於風水二字,如何理解?”台成禮問。
“風乃元氣,隨風而動,居無定所,卻有痕跡留存。而水為變化,有深有淺,有高有低。兩者結合,便可堪輿天地,使得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蘇杭回答說。
這都是書上說的,隻要看的多點,自然能記得,算不上什麽獨特。台成禮嗬嗬一笑,不再問風水,而是看向桌子上的易經,問:“小友看了易經,不知有何見解?看你的樣子,好似對易經有些質疑?”
“隻是覺得太過簡易,有些又互相矛盾。”蘇杭說:“如那句天地交而萬物通。上下交而其誌同也,有注文解釋天陽之氣下降,入地氣之中,地陰之氣上升而入天氣之中,陰陽二氣交感,萬物生生不已,故為通達。但我認為,天地並非僅有陰陽二氣,更有一些元始之氣,混沌之氣,生氣,死氣混雜。倘若隻是陰陽交泰,萬物不可能生生不息。唯有元始相合,以生氣,死氣混入,達成一種循環,才能夠起到萬物生長的作用。所謂天理循環,便是這個道理。”
台成禮聽的微微一怔,什麽元始之氣,混沌之氣,聽也沒聽說過。但蘇杭所說的,又讓人覺得有那麽幾分道理。
“小友這些話,出自哪部典籍?”台成禮好奇的問,如果真是一些不出名的古籍,或許值得思索一番。
然而,蘇杭卻回答說:“並非典籍,而是看過後,心有所思。便說了出來。”
台成禮愣了下,隨後又嗬嗬笑起來,說:“小友果然有趣,既然如此,就不打擾了。”
說罷,他轉身離開,隻是態度,變得更冷漠幾分。蘇杭有些納悶,說的好好的,怎麽說變臉就變臉?
殊不知,台成禮在心裏,已經把他罵的狗血淋頭。什麽元始之氣,胡謅八扯的,小小年紀。也敢妄言。
雖說屋子裏的易經,隻是三經之一的周易,卻也是古人的智慧精華。風水協會研究了那麽多年,也不敢說把易經吃透幾分,而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隨手翻翻,就敢隨意對易經做評價?還有那注釋。可是風水協會這麽多年的研究成果,是無數風水師的心血。
蘇杭對這注釋的質疑,等於說那些風水師白忙活了,台成禮如何能不生氣。
如果他的話,出自某部典籍,台成禮還會想想是不是真有道理。可既然是他自己的見解,那隻能說狗屁不是了!
看來之前的猜測果然沒錯,俞翰林當初也是被這個毛頭小子唬住了,什麽更勝一籌,根本就是不知天高地厚!
他並不知道,蘇杭對易經的見解,並非完全來自風水之術,更結合了陣法之道。
地球的風水術,認為風就是風。水就是水,哪怕有變化,也是天地變化,而非風水本身。但蘇杭在修真世界呆了那麽久,很清楚氣有很多種,天地大勢,並非永恒。所以。他所說的,台成禮無法理解,自然覺得隻是胡言亂語。
監控室裏,苗宏易經通過攝像頭看到了台成禮的臉色,他立刻明白,蘇杭的話語,肯定讓這位老風水師很不滿。
“果然是金絮其外的貨色。給我盯緊了他,尤其是靠近窗戶和門的時候!”苗宏冷哼著說。
幾個負責監控的人,連連應聲。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很快就到了入夜時分。
蘇杭把手裏的典籍放下,不以為意的瞥了眼那隱蔽攝像頭的位置,然後站起來走向衛生間。攝像頭雖然隱藏的很深,但在元神的窺視下。依然顯露無形。
衛生間裏,是唯一沒有攝像頭監視的地方,可能因為他們覺得看一個大男人洗澡或者上廁所沒什麽意義。當然了,衛生間除了一個封閉的窗戶外,無處可逃,也是重要原因。而在那窗戶外,同樣有監控攝像頭存在。如果蘇杭想從這裏出去,立刻就會被人抓住。
早在看書的時候,蘇杭已經利用元神,神不知鬼不覺的把整個別墅情況摸透。此刻,大部分都已經休息,唯有靈堂那邊還有幾個守夜的。
蘇杭早已想好離開的法子,他伸手咬破指尖,以靈血在腳下瓷磚上勾勒出了挪移陣紋。靈氣度入。陣法運轉,蘇杭的身影在衛生間消失。而地上的靈血,沒過多久,便因為靈氣消耗殆盡,變得透明如水,然後流入下水道裏。
身影出現在別墅某處花園之中,這裏寂靜無聲。更沒有任何人存在。蘇杭蹲下來,手掌貼在略微濕潤的泥土上,靈氣吐露,土石自動分開。而他的身子,則緩緩沉下。待其完全消失,那泥土則按原來的模樣覆沒上來,看不出什麽痕跡。
順著那暖意傳來的方向,蘇杭不斷催動靈氣打通地下。
一米,兩米,十米……足足下沉了將近七八十米,幾乎沉到了與山腳下地平線相等的深度,前麵忽然傳來一股阻力。
而後再有超出,便是將“陣勢”融入天地。到了這一步,非同級者,根本看不出陣法端倪。連陣法的蹤跡都找不到。自然就無從破陣。如此,便算大成。
最高境界,便是天下陣勢融入己身,自己便是陣法。舉手投足間,陣勢自出,從而進可攻,退可守。
到了這一步,就算修為很低,本身也是天下有數的頂尖人物。除非有人能夠力壓一片天地,否則絕無可能勝出。而隨著修為提高,己身能夠容納的天下增多,陣法威力也會相對增強。因此,在修真世界裏,沒有最強的法術和法器,但陣法師可以成就無敵之姿,卻是一個共識。
蘇杭的陣法水平,隻到了第二步,也就是明悟什麽是“勢”。他可以做到去更改一些低等中等法陣,哪怕互相結合,形成複合法陣也不在話下。但是,把陣法徹底融入天地。卻力有不逮。畢竟他修行時間太少,哪怕在密境中度過了很多年,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自身修為上。
煉器,煉丹,陣法,都隻是略懂幾分罷了。
風水的特性,本就是與天地相融,借天地之力,來完成一些訴求。如果能夠把風水學會,與陣法貫通,那麽提升至第三步,並不難!
不過,眼前的這些典籍。大多屬於基礎。偶爾有基本略微深奧的,在蘇杭看來,也是漏洞百出。
有時看的眼睛發亮,有時卻看的不住搖頭。古代風水師中,有真才實學,也有沽名釣譽。那些流傳下來的典籍,自然也魚目混珠,難以分辨好壞。
而他的舉動,都被攝像頭清楚拍攝下來。苗宏作為俞翰林的大弟子,對蘇杭的舉止最為關注。看到那個年輕人,拿著一本撼龍經,看著看著就搖起頭來,苗宏忍不住冷哼出聲。這時,一名風水協會的老風水師進入監控室,問:“怎麽樣,他的情況如何?”
“還算安份,沒有要逃走的跡象。”苗宏連忙回答說:“不過這家夥在房間裏亂翻,那些典籍,從最基礎的理論,到入門,再到深奧,他看的若有其事,好像真的能看懂一樣。尤其是幾本較為深奧的典籍,還時不時搖頭,好似不屑一顧。”
“哦?”老風水師盯著攝像頭看了看,剛巧見蘇杭搖著頭,把撼龍經放回原處,然後又拿起易經來看。
俞翰林沒死的時候。曾對蘇杭做出過評價,大家之才!並表明,蘇杭的風水術,比他更勝一籌,已經達到近乎返璞歸真的境界。如此境界,過於高深,哪怕風水協會的這些老風水師。也未必能達到。
一個年輕人,又何德何能?
所以,俞翰林的評價,沒幾個人會信。至於他所說的別墅區風水改動,眾人隻認為,這是蘇杭站在巨人肩膀,隻要有點獨特見解。自然能夠做到。
不過,對於蘇杭的風水術真實水平,還是有不少人感興趣的。就像眼前這位老風水師,名為台成禮。他和俞翰林曾拜同一人為師,算是同門師兄弟。見蘇杭這副模樣,台成禮想了想,然後轉身離開監控室。沒多久。他敲開了蘇杭的房門。
“小友住的如何?”台成禮客氣的問。
當然了,這隻是假客氣,否則的話,為什麽連點吃的都不拿?
蘇杭並不在意這些,以他的修為,哪怕幾個月不吃飯也餓不死。進門後,台成禮瞥了眼桌子上還沒翻完的易經,說:“翰林之前說過,小友對風水也有幾分了解,甚至不在他之下。”
蘇杭搖搖頭,說:“風水乃大道,在這方麵,我不及俞大師。”
這不是謙遜,論陣法,蘇杭比俞翰林高出一個檔次。但論風水,卻未必有俞翰林那麽精深。
“嗬嗬,是嗎?不知小友對於風水二字,如何理解?”台成禮問。
“風乃元氣,隨風而動,居無定所,卻有痕跡留存。而水為變化,有深有淺,有高有低。兩者結合,便可堪輿天地,使得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蘇杭回答說。
這都是書上說的,隻要看的多點,自然能記得,算不上什麽獨特。台成禮嗬嗬一笑,不再問風水,而是看向桌子上的易經,問:“小友看了易經,不知有何見解?看你的樣子,好似對易經有些質疑?”
“隻是覺得太過簡易,有些又互相矛盾。”蘇杭說:“如那句天地交而萬物通。上下交而其誌同也,有注文解釋天陽之氣下降,入地氣之中,地陰之氣上升而入天氣之中,陰陽二氣交感,萬物生生不已,故為通達。但我認為,天地並非僅有陰陽二氣,更有一些元始之氣,混沌之氣,生氣,死氣混雜。倘若隻是陰陽交泰,萬物不可能生生不息。唯有元始相合,以生氣,死氣混入,達成一種循環,才能夠起到萬物生長的作用。所謂天理循環,便是這個道理。”
台成禮聽的微微一怔,什麽元始之氣,混沌之氣,聽也沒聽說過。但蘇杭所說的,又讓人覺得有那麽幾分道理。
“小友這些話,出自哪部典籍?”台成禮好奇的問,如果真是一些不出名的古籍,或許值得思索一番。
然而,蘇杭卻回答說:“並非典籍,而是看過後,心有所思。便說了出來。”
台成禮愣了下,隨後又嗬嗬笑起來,說:“小友果然有趣,既然如此,就不打擾了。”
說罷,他轉身離開,隻是態度,變得更冷漠幾分。蘇杭有些納悶,說的好好的,怎麽說變臉就變臉?
殊不知,台成禮在心裏,已經把他罵的狗血淋頭。什麽元始之氣,胡謅八扯的,小小年紀。也敢妄言。
雖說屋子裏的易經,隻是三經之一的周易,卻也是古人的智慧精華。風水協會研究了那麽多年,也不敢說把易經吃透幾分,而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隨手翻翻,就敢隨意對易經做評價?還有那注釋。可是風水協會這麽多年的研究成果,是無數風水師的心血。
蘇杭對這注釋的質疑,等於說那些風水師白忙活了,台成禮如何能不生氣。
如果他的話,出自某部典籍,台成禮還會想想是不是真有道理。可既然是他自己的見解,那隻能說狗屁不是了!
看來之前的猜測果然沒錯,俞翰林當初也是被這個毛頭小子唬住了,什麽更勝一籌,根本就是不知天高地厚!
他並不知道,蘇杭對易經的見解,並非完全來自風水之術,更結合了陣法之道。
地球的風水術,認為風就是風。水就是水,哪怕有變化,也是天地變化,而非風水本身。但蘇杭在修真世界呆了那麽久,很清楚氣有很多種,天地大勢,並非永恒。所以。他所說的,台成禮無法理解,自然覺得隻是胡言亂語。
監控室裏,苗宏易經通過攝像頭看到了台成禮的臉色,他立刻明白,蘇杭的話語,肯定讓這位老風水師很不滿。
“果然是金絮其外的貨色。給我盯緊了他,尤其是靠近窗戶和門的時候!”苗宏冷哼著說。
幾個負責監控的人,連連應聲。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很快就到了入夜時分。
蘇杭把手裏的典籍放下,不以為意的瞥了眼那隱蔽攝像頭的位置,然後站起來走向衛生間。攝像頭雖然隱藏的很深,但在元神的窺視下。依然顯露無形。
衛生間裏,是唯一沒有攝像頭監視的地方,可能因為他們覺得看一個大男人洗澡或者上廁所沒什麽意義。當然了,衛生間除了一個封閉的窗戶外,無處可逃,也是重要原因。而在那窗戶外,同樣有監控攝像頭存在。如果蘇杭想從這裏出去,立刻就會被人抓住。
早在看書的時候,蘇杭已經利用元神,神不知鬼不覺的把整個別墅情況摸透。此刻,大部分都已經休息,唯有靈堂那邊還有幾個守夜的。
蘇杭早已想好離開的法子,他伸手咬破指尖,以靈血在腳下瓷磚上勾勒出了挪移陣紋。靈氣度入。陣法運轉,蘇杭的身影在衛生間消失。而地上的靈血,沒過多久,便因為靈氣消耗殆盡,變得透明如水,然後流入下水道裏。
身影出現在別墅某處花園之中,這裏寂靜無聲。更沒有任何人存在。蘇杭蹲下來,手掌貼在略微濕潤的泥土上,靈氣吐露,土石自動分開。而他的身子,則緩緩沉下。待其完全消失,那泥土則按原來的模樣覆沒上來,看不出什麽痕跡。
順著那暖意傳來的方向,蘇杭不斷催動靈氣打通地下。
一米,兩米,十米……足足下沉了將近七八十米,幾乎沉到了與山腳下地平線相等的深度,前麵忽然傳來一股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