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之人歸納劍客有三層境界。第一層境界:講究人賤合一。賤就是人,人就是賤。
其第二層境界:講究手中無賤,賤在心中,雖然赤手空拳,卻能以賤氣,傷人於千裏之外
至於第三層最高境界:那就不再是賤人,而是賤聖。
小青是不知道後世之人的無聊舉動,但是今天,她是清楚了解到了何謂“賤人”。
“哼!一邊對人喊打喊殺,一邊又要讓人教你本事,你到底還是不是人?”小青發起火來,是怎麽尖酸刻薄怎麽說,她才不管對方承受不承受得了呢?
就連白素貞都覺得小青說得過份了,但是夏侯劍不為所動。“寧相公放心,我會去求左公子,會以其他方式報答於他。”
這個答案沒人接受得了,更不必說小青了。“那是不是還要謝謝你了?”譏諷躍然於臉上。
“等等,我教。”寧采臣突然開口了。
白素貞與小青全看向寧采臣。“寧公子,你教?”
傳承的重要,以及重視程度,她們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更重視。別的不說,如果是她們,這樣的弟子是絕對不教的。
寧采臣有寧采臣的考量,這件事他不是一時起意,而是認真思量過的。
首先,這是妖魔鬼怪的世界;其次,人道為道祖化身。
那麽武也就不再隻是簡單的武,人類推衍之下,誰敢說武就不能達到殺妖滅魔的程度。而更重要的是練武不過幾十年就出成就,這完全是人類壽命可以負擔的起的。
後世沒有多麽高深的武功,但是沒關係,因為後世也沒有夏侯劍這樣癡情於武的人。
“是的。”寧采臣承認了,雙目放光,仿佛是看到了另一種人類衍化途徑。
白素貞:“寧公子,你就不再考慮考慮?”
“不用子,我意已決。”
“姐姐,不要理這呆子,他是讀書讀傻了!”小青拉著白素貞便走。
讀書讀傻了?或許。但是在妖魔鬼怪的世界裏,人也許會因為這分傻而發出自己的聲音。
仙道,先天靈物之道,於人,壽命太長;神道,限製太大,數額有限;佛道,渡與不渡,操之他人。
武,如果衍化出來,不能說不是另一種力量。
寧采臣努力思索著武功的可能,邊想邊說道:“那日說了劍道。何以為道?星辰、弱水、瀚宇、蒼茫皆可為道!得道則通天!何以為道?道就是規律,天地間萬事萬物自有其運行的法則,這法則,就是道!何以為道?師法自然,殊途同歸,不管何道,最終都將回歸本源的懷抱,生死一念之間。劍,也是道!人,也是道!”
寧采臣娓娓道來,這些東西是真理。寧采臣並沒有騙他,隻是他能夠達到什麽程度。老實說,寧采臣也不知道。
“劍,王者之兵,聖者之風,料敵先機於前,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誅而不伐,是為上乘!”
“何為劍?以三尺之寒鋒,行俠義之大事,專諸於天下,雖千折而不撓,至高頂而不傲,淩寒顛而不倒!
“何為人?以血肉之軀體,集萬物之靈魄,橫斷於蒼莽,貧賤而不能移,威武而不為屈,富貴而不使**!”
“人禦劍,萬物莫擋,劍配人,百堅能摧!”
寧采臣盡一切可能為他闡述著劍、人、道三者的定義。
這些道理是夏侯劍從來都沒有聽到過的,有些甚至連理解都很難。但是聽上去,卻非常有道理。“寧相公,可有人達到劍道至高境界?”
“有。”這是重要的。
寧采臣回憶著說道:“有一劍道名為劍神。此人名喚西門吹雪,劍道已是一種接近神的境界,因為他已無情。西門吹雪的神韻,不在於他閃電般的拔劍,出劍;而在於收回長劍時,劍鋒上滑落的那一串血花。所以,西門吹雪吹的不是雪,是血。那些總想追上他的人永遠也達不到他的境界,因為當他們吹落劍上的血花時,隻感到了勝利的喜悅與興奮,但西門吹雪,他眼中閃過的卻是難以名狀的無奈與哀傷,他早已經脫離於這個俗世。”
“西門吹雪是寂寞的人,他的劍是殺人的劍,他說“我的劍不是用來看的,當你一劍刺入他們的咽喉,眼看著雪花在你劍下綻開,你若能看得見那一瞬間的燦爛輝煌,就會知道那種美是絕沒有任何事能比得上的。”
“這就是西門吹雪的美學。隻因他竟真的將殺人當作一件神聖而美麗的事,他已將自己的生命都奉獻給這件事,隻有殺人時,他才是真正活著,別的時候,他不過是在等而已。”
“七歲學劍,七年有成,至今未逢敵手。踏入江湖前,西門以癡迷入劍道劍,乃凶器也。處身於江湖中,求證劍道,不可避免雙手血腥。西門能不為己殺人、不為錢財殺人、不為仇恨殺人,隻為得證劍道而殺人,已初窺得劍道門徑。踏入江湖後,西門以尊敬入劍道,誠心正意,乃劍之精義所在。”
“初西門吹雪練劍時,入忘我之境,誠於劍,乃有成。心誠非一昔之力,鬥轉星移,十數年未曾改變,方為心誠。後西門吹雪入江湖,殺人之前必齋戒沐浴,是為誠於劍;所殺之人皆該殺,決不濫殺無辜,是為誠於人。獨誠於劍,不過能入劍道而已;誠於人,方能得證大道。”
“月圓之夜,紫禁之巔,一劍西來,天外飛仙。”
“這就是劍神西門吹雪的劍道!”
一口氣說完,寧采臣悠然神往。曾幾何時,他隻是個讀夢者,現在他卻成了造夢者。
“哇!這還是人?這是神了。”不知何時,這院內充滿了聽書者。
古代娛樂本就不多,而一本好書更是娛樂之重。
這話是從寧采臣口中說出來的,沒人會不信。他們都以為這人是真實存在的。
許仙更是個大粉絲,搬來凳子,自己坐下來聽。
看到這一切,寧采臣並沒有什麽法不傳六耳。如果這真能衍化不同的人道,他倒不介意讓更多的人聽到。
後世之人,因核而和平。那麽如果真能衍化出來,以武留華夏一線生機,未嚐不可。
“其二,自然為劍魔。劍魔獨孤求敗,此人一生可用四劍形容。第一柄利劍淩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第二柄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乃棄之深穀。第三柄玄鐵劍,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
“什麽樣的人能無敵於天下?什麽樣的劍能縱橫於江湖?獨孤求敗就是這樣的人,獨孤求敗就有這樣的劍!”
“劍塚裏,千言轉成空,萬般且餘恨:餘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無可奈何,唯隱居深穀,以雕為友。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
“這就是獨孤求敗,劍中之魔,以好劍入魔道。”這又是一個讓人佩服的人物。真希望他們能從紙中活到現實中。
一場大瘟,並不隻病倒平民百姓,白氏藥館中多有江湖豪客在:“如此人物,怎麽世間好似從未所聞?”
好似?
江湖豪客們實在是太客氣了。
寧采臣微微一笑道:“天下之大,不知幾萬萬裏也!我大宋隻居之一角。”
宋不比他朝,繁茂的海貿之下,也擴大了國民的眼界。
“哦,原來如此。”出海之人,自然知道天下之大。幾萬裏航行,不過是到了天竺等國罷了,再往西,還有無數國在。
寧采臣接著道:“其三是為劍聖。劍聖無名,使一手莫名劍法:一劍成名、劍火無名、名動一時、名不經傳、名不虛傳、莫名其妙、隱姓埋名、悲痛莫名。悟得無上劍道:無形道、無情道、無名道、無我道。萬劍歸宗,一劍既出,萬劍臣服。”
“這就是天劍無名,劍中聖者。”
寧采臣對天劍之道是深為佩服的,特別是現在仙神鬼怪們都限於人道不得出,而一凡人卻得窺天道。
人,果然潛力無窮。
寧采臣對人道更有信心了。
激動之下,就連他也幾乎忘記自己是在講故事,還是在述說著事實了。
《黃庭內景經》記錄著他的語言,緩緩而動。一線生機,武中劍道。非三千大道,非遁去如一,是劍道,是人道之劍。養胸中五氣,以合人道之劍。
浩然正氣,浩然博大,在守;人道之劍,以式入門,以律化形,以人為基,在攻。
“這無名曾以無上劍道破碎虛空,破碎虛空者,以武破天地束縛……”
有人問道:“那不是神仙了?”
旁邊人很生氣。“閉嘴!你插什麽話?不想聽出去!”
那人見激了眾怒,惴惴不敢言。
c
其第二層境界:講究手中無賤,賤在心中,雖然赤手空拳,卻能以賤氣,傷人於千裏之外
至於第三層最高境界:那就不再是賤人,而是賤聖。
小青是不知道後世之人的無聊舉動,但是今天,她是清楚了解到了何謂“賤人”。
“哼!一邊對人喊打喊殺,一邊又要讓人教你本事,你到底還是不是人?”小青發起火來,是怎麽尖酸刻薄怎麽說,她才不管對方承受不承受得了呢?
就連白素貞都覺得小青說得過份了,但是夏侯劍不為所動。“寧相公放心,我會去求左公子,會以其他方式報答於他。”
這個答案沒人接受得了,更不必說小青了。“那是不是還要謝謝你了?”譏諷躍然於臉上。
“等等,我教。”寧采臣突然開口了。
白素貞與小青全看向寧采臣。“寧公子,你教?”
傳承的重要,以及重視程度,她們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更重視。別的不說,如果是她們,這樣的弟子是絕對不教的。
寧采臣有寧采臣的考量,這件事他不是一時起意,而是認真思量過的。
首先,這是妖魔鬼怪的世界;其次,人道為道祖化身。
那麽武也就不再隻是簡單的武,人類推衍之下,誰敢說武就不能達到殺妖滅魔的程度。而更重要的是練武不過幾十年就出成就,這完全是人類壽命可以負擔的起的。
後世沒有多麽高深的武功,但是沒關係,因為後世也沒有夏侯劍這樣癡情於武的人。
“是的。”寧采臣承認了,雙目放光,仿佛是看到了另一種人類衍化途徑。
白素貞:“寧公子,你就不再考慮考慮?”
“不用子,我意已決。”
“姐姐,不要理這呆子,他是讀書讀傻了!”小青拉著白素貞便走。
讀書讀傻了?或許。但是在妖魔鬼怪的世界裏,人也許會因為這分傻而發出自己的聲音。
仙道,先天靈物之道,於人,壽命太長;神道,限製太大,數額有限;佛道,渡與不渡,操之他人。
武,如果衍化出來,不能說不是另一種力量。
寧采臣努力思索著武功的可能,邊想邊說道:“那日說了劍道。何以為道?星辰、弱水、瀚宇、蒼茫皆可為道!得道則通天!何以為道?道就是規律,天地間萬事萬物自有其運行的法則,這法則,就是道!何以為道?師法自然,殊途同歸,不管何道,最終都將回歸本源的懷抱,生死一念之間。劍,也是道!人,也是道!”
寧采臣娓娓道來,這些東西是真理。寧采臣並沒有騙他,隻是他能夠達到什麽程度。老實說,寧采臣也不知道。
“劍,王者之兵,聖者之風,料敵先機於前,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誅而不伐,是為上乘!”
“何為劍?以三尺之寒鋒,行俠義之大事,專諸於天下,雖千折而不撓,至高頂而不傲,淩寒顛而不倒!
“何為人?以血肉之軀體,集萬物之靈魄,橫斷於蒼莽,貧賤而不能移,威武而不為屈,富貴而不使**!”
“人禦劍,萬物莫擋,劍配人,百堅能摧!”
寧采臣盡一切可能為他闡述著劍、人、道三者的定義。
這些道理是夏侯劍從來都沒有聽到過的,有些甚至連理解都很難。但是聽上去,卻非常有道理。“寧相公,可有人達到劍道至高境界?”
“有。”這是重要的。
寧采臣回憶著說道:“有一劍道名為劍神。此人名喚西門吹雪,劍道已是一種接近神的境界,因為他已無情。西門吹雪的神韻,不在於他閃電般的拔劍,出劍;而在於收回長劍時,劍鋒上滑落的那一串血花。所以,西門吹雪吹的不是雪,是血。那些總想追上他的人永遠也達不到他的境界,因為當他們吹落劍上的血花時,隻感到了勝利的喜悅與興奮,但西門吹雪,他眼中閃過的卻是難以名狀的無奈與哀傷,他早已經脫離於這個俗世。”
“西門吹雪是寂寞的人,他的劍是殺人的劍,他說“我的劍不是用來看的,當你一劍刺入他們的咽喉,眼看著雪花在你劍下綻開,你若能看得見那一瞬間的燦爛輝煌,就會知道那種美是絕沒有任何事能比得上的。”
“這就是西門吹雪的美學。隻因他竟真的將殺人當作一件神聖而美麗的事,他已將自己的生命都奉獻給這件事,隻有殺人時,他才是真正活著,別的時候,他不過是在等而已。”
“七歲學劍,七年有成,至今未逢敵手。踏入江湖前,西門以癡迷入劍道劍,乃凶器也。處身於江湖中,求證劍道,不可避免雙手血腥。西門能不為己殺人、不為錢財殺人、不為仇恨殺人,隻為得證劍道而殺人,已初窺得劍道門徑。踏入江湖後,西門以尊敬入劍道,誠心正意,乃劍之精義所在。”
“初西門吹雪練劍時,入忘我之境,誠於劍,乃有成。心誠非一昔之力,鬥轉星移,十數年未曾改變,方為心誠。後西門吹雪入江湖,殺人之前必齋戒沐浴,是為誠於劍;所殺之人皆該殺,決不濫殺無辜,是為誠於人。獨誠於劍,不過能入劍道而已;誠於人,方能得證大道。”
“月圓之夜,紫禁之巔,一劍西來,天外飛仙。”
“這就是劍神西門吹雪的劍道!”
一口氣說完,寧采臣悠然神往。曾幾何時,他隻是個讀夢者,現在他卻成了造夢者。
“哇!這還是人?這是神了。”不知何時,這院內充滿了聽書者。
古代娛樂本就不多,而一本好書更是娛樂之重。
這話是從寧采臣口中說出來的,沒人會不信。他們都以為這人是真實存在的。
許仙更是個大粉絲,搬來凳子,自己坐下來聽。
看到這一切,寧采臣並沒有什麽法不傳六耳。如果這真能衍化不同的人道,他倒不介意讓更多的人聽到。
後世之人,因核而和平。那麽如果真能衍化出來,以武留華夏一線生機,未嚐不可。
“其二,自然為劍魔。劍魔獨孤求敗,此人一生可用四劍形容。第一柄利劍淩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第二柄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乃棄之深穀。第三柄玄鐵劍,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
“什麽樣的人能無敵於天下?什麽樣的劍能縱橫於江湖?獨孤求敗就是這樣的人,獨孤求敗就有這樣的劍!”
“劍塚裏,千言轉成空,萬般且餘恨:餘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無可奈何,唯隱居深穀,以雕為友。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
“這就是獨孤求敗,劍中之魔,以好劍入魔道。”這又是一個讓人佩服的人物。真希望他們能從紙中活到現實中。
一場大瘟,並不隻病倒平民百姓,白氏藥館中多有江湖豪客在:“如此人物,怎麽世間好似從未所聞?”
好似?
江湖豪客們實在是太客氣了。
寧采臣微微一笑道:“天下之大,不知幾萬萬裏也!我大宋隻居之一角。”
宋不比他朝,繁茂的海貿之下,也擴大了國民的眼界。
“哦,原來如此。”出海之人,自然知道天下之大。幾萬裏航行,不過是到了天竺等國罷了,再往西,還有無數國在。
寧采臣接著道:“其三是為劍聖。劍聖無名,使一手莫名劍法:一劍成名、劍火無名、名動一時、名不經傳、名不虛傳、莫名其妙、隱姓埋名、悲痛莫名。悟得無上劍道:無形道、無情道、無名道、無我道。萬劍歸宗,一劍既出,萬劍臣服。”
“這就是天劍無名,劍中聖者。”
寧采臣對天劍之道是深為佩服的,特別是現在仙神鬼怪們都限於人道不得出,而一凡人卻得窺天道。
人,果然潛力無窮。
寧采臣對人道更有信心了。
激動之下,就連他也幾乎忘記自己是在講故事,還是在述說著事實了。
《黃庭內景經》記錄著他的語言,緩緩而動。一線生機,武中劍道。非三千大道,非遁去如一,是劍道,是人道之劍。養胸中五氣,以合人道之劍。
浩然正氣,浩然博大,在守;人道之劍,以式入門,以律化形,以人為基,在攻。
“這無名曾以無上劍道破碎虛空,破碎虛空者,以武破天地束縛……”
有人問道:“那不是神仙了?”
旁邊人很生氣。“閉嘴!你插什麽話?不想聽出去!”
那人見激了眾怒,惴惴不敢言。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