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上了梁山,這是寧采臣再來梁山後,感受最深的。他有意不讓劉唐回梁山,可是僅僅回了一次,便讓晁蓋派了出去,更是使宋江重複了怒殺閻婆惜,與huā榮大鬧清風寨,收得秦明、黃信,勸眾人同上梁山,於路在對影山勸收呂方、郭盛。不期路遇石勇得宋江家書,宋江回家奔喪被擒,發配江州,沿途結識李立、李俊、童威、童猛、穆弘、穆春、薛勇、張橫等好漢,至江州經梁山軍師吳用書信介紹與戴宗相交,後得會李逵、張順……
不同是沒有劫法場,他便直接上了梁山。而不再是曆史上的因死罪上梁山。
“聽說了嗎?孝義黑三郎上了梁山。”
“對對,我聽說了。宋頭真的很黑,怪不得叫黑三郎。”
“長得黑怕什麽?關鍵是孝義,他對父親十分孝順,對江湖兄弟十分講義氣。為了父親的安全,在其做押司時便與父親脫離了父子關係。”
“果然是大孝之人!”
這古人最重血親,但是古代做押司可不比現代。沒人敢對抗國家暴力機構,但是古代不同,殺官造反等招安,這在古代太常見了。
主動脫離血親關係,是古人所不齒的,但是為了父親安全這麽做,不僅不會背有罵名,反而是大孝的表現。
宋朝更是如此。趙佶頌布禁武令也並不是一時的衝動。
“我還聽說宋頭領還經常替人排憂解難,如上天解救旱地的甘霖,就是及時雨都比不得。”
……
一路上,全是這樣的議論聲。
宋江就是宋江,來了並沒有多久,已經在梁上形成了他的影響力。
寧采臣的到來。無論是吳用,還是宋江都很擔心。對他們來說。寧采臣顯然是他們掌控梁山的最大障礙。
雖然他們掩飾得很好。擔憂之色一掃而過,但是還是讓寧采臣看到了。
“大人怎麽有時間來我梁山?”宋江帶著憨厚的笑意,但是一開口還是暴露了他的目的。
我的梁山?聽聽,還真是迫不及待啊!
宋萬不滿道:“宋頭領。今大人本就是我梁山的二寨主。身為寨主回自己寨子,又有什麽不對的?”
宋江尷尬一笑說:“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怕寧大人來我梁山的事傳了出去後,對大人的仕途不利。”
從他幽黑的臉上,沒有人可以看出他是否在臉紅。但是語氣卻是十分真誠。他的聲音有著特殊的感染力。
這時晁蓋說:“好了。大家不要站著啦!回聚義廳再詳談。”
上山的路上,宋萬對寧采臣說:“師父,自打這黑炭頭來了之後,這梁山便變了樣。許多兄弟都投向他們一邊,重新開始做起了買賣。”
梁山,寧采臣是有大用的。他實在是不想把梁山浪費在內鬥上。而如果梁山再走回老路,就這麽消亡。實在是可惜。
寧采臣問道:“寨主呢?他不管嗎?”
宋萬尷尬一笑,說:“寨主自從迷上了修道,寨子裏的事便很少過問了。”
不是很少,而是幾乎沒有。
寧采臣沒有多說什麽。因為他知道王倫絕不會是宋江的對手。
對一些做大事的野心家,任何擋路者,他們都是會千方百計地加以掃除的。與其王倫作為他們的絆腳石死去,留下身後的罵名的話,還不如什麽都不管,至少不會挨罵。
“咦?這是尚二狗子嗎,你做到頭目了。”上到山上,看到門外的熟人。寧采臣笑著打招呼。
這個人很有意思,寧采臣幾次上山,都是他前後忙碌侍應著。寧采臣讓他不用如此,他卻說和寧大人多親近一下,可以沾上些才氣。
對這麽個人,寧采臣自然是記得很牢。
每次寧采臣和他說話,他都會低著頭,不敢說話。
但是這一次,他都站得筆直,大聲說:“大人,我已經改名叫尚刀了,是宋頭領幫著改的。”
寧采臣不是個有太多城府的人,尚二狗子的話讓他的笑容僵住。
再看看前麵的宋江一應人等,頻頻回頭看著寧采臣,等著他的反應。
寧采臣的心一沉,改變了他的目的。
吳用和宋江看寧采臣這麽簡單便變了臉色,不由相視一笑,他們的意思很明白。這麽沒有城府的人好對付。以往是自己嚇了自己了。
在上山之前,一開始吳用是不同意宋江上山的,說了許多寧采臣的神奇。這是心已經害怕了。按他的意思,是不如另起山頭。
但是梁山由於有了寧采臣的大量注資,不僅興旺更勝曆史,名聲、財勢、兵力,這些都是任何一處山寨都比不了的。
宋江舍不得放棄。一開始便起了謀奪粱山的心思,就這麽不要了前期的準備工作不是全都白費了嗎?
那些追隨宋江的人更是說,這肯定是學究先生隻顧著自己過好日子,而忘了哥哥的大義。
這樣一來,反倒逼得吳用同意。“哥哥非要上山,必須得師出有名。這名不求蓋過寧采臣這人,至少也不能差了。”
“學究以為當如何做?”
宋江這一問,問出了曆史上宋江上有名的“師出有名”。
宋江這個人的戰略眼光,或者說是野心。是王倫、晁蓋這樣的梁山一把手比不了的。他被發配到潯陽江的時候,喝了酒在牆上題了反詩:“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俗話說酒後吐真言,在他情緒特別激動的時候,把他內心最〖真〗實的東西呈現出來了。就身份來說他也隻是一個鄆城縣的小吏,而王倫和晁蓋都是中產階級地主,他們一樣對自己這樣的社會身份不認同。但他與兩位“前任”的區別在於,他對於梁山的未來有更長遠的打算。這就是晁蓋和王倫跟宋江最不一樣的地方。也就是說,王倫與晁蓋二人想的最多隻是占山為王。而宋江從一上山,就想著梁山最終的方向和目標。
這也是吳用看中他的原因。所以在宋江上梁山。吳用是出了大力的,哪怕會因此得罪寧采臣。
吳用說:“從古至今的義者。從‘陳勝王’到‘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再到‘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師出有名都重中其重。漢末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候是這個道理。劉備用漢室宗親的身份來興複漢室一樣都是這個道理,目的隻有一條。就是讓自己的所有行動都天經地義。而這一點王倫和晁蓋二人,沒做過,甚至沒有想過。這就是哥哥的機會。”
“可是怎麽做?”宋江本身也是懂得名聲的重要性的。他怎麽說都是個文人,自然不可能不知。
這時李逵嚷嚷道:“學究先生,你是個啥意思,難不成是要咱們綁了皇帝老兒,逼那個官就犯?這官兒也真是,好好的官不做。做什麽寨主?”
李逵是直腸子,沒有那麽多的huāhuā腸子。吳用解釋了這麽多,他是一句沒聽明白。他隻知道寧采臣是個官,還是個很厲害的官,比宋江哥哥都厲害,這上了山哥哥就做不了主了。
本來在李逵看來,既然這山上有主了,再找一個好了,可是宋江哥哥不同意,也就幫著出主意。而在他看來,寧采臣是官,那麽能管住寧采臣的自然就是皇帝老兒了。沒什麽不對。
“鐵牛,休得胡言亂語!”不過李逵的話卻激怒了宋江。
宋代有一個官職叫“保義郎” 品級不太高,但很尊貴。皇上微服出行時,讓別人稱呼自己為“保義郎”。宋江的綽號為“呼保義”意思是宋江對皇上的無比忠誠。《水滸傳》第九十回寫宋江征遼功成後“加宋江為保義郎”可謂得償所願。而在水滸傳裏,宋江多次提出要保住梁山“替天行道”的意義,知道快死也記在心中(殺李逵)。
由此可見李逵的主意有多臭了。
可是李逵就偏偏聽他的,他一發火,李逵就像個鵪鶉一樣,不出聲了。
這一點上還真有些像漢末的劉備,劉備一出聲,張飛同樣變鵪鶉。
但是宋江與劉備不同的是,兄弟死了,他會一怒發兵報仇,哪怕明知道這與他的戰略不符,明知道可能會因此滅國。而宋江卻是送自己人去死。這與劉備的不追隨自己,也不殺(比如徐庶),宋江的義顯然是存了更多的利用,而非真的講義氣。
義氣不過是他的偽裝,為了出人投地的偽裝。這和後世一些辦公室職員每月請同事吃飯是如出一轍。(點點曾有份工作便是如此,沒請過,讓開了,一打聽才知道全辦公室就咱沒請過。初工作的朋友引為鑒戒啊!)
“學究先生,你接著說。”
吳用點點頭,說:“首先是師出有名,在下想了一個童謠:耗國因家木,刀兵點水工。縱橫三十六,播亂在山東。”
“這東西有用?”李逵小聲嘀咕。
“好,好!”宋江瞪了他一眼,宋江很高興,已顧不上訓斥李逵了。“學究先生接著說。”
別人不明白,他是明白,一個能寫出“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反詩的人,這童謠太簡單了。
“耗國因家木,刀兵點水工。縱橫三十六,播亂在山東。”此詩所應的不就是他宋公明,這便是天然合法性。
此童謠一出,宋江相信吳用是真心幫自己了。他現在大有一種劉備初得諸葛亮的心情。
老實說,雖然他不相信吳用會是個貪圖享受的人,但是什麽話聽多了,也會起疑心的。畢竟宋江隻是個野心家,而不是一個忠義之人。
野心家疑心總是很重,否則也不會在掌了梁山後,有意送梁山老人去死了。
吳用繼續出了“九天玄女授兵書、梁山石碣排座次”這些把戲,更是強化了宋江做老大的合法性。
而現在,在看到寧采臣的喜想於顏色,他們放心了,特別是梁山排座次。
這尚刀就是他們用來試驗寧采臣的,如果寧采臣依然笑著,又甚至拉攏他。就是宋江也不敢發動接下來的計劃。
聽多了寧采臣的事,不要多,隻要十分之一是真的,他們便抵敵不過。他們能依靠的隻有自己的智慧,隻要寧采臣的智力不如他們,他們便有膽量算計。
現在,他們證實了這點。自然是心中暗喜,隻要打發了寧采臣,這梁山便是他們的了。
至於王倫有個上山修道的女兒,公孫勝他們也見過,也沒什麽了不起的,一個人再強,還能強過強弓勁弩,強過軍隊不成。
什麽修真,什麽神仙……哪個怕他們。真的要怕,他宋江也不敢扯九天玄女的幌子了。
為什麽選九天玄女,還不是因為她是軒轅人皇的女人。
一切就緒的他們,根本就不知道真正神靈的可怕,不是天道限製,這世界早成了神的世界。
他們更不知道的是,由於他們的作為,寧采臣已經放棄掉他們了。
宋朝沒有戰略家,宋江也不是,他隻是野心家,一個隻能看一兩步的野心家,他看不長選。
既然看不長遠,那麽他便是沒用的。
知道曆史進程的寧采臣可不需要自己身邊有這麽個野心家在。
梁山變了,變得隻知他宋江,不知他人。那就放棄好了。
寧采臣現在有船,有官家給的兵器。換一個地方,很容易會起身。
而這次來梁山,寧采臣已經把武裝梁山,執行一次秘密行動的計劃改了。
不是不用梁山的人,而是挑人,挑出忠心的。如果能在宋江的忽悠下,願意跟自己走,這才是寧采臣需要的。
“好了,好了。大人快進來吧,外麵風大!”看到寧采臣臉色不好,晁蓋立即出來打圓場。
晁蓋與宋江交好,宋江不知道寧采臣的實力,可是他這個穿過神甲的又怎麽會不知道。
而且寧采臣還很神秘。自從聽了寧采臣的話後,他現在的實力至少提升了一倍。
這是多麽神奇的事!
身為一個武者,又過了練武的年紀,這武力根本就不會再提升,但是他不僅提升了,還提升了一倍。
武力的提升有多難,就是告訴宋江,他也不懂,更不要說一倍了。可是宋江是他朋友,自幼相熟“生辰綱”事發後,宋江私傳訊息,使晁蓋等人脫險。晁蓋上梁山後,為報宋江之恩,派劉唐攜禮物夜走鄆城縣答謝,宋江推辭不成,隻好留下書信和兩條黃金,不料被他那私通張文遠的小妾閻婆惜發現,並以此要挾,宋江怒殺閻婆惜,逃回家隱藏起來,後得好友朱全私放,赴柴進莊上避難……
宋江會上梁山,可謂是他害的。他自然會有一份愧疚!更加不想宋江與寧采臣起了什麽衝突。
不同是沒有劫法場,他便直接上了梁山。而不再是曆史上的因死罪上梁山。
“聽說了嗎?孝義黑三郎上了梁山。”
“對對,我聽說了。宋頭真的很黑,怪不得叫黑三郎。”
“長得黑怕什麽?關鍵是孝義,他對父親十分孝順,對江湖兄弟十分講義氣。為了父親的安全,在其做押司時便與父親脫離了父子關係。”
“果然是大孝之人!”
這古人最重血親,但是古代做押司可不比現代。沒人敢對抗國家暴力機構,但是古代不同,殺官造反等招安,這在古代太常見了。
主動脫離血親關係,是古人所不齒的,但是為了父親安全這麽做,不僅不會背有罵名,反而是大孝的表現。
宋朝更是如此。趙佶頌布禁武令也並不是一時的衝動。
“我還聽說宋頭領還經常替人排憂解難,如上天解救旱地的甘霖,就是及時雨都比不得。”
……
一路上,全是這樣的議論聲。
宋江就是宋江,來了並沒有多久,已經在梁上形成了他的影響力。
寧采臣的到來。無論是吳用,還是宋江都很擔心。對他們來說。寧采臣顯然是他們掌控梁山的最大障礙。
雖然他們掩飾得很好。擔憂之色一掃而過,但是還是讓寧采臣看到了。
“大人怎麽有時間來我梁山?”宋江帶著憨厚的笑意,但是一開口還是暴露了他的目的。
我的梁山?聽聽,還真是迫不及待啊!
宋萬不滿道:“宋頭領。今大人本就是我梁山的二寨主。身為寨主回自己寨子,又有什麽不對的?”
宋江尷尬一笑說:“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怕寧大人來我梁山的事傳了出去後,對大人的仕途不利。”
從他幽黑的臉上,沒有人可以看出他是否在臉紅。但是語氣卻是十分真誠。他的聲音有著特殊的感染力。
這時晁蓋說:“好了。大家不要站著啦!回聚義廳再詳談。”
上山的路上,宋萬對寧采臣說:“師父,自打這黑炭頭來了之後,這梁山便變了樣。許多兄弟都投向他們一邊,重新開始做起了買賣。”
梁山,寧采臣是有大用的。他實在是不想把梁山浪費在內鬥上。而如果梁山再走回老路,就這麽消亡。實在是可惜。
寧采臣問道:“寨主呢?他不管嗎?”
宋萬尷尬一笑,說:“寨主自從迷上了修道,寨子裏的事便很少過問了。”
不是很少,而是幾乎沒有。
寧采臣沒有多說什麽。因為他知道王倫絕不會是宋江的對手。
對一些做大事的野心家,任何擋路者,他們都是會千方百計地加以掃除的。與其王倫作為他們的絆腳石死去,留下身後的罵名的話,還不如什麽都不管,至少不會挨罵。
“咦?這是尚二狗子嗎,你做到頭目了。”上到山上,看到門外的熟人。寧采臣笑著打招呼。
這個人很有意思,寧采臣幾次上山,都是他前後忙碌侍應著。寧采臣讓他不用如此,他卻說和寧大人多親近一下,可以沾上些才氣。
對這麽個人,寧采臣自然是記得很牢。
每次寧采臣和他說話,他都會低著頭,不敢說話。
但是這一次,他都站得筆直,大聲說:“大人,我已經改名叫尚刀了,是宋頭領幫著改的。”
寧采臣不是個有太多城府的人,尚二狗子的話讓他的笑容僵住。
再看看前麵的宋江一應人等,頻頻回頭看著寧采臣,等著他的反應。
寧采臣的心一沉,改變了他的目的。
吳用和宋江看寧采臣這麽簡單便變了臉色,不由相視一笑,他們的意思很明白。這麽沒有城府的人好對付。以往是自己嚇了自己了。
在上山之前,一開始吳用是不同意宋江上山的,說了許多寧采臣的神奇。這是心已經害怕了。按他的意思,是不如另起山頭。
但是梁山由於有了寧采臣的大量注資,不僅興旺更勝曆史,名聲、財勢、兵力,這些都是任何一處山寨都比不了的。
宋江舍不得放棄。一開始便起了謀奪粱山的心思,就這麽不要了前期的準備工作不是全都白費了嗎?
那些追隨宋江的人更是說,這肯定是學究先生隻顧著自己過好日子,而忘了哥哥的大義。
這樣一來,反倒逼得吳用同意。“哥哥非要上山,必須得師出有名。這名不求蓋過寧采臣這人,至少也不能差了。”
“學究以為當如何做?”
宋江這一問,問出了曆史上宋江上有名的“師出有名”。
宋江這個人的戰略眼光,或者說是野心。是王倫、晁蓋這樣的梁山一把手比不了的。他被發配到潯陽江的時候,喝了酒在牆上題了反詩:“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俗話說酒後吐真言,在他情緒特別激動的時候,把他內心最〖真〗實的東西呈現出來了。就身份來說他也隻是一個鄆城縣的小吏,而王倫和晁蓋都是中產階級地主,他們一樣對自己這樣的社會身份不認同。但他與兩位“前任”的區別在於,他對於梁山的未來有更長遠的打算。這就是晁蓋和王倫跟宋江最不一樣的地方。也就是說,王倫與晁蓋二人想的最多隻是占山為王。而宋江從一上山,就想著梁山最終的方向和目標。
這也是吳用看中他的原因。所以在宋江上梁山。吳用是出了大力的,哪怕會因此得罪寧采臣。
吳用說:“從古至今的義者。從‘陳勝王’到‘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再到‘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師出有名都重中其重。漢末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候是這個道理。劉備用漢室宗親的身份來興複漢室一樣都是這個道理,目的隻有一條。就是讓自己的所有行動都天經地義。而這一點王倫和晁蓋二人,沒做過,甚至沒有想過。這就是哥哥的機會。”
“可是怎麽做?”宋江本身也是懂得名聲的重要性的。他怎麽說都是個文人,自然不可能不知。
這時李逵嚷嚷道:“學究先生,你是個啥意思,難不成是要咱們綁了皇帝老兒,逼那個官就犯?這官兒也真是,好好的官不做。做什麽寨主?”
李逵是直腸子,沒有那麽多的huāhuā腸子。吳用解釋了這麽多,他是一句沒聽明白。他隻知道寧采臣是個官,還是個很厲害的官,比宋江哥哥都厲害,這上了山哥哥就做不了主了。
本來在李逵看來,既然這山上有主了,再找一個好了,可是宋江哥哥不同意,也就幫著出主意。而在他看來,寧采臣是官,那麽能管住寧采臣的自然就是皇帝老兒了。沒什麽不對。
“鐵牛,休得胡言亂語!”不過李逵的話卻激怒了宋江。
宋代有一個官職叫“保義郎” 品級不太高,但很尊貴。皇上微服出行時,讓別人稱呼自己為“保義郎”。宋江的綽號為“呼保義”意思是宋江對皇上的無比忠誠。《水滸傳》第九十回寫宋江征遼功成後“加宋江為保義郎”可謂得償所願。而在水滸傳裏,宋江多次提出要保住梁山“替天行道”的意義,知道快死也記在心中(殺李逵)。
由此可見李逵的主意有多臭了。
可是李逵就偏偏聽他的,他一發火,李逵就像個鵪鶉一樣,不出聲了。
這一點上還真有些像漢末的劉備,劉備一出聲,張飛同樣變鵪鶉。
但是宋江與劉備不同的是,兄弟死了,他會一怒發兵報仇,哪怕明知道這與他的戰略不符,明知道可能會因此滅國。而宋江卻是送自己人去死。這與劉備的不追隨自己,也不殺(比如徐庶),宋江的義顯然是存了更多的利用,而非真的講義氣。
義氣不過是他的偽裝,為了出人投地的偽裝。這和後世一些辦公室職員每月請同事吃飯是如出一轍。(點點曾有份工作便是如此,沒請過,讓開了,一打聽才知道全辦公室就咱沒請過。初工作的朋友引為鑒戒啊!)
“學究先生,你接著說。”
吳用點點頭,說:“首先是師出有名,在下想了一個童謠:耗國因家木,刀兵點水工。縱橫三十六,播亂在山東。”
“這東西有用?”李逵小聲嘀咕。
“好,好!”宋江瞪了他一眼,宋江很高興,已顧不上訓斥李逵了。“學究先生接著說。”
別人不明白,他是明白,一個能寫出“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反詩的人,這童謠太簡單了。
“耗國因家木,刀兵點水工。縱橫三十六,播亂在山東。”此詩所應的不就是他宋公明,這便是天然合法性。
此童謠一出,宋江相信吳用是真心幫自己了。他現在大有一種劉備初得諸葛亮的心情。
老實說,雖然他不相信吳用會是個貪圖享受的人,但是什麽話聽多了,也會起疑心的。畢竟宋江隻是個野心家,而不是一個忠義之人。
野心家疑心總是很重,否則也不會在掌了梁山後,有意送梁山老人去死了。
吳用繼續出了“九天玄女授兵書、梁山石碣排座次”這些把戲,更是強化了宋江做老大的合法性。
而現在,在看到寧采臣的喜想於顏色,他們放心了,特別是梁山排座次。
這尚刀就是他們用來試驗寧采臣的,如果寧采臣依然笑著,又甚至拉攏他。就是宋江也不敢發動接下來的計劃。
聽多了寧采臣的事,不要多,隻要十分之一是真的,他們便抵敵不過。他們能依靠的隻有自己的智慧,隻要寧采臣的智力不如他們,他們便有膽量算計。
現在,他們證實了這點。自然是心中暗喜,隻要打發了寧采臣,這梁山便是他們的了。
至於王倫有個上山修道的女兒,公孫勝他們也見過,也沒什麽了不起的,一個人再強,還能強過強弓勁弩,強過軍隊不成。
什麽修真,什麽神仙……哪個怕他們。真的要怕,他宋江也不敢扯九天玄女的幌子了。
為什麽選九天玄女,還不是因為她是軒轅人皇的女人。
一切就緒的他們,根本就不知道真正神靈的可怕,不是天道限製,這世界早成了神的世界。
他們更不知道的是,由於他們的作為,寧采臣已經放棄掉他們了。
宋朝沒有戰略家,宋江也不是,他隻是野心家,一個隻能看一兩步的野心家,他看不長選。
既然看不長遠,那麽他便是沒用的。
知道曆史進程的寧采臣可不需要自己身邊有這麽個野心家在。
梁山變了,變得隻知他宋江,不知他人。那就放棄好了。
寧采臣現在有船,有官家給的兵器。換一個地方,很容易會起身。
而這次來梁山,寧采臣已經把武裝梁山,執行一次秘密行動的計劃改了。
不是不用梁山的人,而是挑人,挑出忠心的。如果能在宋江的忽悠下,願意跟自己走,這才是寧采臣需要的。
“好了,好了。大人快進來吧,外麵風大!”看到寧采臣臉色不好,晁蓋立即出來打圓場。
晁蓋與宋江交好,宋江不知道寧采臣的實力,可是他這個穿過神甲的又怎麽會不知道。
而且寧采臣還很神秘。自從聽了寧采臣的話後,他現在的實力至少提升了一倍。
這是多麽神奇的事!
身為一個武者,又過了練武的年紀,這武力根本就不會再提升,但是他不僅提升了,還提升了一倍。
武力的提升有多難,就是告訴宋江,他也不懂,更不要說一倍了。可是宋江是他朋友,自幼相熟“生辰綱”事發後,宋江私傳訊息,使晁蓋等人脫險。晁蓋上梁山後,為報宋江之恩,派劉唐攜禮物夜走鄆城縣答謝,宋江推辭不成,隻好留下書信和兩條黃金,不料被他那私通張文遠的小妾閻婆惜發現,並以此要挾,宋江怒殺閻婆惜,逃回家隱藏起來,後得好友朱全私放,赴柴進莊上避難……
宋江會上梁山,可謂是他害的。他自然會有一份愧疚!更加不想宋江與寧采臣起了什麽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