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真人,我拜入峨眉派門下之後,師父傳授我峨嵋九陽功,我苦練數年想,小有成就,再練拳腳劍術之後,發現很多招式太過簡單,不能展現武功的威力。且武功越練,身法越快,力氣越剛,便想所謂亢龍有悔,武功到了至剛至陽階段,當會有返璞歸真之意,便思索剛柔並濟的道理。”
“但我思索良久,隻想到‘空屋住人’、‘空碗盛飯’,宰相進一步,思索以柔克剛的道理,卻已不能。”
紫霄宮後麵的一座院落之中,陳昭糅合苦練幾個副本的內力,將自己長時間思索的武功展露出來,一拳打向一棵大樹,隻見大樹發出“轟”的一聲悶響,樹枝樹葉全然不動。
但張三豐卻已看出,這一拳勁力以橫勁化順勁,剛勁化柔勁,瞬間散入大樹脈絡之中,對大樹沒有半點損壞。
這拳法能做到這一點,那麽也能將勁力順入對手的競買當中,短時間內無事,可是一經引發,內力在對手體內亂竄,可就讓對方生不如死了。
張三豐見他這拳法如此了得,橫順從容,剛柔並濟,不由得連連點頭:“陳少俠,你這拳法了不起啊,看似無影無蹤,實則後勁無窮無盡,這武功心法若是繼續深研下去,便如暗器一般,定在人體穴位之內,甚至可操控生死。”
陳昭笑道:“這是晚輩精研內功的一個方向,這個方向一旦練到高深之處,確實能掌控對手生死,我可稱之為‘生死符’,但畢竟是害人玩意,無足輕重,我隻想研究其中剛柔並濟,甚至柔中帶剛的道理。”
原來自那日陳昭獻上黑玉斷續膏之後,便在武當山上住了下來,每日裏與張三豐交流武學上的道理,收益頗豐。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張三豐的幾個弟子這四處尋找這一代的名醫,請他們用黑玉斷續膏治療俞岱岩的骨傷。
其實整個天下的名醫都願意來武當山治病,一來診金高,而來給張三豐的弟子治病,還能和活神仙吹噓交流幾句,回到自家醫館也可大大的吹噓一番。
若是放在後世,少不了掛一張坐診大夫和張三豐的合影照片,側麵反應名醫的逼格。
天下的病人誰不趨之若鶩?
可二十年了,這一帶的名醫早去過武當山好幾遍了,大都是無能為力。
現在聽說峨眉派的幾位大俠找到了治傷良藥,自然由名醫原來再查驗一次。
開始先是用峨眉山的猴子做了試驗,沒想到效果如此靈驗,短短一個多月那骨頭粉碎的猴子便有了痊愈的跡象,這一來大家都興奮不已,武當五俠對陳昭的感激也更加深刻,因此見到陳昭每日和張三豐談論武功,也不覺得有什麽不對。
此時張三豐聽陳昭言論,不由得連連點頭。
他自小學武,十幾歲隱居武當山思索武學至理,雖然早就天下無敵,但直到六十歲才成體係,建立武當派,到了百歲高齡,更是參究出“太極功”的奧義,讓武當一派在武林中大放異彩,不輸於天竺達摩東傳的少林派武功。
此時聽到陳昭說剛柔並濟的道理,正是他最近研究的學術方向,所以捋須笑道:“世間拳法,雖有定性,但變化卻存乎其人。每一拳使出,有高低、進退、出入、攻守之別。臨敵之際,無非是以大克小、以斜克正、以無形克有形,每一招發出,均須暗蓄氣勁。”
張三豐一邊說,一邊手中展現太極功,又道:“拳法之妙,不僅有剛猛,且有大略,若能以柔力,推得敵人進我拳影內,那時欲其左則左,欲其右則右。然後以四兩微力,撥動敵方千斤。務須以我豎力,擊敵橫側。勝負之數,在於找對發點,擊準落點,故我稱之為太極功。”
陳昭點頭道:“張真人雖然講述的是太極功的原理,其實說的卻是拳法的至高道理,為我琢磨武學知道,剛柔並濟之奧妙,在於武功之中正反、軟硬、剛柔、伸屈、上下、左右、前後等等。”
他也一邊比劃自己的武功思路,一邊道:“拳掌之道,以吞法為先,用剛勁進擊,如蛇吸食;合手以吐法為先,用柔勁陷入,似牛吐草。均須冷、急、快、脆。至於正,那是四個正麵,隅是四角。臨敵之際,務須以我之正衝敵之隅。倘若正對正,那便衝撞,便是以硬力拚硬力。”
張三豐聽罷,哈哈大笑:“沒想到陳少俠悟性驚人,老夫與你相談,也覺得受益頗深,思索許久的太極拳,又悟出了不少精奧。你我搭手一番如何?”
陳昭笑道:“早有此意!”舉臂揮掌,擊向張三豐麵門,“看我峨眉截手九式!”
張三豐右手自胸前向右斜斜一劃。已經搭住了陳昭擊來的一掌,斜劃之勢不停,已經將陳昭這淩厲一掌帶到了空處,同時左腿斜插陳昭身後,左掌順勢拍向陳昭的胸口,正是太極功中的一招以柔克剛的妙招。
其實以陳昭目前前的武功,依舊未能擺脫拳掌招式的桎梏,而張三豐雖然太極功大成,武功招式不留痕跡,但最近精心研究的太極拳卻上有不少缺陷未曾梳理,所以兩人搭手,正好互相促進,互相啟發。
此時陳昭被張三豐引力斜帶,身子竟然不受控製,向前傾斜,不由自主的往前邁了兩步,直到腳踏實地,力貫脊背之後,方才凝住身勢,閃身讓過。揮掌橫擊他拍來的左掌,口中讚道:“張真人,這就是太極功吧!”
張三豐雖然將陳昭這一拳的掌勁化去,但也感覺陳昭氣力充足,實在不好化解,能將陳昭帶動一步,已經是全神貫注的結果,不過老道一生經曆不凡,手腳未止,當即連環。盡是貼身短打,順勢而為。
太極功博大精深,網可以和惡征討少林武功並成體係,尤其是張三豐使出來,更是威力不凡,饒是陳昭竭盡所能,將內力催至最高,也不禁身陷張三豐的蜘蛛網內,被他貼身短打,肘點膝撞,背靠手揮,如同陷入網兜一般,根本脫身不得。
陳昭大笑:“真人神通,幾如仙法!!”
忽然一瞬間,明白了“空屋住人”、“空碗盛飯”的根本道理,當即順勢而為,肘頂臂擋,似乎雙手抱圓,渾然一體。
兩人同時哈哈大笑,忽地一靜,齊齊退了兩步。
陳昭道:“與真人一番交手,我覺得若要以柔克剛,須得‘虛靈頂勁、涵胸拔背’。”
張三豐手捋長須,雙目明亮,笑道:“老道得陳少俠催發,悟出‘鬆腰垂臀、沉肩墜肘’這八個字,拳法一道,純以意行,最忌用力。形神合一。”
當即兩人盤膝坐下,你一言我一語,細細探討悟出的精奧至理。
弟子們前來送飯的時候,見他倆探討的深入,不敢打擾,也隻是把飯菜留下,悄悄離開。
就這樣,兩人在這個小院內互相探討,互相啟發,一口氣談論了七天七夜,最終明悟新理,一起推演出太極功的至高武功——太極拳和太極劍。
而當他們走出小院的時候,張三豐驚喜的發現,自己的三弟子俞岱岩已經能慢慢走路了。
“但我思索良久,隻想到‘空屋住人’、‘空碗盛飯’,宰相進一步,思索以柔克剛的道理,卻已不能。”
紫霄宮後麵的一座院落之中,陳昭糅合苦練幾個副本的內力,將自己長時間思索的武功展露出來,一拳打向一棵大樹,隻見大樹發出“轟”的一聲悶響,樹枝樹葉全然不動。
但張三豐卻已看出,這一拳勁力以橫勁化順勁,剛勁化柔勁,瞬間散入大樹脈絡之中,對大樹沒有半點損壞。
這拳法能做到這一點,那麽也能將勁力順入對手的競買當中,短時間內無事,可是一經引發,內力在對手體內亂竄,可就讓對方生不如死了。
張三豐見他這拳法如此了得,橫順從容,剛柔並濟,不由得連連點頭:“陳少俠,你這拳法了不起啊,看似無影無蹤,實則後勁無窮無盡,這武功心法若是繼續深研下去,便如暗器一般,定在人體穴位之內,甚至可操控生死。”
陳昭笑道:“這是晚輩精研內功的一個方向,這個方向一旦練到高深之處,確實能掌控對手生死,我可稱之為‘生死符’,但畢竟是害人玩意,無足輕重,我隻想研究其中剛柔並濟,甚至柔中帶剛的道理。”
原來自那日陳昭獻上黑玉斷續膏之後,便在武當山上住了下來,每日裏與張三豐交流武學上的道理,收益頗豐。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張三豐的幾個弟子這四處尋找這一代的名醫,請他們用黑玉斷續膏治療俞岱岩的骨傷。
其實整個天下的名醫都願意來武當山治病,一來診金高,而來給張三豐的弟子治病,還能和活神仙吹噓交流幾句,回到自家醫館也可大大的吹噓一番。
若是放在後世,少不了掛一張坐診大夫和張三豐的合影照片,側麵反應名醫的逼格。
天下的病人誰不趨之若鶩?
可二十年了,這一帶的名醫早去過武當山好幾遍了,大都是無能為力。
現在聽說峨眉派的幾位大俠找到了治傷良藥,自然由名醫原來再查驗一次。
開始先是用峨眉山的猴子做了試驗,沒想到效果如此靈驗,短短一個多月那骨頭粉碎的猴子便有了痊愈的跡象,這一來大家都興奮不已,武當五俠對陳昭的感激也更加深刻,因此見到陳昭每日和張三豐談論武功,也不覺得有什麽不對。
此時張三豐聽陳昭言論,不由得連連點頭。
他自小學武,十幾歲隱居武當山思索武學至理,雖然早就天下無敵,但直到六十歲才成體係,建立武當派,到了百歲高齡,更是參究出“太極功”的奧義,讓武當一派在武林中大放異彩,不輸於天竺達摩東傳的少林派武功。
此時聽到陳昭說剛柔並濟的道理,正是他最近研究的學術方向,所以捋須笑道:“世間拳法,雖有定性,但變化卻存乎其人。每一拳使出,有高低、進退、出入、攻守之別。臨敵之際,無非是以大克小、以斜克正、以無形克有形,每一招發出,均須暗蓄氣勁。”
張三豐一邊說,一邊手中展現太極功,又道:“拳法之妙,不僅有剛猛,且有大略,若能以柔力,推得敵人進我拳影內,那時欲其左則左,欲其右則右。然後以四兩微力,撥動敵方千斤。務須以我豎力,擊敵橫側。勝負之數,在於找對發點,擊準落點,故我稱之為太極功。”
陳昭點頭道:“張真人雖然講述的是太極功的原理,其實說的卻是拳法的至高道理,為我琢磨武學知道,剛柔並濟之奧妙,在於武功之中正反、軟硬、剛柔、伸屈、上下、左右、前後等等。”
他也一邊比劃自己的武功思路,一邊道:“拳掌之道,以吞法為先,用剛勁進擊,如蛇吸食;合手以吐法為先,用柔勁陷入,似牛吐草。均須冷、急、快、脆。至於正,那是四個正麵,隅是四角。臨敵之際,務須以我之正衝敵之隅。倘若正對正,那便衝撞,便是以硬力拚硬力。”
張三豐聽罷,哈哈大笑:“沒想到陳少俠悟性驚人,老夫與你相談,也覺得受益頗深,思索許久的太極拳,又悟出了不少精奧。你我搭手一番如何?”
陳昭笑道:“早有此意!”舉臂揮掌,擊向張三豐麵門,“看我峨眉截手九式!”
張三豐右手自胸前向右斜斜一劃。已經搭住了陳昭擊來的一掌,斜劃之勢不停,已經將陳昭這淩厲一掌帶到了空處,同時左腿斜插陳昭身後,左掌順勢拍向陳昭的胸口,正是太極功中的一招以柔克剛的妙招。
其實以陳昭目前前的武功,依舊未能擺脫拳掌招式的桎梏,而張三豐雖然太極功大成,武功招式不留痕跡,但最近精心研究的太極拳卻上有不少缺陷未曾梳理,所以兩人搭手,正好互相促進,互相啟發。
此時陳昭被張三豐引力斜帶,身子竟然不受控製,向前傾斜,不由自主的往前邁了兩步,直到腳踏實地,力貫脊背之後,方才凝住身勢,閃身讓過。揮掌橫擊他拍來的左掌,口中讚道:“張真人,這就是太極功吧!”
張三豐雖然將陳昭這一拳的掌勁化去,但也感覺陳昭氣力充足,實在不好化解,能將陳昭帶動一步,已經是全神貫注的結果,不過老道一生經曆不凡,手腳未止,當即連環。盡是貼身短打,順勢而為。
太極功博大精深,網可以和惡征討少林武功並成體係,尤其是張三豐使出來,更是威力不凡,饒是陳昭竭盡所能,將內力催至最高,也不禁身陷張三豐的蜘蛛網內,被他貼身短打,肘點膝撞,背靠手揮,如同陷入網兜一般,根本脫身不得。
陳昭大笑:“真人神通,幾如仙法!!”
忽然一瞬間,明白了“空屋住人”、“空碗盛飯”的根本道理,當即順勢而為,肘頂臂擋,似乎雙手抱圓,渾然一體。
兩人同時哈哈大笑,忽地一靜,齊齊退了兩步。
陳昭道:“與真人一番交手,我覺得若要以柔克剛,須得‘虛靈頂勁、涵胸拔背’。”
張三豐手捋長須,雙目明亮,笑道:“老道得陳少俠催發,悟出‘鬆腰垂臀、沉肩墜肘’這八個字,拳法一道,純以意行,最忌用力。形神合一。”
當即兩人盤膝坐下,你一言我一語,細細探討悟出的精奧至理。
弟子們前來送飯的時候,見他倆探討的深入,不敢打擾,也隻是把飯菜留下,悄悄離開。
就這樣,兩人在這個小院內互相探討,互相啟發,一口氣談論了七天七夜,最終明悟新理,一起推演出太極功的至高武功——太極拳和太極劍。
而當他們走出小院的時候,張三豐驚喜的發現,自己的三弟子俞岱岩已經能慢慢走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