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涼境內最大的一處疫遷所之外,正停著一長串的馬車,撩起袖子的塵嶽正和眾多民夫、士卒們一起將車上的貨物往下卸。</p>
雖然是寒冬,冷風吹得大家臉頰發麻,但是塵嶽手上的活計那是一刻不停,在塵嶽的胳膊上綁縛著一條白布,在風中微微飄動,周圍的士卒們看向塵嶽的眼神裏都帶著尊敬。</p>
很多人都知道涼王府的塵老夫人過世了,涼王府正值大喪。要知道,中原內地的很多官員是最講究排場的,親人去世恨不得大宴個十天八天的,搭台唱戲,讓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孝順,趁機受賄者也不在少數。</p>
但是涼王府一沒大辦葬禮,二沒借機斂財,隻是在府門口掛起了白簾和白燈籠,府中下人一如往常。</p>
涼王本人更是等老夫人下葬之後便出來指揮賑災事宜了,北涼遼東兩地跑,連戴孝守靈的時間都沒有。</p>
胳膊上綁著的白布就是塵嶽戴的孝,以表心意。</p>
現在大家不停從馬車上搬運下來的都是些給病人禦寒用的被褥、衣物。這大冬天的,壯小夥子還凍的發抖呢,何況那些身體虛弱的病患呢。</p>
“撲通。”</p>
“哎呦~”</p>
離塵嶽沒多遠的是一位大伯,正扛著幾床被褥緩慢前行,因為腳下一個踉蹌沒站穩,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那肩膀上扛的幾床被褥散了一地,直接就把他給埋了起來。</p>
塵嶽一搭手就把人從被子裏拽了出來,笑道:“王大爺,就算天氣冷也用不了蓋這麽多被褥吧?您老就不怕熱得慌?”</p>
“哈哈哈。”</p>
周圍的不少士卒民夫都哄然大笑。</p>
王大爺臉一紅,悶悶不樂的說道:“王爺,沒您這麽取笑人的,這不是路不平嘛,我這老家夥總有看不清的時候。”</p>
</p>
“累了就去旁邊歇會兒,不礙事的。”</p>
“不行,人手本來就不夠,我能幫一把就幫一把。”</p>
一邊說王大爺一邊自顧自的把散落一地的被褥重新打包。</p>
塵嶽伸手幫著他把被褥扛在肩上,放開嗓子喊道:“大家夥兒加把勁,沒幾車貨了,再有一趟爭取給它搬完!軍營裏有熱乎乎的饅頭等著大家!”</p>
“是!”一眾人異口同聲的喊了起來,手裏的動作又加快了幾分。</p>
塵嶽叉著腰站在隊伍的邊緣,伸手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眼神中帶著欣慰。</p>
有了這批被褥和衣物,這疫遷所裏的病患最起碼不用為受凍發愁了。</p>
“噠噠噠~”</p>
有一絲輕微的馬蹄聲從背後傳來,塵嶽扭頭看去,發現涼州刺史賀宜生正飛也似的朝這邊趕來。</p>
塵嶽眉頭一皺,向官道上多走了幾步,耐心的等著賀宜生。</p>
“籲~”</p>
賀宜生到底是文官,匆忙勒住韁繩,那匹大黑馬兩隻前蹄騰的就立了起來,差點把這位涼州刺史從馬背上摔下來,但他嘴裏猶自叫喊著:“王,王爺!”</p>
“怎麽了賀大人,瞅瞅給你急得。”塵嶽皺眉道,但是他從賀宜生的眉宇間看到了喜意。</p>
賀宜生跳下馬,伸出手指著遠方,上氣不接下氣的說道:“李,李貞!藥,藥!”</p>
塵嶽瞬間眼眶一突,一把握住賀宜生的手問道:“藥成了?”</p>
“成!成了!”賀宜生喜笑顏開。</p>
“哈哈!”</p>
塵嶽大笑一聲,接過賀宜生手裏的韁繩就飛也似的跑開了。</p>
賀宜生愣在當場,緩了一會兒才回過神來大喊道:“王爺等等我!”</p>
……</p>
塵嶽飛馬行進了一片營房之中,一路小跑,鑽進了營帳深處。</p>
這裏正有七八位用麻布蒙住口鼻的醫官擠作一團,中間躺著一個患病的傷患,是個約摸四五十歲的老婦人。</p>
但這名病人的臉色頗為紅潤,不像其他病人那般虛弱,甚至已經能條理清楚的回答眾位醫官的問題。</p>
病人身旁正站著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一臉認真的在給他把脈。</p>
塵嶽屏住呼吸,大氣也不敢出,生怕打擾到這位老者。</p>
這位老者良久之後終於大笑道:“哈哈哈!恭喜你!你的病好了!再多調養幾天,恢複點力氣就行!”</p>
“謝謝,謝謝!”老婦人喜極而泣,淚水不住的從眼眶裏流出。</p>
周圍的一眾醫官也紛紛歡呼出聲。</p>
“李前輩!”塵嶽一步就竄到了白發老者的身旁,有些緊張的問道:“藥真的有效!”</p>
“老夫保證,有效!”老者重重的點了點頭。</p>
這位已經年過半百的老人就是先前賀宜生口中的李貞。</p>
李貞原本是一位雲遊的行醫之人,走遍天下,隻為尋找各種藥草、弄清其藥效,著述傳於後世,讓後世的醫者都有理可循。</p>
誰知當他剛走到北涼道時便爆發了瘟疫,於是他便留了下來救助傷患,憑借著一身高超的醫術很快就贏得了北涼醫官的尊敬,更是獲得了塵嶽的賞識。</p>
在這大半年的功夫裏,他在救治傷患的閑暇還不忘試驗各種藥方,以求能找到治好瘟疫的方法。對於他的任何要求塵嶽都是有求必應。</p>
現在總算是皇天不負有心人,成功了。</p>
李貞豎著指頭說道:“老夫最新配出來的方子同時讓十餘位病人服用,其中絕大多數人的傷勢都出現了明顯的好轉,患病較輕的已經恢複的差不多了。”</p>
“太好了!”塵嶽猛拍了一下手掌:“這該死的瘟疫,終於找到對付它的方法了。”</p>
“李老先生,您救了千萬百姓的性命啊。”塵嶽很是鄭重的對著李貞彎腰行禮。</p>
“王爺過譽了,醫者本就是救死扶傷,何來功勞一說。倒是王爺,這大半年可謂是嘔心瀝血,老夫雲遊天下數十年,當官當成這樣的還真是第一次見。”李貞也彎腰還禮。</p>
塵嶽咧嘴一笑:“客套話咱就不說了,方子呢?”</p>
“噢,差點忘了正事!”李貞一拍腦門,趕忙從懷中掏出了一張黃紙,上麵寫著密密麻麻的文字。</p>
塵嶽接過粗略的掃視了一眼,種類繁多,但都算不得什麽太過罕見的藥草,當下便大鬆了一口氣。</p>
“來人!按照這個方子,立刻在北涼、遼東全境搜集藥草、熬製傷藥。”</p>
“諾!”</p>
“李前輩,這製藥之事還有勞你代為主持了,由您坐鎮,本王放心。”塵嶽笑道。</p>
李貞點頭道:“老夫定當盡心竭力!”</p>
雖然是寒冬,冷風吹得大家臉頰發麻,但是塵嶽手上的活計那是一刻不停,在塵嶽的胳膊上綁縛著一條白布,在風中微微飄動,周圍的士卒們看向塵嶽的眼神裏都帶著尊敬。</p>
很多人都知道涼王府的塵老夫人過世了,涼王府正值大喪。要知道,中原內地的很多官員是最講究排場的,親人去世恨不得大宴個十天八天的,搭台唱戲,讓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孝順,趁機受賄者也不在少數。</p>
但是涼王府一沒大辦葬禮,二沒借機斂財,隻是在府門口掛起了白簾和白燈籠,府中下人一如往常。</p>
涼王本人更是等老夫人下葬之後便出來指揮賑災事宜了,北涼遼東兩地跑,連戴孝守靈的時間都沒有。</p>
胳膊上綁著的白布就是塵嶽戴的孝,以表心意。</p>
現在大家不停從馬車上搬運下來的都是些給病人禦寒用的被褥、衣物。這大冬天的,壯小夥子還凍的發抖呢,何況那些身體虛弱的病患呢。</p>
“撲通。”</p>
“哎呦~”</p>
離塵嶽沒多遠的是一位大伯,正扛著幾床被褥緩慢前行,因為腳下一個踉蹌沒站穩,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那肩膀上扛的幾床被褥散了一地,直接就把他給埋了起來。</p>
塵嶽一搭手就把人從被子裏拽了出來,笑道:“王大爺,就算天氣冷也用不了蓋這麽多被褥吧?您老就不怕熱得慌?”</p>
“哈哈哈。”</p>
周圍的不少士卒民夫都哄然大笑。</p>
王大爺臉一紅,悶悶不樂的說道:“王爺,沒您這麽取笑人的,這不是路不平嘛,我這老家夥總有看不清的時候。”</p>
</p>
“累了就去旁邊歇會兒,不礙事的。”</p>
“不行,人手本來就不夠,我能幫一把就幫一把。”</p>
一邊說王大爺一邊自顧自的把散落一地的被褥重新打包。</p>
塵嶽伸手幫著他把被褥扛在肩上,放開嗓子喊道:“大家夥兒加把勁,沒幾車貨了,再有一趟爭取給它搬完!軍營裏有熱乎乎的饅頭等著大家!”</p>
“是!”一眾人異口同聲的喊了起來,手裏的動作又加快了幾分。</p>
塵嶽叉著腰站在隊伍的邊緣,伸手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眼神中帶著欣慰。</p>
有了這批被褥和衣物,這疫遷所裏的病患最起碼不用為受凍發愁了。</p>
“噠噠噠~”</p>
有一絲輕微的馬蹄聲從背後傳來,塵嶽扭頭看去,發現涼州刺史賀宜生正飛也似的朝這邊趕來。</p>
塵嶽眉頭一皺,向官道上多走了幾步,耐心的等著賀宜生。</p>
“籲~”</p>
賀宜生到底是文官,匆忙勒住韁繩,那匹大黑馬兩隻前蹄騰的就立了起來,差點把這位涼州刺史從馬背上摔下來,但他嘴裏猶自叫喊著:“王,王爺!”</p>
“怎麽了賀大人,瞅瞅給你急得。”塵嶽皺眉道,但是他從賀宜生的眉宇間看到了喜意。</p>
賀宜生跳下馬,伸出手指著遠方,上氣不接下氣的說道:“李,李貞!藥,藥!”</p>
塵嶽瞬間眼眶一突,一把握住賀宜生的手問道:“藥成了?”</p>
“成!成了!”賀宜生喜笑顏開。</p>
“哈哈!”</p>
塵嶽大笑一聲,接過賀宜生手裏的韁繩就飛也似的跑開了。</p>
賀宜生愣在當場,緩了一會兒才回過神來大喊道:“王爺等等我!”</p>
……</p>
塵嶽飛馬行進了一片營房之中,一路小跑,鑽進了營帳深處。</p>
這裏正有七八位用麻布蒙住口鼻的醫官擠作一團,中間躺著一個患病的傷患,是個約摸四五十歲的老婦人。</p>
但這名病人的臉色頗為紅潤,不像其他病人那般虛弱,甚至已經能條理清楚的回答眾位醫官的問題。</p>
病人身旁正站著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一臉認真的在給他把脈。</p>
塵嶽屏住呼吸,大氣也不敢出,生怕打擾到這位老者。</p>
這位老者良久之後終於大笑道:“哈哈哈!恭喜你!你的病好了!再多調養幾天,恢複點力氣就行!”</p>
“謝謝,謝謝!”老婦人喜極而泣,淚水不住的從眼眶裏流出。</p>
周圍的一眾醫官也紛紛歡呼出聲。</p>
“李前輩!”塵嶽一步就竄到了白發老者的身旁,有些緊張的問道:“藥真的有效!”</p>
“老夫保證,有效!”老者重重的點了點頭。</p>
這位已經年過半百的老人就是先前賀宜生口中的李貞。</p>
李貞原本是一位雲遊的行醫之人,走遍天下,隻為尋找各種藥草、弄清其藥效,著述傳於後世,讓後世的醫者都有理可循。</p>
誰知當他剛走到北涼道時便爆發了瘟疫,於是他便留了下來救助傷患,憑借著一身高超的醫術很快就贏得了北涼醫官的尊敬,更是獲得了塵嶽的賞識。</p>
在這大半年的功夫裏,他在救治傷患的閑暇還不忘試驗各種藥方,以求能找到治好瘟疫的方法。對於他的任何要求塵嶽都是有求必應。</p>
現在總算是皇天不負有心人,成功了。</p>
李貞豎著指頭說道:“老夫最新配出來的方子同時讓十餘位病人服用,其中絕大多數人的傷勢都出現了明顯的好轉,患病較輕的已經恢複的差不多了。”</p>
“太好了!”塵嶽猛拍了一下手掌:“這該死的瘟疫,終於找到對付它的方法了。”</p>
“李老先生,您救了千萬百姓的性命啊。”塵嶽很是鄭重的對著李貞彎腰行禮。</p>
“王爺過譽了,醫者本就是救死扶傷,何來功勞一說。倒是王爺,這大半年可謂是嘔心瀝血,老夫雲遊天下數十年,當官當成這樣的還真是第一次見。”李貞也彎腰還禮。</p>
塵嶽咧嘴一笑:“客套話咱就不說了,方子呢?”</p>
“噢,差點忘了正事!”李貞一拍腦門,趕忙從懷中掏出了一張黃紙,上麵寫著密密麻麻的文字。</p>
塵嶽接過粗略的掃視了一眼,種類繁多,但都算不得什麽太過罕見的藥草,當下便大鬆了一口氣。</p>
“來人!按照這個方子,立刻在北涼、遼東全境搜集藥草、熬製傷藥。”</p>
“諾!”</p>
“李前輩,這製藥之事還有勞你代為主持了,由您坐鎮,本王放心。”塵嶽笑道。</p>
李貞點頭道:“老夫定當盡心竭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