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州,安順城</p>


    在刺史府的一間議事廳中,塵嶽正仔細的看著一張信紙,上麵滿滿的羅列出了一長串的信息。</p>


    朔州流民王福,自稱蒼青道人士,入朔以後分田十五畝,現居於朔州平縣。</p>


    流民張生,自稱隴西道人士,入涼之後定居於涼州安化縣,現在縣令府中做趕馬車夫。</p>


    ……</p>


    信紙上的內容都類似於此,看似都是不起眼的平民百姓,但是塵嶽卻看得津津有味。</p>


    屋中還坐著兩人,一位乃是問天司皇甫沐,還有一位乃是諸葛糊塗,諸葛糊塗的手中有一份與塵嶽完全一樣的情報。</p>


    良久之後,塵嶽終於放下了手中的信紙,揉了揉眉頭輕聲道:“皇甫先生,這就是問天司這麽久以來查出的所有可疑之人嗎?”</p>


    “沒錯。”皇甫沐臉色平靜的點了點頭:“絕大多數都是入境之時被我們看出異常的,有的聲稱是流民,但卻攜帶著不少銀兩。有的說以前是種田郎,但是觀其模樣像是當兵的。”</p>


    自從塵嶽在嘉隆關截殺了幾位入境的密探之後,問天司便開始著手篩查可疑人物,這就是這麽久以來問天司的成果,信紙上足足有一兩百人的名字和他們各自入涼之後的舉動。</p>


    “有沒有坐實的?”塵嶽皺眉問道。</p>


    “有!”皇甫沐沉聲道:“有的人明明入涼之後在朔州分了田地,該老老實實的種地才對,但他們卻時不時的會在軍營附近轉悠,貌似在打探什麽消息。”</p>


    “這上麵的所有人都在問天司的監控之中嗎?”塵嶽開口問道。</p>


    “是的,我們都安排了人手監視,但是所需要抽調的人手太多了,問天司人手不足,我們不得不向各縣借調了一些精幹的衙役用以監視之用。”</p>


    “不太好弄啊。”諸葛糊塗的語氣也有些凝重:“入涼的流民甚眾,就光憑入境的篩查,很難查出所有密探,一定會有漏網之魚,而且數目不少。”</p>


    “老夫也這麽想,這也是比較我目前比較擔憂的事,我們根本不知道這些人是何人所派,意欲何為。”皇甫沐輕歎道。</p>


    塵嶽眯起了眼睛,幾個大世家的名字一一在自己的腦海中閃過,上官家、趙家、宇文家……</p>


    “光防是不可能防住的。”諸葛糊塗開口道:“各處軍營、軍事重地、物資囤積之所還是要注意保密,所牽扯到的民夫最好還是選用北涼、遼東的本地人士。經略使、都護使、各州刺史等正四品以上官員,府中的下人、仆役也需要小心斟酌,這些人或多或少都接觸到凉地的機密,定然是探子們的首選目標。”</p>


    “諸葛先生言之有理,就先這麽辦吧。”塵嶽點頭道。</p>


    “那現在已經查出來的這些人呢?”皇甫沐指了指桌上的信紙:“而且我們還發現了少數燕國的探子,都已經直接下獄了。”</p>


    “坐實的都先抓起來,看能不能問出點什麽,我們也好順藤摸瓜。要是問不出來,就關進牢裏或者直接殺了,至於那些還沒確定的先監視著,要是稍有異動,問天司可酌情自行處置,不需要稟報至王府。燕國的探子就不用說了,該殺殺,該利用就利用!”塵嶽揮揮手說道。</p>


    塵嶽相信皇甫沐和他徒弟皇甫彥陵的能力,所以給了他們極大的便宜行事之權。</p>


    “遵命!”皇甫沐應和道。</p>


    “真有意思啊,派出這麽多探子,有點像要對我們凉地動手的樣子。”諸葛糊塗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冷酷的笑容。</p>


    別看這位灰袍和尚平日裏和善,現在這冷笑足以讓所有人打心底發寒。</p>


    “哼,既然來了,就別想著好好回去了。”塵嶽眯著眼說道。</p>


    “嘿嘿嘿~”</p>


    屋中三人同時發出一陣冷笑。</p>


    “咚咚咚!王爺,有事稟報!”</p>


    這時屋門被敲響了,門外的聲音有些急促。</p>


    “進來!”</p>


    “王爺!急報!”</p>


    推門而入的乃是遼東道都護使王如鬆和順州刺史沈秀夫兩人,王如鬆的手裏還揮舞著一封信,沈秀夫的表情看起來很是急切。</p>


    “急報?邊關的嗎?”塵嶽的表情有些凝重。</p>


    “不,京城送來的。”王如鬆快速將書信遞給了塵嶽,然後看向諸葛糊塗說道:“先生猜對了,江南爆發大規模民變,災民匯聚成軍,攻城略地,接連擊潰官軍,現在懷江道首府都已經被叛軍包圍了。”</p>


    “有這種事?”塵嶽連忙攤開信件,幾人一起看了起來。</p>


    這是京城兵部例行送往各道府的行文,一方麵是通曉軍情,另一方麵則是讓邊關做好準備,防止災民生變和外敵進犯。</p>


    “抽調五萬京畿大軍南下?宇文成化領軍平叛?”塵嶽錯愕的念道:“這位兵部尚書大人可不是個領軍打仗的好手啊,幹嘛放著已經聲名顯露的第五心柔不用?用得著他親赴前線嗎?”</p>


    塵嶽是知道宇文成化的,當初在南疆道戰場還是他派人給救下來得,不然造成了福州軍的刀下之鬼。</p>


    “這其中怕是有些彎彎繞繞啊。”諸葛糊塗輕聲道。</p>


    “叛軍的進展神速,竟然短短一兩個之內就快占領懷江道全境了。”皇甫沐捋著雪白的胡須嘖嘖稱奇。</p>


    “哼,中原的那些駐軍,哪正兒八經的打過仗,很多都是些老弱病殘,吃空餉的多。”熟悉中原情況的沈秀夫冷哼一聲:“這些災民怕是沒飯吃了,被逼急了才走上造反的路,自然是玩命的打。”</p>


    塵嶽抬頭看向諸葛糊塗:“先生的推論說到點子上了啊,大災之後必有大亂,這不,來了!”</p>


    “還不止懷江道,說是好幾道之地都有叛軍。”王如鬆沉聲道。</p>


    “大亂之象,大亂之象啊!”沈秀夫恨恨的說道:“百姓們什麽時候才能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p>


    諸葛糊塗理了理身上的僧袍,表情沒有太大的變化說道:“民變既然發生,怕是燕國那邊要蠢蠢欲動。”</p>


    屋中幾人互相對視了一眼,都從各自的眼眸中看出了一抹凝重。</p>


    “傳令!”塵嶽冷聲喝道:“今日起各部遊弩手出關巡視的頻次增加一倍,距離放遠點,盯緊燕軍的動向!”</p>


    </p>


    “諾!”</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軍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塵落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塵落雨並收藏從軍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