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風城內,塵嶽在幾名官員的陪同下視察著各處城防。</p>
至於糧草物資,朔州應該是凉地七州最為充裕的一處,今年秋收的糧草,優先運抵朔風前線,足以供駐軍一年之用。</p>
經過兩年的平穩發展,朔風城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南北兩麵城牆已經徹底修複完成,規模上比起當年的朔風古城要更加宏偉。</p>
尤其是南城牆,足足開了六道主城門,兩道輔門,其中兩道城門做軍用,足可通過大股騎卒,便於緊急調兵之用,還有四道主要為民用,來來往往的百姓、商人絡繹不絕。至於輔門,平日裏則是關閉的,不到緊要關頭不需要使用。</p>
這些商隊大多是些小商隊,來往於朔風城和朔州內地,販賣些日常物資和糧草之類的,還有不少涼幽兩地的百姓,攢了些錢,來朔風城開起了小店,城內的酒肆、客棧在這兩年裏如同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p>
“不錯啊,假以時日,朔風城的規模怕是要超過涼州幽州兩地的首府。”塵嶽嘖嘖稱奇的說道。</p>
鬱岩白指著路邊規劃的整整齊齊的街道說道:“現在朔風城內的百姓約莫有十餘萬,小部分是涼州幽州移居過來的,其他的大多是入涼的流民了。</p>
對於朔風城的規模,其實我們一直是有控製的,畢竟這裏算是前線,很多百姓我們是鼓勵他們在朔州內地定居的,這樣不用受到戰火的波及。”</p>
塵嶽微微點頭,這一點他早就發現了,身旁的那些店家百姓們口音各不相同,哪的都有,讓人眼花繚亂。</p>
朱天和感歎道:“說實話,看著朔風城一日比一日繁盛,末將真的是佩服當初宋大人的眼光和王爺的魄力,頂著巨大的壓力硬生生建起了這座雄城,還讓朔河沿岸良田遍地,以往土地貧瘠的北涼道,現在竟然也不用為糧食發愁了。”</p>
想當初,塵嶽帶領一眾北涼武將來到朔風城時,這裏荒無人煙、到處都是殘垣斷壁,被埋沒在風沙中的古建築像是在日夜啼哭,讓人心生悲戚。</p>
當初朔風古國的宮殿遺址已經被完全拆毀,那些磚石全部被拉去加固城防了。</p>
塵嶽朗笑道:“要不是諸位將軍用命,將燕軍擋在關外,那這座朔風城也沒有今天。”</p>
眾將皆坦然一笑。</p>
終於,眾人沿著中軸大道橫穿了大半座朔風城,來到了城池的北半邊。</p>
越往北,人流就漸漸稀少,士兵的身影慢慢多了起來,一座雄偉的城牆擋住了眾人的去路,來來往往的軍卒在城牆下穿行而過。</p>
塵嶽看著眼前的這麵城牆說道:“這就是你們之前提議建的內城是不是?”</p>
“沒錯。”鬱岩白笑著點了點頭。</p>
在兩年前大戰剛剛結束之時,鬱岩白還有朱天和就向塵嶽建議,沿著外城牆後麵再建一座內城,用兩道城牆隔出一片區域,用作屯軍安營之所。</p>
萬一日後戰事吃緊,外城告急,大軍還可以退入內城堅守,增加朔風城的戰略縱深,也算是給朔風城添了一道安全保障。</p>
曆時兩年,這座內城牆也算是建好了,以原來的一些建築為基礎,加固加高城牆,雖然不如外城牆那麽雄偉,但也差不了多少了。</p>
塵嶽一臉興致勃勃的打量著寬廣的城牆,突然在遠處看到一道熟悉的聲音,立馬就扯著嗓子喊了起來:“墨大!”</p>
遠處那名男子扭頭一看,愣了一下之後便一路小跑了過來,咧著嘴笑道:“王爺,您怎麽來了。”</p>
“大軍壓境,本王這不是得過來看看嗎,你在此處是?”塵嶽笑著問道。</p>
墨大嗬嗬一笑:“哎,這兩年朔風這道內城就是我在監造,師傅老人家身子骨畢竟弱了點,哪能讓他多跑,所以我就時常往返與涼州和朔州,也給師傅減輕點擔子。”</p>
鬱岩白也在一旁插話道:“這兩年墨大兄弟可是沒少受苦,有一次還從城牆上摔了下來,要不是下麵正好放著糧草堆,那後果可就不堪設想了。”</p>
“還有這種事?”塵嶽的眼眶一下子就睜大了:“你說你,以後可得注意點,墨家的傳承可還要靠你呢。”</p>
“知道了知道了,以後注意。”墨大有些尷尬的撓了撓頭,那次的失足確實把他自己嚇得不輕。</p>
“行了,你忙去吧。”</p>
“得嘞!”</p>
看著又小跑著離去的墨大,塵嶽滿心歡喜,可以說墨大是墨虛子幾個弟子中最為聰明的一個,精通各種技藝,用墨虛子的話來說,墨大將自己的本事學了個七七八八,他已經可以出師了。</p>
話中隱含之意不言而喻,墨大就是下一代的墨家大宗師。</p>
“王爺,走,咱們去外城看看。”鬱岩白笑嗬嗬的在前麵引路。</p>
“走!”</p>
邁過內城牆,一行人就來到了駐軍之地,和牆外百姓安居樂業的景象截然不同。</p>
士卒們操練的呼喝聲此起彼伏,往來奔馳的戰馬踏的泥土飛濺。</p>
朱天和在旁邊沉聲道:“目下不算左騎軍,朔風城駐軍總計有兩萬步卒和一萬騎兵,另外還包括五千朔風營精銳。其中有五千步卒和五千騎軍駐防在這片區域,隨時可以支援外城。”</p>
塵嶽點了點頭:“看來入涼的流民,從軍者甚眾啊。”</p>
當初朔州的第一批駐軍,是塵嶽從涼幽二地擠出來的兩萬五千人,經過一年大戰,傷亡過半。而現在朔風城的這三萬五千人,大多數都是北涼新民了。</p>
“他們的子女、家人都在身後的平原,守住朔風城,就是守護他們的家。”朱天和目光堅毅的說道。</p>
</p>
塵嶽扭過來頭,低聲道:“問天司的通報將軍應該接到了吧?入軍之人,將軍需要謹慎簡拔。”</p>
朱天和會意的點頭,壓低著嗓門說道:“王爺放心,普通軍卒我們自然不能一一嚴格篩選,但凡是按軍功擢升者,我們都會仔細審查的。”</p>
“行,有朱將軍,我放心。”塵嶽笑了笑。</p>
如今北涼內地不少探子暗樁,塵嶽不怕這些鷹犬鬧事,就怕他們滲透到軍伍之中。</p>
涼軍,是凉地安身立命的本錢!</p>
塵嶽一揮手:“走,咱們再去外城看看!”</p>
“諾!”</p>
至於糧草物資,朔州應該是凉地七州最為充裕的一處,今年秋收的糧草,優先運抵朔風前線,足以供駐軍一年之用。</p>
經過兩年的平穩發展,朔風城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南北兩麵城牆已經徹底修複完成,規模上比起當年的朔風古城要更加宏偉。</p>
尤其是南城牆,足足開了六道主城門,兩道輔門,其中兩道城門做軍用,足可通過大股騎卒,便於緊急調兵之用,還有四道主要為民用,來來往往的百姓、商人絡繹不絕。至於輔門,平日裏則是關閉的,不到緊要關頭不需要使用。</p>
這些商隊大多是些小商隊,來往於朔風城和朔州內地,販賣些日常物資和糧草之類的,還有不少涼幽兩地的百姓,攢了些錢,來朔風城開起了小店,城內的酒肆、客棧在這兩年裏如同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p>
“不錯啊,假以時日,朔風城的規模怕是要超過涼州幽州兩地的首府。”塵嶽嘖嘖稱奇的說道。</p>
鬱岩白指著路邊規劃的整整齊齊的街道說道:“現在朔風城內的百姓約莫有十餘萬,小部分是涼州幽州移居過來的,其他的大多是入涼的流民了。</p>
對於朔風城的規模,其實我們一直是有控製的,畢竟這裏算是前線,很多百姓我們是鼓勵他們在朔州內地定居的,這樣不用受到戰火的波及。”</p>
塵嶽微微點頭,這一點他早就發現了,身旁的那些店家百姓們口音各不相同,哪的都有,讓人眼花繚亂。</p>
朱天和感歎道:“說實話,看著朔風城一日比一日繁盛,末將真的是佩服當初宋大人的眼光和王爺的魄力,頂著巨大的壓力硬生生建起了這座雄城,還讓朔河沿岸良田遍地,以往土地貧瘠的北涼道,現在竟然也不用為糧食發愁了。”</p>
想當初,塵嶽帶領一眾北涼武將來到朔風城時,這裏荒無人煙、到處都是殘垣斷壁,被埋沒在風沙中的古建築像是在日夜啼哭,讓人心生悲戚。</p>
當初朔風古國的宮殿遺址已經被完全拆毀,那些磚石全部被拉去加固城防了。</p>
塵嶽朗笑道:“要不是諸位將軍用命,將燕軍擋在關外,那這座朔風城也沒有今天。”</p>
眾將皆坦然一笑。</p>
終於,眾人沿著中軸大道橫穿了大半座朔風城,來到了城池的北半邊。</p>
越往北,人流就漸漸稀少,士兵的身影慢慢多了起來,一座雄偉的城牆擋住了眾人的去路,來來往往的軍卒在城牆下穿行而過。</p>
塵嶽看著眼前的這麵城牆說道:“這就是你們之前提議建的內城是不是?”</p>
“沒錯。”鬱岩白笑著點了點頭。</p>
在兩年前大戰剛剛結束之時,鬱岩白還有朱天和就向塵嶽建議,沿著外城牆後麵再建一座內城,用兩道城牆隔出一片區域,用作屯軍安營之所。</p>
萬一日後戰事吃緊,外城告急,大軍還可以退入內城堅守,增加朔風城的戰略縱深,也算是給朔風城添了一道安全保障。</p>
曆時兩年,這座內城牆也算是建好了,以原來的一些建築為基礎,加固加高城牆,雖然不如外城牆那麽雄偉,但也差不了多少了。</p>
塵嶽一臉興致勃勃的打量著寬廣的城牆,突然在遠處看到一道熟悉的聲音,立馬就扯著嗓子喊了起來:“墨大!”</p>
遠處那名男子扭頭一看,愣了一下之後便一路小跑了過來,咧著嘴笑道:“王爺,您怎麽來了。”</p>
“大軍壓境,本王這不是得過來看看嗎,你在此處是?”塵嶽笑著問道。</p>
墨大嗬嗬一笑:“哎,這兩年朔風這道內城就是我在監造,師傅老人家身子骨畢竟弱了點,哪能讓他多跑,所以我就時常往返與涼州和朔州,也給師傅減輕點擔子。”</p>
鬱岩白也在一旁插話道:“這兩年墨大兄弟可是沒少受苦,有一次還從城牆上摔了下來,要不是下麵正好放著糧草堆,那後果可就不堪設想了。”</p>
“還有這種事?”塵嶽的眼眶一下子就睜大了:“你說你,以後可得注意點,墨家的傳承可還要靠你呢。”</p>
“知道了知道了,以後注意。”墨大有些尷尬的撓了撓頭,那次的失足確實把他自己嚇得不輕。</p>
“行了,你忙去吧。”</p>
“得嘞!”</p>
看著又小跑著離去的墨大,塵嶽滿心歡喜,可以說墨大是墨虛子幾個弟子中最為聰明的一個,精通各種技藝,用墨虛子的話來說,墨大將自己的本事學了個七七八八,他已經可以出師了。</p>
話中隱含之意不言而喻,墨大就是下一代的墨家大宗師。</p>
“王爺,走,咱們去外城看看。”鬱岩白笑嗬嗬的在前麵引路。</p>
“走!”</p>
邁過內城牆,一行人就來到了駐軍之地,和牆外百姓安居樂業的景象截然不同。</p>
士卒們操練的呼喝聲此起彼伏,往來奔馳的戰馬踏的泥土飛濺。</p>
朱天和在旁邊沉聲道:“目下不算左騎軍,朔風城駐軍總計有兩萬步卒和一萬騎兵,另外還包括五千朔風營精銳。其中有五千步卒和五千騎軍駐防在這片區域,隨時可以支援外城。”</p>
塵嶽點了點頭:“看來入涼的流民,從軍者甚眾啊。”</p>
當初朔州的第一批駐軍,是塵嶽從涼幽二地擠出來的兩萬五千人,經過一年大戰,傷亡過半。而現在朔風城的這三萬五千人,大多數都是北涼新民了。</p>
“他們的子女、家人都在身後的平原,守住朔風城,就是守護他們的家。”朱天和目光堅毅的說道。</p>
</p>
塵嶽扭過來頭,低聲道:“問天司的通報將軍應該接到了吧?入軍之人,將軍需要謹慎簡拔。”</p>
朱天和會意的點頭,壓低著嗓門說道:“王爺放心,普通軍卒我們自然不能一一嚴格篩選,但凡是按軍功擢升者,我們都會仔細審查的。”</p>
“行,有朱將軍,我放心。”塵嶽笑了笑。</p>
如今北涼內地不少探子暗樁,塵嶽不怕這些鷹犬鬧事,就怕他們滲透到軍伍之中。</p>
涼軍,是凉地安身立命的本錢!</p>
塵嶽一揮手:“走,咱們再去外城看看!”</p>
“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