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城,北涼右騎軍駐地。</p>
坐落於幽州最東邊的葫蘆城是北涼進入遼東內地的唯一捷徑,堪稱涼地的交通樞紐。</p>
小小的一座關隘,足有一萬步卒加三萬右騎軍坐鎮,防守之嚴密堪比天狼關和武關兩座軍事重鎮。</p>
但塵嶽來到葫蘆城的第一件事不是去找右騎軍的主帥步文山,也不是去視察葫蘆城的城防,而是徑直找到了武備司司丞冷歸南。</p>
冷歸南住在葫蘆城城西一座不起眼的府邸內,很是偏僻,明麵上掛著的牌匾是北涼布糧使,正四品官。</p>
布糧使的職責是統籌轄境之內的糧草、農作物等基礎物資,直接歸屬於當地刺史府管轄。</p>
在其他州郡,布糧使實際上隻是一個虛職,整天就幫著登記造冊就行了,並與其他任何實權。</p>
畢竟糧草物資乃是頭等大事,各地刺史都把這些物資調配的權力牢牢抓在手裏,怎麽可能下放給一個區區的四品或者五品官。</p>
可是冷歸南手裏的權力卻是大的嚇人,不僅管著北涼的糧草物資,連遼東的也歸他管。</p>
塵嶽之前曾笑言:涼地三十萬邊軍能不能吃上飯,都得看這位冷大人的臉色。</p>
“嘎吱~”</p>
塵嶽推門進入了冷歸南的辦公書房,大笑道:“冷大人,別來無恙啊!”</p>
年前的王府大宴冷歸南並未出現,因為武備司的存在塵嶽並不想讓太多人知道,就讓他一直作為一個秘密吧~</p>
正在低頭奮筆疾書的冷歸南一愣,抬頭錯愕道:</p>
“王爺?您怎麽來了?也不讓人提前通報一聲,快快請坐!”</p>
塵嶽掃視了一眼書房,四五張桌子上滿滿當當堆得全是各種奏折簡報。</p>
塵嶽隨手拿起一份翻看一下,上麵寫著:</p>
靈通縣納涼三千一百四十五刀,粗布五千捆,收攏良馬一百三十二匹……</p>
上麵詳細的記載著底下縣府去年收上來的各種物資,數字精確到個位數。</p>
塵嶽笑著道:“我說歸南啊,你好歹也是四品官,這書房可是太亂了點。”</p>
別看冷歸南頭上隻帶著個正四品的官帽,但凡知情的誰不知道,冷歸南可是涼王的絕對心腹,在塵嶽心中的地位足可以和幾位經略史比肩。</p>
</p>
要不然也不會把這麽大的權力交給他。</p>
當初塵嶽收複遼東,冷歸南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p>
冷歸南尷尬的撓頭一笑:“王爺,這不是大戰剛剛結束,需要統計的軍需物資實在是太多了嗎,這不,今天才差不多忙完。”</p>
“這麽快就忙完了?真不錯!”塵嶽喜氣洋洋的豎起了大拇指:</p>
“當初選你來管錢糧,本王真的是選對了人啊。”</p>
遼東的童成襄還有北涼的宋之鹿對冷歸南可是讚不絕口,要知道童成襄可是當過兩年戶部尚書的,能被他誇的人還真不多。</p>
商人出身的冷歸南對於錢糧調度的把控可謂是精確到了極致,可以說到了冷歸南手裏的物資,絕對沒有浪費一個銅板。</p>
得到誇獎的冷歸南樂嗬嗬的傻笑著,自從遼東收複之後,冷歸南就一心撲在了政務上,盡心盡力的給塵嶽效力。</p>
這輩子能再次光明正大的踏上遼東的土地,他已經死而無憾了。</p>
“冷大人,本王可不是來找你閑聊的,就沒有什麽東西想給本王看看嗎?”塵嶽突然眉頭一挑,笑嘻嘻的看著冷歸南。</p>
“看東西?看什麽東西?”</p>
冷歸南一愣,但很快就反應了過來,側身一彎腰:“王爺,請隨我來!”</p>
……</p>
兩個人徑直出了府邸,在城中兜兜轉轉,終於來到了一處有精銳甲士把守的軍營前。</p>
目光遙望,依稀可以看到裏麵密密麻麻的排列著一間間的倉庫。</p>
來來往往巡邏的士兵眼神淩厲,任何陌生人都休想悄無聲息的溜進軍營。</p>
尋常百姓根本就沒有可能接近營寨。</p>
在冷歸南出示了一塊令牌之後,守在營門口的士兵才恭恭敬敬的把他們請了進去。</p>
在冷歸南的帶領下,兩人當先走進了一座最大的倉庫內。</p>
“嘶~”</p>
一進入倉庫,塵嶽就倒抽了一口涼氣。</p>
一座座穀倉分布在倉庫之內,不僅是地麵有,穀倉更是向地下挖了不知道多深。</p>
“這就是去年秋收收上來的糧草,北涼、遼東兩地運過來的。”冷歸南笑著指了指占地極廣的穀倉。</p>
塵嶽用手抄起一把粟穀看了看,朗笑道:“這成色是真不錯啊。”</p>
“嗬嗬,有順檀兩地的北境黑土地,再加上朔州的千裏沃野,糧食自然是不錯的。”冷歸南輕笑道。</p>
“這座倉庫大概有多少糧食?”塵嶽指著這滿屋子的穀倉問道。</p>
冷歸南躬身回答:“足可供一萬大軍一個月的征戰所需。”</p>
“啪啪!”</p>
“不錯!”塵嶽拍去了手裏的灰塵,拔腿就走:“走,再帶本王去看看其他的。”</p>
“好!”</p>
兩人一座軍營一座軍營的看過去,冷歸南則不斷的介紹著:</p>
“這裏是布匹,可用來縫製軍服、過冬的棉衣。”</p>
“這裏是草藥,一部分是涼地的百姓在山中挖取的,還有一部分是暗中從中原之地一點點買來的。”</p>
“這是蔬菜,等著運往落雲城前線,給前線的弟兄們改善一下夥食。”</p>
……</p>
不僅有各種關係到大軍必備之需的物資,更有大量的軍械囤積在這裏。</p>
堆積成山的弓弩羽箭、一把把鋒利泛著寒光的北涼刀、一杆杆騎兵所用的陷陣長矛……</p>
隻要你能想到的,這裏都有。</p>
“這葫蘆城的大倉,不管何時,都儲存著十萬大軍征戰一個月所需要的各種物資,隻需要王爺一聲令下,物資就可以隨著官道運往前線。”冷歸南極為自豪的匯報著。</p>
塵嶽唏噓道:“甚好,甚好啊~”</p>
在前麵已經說了,葫蘆城是連接北涼和遼東的交通要道,地勢險要。</p>
各種軍需物資存放在這裏就是為了應急,隨時可以策應北涼遼東的戰事。</p>
“除此之外,臣還建起了四座大倉,坐落於境內的隱秘之地。”冷歸南壓低著聲音說道。</p>
那些藏起來的大倉,才是塵嶽真正的秘密,可不是葫蘆城這種一眼就能看到的東西。</p>
塵嶽背著手輕聲道:“涼山大倉本王這次沒去看,但是劍門大倉我想去看看,你把手裏的事務向底下人交代一下,這次隨本王一起去遼東!”</p>
“諾!”</p>
坐落於幽州最東邊的葫蘆城是北涼進入遼東內地的唯一捷徑,堪稱涼地的交通樞紐。</p>
小小的一座關隘,足有一萬步卒加三萬右騎軍坐鎮,防守之嚴密堪比天狼關和武關兩座軍事重鎮。</p>
但塵嶽來到葫蘆城的第一件事不是去找右騎軍的主帥步文山,也不是去視察葫蘆城的城防,而是徑直找到了武備司司丞冷歸南。</p>
冷歸南住在葫蘆城城西一座不起眼的府邸內,很是偏僻,明麵上掛著的牌匾是北涼布糧使,正四品官。</p>
布糧使的職責是統籌轄境之內的糧草、農作物等基礎物資,直接歸屬於當地刺史府管轄。</p>
在其他州郡,布糧使實際上隻是一個虛職,整天就幫著登記造冊就行了,並與其他任何實權。</p>
畢竟糧草物資乃是頭等大事,各地刺史都把這些物資調配的權力牢牢抓在手裏,怎麽可能下放給一個區區的四品或者五品官。</p>
可是冷歸南手裏的權力卻是大的嚇人,不僅管著北涼的糧草物資,連遼東的也歸他管。</p>
塵嶽之前曾笑言:涼地三十萬邊軍能不能吃上飯,都得看這位冷大人的臉色。</p>
“嘎吱~”</p>
塵嶽推門進入了冷歸南的辦公書房,大笑道:“冷大人,別來無恙啊!”</p>
年前的王府大宴冷歸南並未出現,因為武備司的存在塵嶽並不想讓太多人知道,就讓他一直作為一個秘密吧~</p>
正在低頭奮筆疾書的冷歸南一愣,抬頭錯愕道:</p>
“王爺?您怎麽來了?也不讓人提前通報一聲,快快請坐!”</p>
塵嶽掃視了一眼書房,四五張桌子上滿滿當當堆得全是各種奏折簡報。</p>
塵嶽隨手拿起一份翻看一下,上麵寫著:</p>
靈通縣納涼三千一百四十五刀,粗布五千捆,收攏良馬一百三十二匹……</p>
上麵詳細的記載著底下縣府去年收上來的各種物資,數字精確到個位數。</p>
塵嶽笑著道:“我說歸南啊,你好歹也是四品官,這書房可是太亂了點。”</p>
別看冷歸南頭上隻帶著個正四品的官帽,但凡知情的誰不知道,冷歸南可是涼王的絕對心腹,在塵嶽心中的地位足可以和幾位經略史比肩。</p>
</p>
要不然也不會把這麽大的權力交給他。</p>
當初塵嶽收複遼東,冷歸南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p>
冷歸南尷尬的撓頭一笑:“王爺,這不是大戰剛剛結束,需要統計的軍需物資實在是太多了嗎,這不,今天才差不多忙完。”</p>
“這麽快就忙完了?真不錯!”塵嶽喜氣洋洋的豎起了大拇指:</p>
“當初選你來管錢糧,本王真的是選對了人啊。”</p>
遼東的童成襄還有北涼的宋之鹿對冷歸南可是讚不絕口,要知道童成襄可是當過兩年戶部尚書的,能被他誇的人還真不多。</p>
商人出身的冷歸南對於錢糧調度的把控可謂是精確到了極致,可以說到了冷歸南手裏的物資,絕對沒有浪費一個銅板。</p>
得到誇獎的冷歸南樂嗬嗬的傻笑著,自從遼東收複之後,冷歸南就一心撲在了政務上,盡心盡力的給塵嶽效力。</p>
這輩子能再次光明正大的踏上遼東的土地,他已經死而無憾了。</p>
“冷大人,本王可不是來找你閑聊的,就沒有什麽東西想給本王看看嗎?”塵嶽突然眉頭一挑,笑嘻嘻的看著冷歸南。</p>
“看東西?看什麽東西?”</p>
冷歸南一愣,但很快就反應了過來,側身一彎腰:“王爺,請隨我來!”</p>
……</p>
兩個人徑直出了府邸,在城中兜兜轉轉,終於來到了一處有精銳甲士把守的軍營前。</p>
目光遙望,依稀可以看到裏麵密密麻麻的排列著一間間的倉庫。</p>
來來往往巡邏的士兵眼神淩厲,任何陌生人都休想悄無聲息的溜進軍營。</p>
尋常百姓根本就沒有可能接近營寨。</p>
在冷歸南出示了一塊令牌之後,守在營門口的士兵才恭恭敬敬的把他們請了進去。</p>
在冷歸南的帶領下,兩人當先走進了一座最大的倉庫內。</p>
“嘶~”</p>
一進入倉庫,塵嶽就倒抽了一口涼氣。</p>
一座座穀倉分布在倉庫之內,不僅是地麵有,穀倉更是向地下挖了不知道多深。</p>
“這就是去年秋收收上來的糧草,北涼、遼東兩地運過來的。”冷歸南笑著指了指占地極廣的穀倉。</p>
塵嶽用手抄起一把粟穀看了看,朗笑道:“這成色是真不錯啊。”</p>
“嗬嗬,有順檀兩地的北境黑土地,再加上朔州的千裏沃野,糧食自然是不錯的。”冷歸南輕笑道。</p>
“這座倉庫大概有多少糧食?”塵嶽指著這滿屋子的穀倉問道。</p>
冷歸南躬身回答:“足可供一萬大軍一個月的征戰所需。”</p>
“啪啪!”</p>
“不錯!”塵嶽拍去了手裏的灰塵,拔腿就走:“走,再帶本王去看看其他的。”</p>
“好!”</p>
兩人一座軍營一座軍營的看過去,冷歸南則不斷的介紹著:</p>
“這裏是布匹,可用來縫製軍服、過冬的棉衣。”</p>
“這裏是草藥,一部分是涼地的百姓在山中挖取的,還有一部分是暗中從中原之地一點點買來的。”</p>
“這是蔬菜,等著運往落雲城前線,給前線的弟兄們改善一下夥食。”</p>
……</p>
不僅有各種關係到大軍必備之需的物資,更有大量的軍械囤積在這裏。</p>
堆積成山的弓弩羽箭、一把把鋒利泛著寒光的北涼刀、一杆杆騎兵所用的陷陣長矛……</p>
隻要你能想到的,這裏都有。</p>
“這葫蘆城的大倉,不管何時,都儲存著十萬大軍征戰一個月所需要的各種物資,隻需要王爺一聲令下,物資就可以隨著官道運往前線。”冷歸南極為自豪的匯報著。</p>
塵嶽唏噓道:“甚好,甚好啊~”</p>
在前麵已經說了,葫蘆城是連接北涼和遼東的交通要道,地勢險要。</p>
各種軍需物資存放在這裏就是為了應急,隨時可以策應北涼遼東的戰事。</p>
“除此之外,臣還建起了四座大倉,坐落於境內的隱秘之地。”冷歸南壓低著聲音說道。</p>
那些藏起來的大倉,才是塵嶽真正的秘密,可不是葫蘆城這種一眼就能看到的東西。</p>
塵嶽背著手輕聲道:“涼山大倉本王這次沒去看,但是劍門大倉我想去看看,你把手裏的事務向底下人交代一下,這次隨本王一起去遼東!”</p>
“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