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帝王心術,推恩令新用
神龍殿,笑語連連,賓主盡歡。
第一天的大采選終於結束,李治特地邀請了武媚娘、上官青衣、蕭淑然等一幹娘家人,再就是七位五姓女和一幹在京的七族大員,可以說宴席人雖比不上國宴車水馬龍,但能坐進神龍殿的都是聞名天下的傳奇人物,規格極高,老人也極多,雖沒有千叟宴那般氣勢磅礴,但極具傳奇,不僅有長孫無忌、蕭禹、上官儀、崔敦禮、楊氏、還有一個特別的重量級人物——蕭後,宴會名義上是長孫無垢做東,武媚娘這個媳婦親自操持,這些皇親國戚難得被李治邀請,拖家帶口的實在不少,算下來也有百十號人,主桌上坐著李治,長孫無垢、武媚娘位居左右,剩下來便是儀同親王的幾位皇妃,淑妃蕭淑然、賢妃上官青衣、德妃金喜善,再下麵便是長孫無忌、蕭禹、崔敦禮、蕭後、楊氏和七位五姓女,以及一幹小舅子,上官庭芝、武元慶、武元爽、蕭陵、鄭令之、王卿圖、崔知溫……大大小小李治認識的不認識,反正是習慣了,皇家就是親戚多。
王灼華、李子衿、崔驚鴻、李離婁眾女坐在下麵不時的側目掃一下坐在台上臉上始終掛著矜持笑意的男人,無疑今天進退有據風度翩翩的李治大不同於那日所見的憊懶無賴,不過七女早已見識過這廝的真實嘴臉,要不然真的會被李治儀表堂堂蒙騙過去,以為自己未來丈夫是個頂頂正直剛直不阿的男子漢呢,王灼華哼了一聲,扭過頭去,她今晚喝的酒不多,但臉早已緋紅一片,真的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她可還記得李治那天在唐市中說的話,隻要你贏了,便讓你成為王貴妃,晚上皮鞭燒肉的隨便,直到現在,王灼華還沒從李治這份彪悍的**中走出來,信以為真了,又是一個單純敗給世故,女人敗給男人那張嘴的經典。
神龍殿很是氣派,富麗堂皇,燈火通明,殿中三十六盞巨大的宮燈照得殿內大紅柱熠熠生光,嫻雅端正的仕女在燈下矜持柔媚的微笑,不時的上前為一應人等斟酒,錦衣如流,各種華貴的服色燦爛交織令人目眩。這一切,都驕傲的宣示著神龍殿裏的尊貴等級,也冷森森的滯澀著貧寒布衣的腳步。
李治端著酒杯,眯起眼睛凝望著殿中花開花散,恍惚無間的歌舞,從歌姬的衣著到舞姿無不透露著盛唐氣象,沒來由的李治竟想到了那個女人,不禁輕輕的歎息了一聲。
“小女王灼華,參見陛下。”
歌舞稍歇,王灼華便離座飄了過來,躬身給李治行禮,禮數周到,麵容恬靜,世家閨秀一舉一動都透著修養,賊有氣質了。
殿中的笑聲細細的嗡嗡聲立馬頓住了,王灼華自是能清晰感受到眾人聚集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卻嘴角含笑,徑自瞧著李治,眼神溫順沒有半絲鋒芒,任誰看都是實實在在的賢妻良母,可遇不可求。
“灼華且平身吧,不知有何事,不妨說與朕聽聽,哪怕現在迫不及待想進宮,朕也可以考慮一二。”
李治衝王灼華投過去一個眼色,這番話說的曖昧極了,不過下座的人都是老狐狸了,一個神情自若,沒有一絲意外,波瀾不驚。
王灼華眨了眨眼睛,笑道:“敢問陛下,為君者可有戲言?”
李治微微一笑,心中已然料到王灼華話中深意,“君子一言尚且駟馬難追,朕為天子,一言九鼎,說出去的,改不了。”
王灼華猛吸口氣,又行了一禮,笑的更加嫵媚了,“那,那今天下午陛下說的,嗯,就是奴家贏了的話……”
李治驚訝:“灼華小姐啊,甚麽今天下午,朕今天下午見過小姐,朕怎麽不記得了?”
下座武順忍不住“噗!”的噴出了一口酒,明顯是被奸夫的無恥震驚了,惹得不少本來覬覦武大姐風情的皇親國戚更是雙目癡呆,一臉花癡,如此美人哪怕出醜都是這麽美,驚豔**,要是能和這樣的美人春宵一夜滾大床,短命十年也是大大值得的。
王灼華臉色徒然發白,不敢置信的看著李治,身體竟是禁不住顫抖起來,雙眼泛紅,死死盯住李治想要看看這人怎麽能無恥到這種境界,才兩三個時辰不見,便把男人最重要的承諾拋之腦後了,更何況他還是帝王。
“哎呀,灼華小姐好眼力,一下子便把朕認出來了,剛才開個小玩笑啊。得罪得罪。”
一語落點,凝滯的氣氛頓時炸開了,舉座轟然大笑起來,那站在大殿正中的王灼華心裏猛地不是個滋味,就好像被一個很重要的人不顧自己心情開了一個很不好笑的玩笑,草草又是一禮,轉身退了下去,竟淚眼朦朧起來,隻是僵硬著臉,從頭到尾看的仔細的武媚娘搖搖頭,太嫩了。
見此,沒心沒肺的小李同學更加樂不可支,竟是前仰後合般大笑起來,見皇帝如此,殿內眾人也齊聲大笑,隻七位五姓女同氣連枝,斂眉垂目,自斟自酌,明顯不快。
良久笑聲平息,李治向武媚娘努努嘴:“該你東道唱了。”
武媚娘慨然歉意道:“灼華妹妹切勿生氣,陛下對妹妹承諾之事,一回來便說與本宮聽,對各位妹子的人品相貌也是大加讚賞。念起各位妹妹,也感歎不愧是七宗五姓,聞名天下的五姓女,人人才學出眾,要妾身以後打理六宮之時,多顧顧眾姐妹的想法,切勿唐突了佳人,沒想到這才一開口就惹得眾位妹妹如此,妾身這個皇後便冒失一次替陛下道個歉,以後有傷心難過的事,不妨常和姐姐說,姐姐身為六宮之主,自當為妹妹們做主,切勿客氣,若然真出了差錯,姐姐公事公辦失了眾妹妹的麵皮,傷了和氣,才是大大的不妙,姐姐這個皇後到時打理不好後宮,不許母後提點,自己便汗顏難以見人了,眾位妹妹聽來,可是這般道理?”
默然有頃,在座眾人恍然,好一出夫唱婦隨,這是李治在表態,確保武媚娘後宮之主的穩固,也告懈某些人放下不該有的心思,在座七宗中官職最高的清河崔敦禮起身,道:“陛下恕罪,這幾個女娃年紀尚小,平日裏嬌慣,臣在此替她們像陛下請罪了。”
“崔老休要如此說。”李治打斷了崔敦禮,凡事不可過度,火候正好,崔敦禮明白此中奧秘,卻也不能理會,隻是喟然一歎:“這王家閨女是老臣從小看大的,品格是好的,不瞞陛下,當初先皇在世之時,便有將她許給陛下為王妃,不想……”
李治眼中驟然生光,笑道:“不想後來朕竟親自去了秀場搶了媚娘,不過王家有此心誌,朕記在心裏便是。”
果然啊,要不是當初自己那一出,這個王灼華今日就會坐在自己身邊,王皇後怕就是她了。
“下臣代王家謝過陛下厚愛。”
崔敦禮肅然一躬,這一躬儼然竟是以七宗在長安總的代理人自居啊,而下席王家家老眯著眼睛卻沒有絲毫異議,想必早已盤算洽淡妥當了,李治頜首,記在心裏,擺擺手示意崔敦禮坐下。
又是一陣君臣相宜,李治便情理之外意料之外的提到了崔知溫,微微驚訝的年輕人愣怔間抬頭挺胸氣宇軒昂的大步走出,第一次見麵,對李治行了大禮,一番客套後,李治看似隨意的問道:“喜歡當官嗎?”
如此直接的問題,換做旁人必是一番心裏計較,若遇上“君子”,怕還要清高一回,不想崔知溫竟是煞有其事的鄭重的點點頭,不急不緩的恭聲道:“《論語.子張》:“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學生理解為仕者有餘力宜從學,學者有餘力宜從仕,青史曆來便和平民百姓無關,學生少有壯誌,望能為國家盡一份心力,他日也可能留名青史,雁過留聲,也不枉人間道上走一回了,若有唐突之處,望陛下見諒。”
笑了笑,李治對崔敦禮揚聲道:“崔老啊,崔家又出來一個俊傑啊,嗯,很對朕的胃口,朕不怕有野心的人,有大能之人難免恃才傲物,朕討厭的是那些喜歡把自己隱藏很深,敢做不敢說的,知溫啊,你這個小舅子朕認了。”
崔知溫得此禮遇,連忙謙虛不敢。
收斂了笑容,李治鏗鏘有力的道:“其實啊,‘仕’與‘學’之間也沒有必然的聯係,萬事萬物均有利弊,客觀地講,‘學而優則仕’,也給寒門子弟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如此天下寒士雖‘布衣’猶覺‘香’,盛世方能大治。‘學而優則仕’朕先不說了,這‘仕而優則學’的後果在朕看來往小處說是‘占著茅坑不拉屎’,往中處講是滋生貪官汙吏的根源,往大處言是天下太平的大敵,朕自登基以來實施軍政分離,你崔家也有不少人歸田了,知溫不知如何作想?”
在座不少人身體一震,默不作聲,崔知溫也皺緊了眉頭,隨即鬆開來,平靜道:“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陛下此舉也是為了鞏固天下,讓百姓安居樂業,我等世家恨紛紛擊掌叫好,隻是可惜不少子弟難有為朝廷效力的機會了。”
“知溫能夠理解就好,朕接下來也知道該如何做了。”李治笑意玩味。
崔知溫大起狐疑,接下來是何意?一時間竟然摸不清頭腦李治葫蘆裏到底賣的甚麽藥,隻有沉默不說話,另一邊崔敦禮大皺眉頭。
“好了好了,稚奴,今日乃家宴,不談國事,快布酒布菜——”長孫無垢見眾人興致不高,便出言中和,話音將落,便有六名豔美仕女絡繹捧來酒菜。
酒是每案三壺,一三勒漿,一葡萄酒,一蘭陵酒。菜是兩盤一盅,未上案頭,蒸騰清香便和著大殿四角四隻大燎爐的烘烘熱氣彌漫開來。蕭陵聳著鼻頭對李治笑道:“陛下,甚個肉香,如此鉤人?臣已經垂涎三尺矣!”
坐在蕭陵身旁的鄭令之笑道:“必是熊掌無疑了。”
“木有錯!”李治敲打著盅蓋,“此盅之肉,正是熊掌,那單於都護府長史蕭嗣業獵取大熊數頭,朕命禦廚剝皮,開腹,得熊掌二十八隻,加大顆青鹽,燉得熟透,蘸豉汁蔥蒜辣椒末兒,是人皆垂涎三尺!”
“這熊掌委實難得!”蕭陵拍案笑道,“市麵上這東西可是供不應求,可惜這黑瞎子厲害,虎豹也不是敵手。”
“吃你的吧。”
李治已經開始動手了,國寶啊,先吃了再說,來大唐不吃點珍惜野味實在太悲涼了,要不改天試試熊貓?
“葡萄美酒夜光杯,各位愛卿,滿飲此杯,看比之我中原烈酒如何。”李治微笑舉杯,卻隻是輕輕呷了一口。
眾人舉杯一飲而盡,武媚娘得李治囑咐,隻喝了點特意為她準備的果汁,置杯品咂,回到座位的對崔知溫笑道:“清涼甘冽,其澀勝過蘭陵酒,不如三勒漿壯嘴。”
“嗯!知溫畢竟是有品味的。”李治笑道。
“知溫啊,朕很看好你,不如先到尚書台做個文職,也好他日擔當重任。”李治深深望了一眼崔知溫,含有深意道:“說不得他也能入閣為相呢?”
崔知溫對於自己加速的心跳絲毫沒有感覺,思維迅速的轉動,尋求眼前這個比自己還小兩歲的年輕人的真實意圖。入閣自然是每個入仕之人夢寐以求的,可值此時此地,在七宗之人麵前說,便不是鼓勵之語,再加上前麵一番計較,直覺告訴崔知溫其中必有自己沒有想到的東西。
另一邊鄭令之端起三勒漿,滿飲,酒辣,帶勁!
一陣歌舞過後,天色已晚,明日還有早朝,便宣布散了。
暮色深沉,回去的路上崔敦禮覺得憋悶,吩咐駕車的停下車,吩咐侍從喚來崔知溫,兩人在清涼的晚風中沿著大長安寬廣的街道漫步。走得一段,崔敦禮道,“有甚麽想法就說吧!”
崔知溫沒有說話,他心裏此刻滿是疑惑卻不知從何說起,崔知溫喜歡下棋,當一個棋子過強或過弱聰明如他都會嚐試舍棄,為其他人空出位子,難道?不可能,絕不可能。
片刻之後,仍得不到回答的崔敦禮便沒問了,停下步來側目看著崔知溫,月光下,但見崔知溫者散發大袖,步態灑脫,對這個家族中皎皎之子暗自讚賞,崔敦禮年已老目力每況愈下,但眼下竟毫無朦朧之感,內心一片琉璃,清澈的能印出天上那輪明月來,天色雖晚,大長安街道兩邊還是風燈照明,澄澈一片,行人絡繹不絕,深深吸口氣,崔敦禮歎道:“想我七宗五姓,盛世第一流,崔家更被公認天下第一姓,古往今來除了皇族有幾家幾族有如此輝煌,然我七宗無中樞之位,卻擁中樞改變天下大勢輿論之勢,直如孤立之木,外雖枝繁葉茂,實卻危如累卵。若無真實功業,終將成漂流之木,能夠長存世間的,隻要心有戚戚的中等世家,七宗太大了。”
“二爺爺此話何意,知溫不明。”崔知溫板著臉搖搖頭。
崔敦禮轉身直視崔知溫,“陛下很看重你,或者說你有很大的利用價值,未來你說不得真的入閣,陛下今天所言,無非在暗示你,要選擇了?”
“怎麽講?”
“陛下要對七宗動手了。選擇家族還是前程?不僅是你,怕是家族其他人也會和你一樣麵對陛下拋出的這個抉擇。”崔敦禮說完後驟然心沉。
崔知溫完全清楚了,清楚了李治,清楚了二爺爺,也清楚了自己。
一句誰也不願觸及的話頓時浮上心頭,一開始這句話就已經在七宗不少有識之士的心頭跳動了,天下大勢誰都清楚,大唐兵威正盛,天下太平已久,百姓安居樂業,這是明擺著的事實。自己始終不言,也是害怕觸及那句話。
小皇帝不置可否,也是不想挑開那句話,說出都臉上不好看。
皇帝接受五姓女進宮,如今看來自有三分虛與委蛇,給七宗一個台階和一個保證。
自己一聽心中便煩躁惱怒,何嚐不是害怕觸及那句話?
那個可怕的字眼,便是所謂帝王心術:製權,持衡。
小皇帝要按照他的心意給七宗修修枝葉了!
※※※※※※※※※※※※※※※※※※※※※※※※※※※
另一邊,和武媚娘回到翠微宮中的李治一股腦也不脫鞋子便泄了氣的躺到**,枕著雙手發呆。
武媚娘挺著肚子,緩步走到李治麵前坐下,細心的給李治脫了鞋子,道:“夫君,想好怎麽做了嗎?”
“嗯,想好了,多虧了鄭素弱的弟弟獻的策,聽說此次明經科得中進士,如今看來,是個不讀死書的好料子,琢磨幾年,必能獨當一麵。”
“鄭素弱胞弟?哦…想必,是那鄭令之吧,此人目光清亮,持事穩重,更兼懂大局知進退,卻乃不可多得之才。不過妾身好奇的是他身為七宗子弟,莫非還能獻出對自家不利的狠辣之策?”
“媚娘這回可猜錯了,不是狠辣,那是相當狠辣,操作得當,七宗勢力不減反增,卻能為大唐化為無邊助力,不過若操作不當,養虎為患,來日或造反噬,是把真真實實的雙刃劍。”李治有點頭痛的道。
“夫君乃一國之君,此邦國大事妾身本不願過問,但涉及天下變局,望夫君能告知,不枉我夫妻一體,百年守候。”武媚娘素來莊重,此一番話竟是大有問詢斥責之意。
“呃…媚娘此話如對症良藥,此事未成,朕倒先得意忘形上了,該死該死,是朕唐突了。”李治肅然坐起,對著武媚娘拱手一禮,然後不待武媚娘“相敬如賓”的還禮,便湊上耳朵畔嘀咕了一陣。
武媚娘眼睛驟然一亮,複竟粗重的喘息低聲驚道:“推恩令?好狠,若真能辦成,七宗將分為一盤散沙,實力哪怕增長也威脅不了中樞。”
“不錯,國之安危,在於所處大勢。大勢危,哪怕兵鋒尖銳無敵,終將覆沒,春秋時晉國何其王霸,春秋五霸真正說起來隻有晉當起第一,哪怕是九合諸侯驅除胡人的齊桓公公子小白也比不上,卻被趙魏韓三家分晉,所以亡也。大勢安,哪怕主昏臣庸而無傷根本,自古不乏昏庸卻得善終的守成之君。七宗隻要成一盤散沙,哪怕這些散沙合在一起後比以往更龐大,實力驟增,朕也無所懼,此乃大勢安,怕就怕會聯合到一起,那無論大唐兵鋒如何犀利,於內也是大勢危。所以朕才說推恩令乃雙刃劍,傷人亦可傷己。”
“夫君,放心吧,隻要我等好好謀劃一番,必不會出現如此局麵,臣妾可一直是法家的擁磊,也一直相信‘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每個人骨子裏都是自私的,善良溫和那時後天人倫教育的,那些本沒有繼承希望的世家子隻要選擇了陛下,就能成為家主開辟一方,難道以後還會再聽和他們地位相當,年紀相當的人嗎?先漢的推恩令就給我們一個很好的例子。”武媚娘眼神賊亮賊亮的,李治頓時放下半顆心,每次這妞這幅誌在必得的表情,就說明起碼有九成把握,嗯,娶個女王媳婦就是享福。
想到這李治精神大振,笑道:“等二日後大采選結束,一幹人等進宮後,朕便要下江南了,等回來的時候,朕可指望著媚娘把那幾個母老虎馴服,剪了爪子。不過在這之前,先洞房了再說。一龍七鳳啊。”
武媚娘依偎過去,沒好氣的道:“那你可早點回來,要是我們的孩子出生你不在身邊,媚娘一定恨死你了。”
“一定…”
李治猛然堵22:05 2011/8/29住這妞的嘴巴,夫妻倆一切盡在不言中。
※※※※※※※※※※※※※※※※※※※※※※※※※※※
:開學了,事有點多,痛苦中。ro
神龍殿,笑語連連,賓主盡歡。
第一天的大采選終於結束,李治特地邀請了武媚娘、上官青衣、蕭淑然等一幹娘家人,再就是七位五姓女和一幹在京的七族大員,可以說宴席人雖比不上國宴車水馬龍,但能坐進神龍殿的都是聞名天下的傳奇人物,規格極高,老人也極多,雖沒有千叟宴那般氣勢磅礴,但極具傳奇,不僅有長孫無忌、蕭禹、上官儀、崔敦禮、楊氏、還有一個特別的重量級人物——蕭後,宴會名義上是長孫無垢做東,武媚娘這個媳婦親自操持,這些皇親國戚難得被李治邀請,拖家帶口的實在不少,算下來也有百十號人,主桌上坐著李治,長孫無垢、武媚娘位居左右,剩下來便是儀同親王的幾位皇妃,淑妃蕭淑然、賢妃上官青衣、德妃金喜善,再下麵便是長孫無忌、蕭禹、崔敦禮、蕭後、楊氏和七位五姓女,以及一幹小舅子,上官庭芝、武元慶、武元爽、蕭陵、鄭令之、王卿圖、崔知溫……大大小小李治認識的不認識,反正是習慣了,皇家就是親戚多。
王灼華、李子衿、崔驚鴻、李離婁眾女坐在下麵不時的側目掃一下坐在台上臉上始終掛著矜持笑意的男人,無疑今天進退有據風度翩翩的李治大不同於那日所見的憊懶無賴,不過七女早已見識過這廝的真實嘴臉,要不然真的會被李治儀表堂堂蒙騙過去,以為自己未來丈夫是個頂頂正直剛直不阿的男子漢呢,王灼華哼了一聲,扭過頭去,她今晚喝的酒不多,但臉早已緋紅一片,真的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她可還記得李治那天在唐市中說的話,隻要你贏了,便讓你成為王貴妃,晚上皮鞭燒肉的隨便,直到現在,王灼華還沒從李治這份彪悍的**中走出來,信以為真了,又是一個單純敗給世故,女人敗給男人那張嘴的經典。
神龍殿很是氣派,富麗堂皇,燈火通明,殿中三十六盞巨大的宮燈照得殿內大紅柱熠熠生光,嫻雅端正的仕女在燈下矜持柔媚的微笑,不時的上前為一應人等斟酒,錦衣如流,各種華貴的服色燦爛交織令人目眩。這一切,都驕傲的宣示著神龍殿裏的尊貴等級,也冷森森的滯澀著貧寒布衣的腳步。
李治端著酒杯,眯起眼睛凝望著殿中花開花散,恍惚無間的歌舞,從歌姬的衣著到舞姿無不透露著盛唐氣象,沒來由的李治竟想到了那個女人,不禁輕輕的歎息了一聲。
“小女王灼華,參見陛下。”
歌舞稍歇,王灼華便離座飄了過來,躬身給李治行禮,禮數周到,麵容恬靜,世家閨秀一舉一動都透著修養,賊有氣質了。
殿中的笑聲細細的嗡嗡聲立馬頓住了,王灼華自是能清晰感受到眾人聚集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卻嘴角含笑,徑自瞧著李治,眼神溫順沒有半絲鋒芒,任誰看都是實實在在的賢妻良母,可遇不可求。
“灼華且平身吧,不知有何事,不妨說與朕聽聽,哪怕現在迫不及待想進宮,朕也可以考慮一二。”
李治衝王灼華投過去一個眼色,這番話說的曖昧極了,不過下座的人都是老狐狸了,一個神情自若,沒有一絲意外,波瀾不驚。
王灼華眨了眨眼睛,笑道:“敢問陛下,為君者可有戲言?”
李治微微一笑,心中已然料到王灼華話中深意,“君子一言尚且駟馬難追,朕為天子,一言九鼎,說出去的,改不了。”
王灼華猛吸口氣,又行了一禮,笑的更加嫵媚了,“那,那今天下午陛下說的,嗯,就是奴家贏了的話……”
李治驚訝:“灼華小姐啊,甚麽今天下午,朕今天下午見過小姐,朕怎麽不記得了?”
下座武順忍不住“噗!”的噴出了一口酒,明顯是被奸夫的無恥震驚了,惹得不少本來覬覦武大姐風情的皇親國戚更是雙目癡呆,一臉花癡,如此美人哪怕出醜都是這麽美,驚豔**,要是能和這樣的美人春宵一夜滾大床,短命十年也是大大值得的。
王灼華臉色徒然發白,不敢置信的看著李治,身體竟是禁不住顫抖起來,雙眼泛紅,死死盯住李治想要看看這人怎麽能無恥到這種境界,才兩三個時辰不見,便把男人最重要的承諾拋之腦後了,更何況他還是帝王。
“哎呀,灼華小姐好眼力,一下子便把朕認出來了,剛才開個小玩笑啊。得罪得罪。”
一語落點,凝滯的氣氛頓時炸開了,舉座轟然大笑起來,那站在大殿正中的王灼華心裏猛地不是個滋味,就好像被一個很重要的人不顧自己心情開了一個很不好笑的玩笑,草草又是一禮,轉身退了下去,竟淚眼朦朧起來,隻是僵硬著臉,從頭到尾看的仔細的武媚娘搖搖頭,太嫩了。
見此,沒心沒肺的小李同學更加樂不可支,竟是前仰後合般大笑起來,見皇帝如此,殿內眾人也齊聲大笑,隻七位五姓女同氣連枝,斂眉垂目,自斟自酌,明顯不快。
良久笑聲平息,李治向武媚娘努努嘴:“該你東道唱了。”
武媚娘慨然歉意道:“灼華妹妹切勿生氣,陛下對妹妹承諾之事,一回來便說與本宮聽,對各位妹子的人品相貌也是大加讚賞。念起各位妹妹,也感歎不愧是七宗五姓,聞名天下的五姓女,人人才學出眾,要妾身以後打理六宮之時,多顧顧眾姐妹的想法,切勿唐突了佳人,沒想到這才一開口就惹得眾位妹妹如此,妾身這個皇後便冒失一次替陛下道個歉,以後有傷心難過的事,不妨常和姐姐說,姐姐身為六宮之主,自當為妹妹們做主,切勿客氣,若然真出了差錯,姐姐公事公辦失了眾妹妹的麵皮,傷了和氣,才是大大的不妙,姐姐這個皇後到時打理不好後宮,不許母後提點,自己便汗顏難以見人了,眾位妹妹聽來,可是這般道理?”
默然有頃,在座眾人恍然,好一出夫唱婦隨,這是李治在表態,確保武媚娘後宮之主的穩固,也告懈某些人放下不該有的心思,在座七宗中官職最高的清河崔敦禮起身,道:“陛下恕罪,這幾個女娃年紀尚小,平日裏嬌慣,臣在此替她們像陛下請罪了。”
“崔老休要如此說。”李治打斷了崔敦禮,凡事不可過度,火候正好,崔敦禮明白此中奧秘,卻也不能理會,隻是喟然一歎:“這王家閨女是老臣從小看大的,品格是好的,不瞞陛下,當初先皇在世之時,便有將她許給陛下為王妃,不想……”
李治眼中驟然生光,笑道:“不想後來朕竟親自去了秀場搶了媚娘,不過王家有此心誌,朕記在心裏便是。”
果然啊,要不是當初自己那一出,這個王灼華今日就會坐在自己身邊,王皇後怕就是她了。
“下臣代王家謝過陛下厚愛。”
崔敦禮肅然一躬,這一躬儼然竟是以七宗在長安總的代理人自居啊,而下席王家家老眯著眼睛卻沒有絲毫異議,想必早已盤算洽淡妥當了,李治頜首,記在心裏,擺擺手示意崔敦禮坐下。
又是一陣君臣相宜,李治便情理之外意料之外的提到了崔知溫,微微驚訝的年輕人愣怔間抬頭挺胸氣宇軒昂的大步走出,第一次見麵,對李治行了大禮,一番客套後,李治看似隨意的問道:“喜歡當官嗎?”
如此直接的問題,換做旁人必是一番心裏計較,若遇上“君子”,怕還要清高一回,不想崔知溫竟是煞有其事的鄭重的點點頭,不急不緩的恭聲道:“《論語.子張》:“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學生理解為仕者有餘力宜從學,學者有餘力宜從仕,青史曆來便和平民百姓無關,學生少有壯誌,望能為國家盡一份心力,他日也可能留名青史,雁過留聲,也不枉人間道上走一回了,若有唐突之處,望陛下見諒。”
笑了笑,李治對崔敦禮揚聲道:“崔老啊,崔家又出來一個俊傑啊,嗯,很對朕的胃口,朕不怕有野心的人,有大能之人難免恃才傲物,朕討厭的是那些喜歡把自己隱藏很深,敢做不敢說的,知溫啊,你這個小舅子朕認了。”
崔知溫得此禮遇,連忙謙虛不敢。
收斂了笑容,李治鏗鏘有力的道:“其實啊,‘仕’與‘學’之間也沒有必然的聯係,萬事萬物均有利弊,客觀地講,‘學而優則仕’,也給寒門子弟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如此天下寒士雖‘布衣’猶覺‘香’,盛世方能大治。‘學而優則仕’朕先不說了,這‘仕而優則學’的後果在朕看來往小處說是‘占著茅坑不拉屎’,往中處講是滋生貪官汙吏的根源,往大處言是天下太平的大敵,朕自登基以來實施軍政分離,你崔家也有不少人歸田了,知溫不知如何作想?”
在座不少人身體一震,默不作聲,崔知溫也皺緊了眉頭,隨即鬆開來,平靜道:“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陛下此舉也是為了鞏固天下,讓百姓安居樂業,我等世家恨紛紛擊掌叫好,隻是可惜不少子弟難有為朝廷效力的機會了。”
“知溫能夠理解就好,朕接下來也知道該如何做了。”李治笑意玩味。
崔知溫大起狐疑,接下來是何意?一時間竟然摸不清頭腦李治葫蘆裏到底賣的甚麽藥,隻有沉默不說話,另一邊崔敦禮大皺眉頭。
“好了好了,稚奴,今日乃家宴,不談國事,快布酒布菜——”長孫無垢見眾人興致不高,便出言中和,話音將落,便有六名豔美仕女絡繹捧來酒菜。
酒是每案三壺,一三勒漿,一葡萄酒,一蘭陵酒。菜是兩盤一盅,未上案頭,蒸騰清香便和著大殿四角四隻大燎爐的烘烘熱氣彌漫開來。蕭陵聳著鼻頭對李治笑道:“陛下,甚個肉香,如此鉤人?臣已經垂涎三尺矣!”
坐在蕭陵身旁的鄭令之笑道:“必是熊掌無疑了。”
“木有錯!”李治敲打著盅蓋,“此盅之肉,正是熊掌,那單於都護府長史蕭嗣業獵取大熊數頭,朕命禦廚剝皮,開腹,得熊掌二十八隻,加大顆青鹽,燉得熟透,蘸豉汁蔥蒜辣椒末兒,是人皆垂涎三尺!”
“這熊掌委實難得!”蕭陵拍案笑道,“市麵上這東西可是供不應求,可惜這黑瞎子厲害,虎豹也不是敵手。”
“吃你的吧。”
李治已經開始動手了,國寶啊,先吃了再說,來大唐不吃點珍惜野味實在太悲涼了,要不改天試試熊貓?
“葡萄美酒夜光杯,各位愛卿,滿飲此杯,看比之我中原烈酒如何。”李治微笑舉杯,卻隻是輕輕呷了一口。
眾人舉杯一飲而盡,武媚娘得李治囑咐,隻喝了點特意為她準備的果汁,置杯品咂,回到座位的對崔知溫笑道:“清涼甘冽,其澀勝過蘭陵酒,不如三勒漿壯嘴。”
“嗯!知溫畢竟是有品味的。”李治笑道。
“知溫啊,朕很看好你,不如先到尚書台做個文職,也好他日擔當重任。”李治深深望了一眼崔知溫,含有深意道:“說不得他也能入閣為相呢?”
崔知溫對於自己加速的心跳絲毫沒有感覺,思維迅速的轉動,尋求眼前這個比自己還小兩歲的年輕人的真實意圖。入閣自然是每個入仕之人夢寐以求的,可值此時此地,在七宗之人麵前說,便不是鼓勵之語,再加上前麵一番計較,直覺告訴崔知溫其中必有自己沒有想到的東西。
另一邊鄭令之端起三勒漿,滿飲,酒辣,帶勁!
一陣歌舞過後,天色已晚,明日還有早朝,便宣布散了。
暮色深沉,回去的路上崔敦禮覺得憋悶,吩咐駕車的停下車,吩咐侍從喚來崔知溫,兩人在清涼的晚風中沿著大長安寬廣的街道漫步。走得一段,崔敦禮道,“有甚麽想法就說吧!”
崔知溫沒有說話,他心裏此刻滿是疑惑卻不知從何說起,崔知溫喜歡下棋,當一個棋子過強或過弱聰明如他都會嚐試舍棄,為其他人空出位子,難道?不可能,絕不可能。
片刻之後,仍得不到回答的崔敦禮便沒問了,停下步來側目看著崔知溫,月光下,但見崔知溫者散發大袖,步態灑脫,對這個家族中皎皎之子暗自讚賞,崔敦禮年已老目力每況愈下,但眼下竟毫無朦朧之感,內心一片琉璃,清澈的能印出天上那輪明月來,天色雖晚,大長安街道兩邊還是風燈照明,澄澈一片,行人絡繹不絕,深深吸口氣,崔敦禮歎道:“想我七宗五姓,盛世第一流,崔家更被公認天下第一姓,古往今來除了皇族有幾家幾族有如此輝煌,然我七宗無中樞之位,卻擁中樞改變天下大勢輿論之勢,直如孤立之木,外雖枝繁葉茂,實卻危如累卵。若無真實功業,終將成漂流之木,能夠長存世間的,隻要心有戚戚的中等世家,七宗太大了。”
“二爺爺此話何意,知溫不明。”崔知溫板著臉搖搖頭。
崔敦禮轉身直視崔知溫,“陛下很看重你,或者說你有很大的利用價值,未來你說不得真的入閣,陛下今天所言,無非在暗示你,要選擇了?”
“怎麽講?”
“陛下要對七宗動手了。選擇家族還是前程?不僅是你,怕是家族其他人也會和你一樣麵對陛下拋出的這個抉擇。”崔敦禮說完後驟然心沉。
崔知溫完全清楚了,清楚了李治,清楚了二爺爺,也清楚了自己。
一句誰也不願觸及的話頓時浮上心頭,一開始這句話就已經在七宗不少有識之士的心頭跳動了,天下大勢誰都清楚,大唐兵威正盛,天下太平已久,百姓安居樂業,這是明擺著的事實。自己始終不言,也是害怕觸及那句話。
小皇帝不置可否,也是不想挑開那句話,說出都臉上不好看。
皇帝接受五姓女進宮,如今看來自有三分虛與委蛇,給七宗一個台階和一個保證。
自己一聽心中便煩躁惱怒,何嚐不是害怕觸及那句話?
那個可怕的字眼,便是所謂帝王心術:製權,持衡。
小皇帝要按照他的心意給七宗修修枝葉了!
※※※※※※※※※※※※※※※※※※※※※※※※※※※
另一邊,和武媚娘回到翠微宮中的李治一股腦也不脫鞋子便泄了氣的躺到**,枕著雙手發呆。
武媚娘挺著肚子,緩步走到李治麵前坐下,細心的給李治脫了鞋子,道:“夫君,想好怎麽做了嗎?”
“嗯,想好了,多虧了鄭素弱的弟弟獻的策,聽說此次明經科得中進士,如今看來,是個不讀死書的好料子,琢磨幾年,必能獨當一麵。”
“鄭素弱胞弟?哦…想必,是那鄭令之吧,此人目光清亮,持事穩重,更兼懂大局知進退,卻乃不可多得之才。不過妾身好奇的是他身為七宗子弟,莫非還能獻出對自家不利的狠辣之策?”
“媚娘這回可猜錯了,不是狠辣,那是相當狠辣,操作得當,七宗勢力不減反增,卻能為大唐化為無邊助力,不過若操作不當,養虎為患,來日或造反噬,是把真真實實的雙刃劍。”李治有點頭痛的道。
“夫君乃一國之君,此邦國大事妾身本不願過問,但涉及天下變局,望夫君能告知,不枉我夫妻一體,百年守候。”武媚娘素來莊重,此一番話竟是大有問詢斥責之意。
“呃…媚娘此話如對症良藥,此事未成,朕倒先得意忘形上了,該死該死,是朕唐突了。”李治肅然坐起,對著武媚娘拱手一禮,然後不待武媚娘“相敬如賓”的還禮,便湊上耳朵畔嘀咕了一陣。
武媚娘眼睛驟然一亮,複竟粗重的喘息低聲驚道:“推恩令?好狠,若真能辦成,七宗將分為一盤散沙,實力哪怕增長也威脅不了中樞。”
“不錯,國之安危,在於所處大勢。大勢危,哪怕兵鋒尖銳無敵,終將覆沒,春秋時晉國何其王霸,春秋五霸真正說起來隻有晉當起第一,哪怕是九合諸侯驅除胡人的齊桓公公子小白也比不上,卻被趙魏韓三家分晉,所以亡也。大勢安,哪怕主昏臣庸而無傷根本,自古不乏昏庸卻得善終的守成之君。七宗隻要成一盤散沙,哪怕這些散沙合在一起後比以往更龐大,實力驟增,朕也無所懼,此乃大勢安,怕就怕會聯合到一起,那無論大唐兵鋒如何犀利,於內也是大勢危。所以朕才說推恩令乃雙刃劍,傷人亦可傷己。”
“夫君,放心吧,隻要我等好好謀劃一番,必不會出現如此局麵,臣妾可一直是法家的擁磊,也一直相信‘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每個人骨子裏都是自私的,善良溫和那時後天人倫教育的,那些本沒有繼承希望的世家子隻要選擇了陛下,就能成為家主開辟一方,難道以後還會再聽和他們地位相當,年紀相當的人嗎?先漢的推恩令就給我們一個很好的例子。”武媚娘眼神賊亮賊亮的,李治頓時放下半顆心,每次這妞這幅誌在必得的表情,就說明起碼有九成把握,嗯,娶個女王媳婦就是享福。
想到這李治精神大振,笑道:“等二日後大采選結束,一幹人等進宮後,朕便要下江南了,等回來的時候,朕可指望著媚娘把那幾個母老虎馴服,剪了爪子。不過在這之前,先洞房了再說。一龍七鳳啊。”
武媚娘依偎過去,沒好氣的道:“那你可早點回來,要是我們的孩子出生你不在身邊,媚娘一定恨死你了。”
“一定…”
李治猛然堵22:05 2011/8/29住這妞的嘴巴,夫妻倆一切盡在不言中。
※※※※※※※※※※※※※※※※※※※※※※※※※※※
:開學了,事有點多,痛苦中。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