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皓南跟著離天走進房中,卻見外室客廳中還坐著三人,那主座首席之人白衣長發,眉清目朗,腰間斜插一支玉簫,正是在雲州城外以若水掌法傷了自己的韓德讓。韓德讓見了劉皓南,麵上微露詫異,隨即向他頷首致意,神色中多有親近之意。
劉皓南對韓德讓的態度頗覺意外,隻得不去理會,又看向其餘二人。坐在客座次席上的是二十出頭的負劍少年,劍眉薄唇,眉宇間傲氣飛揚,此時更是麵露激憤之色,拳頭捏得格格直響。另外一位三旬左右的文士倒是神色自若,他麵白微須,鼻短唇豐,同韓德讓相比少了幾許輕逸出塵之風,卻多了幾分忠厚謙和之氣。兩人人方才似乎正在與韓德讓和齊王妃商議什麽重大之事,離天和劉皓南走進來,他們也視若無睹。
齊王妃帶著兩人進了後院一間廂房,房中密不透風,彌漫著濃重的藥味,安息香的煙氣滿室升騰,楊延朗仰麵躺在床上,他身上的十幾處外傷都用白布包紮停當,其上透出深深淺淺的黑色血跡,一盞如豆的燈火映著他毫無血色的麵龐,忽明忽暗的閃爍。
楊延朗聞聲睜開雙目,看見劉皓南嘴角逸出一絲笑意,微微點頭向他致意。
蕭綺上前替他掖了掖被角,柔聲道:“若無必要,就不要說太多話,小心迸裂了傷口。”說罷便轉身出去了。
蕭綺一走,離天立刻恢複了那副無所謂的嘴臉,上前為楊延朗把脈,皺眉道:“你心內生機枯竭,一意求死,莫非是存心敗壞薩滿神教療傷聖藥的聲譽麽?”
楊延朗微微苦笑,開口道:“對不住,辜負了聖師的好意……”
離天冷哼了一聲道:“辜負我有什麽要緊,隻是你一死,王妃怕也活不成了!”
楊延朗聞言麵色更加蒼白,半晌方黯然道:“她……實在不值得為我如此……”
離天憤然立起,冷聲道:“當然不值得!因為你本就是個不敢擔當的懦夫!男子漢大丈夫,愛便愛了,豈能因那俗世規矩絆住手腳?”
楊延朗無言以對,神色更加慘淡,隻有閉目不語。(.好看的小說)
劉皓南見離天的反應,忽然想起那日韓德讓也說過同樣的話,暗道,“這人大概也如韓德讓一般愛慕著蕭綺,可惜蕭綺隻念著楊延朗,恐怕從沒注意過他……這些人為了男女情愛尋死覓活,實在太沒意思!”他想到這裏,走近床前看著楊延朗道:“楊延朗,既然你還有救,為什麽一心求死?”
楊延朗睜目看他一眼,寂然自語:“不死……我又該為什麽活著?”
劉皓南一怔,想想楊延朗的處境,確是有家難回,有國難歸。楊業當他已死在遼人手裏,他背負的叛逆罪名也將隨之湮滅,如今他被離天救回性命,又將如何自處?
劉皓南不知該如何答他的話,隻好道:“你要見我,總不是為了說這些吧?”
楊延朗這才回過神來,神色一正勉強坐起,看著劉皓南道:“遼軍攻城在即,雲州即將不保,延朗希望小皇子能安全離開此地!”
劉皓南一驚,道:“你是說遼軍要強攻雲州?”
楊延朗點頭道:“不錯,雲州東北有耶律斜軫的十萬大軍,西北有齊王城的三萬駐兵,兩方皆對雲州虎視眈眈,這一戰勢不可免。相信父帥也已做好了迎戰的準備。”
劉皓南道:“不錯,楊業的確打算明日出戰,以掩護最後一批雲州百姓突圍。”
楊延朗低聲一歎,道:“以三千將士對敵十萬虎狼之師,楊家軍何異於螳臂當車?隻是父帥既不能退,更不能逃,隻有死戰報國,以證清白……”
劉皓南心中不是滋味,冷冷道:“楊家軍對大宋倒真是忠心耿耿!”
楊延朗臉上一紅,道:“楊家既已歸宋,自然要報國盡忠,請小皇子見諒!”他話題一轉,凝視著劉皓南緩緩道:“小皇子的身子外冷內熱,體內真氣陰陽互生,不需借助外息便可循環不休,如滄海潮汐變化起落不絕……照此看來,你當是修習過陰魄經的,是麽?”
劉皓南心中一震,暗忖自己已經刻意隱瞞了武功,不知因何被他看出端倪,隻得道:“不錯,我確是學過陰魄經,那又怎樣?”
楊延朗歎道:“那日在管涔牧你和我交手,我已有些懷疑你所習內力是陰魄經了,直到譚真人為你療傷,我才真正肯定……小皇子可否告知,你的師父是什麽人?”
劉皓南冷哼一聲道:“他不是我的師父,而是我不共戴天的仇人!”
楊延朗大是意外:“原來你早已知道了!這人故意教你隻練陰脈,不練陽脈,如此陰魄經雖能速成,卻最終難逃經脈斷絕之厄,小皇子今後須對這人多加提防才是。”
劉皓南冷冷道:“他再也沒有機會害我了!”
楊延朗與離天對視一眼,都感覺到了他語氣中冰冷入骨的恨意,有些毛骨悚然。
離天輕咳一聲道:“如此最好,我還要提醒你,以後絕不可繼續修習此功,更不能讓旁人知道你懂得陰魄經,否則,你便會像陰若嵐一樣,成為大光明教竭力追捕的目標!”
劉皓南訝然道:“陰魄經與大光明教究竟有何關係?”
離天道:“陰魄經和《七曜真元》一樣,是大光明教的四大秘典之一。大光明教本是回鶻汗國的國教,最鼎盛的時候教徒有百萬之眾,在西域勢力極大。但是隨著回鶻汗國的滅亡,大光明教也隨之崩潰,餘部則在高昌一帶會合,重建汗國,即今之高昌回鶻。而原本依附於回鶻的處月部落趁機擺脫了大光明教的控製,舉族東遷,並帶走了《七曜真元》和陰魄經。”
劉皓南聽到處月部落四字,忽然想起楊延朗曾教過他的處月劍法,心中一動道:“你曾說過處月劍法是我劉家傳世絕技,那麽這處月部落……”
楊延朗點頭道:“不錯。處月部落在唐時本是西突厥十姓部落之一,世代生活在金娑山下,蒲類海邊,以遊牧狩獵為業,西突厥滅亡後轉而依附回鶻汗國,直至唐末回鶻汗國分崩離析,處月部落才在大頭領朱邪赤心的帶領下東遷至河東秀容川一帶,並在中原亂世日趨壯大……”
離天見楊延朗說話甚為費力,想到蕭綺的囑咐,忙插口道:“你省些力氣,還是我來說給他聽吧!小鬼你聽好了,朱邪赤心的後人李克用建立後唐,河東至此悉歸處月部落所有。那李克用天縱英才,不但精通大光明教的陰魄經和觀曜術兩大神功,更自創了一套高妙奇絕的處月劍法,從此處月部落的傳世密典中,除了《陰魄經》和《七曜真原》之外,便又多了個處月劍法。李克用在河東立國稱帝,依照中原國家的慣例建製朝廷和軍隊,可是並沒有完全脫離遊牧民族的諸多風俗,他甚至主張依照從前部落推選首領的規矩,在處月部落四大巨族中遴選年少有為者擔任下一代國主,而不是像中原國家那樣父死及子,兄終及弟。這一舉措雖然開明,卻也給後世的政權之爭埋下了禍根!”
楊延朗亦歎道:“不錯,若不是他立下這個規矩,朝廷宮闈或許能少些紛爭……隻怪處月部落本是風化未開的西域異族,不可能在短短數年內便完全接受中原文化。”
劉皓南對韓德讓的態度頗覺意外,隻得不去理會,又看向其餘二人。坐在客座次席上的是二十出頭的負劍少年,劍眉薄唇,眉宇間傲氣飛揚,此時更是麵露激憤之色,拳頭捏得格格直響。另外一位三旬左右的文士倒是神色自若,他麵白微須,鼻短唇豐,同韓德讓相比少了幾許輕逸出塵之風,卻多了幾分忠厚謙和之氣。兩人人方才似乎正在與韓德讓和齊王妃商議什麽重大之事,離天和劉皓南走進來,他們也視若無睹。
齊王妃帶著兩人進了後院一間廂房,房中密不透風,彌漫著濃重的藥味,安息香的煙氣滿室升騰,楊延朗仰麵躺在床上,他身上的十幾處外傷都用白布包紮停當,其上透出深深淺淺的黑色血跡,一盞如豆的燈火映著他毫無血色的麵龐,忽明忽暗的閃爍。
楊延朗聞聲睜開雙目,看見劉皓南嘴角逸出一絲笑意,微微點頭向他致意。
蕭綺上前替他掖了掖被角,柔聲道:“若無必要,就不要說太多話,小心迸裂了傷口。”說罷便轉身出去了。
蕭綺一走,離天立刻恢複了那副無所謂的嘴臉,上前為楊延朗把脈,皺眉道:“你心內生機枯竭,一意求死,莫非是存心敗壞薩滿神教療傷聖藥的聲譽麽?”
楊延朗微微苦笑,開口道:“對不住,辜負了聖師的好意……”
離天冷哼了一聲道:“辜負我有什麽要緊,隻是你一死,王妃怕也活不成了!”
楊延朗聞言麵色更加蒼白,半晌方黯然道:“她……實在不值得為我如此……”
離天憤然立起,冷聲道:“當然不值得!因為你本就是個不敢擔當的懦夫!男子漢大丈夫,愛便愛了,豈能因那俗世規矩絆住手腳?”
楊延朗無言以對,神色更加慘淡,隻有閉目不語。(.好看的小說)
劉皓南見離天的反應,忽然想起那日韓德讓也說過同樣的話,暗道,“這人大概也如韓德讓一般愛慕著蕭綺,可惜蕭綺隻念著楊延朗,恐怕從沒注意過他……這些人為了男女情愛尋死覓活,實在太沒意思!”他想到這裏,走近床前看著楊延朗道:“楊延朗,既然你還有救,為什麽一心求死?”
楊延朗睜目看他一眼,寂然自語:“不死……我又該為什麽活著?”
劉皓南一怔,想想楊延朗的處境,確是有家難回,有國難歸。楊業當他已死在遼人手裏,他背負的叛逆罪名也將隨之湮滅,如今他被離天救回性命,又將如何自處?
劉皓南不知該如何答他的話,隻好道:“你要見我,總不是為了說這些吧?”
楊延朗這才回過神來,神色一正勉強坐起,看著劉皓南道:“遼軍攻城在即,雲州即將不保,延朗希望小皇子能安全離開此地!”
劉皓南一驚,道:“你是說遼軍要強攻雲州?”
楊延朗點頭道:“不錯,雲州東北有耶律斜軫的十萬大軍,西北有齊王城的三萬駐兵,兩方皆對雲州虎視眈眈,這一戰勢不可免。相信父帥也已做好了迎戰的準備。”
劉皓南道:“不錯,楊業的確打算明日出戰,以掩護最後一批雲州百姓突圍。”
楊延朗低聲一歎,道:“以三千將士對敵十萬虎狼之師,楊家軍何異於螳臂當車?隻是父帥既不能退,更不能逃,隻有死戰報國,以證清白……”
劉皓南心中不是滋味,冷冷道:“楊家軍對大宋倒真是忠心耿耿!”
楊延朗臉上一紅,道:“楊家既已歸宋,自然要報國盡忠,請小皇子見諒!”他話題一轉,凝視著劉皓南緩緩道:“小皇子的身子外冷內熱,體內真氣陰陽互生,不需借助外息便可循環不休,如滄海潮汐變化起落不絕……照此看來,你當是修習過陰魄經的,是麽?”
劉皓南心中一震,暗忖自己已經刻意隱瞞了武功,不知因何被他看出端倪,隻得道:“不錯,我確是學過陰魄經,那又怎樣?”
楊延朗歎道:“那日在管涔牧你和我交手,我已有些懷疑你所習內力是陰魄經了,直到譚真人為你療傷,我才真正肯定……小皇子可否告知,你的師父是什麽人?”
劉皓南冷哼一聲道:“他不是我的師父,而是我不共戴天的仇人!”
楊延朗大是意外:“原來你早已知道了!這人故意教你隻練陰脈,不練陽脈,如此陰魄經雖能速成,卻最終難逃經脈斷絕之厄,小皇子今後須對這人多加提防才是。”
劉皓南冷冷道:“他再也沒有機會害我了!”
楊延朗與離天對視一眼,都感覺到了他語氣中冰冷入骨的恨意,有些毛骨悚然。
離天輕咳一聲道:“如此最好,我還要提醒你,以後絕不可繼續修習此功,更不能讓旁人知道你懂得陰魄經,否則,你便會像陰若嵐一樣,成為大光明教竭力追捕的目標!”
劉皓南訝然道:“陰魄經與大光明教究竟有何關係?”
離天道:“陰魄經和《七曜真元》一樣,是大光明教的四大秘典之一。大光明教本是回鶻汗國的國教,最鼎盛的時候教徒有百萬之眾,在西域勢力極大。但是隨著回鶻汗國的滅亡,大光明教也隨之崩潰,餘部則在高昌一帶會合,重建汗國,即今之高昌回鶻。而原本依附於回鶻的處月部落趁機擺脫了大光明教的控製,舉族東遷,並帶走了《七曜真元》和陰魄經。”
劉皓南聽到處月部落四字,忽然想起楊延朗曾教過他的處月劍法,心中一動道:“你曾說過處月劍法是我劉家傳世絕技,那麽這處月部落……”
楊延朗點頭道:“不錯。處月部落在唐時本是西突厥十姓部落之一,世代生活在金娑山下,蒲類海邊,以遊牧狩獵為業,西突厥滅亡後轉而依附回鶻汗國,直至唐末回鶻汗國分崩離析,處月部落才在大頭領朱邪赤心的帶領下東遷至河東秀容川一帶,並在中原亂世日趨壯大……”
離天見楊延朗說話甚為費力,想到蕭綺的囑咐,忙插口道:“你省些力氣,還是我來說給他聽吧!小鬼你聽好了,朱邪赤心的後人李克用建立後唐,河東至此悉歸處月部落所有。那李克用天縱英才,不但精通大光明教的陰魄經和觀曜術兩大神功,更自創了一套高妙奇絕的處月劍法,從此處月部落的傳世密典中,除了《陰魄經》和《七曜真原》之外,便又多了個處月劍法。李克用在河東立國稱帝,依照中原國家的慣例建製朝廷和軍隊,可是並沒有完全脫離遊牧民族的諸多風俗,他甚至主張依照從前部落推選首領的規矩,在處月部落四大巨族中遴選年少有為者擔任下一代國主,而不是像中原國家那樣父死及子,兄終及弟。這一舉措雖然開明,卻也給後世的政權之爭埋下了禍根!”
楊延朗亦歎道:“不錯,若不是他立下這個規矩,朝廷宮闈或許能少些紛爭……隻怪處月部落本是風化未開的西域異族,不可能在短短數年內便完全接受中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