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皓南被他抓得手腕劇痛,心頭火起,大聲道:“我非但不屬處月部落,還是處月部落的仇人!英武帝劉繼元便是我的祖父,你待怎樣?”
張浦聞言怔了半晌,終於緩緩放手,低聲喃喃道:“你竟是……竟是劉繼元那奸賊的後人……”
劉皓南聽他這樣說自己的祖父,心裏到底還是有些不舒服,怒道:“是又怎樣?你要殺便殺,卻不能對我祖父出言侮辱!”
張浦有點意外,看著他歎了口氣道:“想不到那無行之人,卻有如此不凡的後人……你叫什麽名字?”
“我是北漢星玨太子第三子劉皓南!”劉皓南昂然答道。(.好看的小說)
張浦點點頭,道:“我已知道了你是誰,你想不想知道我是誰?”此刻他的語氣已經緩和下來,神色也恢複了平靜。
劉皓南冷哼了一聲:“說不說隨你!”
張浦撫摩著手裏的玉玨,思索良久才道:“我姓張名浦,祖籍沙州,先祖正是八十年前割據沙洲,自稱白衣天子的張議潮。張議潮並不是漢人,而是當時處月部落首領朱邪赤心的同父異母弟弟,本名朱邪乙朝。百年前,處月部落東進中原經過沙州之時,他迷戀上了城中一名漢人女子,誓要追隨那女子一生一世。朱邪赤心見他心意已決,便攻下沙州,讓他做了沙州城主後才繼續東進。”
劉皓南未聽說過張議潮之名,更不知沙州是在什麽位置,聽得一頭霧水。
張浦續道:“後來,朱邪赤心割據河東,朱邪乙朝也在沙州稱王,更名為張議潮,以漢人自居。沙州張氏一直替處月部扼守著通往西方的商旅要道,雙方關係至為密切。這塊明王令,便是朱邪赤心贈與張議潮的信物。張議潮臨終時曾留下遺訓,凡張氏後輩子孫都要聽從處月部落首領的調遣,但有所命,萬死不辭!二十年處月部落被劉繼元驅逐回大漠時,就曾在沙州落腳,怎奈那時沙州被黨項人侵占,張氏家族式微,心有餘而力不足。到了我這一代時,沙州已然易主,我也淪為了外族的幕府之賓……”張浦說到這裏頗為感慨,似又陷入了對往事的回憶之中。
劉皓南聽他話中之意,似乎並不是真心效命於黨項族。他雖是大頭領帳下的第一謀士,李衝等人卻對他不怎麽尊重,想來也是因為他是外族之人的緣故。
良久,張浦回過神來,歎道:“斯事已遠,如今想來仍是難免傷心……唉……”他看著劉皓南又柔聲道,“你雖是劉繼元的後人,卻與此無關。[.超多好看小說]我不會因處月部落之事遷怒於你,你也不必對我心存敵意。”張浦說得懇切,劉皓南對他的敵意不覺去了大半,他穴道受製,動彈不得,便道:“你解開我的穴道,我不會逃走的。”他性子高傲,說這話絕非向張浦懇求,而是表明自己對他的信任。
張浦出手解開他的穴道,問道:“小兄弟,我有一事不明,那宋朝皇帝正是滅北漢的元凶,你為何反過來幫他?”
劉皓南站起來道:“我不是要幫那個宋朝狗皇帝,隻是敬楊業是個英雄,不想他被人用計暗算。”
張浦由衷道:“你小小年紀卻有這等胸懷,實在難得。那處月劍法和陰魄經……也是劉繼元傳給你的麽?”
說到此事,劉皓南百感交集,從墜入絕穀跟老怪物學陰魄經,到巧遇楊延朗學會處月劍法,緊接著陰差陽錯地承繼了李明非的七曜術,處月部落的三大絕技已被他無意之間學全了,如今又遇到了處月部落百年前分離出去的旁支――沙州張氏後人,看來他注定要與這個來自大漠的神秘部落扯上千絲萬縷的關係了。
張浦聽他說完種種因果,反應也跟李明非一樣,震驚中多少有些無奈,歎道:“想不到劉繼元的後人竟成了唯一有機會統領處月部落的人……真是天意弄人……”
“統領處月部落……這是什麽意思?”劉皓南始終也未猜透李明非的啞謎。
張浦解釋道:“你有所不知,自後唐以來,處月部落的最高首領,也即是國主,並不是靠世襲得來的,隻有掌握了處月部落三大絕技的族人才有機會成為首領候選人。如今陰魄經和七曜術皆已失傳,你便成了唯一有資格做處月部落首領的人。更何況,你手中還有象征了國主權勢的傳國玉佩!”劉皓南聽了這個消息並不覺得多麽興奮,哼了一聲道:“處月部落被我祖父迫害,怎肯奉我為主?我也不稀罕做他們的首領!”
張浦正色道:“這是祖上定下來的規矩,處月部落人人都須遵守。小……小皇子,張浦亦希望你能重振處月部落,光複中原故地!”
劉皓南聞言一怔,他確實還沒想到那麽遙遠的事情,張浦的話卻給了他一個提示:也許他可以利用處月部落的勢力光複北漢呢?
這個念頭在他腦中一閃而過,畢竟現在想這些為時過早。他沒有反駁張浦的話,卻反問道:“你當初為何不跟著處月部落返回大漠去?總好過在這裏寄人籬下吧!”
張浦黯然一歎:“張浦生於沙州,長於沙州,難舍故園之思,況且大頭領對我極為器重,屢屢委以重任。我家國俱喪,身事外邦,但求能夠盡展所長,不負此生所學,其他的也就不敢奢望了!”
劉皓南盯著他看了良久,忽然認真地道:“如果我要複國,你可願幫我?”
張浦呆了一呆,麵上閃過一絲決然之色,鄭重地將手中明王令呈至劉皓南麵前,肅聲道:“小皇子有此大誌,必非池中之物!請將這塊明王令收好,來日著人示我,但有所命,萬死不辭!”
劉皓南見他如此決然地以性命相托,心中頓時豪情激蕩,心道,“這人也是個有擔當的好男兒!”他接過了明王令,道:“請先生牢記今日之言!我走了!”轉身便走。
“小皇子慢行一步!”張浦忙將他喚住,道,“小皇子心誌膽略盡皆超群,所欠者隻是學識閱曆而已,須得有名師指點,方成大器!”
“誰為名師?”劉皓南回轉頭來。
張浦略一思索,道:“中原文化博大精深,能人輩出,但是可為帝王之師者,當世不過三人。”
劉皓南大是好奇,問道:“是哪三人?”
張浦聞言怔了半晌,終於緩緩放手,低聲喃喃道:“你竟是……竟是劉繼元那奸賊的後人……”
劉皓南聽他這樣說自己的祖父,心裏到底還是有些不舒服,怒道:“是又怎樣?你要殺便殺,卻不能對我祖父出言侮辱!”
張浦有點意外,看著他歎了口氣道:“想不到那無行之人,卻有如此不凡的後人……你叫什麽名字?”
“我是北漢星玨太子第三子劉皓南!”劉皓南昂然答道。(.好看的小說)
張浦點點頭,道:“我已知道了你是誰,你想不想知道我是誰?”此刻他的語氣已經緩和下來,神色也恢複了平靜。
劉皓南冷哼了一聲:“說不說隨你!”
張浦撫摩著手裏的玉玨,思索良久才道:“我姓張名浦,祖籍沙州,先祖正是八十年前割據沙洲,自稱白衣天子的張議潮。張議潮並不是漢人,而是當時處月部落首領朱邪赤心的同父異母弟弟,本名朱邪乙朝。百年前,處月部落東進中原經過沙州之時,他迷戀上了城中一名漢人女子,誓要追隨那女子一生一世。朱邪赤心見他心意已決,便攻下沙州,讓他做了沙州城主後才繼續東進。”
劉皓南未聽說過張議潮之名,更不知沙州是在什麽位置,聽得一頭霧水。
張浦續道:“後來,朱邪赤心割據河東,朱邪乙朝也在沙州稱王,更名為張議潮,以漢人自居。沙州張氏一直替處月部扼守著通往西方的商旅要道,雙方關係至為密切。這塊明王令,便是朱邪赤心贈與張議潮的信物。張議潮臨終時曾留下遺訓,凡張氏後輩子孫都要聽從處月部落首領的調遣,但有所命,萬死不辭!二十年處月部落被劉繼元驅逐回大漠時,就曾在沙州落腳,怎奈那時沙州被黨項人侵占,張氏家族式微,心有餘而力不足。到了我這一代時,沙州已然易主,我也淪為了外族的幕府之賓……”張浦說到這裏頗為感慨,似又陷入了對往事的回憶之中。
劉皓南聽他話中之意,似乎並不是真心效命於黨項族。他雖是大頭領帳下的第一謀士,李衝等人卻對他不怎麽尊重,想來也是因為他是外族之人的緣故。
良久,張浦回過神來,歎道:“斯事已遠,如今想來仍是難免傷心……唉……”他看著劉皓南又柔聲道,“你雖是劉繼元的後人,卻與此無關。[.超多好看小說]我不會因處月部落之事遷怒於你,你也不必對我心存敵意。”張浦說得懇切,劉皓南對他的敵意不覺去了大半,他穴道受製,動彈不得,便道:“你解開我的穴道,我不會逃走的。”他性子高傲,說這話絕非向張浦懇求,而是表明自己對他的信任。
張浦出手解開他的穴道,問道:“小兄弟,我有一事不明,那宋朝皇帝正是滅北漢的元凶,你為何反過來幫他?”
劉皓南站起來道:“我不是要幫那個宋朝狗皇帝,隻是敬楊業是個英雄,不想他被人用計暗算。”
張浦由衷道:“你小小年紀卻有這等胸懷,實在難得。那處月劍法和陰魄經……也是劉繼元傳給你的麽?”
說到此事,劉皓南百感交集,從墜入絕穀跟老怪物學陰魄經,到巧遇楊延朗學會處月劍法,緊接著陰差陽錯地承繼了李明非的七曜術,處月部落的三大絕技已被他無意之間學全了,如今又遇到了處月部落百年前分離出去的旁支――沙州張氏後人,看來他注定要與這個來自大漠的神秘部落扯上千絲萬縷的關係了。
張浦聽他說完種種因果,反應也跟李明非一樣,震驚中多少有些無奈,歎道:“想不到劉繼元的後人竟成了唯一有機會統領處月部落的人……真是天意弄人……”
“統領處月部落……這是什麽意思?”劉皓南始終也未猜透李明非的啞謎。
張浦解釋道:“你有所不知,自後唐以來,處月部落的最高首領,也即是國主,並不是靠世襲得來的,隻有掌握了處月部落三大絕技的族人才有機會成為首領候選人。如今陰魄經和七曜術皆已失傳,你便成了唯一有資格做處月部落首領的人。更何況,你手中還有象征了國主權勢的傳國玉佩!”劉皓南聽了這個消息並不覺得多麽興奮,哼了一聲道:“處月部落被我祖父迫害,怎肯奉我為主?我也不稀罕做他們的首領!”
張浦正色道:“這是祖上定下來的規矩,處月部落人人都須遵守。小……小皇子,張浦亦希望你能重振處月部落,光複中原故地!”
劉皓南聞言一怔,他確實還沒想到那麽遙遠的事情,張浦的話卻給了他一個提示:也許他可以利用處月部落的勢力光複北漢呢?
這個念頭在他腦中一閃而過,畢竟現在想這些為時過早。他沒有反駁張浦的話,卻反問道:“你當初為何不跟著處月部落返回大漠去?總好過在這裏寄人籬下吧!”
張浦黯然一歎:“張浦生於沙州,長於沙州,難舍故園之思,況且大頭領對我極為器重,屢屢委以重任。我家國俱喪,身事外邦,但求能夠盡展所長,不負此生所學,其他的也就不敢奢望了!”
劉皓南盯著他看了良久,忽然認真地道:“如果我要複國,你可願幫我?”
張浦呆了一呆,麵上閃過一絲決然之色,鄭重地將手中明王令呈至劉皓南麵前,肅聲道:“小皇子有此大誌,必非池中之物!請將這塊明王令收好,來日著人示我,但有所命,萬死不辭!”
劉皓南見他如此決然地以性命相托,心中頓時豪情激蕩,心道,“這人也是個有擔當的好男兒!”他接過了明王令,道:“請先生牢記今日之言!我走了!”轉身便走。
“小皇子慢行一步!”張浦忙將他喚住,道,“小皇子心誌膽略盡皆超群,所欠者隻是學識閱曆而已,須得有名師指點,方成大器!”
“誰為名師?”劉皓南回轉頭來。
張浦略一思索,道:“中原文化博大精深,能人輩出,但是可為帝王之師者,當世不過三人。”
劉皓南大是好奇,問道:“是哪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