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鍾明微笑點頭,神色間甚為喜悅,道:“正是,難為你還記得我和鍾玉!”
此時門外有個女子的聲音急切地道:“鍾明,你真的找到了皓南麽?”
一位容貌清麗的中年婦人急急走進門來,見了劉皓南立刻呆住,眼圈兒一紅便落下淚來,望著他哽聲道:“皓南!真的是你!”她的眉目神情與母親文淑太子妃極為相似,隻是麵帶愁容,更顯憔悴。
劉皓南自幼與這姨娘十分親密,此時更聯想到自己早已死去的母親,不由心頭酸楚,上前幾步澀聲叫道:“姨娘!”
何文若將劉皓南緊緊擁入懷中,珠淚止不住地落下,喃喃道:“皓南……想不到你還在人世,真是太好了……太好了……”
石逸也隨何文若一同走進花廳,他看著何文若與劉皓南姨甥相認,麵上露出喜慰之色,柔聲安慰道:“文若,你不必太過悲傷。既已找到了皓南,你我便將他當成自己的兒子一般照看,如此文淑在九泉下也可瞑目了!”
何文若黯然點頭,讓劉皓南拜見了姨丈,這才拉著他的手細細端詳,無限憐惜地道:“好孩子,這些年你孤身一人,定然受了很多苦楚吧!”
劉皓南感懷身世,心頭苦澀,不知往事該從何講起,此時石逸插言道:“文若,眼下已過了初更,皓南一夜未眠,方才又激戰了一場,定然累了,不若讓他先行休息,明日你們姨甥再來敘話,如何?”
何文若恍然道:“正是!”便讓石鍾明帶劉皓南來到一處陳設精致的臥房安頓,又遣兩名仆婦前來服侍他梳洗睡下。
躺在柔軟舒適的床榻上,劉皓南細細回味方才發生的一切,恍惚如在夢中,他萬萬料不到自己會在渡天寨見到姨娘一家人。繼而想到姨娘一家乃是處月四族中人,他們雖然願意接納自己,其他處月三族卻未必友好,甚至會因為祖父當年的作為對自己懷恨在心,日後他將如何自處呢?
胡思亂想了半夜,不得結果,劉皓南終覺困倦難抑,擁著被子沉沉睡去。
第二日醒來,日已正午。卻見何文若坐在他的床邊,滿麵溫柔慈愛,執意要幫他梳洗束發。劉皓南雖覺得有些不自在,卻不忍忤了她的好意,便乖乖坐著任由她擺弄。
何文若撫摸著劉皓南烏黑的長發,凝視著鏡中少年俊秀脫俗的容顏,輕聲道:“皓南,你長得真像你爹,也像你娘親……你娘與你爹情愛甚篤,他們能死在一起、不離不棄,也算是不枉此生了……”言下竟是大有落寞之意。
劉皓南覺察到何文若的情緒,乖巧地應對道:“姨丈對姨娘不是也很好麽?”
何文若輕輕歎了口氣,道:“你姨丈自然對我很好,隻是他一直忙於處理家族事務,很少有時間陪我,若我能像你娘一般知書識禮,稍稍分擔他的憂煩,該有多好……”
石逸恰在此時進了門,凝視著自己的妻子柔聲道:“不必,在我心中你已是最好!”
兩人脈脈相對,眼角眉梢都是濃濃情意。劉皓南冷眼旁觀,想到自己的爹娘也是這般恩愛纏綿、相敬如賓,心中莫名感傷,
又聽石逸問道:“梳洗停當了麽?我帶皓南再去見見其他幾位護法。”
何文若蹙起雙眉,憂道:“我始終有些擔心……三族護法若知道皓南是劉繼元的嫡孫,會善待他麽?”
石逸似乎胸有成竹,道:“放心,那些都是舊日恩怨了,我自有辦法讓他們對皓南放下成見。”
何文若對丈夫極為信任,聽他這麽說,心便放下了大半,忽然又似想起了什麽,追問道:“那劉星璉呢?他們劉氏族人可都是死在劉繼元的手裏……”
石逸不以為意,淡淡道:“那個已是半死的人又能做什麽?放心吧!皓南,你跟我來。”帶劉皓南出了房門,走過幾條曲曲折折的行廊,重新來到渡天寨的議事大殿。
今日大殿中已坐了三人,都是一身白衣素服。居於左首的是個二十六七歲的年輕男子,他生得眉目清秀,但是臉色蒼白,身子單薄,一副久病不愈的模樣,正用枯瘦的手指捏著一枚玉佩,反複撫摩把玩。
中間坐著一個五十來歲的老頭子,生了一副瘦長的苦瓜臉,眉頭深鎖,滿臉皺紋。他的白袍已髒得變成了灰黃之色,一頭褐色卷發亂糟糟地披散在肩頭,活像個乞丐一般。
老頭子身旁的那名中年文士看來倒很是俊逸斯文,一身白衣纖塵不染。他麵白微須,容色淡定,眉目氣質都像是地道的漢人,同其他人髯發深目的胡人形貌特征大不相同。(.無彈窗廣告)
劉皓南進入大廳之後,眾人齊齊把目光投在他的身上,眼神中多少都有些驚訝。
石逸對在座三人拱了拱手,說道:“石某請三位護法齊聚此地,是因犬子鍾明無意間尋到了一位陰魄經和處月劍法的傳人,就是這位劉皓南劉少俠!”
這番話一出口,座中諸人的臉色更是古怪,仿佛聽到了什麽不可思議的事情一般。
中年文士看著劉皓南略一遲疑,開口道:“石護法,你也知道處月部三大絕技向來隻傳四族護法,且每人隻能學習其中一種武功,隻有族主才可學全三大絕技。你說這少年懂得陰魄經和處月劍法,不知他是從何處學來?”
劉皓南聞言恍然,心道:“原來陰魄經和處月劍法的傳承如此秘密,怪不得他們滿麵驚訝之色。哼,當年劉繼恩若不是出穀心切,隻怕打死也不會傳我陰魄經的心法!”
石逸正要答言,卻聽那一臉病容的年輕人冷哼一聲,道:“石護法真是神通廣大啊!你說這少年懂得陰魄經和處月劍法,可是想推舉他做處月部落的族主麽?”
石逸聞言麵色一變,正色道:“星璉,你不要多心,處月部落向來奉你劉家為主,石某絕無染指之意!”
那叫劉星璉的年輕人冷笑道:“如今哪還有什麽劉家?劉家的人早在十六年前便給那竊國的狗賊劉繼元殺光了,隻剩下我這個半死不活的廢物……”
劉皓南聽到此處心頭一震,仔細瞧了瞧劉星漣的麵容,暗忖:“這個叫劉星漣的想必是劉氏一族的護法了,不知他與地下石城的老怪物劉繼恩有何關係?”
又聽石逸說道:“昨夜石某已試過劉少俠的武功,的確是陰魄經和處月劍法無疑。各位若是不信,可親自驗證……”
“不可能!”劉星璉激動地站起身來,因立足不穩差點摔倒,忙用手撐住了桌子,嘶聲道:“這世上兼修處月三大絕技的人,隻有我爹爹一人,他早就被劉繼元給害死了!你真是一派胡言!”他全身顫抖,嗔目怒視石逸,情緒十分激動。
中年文士轉身扶住劉星璉,將他輕輕按坐在椅中,低聲道:“星璉,你不要急,保重身體!”
“你這小子的武功是從哪裏偷學來的?你說!說啊!”劉星璉仍在惡狠狠地逼視著劉皓南,全無血色的臉上青筋暴跳,好似地獄惡鬼一般。
從諸人的隻言片語中,劉皓南已猜到這劉星璉正是劉繼恩的兒子,他的窮凶極惡之態讓劉皓南立時想到了劉繼恩的猙獰麵目。想當年他被劉繼恩百般虐待,如今仇人的親生兒子就在眼前,他腦中突然湧現出一個報複的念頭,看著劉星漣不動聲色地道:“我的武功是一個名叫劉繼恩的瞎子親手教的,他常誇我資質極高,比他那病鬼兒子強多了!怎麽,你認識他麽?”
劉星璉聞言立時麵如死灰,歇斯底裏地吼道:“胡說!爹是最疼愛我的,怎麽會說這樣的話?分明便是胡說……胡說……”他似是被劉皓南戳中了心頭痛處,忽然一下子坐倒在地上,淚湧滿眶,哽咽不止。
劉皓南見他如此傷心不由怔住,細細端詳才發覺他精神渙散、氣色灰敗,竟是一副將死之相,應是幼時身體受過重創所致。
石逸見劉星璉失態之狀微微皺眉,吩咐殿外侍從道:“來人,送星漣少主回房休息!他身子不好,不可太過勞神。”
兩名侍從齊聲答應,不由分說強扶起劉星璉出了大殿。劉星漣雖是處月四族名義上的少主,但人人都知道他身患重症,久治難愈,對他並不怎麽尊敬。
劉星璉哭得像個孩子,已經氣喘不支,猶在掙紮著斷斷續續地道:“爹……爹……你在哪裏……我就快死了……我好想見你啊……”
劉皓南見他哭得如此淒慘,也覺惻然,暗道:“老怪物若知道自己的兒子變成這樣,心裏必定難過……他們父子雖都活在世上,卻永遠不能相見,同死了又有什麽分別?”
劉星璉的慘號聲漸漸遠去,大殿裏剩下劉皓南,石逸,中年文士和那個乞丐般的老頭兒。
石逸見老頭兒始終麵無表情地默坐著不發一言,沉聲道:“李護法,你怎麽看?”
老頭兒正是李氏一族的護法李玄天,他似乎對此事並不關心,冷笑一聲漠然道:“這少年懂得處月劍法和陰魄經又能如何?別忘了要做處月部落之主,就必須學會七曜真元!可惜,七曜真元已和明非同歸黃土,這世上再也不可能有人同時學成三大絕技了!”他說著話時麵無表情,語氣中卻透著深深的絕望。
劉皓南聽到明非二字心頭一震,立刻想到:陰若嵐的丈夫李明非也是處月部落的人,這個李護法莫非是李明非的親人?
石逸聞言皺眉道:“話雖如此,但族主的位子空缺了這麽久,族中人心逐漸渙散,令人擔憂。如今處月部落重返中原,要光複祖業絕不可一日無主!以石某之見,下次公選族主之時若還是沒人學全三大絕技,咱們便推選武功最高之人擔任族主,不知兩位以為如何?”
中年文士尚在沉吟,李玄天已站起身來,冷冷道:“處月部落氣數已盡,無論誰來做這個族主,都不可能完成複興大業的!”言罷拂袖而去。
石逸聞言更加不快,冷哼一聲沒有說話。
中年文士走過來拍了拍石逸的肩,勸慰道:“石護法一片苦心,皆是為了光大處月部落,可惜李護法沉溺於喪子之痛,早已失去往日雄心了!”
石逸歎了口氣,有些感激地看了中年文士一眼,道:“趙護法肯留下來,想必能理解在下的苦心!”
中年文士點了點頭,對劉皓南溫和地問道:“在下是處月趙氏一族的護法趙重光,劉少俠,你的武功果真是從繼恩少主那裏學來的麽?他老人家莫非還在人間?”看來,他更關心的是劉皓南的武功師承來曆。
劉皓南心想若將地下石城之事和盤托出,這些人必定要去尋找劉繼恩的下落,便將此事揭過不提,避重就輕地道:“劉繼恩確實曾將陰魄經傳授於我,也知道我是英武帝劉繼元的嫡孫,當時他身受重傷,性命垂危,也許隻是不忍見處月部絕技失傳,才摒棄舊恨吧。”說完這番話,他又在心中暗自思量:他們若要去看劉繼恩的歸葬之地,我便隨口說個地方讓他們去祭拜便是。
趙重光聞言果然極是震驚,卻沒有表現出憤怒仇恨之色,凝視劉皓南半晌方歎道:“想不到……真的想不到……”繼而看看石逸,又苦笑搖頭道:“少主心胸廣闊,早已不計較這些夙日恩怨了,可笑四族中人還在執著,定要除劉繼元而後快呢!”
石逸聞言正中下懷,點頭道:“不錯,眼下處月部落正當內虛外患之際,咱們理當拋卻族內恩怨,合力對付咱們的宿敵大光明教!”
此時門外有個女子的聲音急切地道:“鍾明,你真的找到了皓南麽?”
一位容貌清麗的中年婦人急急走進門來,見了劉皓南立刻呆住,眼圈兒一紅便落下淚來,望著他哽聲道:“皓南!真的是你!”她的眉目神情與母親文淑太子妃極為相似,隻是麵帶愁容,更顯憔悴。
劉皓南自幼與這姨娘十分親密,此時更聯想到自己早已死去的母親,不由心頭酸楚,上前幾步澀聲叫道:“姨娘!”
何文若將劉皓南緊緊擁入懷中,珠淚止不住地落下,喃喃道:“皓南……想不到你還在人世,真是太好了……太好了……”
石逸也隨何文若一同走進花廳,他看著何文若與劉皓南姨甥相認,麵上露出喜慰之色,柔聲安慰道:“文若,你不必太過悲傷。既已找到了皓南,你我便將他當成自己的兒子一般照看,如此文淑在九泉下也可瞑目了!”
何文若黯然點頭,讓劉皓南拜見了姨丈,這才拉著他的手細細端詳,無限憐惜地道:“好孩子,這些年你孤身一人,定然受了很多苦楚吧!”
劉皓南感懷身世,心頭苦澀,不知往事該從何講起,此時石逸插言道:“文若,眼下已過了初更,皓南一夜未眠,方才又激戰了一場,定然累了,不若讓他先行休息,明日你們姨甥再來敘話,如何?”
何文若恍然道:“正是!”便讓石鍾明帶劉皓南來到一處陳設精致的臥房安頓,又遣兩名仆婦前來服侍他梳洗睡下。
躺在柔軟舒適的床榻上,劉皓南細細回味方才發生的一切,恍惚如在夢中,他萬萬料不到自己會在渡天寨見到姨娘一家人。繼而想到姨娘一家乃是處月四族中人,他們雖然願意接納自己,其他處月三族卻未必友好,甚至會因為祖父當年的作為對自己懷恨在心,日後他將如何自處呢?
胡思亂想了半夜,不得結果,劉皓南終覺困倦難抑,擁著被子沉沉睡去。
第二日醒來,日已正午。卻見何文若坐在他的床邊,滿麵溫柔慈愛,執意要幫他梳洗束發。劉皓南雖覺得有些不自在,卻不忍忤了她的好意,便乖乖坐著任由她擺弄。
何文若撫摸著劉皓南烏黑的長發,凝視著鏡中少年俊秀脫俗的容顏,輕聲道:“皓南,你長得真像你爹,也像你娘親……你娘與你爹情愛甚篤,他們能死在一起、不離不棄,也算是不枉此生了……”言下竟是大有落寞之意。
劉皓南覺察到何文若的情緒,乖巧地應對道:“姨丈對姨娘不是也很好麽?”
何文若輕輕歎了口氣,道:“你姨丈自然對我很好,隻是他一直忙於處理家族事務,很少有時間陪我,若我能像你娘一般知書識禮,稍稍分擔他的憂煩,該有多好……”
石逸恰在此時進了門,凝視著自己的妻子柔聲道:“不必,在我心中你已是最好!”
兩人脈脈相對,眼角眉梢都是濃濃情意。劉皓南冷眼旁觀,想到自己的爹娘也是這般恩愛纏綿、相敬如賓,心中莫名感傷,
又聽石逸問道:“梳洗停當了麽?我帶皓南再去見見其他幾位護法。”
何文若蹙起雙眉,憂道:“我始終有些擔心……三族護法若知道皓南是劉繼元的嫡孫,會善待他麽?”
石逸似乎胸有成竹,道:“放心,那些都是舊日恩怨了,我自有辦法讓他們對皓南放下成見。”
何文若對丈夫極為信任,聽他這麽說,心便放下了大半,忽然又似想起了什麽,追問道:“那劉星璉呢?他們劉氏族人可都是死在劉繼元的手裏……”
石逸不以為意,淡淡道:“那個已是半死的人又能做什麽?放心吧!皓南,你跟我來。”帶劉皓南出了房門,走過幾條曲曲折折的行廊,重新來到渡天寨的議事大殿。
今日大殿中已坐了三人,都是一身白衣素服。居於左首的是個二十六七歲的年輕男子,他生得眉目清秀,但是臉色蒼白,身子單薄,一副久病不愈的模樣,正用枯瘦的手指捏著一枚玉佩,反複撫摩把玩。
中間坐著一個五十來歲的老頭子,生了一副瘦長的苦瓜臉,眉頭深鎖,滿臉皺紋。他的白袍已髒得變成了灰黃之色,一頭褐色卷發亂糟糟地披散在肩頭,活像個乞丐一般。
老頭子身旁的那名中年文士看來倒很是俊逸斯文,一身白衣纖塵不染。他麵白微須,容色淡定,眉目氣質都像是地道的漢人,同其他人髯發深目的胡人形貌特征大不相同。(.無彈窗廣告)
劉皓南進入大廳之後,眾人齊齊把目光投在他的身上,眼神中多少都有些驚訝。
石逸對在座三人拱了拱手,說道:“石某請三位護法齊聚此地,是因犬子鍾明無意間尋到了一位陰魄經和處月劍法的傳人,就是這位劉皓南劉少俠!”
這番話一出口,座中諸人的臉色更是古怪,仿佛聽到了什麽不可思議的事情一般。
中年文士看著劉皓南略一遲疑,開口道:“石護法,你也知道處月部三大絕技向來隻傳四族護法,且每人隻能學習其中一種武功,隻有族主才可學全三大絕技。你說這少年懂得陰魄經和處月劍法,不知他是從何處學來?”
劉皓南聞言恍然,心道:“原來陰魄經和處月劍法的傳承如此秘密,怪不得他們滿麵驚訝之色。哼,當年劉繼恩若不是出穀心切,隻怕打死也不會傳我陰魄經的心法!”
石逸正要答言,卻聽那一臉病容的年輕人冷哼一聲,道:“石護法真是神通廣大啊!你說這少年懂得陰魄經和處月劍法,可是想推舉他做處月部落的族主麽?”
石逸聞言麵色一變,正色道:“星璉,你不要多心,處月部落向來奉你劉家為主,石某絕無染指之意!”
那叫劉星璉的年輕人冷笑道:“如今哪還有什麽劉家?劉家的人早在十六年前便給那竊國的狗賊劉繼元殺光了,隻剩下我這個半死不活的廢物……”
劉皓南聽到此處心頭一震,仔細瞧了瞧劉星漣的麵容,暗忖:“這個叫劉星漣的想必是劉氏一族的護法了,不知他與地下石城的老怪物劉繼恩有何關係?”
又聽石逸說道:“昨夜石某已試過劉少俠的武功,的確是陰魄經和處月劍法無疑。各位若是不信,可親自驗證……”
“不可能!”劉星璉激動地站起身來,因立足不穩差點摔倒,忙用手撐住了桌子,嘶聲道:“這世上兼修處月三大絕技的人,隻有我爹爹一人,他早就被劉繼元給害死了!你真是一派胡言!”他全身顫抖,嗔目怒視石逸,情緒十分激動。
中年文士轉身扶住劉星璉,將他輕輕按坐在椅中,低聲道:“星璉,你不要急,保重身體!”
“你這小子的武功是從哪裏偷學來的?你說!說啊!”劉星璉仍在惡狠狠地逼視著劉皓南,全無血色的臉上青筋暴跳,好似地獄惡鬼一般。
從諸人的隻言片語中,劉皓南已猜到這劉星璉正是劉繼恩的兒子,他的窮凶極惡之態讓劉皓南立時想到了劉繼恩的猙獰麵目。想當年他被劉繼恩百般虐待,如今仇人的親生兒子就在眼前,他腦中突然湧現出一個報複的念頭,看著劉星漣不動聲色地道:“我的武功是一個名叫劉繼恩的瞎子親手教的,他常誇我資質極高,比他那病鬼兒子強多了!怎麽,你認識他麽?”
劉星璉聞言立時麵如死灰,歇斯底裏地吼道:“胡說!爹是最疼愛我的,怎麽會說這樣的話?分明便是胡說……胡說……”他似是被劉皓南戳中了心頭痛處,忽然一下子坐倒在地上,淚湧滿眶,哽咽不止。
劉皓南見他如此傷心不由怔住,細細端詳才發覺他精神渙散、氣色灰敗,竟是一副將死之相,應是幼時身體受過重創所致。
石逸見劉星璉失態之狀微微皺眉,吩咐殿外侍從道:“來人,送星漣少主回房休息!他身子不好,不可太過勞神。”
兩名侍從齊聲答應,不由分說強扶起劉星璉出了大殿。劉星漣雖是處月四族名義上的少主,但人人都知道他身患重症,久治難愈,對他並不怎麽尊敬。
劉星璉哭得像個孩子,已經氣喘不支,猶在掙紮著斷斷續續地道:“爹……爹……你在哪裏……我就快死了……我好想見你啊……”
劉皓南見他哭得如此淒慘,也覺惻然,暗道:“老怪物若知道自己的兒子變成這樣,心裏必定難過……他們父子雖都活在世上,卻永遠不能相見,同死了又有什麽分別?”
劉星璉的慘號聲漸漸遠去,大殿裏剩下劉皓南,石逸,中年文士和那個乞丐般的老頭兒。
石逸見老頭兒始終麵無表情地默坐著不發一言,沉聲道:“李護法,你怎麽看?”
老頭兒正是李氏一族的護法李玄天,他似乎對此事並不關心,冷笑一聲漠然道:“這少年懂得處月劍法和陰魄經又能如何?別忘了要做處月部落之主,就必須學會七曜真元!可惜,七曜真元已和明非同歸黃土,這世上再也不可能有人同時學成三大絕技了!”他說著話時麵無表情,語氣中卻透著深深的絕望。
劉皓南聽到明非二字心頭一震,立刻想到:陰若嵐的丈夫李明非也是處月部落的人,這個李護法莫非是李明非的親人?
石逸聞言皺眉道:“話雖如此,但族主的位子空缺了這麽久,族中人心逐漸渙散,令人擔憂。如今處月部落重返中原,要光複祖業絕不可一日無主!以石某之見,下次公選族主之時若還是沒人學全三大絕技,咱們便推選武功最高之人擔任族主,不知兩位以為如何?”
中年文士尚在沉吟,李玄天已站起身來,冷冷道:“處月部落氣數已盡,無論誰來做這個族主,都不可能完成複興大業的!”言罷拂袖而去。
石逸聞言更加不快,冷哼一聲沒有說話。
中年文士走過來拍了拍石逸的肩,勸慰道:“石護法一片苦心,皆是為了光大處月部落,可惜李護法沉溺於喪子之痛,早已失去往日雄心了!”
石逸歎了口氣,有些感激地看了中年文士一眼,道:“趙護法肯留下來,想必能理解在下的苦心!”
中年文士點了點頭,對劉皓南溫和地問道:“在下是處月趙氏一族的護法趙重光,劉少俠,你的武功果真是從繼恩少主那裏學來的麽?他老人家莫非還在人間?”看來,他更關心的是劉皓南的武功師承來曆。
劉皓南心想若將地下石城之事和盤托出,這些人必定要去尋找劉繼恩的下落,便將此事揭過不提,避重就輕地道:“劉繼恩確實曾將陰魄經傳授於我,也知道我是英武帝劉繼元的嫡孫,當時他身受重傷,性命垂危,也許隻是不忍見處月部絕技失傳,才摒棄舊恨吧。”說完這番話,他又在心中暗自思量:他們若要去看劉繼恩的歸葬之地,我便隨口說個地方讓他們去祭拜便是。
趙重光聞言果然極是震驚,卻沒有表現出憤怒仇恨之色,凝視劉皓南半晌方歎道:“想不到……真的想不到……”繼而看看石逸,又苦笑搖頭道:“少主心胸廣闊,早已不計較這些夙日恩怨了,可笑四族中人還在執著,定要除劉繼元而後快呢!”
石逸聞言正中下懷,點頭道:“不錯,眼下處月部落正當內虛外患之際,咱們理當拋卻族內恩怨,合力對付咱們的宿敵大光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