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口!你與北漢餘黨勾結,助遼人成事,便是不折不扣的惡人,更是我大宋朝廷的敵人,我絕不會對你同情姑息!”樂清平聞言動怒,瞪視著劉皓南厲聲說道。(.無彈窗廣告)()(..首發)
劉皓南麵無懼色,隻是冷笑不止:“宋帝趙匡胤為統一天下而屠滅諸國,也曾害死過無數良民百姓!難道他們的命便不是命,他們的仇便不是仇?難道與宋廷為敵的都是惡人,像你一般對宋帝效忠的便是好人嗎?真是自欺欺人,荒唐可笑!”
“你……”麵對劉皓南的質問,樂清平竟無言以對,不知如何駁斥。
劉皓南身為北漢皇室之後,與宋帝有不共戴天之仇,必然要站在與宋廷敵對的立場,難道僅憑這個,就能認定他必是妖邪奸佞之輩,認定他必會恩將仇報害死譚峭嗎?
樂清平心裏清楚,這種推論是站不住腳的。他與劉皓南的正麵接觸雖然不多,但是從孟定邦、金子淩等人的描述和評價中,他能夠憑直覺感受到,劉皓南並非忘恩負義、冷漠無情的奸惡之徒,譚峭被害之事更是疑點重重,似是有人在暗中操作籌劃……
念及此處,樂清平壓下心頭的怒意,低頭看著譚峭的遺體,神色中多了幾份悲愴與黯然,自懷中取出一塊白色布巾蓋住了譚峭失色的麵容,肅然道:“譚真人,你安心去吧……我定會查到害你的真正凶手,為你報仇雪恨,絕不會冤枉了無辜之人!”
劉皓南聞言微覺意外,暗忖:他為何要在我麵前說這樣的話?莫非……他並沒有把我當作真正的凶手麽?
他心中雖是如此想,卻不願開口相問,免得對方以為自己心存畏懼,索性轉過眼眸,定定望著那片被風吹得前後鼓蕩的簾幕,全然無視樂清平的存在。
如今他周身大穴都被樂清平封住,無法運功,但任督二脈之間的暗脈仍可自如運轉,正好借此機會暗自療傷,讓肩頭後背的傷口盡快複原開艘航母去抗日。
馬車離開了金穀園,向著五台山方向飛馳而去,走了半個多時辰後,穆桂英縱馬追了上來,在馬車外麵叫道:“樂先生,請出來說話!”
樂清平見劉皓南一副恍若未聞的模樣,也不多言,起身躍下馬車,穆桂英也飛身下馬,兩人站在一處,待馬車向前走出十數丈後,才低聲交談起來。
“樂先生,你也認為劉皓南是害死譚真人的凶手麽?”穆桂英出口便問了這麽一句話,神色中暗含憂慮。[.超多好看小說]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方才她已先見過了鍾昭遠、龍樹、智空等人,見他們都一口咬定譚峭是被劉皓南暗算致死,心裏有些不是滋味。
樂清平深深看了穆桂英一眼,淡淡地道:“你也當我是個是非不分之人麽?這件事沒那麽簡單,內裏必定大有文章!”
穆桂英聽他如此說微覺意外,同時心中暗喜,急忙點頭道:“我與先生有同感。方才我悄然跟著那黑衣女子而去,在距離金穀園不足五裏的一處山坳裏,見到她與一個神秘的白衣人會合……我怕被他們發覺,便沒敢靠得太近,隻看到了那人的背影,竟與劉皓南很是相似!”她言下之意,便是在暗示有人假冒劉皓南的模樣,與那黑衣女子串通害死了譚峭,又嫁禍給劉皓南。
樂清平聽到此處神色一凜,輕輕點了點頭,又問道:“你還看到些什麽?”
“他們二人低聲說了幾句話,便一齊縱馬往雁門縣城的方向去了。我隨即召來幾個穆柯寨的可靠弟兄,讓他們繼續跟蹤二人,再趕回來與先生商議對策。”穆桂英答道,她一向做事知曉輕重,思慮周全。
樂清平對穆桂英的安排十分滿意,道:“如此甚好,那黑衣女子必與劉皓南有著極深的過節,否則不會這般不擇手段的要置他於死地。她的手裏似乎還有劉皓南極為顧忌牽掛的人質,如能從她下手追尋真相,必定大有收獲……對了,金子淩今日也很不對勁,你要命人仔細盯著!”隨後便將劉皓南被眾人擒下後,金子淩的異常表現說給穆桂英聽。
此事早就在穆桂英意料之內,她肅然道:“這個金子淩必是假貨無疑!不瞞樂先生,我這次來金穀園,表麵上是為賀金子淩新婚之喜,其實是為了查明一樁可能危及河東、危及大宋百姓的陰謀!”
樂清平聞言一震,頓時心下了然,望著穆桂英道:“原來你這丫頭早有籌劃,趕快細細說來。”他相信,穆桂英一定通過其他渠道掌握了更多有用的線索。
穆桂英平定心神、理清思緒,道:“此事還要從半年前我出師回寨的時候說起……”
原來,半年前穆桂英跟隨白雲先生陳希夷學武有成,返回河東,路上巧遇了拓跋月映和李元昊姐弟倆。因她與拓跋月映性情相類,都是精明果斷、不讓須眉的女子,一見之下不免惺惺相惜,便攜手同遊。
當時穆桂英尚不知李元昊的身份,隻當他們二人是來遊山玩水的,心中未設防備,同行時便將河東的山水形勢詳細說明,言無不盡。
李元昊看似年幼單純,卻極有心機,白日跟著兩人四處遊曆,夜間卻挑燈磨墨,將腦海中的河東形勢一一記下,繪成圖冊,此事被穆桂英無意間發覺,她才對李元昊的身份起了疑心。
三人同遊半月後,穆桂英與二人分別,暗中使人查探李元昊的身份,才知他是大頭領李繼遷的嫡孫,自小被送到遼國上京為質,不久前才返回銀州。
李元昊的異常舉動讓穆桂英心生警惕,她立即加派人手查探黨項人的動靜,果然發現了蹊蹺。
多年來,黨項人一直在借助黃金塢開辟的商路販賣青鹽白馬,有時也會夾帶上好的黨項兵器“夏人劍”,高價賣給慕名的江湖中人,金子淩礙於拓跋月映的麵子,也怕傷了與黨項人的和氣,便睜隻眼閉隻眼不聞不問一代天驕。
不料近半年來,黨項人的行動更為猖獗,不僅在貨物中夾帶各色兵器,運送貨物的販夫們看起來也是個個強壯精幹、身懷絕技。這些人馬和武器進入河東之後,便會像落入大海的水滴般消失無蹤,不再返回銀州。
穆桂英查到此事後,自然以為是金子淩與黨項人勾結,故意將黨項精兵帶進河東,圖謀作亂,便著手調查黃金塢,卻發現金子淩忙於開辟南方商路,對河東的變化一無所知。
因為不知道黨項人陸續送進河東的這批人馬究竟藏在何處,有何圖謀,穆桂英不敢打草驚蛇,一方麵借比武打擂之名取得河東綠林、水路盟主的地位,將零散的江湖勢力集結以來以待大變,另一方麵繼續接近拓跋月映,從她口中得知了她與金子淩即將大婚的消息。
與此同時,她也發現了李元昊重金收買各路殺手暗殺金子淩的圖謀,便心生一計,以共同對付金子淩為借口,取得黨項人的信任,以此探明他們真正的意圖。
穆桂英說到此處,肅然道:“我相信黨項人真正圖謀的絕不會是一個小小的黃金塢,而是整個河東,就像多年前他們趁著大光明教與黃金塢的火並,用計賺取銀州一樣!”
樂清平對她的推測表示讚同,沉吟著說道:“黨項人的狼子野心絲毫不輸遼人,他們對河東之地早就圖謀已久了!”
“依先生之見,黨項人下步的行動會是什麽?”穆桂英提出了最關鍵的問題。
樂清平沉思良久,道:“黨項與遼國數年交好,李元昊又是剛從遼國回來,雙方都毗鄰河東,相互勾結自是免不了的!依我看來,他們是想從雁門關下手,裏應外合共謀河東!”
穆桂英卻搖頭道:“如果黨項與遼國勾結,李元昊為何要陷害劉皓南呢?他可是薩滿教的弟子,劉皓南對他有救命之恩!”
樂清平深知官場鬥爭的錯綜複雜,不以為然地道:“遼國內部也有勢力傾軋與權力之爭,也許與李元昊勾結的那股遼國勢力恰恰與薩滿教為敵,也未可知。既然李元昊處心積慮地嫁禍劉皓南,我們便如他所願,假以時日,他的狐狸尾巴總會露出來!”
穆桂英這才知曉樂清平的真正打算,不覺喜道:“原來先生早就洞察一切,如此我便放心了!”
樂清平淡淡笑道:“我知道你與劉皓南同門一場,心裏必定還是向著他的。其實這孩子的心腸並不壞,隻是生錯了人家,平白無故的背負了如此深重的仇恨和責任,實在可惜可歎!”
穆桂英不料樂清平會如此評價劉皓南,不免一怔,怔了片刻才道:“先生說他生錯了人家……也許這便是他的命運吧……如果一切早有注定,他真的會像恩師預言的那般,走上一條殺神滅佛、荼毒蒼生的不歸路麽?”
樂清平正色道:“我不信命運之說,亦不問鬼神之事。人生在世所能把握的隻有當下,何必要為那些將來可能發生的災難憂心勞神呢?”
穆桂英聞言一震,抬頭望著樂清平坦蕩清澈的目光,由衷地道:“先生之言甚是,桂英受教了!”
樂清平繼續說道:“依著江湖上的規矩,如果譚真人被害之事果真與劉皓南無關,我自當由他離去,再無借口強留。”他這麽說,便是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隻要查明劉皓南不是凶手,他便不會再追究以前的過節。
他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他已在心裏認可了劉皓南的話:劉皓南隻是恰巧站在了與自己敵對、與大宋敵對的立場,但是並不能因此判定孰對孰錯、孰是孰非。
穆桂英卻有些猶豫,沉默半晌方道:“要如何處置劉皓南,隻怕還得我恩師做主……方才我已向恩師送出了飛鴿傳書,如果他能收到此信,十日之內必能趕到太平興國寺,為咱們主持大局!”
劉皓南麵無懼色,隻是冷笑不止:“宋帝趙匡胤為統一天下而屠滅諸國,也曾害死過無數良民百姓!難道他們的命便不是命,他們的仇便不是仇?難道與宋廷為敵的都是惡人,像你一般對宋帝效忠的便是好人嗎?真是自欺欺人,荒唐可笑!”
“你……”麵對劉皓南的質問,樂清平竟無言以對,不知如何駁斥。
劉皓南身為北漢皇室之後,與宋帝有不共戴天之仇,必然要站在與宋廷敵對的立場,難道僅憑這個,就能認定他必是妖邪奸佞之輩,認定他必會恩將仇報害死譚峭嗎?
樂清平心裏清楚,這種推論是站不住腳的。他與劉皓南的正麵接觸雖然不多,但是從孟定邦、金子淩等人的描述和評價中,他能夠憑直覺感受到,劉皓南並非忘恩負義、冷漠無情的奸惡之徒,譚峭被害之事更是疑點重重,似是有人在暗中操作籌劃……
念及此處,樂清平壓下心頭的怒意,低頭看著譚峭的遺體,神色中多了幾份悲愴與黯然,自懷中取出一塊白色布巾蓋住了譚峭失色的麵容,肅然道:“譚真人,你安心去吧……我定會查到害你的真正凶手,為你報仇雪恨,絕不會冤枉了無辜之人!”
劉皓南聞言微覺意外,暗忖:他為何要在我麵前說這樣的話?莫非……他並沒有把我當作真正的凶手麽?
他心中雖是如此想,卻不願開口相問,免得對方以為自己心存畏懼,索性轉過眼眸,定定望著那片被風吹得前後鼓蕩的簾幕,全然無視樂清平的存在。
如今他周身大穴都被樂清平封住,無法運功,但任督二脈之間的暗脈仍可自如運轉,正好借此機會暗自療傷,讓肩頭後背的傷口盡快複原開艘航母去抗日。
馬車離開了金穀園,向著五台山方向飛馳而去,走了半個多時辰後,穆桂英縱馬追了上來,在馬車外麵叫道:“樂先生,請出來說話!”
樂清平見劉皓南一副恍若未聞的模樣,也不多言,起身躍下馬車,穆桂英也飛身下馬,兩人站在一處,待馬車向前走出十數丈後,才低聲交談起來。
“樂先生,你也認為劉皓南是害死譚真人的凶手麽?”穆桂英出口便問了這麽一句話,神色中暗含憂慮。[.超多好看小說]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方才她已先見過了鍾昭遠、龍樹、智空等人,見他們都一口咬定譚峭是被劉皓南暗算致死,心裏有些不是滋味。
樂清平深深看了穆桂英一眼,淡淡地道:“你也當我是個是非不分之人麽?這件事沒那麽簡單,內裏必定大有文章!”
穆桂英聽他如此說微覺意外,同時心中暗喜,急忙點頭道:“我與先生有同感。方才我悄然跟著那黑衣女子而去,在距離金穀園不足五裏的一處山坳裏,見到她與一個神秘的白衣人會合……我怕被他們發覺,便沒敢靠得太近,隻看到了那人的背影,竟與劉皓南很是相似!”她言下之意,便是在暗示有人假冒劉皓南的模樣,與那黑衣女子串通害死了譚峭,又嫁禍給劉皓南。
樂清平聽到此處神色一凜,輕輕點了點頭,又問道:“你還看到些什麽?”
“他們二人低聲說了幾句話,便一齊縱馬往雁門縣城的方向去了。我隨即召來幾個穆柯寨的可靠弟兄,讓他們繼續跟蹤二人,再趕回來與先生商議對策。”穆桂英答道,她一向做事知曉輕重,思慮周全。
樂清平對穆桂英的安排十分滿意,道:“如此甚好,那黑衣女子必與劉皓南有著極深的過節,否則不會這般不擇手段的要置他於死地。她的手裏似乎還有劉皓南極為顧忌牽掛的人質,如能從她下手追尋真相,必定大有收獲……對了,金子淩今日也很不對勁,你要命人仔細盯著!”隨後便將劉皓南被眾人擒下後,金子淩的異常表現說給穆桂英聽。
此事早就在穆桂英意料之內,她肅然道:“這個金子淩必是假貨無疑!不瞞樂先生,我這次來金穀園,表麵上是為賀金子淩新婚之喜,其實是為了查明一樁可能危及河東、危及大宋百姓的陰謀!”
樂清平聞言一震,頓時心下了然,望著穆桂英道:“原來你這丫頭早有籌劃,趕快細細說來。”他相信,穆桂英一定通過其他渠道掌握了更多有用的線索。
穆桂英平定心神、理清思緒,道:“此事還要從半年前我出師回寨的時候說起……”
原來,半年前穆桂英跟隨白雲先生陳希夷學武有成,返回河東,路上巧遇了拓跋月映和李元昊姐弟倆。因她與拓跋月映性情相類,都是精明果斷、不讓須眉的女子,一見之下不免惺惺相惜,便攜手同遊。
當時穆桂英尚不知李元昊的身份,隻當他們二人是來遊山玩水的,心中未設防備,同行時便將河東的山水形勢詳細說明,言無不盡。
李元昊看似年幼單純,卻極有心機,白日跟著兩人四處遊曆,夜間卻挑燈磨墨,將腦海中的河東形勢一一記下,繪成圖冊,此事被穆桂英無意間發覺,她才對李元昊的身份起了疑心。
三人同遊半月後,穆桂英與二人分別,暗中使人查探李元昊的身份,才知他是大頭領李繼遷的嫡孫,自小被送到遼國上京為質,不久前才返回銀州。
李元昊的異常舉動讓穆桂英心生警惕,她立即加派人手查探黨項人的動靜,果然發現了蹊蹺。
多年來,黨項人一直在借助黃金塢開辟的商路販賣青鹽白馬,有時也會夾帶上好的黨項兵器“夏人劍”,高價賣給慕名的江湖中人,金子淩礙於拓跋月映的麵子,也怕傷了與黨項人的和氣,便睜隻眼閉隻眼不聞不問一代天驕。
不料近半年來,黨項人的行動更為猖獗,不僅在貨物中夾帶各色兵器,運送貨物的販夫們看起來也是個個強壯精幹、身懷絕技。這些人馬和武器進入河東之後,便會像落入大海的水滴般消失無蹤,不再返回銀州。
穆桂英查到此事後,自然以為是金子淩與黨項人勾結,故意將黨項精兵帶進河東,圖謀作亂,便著手調查黃金塢,卻發現金子淩忙於開辟南方商路,對河東的變化一無所知。
因為不知道黨項人陸續送進河東的這批人馬究竟藏在何處,有何圖謀,穆桂英不敢打草驚蛇,一方麵借比武打擂之名取得河東綠林、水路盟主的地位,將零散的江湖勢力集結以來以待大變,另一方麵繼續接近拓跋月映,從她口中得知了她與金子淩即將大婚的消息。
與此同時,她也發現了李元昊重金收買各路殺手暗殺金子淩的圖謀,便心生一計,以共同對付金子淩為借口,取得黨項人的信任,以此探明他們真正的意圖。
穆桂英說到此處,肅然道:“我相信黨項人真正圖謀的絕不會是一個小小的黃金塢,而是整個河東,就像多年前他們趁著大光明教與黃金塢的火並,用計賺取銀州一樣!”
樂清平對她的推測表示讚同,沉吟著說道:“黨項人的狼子野心絲毫不輸遼人,他們對河東之地早就圖謀已久了!”
“依先生之見,黨項人下步的行動會是什麽?”穆桂英提出了最關鍵的問題。
樂清平沉思良久,道:“黨項與遼國數年交好,李元昊又是剛從遼國回來,雙方都毗鄰河東,相互勾結自是免不了的!依我看來,他們是想從雁門關下手,裏應外合共謀河東!”
穆桂英卻搖頭道:“如果黨項與遼國勾結,李元昊為何要陷害劉皓南呢?他可是薩滿教的弟子,劉皓南對他有救命之恩!”
樂清平深知官場鬥爭的錯綜複雜,不以為然地道:“遼國內部也有勢力傾軋與權力之爭,也許與李元昊勾結的那股遼國勢力恰恰與薩滿教為敵,也未可知。既然李元昊處心積慮地嫁禍劉皓南,我們便如他所願,假以時日,他的狐狸尾巴總會露出來!”
穆桂英這才知曉樂清平的真正打算,不覺喜道:“原來先生早就洞察一切,如此我便放心了!”
樂清平淡淡笑道:“我知道你與劉皓南同門一場,心裏必定還是向著他的。其實這孩子的心腸並不壞,隻是生錯了人家,平白無故的背負了如此深重的仇恨和責任,實在可惜可歎!”
穆桂英不料樂清平會如此評價劉皓南,不免一怔,怔了片刻才道:“先生說他生錯了人家……也許這便是他的命運吧……如果一切早有注定,他真的會像恩師預言的那般,走上一條殺神滅佛、荼毒蒼生的不歸路麽?”
樂清平正色道:“我不信命運之說,亦不問鬼神之事。人生在世所能把握的隻有當下,何必要為那些將來可能發生的災難憂心勞神呢?”
穆桂英聞言一震,抬頭望著樂清平坦蕩清澈的目光,由衷地道:“先生之言甚是,桂英受教了!”
樂清平繼續說道:“依著江湖上的規矩,如果譚真人被害之事果真與劉皓南無關,我自當由他離去,再無借口強留。”他這麽說,便是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隻要查明劉皓南不是凶手,他便不會再追究以前的過節。
他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他已在心裏認可了劉皓南的話:劉皓南隻是恰巧站在了與自己敵對、與大宋敵對的立場,但是並不能因此判定孰對孰錯、孰是孰非。
穆桂英卻有些猶豫,沉默半晌方道:“要如何處置劉皓南,隻怕還得我恩師做主……方才我已向恩師送出了飛鴿傳書,如果他能收到此信,十日之內必能趕到太平興國寺,為咱們主持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