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鼓敲過了三更,江五直愣愣坐在床沿上毫無睡意,眼前都是方敬寬在小院和內宅客廳裏的言行舉止,每個細節都讓她感到討厭。
真的,生平她從沒這樣討厭過一個人。
偶然回神時,她看到夏果和秋果小心翼翼站在旁邊伺候著,心裏煩亂,揮揮手讓她們下去了。
臥房裏隻剩了自己時,她望著富麗錦繡的房間發了一會呆,不知怎地突然落下兩滴淚來。然後便收不住了,漸漸變成了泉湧之勢。可是她沒有哭出聲,隻是默默掉淚珠子,片刻打濕了衣襟,浸潤了袖口。
她知道夏果兩個丫頭就在外麵,輕輕一叫便能進來的,但她不想叫。
因為她知道,此刻便是滿院子伺候的人都進來陪著,也無濟於事,反而會惹得她們大驚小怪,讓她更煩。她此刻很需要身邊有個人陪著,什麽也不說,隻看著她掉眼淚也好,可是在江府裏……必然沒有能勝任此職的人。
於是她就想起了塵來。
就是被方敬寬當麵捅破的,她“惦記”的那個和尚。
佛光寺不是什麽清靜之地,裏頭的出家人好些是肥頭大耳的,經常接待她們的那個知客更加討厭,自她小時候第一回看到就直覺他奸猾。事實上那知客本就是個貪財奸猾的,偏江太太很受用他的奉承,每次都相談甚歡,於是她陪著母親去禮佛,抽空就會跑到一邊去自行玩耍。
所以碰到給知客送東西的小徒弟了塵,也是難免的了。
那時候她是頑童,了塵也不過十幾歲,她滔滔不絕數落知客,了塵便與她辯駁。一來二去的,她對知客的反感少了,反而覺得小和尚很好玩,明明生氣她辱罵師尊,還偏要作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和她擺道理。於是她故意逗他,每次碰麵都要說他師傅的不是,然後帶著壞笑看他據理力爭。
直到許多年後的現在,想起那個偏要說服她的小和尚,她仿佛還能聞到他身上清淡的桃花香,以及臉上青澀的棱角。
那時候,他多好。
她自己也很好。
“要是咱們都不長大……”江五一邊抹眼淚,一邊無聲說話。和自己說,也和遠在城外的此刻大約在夢中的了塵說。
如果不長大,她不用明白家裏家外的糟心事,不用和討厭的人虛與委蛇,高興就大笑,不高興就大哭,被惹了也不用忍著,直接上去幹仗就是了——雖然,現在也沒什麽人敢惹她,但這感覺和那感覺是不一樣的。
一點兒也不一樣。
如果不長大,她也不用整日被人鄙夷嫁不出去。小孩子是不用煩惱婚嫁的,而且男女大防什麽的,亦沒有那麽嚴格,還能和了塵一起說話談笑呢。
自然,一起談笑的了塵,也該是不長大的了塵,是會和她爭辯對錯的了塵,而不是現今這個表麵雲淡風輕連內心也雲淡風輕的所謂高僧。
現在他佛理精深,他已負盛名,他年輕而前途遠大,他超凡脫俗一塵不染。
但他不再是她的朋友了。
或許從來都不是,隻是她一廂情願認為他是朋友吧。
她已經許久沒有見過他了。
可是在今晚,因為他,她要當著父親母親的麵遭受一個無恥之徒的指責。
她自作孽,少不更事時無意間流露出的對他的歡喜,成了今日被人詬病時最大的把柄。連一個外男都知道了,所以流言,早已不隻在家下人等中流傳了吧?
她連累了他?
根本不會。
當流言大規模流傳開來,她隻會是旁人口中的笑柄,以及他佛法精深不動如鬆的證明。
江五怔怔坐著掉眼淚,腦袋裏胡思亂想著,時候久了,便感到腰背僵直酸澀。她於是想起年少時一整夜不睡覺和丫鬟們玩耍的事情,那時候太年輕,玩著玩著天就亮了,不用補眠,吃個早飯繼續玩依然精神抖擻。
可現在,她已經沒有那種精力了。
也沒有那種心力。
她長長歎了一口氣,慢慢倒在**,把頭埋在香枕裏。
這一夜,難以入眠的不隻是江五,還有她的母親江太太。
江太太年紀不小了,人一上了歲數,晚上一旦熬過困頭就再也睡不著,隻能瞪著眼睛等天亮。枕邊躺著她的夫君,相伴幾十年的男人,她側過頭去看他,在黑暗中看到他的老態。
他老了,她也老了。
江太太無聲地,重重歎了口氣。
臨睡前江府丞說的話縈繞在耳邊。
“我這輩子已經能看到頭了,官位不管升降與否,榮華富貴到老是肯定沒問題的,也能護著你們平安過好日子。但除此之外,再多的我掙不來,也不想去掙。我很明白自己的斤兩,這就是我的一輩子,我知足。但我死了之後呢?誰來護著子孫後代,誰能撐起江家?單靠那幾個糊塗小子嗎?早晚被人賣了,說不定還幫人數錢呢!”
江府丞說的是自家幾個兒子,用他的話來說,“沒一個成器的”。
倒不是說他們有多紈絝浪蕩,事實上幾個孩子都算規矩,學業上處事上都算過得去,在外為官上學也頗得同僚同窗誇獎,但江府丞一直覺得他們和自己差太遠。
事實上江太太也看得出來,兒子們不管嫡出庶出,沒一個和老爹神似的。
江太太不熟悉官場上的彎彎繞繞,但在內宅裏卻還算精明,這些年要不是她壓著,底下幾個媳婦哪會服帖老實?一想到等她老得壓不動,或者撒手西去的時候,兒子們會被媳婦小妾之流哄得團團轉,她就覺得無比頭疼。
不是她娶兒媳婦不謹慎,而是兒子們太不會處理事情,家事尚且一團亂,外麵的事就更別指望了。所以她很理解夫君的擔憂。
“我這些年身後有大樹,自己又不仗勢欺人,所以順風順水交情遍地。但畢竟眼紅的人太多,等我死了,諾大家業被人覬覦,一個不小心興許就有覆滅之災,到時候那些交情有幾個能頂用、肯幫忙?便是有大樹罩著,自己家沒有能扛鼎的,到頭來也是白搭。”
夫君這些話,江太太深以為然。
家裏的產業大到什麽程度,沒有誰比她更清楚了。而且夫君自己手裏還有一些她不知道的產業,隻會比她經手的更多更值錢。這麽大的攤子,以後靠誰來守?
她也很為難,很擔心。
但卻不知道夫君比她更擔心,已經擔心到……要找外人來幫忙的程度了!
今晚夫君對方敬寬的態度,以及閑談時的隻言片語,已經透露出些許要培養方敬寬的意思。夫君沒有給確切的說法,隻道一切都要觀察,但能讓夫君起了“觀察”的念頭……
江太太心裏很亂。
江家的未來有那麽危險嗎,危險到讓夫君不惜找外人?
而方敬寬有那麽厲害嗎,就算選了他,他能撐起整個家?
再說他會一心一意為江家做事麽,他姓方又不姓江。
真的,生平她從沒這樣討厭過一個人。
偶然回神時,她看到夏果和秋果小心翼翼站在旁邊伺候著,心裏煩亂,揮揮手讓她們下去了。
臥房裏隻剩了自己時,她望著富麗錦繡的房間發了一會呆,不知怎地突然落下兩滴淚來。然後便收不住了,漸漸變成了泉湧之勢。可是她沒有哭出聲,隻是默默掉淚珠子,片刻打濕了衣襟,浸潤了袖口。
她知道夏果兩個丫頭就在外麵,輕輕一叫便能進來的,但她不想叫。
因為她知道,此刻便是滿院子伺候的人都進來陪著,也無濟於事,反而會惹得她們大驚小怪,讓她更煩。她此刻很需要身邊有個人陪著,什麽也不說,隻看著她掉眼淚也好,可是在江府裏……必然沒有能勝任此職的人。
於是她就想起了塵來。
就是被方敬寬當麵捅破的,她“惦記”的那個和尚。
佛光寺不是什麽清靜之地,裏頭的出家人好些是肥頭大耳的,經常接待她們的那個知客更加討厭,自她小時候第一回看到就直覺他奸猾。事實上那知客本就是個貪財奸猾的,偏江太太很受用他的奉承,每次都相談甚歡,於是她陪著母親去禮佛,抽空就會跑到一邊去自行玩耍。
所以碰到給知客送東西的小徒弟了塵,也是難免的了。
那時候她是頑童,了塵也不過十幾歲,她滔滔不絕數落知客,了塵便與她辯駁。一來二去的,她對知客的反感少了,反而覺得小和尚很好玩,明明生氣她辱罵師尊,還偏要作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和她擺道理。於是她故意逗他,每次碰麵都要說他師傅的不是,然後帶著壞笑看他據理力爭。
直到許多年後的現在,想起那個偏要說服她的小和尚,她仿佛還能聞到他身上清淡的桃花香,以及臉上青澀的棱角。
那時候,他多好。
她自己也很好。
“要是咱們都不長大……”江五一邊抹眼淚,一邊無聲說話。和自己說,也和遠在城外的此刻大約在夢中的了塵說。
如果不長大,她不用明白家裏家外的糟心事,不用和討厭的人虛與委蛇,高興就大笑,不高興就大哭,被惹了也不用忍著,直接上去幹仗就是了——雖然,現在也沒什麽人敢惹她,但這感覺和那感覺是不一樣的。
一點兒也不一樣。
如果不長大,她也不用整日被人鄙夷嫁不出去。小孩子是不用煩惱婚嫁的,而且男女大防什麽的,亦沒有那麽嚴格,還能和了塵一起說話談笑呢。
自然,一起談笑的了塵,也該是不長大的了塵,是會和她爭辯對錯的了塵,而不是現今這個表麵雲淡風輕連內心也雲淡風輕的所謂高僧。
現在他佛理精深,他已負盛名,他年輕而前途遠大,他超凡脫俗一塵不染。
但他不再是她的朋友了。
或許從來都不是,隻是她一廂情願認為他是朋友吧。
她已經許久沒有見過他了。
可是在今晚,因為他,她要當著父親母親的麵遭受一個無恥之徒的指責。
她自作孽,少不更事時無意間流露出的對他的歡喜,成了今日被人詬病時最大的把柄。連一個外男都知道了,所以流言,早已不隻在家下人等中流傳了吧?
她連累了他?
根本不會。
當流言大規模流傳開來,她隻會是旁人口中的笑柄,以及他佛法精深不動如鬆的證明。
江五怔怔坐著掉眼淚,腦袋裏胡思亂想著,時候久了,便感到腰背僵直酸澀。她於是想起年少時一整夜不睡覺和丫鬟們玩耍的事情,那時候太年輕,玩著玩著天就亮了,不用補眠,吃個早飯繼續玩依然精神抖擻。
可現在,她已經沒有那種精力了。
也沒有那種心力。
她長長歎了一口氣,慢慢倒在**,把頭埋在香枕裏。
這一夜,難以入眠的不隻是江五,還有她的母親江太太。
江太太年紀不小了,人一上了歲數,晚上一旦熬過困頭就再也睡不著,隻能瞪著眼睛等天亮。枕邊躺著她的夫君,相伴幾十年的男人,她側過頭去看他,在黑暗中看到他的老態。
他老了,她也老了。
江太太無聲地,重重歎了口氣。
臨睡前江府丞說的話縈繞在耳邊。
“我這輩子已經能看到頭了,官位不管升降與否,榮華富貴到老是肯定沒問題的,也能護著你們平安過好日子。但除此之外,再多的我掙不來,也不想去掙。我很明白自己的斤兩,這就是我的一輩子,我知足。但我死了之後呢?誰來護著子孫後代,誰能撐起江家?單靠那幾個糊塗小子嗎?早晚被人賣了,說不定還幫人數錢呢!”
江府丞說的是自家幾個兒子,用他的話來說,“沒一個成器的”。
倒不是說他們有多紈絝浪蕩,事實上幾個孩子都算規矩,學業上處事上都算過得去,在外為官上學也頗得同僚同窗誇獎,但江府丞一直覺得他們和自己差太遠。
事實上江太太也看得出來,兒子們不管嫡出庶出,沒一個和老爹神似的。
江太太不熟悉官場上的彎彎繞繞,但在內宅裏卻還算精明,這些年要不是她壓著,底下幾個媳婦哪會服帖老實?一想到等她老得壓不動,或者撒手西去的時候,兒子們會被媳婦小妾之流哄得團團轉,她就覺得無比頭疼。
不是她娶兒媳婦不謹慎,而是兒子們太不會處理事情,家事尚且一團亂,外麵的事就更別指望了。所以她很理解夫君的擔憂。
“我這些年身後有大樹,自己又不仗勢欺人,所以順風順水交情遍地。但畢竟眼紅的人太多,等我死了,諾大家業被人覬覦,一個不小心興許就有覆滅之災,到時候那些交情有幾個能頂用、肯幫忙?便是有大樹罩著,自己家沒有能扛鼎的,到頭來也是白搭。”
夫君這些話,江太太深以為然。
家裏的產業大到什麽程度,沒有誰比她更清楚了。而且夫君自己手裏還有一些她不知道的產業,隻會比她經手的更多更值錢。這麽大的攤子,以後靠誰來守?
她也很為難,很擔心。
但卻不知道夫君比她更擔心,已經擔心到……要找外人來幫忙的程度了!
今晚夫君對方敬寬的態度,以及閑談時的隻言片語,已經透露出些許要培養方敬寬的意思。夫君沒有給確切的說法,隻道一切都要觀察,但能讓夫君起了“觀察”的念頭……
江太太心裏很亂。
江家的未來有那麽危險嗎,危險到讓夫君不惜找外人?
而方敬寬有那麽厲害嗎,就算選了他,他能撐起整個家?
再說他會一心一意為江家做事麽,他姓方又不姓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