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因那張臉實在是太像皇帝了,連帶著讓她回想起不好的記憶,即便他在笑。
“王爺出現的地方總讓人意外。”因記憶而湧起的不快讓她沒控製好情緒,上來就語帶雙關的暗諷了一句。除了寺廟還算說得過去,人家內宅和綢緞鋪子哪個都不是天家貴胄該出現的地方。
長平王目光在如瑾臉上停駐一瞬,瞄向她交疊在腹前的雙手,並未理會她不太客氣的言辭,而是自顧自的說道:“這次袖子裏沒有藏東西,讓你進來也沒費多大事,看來瑾兒對本王的戒心已經消除了不少,可喜可賀。”
他不著邊際的話和眼中莫名的情緒讓如瑾十分不舒服,尤其是那聲“瑾兒”叫得她頭皮發麻,將手往袖中籠了籠,如瑾壓了心頭騰起的惱意,秋湖般的眸子隔著帷帽輕紗注視了他,說道:“不知王爺這次找我所為何事,正好我也有事請教王爺,隻是這地方適合說話麽?”
她朝外頭掃了一眼,進來的那扇門已經被老掌櫃退出時帶上了,但出了穿堂就是外麵客人絡繹不絕的店麵,一個王爺,一個侯府小姐,關在這隨時都可能被人闖進來的地方聊天實在是有點荒謬,何況地上還躺了好幾個丫鬟婆子。
“原來是有事請教才來得這麽痛快,好叫本王失落。”長平王微微歎息一聲,這才回答如瑾的問題,“放心,這地方妥當得很。”他順手敲了敲牆壁,看起來平淡無奇的木質板壁卻發出金石之聲,“在這裏說什麽做什麽,外頭的人一概聽不到。”
他再次招手示意她過去,如瑾想著心中之事,勉強按捺著不發作,隻當聽不出他言語裏的曖昧,提裙跨過東倒西歪躺著的下人,走進了裏頭的房間。
裏間卻比外間狹窄不少,隻有一個小小的四方矮桌陳設在地,周圍鋪著蒲席,屋角一柄細長的銅質燈台和一個火盆,再無他物。長平王隨手關了門,盤膝坐下,抬手請如瑾。
他束發的白玉冠瑩潤流光,一如麵上溫和的笑:“沒想到你對本王這般放心,孤男寡女共處一室,也敢毫不猶豫的走進來。”
火盆燃得旺盛,屋子狹小,隻站一瞬便覺得熱。如瑾除了頭上帷帽,將鬥篷也脫了墊在蒲席上,彎身跪坐上去,“王爺神通廣大,隨隨便便就能往內宅閨閣裏送東西,若想對小女子不利又何須大費周章。何況小女子現在行事多仰仗王爺送來的人,除了放心也別無選擇。”
長平王哈哈朗笑,烏眸晶亮如寶石,伸手從矮桌下掏出一個茶盤來,裏麵熱騰騰放著一壺茶水,另有兩個小盞。他倒了盞茶放到如瑾麵前,眸光閃閃注視著她玉質清透的容顏,笑道:“原來你的放心是這般無奈。”
“無奈的是我自己,對於王爺,我還要鄭重說一聲多謝。”如瑾接了茶,等長平王自己也倒了一杯,便舉杯抬手衝他敬了一下,然後掩袖喝下。
方才的惱怒是認真的,現在的道謝卻也是真心的。
雖然這位王爺言行輕浮,且生了一張讓她厭惡的臉,更不明所以的接近自己,但崔吉楊三刀的確給了她許多助力。自從得知了崔楊二人的底細,如瑾一邊用著他們一邊也在暗暗觀察品度,漸漸確定了他們沒有惡意,是真在幫她,這才一點一點放下戒心。靠著一個意圖不明的王爺派來的底細不清的護衛辦事,如瑾的確時有無力和無奈之感,然而她現在身邊還真缺不了他們。不說藍家現住的宅子需要他們帶人護著,如瑾出門也多得他們守衛,那日張七小姐當眾突然動手,若不是崔吉跟著,她可就要吃虧了。雖然崔吉不言語,自己不邀功,她也將這一點一滴的幫助全都記在心裏。
長平王也仰頭喝盡杯中香茶,然後將兩個小盞又添上,“無需道謝,本王願意。”
“可以告訴我為何願意麽?不知王爺意圖,雖心懷感激,但我心裏到底不能踏實。”
“這個麽……”長平王想了一想,搖頭道,“現在說為時過早,本王沒有惡意,你放心。”
他唇角的笑意雖淡卻愉悅,眼眸清亮,隻要忽略那極似某人的五官,神情是疏朗飛揚的,看不出半分陰謀算計,如瑾不敢說自己認人精準,但在這一刻,她的確從他身上體會不出任何善意之外的情緒。
房間小小的,火盆或燭台裏也許添了某種香料,有極淡極淡的香味彌散著,偶爾鑽入鼻端。如瑾嗅到自己熟悉的清芬,酷似日常所用的寒梅香露,清淡到極致的氣味。這樣的氣氛中隔席對坐,看著麵前人玄色袖口上的金線雲紋,如瑾竟莫名生出踏實的感覺來。似是與舊友促膝長談,隻願時光走得再慢些。
她為自己情緒的變化感到驚訝,忙微微咬了一下舌尖讓自己提神,然後似乎是為了掩飾情緒,她匆匆開了口:“既然王爺不想說我也不勉強,今日來見您是有一事相詢,不知您能否賜教。請問戶部丁侍郎與首輔是何關係,是否表露過對家父的不滿?”
長平王一直看著她,自將她方才眸中顯露的柔和看在眼裏,雖然隻有一瞬,他唇角也略略揚起,“你說的是丁家仆婦為你庶妹上門之事?”
“王爺知道的好快。”如瑾下意識生出防備之心,然而轉念一想,身邊用著崔吉,什麽事也都瞞不過長平王了,不由暗暗自嘲一笑。
“慚愧,也是才知不久。”長平王似有些懊惱,“說起來你們藍家姑娘膽子倒都大得很,你那大姐是那樣,這五妹也夠敢行事的。”
“藍家的笑話多著呢,這些並不算什麽。王爺可否告訴我丁侍郎的底細?”
長平王雙眼卻略眯了眯,挑眉道:“是為此事找本王?為何不去問你那淩先生呢。”
如瑾覺得他麵色有些奇怪,眸色似更深些,她一時想不明白,隻直言道:“丁家人剛剛上門,還未來得及知會淩先生。而且他一介平民畢竟力量有限,興許打聽許久獲得的消息也不及王爺三言兩語,況且我其實對他心中有愧,並不想過多麻煩他,若是王爺肯賜教,我便不勞動他去跑腿了。”
長平王聽完,眉目舒展,又笑了:“既如此,以後來麻煩本王便是。實與你說,那丁侍郎跟王韋錄沒什麽關係,與貝成泰倒是親厚一些,但似乎也沒有實質利益交情。因此前戶部尚書杜暉下馬之後,戶部左侍郎還有底氣爭一爭尚書位,他這右侍郎爭都沒爭,隻因沒有人扶持他。”
杜暉是在藍家在池水胡同遭刺客之後被論罪下台的,因暗裏牽扯了藍家,如瑾對此人記得清楚,後來淩慎之傳來的消息是刑部左侍郎升調了戶部尚書,現聽長平王提起戶部左侍郎爭位的事,知道這又是朝裏一次波瀾,然而她也沒細問這無關之事,隻關注丁謨:“丁侍郎沒有倚仗怎會在戶部立足呢?”
“是他本身有些才幹,幾次升遷之時又機緣巧合遇著王係和敵方對峙,誰都不想讓對方安插本係之人在肥缺上,他這無派係的倒是一路撿漏,一直升到了戶部侍郎。”
如瑾聞言立刻道:“這便宜未免撿得太大了,世上有那麽多的機緣巧合麽,偏都被一人碰上。”能將戶部侍郎當便宜撿到自己手中,隻能說丁謨此人太善於鑽營了,能在王係和敵方的縫隙中活得如魚得水。若丁謨是這樣一個角色,那麽丁家人上門掛落藍家的臉麵,又出於何意呢?
如瑾神色細微的變化落盡長平王眼中,那幽如深潭的眸底便閃過笑意,“你別擔心,丁謨雖然有些才學,人也頗精明,但卻是個懼內的,偏他夫人還是個跋扈潑婦,行事不論道理。”
如瑾愕然,細想了一瞬眼睛不由微微張大了些,原本清沉的眸子因驚訝而消散了滿布的憂色,露出在她身上十分少見的少女稚真。
“王爺的意思是……丁家婆子上門並非丁侍郎授意,而是他家夫人不管不顧的將潑撒到了藍府?”
“正是。”
“王爺如何這樣篤定?”
“本王想知道的事,自然能知道。”
如瑾瞬間就想起崔吉,想起神不知鬼不覺出現在自己閨房的紙條,這位王爺溜人家內宅溜得過癮,能知道婆子是丁夫人派來的也在情理之中了。一個背著紈絝風流名聲的皇子,還似乎體弱多病,卻能隨便將眼睛耳朵放到每個朝臣的內宅裏去,有這樣的本事,他就不懷些別樣的心思麽?
於是在對上那雙烏沉沉的眸子,如瑾心裏就有些發緊。她是在和一個居心叵測的人獨處對談麽……
長平王很快感受到了如瑾的戒備,知道她在想什麽,不過也未作解釋。他其實沒有那麽大的本事滿朝遍布眼線,最多在想用力的地方用些力罷了。如瑾此時除了戒備,更多的是感到無奈。
她大約是受皇帝幾次旨意影響太大,遇事總往朝堂風雲上頭想,因此丁家婆子一進府她就在盤算丁侍郎和父親藍澤是否有過節,乃至後來讓崔吉分人手去看著藍如琳,都是為了防止生變。此時驟聽這一切不過是一個刁蠻夫人耍脾氣,她有種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覺。
隻因她對京都了解太少,對外界了解太少,這才不能在遇事時作出有效的判斷。再想想進京以來處理與外界有關的事情上自己的所思所為,如瑾越發有些不確定,不知道自己以往自感精準的推斷是否站得住腳。
“王爺,今日是否時間充裕,我有許多事想請教,不知能否……”她的確有太多事想問了,雖然眼前之人還不足以完全信任,但能從他這裏了解一些零碎也好,先問出來,過後再慢慢驗證虛實真假,這就比她一無所知從頭查起快得多。
長平王答應得痛快,讓如瑾微微意外了一下。她弄不明白這位王爺為何有此耐心,然而既然他願意說,她便事無巨細的詢問起來。
期間她出去外間看了看碧桃幾人,見屋子被火盆烘烤得熱乎,地上又有厚毯鋪著不至於受涼,她將碧桃躺倒的姿勢放舒服一些,便回去繼續與長平王請教。一方鬥室,一壺清茶,兩個人足足消磨了一整個下午的時光,如瑾問得認真,長平王答得也仔細。待得如瑾感覺時候太長,怕家中母親擔憂時,這才結束了對話。
向長平王鄭重道謝,走出來時那店鋪老掌櫃已經候著了,手上捧了一匹流光溢彩的錦緞。“小店私販的上等織品,輕易不給人看的,貴客拿了可要好生使用。”
如瑾瞧著那緞子就是一愣,近了對燈細瞧,又伸手撫了撫質料紋理,訝然道:“是流雲浣花錦?”
這種錦在前朝雖然珍貴卻不難得,到了本朝,因著多年前蜀地一場叛亂,專產此錦的流雲坊毀於戰火,織錦藝人傷亡流離,這手藝幾乎失傳。到此時要想找浣花錦,其他織坊出產的還可,流雲浣花錦別說一匹,就是一尺半尺都不易尋到。如瑾當年在宮裏也曾受寵過,曾被賜過兩尺,因此認得。那兩尺錦緞什麽衣衫都不夠做,卻招了滿宮嬪妃嫉恨,此時驟然見了整整一匹在眼前,想起當年事,如瑾真不知該作何感想。
長平王站在內間門口,廣袖舒展,眉目含笑:“銀子就不必付了,送你的生辰禮。”
聽那掌櫃言語,如瑾還以為是對方為自己進內店找珍品的交代,暗忖即便要和家裏交代也不必用這樣好的錦緞,聽了長平王的話她才知了根由。
“今日崔領隊引我來此,是為了這錦麽?”
長平王沒說話,是默認了。他的眼睛像一池深不見底的湖水,被月色籠著,隻能看見湖麵的微波陣陣,讓人乍見時被光影所吸引,卻也不敢再往深裏看了。如瑾很快移開了眼睛,將目光重新落定在錦緞之上。
“王爺出現的地方總讓人意外。”因記憶而湧起的不快讓她沒控製好情緒,上來就語帶雙關的暗諷了一句。除了寺廟還算說得過去,人家內宅和綢緞鋪子哪個都不是天家貴胄該出現的地方。
長平王目光在如瑾臉上停駐一瞬,瞄向她交疊在腹前的雙手,並未理會她不太客氣的言辭,而是自顧自的說道:“這次袖子裏沒有藏東西,讓你進來也沒費多大事,看來瑾兒對本王的戒心已經消除了不少,可喜可賀。”
他不著邊際的話和眼中莫名的情緒讓如瑾十分不舒服,尤其是那聲“瑾兒”叫得她頭皮發麻,將手往袖中籠了籠,如瑾壓了心頭騰起的惱意,秋湖般的眸子隔著帷帽輕紗注視了他,說道:“不知王爺這次找我所為何事,正好我也有事請教王爺,隻是這地方適合說話麽?”
她朝外頭掃了一眼,進來的那扇門已經被老掌櫃退出時帶上了,但出了穿堂就是外麵客人絡繹不絕的店麵,一個王爺,一個侯府小姐,關在這隨時都可能被人闖進來的地方聊天實在是有點荒謬,何況地上還躺了好幾個丫鬟婆子。
“原來是有事請教才來得這麽痛快,好叫本王失落。”長平王微微歎息一聲,這才回答如瑾的問題,“放心,這地方妥當得很。”他順手敲了敲牆壁,看起來平淡無奇的木質板壁卻發出金石之聲,“在這裏說什麽做什麽,外頭的人一概聽不到。”
他再次招手示意她過去,如瑾想著心中之事,勉強按捺著不發作,隻當聽不出他言語裏的曖昧,提裙跨過東倒西歪躺著的下人,走進了裏頭的房間。
裏間卻比外間狹窄不少,隻有一個小小的四方矮桌陳設在地,周圍鋪著蒲席,屋角一柄細長的銅質燈台和一個火盆,再無他物。長平王隨手關了門,盤膝坐下,抬手請如瑾。
他束發的白玉冠瑩潤流光,一如麵上溫和的笑:“沒想到你對本王這般放心,孤男寡女共處一室,也敢毫不猶豫的走進來。”
火盆燃得旺盛,屋子狹小,隻站一瞬便覺得熱。如瑾除了頭上帷帽,將鬥篷也脫了墊在蒲席上,彎身跪坐上去,“王爺神通廣大,隨隨便便就能往內宅閨閣裏送東西,若想對小女子不利又何須大費周章。何況小女子現在行事多仰仗王爺送來的人,除了放心也別無選擇。”
長平王哈哈朗笑,烏眸晶亮如寶石,伸手從矮桌下掏出一個茶盤來,裏麵熱騰騰放著一壺茶水,另有兩個小盞。他倒了盞茶放到如瑾麵前,眸光閃閃注視著她玉質清透的容顏,笑道:“原來你的放心是這般無奈。”
“無奈的是我自己,對於王爺,我還要鄭重說一聲多謝。”如瑾接了茶,等長平王自己也倒了一杯,便舉杯抬手衝他敬了一下,然後掩袖喝下。
方才的惱怒是認真的,現在的道謝卻也是真心的。
雖然這位王爺言行輕浮,且生了一張讓她厭惡的臉,更不明所以的接近自己,但崔吉楊三刀的確給了她許多助力。自從得知了崔楊二人的底細,如瑾一邊用著他們一邊也在暗暗觀察品度,漸漸確定了他們沒有惡意,是真在幫她,這才一點一點放下戒心。靠著一個意圖不明的王爺派來的底細不清的護衛辦事,如瑾的確時有無力和無奈之感,然而她現在身邊還真缺不了他們。不說藍家現住的宅子需要他們帶人護著,如瑾出門也多得他們守衛,那日張七小姐當眾突然動手,若不是崔吉跟著,她可就要吃虧了。雖然崔吉不言語,自己不邀功,她也將這一點一滴的幫助全都記在心裏。
長平王也仰頭喝盡杯中香茶,然後將兩個小盞又添上,“無需道謝,本王願意。”
“可以告訴我為何願意麽?不知王爺意圖,雖心懷感激,但我心裏到底不能踏實。”
“這個麽……”長平王想了一想,搖頭道,“現在說為時過早,本王沒有惡意,你放心。”
他唇角的笑意雖淡卻愉悅,眼眸清亮,隻要忽略那極似某人的五官,神情是疏朗飛揚的,看不出半分陰謀算計,如瑾不敢說自己認人精準,但在這一刻,她的確從他身上體會不出任何善意之外的情緒。
房間小小的,火盆或燭台裏也許添了某種香料,有極淡極淡的香味彌散著,偶爾鑽入鼻端。如瑾嗅到自己熟悉的清芬,酷似日常所用的寒梅香露,清淡到極致的氣味。這樣的氣氛中隔席對坐,看著麵前人玄色袖口上的金線雲紋,如瑾竟莫名生出踏實的感覺來。似是與舊友促膝長談,隻願時光走得再慢些。
她為自己情緒的變化感到驚訝,忙微微咬了一下舌尖讓自己提神,然後似乎是為了掩飾情緒,她匆匆開了口:“既然王爺不想說我也不勉強,今日來見您是有一事相詢,不知您能否賜教。請問戶部丁侍郎與首輔是何關係,是否表露過對家父的不滿?”
長平王一直看著她,自將她方才眸中顯露的柔和看在眼裏,雖然隻有一瞬,他唇角也略略揚起,“你說的是丁家仆婦為你庶妹上門之事?”
“王爺知道的好快。”如瑾下意識生出防備之心,然而轉念一想,身邊用著崔吉,什麽事也都瞞不過長平王了,不由暗暗自嘲一笑。
“慚愧,也是才知不久。”長平王似有些懊惱,“說起來你們藍家姑娘膽子倒都大得很,你那大姐是那樣,這五妹也夠敢行事的。”
“藍家的笑話多著呢,這些並不算什麽。王爺可否告訴我丁侍郎的底細?”
長平王雙眼卻略眯了眯,挑眉道:“是為此事找本王?為何不去問你那淩先生呢。”
如瑾覺得他麵色有些奇怪,眸色似更深些,她一時想不明白,隻直言道:“丁家人剛剛上門,還未來得及知會淩先生。而且他一介平民畢竟力量有限,興許打聽許久獲得的消息也不及王爺三言兩語,況且我其實對他心中有愧,並不想過多麻煩他,若是王爺肯賜教,我便不勞動他去跑腿了。”
長平王聽完,眉目舒展,又笑了:“既如此,以後來麻煩本王便是。實與你說,那丁侍郎跟王韋錄沒什麽關係,與貝成泰倒是親厚一些,但似乎也沒有實質利益交情。因此前戶部尚書杜暉下馬之後,戶部左侍郎還有底氣爭一爭尚書位,他這右侍郎爭都沒爭,隻因沒有人扶持他。”
杜暉是在藍家在池水胡同遭刺客之後被論罪下台的,因暗裏牽扯了藍家,如瑾對此人記得清楚,後來淩慎之傳來的消息是刑部左侍郎升調了戶部尚書,現聽長平王提起戶部左侍郎爭位的事,知道這又是朝裏一次波瀾,然而她也沒細問這無關之事,隻關注丁謨:“丁侍郎沒有倚仗怎會在戶部立足呢?”
“是他本身有些才幹,幾次升遷之時又機緣巧合遇著王係和敵方對峙,誰都不想讓對方安插本係之人在肥缺上,他這無派係的倒是一路撿漏,一直升到了戶部侍郎。”
如瑾聞言立刻道:“這便宜未免撿得太大了,世上有那麽多的機緣巧合麽,偏都被一人碰上。”能將戶部侍郎當便宜撿到自己手中,隻能說丁謨此人太善於鑽營了,能在王係和敵方的縫隙中活得如魚得水。若丁謨是這樣一個角色,那麽丁家人上門掛落藍家的臉麵,又出於何意呢?
如瑾神色細微的變化落盡長平王眼中,那幽如深潭的眸底便閃過笑意,“你別擔心,丁謨雖然有些才學,人也頗精明,但卻是個懼內的,偏他夫人還是個跋扈潑婦,行事不論道理。”
如瑾愕然,細想了一瞬眼睛不由微微張大了些,原本清沉的眸子因驚訝而消散了滿布的憂色,露出在她身上十分少見的少女稚真。
“王爺的意思是……丁家婆子上門並非丁侍郎授意,而是他家夫人不管不顧的將潑撒到了藍府?”
“正是。”
“王爺如何這樣篤定?”
“本王想知道的事,自然能知道。”
如瑾瞬間就想起崔吉,想起神不知鬼不覺出現在自己閨房的紙條,這位王爺溜人家內宅溜得過癮,能知道婆子是丁夫人派來的也在情理之中了。一個背著紈絝風流名聲的皇子,還似乎體弱多病,卻能隨便將眼睛耳朵放到每個朝臣的內宅裏去,有這樣的本事,他就不懷些別樣的心思麽?
於是在對上那雙烏沉沉的眸子,如瑾心裏就有些發緊。她是在和一個居心叵測的人獨處對談麽……
長平王很快感受到了如瑾的戒備,知道她在想什麽,不過也未作解釋。他其實沒有那麽大的本事滿朝遍布眼線,最多在想用力的地方用些力罷了。如瑾此時除了戒備,更多的是感到無奈。
她大約是受皇帝幾次旨意影響太大,遇事總往朝堂風雲上頭想,因此丁家婆子一進府她就在盤算丁侍郎和父親藍澤是否有過節,乃至後來讓崔吉分人手去看著藍如琳,都是為了防止生變。此時驟聽這一切不過是一個刁蠻夫人耍脾氣,她有種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覺。
隻因她對京都了解太少,對外界了解太少,這才不能在遇事時作出有效的判斷。再想想進京以來處理與外界有關的事情上自己的所思所為,如瑾越發有些不確定,不知道自己以往自感精準的推斷是否站得住腳。
“王爺,今日是否時間充裕,我有許多事想請教,不知能否……”她的確有太多事想問了,雖然眼前之人還不足以完全信任,但能從他這裏了解一些零碎也好,先問出來,過後再慢慢驗證虛實真假,這就比她一無所知從頭查起快得多。
長平王答應得痛快,讓如瑾微微意外了一下。她弄不明白這位王爺為何有此耐心,然而既然他願意說,她便事無巨細的詢問起來。
期間她出去外間看了看碧桃幾人,見屋子被火盆烘烤得熱乎,地上又有厚毯鋪著不至於受涼,她將碧桃躺倒的姿勢放舒服一些,便回去繼續與長平王請教。一方鬥室,一壺清茶,兩個人足足消磨了一整個下午的時光,如瑾問得認真,長平王答得也仔細。待得如瑾感覺時候太長,怕家中母親擔憂時,這才結束了對話。
向長平王鄭重道謝,走出來時那店鋪老掌櫃已經候著了,手上捧了一匹流光溢彩的錦緞。“小店私販的上等織品,輕易不給人看的,貴客拿了可要好生使用。”
如瑾瞧著那緞子就是一愣,近了對燈細瞧,又伸手撫了撫質料紋理,訝然道:“是流雲浣花錦?”
這種錦在前朝雖然珍貴卻不難得,到了本朝,因著多年前蜀地一場叛亂,專產此錦的流雲坊毀於戰火,織錦藝人傷亡流離,這手藝幾乎失傳。到此時要想找浣花錦,其他織坊出產的還可,流雲浣花錦別說一匹,就是一尺半尺都不易尋到。如瑾當年在宮裏也曾受寵過,曾被賜過兩尺,因此認得。那兩尺錦緞什麽衣衫都不夠做,卻招了滿宮嬪妃嫉恨,此時驟然見了整整一匹在眼前,想起當年事,如瑾真不知該作何感想。
長平王站在內間門口,廣袖舒展,眉目含笑:“銀子就不必付了,送你的生辰禮。”
聽那掌櫃言語,如瑾還以為是對方為自己進內店找珍品的交代,暗忖即便要和家裏交代也不必用這樣好的錦緞,聽了長平王的話她才知了根由。
“今日崔領隊引我來此,是為了這錦麽?”
長平王沒說話,是默認了。他的眼睛像一池深不見底的湖水,被月色籠著,隻能看見湖麵的微波陣陣,讓人乍見時被光影所吸引,卻也不敢再往深裏看了。如瑾很快移開了眼睛,將目光重新落定在錦緞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