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聽了,就將一套兩個的另一個水晶碗也摔了。


    宮女秋葵將那內侍狠狠瞪了一眼,讓其退下。一麵抱怨這人上眼藥也不挑個時候。明兒是七小姐大喜,長平王那邊不受教,適當圓過去就是了,等過了喜事再和皇後提起不遲,做什麽因為自己受了氣,就要主子也跟著生氣?


    一麵就上去勸慰皇後:“娘娘您且慢動怒,剛喝了安神湯,這一生氣豈不是白喝了。早些睡吧,明日七小姐出嫁,您且有的忙呢。七王爺那邊的事情過後再提不遲,您何必跟他一般見識。”


    “是,本宮犯不著和這等張狂沒深淺的東西生氣。”皇後冷冷一笑,“叫了陳嬪過來吧,本宮好些日子沒和她好好說過話了。”說話間眼珠微動,“天氣越發冷了,也不知道她過得好不好。”


    “娘娘,這個時候……各處宮門落鑰,不如明日各宮主子們來請安的時候再找她?”


    雖然皇後可以夜半傳人,但事後傳揚出去,終究是不大妥當,惹人議論。


    “讓你去你就去,難道本宮想傳個嬪妃很難麽?”


    這是動了真火,秋葵再不敢言聲,躬身退下派人去辦事。


    被派去傳話的內侍領了夜間行走的腰牌,前往陳嬪的住處去請人。卻不料陳嬪不在宮中,留守的宮女說主子在弘度殿徹夜祈福,給遇刺的長平王做功德,晚間不回來。內侍不敢耽擱,立刻就去弘度殿。


    弘度殿卻不開院門。


    駐殿法師妙恒的徒弟隔著門和他說話。“蓮華聖地,自有規章,日落之後若無聖旨鳳諭,是不開門待客的,公公請回。”


    內侍便說:“那麽請陳嬪娘娘出來,隨我去見皇後娘娘。”


    那小尼依然不肯:“陳娘娘佛前發願,誠心祈福三天三夜,這是一場功德,貧尼等人隻能襄助加持,不可打斷毀損功德。”


    內侍暗暗罵了一句,頗有一種秀才遇到兵的感覺。再說兩句,門內卻沒了動靜,想是來應門的女尼早已走了。內侍氣得跺腳,窩著火回去照實回稟。


    皇後眼角的魚尾紋就越發深了。


    “陳嬪什麽時候去的弘度殿,怎麽本宮一點都不知道。”早不去,晚不去,偏生這個時候。於是就起了疑心,難道陳嬪算準了會被傳召?


    皇後立時到案邊寫了一道手諭,“去,妙恒不是要聖旨鳳諭麽,本宮就給她。”將筆用力丟在案上,“若是傳不來她一個小小的陳嬪,本宮的鳳椅讓給她好了!”


    這是和長平王母子較上勁了。


    秋葵不敢勸,接了手諭,出去帶了人就朝弘度殿匆匆而去。


    鳳音宮一動,幾處要緊宮室的主人都得了消息。慶貴妃問起春恩殿,“今晚誰在那邊應牌子?”


    “回娘娘,是瀲華宮蕭寶林。”


    “又是這賤人。”慶貴妃不屑地冷笑了一聲,揉著眉角想了想,彎唇道,“快去,看看有沒有人往那邊遞信,若沒有,就由咱們來告訴她。想必這個時候皇上還在批折子,她正閑得發慌。”


    “娘娘,這……”


    “怕什麽,本宮不說不動,難道皇後就會放過本宮?本宮就是要把水攪渾,誰也別想置身事外看鷸蚌相爭。哼,太子還沒到失勢的時候,本宮也不是好欺負的,老七遇刺,皇後那老婦就想把髒水往太子身上潑,今兒她在皇上跟前說了什麽,打量本宮不知道呢!想得美!”


    “可蕭寶林未必會搭理這事,她日常很是獨來獨往,誰都不交結。”


    “會不會的,賭一賭唄。她若理會自然熱鬧,若不理會,讓皇上知道也好。”總之就是不放過任何一個給皇後添堵的機會。


    於是,慶貴妃宮裏的下人就往勤政殿送吃食去了。


    媛貴嬪那邊卻是聞風而起,匆匆披了裘袍,親自去往弘度殿。抬步輦的內侍一溜小跑,將隨侍的幾個貼身宮女跟得氣喘籲籲。


    “娘娘,您為何要管這事?夜半出來恐怕受涼不說,就是這節骨眼兒上,咱們不該攪進去。”心腹侍女一邊跑一邊壓著嗓子勸。


    所謂“這節骨眼兒”,便是長平王府裏鬧刺客,死了好些人的事情了。永安王賑災帶功回朝,太子閉門東宮,長平王剛入閣聽政不久便遭了刺客,**而讓人聯想頗多的時節,媛貴嬪身為永安王的生母,實在不應該牽扯到皇後和陳嬪的糾葛裏去,退避三舍,明哲保身,才是上策。


    可媛貴嬪隻催著抬輦的內侍加快腳步,一言不發,握緊了扶手,默默在紅牆圍出的長巷裏穿行。自從聽見長平王遇刺的那一瞬,她的心就一直揪著,緊緊的,放不下去。若是平時,皇後和陳嬪的事她自然不必管,可這個當口兒她寧願違了皇後,也要和陳嬪走得近一些。總之……皇後那邊是早晚翻臉罷了。


    暗夜的皇宮內廷,製式防風宮燈將一條條筆直的巷道照得通亮,若從高空看下去,整個宮廷像是一個巨大的棋盤,宮燈便是那光芒璀璨的格子線,將一個個宮院分割在方寸之間,規整,嚴謹,死氣沉沉。


    而穿行在格子線上的三路人,便是這死氣裏唯一的活物,各懷心思,忙碌奔行。


    媛貴嬪趕到弘度殿的時候,鳳音宮的秋葵剛剛帶人到達沒一會,門還沒叫開。依舊是女尼隔著門與之對話,出家人特有的不疾不徐的飄渺語調,仿佛門外門裏是兩方天地,外麵所有的行動都與裏麵無關。


    “請師傅開門,我這次帶著的是皇後親筆鳳諭。”


    裏頭緩緩問道:“不知娘娘鳳諭下達弘度殿,所為何事?”


    沉穩如秋葵也被問出了一絲火氣。適才剛來人傳過話,沒一刻呢,這姑子就像全然忘了似的,裝模作樣還問為什麽。耐著性子,答說:“是皇後娘娘請陳嬪娘娘過去敘話。”


    緊閉的深絳色木門這才緩緩開啟,露出裏頭年輕女尼毫無特點的臉,和一襲麻質緇衣。門卻不是大開,女尼一個身子擋了門縫,伸出雙手來,“恭請皇後鳳諭。”


    這是要驗看真偽。秋葵板著臉遞了手諭過去,女尼借著門口座地燈的淺光仔細查看,認了是真的,雙手奉回,方才大啟院門。


    “請師傅讓路。”秋葵望著依然擋在門口正中的女尼說。


    女尼雙手合什誦了一聲佛號,“貧尼奉勸一句,陳嬪娘娘發願祈福,中途最好不要打斷。煩請轉告皇後娘娘,若是事情不急,最好是三天之後再來,也是一段功德。”


    “奉旨行事,師傅不必多言!”秋葵跟皇後有耐心,跟別人可沒那麽好的脾氣,立時就要硬闖。


    眼角餘光卻突然瞥見了媛貴嬪突然出現,正扶了宮女的手走下步輦。她一愣,遂站住了腳,遙遙一禮:“娘娘安好,不知娘娘此時前來弘度殿,所為何事?”


    媛貴嬪緩緩走到門前,微笑說道:“夢中驚起,心有所感,前來找妙恒法師指點迷津。”


    秋葵摸不透她的來意,便隻賠笑:“那麽奴婢不打擾娘娘參佛了,辦完了事就走。”說著,帶人從女尼身邊擠過,進院。


    女尼朝媛貴嬪點頭:“師傅正為陳嬪娘娘加持,恐怕需要娘娘稍等。”


    “不要緊,我在一旁等著,不打擾就是。”


    正殿那邊響起說話聲,女尼回頭看了看,閃開身,讓媛貴嬪進了院子。


    秋葵正被妙恒另一個徒弟攔在殿門口,那徒弟也是一副毫不知情的樣子,將事情經過又重新和秋葵問了一遍,並重新查了一回皇後手諭。消磨了半日,弄得秋葵已是臉色頗為難看。


    媛貴嬪款步上前:“佛家門前,還是不要動怒得好。你不信佛,佛卻存在,莫添了業障。”


    上下尊卑,秋葵不敢和媛貴嬪發作,欠身道:“謝娘娘指點。”


    媛貴嬪扶了扶在步輦上被顛簸鬆散的鬢角,笑問:“不知皇後娘娘所為何事,深夜發手諭傳召陳嬪。”


    “奴婢奉命行事,並不知內情。”這倒不是敷衍,她是真說不上來理由。


    皇後是怒而寫諭的,眼見著媛貴嬪“巧合”而來,秋葵就知道恐怕這事難以順利。如果皇後那邊給不出合理的說法,濫用權力,不尊佛法的名聲是背定了,到了明日,還不知會受怎樣的非議,說不定有言官受了指使借機生事也未可知。


    但她一個遵旨辦事的宮女,此時也無法可想,隻能硬挺著和媛貴嬪周旋。


    媛貴嬪並未追問,轉頭看向門窗緊閉的正殿。


    誦經的聲音不疾不徐,不高不低的傳出來,木魚一下一下的響著,在寂靜的深夜裏顯得尤為清晰。能聽得出是陳嬪的聲音,但因念了佛經的緣故,比平日更悠揚柔和,透著一股子聖妙之氣。


    殿前亭亭如蓋的古槐落光了葉子,隻有曲折嶙峋的枝幹向天,經聲悠揚,那些冷硬的枝幹也似乎變得柔和了,在地上投出斑駁的影。


    秋葵讓擋在門口的女尼讓路,女尼說:“煩請稍候片刻,此經尚未誦完一遍,三天三夜的中途打斷已經是損了功德,一篇完整的經,總也要讓發願者念完。阿彌陀佛。”


    出家人認死理,秋葵聽得煩躁,隻恐時候久了皇後怒氣更盛。沒有人比她更知道皇後背地裏的脾氣,豈敢在這裏耽擱磨蹭,於是一揮手,就要讓人硬闖殿門。


    媛貴嬪立時走在前頭攔住,稍稍冷了臉:“這位師傅說得有理,秋葵你在宮中時候不短,怎也不明白事理?且退下,容本宮去和皇後娘娘討個示下,準陳嬪念完了這段經,或者允她做完三天祈福。佛法無邊,功德無量,身在宮廷更應懷有佛心才是,你們豈可一味仗勢,損了皇後賢名?”


    秋葵到底沒敢強硬上前,見媛貴嬪作對,摸不準路數不敢造次,於是停住了,“那便請娘娘去請示吧,奴婢專等。”


    媛貴嬪向身後抬手,立時有人前往鳳音宮。秋葵示意,身後也有人隨了那人而去。


    於是在兩人回來之前,這殿門是進不去了。弘度殿的女尼就朝媛貴嬪合掌:“娘娘善心,必有報還。”


    “承師傅吉言。”


    蕭寶林是和兩個請示回來的人一起進院的。


    看見她來,媛貴嬪靜默的神情透出一絲了然的笑。秋葵卻是眉頭一皺,朝蕭寶林微微一禮,就問跟去請示的人:“娘娘怎麽說?”


    “皇後娘娘請媛貴嬪安心找妙恒師傅指點迷津,不要理會別事。落鑰之後還隨意走動,娘娘說念在媛貴嬪初犯,暫不追究,下不為例。”


    媛貴嬪朝自己的人看看,見其點頭,知道所言不虛,便輕笑:“落鑰後走動的罪過,本宮自會和皇上認錯領罰,多謝皇後娘娘寬容了。”說完,也不提阻攔秋葵的事了,站到一邊去,隻等著蕭寶林說話。


    侍寢的人突然跑來這裏,不是傳皇上的旨,就是要把見聞帶給皇上聽,無論如何,都是一件有趣的事。皇後對蕭寶林的敵意宮中眾人心知肚明,此時她來,肯定不為幫皇後的就是了。她為什麽要摻和陳嬪的事?媛貴嬪等著看下。


    蕭寶林大晚上也穿得光彩輝煌,成套的紫翡頭飾插滿發髻,夜色裏閃著瑩潤的光,長長的流蘇垂下來,在腮邊輕晃。若是別人,這般花團錦簇大約要俗豔了,可偏她生了一張清透的臉,於是滿身金銀繡衣和滿頭珠翠,便隻成了襯托她麗色的旖旎,就這麽一步一步緩緩走過來,像是一個綺麗的夢晃到了跟前,即便是滿腹心思的媛貴嬪,也不由覺得微有恍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深宮嫡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元長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元長安並收藏重生之深宮嫡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