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瑾還禮:“王妃若真悔改,我替王妃高興,前事自然一筆勾銷。”
張六娘又說:“王爺,窈娘幾個被我攆走,我這就讓人接她們回來。”
“那倒不必。”
“那麽,王爺自行做主吧,我沒有什麽要說的了,這便告退。”
長平王點頭,張六娘福身退下,一直回了自己的院子,命人關了院門,再不理會外間事。長平王告訴如瑾說:“她那裏有林五幾個,你不用擔心,稍微留神一些就是。”
如瑾點頭,隨後找了祝氏,讓她安排一些人輪番注意舜華院的動靜。這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張六娘陳情之後,如果是真心自然皆大歡喜,如果憋著做什麽,大概短期內不會有所行動的,正如她所說,還要看以後。
永安王府。夜色深沉。
初雪在地上落了薄薄一層,灰白的顏色。府裏內外都是靜悄悄的,走動做事的丫鬟婆子們也沒了往日的歡聲笑語,步履匆匆,不在任何一處過多停留,免得招惹事端。
永安王回府之後,並沒有像往常一樣在外書房理事,而是跟著妻妾們回了內院。
宋王妃的正院裏頭燈火通明,一家大小都聚在一起。永安王在宮中眼皮不曾合一下,回到家也是枯坐半日,水米未進,掌燈時分宋王妃好容易勸著他到**躺了一會,這才算休息。
安頓了夫君,宋王妃就走到外間妾室們聚集的地方,保持著一個王妃應有的儀態,到主位上端端正正坐了下去。丫鬟們上茶,擺點心,晚飯未曾好好吃過的宋王妃就一口茶一口點心的慢慢吃起來。
妾室們有的呆立,一副大難臨頭的表情,有的舉著帕子抹眼淚,有的坐在椅上若有所思,宋王妃這一吃,大家就都看她。
“你們怎麽不吃東西,熬著,身體受得了麽?”宋王妃指指每人跟前的小茶幾,糕餅點心一樣不少,沒人動嘴。
左手第一位坐的穆嫣然淡淡撇了撇嘴角,“這個時候,誰吃得下。”
宋王妃盯著她問:“這個時候是什麽時候?為什麽吃不下?”
穆嫣然難以置信地捂嘴,“王妃,王爺多長時間沒吃喝東西了,您就真能吃得下?”
“正是王爺不想吃東西,本妃才要撐起來,你們也是。別一個個愁眉苦臉地戳在那裏隻管歎氣,能幫著想辦法的就想辦法,不能的,好歹擺出一副討喜的臉來。一個個半死不活的,成什麽樣子?”
宋王妃放下糕點肅了臉色,以從未有過的嚴厲語氣和妾室們說話。
眾人俱都嚇了一跳,抹眼淚的也一時忘了哭。
穆嫣然當眾被訓斥,對於她這個向來受寵的人來說,非常丟臉。可這個場合,她倒也識趣地住了嘴,沒和正妃對峙,隻黑著臉坐在一邊。
薑姨娘從暖閣裏走出來,腫著兩隻眼睛,到宋王妃跟前稟報:“縣主睡了,也吃了藥,王妃莫擔心。”
宋王妃點點頭讓她退到一旁,轉目盯住張七娘:“今日起你就在自家房裏好好待著吧,沒事不要出來惹禍,免得嚇著瓊靈。”
“你……”張七娘頓時站起來瞪眼,忽然想起永安王正在內室歇著,忍了忍,終是坐回了椅上。
“好了,都回去,聚在這裏也沒用,該做什麽就做什麽,像往常一樣過日子便是。”宋王妃揮手遣散眾人,叮囑說,“王爺被小人構陷,這段時間會比較艱難,你們都給我打起十二分精神來伺候,若是誰做了不該做的,說了不該說的,別怪我眼裏不揉沙子。還有,進了這府,就是府裏的人,不要起歪心思三心二意,否則,本妃絕對不會跟她客氣。”
“……是。”妾室們從未見過這樣嚴厲的王妃,俱都低頭俯首聽命,就連穆嫣然和張七娘也隨眾起來福了一福。
眾人陸陸續續告辭離開,穆嫣然不想走,打算去內室服侍永安王。
宋王妃讓丫鬟攔在門口不讓她進,“王爺許久沒合眼沒吃東西,身體正虛著,你要去做什麽?你腰間那荷包裏裝的什麽東西,打量旁人都不知道麽?”
姬妾們尚未散盡,穆嫣然臉色漲得通紅,被大家一盯著看,連忙將荷包掩在袖底下。
“還不退下。”宋王妃沉臉。
穆嫣然氣恨地胡亂福身,轉身帶著丫鬟匆匆回院。
受寵的側妃被王妃一句話遣退,姬妾們俱都感到奇怪,回去就紛紛猜測穆側妃的荷包裏裝的到底是什麽。女人的力量永遠無窮,在這山雨欲來的不安時節裏,在府外被禁衛圍得嚴實的時候,一點點微末小事都可以被無限放大,成為大家轉移注意、分薄憂懼的排遣。於是第二天便有人順藤摸瓜,拐彎抹角,外加大膽揣測,將穆側妃荷包裏的香料猜了個眉目。
永安王喜歡點一種東城順福樓出產的熏香,而穆嫣然隨身荷包裏的香草平日隻是尋常,但和這種熏香放在一起,不知怎地,就會讓人聞了心裏暖洋洋的,生出一些麵紅耳赤的旖旎心情來。
這日起,府裏人看穆嫣然眼神都怪怪的。
穆嫣然氣得在屋裏罵丫鬟,“是誰吃裏扒外,提醒宋氏那老婦我荷包裏是什麽的?”丫鬟們誰敢接茬,穆嫣然劈頭罵了許久,最後將平日裏幫她調配香料的一個丫鬟借故關了起來。
張七娘也在自己院子裏罵人,罵的是如意。
“下作東西,你是紙糊的嗎,碰一碰就要受傷。那腿還沒好,又傷了胳膊,廢物!”她坐在椅子上罵,讓丫鬟動手,拿板尺狠抽如意的後背。如意忍不住哀叫,便被抽得更狠。
“罪婦養的奴才也是賤人,你們藍家沒一個好東西。一個姑娘下三濫地被宮裏賜死了還不算,又送另一個姑娘進王府。那寂明老和尚也是老眼昏花,還賜什麽佛蓮,也不看看那個藍如瑾是什麽東西!生的一副狐媚樣子,就以為能登天呢,你和她一樣下賤,看著一個王爺就要往上貼!”
張七娘是新婚那天和如意憋得火,第二日一早進宮沒來得及發作,又在宮裏困了許久,因為瓊靈受傷而擔驚受怕,回來還被宋王妃當眾發落,腹內早就翻腸倒肚了。恰好在底下做事的如意拖著一條受傷的腿行走不便,摔倒時又傷了手肘,張七娘見了,覺得這些人一個個的真容易受傷,似乎專門來給自己添亂似的,頓時發作起來,揪了如意就打罵。
正罵著,院門被人一下子打開,宋王妃扶著永安王緩步進來。
張七娘趕緊起身迎上,在身後猛擺手,讓丫鬟將如意帶下去。“王爺這麽早起來?好久沒好好休息了,也不多睡一會。”張七娘沒話找話地掩飾被撞破凶相的尷尬。她的院子裏正院那邊比較遠,根本沒想到永安王和宋王妃會轉到這裏來。
永安王氣度如常,除了臉色蒼白一些,胡茬沒有清理,倒和平時看不出兩樣。沒理張七娘,而是看向被丫鬟拖拽得趔趔趄趄的如意。
“放開她。”
丫鬟趕緊停手。宋王妃的侍女便上前將如意攙扶著,扶到永安王跟前。如意發絲淩亂,衣衫鬆散,瑟縮著覷了張七娘一眼,俯首跪在永安王腳下。
張七娘訕訕,“王爺,一個罪婢而已,您別搭理她。您用過飯了麽,要不,您和王妃留下來用飯吧?”
永安王瞅她,“本王在外頭聽了半日,你辱罵寂明**師和襄國侯府,為的是什麽?”
“沒……妾身沒有……”張七娘呐呐。
永安王指了指如意,“這丫頭讓王妃帶回去吧,留在你這裏,不知哪天就要被打死。你過來伺候本王吃飯,讓王妃教教你什麽是規矩。”
張七娘不敢反駁,亦步亦趨跟著永安王去往正院。
廳堂裏已經擺好了飯,永安王坐下,宋王妃陪坐,張七娘隻能站在一旁侍奉。永安王目視瓷堡裏捂著的蟲草珍菌湯,張七娘便接過侍女手中的勺子,拿了粉彩福壽碗去盛。從來沒這樣伺候過人,她憋著氣,盛了滿滿一碗放到永安王跟前。
宋王妃就開口訓導:“湯是冷是熱,你知道麽?若是不知,怎能給王爺喝,燙著涼著了怎麽辦?”
張七娘語塞,回想宮裏姑母和皇上吃飯的情景,好像是要先嚐過冷熱再奉上?於是,她又拿了一個小碗,少許盛了一點,然後自己親自拿羹匙試冷熱。
“有些燙,王爺稍待。”經過了瓊靈一事,張七娘心裏發虛,在永安王跟前將平日的跋扈都收了起來,克盡妾室之則。
過了一會,又嚐了一次,這才稟說:“可以喝了,王爺請。”然後拿了湯勺繼續給宋王妃盛湯。
永安王就拿了羹匙舀湯,慢慢往嘴邊送。
那邊正盛湯的張七娘卻突然掉落了勺子,哐啷一聲,砸在桌上發出好大一聲響。永安王手中動作一停,緩緩的,又將羹匙放回碗裏,這才抬眼看她。
宋王妃臉色緊繃,眉頭緊皺盯著張七娘。“你做什麽?”
張七娘雙手顫抖得厲害,根本握不住東西了,身子也軟軟溜到了桌底,口吐白沫,鼻孔流血。眨眼之間,整個人就換了一副樣子。
宋王妃碰翻椅子站了起來,“這是怎麽了!”丫鬟內侍們頓時亂成一團。
張七娘在地上抽搐,喉嚨裏嗚嗚咽咽說不出話,幾息之後,眼皮往上一番,硬挺挺的再不動了。
有個內侍驚呼:“這、這、這怕是中毒了吧!”
眾人的目光都落在那煲珍菌湯上。
宋王妃驚慌地握住永安王的胳膊,“王爺!您……您方才沒喝吧!”
“沒有。”永安王凝眉靠在椅背上,吩咐下去,“給府外的禁衛送信,說張側妃需要禦醫來診治。”
“要府裏的郎中先來看看麽?”宋王妃問。
永安王瞅著僵挺的張七娘,緩緩道:“府裏郎中看頭疼腦熱的小病可以,中毒大症如何看得來,與其誤診貽誤病情,不如等禦醫。”
宋王妃便讓內侍們將張七娘抬到偏廳的藤**去,等候禦醫前來治療。
然而府外被禁衛圍著,一直沒有解禁,請禦醫的過程就會比平日複雜一些,先要報到禦前去,若是皇帝允許,那才能請。偏生這日早朝拖延到很晚,快到午間才散,上朝時皇帝不喜被外事打擾,不是軍國大事,誰也不能硬闖議事殿。
期間皇後被驚動,專指了太醫院擅長解毒的幾人前往永安王府,但到門口卻被禁衛攔了下來,說什麽也不讓進,隻要看皇帝手諭或禦前令牌。沒奈何等到散朝,皇帝聽聞此事,說了一句“可以”,禦前內侍這才拿了令牌到王府,將幾位禦醫帶了進去。這一來二去,就耽擱了許多時辰。
張七娘已經昏死許多,出氣多進氣少,眼看就要不成了。
幾個禦醫都是暗自搖頭,會診許久,又是催吐又是行針,勉強將之弄醒,張七娘卻呆呆愣愣的,一副癡傻模樣。禦醫到永安王跟前躬身:“側妃中毒時候太久,恐怕是不能恢複如初了,微臣等人勉力相救,先保得側妃的命再說。”
“嗯。”永安王淡淡應允。
禦醫們忙活到太陽西下才回宮,到鳳音宮裏稟報了側妃中毒的詳情,之後又被皇帝傳召,將菌湯驗毒的結果匯報上去。皇帝默然不語。
皇後在內殿裏坐立不安。
“太子中了毒,老六再中毒當然能自清,可怎麽能用七娘試毒呢!他好大的膽子!本宮等著他想過味來,他卻把主意動到七娘身上。”
張六娘又說:“王爺,窈娘幾個被我攆走,我這就讓人接她們回來。”
“那倒不必。”
“那麽,王爺自行做主吧,我沒有什麽要說的了,這便告退。”
長平王點頭,張六娘福身退下,一直回了自己的院子,命人關了院門,再不理會外間事。長平王告訴如瑾說:“她那裏有林五幾個,你不用擔心,稍微留神一些就是。”
如瑾點頭,隨後找了祝氏,讓她安排一些人輪番注意舜華院的動靜。這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張六娘陳情之後,如果是真心自然皆大歡喜,如果憋著做什麽,大概短期內不會有所行動的,正如她所說,還要看以後。
永安王府。夜色深沉。
初雪在地上落了薄薄一層,灰白的顏色。府裏內外都是靜悄悄的,走動做事的丫鬟婆子們也沒了往日的歡聲笑語,步履匆匆,不在任何一處過多停留,免得招惹事端。
永安王回府之後,並沒有像往常一樣在外書房理事,而是跟著妻妾們回了內院。
宋王妃的正院裏頭燈火通明,一家大小都聚在一起。永安王在宮中眼皮不曾合一下,回到家也是枯坐半日,水米未進,掌燈時分宋王妃好容易勸著他到**躺了一會,這才算休息。
安頓了夫君,宋王妃就走到外間妾室們聚集的地方,保持著一個王妃應有的儀態,到主位上端端正正坐了下去。丫鬟們上茶,擺點心,晚飯未曾好好吃過的宋王妃就一口茶一口點心的慢慢吃起來。
妾室們有的呆立,一副大難臨頭的表情,有的舉著帕子抹眼淚,有的坐在椅上若有所思,宋王妃這一吃,大家就都看她。
“你們怎麽不吃東西,熬著,身體受得了麽?”宋王妃指指每人跟前的小茶幾,糕餅點心一樣不少,沒人動嘴。
左手第一位坐的穆嫣然淡淡撇了撇嘴角,“這個時候,誰吃得下。”
宋王妃盯著她問:“這個時候是什麽時候?為什麽吃不下?”
穆嫣然難以置信地捂嘴,“王妃,王爺多長時間沒吃喝東西了,您就真能吃得下?”
“正是王爺不想吃東西,本妃才要撐起來,你們也是。別一個個愁眉苦臉地戳在那裏隻管歎氣,能幫著想辦法的就想辦法,不能的,好歹擺出一副討喜的臉來。一個個半死不活的,成什麽樣子?”
宋王妃放下糕點肅了臉色,以從未有過的嚴厲語氣和妾室們說話。
眾人俱都嚇了一跳,抹眼淚的也一時忘了哭。
穆嫣然當眾被訓斥,對於她這個向來受寵的人來說,非常丟臉。可這個場合,她倒也識趣地住了嘴,沒和正妃對峙,隻黑著臉坐在一邊。
薑姨娘從暖閣裏走出來,腫著兩隻眼睛,到宋王妃跟前稟報:“縣主睡了,也吃了藥,王妃莫擔心。”
宋王妃點點頭讓她退到一旁,轉目盯住張七娘:“今日起你就在自家房裏好好待著吧,沒事不要出來惹禍,免得嚇著瓊靈。”
“你……”張七娘頓時站起來瞪眼,忽然想起永安王正在內室歇著,忍了忍,終是坐回了椅上。
“好了,都回去,聚在這裏也沒用,該做什麽就做什麽,像往常一樣過日子便是。”宋王妃揮手遣散眾人,叮囑說,“王爺被小人構陷,這段時間會比較艱難,你們都給我打起十二分精神來伺候,若是誰做了不該做的,說了不該說的,別怪我眼裏不揉沙子。還有,進了這府,就是府裏的人,不要起歪心思三心二意,否則,本妃絕對不會跟她客氣。”
“……是。”妾室們從未見過這樣嚴厲的王妃,俱都低頭俯首聽命,就連穆嫣然和張七娘也隨眾起來福了一福。
眾人陸陸續續告辭離開,穆嫣然不想走,打算去內室服侍永安王。
宋王妃讓丫鬟攔在門口不讓她進,“王爺許久沒合眼沒吃東西,身體正虛著,你要去做什麽?你腰間那荷包裏裝的什麽東西,打量旁人都不知道麽?”
姬妾們尚未散盡,穆嫣然臉色漲得通紅,被大家一盯著看,連忙將荷包掩在袖底下。
“還不退下。”宋王妃沉臉。
穆嫣然氣恨地胡亂福身,轉身帶著丫鬟匆匆回院。
受寵的側妃被王妃一句話遣退,姬妾們俱都感到奇怪,回去就紛紛猜測穆側妃的荷包裏裝的到底是什麽。女人的力量永遠無窮,在這山雨欲來的不安時節裏,在府外被禁衛圍得嚴實的時候,一點點微末小事都可以被無限放大,成為大家轉移注意、分薄憂懼的排遣。於是第二天便有人順藤摸瓜,拐彎抹角,外加大膽揣測,將穆側妃荷包裏的香料猜了個眉目。
永安王喜歡點一種東城順福樓出產的熏香,而穆嫣然隨身荷包裏的香草平日隻是尋常,但和這種熏香放在一起,不知怎地,就會讓人聞了心裏暖洋洋的,生出一些麵紅耳赤的旖旎心情來。
這日起,府裏人看穆嫣然眼神都怪怪的。
穆嫣然氣得在屋裏罵丫鬟,“是誰吃裏扒外,提醒宋氏那老婦我荷包裏是什麽的?”丫鬟們誰敢接茬,穆嫣然劈頭罵了許久,最後將平日裏幫她調配香料的一個丫鬟借故關了起來。
張七娘也在自己院子裏罵人,罵的是如意。
“下作東西,你是紙糊的嗎,碰一碰就要受傷。那腿還沒好,又傷了胳膊,廢物!”她坐在椅子上罵,讓丫鬟動手,拿板尺狠抽如意的後背。如意忍不住哀叫,便被抽得更狠。
“罪婦養的奴才也是賤人,你們藍家沒一個好東西。一個姑娘下三濫地被宮裏賜死了還不算,又送另一個姑娘進王府。那寂明老和尚也是老眼昏花,還賜什麽佛蓮,也不看看那個藍如瑾是什麽東西!生的一副狐媚樣子,就以為能登天呢,你和她一樣下賤,看著一個王爺就要往上貼!”
張七娘是新婚那天和如意憋得火,第二日一早進宮沒來得及發作,又在宮裏困了許久,因為瓊靈受傷而擔驚受怕,回來還被宋王妃當眾發落,腹內早就翻腸倒肚了。恰好在底下做事的如意拖著一條受傷的腿行走不便,摔倒時又傷了手肘,張七娘見了,覺得這些人一個個的真容易受傷,似乎專門來給自己添亂似的,頓時發作起來,揪了如意就打罵。
正罵著,院門被人一下子打開,宋王妃扶著永安王緩步進來。
張七娘趕緊起身迎上,在身後猛擺手,讓丫鬟將如意帶下去。“王爺這麽早起來?好久沒好好休息了,也不多睡一會。”張七娘沒話找話地掩飾被撞破凶相的尷尬。她的院子裏正院那邊比較遠,根本沒想到永安王和宋王妃會轉到這裏來。
永安王氣度如常,除了臉色蒼白一些,胡茬沒有清理,倒和平時看不出兩樣。沒理張七娘,而是看向被丫鬟拖拽得趔趔趄趄的如意。
“放開她。”
丫鬟趕緊停手。宋王妃的侍女便上前將如意攙扶著,扶到永安王跟前。如意發絲淩亂,衣衫鬆散,瑟縮著覷了張七娘一眼,俯首跪在永安王腳下。
張七娘訕訕,“王爺,一個罪婢而已,您別搭理她。您用過飯了麽,要不,您和王妃留下來用飯吧?”
永安王瞅她,“本王在外頭聽了半日,你辱罵寂明**師和襄國侯府,為的是什麽?”
“沒……妾身沒有……”張七娘呐呐。
永安王指了指如意,“這丫頭讓王妃帶回去吧,留在你這裏,不知哪天就要被打死。你過來伺候本王吃飯,讓王妃教教你什麽是規矩。”
張七娘不敢反駁,亦步亦趨跟著永安王去往正院。
廳堂裏已經擺好了飯,永安王坐下,宋王妃陪坐,張七娘隻能站在一旁侍奉。永安王目視瓷堡裏捂著的蟲草珍菌湯,張七娘便接過侍女手中的勺子,拿了粉彩福壽碗去盛。從來沒這樣伺候過人,她憋著氣,盛了滿滿一碗放到永安王跟前。
宋王妃就開口訓導:“湯是冷是熱,你知道麽?若是不知,怎能給王爺喝,燙著涼著了怎麽辦?”
張七娘語塞,回想宮裏姑母和皇上吃飯的情景,好像是要先嚐過冷熱再奉上?於是,她又拿了一個小碗,少許盛了一點,然後自己親自拿羹匙試冷熱。
“有些燙,王爺稍待。”經過了瓊靈一事,張七娘心裏發虛,在永安王跟前將平日的跋扈都收了起來,克盡妾室之則。
過了一會,又嚐了一次,這才稟說:“可以喝了,王爺請。”然後拿了湯勺繼續給宋王妃盛湯。
永安王就拿了羹匙舀湯,慢慢往嘴邊送。
那邊正盛湯的張七娘卻突然掉落了勺子,哐啷一聲,砸在桌上發出好大一聲響。永安王手中動作一停,緩緩的,又將羹匙放回碗裏,這才抬眼看她。
宋王妃臉色緊繃,眉頭緊皺盯著張七娘。“你做什麽?”
張七娘雙手顫抖得厲害,根本握不住東西了,身子也軟軟溜到了桌底,口吐白沫,鼻孔流血。眨眼之間,整個人就換了一副樣子。
宋王妃碰翻椅子站了起來,“這是怎麽了!”丫鬟內侍們頓時亂成一團。
張七娘在地上抽搐,喉嚨裏嗚嗚咽咽說不出話,幾息之後,眼皮往上一番,硬挺挺的再不動了。
有個內侍驚呼:“這、這、這怕是中毒了吧!”
眾人的目光都落在那煲珍菌湯上。
宋王妃驚慌地握住永安王的胳膊,“王爺!您……您方才沒喝吧!”
“沒有。”永安王凝眉靠在椅背上,吩咐下去,“給府外的禁衛送信,說張側妃需要禦醫來診治。”
“要府裏的郎中先來看看麽?”宋王妃問。
永安王瞅著僵挺的張七娘,緩緩道:“府裏郎中看頭疼腦熱的小病可以,中毒大症如何看得來,與其誤診貽誤病情,不如等禦醫。”
宋王妃便讓內侍們將張七娘抬到偏廳的藤**去,等候禦醫前來治療。
然而府外被禁衛圍著,一直沒有解禁,請禦醫的過程就會比平日複雜一些,先要報到禦前去,若是皇帝允許,那才能請。偏生這日早朝拖延到很晚,快到午間才散,上朝時皇帝不喜被外事打擾,不是軍國大事,誰也不能硬闖議事殿。
期間皇後被驚動,專指了太醫院擅長解毒的幾人前往永安王府,但到門口卻被禁衛攔了下來,說什麽也不讓進,隻要看皇帝手諭或禦前令牌。沒奈何等到散朝,皇帝聽聞此事,說了一句“可以”,禦前內侍這才拿了令牌到王府,將幾位禦醫帶了進去。這一來二去,就耽擱了許多時辰。
張七娘已經昏死許多,出氣多進氣少,眼看就要不成了。
幾個禦醫都是暗自搖頭,會診許久,又是催吐又是行針,勉強將之弄醒,張七娘卻呆呆愣愣的,一副癡傻模樣。禦醫到永安王跟前躬身:“側妃中毒時候太久,恐怕是不能恢複如初了,微臣等人勉力相救,先保得側妃的命再說。”
“嗯。”永安王淡淡應允。
禦醫們忙活到太陽西下才回宮,到鳳音宮裏稟報了側妃中毒的詳情,之後又被皇帝傳召,將菌湯驗毒的結果匯報上去。皇帝默然不語。
皇後在內殿裏坐立不安。
“太子中了毒,老六再中毒當然能自清,可怎麽能用七娘試毒呢!他好大的膽子!本宮等著他想過味來,他卻把主意動到七娘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