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林安侯送你的美婢也被你遣回去了?”
“是,兒子府中脂粉氣太重,不如書香氣多些得好。”皇帝對這些事知道的詳細,長平王也不在意,依然恭恭敬敬地含笑回話,“兒子現如今有了孩子,再不能像以前那樣虛度光陰了,總要給孩子做個榜樣才好,別的不說,多讀些書,少看些歌舞,這總是正道。兒子正打算將府裏姬妾遣出去一些,空下好屋子用來放書,如此才不負父皇教導多年。”
真是睜著眼睛說瞎話。皇帝什麽時候教導過他?如瑾暗暗好笑。如果是不明內情的旁人聽了父子倆這半日的對話,還真要以為是父慈子孝的和睦家庭了。
皇帝笑了:“你倒是對藍氏上心,才診出有孕,你便要遣走姬妾。藍氏在閨中素有勇悍之名,莫不是她迫你做的吧?”
很輕鬆的開玩笑的語氣。
問題是,當爹的能這麽開兒子的玩笑嗎?隻有極其親密的平輩朋友才可以吧?
如瑾心裏蹭地冒起了火,慢慢抬了眼睛,毫不避諱地盯著為老不尊的皇帝。
“妾身未嫁時循規蹈矩,從不做違禮之事,不知是誰在皇上跟前編排胡說,竟說妾身‘勇悍’?妾身又不是那上戰場殺敵的大將軍,說這種話的人是什麽居心?是在諷刺皇家選兒婦的眼光不好,還是直接諷刺皇家本身就是不知禮數的粗魯氏族?皇上聽了這樣的話,當時就該把那人拖出去打一頓亂棍,好讓他知道什麽叫做皇威不可犯!”
又道:“妾身謹守女子之禮,從不迫夫君做事,這次是王爺浪子回頭立誌上進,妾身覺得,全是皇上教子有方。妾身恭喜皇上。”
說著深深行了一個福禮。
長平王低了頭,用以掩飾唇角的弧度。
皇帝的笑容略有些僵硬,隔了兩息才說,“這還不叫‘勇悍’?好利的嘴。”
如瑾道:“妾身據實陳情罷了。”
長平王將話接了過去,“適才兒臣進來,見父皇似乎還在批折子?您要多多注意身體才是。今日您感覺如何?不知您叫兒臣進宮有什麽吩咐?”
皇帝簡短地說:“還好。叫你們進宮,是聽說藍氏有孕,想發些賞給皇孫。”
“多謝父皇。”長平王隻當聽不出理由的生硬,還主動解釋,“原本該早點給父皇報喜,隻不過藍氏的胎尚未坐穩,又念著父皇日理萬機,兒子不敢拿小事打擾。”
客套話罷了。這種事按理是往中宮報,現下中宮無人,一個側妃有孕的確沒有直接報給皇帝的道理。可長平王這麽說,皇帝還真接了話頭。
“這是你的錯處。添子嗣豈是小事?錯了,賞就沒有你的份了。”說著就叫康保,“去將前日貢上來的東海紫玉如意找了,給藍氏安胎。另叫管庫的人挑上好的藥材補品送去老七府裏。”
如瑾一點兒也不想要這賞。眼角餘光瞥見長平王眉間急速閃過的慍色,這才趕忙上前道謝:“多謝皇上厚賜。”
行禮時用身子擋住了長平王的臉,免得讓皇帝看見。待行完禮退下,她發現長平王已經麵色如常了。
如瑾暗暗鬆了一口氣。正琢磨著要不要故意作嘔一陣,好快點找借口離開這地方,皇帝已經發話說:“現在中宮無人,你去後頭見見靜妃、寧貴嬪她們,也好多帶些賞。”
靜妃本是早就協理後宮的人,沒了皇後去見她也是應該,可是見寧貴嬪做什麽?如瑾心裏不大願意,卻不好直接反駁,恭聲應了“是”。
長平王笑說:“兒臣也去給靜母妃她們請個安,許久未見了,這次借著孩子的光,兒臣多討些賞回去。”
皇帝說:“讓她自去。你幫朕看幾道折子。”順手將竹床邊小方案上的奏折拿了兩本遞過去。
長平王微頓,從內侍手裏接了折子。偏頭去看如瑾。
如瑾笑道:“妾身等康公公拿來玉如意再走。帶著皇上的賞賜去內宮,娘娘們見了必定不好意思賞得太少,妾身也好多誆些寶貝回府。”
說話間康保捧著一個尺餘長的匣子進來,如瑾上前接了,當眾開了匣蓋。
一柄玲瓏剔透的紫玉如意躺在黃綾緞子上,便是再不識貨的人也能看出不是凡品。如瑾拿起來端詳一番,重新向上道謝:“謝皇上。”
給了長平王一個放心的眼神,笑道:“那妾身就不打擾皇上和王爺的正事了。”行了禮,慢慢退出院外。
長平王目送她走出去,回眸間發現皇帝的目光也虛虛淡淡地黏在如瑾背上,他眸子暗了暗,打開了手裏奏折。
“父皇,兒臣幫您念。”
靜妃所居的宮室是內廷裏數得上的富麗之地,隻不過宮變的時候被損毀了一些還沒收拾好,正殿不能住人,靜妃母子都移居在偏殿裏。如瑾帶人進去的時候,繞過影壁迎頭就看見正殿漆黑一片,頗為不適應。
偏殿裏傳出靜妃的輕聲軟語:“……所以微兒下次見了七哥要好好道謝,見到藍嫂嫂也是。要沒有他們,咱們母子的性命此時還不知在哪裏呢。”
靜妃慣會做人前工夫,明明已經有人進去稟報如瑾到來了,她偏要在這時候教導兒子,此話說給誰聽顯而易見。如瑾聽了微微一笑,讓其餘人都等在院子裏,隻帶了吳竹春和林十一,跟著引路的宮女進入偏殿廳堂。
“娘娘,藍妃到了。”宮女一聲回稟,內室裏很快走出牽著兒子的靜妃。“稀客!快坐!”靜妃丟開兒子的手,親自上來攙扶如瑾。
“娘娘使不得。”如瑾預待躲開。
“使得使得!”靜妃不由分說扶著如瑾走到了玫瑰椅跟前,一麵吩咐侍女拿更厚更軟的坐墊來,笑道:“如今你可是雙身子的人了,本來我就不能慢待救命恩人,何況還有小皇孫。”坐墊很快鋪好,她扶著如瑾坐下,安頓好了之後自己才坐在對麵陪著,並且叫兒子過去給如瑾問好。
十皇子年紀太小,宮變時節受了很大的驚嚇,一直沒太恢複過來,夜裏經常被噩夢驚醒,整夜整夜地哭,白天見了生人也十分緊張,太醫署換著方子調養總不見效。
此時見母妃叫他,他怯怯地看了如瑾一眼,立刻縮到了乳母身後。靜妃眼中閃過黯然,歉然對如瑾笑笑:“這孩子……你別見笑。”
如瑾道:“怎會。娘娘也別著急,十殿下向來聰明伶俐,過了這陣子慢慢兒總會好的。”
“借你吉言吧。我現在也沒其他盼頭,就盼著他早日像往常那樣和我說笑頑皮。”靜妃說的倒也不是客套話,親生兒子整天沒個正常的樣子,她怎會不著急。加之最近皇帝身體不好,情緒也有些難以捉摸,對待小兒子不像往日那麽有耐性,看到十皇子畏縮便冷了臉。他越冷臉,十皇子越是害怕,這幾日靜妃都不怎麽敢讓父子倆見麵了,免得越見越生分。一場宮變,長平王帶傷平亂,十皇子卻嚇成了這樣,高低對比立顯,雖則十皇子尚未成年情有可原,但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皇家更在意兒子的潛質,光聰明是沒用的,看見血腥就嚇破膽,實在讓人失望。
靜妃讓人給如瑾端自製的梅汁子,“不給你茶喝了,天熱,嚐嚐我的梅湯解暑。”
如瑾笑著接過道謝,拿小湯匙撥弄碗裏的花瓣,和靜妃說起天氣熱該怎麽解暑的家常話,靜妃就長篇大套地說孕婦過暑天的宜忌,兩人正說得熱鬧,一直躲在乳母身後的十皇子突然指著如瑾嚷:“她是害小於的壞人!她殺了小於!”
靜妃立刻沉了臉:“微兒住口!怎麽和你嫂嫂說話呢,快道歉!為一個奴才失了體統,還像個皇子的樣兒嗎?”
十皇子沒想到母親會這樣訓斥自己,猝不及防,立時嚇得白了小臉,呆愣愣地。乳母和幾個伺候他的宮人趕忙趴在地上告罪,請靜妃息怒。
如瑾納悶,“小於是誰?”繼而瞬間想到當時自己帶著闖宮的兩個小伴讀,後來事情平息後回頭派人再找時,打聽到一個損在了刀兵裏,另一個傷了一條胳膊。有傷病的宮人按例要統一放到群房養著,那地方條件差,如瑾讓人輾轉將那孩子從宮裏接出去養傷,一應花費和照顧的人都安排好了。這時候聽到十皇子突然這般叫嚷,想著自己該沒得罪過小皇子,恐怕就是伴讀的事?
果然就聽靜妃說:“是當時那兩個小伴讀。你千萬別往心裏去,微兒年幼不懂事,我回頭好好教他。”
如瑾沉吟:“這事原是我對不起他們。十殿下是重情義的孩子,娘娘請不要苛責他。”說著吩咐伺候十皇子的宮人,“快帶殿下去歇息吧,好好照料,別讓殿下害怕。”
乳母悄悄打量靜妃的神色,試探著起身,見靜妃沒攔著,趕緊抱起十皇子領著眾人下去。靜妃看著兒子埋在乳母懷裏躲閃自己目光的樣子,無聲歎了口氣。
“我原還想著,皇上子嗣不多,微兒聰明伶俐得他喜愛,外家又是不高不低正和皇上心意的門第……”待兒子離開了,靜妃露出無可奈何的神情,自嘲地笑道,“實不相瞞,我原也存了幾分癡心妄想,總想著皇上春秋鼎盛,時日還長,微兒總有長大成人的時候。隻是,經了這麽一場事,眼睜睜看著血火刀兵在跟前發生……我算是想通了。”
她聲音不高,也隻有殿裏幾個近身的宮人可以聽見。言語間涉及**之事,如瑾低頭端詳湯碗上的花紋,並沒接話。
靜妃自顧自說下去,“我突然明白,長在皇家是一件多麽不如意的事情。我們家裏也算望族,家大業大,人口又多,兄弟姐妹之間貌合神離各自有小心思,甚至互相下手也不算稀罕。可那都是暗地裏的,你算計我一回,我算計你一回,大家一桌子吃飯笑嗬嗬的敬酒寒暄,桌子底下對練踩腳的功夫,這是大家子裏的相處之道,你想必也明白得很。”
如瑾默然不語。靜妃不在意,繼續說:“可皇家,太可怕!我在宮裏住了這些年,還以為我經過見過的就是全部,以為自己遊刃有餘,卻原來,一切不過是戲台子上的花架把式。真得動起手來,屍山血海,刀劍無情……真是將腦袋掛在腰上!聽別人說是一回事,自己經了,才知道到底有多危險。我是從此歇了那些癡心了,隻盼著兒子好好的,平平安安過一輩子。”
這番話說得頗為推心置腹,連不能輕易出口的忌諱也不顧了,如瑾默默聽著,最後被靜妃望過來時,方輕聲道:“平安是福。我和娘娘心思一樣,隻盼著親人平安一世。”
靜妃笑道:“老七堅忍果決,有常人難及之力,你們夫妻定會平安恩愛終老。”
這話的意思就多了。如瑾微微欠身:“承娘娘吉言。”
雖然是共同經曆過危險,交情不一樣,但許多事是不好深說的,如瑾略聊了兩句無關緊要的話便起身告辭,“還要去見過其他幾位娘娘,暫且告辭了,改日再來問候娘娘。”
靜妃讓侍女拿了一個錦盒過來,打開來,裏頭滿滿裝了十五顆珍珠,大的幾乎能趕上龍眼,小的也有小指肚大小,個個渾圓潤澤。“你有身子,想必安胎的東西收了不少?我就不湊那個熱鬧了,這東西不給小皇孫,單給你打首飾嵌衣服用。懷了胎也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這是咱們女人一輩子不能懈怠的事,男人看了高興,自己也舒心歡喜。”
“這太貴重了,娘娘,我不能收。”如瑾力辭。
靜妃道:“些許珠寶算得什麽?救命之恩豈是這些就能酬謝的。今日你不拿走,明兒我就讓人專程送到你家裏去。收著吧,別推推搡搡的一副小家子氣。”
“是,兒子府中脂粉氣太重,不如書香氣多些得好。”皇帝對這些事知道的詳細,長平王也不在意,依然恭恭敬敬地含笑回話,“兒子現如今有了孩子,再不能像以前那樣虛度光陰了,總要給孩子做個榜樣才好,別的不說,多讀些書,少看些歌舞,這總是正道。兒子正打算將府裏姬妾遣出去一些,空下好屋子用來放書,如此才不負父皇教導多年。”
真是睜著眼睛說瞎話。皇帝什麽時候教導過他?如瑾暗暗好笑。如果是不明內情的旁人聽了父子倆這半日的對話,還真要以為是父慈子孝的和睦家庭了。
皇帝笑了:“你倒是對藍氏上心,才診出有孕,你便要遣走姬妾。藍氏在閨中素有勇悍之名,莫不是她迫你做的吧?”
很輕鬆的開玩笑的語氣。
問題是,當爹的能這麽開兒子的玩笑嗎?隻有極其親密的平輩朋友才可以吧?
如瑾心裏蹭地冒起了火,慢慢抬了眼睛,毫不避諱地盯著為老不尊的皇帝。
“妾身未嫁時循規蹈矩,從不做違禮之事,不知是誰在皇上跟前編排胡說,竟說妾身‘勇悍’?妾身又不是那上戰場殺敵的大將軍,說這種話的人是什麽居心?是在諷刺皇家選兒婦的眼光不好,還是直接諷刺皇家本身就是不知禮數的粗魯氏族?皇上聽了這樣的話,當時就該把那人拖出去打一頓亂棍,好讓他知道什麽叫做皇威不可犯!”
又道:“妾身謹守女子之禮,從不迫夫君做事,這次是王爺浪子回頭立誌上進,妾身覺得,全是皇上教子有方。妾身恭喜皇上。”
說著深深行了一個福禮。
長平王低了頭,用以掩飾唇角的弧度。
皇帝的笑容略有些僵硬,隔了兩息才說,“這還不叫‘勇悍’?好利的嘴。”
如瑾道:“妾身據實陳情罷了。”
長平王將話接了過去,“適才兒臣進來,見父皇似乎還在批折子?您要多多注意身體才是。今日您感覺如何?不知您叫兒臣進宮有什麽吩咐?”
皇帝簡短地說:“還好。叫你們進宮,是聽說藍氏有孕,想發些賞給皇孫。”
“多謝父皇。”長平王隻當聽不出理由的生硬,還主動解釋,“原本該早點給父皇報喜,隻不過藍氏的胎尚未坐穩,又念著父皇日理萬機,兒子不敢拿小事打擾。”
客套話罷了。這種事按理是往中宮報,現下中宮無人,一個側妃有孕的確沒有直接報給皇帝的道理。可長平王這麽說,皇帝還真接了話頭。
“這是你的錯處。添子嗣豈是小事?錯了,賞就沒有你的份了。”說著就叫康保,“去將前日貢上來的東海紫玉如意找了,給藍氏安胎。另叫管庫的人挑上好的藥材補品送去老七府裏。”
如瑾一點兒也不想要這賞。眼角餘光瞥見長平王眉間急速閃過的慍色,這才趕忙上前道謝:“多謝皇上厚賜。”
行禮時用身子擋住了長平王的臉,免得讓皇帝看見。待行完禮退下,她發現長平王已經麵色如常了。
如瑾暗暗鬆了一口氣。正琢磨著要不要故意作嘔一陣,好快點找借口離開這地方,皇帝已經發話說:“現在中宮無人,你去後頭見見靜妃、寧貴嬪她們,也好多帶些賞。”
靜妃本是早就協理後宮的人,沒了皇後去見她也是應該,可是見寧貴嬪做什麽?如瑾心裏不大願意,卻不好直接反駁,恭聲應了“是”。
長平王笑說:“兒臣也去給靜母妃她們請個安,許久未見了,這次借著孩子的光,兒臣多討些賞回去。”
皇帝說:“讓她自去。你幫朕看幾道折子。”順手將竹床邊小方案上的奏折拿了兩本遞過去。
長平王微頓,從內侍手裏接了折子。偏頭去看如瑾。
如瑾笑道:“妾身等康公公拿來玉如意再走。帶著皇上的賞賜去內宮,娘娘們見了必定不好意思賞得太少,妾身也好多誆些寶貝回府。”
說話間康保捧著一個尺餘長的匣子進來,如瑾上前接了,當眾開了匣蓋。
一柄玲瓏剔透的紫玉如意躺在黃綾緞子上,便是再不識貨的人也能看出不是凡品。如瑾拿起來端詳一番,重新向上道謝:“謝皇上。”
給了長平王一個放心的眼神,笑道:“那妾身就不打擾皇上和王爺的正事了。”行了禮,慢慢退出院外。
長平王目送她走出去,回眸間發現皇帝的目光也虛虛淡淡地黏在如瑾背上,他眸子暗了暗,打開了手裏奏折。
“父皇,兒臣幫您念。”
靜妃所居的宮室是內廷裏數得上的富麗之地,隻不過宮變的時候被損毀了一些還沒收拾好,正殿不能住人,靜妃母子都移居在偏殿裏。如瑾帶人進去的時候,繞過影壁迎頭就看見正殿漆黑一片,頗為不適應。
偏殿裏傳出靜妃的輕聲軟語:“……所以微兒下次見了七哥要好好道謝,見到藍嫂嫂也是。要沒有他們,咱們母子的性命此時還不知在哪裏呢。”
靜妃慣會做人前工夫,明明已經有人進去稟報如瑾到來了,她偏要在這時候教導兒子,此話說給誰聽顯而易見。如瑾聽了微微一笑,讓其餘人都等在院子裏,隻帶了吳竹春和林十一,跟著引路的宮女進入偏殿廳堂。
“娘娘,藍妃到了。”宮女一聲回稟,內室裏很快走出牽著兒子的靜妃。“稀客!快坐!”靜妃丟開兒子的手,親自上來攙扶如瑾。
“娘娘使不得。”如瑾預待躲開。
“使得使得!”靜妃不由分說扶著如瑾走到了玫瑰椅跟前,一麵吩咐侍女拿更厚更軟的坐墊來,笑道:“如今你可是雙身子的人了,本來我就不能慢待救命恩人,何況還有小皇孫。”坐墊很快鋪好,她扶著如瑾坐下,安頓好了之後自己才坐在對麵陪著,並且叫兒子過去給如瑾問好。
十皇子年紀太小,宮變時節受了很大的驚嚇,一直沒太恢複過來,夜裏經常被噩夢驚醒,整夜整夜地哭,白天見了生人也十分緊張,太醫署換著方子調養總不見效。
此時見母妃叫他,他怯怯地看了如瑾一眼,立刻縮到了乳母身後。靜妃眼中閃過黯然,歉然對如瑾笑笑:“這孩子……你別見笑。”
如瑾道:“怎會。娘娘也別著急,十殿下向來聰明伶俐,過了這陣子慢慢兒總會好的。”
“借你吉言吧。我現在也沒其他盼頭,就盼著他早日像往常那樣和我說笑頑皮。”靜妃說的倒也不是客套話,親生兒子整天沒個正常的樣子,她怎會不著急。加之最近皇帝身體不好,情緒也有些難以捉摸,對待小兒子不像往日那麽有耐性,看到十皇子畏縮便冷了臉。他越冷臉,十皇子越是害怕,這幾日靜妃都不怎麽敢讓父子倆見麵了,免得越見越生分。一場宮變,長平王帶傷平亂,十皇子卻嚇成了這樣,高低對比立顯,雖則十皇子尚未成年情有可原,但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皇家更在意兒子的潛質,光聰明是沒用的,看見血腥就嚇破膽,實在讓人失望。
靜妃讓人給如瑾端自製的梅汁子,“不給你茶喝了,天熱,嚐嚐我的梅湯解暑。”
如瑾笑著接過道謝,拿小湯匙撥弄碗裏的花瓣,和靜妃說起天氣熱該怎麽解暑的家常話,靜妃就長篇大套地說孕婦過暑天的宜忌,兩人正說得熱鬧,一直躲在乳母身後的十皇子突然指著如瑾嚷:“她是害小於的壞人!她殺了小於!”
靜妃立刻沉了臉:“微兒住口!怎麽和你嫂嫂說話呢,快道歉!為一個奴才失了體統,還像個皇子的樣兒嗎?”
十皇子沒想到母親會這樣訓斥自己,猝不及防,立時嚇得白了小臉,呆愣愣地。乳母和幾個伺候他的宮人趕忙趴在地上告罪,請靜妃息怒。
如瑾納悶,“小於是誰?”繼而瞬間想到當時自己帶著闖宮的兩個小伴讀,後來事情平息後回頭派人再找時,打聽到一個損在了刀兵裏,另一個傷了一條胳膊。有傷病的宮人按例要統一放到群房養著,那地方條件差,如瑾讓人輾轉將那孩子從宮裏接出去養傷,一應花費和照顧的人都安排好了。這時候聽到十皇子突然這般叫嚷,想著自己該沒得罪過小皇子,恐怕就是伴讀的事?
果然就聽靜妃說:“是當時那兩個小伴讀。你千萬別往心裏去,微兒年幼不懂事,我回頭好好教他。”
如瑾沉吟:“這事原是我對不起他們。十殿下是重情義的孩子,娘娘請不要苛責他。”說著吩咐伺候十皇子的宮人,“快帶殿下去歇息吧,好好照料,別讓殿下害怕。”
乳母悄悄打量靜妃的神色,試探著起身,見靜妃沒攔著,趕緊抱起十皇子領著眾人下去。靜妃看著兒子埋在乳母懷裏躲閃自己目光的樣子,無聲歎了口氣。
“我原還想著,皇上子嗣不多,微兒聰明伶俐得他喜愛,外家又是不高不低正和皇上心意的門第……”待兒子離開了,靜妃露出無可奈何的神情,自嘲地笑道,“實不相瞞,我原也存了幾分癡心妄想,總想著皇上春秋鼎盛,時日還長,微兒總有長大成人的時候。隻是,經了這麽一場事,眼睜睜看著血火刀兵在跟前發生……我算是想通了。”
她聲音不高,也隻有殿裏幾個近身的宮人可以聽見。言語間涉及**之事,如瑾低頭端詳湯碗上的花紋,並沒接話。
靜妃自顧自說下去,“我突然明白,長在皇家是一件多麽不如意的事情。我們家裏也算望族,家大業大,人口又多,兄弟姐妹之間貌合神離各自有小心思,甚至互相下手也不算稀罕。可那都是暗地裏的,你算計我一回,我算計你一回,大家一桌子吃飯笑嗬嗬的敬酒寒暄,桌子底下對練踩腳的功夫,這是大家子裏的相處之道,你想必也明白得很。”
如瑾默然不語。靜妃不在意,繼續說:“可皇家,太可怕!我在宮裏住了這些年,還以為我經過見過的就是全部,以為自己遊刃有餘,卻原來,一切不過是戲台子上的花架把式。真得動起手來,屍山血海,刀劍無情……真是將腦袋掛在腰上!聽別人說是一回事,自己經了,才知道到底有多危險。我是從此歇了那些癡心了,隻盼著兒子好好的,平平安安過一輩子。”
這番話說得頗為推心置腹,連不能輕易出口的忌諱也不顧了,如瑾默默聽著,最後被靜妃望過來時,方輕聲道:“平安是福。我和娘娘心思一樣,隻盼著親人平安一世。”
靜妃笑道:“老七堅忍果決,有常人難及之力,你們夫妻定會平安恩愛終老。”
這話的意思就多了。如瑾微微欠身:“承娘娘吉言。”
雖然是共同經曆過危險,交情不一樣,但許多事是不好深說的,如瑾略聊了兩句無關緊要的話便起身告辭,“還要去見過其他幾位娘娘,暫且告辭了,改日再來問候娘娘。”
靜妃讓侍女拿了一個錦盒過來,打開來,裏頭滿滿裝了十五顆珍珠,大的幾乎能趕上龍眼,小的也有小指肚大小,個個渾圓潤澤。“你有身子,想必安胎的東西收了不少?我就不湊那個熱鬧了,這東西不給小皇孫,單給你打首飾嵌衣服用。懷了胎也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這是咱們女人一輩子不能懈怠的事,男人看了高興,自己也舒心歡喜。”
“這太貴重了,娘娘,我不能收。”如瑾力辭。
靜妃道:“些許珠寶算得什麽?救命之恩豈是這些就能酬謝的。今日你不拿走,明兒我就讓人專程送到你家裏去。收著吧,別推推搡搡的一副小家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