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海霖曦那一個怨恨的目光,隻是讓如瑾心念轉動思量了一會,並沒有因此生氣,更不會跳出來追究。
海霖曦怨恨她,而穆嫣然嘲笑海霖曦……如瑾凝神片刻,須臾,隱約猜測到了其中關竅,不由就往海穆兩人身上多打量了幾眼。然而海霖曦默默跟在她母親威遠伯夫人身邊,再也沒有露出什麽異樣神色,就像其他所有閨閣小姐一般規矩。穆嫣然亦是端正了顏色,站在宋王妃身側一言不發,和所有外命婦共同等待宮中嬪妃們陸續到來。
弘度殿正門大開,妙恒率幾位弟子引領祈福儀式。秦氏站在外命婦的最前排,如瑾與靜妃、熙和長公主、陳嬪站在內命婦最前列,成為整場儀式的主導——這是熙和長公主主動安排的位置,如瑾欣然接受。
隻是她並沒有久留,待得秒恒誦禮畢便領著母親離開了,留下其餘康健命婦們站在弘度殿內外,一站就是一上午。
在靜妃宮裏歇息的時候,期間宋王妃來訪,是獨自來的。熙和長公主也在此間休息,見她來,就對如瑾說:“你們妯娌之間許久不見,想必有許多話說,我就不在跟前礙眼了。”
如瑾忙笑著留她:“長公主是自家人,躲出去豈不顯得生分,興許六王妃是專程來找您的。”說著將目光轉向宋王妃,流露不想與之單獨相處的意思。
宋王妃柔順地微笑,“姑母請留步,若不嫌棄,侄媳想和您請安問好。”
熙和長公主這才順勢留下來,端坐在椅上受了宋王妃的大禮。如瑾又與宋王妃互相見禮,分別落座。宋王妃未等別人開口相問,先說明來意:“我們現在輕易不得出府門,許久未見藍妃了,聽聞你懷了七弟的孩子也沒有道賀的機會,所以今日特地來跟你道一聲喜。另則,也是有事相求。”
“多謝王妃。不知您有何事為難,我未必幫得上您,但很願意聽一聽。”如瑾將話說得模棱兩可,忖度宋王妃的來意。
難道是為永安王禁足的事,想借著國有戰事找由頭出來“幫襯”?
卻不料宋王妃道:“這件事藍妃若想幫,一定幫得上,也不用費周折。”
殿裏還有靜妃的宮女們伺候左右,熙和長公主低頭認真品茶,耳朵定然也是支著的。宋王妃一路從弘度殿走來想必已經被許多宮人看見了,她這樣不知避諱所求的事,到底是什麽呢?
如瑾請她“但說無妨”,她便說:“是襄國侯府原來的侍女,名叫如意的,她現在病得很重,想求藍妃將她接出我們府出去診治……你也知道,我那邊延醫問藥很不方便……她畢竟服侍我一場,我不忍看著她每日躺在**煎熬,請你能否念在往日的情分上幫她一把……記得,你以前還曾托我照看她的。”
如瑾很意外,沒想到這個時候宋王妃會提起如意。這個丫鬟已經許久不曾出現在如瑾的腦海裏了,隻是以前經手消息的時候看到關於永安王府的,偶爾能找到她的一兩件瑣事。當日她被永安王收房,後來有孕由宋王妃做主抬了姨娘,再後來傳出的消息就是因身子弱沒保住胎。
此時宋王妃又來說她病重……
“是當日落胎留下的病根嗎,情況如何?”如瑾問。
宋王妃點頭:“正是,那一胎原本就傷了她的元氣,後來又懷了一次,結果才兩個多月就掉了,掉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她又懷了孕。一個女人哪裏經得起總是落胎,漸漸的……她身子越來越不好,我們府裏的情況……太醫們進出有限製,若非大事不怎麽過來,一日日拖著就拖得起不來床了……”
熙和長公主從旁插言:“兩回是怎麽掉的?”
宋王妃說:“都是不經意,頭回是不小心崴腳摔了一跤,摔得也不重,不知怎麽就……後來那次她自己都不知道有孕,吃了涼東西。去看診的太醫說,是她體質太弱,原本不易留住胎。”
熙和長公主“嗯”了一聲,再沒說什麽。
如瑾問:“那她現在?”
“整日在**躺著,吃不進東西也睡不安穩,瘦的隻剩骨頭架子,我看著實在……”宋王妃歎口氣,再次開口相求,“這件事是很難為你,若要從永安王府接出一個姨娘去,被人知道不好,但她不僅是姨娘,也是你的舊仆,若有人指摘的話這點興許能拿來堵旁人的嘴。”
如瑾看著宋王妃沉思。宋王妃沒有回避目光,一臉誠懇。
如瑾摸不準她是否真心誠意,和她打交道的機會太少了,寥寥幾次見麵並不能認清一個人的品性。
可拋開這些不說,如意若是真的病入膏肓,在永安王府住著的確不適宜診治。首先太醫們就不會為一個婢女姨娘盡心,何況永安王府又不是隨意能進去看病的地方,任何人進出都要經過皇帝點頭,皇帝不成了,要長平王和內閣點頭。
特開例外允許太醫頻繁進去治病嗎?顯然不能給永安王府這樣的機會,太容易渾水摸魚勾通消息了。
那麽隻能把她接出來治病。
但,她是否值得?
如瑾覺得自己越來越冷血了,以前要是遇到這樣的事,她第一個念頭就是先救人要緊。可現在,她首先權衡的是永安王府會不會趁機搞小動作,以及如意這個人救了之後是否會給自己這邊添麻煩。
“王妃,以我的身份接如意出去,讓皇上親口下的禁令為我開特例,實在是有些難為我了。”沉吟一瞬,如瑾緩緩開口。
宋王妃臉上閃過失望的表情。低了低頭,勉強笑了笑:“是,是難為你了。那麽……還請不要介意我的唐突。”
如瑾再沒說什麽,宋王妃低頭片刻,站起來告辭,“那邊還在祈福,我私自離場壞了規矩,這就趕回去。”
如瑾要站起來相送,她阻止了,“你身子重不必拘禮。”說著朝熙和行個禮離開,熙和也沒留她,命宮女好生送她回去。
上午的祈福完畢之後,眼看快到午膳時間,熙和命貼身的嬤嬤朝弘度殿眾人傳了話,說下午那一場不必在宮裏做了,由各人回家自行去祝禱,以後一到六品命婦每日輪流來宮中集體祈福,六天正好將所有品級輪完。
這個吩咐一出,眾人齊齊鬆了一口氣。這相當於是來一天歇五天,總好過原先預料的每天一整天都耗在宮裏。於是散去的時候,大多人都是如釋重負的表情。
之後坐在靜妃宮裏,大家聽下頭宮人回稟各位命婦今日的表現,說起離宮時有的人甚至笑逐顏開,熙和便笑道:“藍側妃出的好主意,最開始給大家一個酸棗子吃得難受,緊跟著給個甜棗,這就讓人把之前那份難受忘掉大半,反而還可能生出慶幸之心。”
靜妃掩口而笑:“所以說藍側妃會揣度人心,不然老七怎會那麽重視她。”
這種玩笑話聽起來怪怪的,如瑾沒接口,熙和也淡淡皺了皺眉。陳嬪站起來拉著如瑾和秦氏去她宮裏一起吃飯,靜妃隻好尷尬送客。
回府時坐在馬車裏,秦氏歎口氣:“陳嬪娘娘那麽弱弱的一個人,把王爺養大真不容易。隻盼著王爺能早日凱旋歸來吧,在外頭一點兒皮也不要擦破。”
“一定會的。”如瑾語氣很肯定,心思卻忍不住飄向了遼鎮那邊。
聽說先鋒部隊已經與敵軍相接了,戰況不是很好,也不知此時此刻長平王身在何處,有沒有遇到何氏的軍隊。
事情趕得巧,這裏如瑾一路惦記著長平王的情況,誰知剛一回到家,祝氏就送來了遼鎮那邊的消息。長平王出京之後每日都會寫封信快馬送回王府報平安,就算是行軍途中匆匆寫不了幾句,如瑾拿在手中也覺得心中安慰。
這日的家信比之前長了一些,寫滿了一頁紙,說中軍已經在遼鎮南部的臥虎城外駐紮,接下來將會攻打這裏,讓如瑾不必掛念,他一切安好。
長平王的字向來力道很重,龍飛鳳舞的,看著信紙如瑾就能想象他走筆的姿勢。有時在錦繡閣陪著他做事,她很喜歡看他低頭批密報的樣子,常常是一目十行地看完,之後很快提筆蘸墨,飛速寫下簡明的點批,認真又幹脆。手邊如果有茶,他就會經常忘記喝,直到口渴厲害伸手去拿的時候,才發現茶水早就涼透了。他做事不喜歡身邊有人伺候,所以至明他們很少守在跟前換茶水,如瑾陪在身邊曾幾次攔下他喝冷茶,可她不在的時候,也能推測出他一定隨便亂喝東西。
也不知他行軍在外有沒有熱水喝,如瑾暗暗歎口氣,將信紙按著原本的痕跡折起來,小心收在床頭檀木匣子裏。夜裏躺在**的時候,手邊撫著長平王枕過的四方枕,心裏想著床頭有他送回來的信,便也覺得身邊是有他相伴了,才能漸漸睡著。
如瑾從來沒想過自己會變成這個樣子。明明相處還不到一年的人,卻好像再也離不開似的。
永安王府裏,宋王妃和穆嫣然先後下了馬車,由四個宮女分成兩路,分別將她們各自送回了住處,之後幾個宮女頂著麻木呆板的冷臉告辭,回宮中交差去了。
前腳宮女一走,後腳穆嫣然就摔了茶杯,瞪著宮女離去的方向緊緊咬了嘴唇,一聲不吭坐在椅子上生悶氣,原本就憔悴的容色越發顯得猙獰了。
身邊丫鬟就小心翼翼地勸她:“王妃那邊也是這樣的,咱們王爺禁令還沒解,靜妃娘娘派人‘送’您回來大概也是為了摘清自己,並不是針對您的,來日方長,您別和這些不懂事的奴才生氣。她們算什麽東西,等以後王爺禁令解了,您還是尊貴無比的身份,別說您,就是奴婢我在宮裏遇見她們,根本都不拿正眼兒看,她們還得巴上來討好呢!”
穆嫣然不耐煩地揮了揮手,“去去去,你懂什麽,出去,沒我的吩咐誰也不許進來煩我!”將身邊人全都打發到外頭去了,然後自己一個人進裏間躺倒在**,望著屋頂承塵發呆。
丫鬟說的倒是輕巧,哪有那麽便宜的事,自家府裏的禁令是說解就能解的嗎?太子都倒了,皇上也沒有將永安王放出來重用,到現在皇上病得一塌糊塗,長平王倒是聽政理政,還帶兵出征去了。這下子政權軍權人家都漸漸掌握,朝中還會有永安王的用武之地嗎?長平王能讓他出來才怪。穆嫣然越想越煩,想起今日進宮之後,遇見的熟人都紛紛避著她走,再也不似往日那般老遠就主動走過來奉承,人心冷暖輕易便知。雖則進宮前就已經做好了這樣的準備,知道會被人看輕,可真得經曆了,那滋味真是無法言說。
尤其是,同為皇子側室的如瑾站在高階上俯視所有人,而她穆嫣然卻是被俯視的那個,目光相接了,還要將心思全部隱藏,老天何其不公!
越想,心中越難過,連歎氣的力氣都沒有了。
呆呆躺著也不知多久,外頭房門突然被人打開,發出吱呀一聲響,將穆嫣然從渾渾噩噩的狀態驚醒。她心中陡然升起一股怒氣,隨手抓起枕邊的安神檀香珠串砸向內室門簾,“滾!說了不讓你們進來,竟然不聽我的!是不是身上皮癢了想挨板子?!”
外間沒聲音了,靜悄悄的,也不見有人求饒,也不見腳步聲或關門聲,穆嫣然又罵:“是誰!戳在那裏幹什麽,要麽滾進來跪著,要麽趕緊出去!”
沉重的腳步聲響起,內室的大紅絨錦簾子被呼啦一下子掀開,永安王鐵青著臉站在門口,一聲不出,盯著匆忙爬起來的穆嫣然。
穆嫣然從聽到那腳步聲開始就明白是誰來了,激靈一下子從**跳起來,還未等迎出去就被永安王堵在了門裏。永安王被禁足以來也瘦了許多許多,原本是豐神俊朗的模樣,卻因為皮包骨而顯得顴骨很高,眼窩很深,胡子也是好幾天都不修理一回,若是被許久不見的人撞上,鐵定要嚇一跳。
海霖曦怨恨她,而穆嫣然嘲笑海霖曦……如瑾凝神片刻,須臾,隱約猜測到了其中關竅,不由就往海穆兩人身上多打量了幾眼。然而海霖曦默默跟在她母親威遠伯夫人身邊,再也沒有露出什麽異樣神色,就像其他所有閨閣小姐一般規矩。穆嫣然亦是端正了顏色,站在宋王妃身側一言不發,和所有外命婦共同等待宮中嬪妃們陸續到來。
弘度殿正門大開,妙恒率幾位弟子引領祈福儀式。秦氏站在外命婦的最前排,如瑾與靜妃、熙和長公主、陳嬪站在內命婦最前列,成為整場儀式的主導——這是熙和長公主主動安排的位置,如瑾欣然接受。
隻是她並沒有久留,待得秒恒誦禮畢便領著母親離開了,留下其餘康健命婦們站在弘度殿內外,一站就是一上午。
在靜妃宮裏歇息的時候,期間宋王妃來訪,是獨自來的。熙和長公主也在此間休息,見她來,就對如瑾說:“你們妯娌之間許久不見,想必有許多話說,我就不在跟前礙眼了。”
如瑾忙笑著留她:“長公主是自家人,躲出去豈不顯得生分,興許六王妃是專程來找您的。”說著將目光轉向宋王妃,流露不想與之單獨相處的意思。
宋王妃柔順地微笑,“姑母請留步,若不嫌棄,侄媳想和您請安問好。”
熙和長公主這才順勢留下來,端坐在椅上受了宋王妃的大禮。如瑾又與宋王妃互相見禮,分別落座。宋王妃未等別人開口相問,先說明來意:“我們現在輕易不得出府門,許久未見藍妃了,聽聞你懷了七弟的孩子也沒有道賀的機會,所以今日特地來跟你道一聲喜。另則,也是有事相求。”
“多謝王妃。不知您有何事為難,我未必幫得上您,但很願意聽一聽。”如瑾將話說得模棱兩可,忖度宋王妃的來意。
難道是為永安王禁足的事,想借著國有戰事找由頭出來“幫襯”?
卻不料宋王妃道:“這件事藍妃若想幫,一定幫得上,也不用費周折。”
殿裏還有靜妃的宮女們伺候左右,熙和長公主低頭認真品茶,耳朵定然也是支著的。宋王妃一路從弘度殿走來想必已經被許多宮人看見了,她這樣不知避諱所求的事,到底是什麽呢?
如瑾請她“但說無妨”,她便說:“是襄國侯府原來的侍女,名叫如意的,她現在病得很重,想求藍妃將她接出我們府出去診治……你也知道,我那邊延醫問藥很不方便……她畢竟服侍我一場,我不忍看著她每日躺在**煎熬,請你能否念在往日的情分上幫她一把……記得,你以前還曾托我照看她的。”
如瑾很意外,沒想到這個時候宋王妃會提起如意。這個丫鬟已經許久不曾出現在如瑾的腦海裏了,隻是以前經手消息的時候看到關於永安王府的,偶爾能找到她的一兩件瑣事。當日她被永安王收房,後來有孕由宋王妃做主抬了姨娘,再後來傳出的消息就是因身子弱沒保住胎。
此時宋王妃又來說她病重……
“是當日落胎留下的病根嗎,情況如何?”如瑾問。
宋王妃點頭:“正是,那一胎原本就傷了她的元氣,後來又懷了一次,結果才兩個多月就掉了,掉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她又懷了孕。一個女人哪裏經得起總是落胎,漸漸的……她身子越來越不好,我們府裏的情況……太醫們進出有限製,若非大事不怎麽過來,一日日拖著就拖得起不來床了……”
熙和長公主從旁插言:“兩回是怎麽掉的?”
宋王妃說:“都是不經意,頭回是不小心崴腳摔了一跤,摔得也不重,不知怎麽就……後來那次她自己都不知道有孕,吃了涼東西。去看診的太醫說,是她體質太弱,原本不易留住胎。”
熙和長公主“嗯”了一聲,再沒說什麽。
如瑾問:“那她現在?”
“整日在**躺著,吃不進東西也睡不安穩,瘦的隻剩骨頭架子,我看著實在……”宋王妃歎口氣,再次開口相求,“這件事是很難為你,若要從永安王府接出一個姨娘去,被人知道不好,但她不僅是姨娘,也是你的舊仆,若有人指摘的話這點興許能拿來堵旁人的嘴。”
如瑾看著宋王妃沉思。宋王妃沒有回避目光,一臉誠懇。
如瑾摸不準她是否真心誠意,和她打交道的機會太少了,寥寥幾次見麵並不能認清一個人的品性。
可拋開這些不說,如意若是真的病入膏肓,在永安王府住著的確不適宜診治。首先太醫們就不會為一個婢女姨娘盡心,何況永安王府又不是隨意能進去看病的地方,任何人進出都要經過皇帝點頭,皇帝不成了,要長平王和內閣點頭。
特開例外允許太醫頻繁進去治病嗎?顯然不能給永安王府這樣的機會,太容易渾水摸魚勾通消息了。
那麽隻能把她接出來治病。
但,她是否值得?
如瑾覺得自己越來越冷血了,以前要是遇到這樣的事,她第一個念頭就是先救人要緊。可現在,她首先權衡的是永安王府會不會趁機搞小動作,以及如意這個人救了之後是否會給自己這邊添麻煩。
“王妃,以我的身份接如意出去,讓皇上親口下的禁令為我開特例,實在是有些難為我了。”沉吟一瞬,如瑾緩緩開口。
宋王妃臉上閃過失望的表情。低了低頭,勉強笑了笑:“是,是難為你了。那麽……還請不要介意我的唐突。”
如瑾再沒說什麽,宋王妃低頭片刻,站起來告辭,“那邊還在祈福,我私自離場壞了規矩,這就趕回去。”
如瑾要站起來相送,她阻止了,“你身子重不必拘禮。”說著朝熙和行個禮離開,熙和也沒留她,命宮女好生送她回去。
上午的祈福完畢之後,眼看快到午膳時間,熙和命貼身的嬤嬤朝弘度殿眾人傳了話,說下午那一場不必在宮裏做了,由各人回家自行去祝禱,以後一到六品命婦每日輪流來宮中集體祈福,六天正好將所有品級輪完。
這個吩咐一出,眾人齊齊鬆了一口氣。這相當於是來一天歇五天,總好過原先預料的每天一整天都耗在宮裏。於是散去的時候,大多人都是如釋重負的表情。
之後坐在靜妃宮裏,大家聽下頭宮人回稟各位命婦今日的表現,說起離宮時有的人甚至笑逐顏開,熙和便笑道:“藍側妃出的好主意,最開始給大家一個酸棗子吃得難受,緊跟著給個甜棗,這就讓人把之前那份難受忘掉大半,反而還可能生出慶幸之心。”
靜妃掩口而笑:“所以說藍側妃會揣度人心,不然老七怎會那麽重視她。”
這種玩笑話聽起來怪怪的,如瑾沒接口,熙和也淡淡皺了皺眉。陳嬪站起來拉著如瑾和秦氏去她宮裏一起吃飯,靜妃隻好尷尬送客。
回府時坐在馬車裏,秦氏歎口氣:“陳嬪娘娘那麽弱弱的一個人,把王爺養大真不容易。隻盼著王爺能早日凱旋歸來吧,在外頭一點兒皮也不要擦破。”
“一定會的。”如瑾語氣很肯定,心思卻忍不住飄向了遼鎮那邊。
聽說先鋒部隊已經與敵軍相接了,戰況不是很好,也不知此時此刻長平王身在何處,有沒有遇到何氏的軍隊。
事情趕得巧,這裏如瑾一路惦記著長平王的情況,誰知剛一回到家,祝氏就送來了遼鎮那邊的消息。長平王出京之後每日都會寫封信快馬送回王府報平安,就算是行軍途中匆匆寫不了幾句,如瑾拿在手中也覺得心中安慰。
這日的家信比之前長了一些,寫滿了一頁紙,說中軍已經在遼鎮南部的臥虎城外駐紮,接下來將會攻打這裏,讓如瑾不必掛念,他一切安好。
長平王的字向來力道很重,龍飛鳳舞的,看著信紙如瑾就能想象他走筆的姿勢。有時在錦繡閣陪著他做事,她很喜歡看他低頭批密報的樣子,常常是一目十行地看完,之後很快提筆蘸墨,飛速寫下簡明的點批,認真又幹脆。手邊如果有茶,他就會經常忘記喝,直到口渴厲害伸手去拿的時候,才發現茶水早就涼透了。他做事不喜歡身邊有人伺候,所以至明他們很少守在跟前換茶水,如瑾陪在身邊曾幾次攔下他喝冷茶,可她不在的時候,也能推測出他一定隨便亂喝東西。
也不知他行軍在外有沒有熱水喝,如瑾暗暗歎口氣,將信紙按著原本的痕跡折起來,小心收在床頭檀木匣子裏。夜裏躺在**的時候,手邊撫著長平王枕過的四方枕,心裏想著床頭有他送回來的信,便也覺得身邊是有他相伴了,才能漸漸睡著。
如瑾從來沒想過自己會變成這個樣子。明明相處還不到一年的人,卻好像再也離不開似的。
永安王府裏,宋王妃和穆嫣然先後下了馬車,由四個宮女分成兩路,分別將她們各自送回了住處,之後幾個宮女頂著麻木呆板的冷臉告辭,回宮中交差去了。
前腳宮女一走,後腳穆嫣然就摔了茶杯,瞪著宮女離去的方向緊緊咬了嘴唇,一聲不吭坐在椅子上生悶氣,原本就憔悴的容色越發顯得猙獰了。
身邊丫鬟就小心翼翼地勸她:“王妃那邊也是這樣的,咱們王爺禁令還沒解,靜妃娘娘派人‘送’您回來大概也是為了摘清自己,並不是針對您的,來日方長,您別和這些不懂事的奴才生氣。她們算什麽東西,等以後王爺禁令解了,您還是尊貴無比的身份,別說您,就是奴婢我在宮裏遇見她們,根本都不拿正眼兒看,她們還得巴上來討好呢!”
穆嫣然不耐煩地揮了揮手,“去去去,你懂什麽,出去,沒我的吩咐誰也不許進來煩我!”將身邊人全都打發到外頭去了,然後自己一個人進裏間躺倒在**,望著屋頂承塵發呆。
丫鬟說的倒是輕巧,哪有那麽便宜的事,自家府裏的禁令是說解就能解的嗎?太子都倒了,皇上也沒有將永安王放出來重用,到現在皇上病得一塌糊塗,長平王倒是聽政理政,還帶兵出征去了。這下子政權軍權人家都漸漸掌握,朝中還會有永安王的用武之地嗎?長平王能讓他出來才怪。穆嫣然越想越煩,想起今日進宮之後,遇見的熟人都紛紛避著她走,再也不似往日那般老遠就主動走過來奉承,人心冷暖輕易便知。雖則進宮前就已經做好了這樣的準備,知道會被人看輕,可真得經曆了,那滋味真是無法言說。
尤其是,同為皇子側室的如瑾站在高階上俯視所有人,而她穆嫣然卻是被俯視的那個,目光相接了,還要將心思全部隱藏,老天何其不公!
越想,心中越難過,連歎氣的力氣都沒有了。
呆呆躺著也不知多久,外頭房門突然被人打開,發出吱呀一聲響,將穆嫣然從渾渾噩噩的狀態驚醒。她心中陡然升起一股怒氣,隨手抓起枕邊的安神檀香珠串砸向內室門簾,“滾!說了不讓你們進來,竟然不聽我的!是不是身上皮癢了想挨板子?!”
外間沒聲音了,靜悄悄的,也不見有人求饒,也不見腳步聲或關門聲,穆嫣然又罵:“是誰!戳在那裏幹什麽,要麽滾進來跪著,要麽趕緊出去!”
沉重的腳步聲響起,內室的大紅絨錦簾子被呼啦一下子掀開,永安王鐵青著臉站在門口,一聲不出,盯著匆忙爬起來的穆嫣然。
穆嫣然從聽到那腳步聲開始就明白是誰來了,激靈一下子從**跳起來,還未等迎出去就被永安王堵在了門裏。永安王被禁足以來也瘦了許多許多,原本是豐神俊朗的模樣,卻因為皮包骨而顯得顴骨很高,眼窩很深,胡子也是好幾天都不修理一回,若是被許久不見的人撞上,鐵定要嚇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