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板子若打得結實,是能要人性命的,所以胡嬤嬤才特意強調要留命。院裏的雜役婆子連忙將方氏拖下去,方氏滿麵羞慚,臨走時依然低聲求胡嬤嬤饒過家人。
料理了方氏,胡嬤嬤讓眾人回到廊下繼續等著。
內室門窗緊閉,靜悄悄的,偶爾有輕微的水聲隔窗透出,想必是誰在洗帕子。隔了一會,孫媽媽端著一盆淡紅色的汙水走出來,牆角燒水的婆子連忙換了一大銅壺熱水遞去。孫媽媽接水就關門回了屋,又留下一眾人在外焦慮相候。
院門早就關閉了,守門的小內侍須臾來報,說姨娘羅氏和西芙院的人相繼來探望過,都被擋回去了。祝氏道:“繼續擋著,誰也不許放進來。”小內侍領命而去。
足足過了將近兩個時辰,日頭都落到西山沿兒上了,緊閉的房門才輕輕開啟,秦氏送了淩慎之出來,兩人都是十分勞累辛苦的模樣。已經站得疲憊不堪的眾人連忙迎上去詢問情況,淩慎之提著藥箱退到耳房去寫醫案,秦氏朝眾人道:“血已經止了,藍妃暫時睡著,你們都別去吵她。”又點了碧桃,“去裏頭幫手。”
碧桃連忙進屋去給孫媽媽打下手。
廂房裏傳出奶聲奶氣的叫聲:“娘——娘——”
秦氏這才想起已經半日沒搭理小女兒了。在王府裏住了一陣習慣之後,如瑾屢次要求之下,秦氏把年幼的小女兒接到了王府,母女三人一起住,每天其樂融融。隻是今日如瑾腹痛回府,秦氏就讓乳母把孩子帶到廂房裏去玩,不要吵了大人。說來也怪,原本好玩好動的小囡囡今天竟然許久沒有鬧騰,一直安安靜靜待在屋裏,直到這時候聽見母親說話才出聲喊娘,難道她也知道大人們正有要事嗎?
粉雕玉琢的小女兒搖搖晃晃從廂房走出來,不讓乳母牽著,偏要自己走,一路歪歪斜斜地蹣跚而來,嘴裏不斷喊著娘。秦氏一瞬間淚眼婆娑,想起自己懷她生她時千般萬般的辛苦,越發為屋裏睡著的大女兒擔心。
同樣是被人所害,同樣險些失掉胎兒,秦氏甚至有些怨恨自己。是不是自己將噩運染給了瑾兒呢?
萬一這胎保不住怎麽辦?
萬一保住了卻難產怎麽辦?
萬一千辛萬苦生下來,孩兒卻因在母體內中毒而有殘缺怎麽辦?
一個個的問題在腦海裏回旋,秦氏一把將囡囡抱住,忍不住淚濕雙頰。
“娘,哭……不哭……”一歲多的孩子口齒還不伶俐,小囡囡含混不清安慰著母親,伸出白嫩嫩的小手給母親擦眼淚。秦氏的眼淚就掉得更凶了。
胡嬤嬤有話想說,張了張嘴,終是沒說出來。
如瑾一直昏睡了**個時辰,次日天將中午才悠悠醒轉。一睜眼就看見母親伏在床邊睡著,她凝神半晌,才回憶起昏睡之前發生的事情。
“母親?”
輕輕喚了一聲,秦氏立即直起了身子,一臉驚喜:“瑾兒你醒了?還疼不疼?”
如瑾略動了動身子,覺得全身散了架似的酸痛,腹中倒是不怎麽疼了,隻是有些說不出的難受。“還好,您別擔心。”嗓子很幹,說話有些艱難,“淩先生呢?”
“府裏給他安排了住處,但他連夜趕回去查醫書了,說試著找找溫和的方子給你調理身體。”
如瑾這才知道自己睡到了第二天。
孫媽媽和飛雲碧桃一起端了熱水飯食湯藥進來,如瑾見一個王府的人都沒有,不由奇怪:“竹春幾個呢?”
秦氏道:“在院子裏做事,我想親自照顧你,就把她們遣出去了。”
如瑾沒說什麽,閉了眼睛感受腹中動靜,許久,直到肚子裏輕輕動了一下,她才略略放了心。
還好,昨日的疼痛沒有影響孩子。
躺在**勉強吃了些湯水,淩慎之來了。
如瑾讓他進來,發現他眼中血絲密布,眼下也有些淺青。通身上下雖然依舊幹淨利落,但疲色是掩不住的。
“先生熬夜了?”
淩慎之見如瑾醒了,心中高興,不過麵上卻未曾表露,隻是淡淡笑了笑:“翻了幾本古書。”說著上前問診請脈。
須臾道:“暫時算是穩住了,但若有疼痛一定及時說出來,莫耽誤病情。”
如瑾的目光在他和母親身上轉了轉,“是病,還是別的?請直說吧。一味瞞著隻會讓我心神不寧。”
秦氏道:“哪有什麽別的?現下正是變節氣的時候,你勞累過度染了熱症而已……”
“母親防著王府的人,連吉祥都不用,我盡皆看在眼裏。”
秦氏一時語塞,淩慎之收起脈枕,合上藥箱站了起來,溫聲道:“小姐是明白人,夫人瞞不住的。最熟悉王府的還是小姐本人,讓她知道實情,也好早日找到禍首。”
於是如瑾終於知道了自己腹痛為何。
一點一點中的毒?她排除了靜妃,將身邊所有人都仔細想了一遍,可一時並沒有找到頭緒,反而覺得精神不濟,想得頭疼。
吉祥隔窗輕聲問:“主子醒了嗎?”
如瑾讓她進來,煢影也跟著進屋,問了問如瑾的情況便行禮告辭:“藍妃暫時好轉,奴婢這就回宮向娘娘複命了,免得娘娘擔心。”
如瑾命人好生送她出去,回頭朝吉祥道:“你婚期將近,都準備好了麽?”
“主子?”
吉祥吃驚。秦氏的排斥她已經隱隱察覺,這時如瑾又說起婚期,她怎能不心驚。難道主子和太太在懷疑她嗎?
如瑾失笑,讓碧桃搭手把自己扶坐起來:“你緊張什麽。我是病了,實不相瞞,是有人害我中毒。但拔毒不是一日兩日的事情,難道我就什麽都不做了?一切照常吧,你的婚期不要耽誤,也讓喜事衝一衝我的晦氣。”
說完閉目歇了歇,才有力氣接著說話,讓吉祥把胡嬤嬤、吳竹春、祝氏三人叫進來。
“你們知道我中毒了麽?”
開門見山的問話,三個人卻誰也沒驚訝。胡嬤嬤把吩咐醫婆研究方子的事說了,吳竹春道:“是奴婢們伺候不周,一定細細徹查。”
祝氏看看秦氏,低頭道:“夫人不讓我們上前,我已經隱約猜到了。”
如瑾笑向母親道:“您還瞞什麽,這裏沒一個不是人精。”
秦氏皺著眉頭打量胡嬤嬤三人。
淩慎之見女眷們商量事情,提起藥箱準備告退,如瑾叫住他:“先生且慢,我有話說。”
淩慎之駐足回身,看見如瑾一頭烏發垂在胸前,淺衣素被,越發襯得一張臉雪魄冰肌。他想起第一次見她的時候,也是這般,她病,他醫,窗外桃花和屋內的寒梅香攪擾著縈在鼻端,讓他分不清冬與春的界限。
“淩先生。”她叫他。
淩慎之微微欠身,收了目光。
也許兩個人此生的交集,永遠停留在生病問診上頭了罷。
“藍小姐有事但請吩咐,隻是你身子虛弱,此時不要說太多話。”
在場的胡嬤嬤和祝氏都留意到了淩慎之的稱呼,他叫如瑾“藍小姐”,而不是“藍妃”。這樣的稱呼不能不讓人多想。
淩慎之很快注意到胡嬤嬤的目光,繼而醒悟自己失言了。他暗悔。但此刻又不能臨時改稱謂,那隻會越描越黑。
如瑾倒是沒有在意這個,隻略略歇了一下,便接著說:“先生又救了我一次,這輩子欠你的恩情……恐怕是很難償清了。”
“治病救人本是在下之責,何須客氣太過?若心裏不安,待病愈之後多付些診金也就是了。”
淩慎之第一次主動提起醫治費用,也是為了掩飾方才的失言。如瑾笑了笑:“這是自然。隻是,我還要和先生說一句‘對不起’,請先生原諒我的癡愚,想事左性,以前疏遠了先生。”
淩慎之沒料到她突然提起這個,不由抬眸。
她的眼睛依然如以前那般清澈,隻是因病痛失了些瀲灩的神采,可是卻也因此少了幾分倔強,取而代之的是溫順柔和。她坦然迎接他的目光,當眾溫顏道:“自青州時起,先生便屢次救我幫我,到了京城之後更是救了我母親和妹妹的性命,說一句‘恩重如山’也不足以形容你的恩情。可若真將先生當恩公看待,恐怕也辜負了先生一片赤誠之心。”
淩慎之心中震動。
“去歲聖旨降臨,先生和我說的那些話,我一直都記在心裏沒有忘記。你處處為我著想,但是這一年以來,我卻因為顧慮重重,因為世俗迂腐之見與你起了隔閡,和忘恩負義之人並無什麽不同。可現在有事,先生依然二話不說前來相救,隻讓我慚愧羞恥,沒有麵目見你……”
“如何這般說話?”淩慎之出聲打斷如瑾,眼角餘光掃過胡嬤嬤幾人,“在下看病難道還求回報麽?與人相交也不過是有緣則聚,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這道理何須明說。這一年來侯府何剛也曾屢次看顧於我,到了此時,又何談什麽慚愧不慚愧,實是多此一舉。”
如瑾略微閉目養了養精神,隔了一會方才開口,聲音裏是帶著愉悅的:“先生果然是豁達之人。那麽,以前的事就全都不提了罷。若先生不棄,我想與先生結為義兄妹,從此將先生當做親生兄長相待,先生可答應?”
淩慎之眉頭微低。
又很快恢複常態,溫和笑道:“在下一介鄉野草民,不想依附皇家。若無其他事,在下先出去了。”
說罷也不等如瑾回答,轉身便離開了屋子。照他一貫的風度,這樣行動是十分失禮了。如瑾怎看不出他隱在眸光裏的斑駁情緒?隻是……方才那些話,她不得不說。
從前,因為一來顧慮長平王的態度,二來更不想讓前途未卜的侯府和王府與救命恩人有太深的瓜葛,可現在淩慎之突入王府看診,這層關係是怎麽甩也甩不掉了。京中局勢不穩,私底下波瀾暗湧,未必不會有人盤查出淩慎之的身份對他動手。現而今不但不能再疏遠他,反而要堅定地護佑他。
如何讓王府的人手心甘情願為一個市井郎中效命?
結為義親雖然是笨法子,可也總比被人疑心她和他的關係更好。
胡嬤嬤等人未必沒有想法,所以她才要當眾確立他的地位和重要性。這之於他想來是一種貶低,貶低了他的人格和感情。但是,她一點也不後悔。便是他從此對她失望,她也必須這麽做。
“重新給淩先生收拾妥當的住處出來,安排伶俐的人手去伺候,解毒期間就讓他住在府裏。碧桃,你去淩先生家裏把東西都搬來王府,免得他查醫書還要兩頭跑。”
如瑾的口吻不容置疑。祝氏連忙應聲:“是。”
碧桃道:“先生那邊還有個小藥童……”
“一並帶來。”
碧桃匆匆領命而去。
如瑾接著朝母親道:“胡嬤嬤、祝姑娘和竹春都是王爺用了多年的人,十分可靠,您不必疑心。府裏其餘的人手,就勞煩母親和各位一起清查了。淩先生是自己人,也請嬤嬤吩咐底下不許為難他。若有誰妨礙他做事,就是在妨礙我的性命。”
胡嬤嬤斂容正色:“是。奴婢知道了。”
“讓關亥給先生撥幾個護衛,若他出府,身邊必須有人跟著。”
吳竹春躬身答應。
秦氏雖然不大明白藍府出來的吳竹春怎麽成了長平王慣用的人,但見女兒艱難吩咐叮囑,也不忍駁她,忙一邊答應著一邊扶如瑾躺下,“快歇著,先生剛告訴你不能多說話,偏偏你不聽。累不累?”
料理了方氏,胡嬤嬤讓眾人回到廊下繼續等著。
內室門窗緊閉,靜悄悄的,偶爾有輕微的水聲隔窗透出,想必是誰在洗帕子。隔了一會,孫媽媽端著一盆淡紅色的汙水走出來,牆角燒水的婆子連忙換了一大銅壺熱水遞去。孫媽媽接水就關門回了屋,又留下一眾人在外焦慮相候。
院門早就關閉了,守門的小內侍須臾來報,說姨娘羅氏和西芙院的人相繼來探望過,都被擋回去了。祝氏道:“繼續擋著,誰也不許放進來。”小內侍領命而去。
足足過了將近兩個時辰,日頭都落到西山沿兒上了,緊閉的房門才輕輕開啟,秦氏送了淩慎之出來,兩人都是十分勞累辛苦的模樣。已經站得疲憊不堪的眾人連忙迎上去詢問情況,淩慎之提著藥箱退到耳房去寫醫案,秦氏朝眾人道:“血已經止了,藍妃暫時睡著,你們都別去吵她。”又點了碧桃,“去裏頭幫手。”
碧桃連忙進屋去給孫媽媽打下手。
廂房裏傳出奶聲奶氣的叫聲:“娘——娘——”
秦氏這才想起已經半日沒搭理小女兒了。在王府裏住了一陣習慣之後,如瑾屢次要求之下,秦氏把年幼的小女兒接到了王府,母女三人一起住,每天其樂融融。隻是今日如瑾腹痛回府,秦氏就讓乳母把孩子帶到廂房裏去玩,不要吵了大人。說來也怪,原本好玩好動的小囡囡今天竟然許久沒有鬧騰,一直安安靜靜待在屋裏,直到這時候聽見母親說話才出聲喊娘,難道她也知道大人們正有要事嗎?
粉雕玉琢的小女兒搖搖晃晃從廂房走出來,不讓乳母牽著,偏要自己走,一路歪歪斜斜地蹣跚而來,嘴裏不斷喊著娘。秦氏一瞬間淚眼婆娑,想起自己懷她生她時千般萬般的辛苦,越發為屋裏睡著的大女兒擔心。
同樣是被人所害,同樣險些失掉胎兒,秦氏甚至有些怨恨自己。是不是自己將噩運染給了瑾兒呢?
萬一這胎保不住怎麽辦?
萬一保住了卻難產怎麽辦?
萬一千辛萬苦生下來,孩兒卻因在母體內中毒而有殘缺怎麽辦?
一個個的問題在腦海裏回旋,秦氏一把將囡囡抱住,忍不住淚濕雙頰。
“娘,哭……不哭……”一歲多的孩子口齒還不伶俐,小囡囡含混不清安慰著母親,伸出白嫩嫩的小手給母親擦眼淚。秦氏的眼淚就掉得更凶了。
胡嬤嬤有話想說,張了張嘴,終是沒說出來。
如瑾一直昏睡了**個時辰,次日天將中午才悠悠醒轉。一睜眼就看見母親伏在床邊睡著,她凝神半晌,才回憶起昏睡之前發生的事情。
“母親?”
輕輕喚了一聲,秦氏立即直起了身子,一臉驚喜:“瑾兒你醒了?還疼不疼?”
如瑾略動了動身子,覺得全身散了架似的酸痛,腹中倒是不怎麽疼了,隻是有些說不出的難受。“還好,您別擔心。”嗓子很幹,說話有些艱難,“淩先生呢?”
“府裏給他安排了住處,但他連夜趕回去查醫書了,說試著找找溫和的方子給你調理身體。”
如瑾這才知道自己睡到了第二天。
孫媽媽和飛雲碧桃一起端了熱水飯食湯藥進來,如瑾見一個王府的人都沒有,不由奇怪:“竹春幾個呢?”
秦氏道:“在院子裏做事,我想親自照顧你,就把她們遣出去了。”
如瑾沒說什麽,閉了眼睛感受腹中動靜,許久,直到肚子裏輕輕動了一下,她才略略放了心。
還好,昨日的疼痛沒有影響孩子。
躺在**勉強吃了些湯水,淩慎之來了。
如瑾讓他進來,發現他眼中血絲密布,眼下也有些淺青。通身上下雖然依舊幹淨利落,但疲色是掩不住的。
“先生熬夜了?”
淩慎之見如瑾醒了,心中高興,不過麵上卻未曾表露,隻是淡淡笑了笑:“翻了幾本古書。”說著上前問診請脈。
須臾道:“暫時算是穩住了,但若有疼痛一定及時說出來,莫耽誤病情。”
如瑾的目光在他和母親身上轉了轉,“是病,還是別的?請直說吧。一味瞞著隻會讓我心神不寧。”
秦氏道:“哪有什麽別的?現下正是變節氣的時候,你勞累過度染了熱症而已……”
“母親防著王府的人,連吉祥都不用,我盡皆看在眼裏。”
秦氏一時語塞,淩慎之收起脈枕,合上藥箱站了起來,溫聲道:“小姐是明白人,夫人瞞不住的。最熟悉王府的還是小姐本人,讓她知道實情,也好早日找到禍首。”
於是如瑾終於知道了自己腹痛為何。
一點一點中的毒?她排除了靜妃,將身邊所有人都仔細想了一遍,可一時並沒有找到頭緒,反而覺得精神不濟,想得頭疼。
吉祥隔窗輕聲問:“主子醒了嗎?”
如瑾讓她進來,煢影也跟著進屋,問了問如瑾的情況便行禮告辭:“藍妃暫時好轉,奴婢這就回宮向娘娘複命了,免得娘娘擔心。”
如瑾命人好生送她出去,回頭朝吉祥道:“你婚期將近,都準備好了麽?”
“主子?”
吉祥吃驚。秦氏的排斥她已經隱隱察覺,這時如瑾又說起婚期,她怎能不心驚。難道主子和太太在懷疑她嗎?
如瑾失笑,讓碧桃搭手把自己扶坐起來:“你緊張什麽。我是病了,實不相瞞,是有人害我中毒。但拔毒不是一日兩日的事情,難道我就什麽都不做了?一切照常吧,你的婚期不要耽誤,也讓喜事衝一衝我的晦氣。”
說完閉目歇了歇,才有力氣接著說話,讓吉祥把胡嬤嬤、吳竹春、祝氏三人叫進來。
“你們知道我中毒了麽?”
開門見山的問話,三個人卻誰也沒驚訝。胡嬤嬤把吩咐醫婆研究方子的事說了,吳竹春道:“是奴婢們伺候不周,一定細細徹查。”
祝氏看看秦氏,低頭道:“夫人不讓我們上前,我已經隱約猜到了。”
如瑾笑向母親道:“您還瞞什麽,這裏沒一個不是人精。”
秦氏皺著眉頭打量胡嬤嬤三人。
淩慎之見女眷們商量事情,提起藥箱準備告退,如瑾叫住他:“先生且慢,我有話說。”
淩慎之駐足回身,看見如瑾一頭烏發垂在胸前,淺衣素被,越發襯得一張臉雪魄冰肌。他想起第一次見她的時候,也是這般,她病,他醫,窗外桃花和屋內的寒梅香攪擾著縈在鼻端,讓他分不清冬與春的界限。
“淩先生。”她叫他。
淩慎之微微欠身,收了目光。
也許兩個人此生的交集,永遠停留在生病問診上頭了罷。
“藍小姐有事但請吩咐,隻是你身子虛弱,此時不要說太多話。”
在場的胡嬤嬤和祝氏都留意到了淩慎之的稱呼,他叫如瑾“藍小姐”,而不是“藍妃”。這樣的稱呼不能不讓人多想。
淩慎之很快注意到胡嬤嬤的目光,繼而醒悟自己失言了。他暗悔。但此刻又不能臨時改稱謂,那隻會越描越黑。
如瑾倒是沒有在意這個,隻略略歇了一下,便接著說:“先生又救了我一次,這輩子欠你的恩情……恐怕是很難償清了。”
“治病救人本是在下之責,何須客氣太過?若心裏不安,待病愈之後多付些診金也就是了。”
淩慎之第一次主動提起醫治費用,也是為了掩飾方才的失言。如瑾笑了笑:“這是自然。隻是,我還要和先生說一句‘對不起’,請先生原諒我的癡愚,想事左性,以前疏遠了先生。”
淩慎之沒料到她突然提起這個,不由抬眸。
她的眼睛依然如以前那般清澈,隻是因病痛失了些瀲灩的神采,可是卻也因此少了幾分倔強,取而代之的是溫順柔和。她坦然迎接他的目光,當眾溫顏道:“自青州時起,先生便屢次救我幫我,到了京城之後更是救了我母親和妹妹的性命,說一句‘恩重如山’也不足以形容你的恩情。可若真將先生當恩公看待,恐怕也辜負了先生一片赤誠之心。”
淩慎之心中震動。
“去歲聖旨降臨,先生和我說的那些話,我一直都記在心裏沒有忘記。你處處為我著想,但是這一年以來,我卻因為顧慮重重,因為世俗迂腐之見與你起了隔閡,和忘恩負義之人並無什麽不同。可現在有事,先生依然二話不說前來相救,隻讓我慚愧羞恥,沒有麵目見你……”
“如何這般說話?”淩慎之出聲打斷如瑾,眼角餘光掃過胡嬤嬤幾人,“在下看病難道還求回報麽?與人相交也不過是有緣則聚,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這道理何須明說。這一年來侯府何剛也曾屢次看顧於我,到了此時,又何談什麽慚愧不慚愧,實是多此一舉。”
如瑾略微閉目養了養精神,隔了一會方才開口,聲音裏是帶著愉悅的:“先生果然是豁達之人。那麽,以前的事就全都不提了罷。若先生不棄,我想與先生結為義兄妹,從此將先生當做親生兄長相待,先生可答應?”
淩慎之眉頭微低。
又很快恢複常態,溫和笑道:“在下一介鄉野草民,不想依附皇家。若無其他事,在下先出去了。”
說罷也不等如瑾回答,轉身便離開了屋子。照他一貫的風度,這樣行動是十分失禮了。如瑾怎看不出他隱在眸光裏的斑駁情緒?隻是……方才那些話,她不得不說。
從前,因為一來顧慮長平王的態度,二來更不想讓前途未卜的侯府和王府與救命恩人有太深的瓜葛,可現在淩慎之突入王府看診,這層關係是怎麽甩也甩不掉了。京中局勢不穩,私底下波瀾暗湧,未必不會有人盤查出淩慎之的身份對他動手。現而今不但不能再疏遠他,反而要堅定地護佑他。
如何讓王府的人手心甘情願為一個市井郎中效命?
結為義親雖然是笨法子,可也總比被人疑心她和他的關係更好。
胡嬤嬤等人未必沒有想法,所以她才要當眾確立他的地位和重要性。這之於他想來是一種貶低,貶低了他的人格和感情。但是,她一點也不後悔。便是他從此對她失望,她也必須這麽做。
“重新給淩先生收拾妥當的住處出來,安排伶俐的人手去伺候,解毒期間就讓他住在府裏。碧桃,你去淩先生家裏把東西都搬來王府,免得他查醫書還要兩頭跑。”
如瑾的口吻不容置疑。祝氏連忙應聲:“是。”
碧桃道:“先生那邊還有個小藥童……”
“一並帶來。”
碧桃匆匆領命而去。
如瑾接著朝母親道:“胡嬤嬤、祝姑娘和竹春都是王爺用了多年的人,十分可靠,您不必疑心。府裏其餘的人手,就勞煩母親和各位一起清查了。淩先生是自己人,也請嬤嬤吩咐底下不許為難他。若有誰妨礙他做事,就是在妨礙我的性命。”
胡嬤嬤斂容正色:“是。奴婢知道了。”
“讓關亥給先生撥幾個護衛,若他出府,身邊必須有人跟著。”
吳竹春躬身答應。
秦氏雖然不大明白藍府出來的吳竹春怎麽成了長平王慣用的人,但見女兒艱難吩咐叮囑,也不忍駁她,忙一邊答應著一邊扶如瑾躺下,“快歇著,先生剛告訴你不能多說話,偏偏你不聽。累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