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氏帶著木雲娘和所有內宅管事,早已跪在錦繡閣的院子裏。長平王走進去看見了,隻說了一句“倒是跪對了地方”,便徑自進了屋內,將一眾人晾在院中不加理會。
祝氏深深俯首,不敢多言。沒一會胡嬤嬤也帶著辰薇院諸人到了,兩撥人整整齊齊跪在錦繡閣樓下,鴉雀無聲。
樓上內室的暗道不斷開啟,京中留守的各路頭領前來稟報事宜,長平王專心處理事情,一坐就是一個時辰。中間隻讓內侍將胡嬤嬤帶走休息,就那麽任由其他人跪著。
初冬風冷,便是其中不乏習武之人,一個時辰過去也早就凍透了。可大家誰也不敢有怨言,自始至終動都沒動一下。直到快要午膳時有人來報藍主子醒了,長平王才暫時結束事務下了樓。
“除了查不到真凶以外,還有其他要稟的麽?”總算和一群人說了句話。
祝氏等人全都俯首,沒有人開口。
長平王等了一會不見回答,便說:“每人百兩黃金,回家養老去吧。本王回朝之前暫且委屈你們幾日,小佛堂那邊有兩處空院子,你們先住著,待大局定下自會放你們離開。”
“王爺!”
眾人齊齊失聲。
“怎麽?嫌金子少?宅院田莊盡可開口,念你們多年勤勉做事,本王滿足一切要求。”
又指了指祝氏,“像你這般有家人效命的,另有優厚安置,絕不虧待。”
這是要連賀蘭一起攆了。祝氏大驚失色:“王爺開恩!再容幾日可好,我們一定查出真相,請您千萬不要攆走我們!”
長平王帶人徑自走了。
木雲娘拽著祝氏衣袖,臉色蒼白,“祝姐姐……怎麽辦!王爺不要我們了!”
以往王府裏不是沒遣過人,給了重金養老的也有,可如果不是因為傷殘被送出去,同伴的鄙夷就能把人慪死。像她們這種接觸了機密事的,遣出去也隻能待在王府私產的田莊裏,雖然衣食無憂,但行動言語都被人監視著,平日更會受盡其他人的白眼,被當成犯人一樣處處戒備。那種日子,就算有千兩黃金在手,也是生不如死。
祝氏撐著地麵艱難站起來,咬牙道:“還能怎麽辦,查!繼續查!我的臉麵性命都不重要,可不能連累賀蘭!”
木雲娘含著淚點了點頭。
長平王陪如瑾一起吃午飯,首先拿了全套的試毒用具將吃食都查了一遍。如瑾道:“不是這上頭的事,自從發現中毒,吃飯喝水我都留著心,隻是沒有眉目。”
長平王將她抱在懷裏喂著吃了一頓。之後未待她打聽西北的事,就起身離開了。臨走時瞥見如瑾不舍卻隱忍的目光,他隻能假作不見,忍住回頭的衝動。
說是去處理公事,其實是將淩慎之找到跟前單獨敘話。
“請把瑾兒中毒的情況詳細說與我聽。時間緊迫,我希望能在明早離開之前查出來。”
開門見山的,他朝淩慎之一揖到地,“多謝先生救了瑾兒。”
淩慎之閃身避開,臉色冰冷,“受不起王爺的禮。”
卻還是坐下來將如瑾的情況一五一十說明了。從中毒之前的症狀脈象,到近階段拔毒調理的進展,事無巨細,說了將近半個時辰。長平王也略懂醫理,不時仔細叮問幾句,一時間兩人還算氣氛融洽。
“你是說,解毒以來見效並不明顯?”長平王聽完沉吟,“……可你那方子藥力不弱,按理說不該如此。”
淩慎之麵有慍色,“那就要問問王爺您自己了。藍小姐一直心浮氣躁,夜不安寢,如何能有效!”
長平王低眉不語。
威遠伯海夫人帶著女兒登門求見,說是聞聽如瑾孕中腹痛,前來探望。
外院掌事的將消息分別稟告給長平王和如瑾,長平王沉吟一瞬,命人將之擋在門外,就說側妃身體不適見客。如瑾卻叫吉祥把回話的人攔住,去跟長平王說:“海家自來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我今日身體不錯,叫她們進來說兩句話,也好看看她們意欲何為。”
她腹痛的事又不是一日兩日了,宮裏朝裏早就傳開了,還有不少人說是因為她殺孽太重而遭了報應,威遠伯平日結交甚廣,就算如今受了永安王的連累被許多人冷眼相待,但終究也不會對到處傳開的事一無所知。
海夫人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在長平王回家的這天前來,怎不讓人疑心?
“這等人能意欲何為,跳梁小醜罷了。”長平王不同意如瑾見客。
“你做你的事去,我見見海夫人母女就來,回頭咱們一起吃晚飯。”如瑾堅決要見,不由分說帶上碧桃吉祥去了會女客的花廳。
長平王欲待用強留下她,看見她堅定的態度,知道留也沒用。她總是有自己的主意,若他真得將她當成金絲雀一樣保護起來,那才真是難為她。
“多派人跟著。”他吩咐關亥。
剛是初冬時分,因著花廳寬敞偏冷,兩個內侍利落地在屋角點了炭爐取暖,海夫人一進屋朝如瑾問了安,就開始稱讚王府下人的細致體貼。
“到底比我們家裏強太多了,我那裏就少幾個精心的奴才,弄得我夜裏睡覺還著了涼小染風寒,乃至聽說藍妃身體抱恙都沒能及時來探望,真是失禮至極。這兩天好利索了才來拜望,您千萬別怪罪。”
一番話順帶解釋了為什麽不早些來走動探疾。如瑾淡淡一笑,命人給母女倆看座。海霖曦和母親都是一絲不苟的精致容妝,衣裳也是正式出門會客的禮服,隻比進宮用的稍稍簡單一點而已,顯然十分看重這次拜訪。
幾個人坐下閑話,如瑾話裏話外就探析她們的來意,可聊了半天,也沒找到對方言語裏有任何破綻,除了巴結討好過頭令人生膩之外,再沒別的意思了。如瑾心裏納悶,笑了笑,主動說起四下的戰事,露出擔憂之態。
海夫人當即便說:“藍妃身體不適,莫非是為王爺擔驚受怕的緣故?要我說您其實不必如此,王爺天縱英才,早晚能將那些遼鎮的反叛一舉拿下,到時凱旋回朝自然頗得人望,至於淮南和魏地,我一個婦道人家不懂,但我們伯爺說都是不足慮的,早晚要平定,您隻管寬心便是。說不定腹中小世子出生之時,天下已經太平了!”
海霖曦妙目流盼,笑著附和母親:“是啊,藍妃專心養胎吧,看您麵色似乎比以前黯淡了一些,讓人看疼心疼。咱們相識一場,說句僭越的話,我也算是看著您出嫁、懷胎的,心裏隻盼著您能平平安安。”
如瑾道:“我也想靜心休養,隻是外頭總不太平。王爺在外征討,他的手足兄弟卻煽動群臣在京裏斷他後路,著實讓人寒心。”
話題轉到永安王身上,海夫人母女臉上笑容都僵了一下,陡然緊張起來。海夫人立刻痛心疾首地說道:“是啊!那永安王真是太過分了!那日伯爺回去和我說起此事,我幾乎嚇了一跳。他……怎麽就能做出這種事?虧得以前滿朝上下還稱頌他賢德,那些誇他的人真真是瞎了眼睛。身為天家子孫,竟能為了一己之私讓祖宗留下的江山陷入戰火,他到底是不是皇子,配不配姓商!”
海霖曦也是憤慨:“再看不出永安王是這樣的人。藍妃您不知道,我那表姐為了給他籌銀子做事,竟然私下將陪嫁莊子附近的田地都給吞了,弄得好些人流離失所,穆府卻睜眼閉眼當看不見。還是前幾日被我父親看出不對,一查查出了真相,當即就把這件事告訴了會審的各司……我和表姐自小在一處玩,就愣沒發覺她這樣是非不分。私下想起來,真是……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她和永安王是糊塗到一塊去了!”
如瑾總算聽出了端倪。這母女倆原是為自家開脫來了。
穆嫣然和她們的關係擺在那裏,滿京城都看著,永安王背著禍國的大罪,一旦會審結束就要成為千古罪人,威遠伯府也少不了受牽連。關鍵時刻威遠伯“大義滅親”,一舉將穆府的罪狀捅了出來,這件事滿朝都是知道的,誰都明白是威遠伯要摘清楚自己。但這種大事豈是你想摘就能摘清楚的,今日海家母女上門套近乎,未嚐不是來探聽口風。
如瑾繼續與母女兩個周旋著,半晌過後,見她們還是圍著這話題打轉,再無其他意圖了,便漸漸減了談性,最後端起茶盅。
海夫人立刻站起告罪:“看我們這些不知深淺的,隻顧著說話,忘了藍妃還在病中,擾您休息了。我們這就告辭,改日再來探望。”一麵讓隨身的丫鬟端上一個錦盒,“裏頭是我找來的安胎方子,好幾樣呢,您要是用得著,可以讓太醫幫著看看,看有沒有適合您體質的。另外還有一些藥材補品,已經在外頭卸了車,回頭您看有沒有能入眼的。”
說罷帶著女兒告辭離開。如瑾沒有客氣,任由她們去了。隨即叮囑關亥,“叫兩個伶俐的人跟上去。”
海家母女雖然意圖明顯,但為了以防萬一,還是看看她們接下來說什麽做什麽更穩妥。
如瑾帶人往回走,長平王進了錦繡閣議事還沒出來,祝氏正領著管事們來回走動查線索,見如瑾過來,都閃在路邊問好。
如瑾看她們臉色凝重,知道是長平王給她們施了壓,遂問:“有眉目了麽?”
祝氏垂了頭:“……暫時沒有。”
正說著,一個小丫鬟從後園方向慌慌張張跑過來,老遠就喊著“找到了!找到了!”
祝氏怒瞪她:“沒深沒淺的亂嚷什麽,驚了主子你有幾條命可賠!”
小丫鬟頓時縮了腦袋,怯怯跪下去磕頭。
“好了,說吧。”如瑾讓所有人起身。這小丫鬟她有些印象,在園子裏散步是經常見到,似乎是照料花木做零活的。
祝氏問:“仔細回話。找到什麽了?”
小丫鬟迫不及待回稟:“找到藍主子中毒的原因了!”
“你可知道自己在說什麽!”
“知……知道。”小丫鬟怯怯指著後園,“李媽媽和木姑娘都在那邊呢,李媽媽在幾棵花樹底下挖出了東西,看著古怪……”李媽媽是院裏管植造的婆子。
祝氏和身邊幾個管事互相看看,都是一頭霧水,待要再問,如瑾道:“帶路吧,一起去瞧瞧。”
祝氏擔心地看過來,“您會客許久,還是先回去歇歇吧?我們去查清楚了再向您回稟。”
如瑾已經扶著吉祥的手往後園走了。
受了這許多日的折磨,她比誰都想看看到底是怎麽中的毒。碧桃轉頭往外院跑:“奴婢去叫淩先生!”
後園一片花圃裏圍了幾個人,木雲娘和李婆子蹲在地上用木棍翻動什麽,另有幾個雜役婆子在挖花根。那是幾叢玉簪花,秋季裏剛開過不久,此時天氣轉冷已經枯萎了枝椏,近期就該剪掉枯枝的。
見如瑾一眾人過來,木雲娘站起來回話,那管花木的李婆子卻跪在地上一個勁磕頭:“是奴婢糊塗,是奴婢忽略了這些……”挖花根的婆子們也停了手,紛紛跪下告罪。
“怎麽回事?”祝氏皺眉。
木雲娘輕聲道:“是她們偶然在花根底下發現了怪東西,看上去……”她彎腰將地上黑泥翻了翻,用帕子包起一點遞上來,“祝姐姐你看。”
黑乎乎的花泥裏,大小不一的小石頭散落著,灰黑斑駁的顏色。
祝氏凝眉細看:“這是什麽……和普通石子差不多。”
祝氏深深俯首,不敢多言。沒一會胡嬤嬤也帶著辰薇院諸人到了,兩撥人整整齊齊跪在錦繡閣樓下,鴉雀無聲。
樓上內室的暗道不斷開啟,京中留守的各路頭領前來稟報事宜,長平王專心處理事情,一坐就是一個時辰。中間隻讓內侍將胡嬤嬤帶走休息,就那麽任由其他人跪著。
初冬風冷,便是其中不乏習武之人,一個時辰過去也早就凍透了。可大家誰也不敢有怨言,自始至終動都沒動一下。直到快要午膳時有人來報藍主子醒了,長平王才暫時結束事務下了樓。
“除了查不到真凶以外,還有其他要稟的麽?”總算和一群人說了句話。
祝氏等人全都俯首,沒有人開口。
長平王等了一會不見回答,便說:“每人百兩黃金,回家養老去吧。本王回朝之前暫且委屈你們幾日,小佛堂那邊有兩處空院子,你們先住著,待大局定下自會放你們離開。”
“王爺!”
眾人齊齊失聲。
“怎麽?嫌金子少?宅院田莊盡可開口,念你們多年勤勉做事,本王滿足一切要求。”
又指了指祝氏,“像你這般有家人效命的,另有優厚安置,絕不虧待。”
這是要連賀蘭一起攆了。祝氏大驚失色:“王爺開恩!再容幾日可好,我們一定查出真相,請您千萬不要攆走我們!”
長平王帶人徑自走了。
木雲娘拽著祝氏衣袖,臉色蒼白,“祝姐姐……怎麽辦!王爺不要我們了!”
以往王府裏不是沒遣過人,給了重金養老的也有,可如果不是因為傷殘被送出去,同伴的鄙夷就能把人慪死。像她們這種接觸了機密事的,遣出去也隻能待在王府私產的田莊裏,雖然衣食無憂,但行動言語都被人監視著,平日更會受盡其他人的白眼,被當成犯人一樣處處戒備。那種日子,就算有千兩黃金在手,也是生不如死。
祝氏撐著地麵艱難站起來,咬牙道:“還能怎麽辦,查!繼續查!我的臉麵性命都不重要,可不能連累賀蘭!”
木雲娘含著淚點了點頭。
長平王陪如瑾一起吃午飯,首先拿了全套的試毒用具將吃食都查了一遍。如瑾道:“不是這上頭的事,自從發現中毒,吃飯喝水我都留著心,隻是沒有眉目。”
長平王將她抱在懷裏喂著吃了一頓。之後未待她打聽西北的事,就起身離開了。臨走時瞥見如瑾不舍卻隱忍的目光,他隻能假作不見,忍住回頭的衝動。
說是去處理公事,其實是將淩慎之找到跟前單獨敘話。
“請把瑾兒中毒的情況詳細說與我聽。時間緊迫,我希望能在明早離開之前查出來。”
開門見山的,他朝淩慎之一揖到地,“多謝先生救了瑾兒。”
淩慎之閃身避開,臉色冰冷,“受不起王爺的禮。”
卻還是坐下來將如瑾的情況一五一十說明了。從中毒之前的症狀脈象,到近階段拔毒調理的進展,事無巨細,說了將近半個時辰。長平王也略懂醫理,不時仔細叮問幾句,一時間兩人還算氣氛融洽。
“你是說,解毒以來見效並不明顯?”長平王聽完沉吟,“……可你那方子藥力不弱,按理說不該如此。”
淩慎之麵有慍色,“那就要問問王爺您自己了。藍小姐一直心浮氣躁,夜不安寢,如何能有效!”
長平王低眉不語。
威遠伯海夫人帶著女兒登門求見,說是聞聽如瑾孕中腹痛,前來探望。
外院掌事的將消息分別稟告給長平王和如瑾,長平王沉吟一瞬,命人將之擋在門外,就說側妃身體不適見客。如瑾卻叫吉祥把回話的人攔住,去跟長平王說:“海家自來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我今日身體不錯,叫她們進來說兩句話,也好看看她們意欲何為。”
她腹痛的事又不是一日兩日了,宮裏朝裏早就傳開了,還有不少人說是因為她殺孽太重而遭了報應,威遠伯平日結交甚廣,就算如今受了永安王的連累被許多人冷眼相待,但終究也不會對到處傳開的事一無所知。
海夫人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在長平王回家的這天前來,怎不讓人疑心?
“這等人能意欲何為,跳梁小醜罷了。”長平王不同意如瑾見客。
“你做你的事去,我見見海夫人母女就來,回頭咱們一起吃晚飯。”如瑾堅決要見,不由分說帶上碧桃吉祥去了會女客的花廳。
長平王欲待用強留下她,看見她堅定的態度,知道留也沒用。她總是有自己的主意,若他真得將她當成金絲雀一樣保護起來,那才真是難為她。
“多派人跟著。”他吩咐關亥。
剛是初冬時分,因著花廳寬敞偏冷,兩個內侍利落地在屋角點了炭爐取暖,海夫人一進屋朝如瑾問了安,就開始稱讚王府下人的細致體貼。
“到底比我們家裏強太多了,我那裏就少幾個精心的奴才,弄得我夜裏睡覺還著了涼小染風寒,乃至聽說藍妃身體抱恙都沒能及時來探望,真是失禮至極。這兩天好利索了才來拜望,您千萬別怪罪。”
一番話順帶解釋了為什麽不早些來走動探疾。如瑾淡淡一笑,命人給母女倆看座。海霖曦和母親都是一絲不苟的精致容妝,衣裳也是正式出門會客的禮服,隻比進宮用的稍稍簡單一點而已,顯然十分看重這次拜訪。
幾個人坐下閑話,如瑾話裏話外就探析她們的來意,可聊了半天,也沒找到對方言語裏有任何破綻,除了巴結討好過頭令人生膩之外,再沒別的意思了。如瑾心裏納悶,笑了笑,主動說起四下的戰事,露出擔憂之態。
海夫人當即便說:“藍妃身體不適,莫非是為王爺擔驚受怕的緣故?要我說您其實不必如此,王爺天縱英才,早晚能將那些遼鎮的反叛一舉拿下,到時凱旋回朝自然頗得人望,至於淮南和魏地,我一個婦道人家不懂,但我們伯爺說都是不足慮的,早晚要平定,您隻管寬心便是。說不定腹中小世子出生之時,天下已經太平了!”
海霖曦妙目流盼,笑著附和母親:“是啊,藍妃專心養胎吧,看您麵色似乎比以前黯淡了一些,讓人看疼心疼。咱們相識一場,說句僭越的話,我也算是看著您出嫁、懷胎的,心裏隻盼著您能平平安安。”
如瑾道:“我也想靜心休養,隻是外頭總不太平。王爺在外征討,他的手足兄弟卻煽動群臣在京裏斷他後路,著實讓人寒心。”
話題轉到永安王身上,海夫人母女臉上笑容都僵了一下,陡然緊張起來。海夫人立刻痛心疾首地說道:“是啊!那永安王真是太過分了!那日伯爺回去和我說起此事,我幾乎嚇了一跳。他……怎麽就能做出這種事?虧得以前滿朝上下還稱頌他賢德,那些誇他的人真真是瞎了眼睛。身為天家子孫,竟能為了一己之私讓祖宗留下的江山陷入戰火,他到底是不是皇子,配不配姓商!”
海霖曦也是憤慨:“再看不出永安王是這樣的人。藍妃您不知道,我那表姐為了給他籌銀子做事,竟然私下將陪嫁莊子附近的田地都給吞了,弄得好些人流離失所,穆府卻睜眼閉眼當看不見。還是前幾日被我父親看出不對,一查查出了真相,當即就把這件事告訴了會審的各司……我和表姐自小在一處玩,就愣沒發覺她這樣是非不分。私下想起來,真是……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她和永安王是糊塗到一塊去了!”
如瑾總算聽出了端倪。這母女倆原是為自家開脫來了。
穆嫣然和她們的關係擺在那裏,滿京城都看著,永安王背著禍國的大罪,一旦會審結束就要成為千古罪人,威遠伯府也少不了受牽連。關鍵時刻威遠伯“大義滅親”,一舉將穆府的罪狀捅了出來,這件事滿朝都是知道的,誰都明白是威遠伯要摘清楚自己。但這種大事豈是你想摘就能摘清楚的,今日海家母女上門套近乎,未嚐不是來探聽口風。
如瑾繼續與母女兩個周旋著,半晌過後,見她們還是圍著這話題打轉,再無其他意圖了,便漸漸減了談性,最後端起茶盅。
海夫人立刻站起告罪:“看我們這些不知深淺的,隻顧著說話,忘了藍妃還在病中,擾您休息了。我們這就告辭,改日再來探望。”一麵讓隨身的丫鬟端上一個錦盒,“裏頭是我找來的安胎方子,好幾樣呢,您要是用得著,可以讓太醫幫著看看,看有沒有適合您體質的。另外還有一些藥材補品,已經在外頭卸了車,回頭您看有沒有能入眼的。”
說罷帶著女兒告辭離開。如瑾沒有客氣,任由她們去了。隨即叮囑關亥,“叫兩個伶俐的人跟上去。”
海家母女雖然意圖明顯,但為了以防萬一,還是看看她們接下來說什麽做什麽更穩妥。
如瑾帶人往回走,長平王進了錦繡閣議事還沒出來,祝氏正領著管事們來回走動查線索,見如瑾過來,都閃在路邊問好。
如瑾看她們臉色凝重,知道是長平王給她們施了壓,遂問:“有眉目了麽?”
祝氏垂了頭:“……暫時沒有。”
正說著,一個小丫鬟從後園方向慌慌張張跑過來,老遠就喊著“找到了!找到了!”
祝氏怒瞪她:“沒深沒淺的亂嚷什麽,驚了主子你有幾條命可賠!”
小丫鬟頓時縮了腦袋,怯怯跪下去磕頭。
“好了,說吧。”如瑾讓所有人起身。這小丫鬟她有些印象,在園子裏散步是經常見到,似乎是照料花木做零活的。
祝氏問:“仔細回話。找到什麽了?”
小丫鬟迫不及待回稟:“找到藍主子中毒的原因了!”
“你可知道自己在說什麽!”
“知……知道。”小丫鬟怯怯指著後園,“李媽媽和木姑娘都在那邊呢,李媽媽在幾棵花樹底下挖出了東西,看著古怪……”李媽媽是院裏管植造的婆子。
祝氏和身邊幾個管事互相看看,都是一頭霧水,待要再問,如瑾道:“帶路吧,一起去瞧瞧。”
祝氏擔心地看過來,“您會客許久,還是先回去歇歇吧?我們去查清楚了再向您回稟。”
如瑾已經扶著吉祥的手往後園走了。
受了這許多日的折磨,她比誰都想看看到底是怎麽中的毒。碧桃轉頭往外院跑:“奴婢去叫淩先生!”
後園一片花圃裏圍了幾個人,木雲娘和李婆子蹲在地上用木棍翻動什麽,另有幾個雜役婆子在挖花根。那是幾叢玉簪花,秋季裏剛開過不久,此時天氣轉冷已經枯萎了枝椏,近期就該剪掉枯枝的。
見如瑾一眾人過來,木雲娘站起來回話,那管花木的李婆子卻跪在地上一個勁磕頭:“是奴婢糊塗,是奴婢忽略了這些……”挖花根的婆子們也停了手,紛紛跪下告罪。
“怎麽回事?”祝氏皺眉。
木雲娘輕聲道:“是她們偶然在花根底下發現了怪東西,看上去……”她彎腰將地上黑泥翻了翻,用帕子包起一點遞上來,“祝姐姐你看。”
黑乎乎的花泥裏,大小不一的小石頭散落著,灰黑斑駁的顏色。
祝氏凝眉細看:“這是什麽……和普通石子差不多。”